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周易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09 21:10

周易论文开题报告

数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导语:数学是一门博大高深的学科,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进行艰苦的研究与知识的积淀。数学硕士撰写论文可以提高学术水平,在写作之前需要提交开题报告。下面和我一起来看数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希望有所帮助!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作为一种科学的语言、工具和技术渗透在现代科技的方方面面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现代数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却远远没有达到它应当达到的高度。随着数学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它仿佛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专业的知识因为艰涩和高深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无法被大众共享,这直接导致了新的成果无人理解,获得的奖项无人关注,所以数学人是“孤独的”.孤独造成高傲,高傲造成疏远,这其中有误解也有无奈。所以我们强调文化,因为脱离了文化基础的数学只能离人们越来越远。

受目前学校教育情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数学是高高在上的,除了作为升学的工具,毫无用处。这样一来,对于数学这样一门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学科,就连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持无视的态度,对数学的无知成了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事实。就像美丽的图画并非只是线条和色彩,动人的乐曲并非只是音符和节拍,数学也不是只有数字、符号和运算。了解数学的人都知道,运算只是数学微不足道的方面,数学的精神、思想、方法都蕴藏着无比深刻的内涵,渗透到科学的每个角落。如果将数学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这棵大树的生命力是旺盛的,这种生命力体现在数学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每一个过程当中,而数学文化就像土壤一样几百几千年来滋养这棵大树,使它繁衍生息,长盛不衰。因此,扎根于文化土壤的数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目前十分需要的,这一点将在第五章进行详细论述。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是数学哲学研究领域的黄金时代,关于数学基础的讨论十分活跃,也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包括逻辑主义学派、形式主义学派、直觉主义学派、集合论公理化学派等,大家都在筹划为数学建立牢固的哲学基础。虽然几个学派各有优缺点,但都为数学基础的严密性做出了贡献。然而哥德尔的工作击碎了他们的幻想,使数学哲学的研究一度陷入谷底。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了数学文化观,从新的立场为数学哲学研究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最早系统地完成这一开创性工作的是美国数学家怀尔德(),他提出了数学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哲学观。怀尔德是一名出色的数学家,主要从事拓扑学和数学基础的研究。他的《数学基础引论》和《数学概念演变初探》对数学基础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受到人类学家朋友的影响,他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大胆地从人类学的视角考察数学的本质和发展,在数学研究中融入了人类学的研究体会,出版了着作《数学概念的进化》和《作为文化体系的数学》。

他在著作中从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理论等角度考察数学,率先提出了数学文化的概念并构建了数学文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很长时期以来出现的第一个成熟的数学哲学观,强调了数学的发展动力、发展规律、思维方式等文化内涵,强调了遗传、环境、人类以及人类文化等对数学的作用影响。

二、数学文化研究的意义

区别于其他文化,数学文化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及价值评判标准,它的出现为数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思想和方法,使得我们可以从人类文化的任意一个角度切入数学、理解数学、解构数学,最大范围地打开研究思路,拓宽研究范围。

数学文化首先研究的是数学本身,包括从科学体系角度对数学科学进行研究和从哲学角度对数学哲学进行研究。数学科学研究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理论研究,而数学哲学研究则是对数学基础、数学悖论和数学本体论进行探讨,包括数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地位与作用,数学新分支、新课题提出的哲学意义,着名数学家和数学流派的数学和哲学思想以及数学方法、数学的实在性和真理性等。

数学文化同时研究的是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比如数学与文学、数学与经济学之间的渗透影响等。

数学文化研究从文化因素思考数学的演变和发展,为数学史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数学文化的历史研究不同于数学史的研究,数学史研究追求的是完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演化史,数学文化的历史研究是基于全局视角,思考数学与其他文化系统历史的互动关系,关注这些关系对现代数学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实用哲学使中国传统数学重视实用性,制定实际问题的算法成为中国传统数学的本质,也是中国数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点。古希腊的数学思想产生在城邦航海贸易的氛围中,兼容并追求独立的思辨思想孕育了演绎数学,这是古希腊哲学的深入渗透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从中西文化的差异角度,我们找到了东西方数学体系大相径庭的原因,不是数学本身的要求,而是文化的要求。

