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写李白的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0 20:10

写李白的学位论文

论文中大量引用诗句会被算进重复率的。
查重率的具体概念就是抄袭率,引用率,要用专业软件来测试你的文章与别人论文的相似度,杜绝抄袭。基本就这意思。一个是自写率 就是自己写的,一个是复写率 就是你抄袭的
还有一个引用率, 就是那些被画上引用符号的 ,是合理的引用别人的资料。
修改重复率或抄袭率论文的经验:
CNKI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3个字,万方是连续的字数相同不能超过15个字。否则就会标注出来,算进重复率。学校规定是CNKI检测重复率不能超过30%.两种数据库检测重复率会有结果上的误差,一般CNKI会更严格一点,先在用万方检测一下,然后对照重复段落,句子反复修改一下,最后用CNKI检测一下,就放心了。
 一、查重原理

  1、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对于3万字符以上文字较多的论文是可以忽略的。对比数据库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个人比对库,其他比对库。部分书籍不在知网库,检测不到。

  2、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分段检测。

  3、有部分同学反映说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袭了其他文献的段落或句子,为什么没有检测出来,这是正常的。中国知网对该套检测系统的灵敏度设置了一个阀值,该阀值为5%,以段落计,低于5%的抄袭或引用是检测不出来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举个例子:假如检测段落1有10000字,那么引用单篇文献500字以下,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实际上这里也告诉同学们一个修改的方法,就是对段落抄袭千万不要选一篇文章来引用,尽可能多的选择多篇文献,一篇截取几句,这样是不会被检测出来的。

  4、一篇论文的抄袭怎么才会被检测出来?知网论文检测的条件是连续13个字相似或抄袭都会被红字标注,但是必须满足3里面的前提条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袭的A文献文字总和在你的各个检测段落中要达到5%。

  1)知网查重时,黄色的文字是“引用”,红色的文章是“涉嫌剽窃”。
   (2)知网查重时,只查文字部分,“图”、“mathtype编辑的公式”、“word域代码”是不查的(要想知道知网到底查那些部分,可以“全选”——“复制”——“选择性粘贴”——“只保留文字”)。建议公式用mathtype编辑,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3)word、excel编辑的“表”是可以查出来的。在某些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把表截图放到论文里边去!作者亲眼见过有同学自己编的系数,查出来居然跟人家重了,数据决定了系数还不能变,欲哭无泪……
   (4)参考文献的引用也是要算重复率的(包括在学校要求的X%以内)!所以引用人家文献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的话改写一下。
   (5)知网的查重是以“章”为基本单元的。比如“封面”、“摘要”、“绪论”都会作为单独的一章,每一章出一个检测结果,标明重复率。每一章有单独的重复率,全文还有一个总的重复率。有些学校在规定论文是否通过查重时,不仅要求全文重复率不能超过多少,还对每章重复率也有要求。
   (6)知网查重的确是以“连续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做为判断依据的,跟之前网上一些作者说的情况一致。如果你能够把论文改到任何一句与别的文章保证任意连续13个字都不一样,知网是查不出来的。
   (7)但是,如果你有一处地方超过13个字与别的文章重复,知网的服务器都对这处地方的前后进行模糊搜索,那些仅仅是简单的加了一些“的”、“在……时”、“但是”等词语来隔断13个字多数情况是会检测出来的。这些模糊搜索有时候非常傻,可能会把一篇写如何养猪的文章跟你的那篇写建筑的文章关联到一起,说你涉嫌抄袭!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自己”呵呵“吧!
   (8)书、教材在知网的数据库里是没有的。但是,copy书的同学需要注意,你copy的那部分可能已经被别的文章抄过了,检测的时候就重复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尤其是某些经典理论,用了上百年了,肯定有人写过了!

人际关系对孟浩然诗歌传播的影响的论文

一、引言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孟浩然在三十六、七岁以前一直隐居在鹿门山,创作了大量诗作。开元十二年出乡,为了求取功名,曾“三入长安”[1],但终生未官,很长时间在长安、湖湘、吴越等地游山玩水。作为这样一位大半生都过着隐逸的山水田园生活的诗人,他的诗却并没有隐没在深山之中,其“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矣。”[2],到现在,我们对他的诗也是耳熟能详,他的《春晓》曾被选入中国香港人民推选的“你所喜爱的十首唐诗”[3],可见他诗歌受众的广泛和被人喜爱的程度之深。而隐居甚久的孟浩然,他的诗歌是如何传播开来的呢?这其中缺少不了一些题壁示人、艺人传唱等传播手段,可对于孟浩然的诗歌来说,不可忽略的一个传播途径就是他的“朋友圈”,孟浩然可谓交友广泛,这些好友可以算得上是让孟浩然诗歌从山林间走向大众、文人,甚至宫廷、皇帝的“推手”,对其诗歌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孟浩然的人际交往

