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之城研究论文
爱乐之城研究论文
我才写完毕业论文,简直是折磨!我把我们系的题目给你,参考看看吧。我写的是文化类的。其实文学和文化类要比翻译和教育类好写得多,网上可以找到的参考资料也多。 英美人文和历史研究: 1,从跨文化的角度谈汉英思维及表达方式的差异 2,论美国垮掉的一代 3,美国牛仔的成功之路 4,文艺复兴在英国文学史中的作用 5,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与面子 6,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 7,西方节日的变迁及文化内涵 8,电影《喜福会》所表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我就是这个题目) 9,中美教育制度及教育理念的对比研究 10,英汉称谓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11,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化的影响 12,英汉商标对英美文化的影响 13,英语习语与西方文化 14,浅谈英美姓氏的起源及文化内涵 15,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路径的比较 16,《阿甘正传》承载的美国青年文化 17,《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呼唤与回归 18,浅谈美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 19,论美国宗教与政治 20,《圣经》的文学性及其对中西文学的影响评述 选题注意事项: 1,选你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毕业论文是个浩大的工程,要是不能写自己想写的,相信我,在这漫长的写作时间里,你会相当痛苦的。 2,题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不好驾驭。最好是那种“从小角度看大问题”的题目。例如,我写喜福会这部电影,电影体现了中美文化差异,分别有婚姻观,家庭教育观等。但是我以一部电影为出发点,这个角度就比较小。话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在太多了,但是我只从喜福会这部电影出发,所以范围就缩小了。再者,没什么人写这个电影,所以也不容易和别人雷同,不是被写滥了的题目。 3,这个题目是好找资料的,毕竟是本科论文,不是研究生或是博士的论文,写作水平有限,平时最多写写几百字的作文忽然要写几千字,想必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内容不可能完完全全出自“自己”,于是就要大量的从网上,参考书上,图书馆搬来。所以最好就是找参考资料比较多的题目,切忌是参考,不是照搬,可以PARAPHRASE里面的内容到自己的论文。 差不多就这些了,我觉得这几点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几个拿不定主意的题目,可以找论文指导老师问问看,当时我开笔写论文前,都找老师问了,老师比较有经验,他应该可以给你很多建议。
《爱乐之城》影评分析
《爱乐之城》是一部歌舞剧题材作品,歌舞剧产生在20世纪20年代,除了本身具有的电影特点外,相对于其他影片更注重歌曲和舞蹈成分。歌舞剧和音乐剧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有些歌舞片直接来自音乐剧,如《悲惨世界》《西区故事》等,而有些歌舞片在获得成功之后也会改编成音乐剧,如《美女与野兽》。音乐剧和歌舞片都是具有艺术性、音乐性,但是歌舞片的电影性质更有场面切换,演员特写和空间感。
《爱乐之城》凭借优雅的舞姿与优美配乐,一举囊括了十四项奥斯卡提名。故事发生在洛杉矶,女主角米娅渴望成为明星和创作人,为了生计被迫在咖啡馆打工。男主角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位爵士乐作曲钢琴家,理想是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爵士乐。两个人通过多次邂逅然后相爱,最终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分道扬镳。