数学文化研究强调和突出社会文化心理、价值观念以及人类文化对数学发生的作用,从新的角度诠释了某些理论出现、发展、停滞或覆灭的原因。如古希腊的数学之所以昌盛,是因为希腊人以数学为万学之基,二元论的宇宙观也引导科学家将物质与自身分离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客观分析。中国的儒家思想将数学放在六艺之末,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使得东方人表现出长于直觉而短于抽象,擅于综合而不擅分析。这也是古代东方数学不能蓬勃发展的原因。

三、数学的文化特征

1.数学的抽象性

在早期的人类文明,数学的创始之初,人类学会了思考数字并进行一定程度的运算。苏联数学家亚历山大洛夫(ndrov)说:“抽象性在简单的计算中就已经表现出来。我们运用抽象的数字,却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们同具体的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在学校学的是抽象的乘法表--总是数字的.乘法表,而不是男孩的数目乘上苹果的数目,或者苹果的数目乘上苹果的价钱等等。”

数学成为抽象的学科,人们将这一巨大的功劳记在希腊人身上,毕达哥拉斯学派纯凭心智考虑抽象问题,认为数是真实物质的终极组成部分,是宇宙的要素,完全的演绎推理证明也加深了数学的抽象程度。希腊人有意识地承认并强调:数学上的东西如数和图形是思维的抽象,同实际事物或实际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物质实体是短暂的、不完善的,而抽象概念却是永恒的、完美的。虽然抽象相对实体更困难,但它的优点也是实体无法企及的,那就是一般性。在抽象的世界里,点没有大小,线没有宽度,面没有厚度,堆积的石子、成捆的树枝都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数学的确定性

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这种结果得益于数学体系的特殊而有效的方法,即从一系列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准确地描述将要讨论的概念和定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演绎得出明确无误的结论,这也是数学得以长足发展的动力因素。几千年来,数学的真理性得到人们的高度认同和尊崇。

然而,十九世纪以后,数学的这种真理性地位却一次次受到巨大的冲击。非欧几何、四元数理论、集合论悖论给数学“真理的化身”形象笼罩上了阴影,使得数学丧失了揭示客观世界的“真理性”,也丧失了自身基础的严密性。克莱因(Morris Kline)在《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提到“数学的当前困境是有许多种数学而不是只有一种,而且由于种种原因每一种都无法使对立学派满意。显然,普遍接受的概念、正确无误的推理体系--1800年时的尊贵数学和那时人的自豪--现在都成了痴心妄想。与未来数学相关的不确定性和可疑,取代了过去的确定性和自满。关于”最确定的“科学的基础意见不一致不仅让人吃惊,而且,温和一点说,是让人尴尬。”

3.数学的继承性

科学知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过程就说明了知识具有继承性,没有继承,就没有积累。我认为继承性应该从两方面理解。

从个人来讲,我们学习一些知识,无须重新经历科学家们艰苦的实践过程,短时间内就可以掌握到一门学科千百年来积累的成果。这种继承通过教育实现,极大的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故而现在一个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可以超过若干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只有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同时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拿到手,我们再向前迈出半步,就是最先进的水平,第一流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正因如此,知识领域才能发展成今天的面貌。法国的着名科学家庞加莱被誉为“全能数学家”,因为他在数学、天文、物理的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今天,一个人想要掌握全部数学知识的三分之一都是不可能的。

四、提纲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文化的内涵

1.2文明的内涵

1.3数学文化的内涵

1.4数学文化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第2章 数学的文化特征

2.1数学的文化特征

2.1.1数学的抽象性

2.1.2数学的确定性

2.1.3数学的继承性

2.1.4数学的简洁性

2.1.5数学的统一性

2.2数学的功能特征

2.2.1数学的渗透性

2.2.2数学的传播性

2.2.3数学的工具性

2.2.4数学的预见性

2.3数学的艺术特征

2.3.1数学的艺术性

2.3.2数学与音乐

2.3.3数学与美术

2.3.4数学与文学

第3章 数学与人类文明

3.1数学是人类逻辑能力的来源

3.2数学唤醒人类理性精神

3.3数学促进人类思想解放

3.4数学改善人类生活

3.5数学完善人类品格

3.6数学提高人类文化素质

第4章 数学与社会文明

4.1数学促进社会进步

4.2数学推动知识发展

第5章 我国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研究进展

5.1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研究综述

5.2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活动进展

第6章 对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6.1数学素养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