孟浩然在人生的前三十几年,一直过着隐士生活,隐居于鹿门山和襄阳南郭外的南园。在此期间,他也会和一些禅师、上人、山人、逸人等交往,或则谈玄说道,或则诗酒遨游。如其诗《题融公兰若》所写“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4]孟浩然也曾在鹿门山办过诗会、在长安饮酒作诗,结交了王昌龄、王之涣等诗人。在游历期间也结识了孔伯昭、谢南池等一批好友。孟浩然居家为母亲守丧时,蜀人李白慕名专程赴襄阳拜访,两人抵足谈诗,促膝论文,互相欣赏,相见甚欢。孟浩然入长安游学时曾“闲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句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举座嗟其清绝,咸阁笔不复为继。丞相范阳张九龄、侍御史京兆王维、尚书侍郎河东裴朏、范阳卢僎、大理评事河东裴揔、华阴太守郑倩之、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5]由此看来,孟浩然通过他的才华结交了不少的朋友,其中不乏名门志士、文学大家和政治门客。他们对孟浩然诗歌的传播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孟浩然的人际关系对其诗歌传播的影响

孟浩然在他一生中所选结识之人从不是平庸之辈,多为有才情有想法有前途之人。这些人带给孟浩然的不仅是文学上的相互切磋,对孟浩然的赏识与赞扬,更重要的是他们与孟浩然一起做的事、他们对孟浩然的看法对其他人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孟浩然诗歌的传播。

(一)通过文人聚会直接使诗歌传播

举办、参加的文人集会、聚首是一个可以聚集众人好方法。在众人面前作诗一首,若得到赞赏,必定会通过集会的这个群体一传十,十传百,是一个传播诗歌的有效途径。在孟浩然游吴越期间,曾在万岁楼偶遇故友王昌龄,两人欣喜万分,交谈甚欢。店里的伙计召来本地的头面人物,想让两位名诗人为万岁楼题诗,孟浩然巧遇友人也诗兴大发,提笔一挥而就《登万岁楼》,王昌龄也相应作诗。众人争相传阅,这诗歌也同这众人传开了。这种通过与文人朋友的聚首,来创造从小群体到大群体的传播机会,使孟浩然的诗歌有了更多的受众,能达到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的效果。

(二)通过名人效应间接使诗歌传播

如果说第一种传播途径是“小群体——大群体”,那么通过名人效应来传播则是“个人——大群体”。奥裔美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儿德提出过一个可以解释名人效应的“意见领袖”的观点,他认为“来自媒介的消息总是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再从意见领袖那里流向其同事或是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6]而有追随者的“意见领袖”就是有一定名望的人。在孟浩然诗歌的传播中,其诗歌则是先收到了名人的认可,大众因此会追随名人的意见,而去更加了解孟浩然的诗歌。而在孟浩然的人际交往中,他的朋友不乏名人,最典型的便是李白。李白与孟浩然交好,并且十分崇拜孟浩然,曾写诗歌直抒胸臆表达他对孟浩然诗歌的喜爱。比如李白在《赠孟浩然》中直接写到“吾爱孟夫子”[7]。李白的名气使他诗作更容易传播给大众,在他的诗歌传播中,大家就会更加了解孟浩然,大家得知李白都如此喜爱孟浩然的诗,自然会增添对其诗的关注度。不仅李白,白居易也曾写“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8]、张枯提笔“孟简难持节,襄阳属浩然”[9]之词,这些欣赏、理解孟浩然的好友通过作诗表达对他诗作的肯定,其中李白写得最多,有5首之多,他的挚交张子容为其写过3首,王维、杜甫分别写过2首。他的这些作为名人的朋友便是他的代言人,而这些诗也充当了宣传媒介的作用,有名人的宣传,孟诗也更有市场。