而色彩的运用在这部电影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色彩在片中被赋予了很重要的意义与多种表达方式。全片的画面色彩基本上都采取了饱和的暖色调和非自然的光效,营造出了一种优雅的视觉盛宴。我认为这部电影有碰撞色彩和油画色彩。
碰撞色彩从背景色彩分析,女主试镜失败的冷色调到同一寝室四个女生在房间里跳舞的鲜艳明亮的对比。服饰分析女主难受心情的白衬衫到女主角的三个室友的服饰身着黄色、蓝色、红色的服饰的对比。对于渲染情节气氛,突出主题都是非常出色,整个画面出现色彩的碰撞,使观众目不暇接。
色彩碰撞不仅在同一场景中,也在影片的前后人物情感对比表现中。女主角在作品的前半部分的剧情中,表现出一种格格不入的性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所身着的是黄色的服饰,这一颜色与蓝色为主的城市色彩,比较起来显得十分格格不入。随着剧情的发展,她在服饰颜色方面也逐渐起了变化,粉红色变为蓝色。在剧情中,表现为和男主角相识、相爱。从而使得女主角慢慢融入城市的生活。所以颜色的变化,表现出人物从拒绝到接受的过程。
总的来说,该片中任何一个画面的设置都是经过导演深思熟虑,每一个颜色元素都采用了黄色、蓝色或是红色等暖色调。即使出现偶尔的灰色等冷色调,也不妨碍全片的剧情旋律。酒吧、街头、房间以及户外的场景均体现出了导演对于颜色搭配的艺术美学。
电影的画面艺术性不仅有色彩的重要性,还有光影的运用,在这部影片中,光影也被多次运用。
第一次在男主人咖啡馆打工的时候,咖啡店老板要求弹奏指定的曲目,男主一边无精打采地演奏,一边观察四周,确定没有人在意的时候,这时光影随着男主即兴演奏的爵士乐开始慢慢加深,灯光突出男主弹琴的样子,屏蔽了身边的一切任何事,男主就在自己的世界畅游,仿佛爵士乐就是生命的全部,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随着弹琴的结束,光影随之消失,回归到现实,是男主没有符合老板的要求被解雇。
在影片的结尾,当多年以后女主又一次和男主相遇,这时的男女主角都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当男主再一次弹奏那段即兴爵士乐,随着音乐响起,灯光聚焦到男主的身上,镜头缓慢的拉到到女主身上,周围的事物也越来越模糊,直到女主一个人,然后音乐直接切到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这时光影的运用更使人产生穿越感,一种使人充实在爱情的浪漫中,让人忘记他们现在的处境,忘记不愉快。营造了梦境和现实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反衬效果。
除了色彩和光影外,本片还加入了许多镜头的运用。本片的剧情的设计与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惊人之处。镜头语言在片中,配合着色彩与音乐等进行着完美视觉的打造。在片中,长镜头运用的较多。镜头语言中长镜头所表现的是连续的、自然的时空,镜头在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实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排斥了通过蒙太奇形成新空间的可能性,所以运动长镜头可以使观众和剧中人物在连续、自然、真实的空间感受中达到视角的合一,然后获得情感上的同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就有一个长镜头。从高架桥上的堵车开始,镜头从一个女生唱歌到走出车子开始,身边的人就越来越多参加到这段音乐舞蹈中,一下子就使观众进入歌舞剧的氛围中,镜头通过音乐的节奏拍下每个唱歌跳舞的人,一群有理想有活力的年轻人为了挣脱高架桥堵车的沉闷情绪,纷纷通过下车载歌载舞来宣泄。
在影片将近结束之时, 导演运用接近10分钟的蒙太奇手法将男女主角从五年前的冬天相遇开始,展开了一段美好的与现实结局相反的爱情回放。透过浮光掠影的镜头, 时而漫天星斗, 时而落霞满天, 在风格上融合现代与复古, 使每一帧画面都充满浪漫与梦幻的色彩, 给予观众最浓烈多彩的感官享受。这样的闪回形式起到了怀念的功效。也更能使观众引发深思,一边沉浸在失败爱情的伤心中,又一边考虑人生终极问题:爱情与理想孰重孰轻。导演这一创作手法实在是在体现情感与视觉氛围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最后,我认为该作品在视觉元素中很好的融入各种风格、题材的元素,并且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部约为两小时的作品,很好的诠释了情感与梦想的碰撞过程。虽然结局是令人失望的,但是整体的创作风格,尤其是视听元素方面实在让人感到优雅。