6.2数学教育现状

6.3数学文化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五、亟需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1.数学技能的培养与数学素养的培育应当紧密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技能的过程中,不断地加深对于数学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高等学校数学文化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数学文化与数学技能培养相脱节。目前,数学文化课或者数学教育课都是选修课,在本质上仍属于“弥补型”课程,通常都是在学生入学一到两个学期以后开设的。当数学文化课引发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思考的时候,数学基础课程已经修完或即将修完,于是,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文化课有着某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正像有些学生所反映的那样,如果早一点开设数学文化课,早一点了解数学的文化内涵,他们的高等数学会学得更好。由于一直以来积重难返的应试教育所致,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主要接受的是数学技能方面的知识,而极少接触到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于是,在进入高等学校以后,学生对于数学文化的了解几近空白。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数学文化与技能的培养脱节。

2.近年来,由于各个领域对工作者建模能力的需要,数学建模教育逐渐得到了重视。在建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是数学建模教育的主要目标。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一项研究表明,与细菌的生存发展方式类似,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和接受并非只是个体行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交流网络会使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教学效果产生质的影响。数学建模教育形式正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改变“师对生”的传统、单一的教学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曹红军,厉树忠,刘亚楠.《易经》卦象符号的拓扑群结构[J].周易研究.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范森林.中国政治思想的起源[M/OL].

[4]黄秦安.论数学文化的本质、功能及其在人类文化变革中的角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3(2):54-61.

[5]郑毓信.数学哲学的内容和意义[J/OL].

[6]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顾沛.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南开大学数学文化课程简介.

[9]吉林大学本科生数学文化课程教学大纲--数学文化.

[10](美)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第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维忠.数学:丧失了确定性吗?[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1).

[13]郭光华,常春艳,王小燕.试论数学的文化特性[J].par数学教育学报,2005,14(3):25-27.

[14]蒋岚.论数学美[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38-42.

[15]杨毅.论体育数学与体育科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3(3):95-96.

[16]数学地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17]林履端.《易经》与模糊数学[J].闽江学院学报,2002,22(2):116-118.

论文的开题报告该怎么写?

1、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专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论文种类

1、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4、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写法:

1、明白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是在学位论文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对课题进行的论证和设计,阐述这个课题有什么价值、应该怎样进行研究,提出研究方案,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就是说,确定了的开题报告是研究工作的行动指南,尽管可以随时修正,但不能随意推翻。

2、开展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开题报告不是凭空写出来的,动笔写之前要做到大量的工作,包括广泛地阅读文献,熟悉导师或师兄师姐做过的工作,落实实验室工作条件,摸清楚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认清开题活动的作用:开题活动是集思广益的学术交流,其作用是从同行那里获取更多有益的帮助。通过开题活动,让更多同行——导师以外的其他老师,课题组以外的其他同学——在短时间里听懂、看懂自己要做什么,并给予具体的建议。自己的开题报告写得不清晰,同行不知从何帮助,开题活动也就沦为走过场。

注意事项: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要明亮而有神,是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篇论文的研讨中心,题目就是告诉别人你要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因此,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题目应当精练并完整表达文章的本意,但切忌简单的罗列现象或者陈述事实。

文章题目不宜使用公文式的标题;文章题目要体现研究的侧重点,要呈现研究对象以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要在题目呈现);论文题目要新颖、简洁,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

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的人才培养

一 培养目标1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深哲学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文化,品德优良,学风严谨,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实际工作者。2 、要求博士研究生具有广博、深厚、精透的中国哲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外语。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研究状况,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中国传统学术方法和现代学术方法,对复杂课题进行独立地创造性研究。3 、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等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和实际工作。二 研究方向1.  易学哲学2.  儒家哲学3.  道家哲学4 、先秦儒家哲学三 学习年限全日制 博士研究生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在职博士研究生一般为四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 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5 年,最长不得超过 6 年。四 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 20 学分 ,其中必修 14 学分,选修 6 学分。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 1 )必修课 : 7 门 20 学分1 、学位公共课 3 门 6 学分2 、学位基础课 1 门 3 学分3 、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4 、前沿讲座  5 学分。1 、前沿讲座的形式本专业的前沿讲座主要就本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使本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对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有清楚的了解,以便使他们积极参加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或重大课题的研究。前沿讲座主要采取主讲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主讲人提出问题,阐明观点,随之进行讨论。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 9 次,其中个人主讲不得少于 2 次。2 、考核方式:每参加三次前沿讲座计一分,主讲一次计一分。( 2 )选修课鼓励选修跨方向或跨专业课程,可选修 1 至 2 门,计入总学分。第二外国语, 2 学分。博士研究生第一外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第一外语为非英语的,则必修第二外国语,一般要修英语。( 3 ) 补修课:同等学力、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研究生需补修本专业硕士课程 2 门,成绩计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六 中期考核本专业对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在第三学期进行。中期考核是对博士生入学一年来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论文准备、健康状态等的综合评估。考核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计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无硕士学位者,可视情况改写硕士论文。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博士生学位论文是 衡量 博士学术水准和专业学科培 养 博士水平的重要标志。本专业的博士学位论 文要求 博士生站在学术发展的前沿,勇于开拓新领域,以传统与现代学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哲学诸问题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性或较大的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博士论文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它是一篇系统、完整的研究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得少于 10 万字)。为保证论文质量,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年,硕博连读者写作时间不得少于三年。论文开题报告。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论文价值与学术水准。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和熟悉掌握当前学术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与导师协商,拟定论文选题,独立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是中期筛选的重要内容,一般与中期筛选同时进行。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指导小组汇报论文写作计划的重要形式 ,只有在指导小组认可即开题报告通过的前提下,论文写作才能正式开始;如未通过开题报告,应在三个月内修改自己的论文选题,重新开题。中期进展报告。为保证论文质量,本专业对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即每隔 3 - 5 个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进行情况,在第 5 学期末向指导小组全面汇报论文进展情况,指导小组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难题,提供研究思路,使博士论文写作顺利进行。论文预答辩等的具体安排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在第 6 期开学第一个月进行博士论文预答辩,要求博士生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向指导小组进行全面陈述,指导小组根据学术水平,以决定是否进行博士学位论文正式答辩。在预答辩中,未通过者可延期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时间、方式根据学校学位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在学位答辩前,博士生必须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在全国 A 或 B 类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本领域的学术论文以收到校样为准,且署名作者第一单位为山东大学。八 实践环节本学科注重博士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或参与到导师的相关课题中。教学活动不得少于 4 课时,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诸子集成 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道藏 中华书局宋元学案 中华书局明儒学案 中华书局周易集解 李鼎祚四库全书,经部、子部。郭店楚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孔子研究 中国孔子基金会周易研究 中国周易学会管子学刊 山东理工大学文史哲 山东大学齐鲁学刊 曲阜师范大学以及相关内外学术期刊。