其获得金球奖、奥斯卡奖的多项提名与奖项也是众望所归。同时,影片营造出来的梦境感也是惊人的,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电影的地方。从我国近年的影视作品来看,歌舞题材几乎很少涉及。目前影视市场中恐怖、暴力、爱情、喜剧等在国内需求量较大,受众的关注度较高。从而忽视了艺术中最为关键的舞蹈与音乐的创作。换句话来说,国内创作者难以找到好的题材、剧本以及优秀的舞蹈团队和制作团队等客观因素所致。当然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没有歌舞题材作品的创作与出现,究其根本是由于观众的欣赏层次所导致。现在的影视艺术作品多以市场为导向。欣赏舞蹈作品,需要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和感知力,而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这种艺术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待提升。看惯了恐怖、科幻的国人对于纯艺术作品还是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因此,在市场方面决定了这一题材难以获得青睐。
在我看来《爱乐之城》这部作品,给国内影视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宝贵学习经验与借鉴意义,也给我带来了更高级别的视觉盛宴和观影体验。
用音符为爱情保鲜——评《爱乐之城》
当《爱乐之城》最后一幕定格在米娅和赛巴斯蒂安重逢的时候,我的心情既复杂又沉重。我清醒地意识到,达米安这一次又想通过电影这个“做梦”的媒介,带给观众一个既残酷而现实,深情而又隽永的爱情故事。
我一直认为,一部优秀的影片,必须要有一个曲折而迂回的剧情。不过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概念瞬间被本片的出现而打破。《爱乐之城》仅需透过清汤挂面般的朴素的剧作,简略而纯真的人物关系就让整部影片立了起来,这与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出色的叙事能力和技巧是分不开的。
《爱乐之城》所要讲述的母命题依然是关于“理想遭遇现实”,但这一次导演收起了愤怒,而用最细腻质朴的语言来讲述故事。电影里的艾玛·斯通饰演的米娅是一个不得志的演员,她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屈居于某个咖啡馆里工作,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追逐演戏的热情。而瑞恩·高林斯饰演的赛巴斯蒂安是一名痴迷传统爵士音乐的乐手,他想拥有一间属于自己酒吧,这样,便能够为观众演奏真正的爵士音乐了。两个失意的年轻人,在音乐和舞蹈的交流之中,碰撞之下逐步升华感情,他们相互勉励,朝着彼此的理想逐步迈进。
我们很难嘲笑两人的纯真,反而还会被他们的言行举止所感染,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执意追逐梦想,不完全妥协于现实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片中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如果你沉迷于怀旧,又谈何革命和创新?”这难保不是导演曾接受过的告诫,尽管如此,达米安依然通过《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找寻着他内心最原始的冲动。
毫无疑问,本片最令人心生向往的,莫过于那些动听的歌曲与故事主体的相互穿插。这对于歌曲创作的意境和剧情铺排的细致程度都是难度不小的考验。尽管歌舞场面在本片中占有着一定的比重,但达米安并没有让它们喧宾夺主,而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男女主角沐浴在爱河中的愉悦,或是迷失在现实中矛盾而又悲伤的心境。同时,它们也为本片的浪漫主义色彩起到了加分的作用。
在很多同类型电影中,歌舞场面的运用往往给予了观众逃避现实,向往理想的借口,《爱乐之城》中的歌舞元素有着异曲同工的修饰作用,唯一不同的是,她捍卫了片中男女主人公爱情的纯洁性,尤其当两人在街头随心所欲地舞蹈,或是那个飞向星河,翩翩起舞,深情相拥的场面,宛若一个架空于现实世界的童话故事。
不过达米安也是务实的。很快,所有让人迷醉其中的的浪漫幻想,便被瓦解得支离破碎。成名后的米娅和赛巴蒂斯安各奔东西,而将两人联系起来的,是一串串教人熟悉的旧日的音符,此时影片前半段那些动人的旋律,在一瞬间全都演变成观众和主人公脑海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它们与两人的现实处境和关系,无形之中构成了令人唏嘘的,强烈的反差和冲撞。
人们钟爱欣赏文艺爱情片,因为人类有生俱来的本能——成人之美。台湾有部文艺片叫《逆光飞翔》,故事同样讲述男女主角如何逐梦,不过他并没有像《爱乐之城》这样狠狠地毁坏观掉观众的愿望,就是生怕违反了”规则”。但达米安却试图通过这样那样的遗憾告诉观众,那些凝格在时间里的记忆符号,何尝不是最灿烂的永恒。
其实长久以来,好莱坞歌剧片被视作是亚文化类型片,给人的印象一直是贵气高傲的。所以达米安试图通过两个具有亲和力的年轻偶像——瑞恩·高林斯和艾玛·斯通,拉进本片与年轻观众的距离。电影中,两位主演展现出了不俗的音乐才华和表演水准。尤其是唱歌和台词相互切换时,情绪递进的要自然流畅,不露痕迹。要知道,任何精湛的演技离不开足够的交流和环境的反射,否则就会显得空洞乏味。其实影片一开始时,两位主角在处理表演转换时还未完全把握好,到了中后半段便渐入佳境,浑然天成了。
有人曾说,本片是达米安写给“洛杉矶的一封情书”,的确,电影中所为我们展现的洛杉矶是个浪漫之都,同时也是一个梦想的起源之地,不过我认为这个故事并没有很浓烈的地域色彩。要理解米娅和赛巴蒂斯安的情愫并不难,当我们进入社会后,理所当然地会步入婚姻的殿堂,然后生儿育女,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生活,有时当爱情面对现实生活的考量,难免会变了味道,此时此刻,我们反而会回味那个为了理想而共同努力,不带任何功利和物欲的情感。
本片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公开放映时,就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在今年更是获得奥斯卡奖14项提名,可谓是大放异彩。虽然本片仅有三千万美元的制作费用,但它通过真挚自然的情怀,对洛城都市人文气息的展现,拥有着不可用奖项来衡量的艺术价值。如果西方观众们还停留在王家卫《重庆森林》式”秋刀鱼罐头会过期,爱情没有保鲜”那个爱情稍纵即逝的年代,那么达米安用《爱乐之城》证明了一点,流淌的韵律并没有什么保质期,当那似曾相识般的韵律一被奏响,我们还是会陡然随它穿梭回那个为梦想而活的青葱岁月。(文/麦克疯说电影)
我会以崇高人格,好好爱你 ~浅谈电影《爱乐之城》
爱情如此之美,值得生命为之,闪闪发光。
————————题记
(1)
文艺不分国界,灵魂向往高贵。
蒂安是一个想拥有爵士乐酒吧、事业上不太如意的钢琴师。
而米娅则是一个痴迷表演、想要踏入好莱坞的面包店店员。
看似毫无交集的两人,在一次高速公路大堵车的情况下,有了第一次,却不太美好的见面和打招呼。
没多久,好戏再次上演。
这回更尴尬,她恰巧看到他擅自更改演奏曲目被酒吧老板当场开除的落魄场面。
她,想上前问候一下,恼羞成怒的蒂安,与她迎面撞个满怀。
看着悻悻而去的他,她感慨不已。
(2)
爱的缘分一旦来了,躲都躲不掉。
party上,两人又碰到一起。
怀着对彼此的好奇心,他们开始了详谈与交往。
她不喜欢爵士乐,他就带她去实地了解这门艺术,从而有了全新认识。对他的欣赏之下,爱屋及乌的爱上爵士乐。
不久,这对将文艺视为生命的男女,相爱了。
(3)
偌大的洛杉矶,两人的梦想,是那样渺小。
不甘平庸的心,始终在尝试着去靠近远方的目标。
紧张又忙碌的岁月,他们,相互学习与督促,彼此关心和疼惜,爱情与梦想同时进行着。
多次试镜失败,让米娅有些心灰意冷,对演员梦已不抱希望了。
得知这次难得的电影选角机会,他劝说她再去争取一下。主动陪她一起去。
我想,但凡有一点点的私心,蒂安也不会陪她到去试镜的。
他,太热爱自己的音乐梦想了,自然理解女主角对演员梦想的那份痴狂。
他,发自内心的爱她、想去成全她。
(4)
米娅等待试镜结果,即忐忑又纠结。
忐忑是因为怕再次落选,纠结是因为担心如果选上,她就要去外地发展,这段恋情可能就戛然而止。
爱你的人,更愿意去懂你。
蒂安宽慰并鼓励她勇敢的去追求梦想,去放手一搏。
分开在即,他坚定的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他会永远爱她。
她感激庆幸:拥有过这么一个了解理解自己的男友。
后来,她成为了著名女演员,他成为了爵士酒吧老板。
她,结婚生子,家庭美满。
他,孑然一身,事业有成。
再后来,两人偶然遇见。
这瞬间,有感动,有心动。
这时间,一切言语,皆显多余。
结尾时,米娅优雅转身,暗怀期待的望向舞台上的蒂安,
四目相对,她莞尔一笑,点头致意,他会心一笑,温暖回应。
天空没有留下候鸟飞过的痕迹,但我们已相爱过。
不同角度评析《爱乐之城》这部电影