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或教师 考核方式 必修课 1 DP0900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1 54 2 马列部 笔试 2 DP15011 第一外语 1 108 3 外教 外院 笔试 3 D001002 专业外语 2 36 1 傅有德 笔试 4 D001022 中国哲学导论 1 72 3 颜炳罡、丁原明、王新春等 笔试 5 D001001 前沿讲座 1 - 4   5   考查 选修课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DP15021 第二外国语(英语)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2 D001023 象数学研究 1 72 3 刘大钧 考试 3 D001024 《周易集解》专题研究 2 72 3 刘大钧 考试 4 D001025 中国易学史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5 D001026 宋明易学研究 2 72 3 林忠军 考试 6 D001027 汉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7 D001028 清代易学研究 2 72 3 刘玉建 考试 8 D001029 道家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9 D001030 道教哲学专题研究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10 D001031 宋明理学专题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D001032 理学与易学研究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D001033 儒家简帛文献哲学研究 1 72 3 颜炳罡 考试 13 D001034 现代儒学研究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14 D001035 中外哲学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5 D001036 中外文化比较研究 2 72 3 何中华 考试 16 D001037 东方儒学研究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7 D001038 儒学与宗教 2 72 3 蔡德贵 考试 18 D001039 儒家原理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补修课 1   儒家哲学 1 72   颜炳罡 考试 2   道家哲学 2 72   丁原明 考试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要求本要求适用于哲学学科申请博士学位研究生。本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部分,应有成果体现。具体要求如下:以论文形式体现的成果应是在学期间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 A 类或 B 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 1 篇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以公开出版或出版清样为准。成果的其他体现形式(科研获奖、专利等) …… 。 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中国哲学专业具有坚实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从事中国哲学、中国宗教、中国文化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宣传、管理、新闻、出版、宗教、对外文化交流等部门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二 研究方向1 、 易学哲学2 、儒家哲学3 、道家哲学三 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限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和答辩工作。全日制硕士生特别优秀者可提前一年毕业。四 应修总学分数应修总学分: 34 学分,其中必修 28 学分,选修 6 学分。五 课程设置及学分( 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 必修课学位公共课: 3 门 8 学分学位基础课: 4 门 12 学分学位专业课: 2 门 6 学分。在学位基础课中,至少在本学科跨专业选修一门。前沿讲座 2 学分。积极参加中国哲学研究所举办各种学术讲座、讨论班,其中个人系统发言两次计 1 分,参加 5 次学术讲座计 1 分。2 选修课 2 门 6 学分为拓宽知识面,本专业鼓励跨学科选修文、史课程 1~2 门,根据该课时,相应计入学分,但不作硬性规定或强制性要求。3 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未修过而必须补修的本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两门,成绩存入本人档案,但不计入学分。六 中期筛选依照学校相关规定,本专业硕士生在第四学期的第三周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写作工作不少于一年,选题、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进行,论文题目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商定,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向有关专家报告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文章写作的基本思路等。由相关专家对其报告集体讨论,提出意见,最终确定论文题。导师负责论文的中期检查。对学位论文的要求是:遵循学术规范;观点正确,有所创见;资料翔实,论据充足;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字数在 3 万字左右。八 实践环节本学科注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实践或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实践或社会实践等等,三者任选其一。但教学不得少于 4 课时,协助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文字材料,且得到导师的认可,从事社会实践工作不得少于 15 天,应有实践单位的证明材料。附: 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经典著作:《周易》、《周易集解纂疏》、《周易折中》、《尚书》、《诗经》、《礼记》、《左传》、《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列子》、《管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春秋繁露》、《淮南子》、《论衡》、《人物志》、《王弼集》、《嵇康集》、《庄子注》、《肇论》、《神灭论》、《般若经》、《华严经》、《中论》、《大乘起信论》、《六祖坛经》、《张载集》、《朱子语类》、《陆九渊集》、《王阳明全集》、《宋元学案》、《明儒学案》、《船山遗书》、《四存编》、《魏源集》、《康有为全集》、《严复集》、《章太炎全集》、《孙中山全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新唯识论》、《知识论》、《新理学》、《心体与性体》等等。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管子学刊》、《文史哲》、《历史研究》、《齐鲁学刊》、《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化论坛》等等。附:硕士生名单:乔宗方 王 棋 闫 洁 张克宾 周 谨 胡长芳 高新满 张文波 赖祖龙 李细成 陈之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类别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总学时数 学分 授课单位或教师 考核方式 必修课 1 MP09003 马克思主义理论 1 72 3 马列部 考试 2 M)15001 第一外国语 1-2 180 4 外语学院 考试 3 M001002 专业外语 3 36 1 孙增林、郭鹏 考试 4 M001089 儒家哲学 1 72 3 颜炳罡、苗润田 考试 5 M001090 道家哲学 1 72 3 丁原明、沈顺福 考试 6 M001091 易学哲学 1 72 3 王新春 林忠军 考试 7   跨专业必修一级学科课一门 ( 与导师商定 ) 1 72 3 马哲或西哲 考试 8 M001001 前沿讲座 1-4   2     选修课其中含每方向必修学位专业课两门 1 M001092 周易与中国文化 2 72 3 林忠军、李尚信 考试 2 M001093 易学原著导读 2 72 3 刘大钧、刘玉建 考试 3 M001094 易学史专题研究 2 72 3 刘玉建、刘保贞 考试 4 M001095 周易经传研究 1 72 3 李尚信、 考试 5 M001096 周易文献学 3 72 3 刘保贞、 考试 6 M001097 道家原著选读 2 72 3 丁原明 考试 7 M001098 魏晋玄学 3 72 3 丁原明 考试 8 M001099 佛教哲学 2 72 3 沈顺福 考试 9 M001100 儒释道关系研究 3 72 3 沈顺福 考试 10 M001101 宋明理学专题 2 72 3 王新春 考试 11 M001102 宋明儒学原著导读 3 72 3 王新春 考试 12 M001103 稷下学研究 2 72 3 苗润田 考试 13 M001104 儒家伦理研究 3 72 3 苗润田 考试 14 M001105 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 3 72 3 颜炳罡、 考试 15 M001106 先秦儒家原著选读 2 72 3 颜炳罡 考试 补修课 1   西方哲学史 1-3 72   哲学系 考试 2   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1-3 72   哲学系 考试

上一篇:论文查重加密码

下一篇:园长证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