《爱乐之城》上映于2017年,由著名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指导。影片讲述了两个为梦想奋斗拼搏的年轻人相遇、相识、相知、相离的故事。该片上映后在全球夺得6亿票房,同时斩获了第74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而该影片优异之处在于整部电影呈现出的视听语言。查泽雷导演使用大量的装置艺术,用色块、几何形状以及光线的明暗区隔形成了明确的风格性特征。对于影片大胆鲜艳的色彩与错落有致的光影使用,笔者想探析突出的画面语言要素对《爱乐之城》所产生的价值与效用,并为本国的歌舞剧提供借鉴思路。
一.梦想的别样诠释
梦想题材相关电影,较之英雄主义、政治、种族人权等,受众群体更为广泛。从横向维度看,电影中出现爱情、梦想、音乐、歌舞等要素,也有寻常视角关注的金钱、地位与成功。从纵向维度看,“冬·春·夏·秋·冬”连续的季节贯穿影片的时间轴线。电影中男女主角Sebastian与Mia,一个为热爱的爵士乐坚持不懈,一个为演员梦不断试镜。对梦想不轻言放弃,这是《爱乐之城》背后欲表达的主旨。
二.色彩运用的具体美学
电影,重在视觉传达,以期将电影中美丽的帧数展示到观众眼前。其中,色彩在现实与艺术世界中都为不可或缺的存在。从默片时代到全息电影时代,感官的刺激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变得更甚,画面中的色彩结构也由黑白过渡到彩色。不难看出,电影画面色彩颜色愈发丰富,色彩运用也愈发大胆,在电影业中色彩似乎越来越受导演的欢迎与看重。
色彩不同于画面线条的运用,对物体进行简单勾勒,相反则倾向于在物体表面流连,与此随着光线明暗、阴影深浅而产生不同变化。人体中的视觉器官对色彩敏感度偏高,细腻的色彩赋予眼睛对事物的别样感觉,能够让人脑产生独特的记忆。它提供了对光的全色域分解,通过光的折射,产生更美的画面,也能脱离光线独立呈现。
《爱乐之城》在视觉上的美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颜色搭配与空间调度的出色发挥。演员间的服饰颜色,演员与周围环境的颜色,都经过精心设计。还有诸多场景比如街道、广告牌、小巷、公寓、咖啡馆、饭馆等,颜色都与主角的服饰(从头到脚的装扮)隐隐暗合,而且寓意了主角当时的状态与情绪,达到渲染与突出的效果。歌舞片较为重视演员的服饰与装扮,由于影片节奏随时处于歌舞的律动状态,装点服饰的颜色使整个场景锦上添花。在色彩的运用上,《爱乐之城》将角色与周遭环境完美叠化与对比,几乎每一幕都有匠心独运的色彩搭配。
三.色彩在歌舞片中的价值效用
歌舞片中人物形象实为突出的部分,《爱乐之城》从侧面另辟蹊径,大胆的色彩运用不仅成功塑造出令人记忆深刻的艺术场景,也升华了男女主人公的形象。艺术的色彩设计将颜色运用于影片中的人物造型,从服饰到配饰,小到每一个细节。从人物本身出发,色彩像是一支点睛的画笔,透过外在的展示表达人物的内心深处,不仅色彩能和情感自然融合,还能通过色彩的变化烘托出人物的性格,使两者产生浪漫的共鸣。
分析《爱乐之城》发现,男主角服装以黑白灰三色为主,色彩较为单一,风格干练简洁,暗示男主角是个沉稳且平淡的人。反观女主角米娅,影片前段参加派对时身着宝蓝色连衣裙,该颜色象征着高贵,同时高饱和度色彩给观众带去极强的视觉冲击。不单表现出米娅希望得到在场的关注,还表现了自身较高的审美要求。此外,影片中她身着经典的黄色裙子出场,明亮的黄色代表热情与渴望;影片后半段中,热恋时期的米娅多穿粉色、淡紫色裙子,这些温暖浪漫的颜色与恋爱中的米娅心态相吻合,在视觉上也成功塑造了一个热恋中的幸福小女生形象。高饱和度的撞色出现于第一次女主角与朋友参加宴会,色彩大胆极富张力,既突出单色特点画面,又不乏三四色对比。影片后半段出现许多艳丽的场景颜色与五颜六色的群演服饰道具,这都与好莱坞黄金歌舞片时代的场景有相似之处,却又不限于此,导演还加入一些现代的视觉元素,复古又时尚。
以《爱乐之城》为例展示了色彩运用在歌舞片中的表现效果,尤其对歌舞大片中色彩设计的美学、人物塑造、主题升华、情节推动、文化展示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影片中的色彩艺术与光影艺术共通,给观众营造了一幅幅动静结合且抢占眼球的美术构图。查泽雷导演在《爱乐之城》里用大量高明度、高纯度摘的色彩来描述、铺开电影故事情节时,呈现出了较好的叙事表达效果,电影画面中色彩情感的变化也恰到好处地影响着观众的情绪。该片中色彩运用的成功之处,能为我国歌舞类电影带来深刻的启示。中国导演应借鉴并升华这样的艺术形式,结合中国当下的电影市场,融入本土的中国文化精髓,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国歌舞电影中色彩的表现美感。
上一篇:写作毕业论文时
下一篇:论文开题报告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