(三)通过人际关系创造机遇提高诗人声誉有助于诗歌传播

孟浩然的朋友们不光是文人墨客,更有名望高的“关系硬”的人物。这些朋友为孟浩然提供了增高声望,甚至得到皇上青睐的机会,也是对他诗歌的传播有很大帮助的因素。因隐居时的孟浩然多与禅师僧人交往,使当时天下闻名的.高增一行和尚也对他有所耳闻,而这位一行和尚被唐玄宗召到身边时就为唐玄宗举荐过孟浩然,说其“诗才清幽,格调高雅,陛下可留意察访,为朝廷所用。”[10]也是因为这个机会,孟浩然的名字也得以第一次被唐玄宗耳闻。之后,在唐朝数以千计的诗人中,孟浩然作为第一个布衣诗人被皇上召见。《唐才子传》中记载“维待诏金銮,一旦私邀入,商较风雅,俄报玄宗临幸,浩然错咢,伏匿床下,维不敢隐,因奏闻。帝喜曰:‘朕素闻其人,而未见也。’诏出,再拜。帝问曰:‘卿将诗来耶’对曰:‘偶不赍。’即命吟近作,诵至‘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帝慨然曰:‘卿不求仕,朕何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南山。”[11]这次机遇也是因为他得到王维的赏识,被王维私邀入府而发生的。正是有这个可以得到皇上驾临的诗友,孟浩然才有这次被皇上召见的机会。虽然这一次的召见没有使孟浩然有官可做,但是他被皇上召见的事在当时不仅是轰动全国的重要新闻,而且还极大程度地激发了青年士子们写诗的热情,李白在《赠孟浩然》中所写“风流天下闻”就是指的此事[12]。这件事的影响之大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孟浩然的知名度,为其诗歌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结语

我们看到了诗人孟浩然虽然生活隐逸,但是他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推手们”为他的诗歌创造了很好的传播道路,使他的诗歌闻名天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际在传播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孟浩然诗歌本身的特质,如果没有创作出好的诗歌,也不会有人愿意去传播。所以在文学的传播上,好的文学作品和恰当的传播方式结合才能使文学作品给人们带来更好的影响。

注释:

[1]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黄山: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页。

[2]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3]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黄山: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2页。

[4]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4页。

[5]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6]毛峰:《传播学概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7]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5页。

[8]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9页。

[9]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9页。

[10]李叔德:《孟浩然新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11]徐鹏:《孟浩然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11页。

[12]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黄山:黄山书社,2008年版,第1页。

参考文献:

[1]王辉斌.孟浩然大辞典[M].黄山:黄山书社,2008.

[2]徐鹏.孟浩然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3]李叔德.孟浩然新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4]毛峰.传播学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5]郭镇之译,[美]Werner n/James d,Jr.著.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刘峰峰.论孟浩然及其诗歌在唐代的接受与传播[D].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相关信息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2012.

[7]杨铮.跨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古诗词传播——以襄阳诗人孟浩然诗歌为例[J].新闻前哨,2010,(4).

詹锳先生的李白研究

詹锳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古代文学与文艺理论研究专家,尤其在李白研究和《文心雕龙》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詹锳先生也是中国李白研究会的发起人和首任会长。

对于詹锳先生在李白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学术界已有一些研究和总结,特别是詹福瑞师、葛景春先生、杨明先生等前辈学者均有专文论述。本文试再加研习和整理,以表敬仰、感念之情,谫陋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一、 毕生追求

詹锳先生的李白研究,师出名门,源流醇正。先生十八岁考入北京大学,十九岁转入北大中文系,随后因日本侵略辗转长沙、云南等地,在西南联大就读。这期间听课读书,所承俱是近现代学术史上的名家、大家。他曾从胡适学习《中国文学史》,从赵万里、余嘉锡修目录学,从郑天挺学校勘学,从钱穆学中国通史、先秦史,从罗常培学语音学、中国音韵学,从陈寅恪学“元白诗”,从闻一多学《诗经》,从刘文典学《庄子》,从朱自清学陶诗,从冯友兰学《中国哲学史》,从罗庸学杜诗,极一时之盛。

回顾先生的学术历程,李白研究是詹锳先生毕生的学术追求。从22岁大学毕业起,詹先生从事李白研究的时间跨度几乎长达一个甲子。先生大学毕业后到西南联大任教,不久即正式开始李白研究。当时,先生一边给学生讲授大一国文,一边进行学术研究,“课余之暇,由罗庸指导研究李白诗文。有时也向闻一多请教,闻一多先生借与《唐诗大系》手稿”(《詹锳年谱》,《詹锳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先生的名作《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二书虽出版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但《系年》一书实则于先生大学毕业不久即开始撰写,历时两年半,至1941年先生25岁时书稿即已完成(《詹锳年谱》);《论丛》一书所收《李白集版本叙录》等多篇论文则大多是先生四十年代初在国立浙江大学任教期间撰写、发表。因此,可以说詹先生的李白研究是从大学期间奠定基础,大学毕业后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任助教、浙江大学任讲师期间正式开始并很快达到第一个研究高峰。其后,悠悠数十载,先生始终在这一领域不断耕耘,不断开拓,取得一个又一个令学界瞩目的重要成果。因此,回顾詹锳先生的李白研究,不仅创获多多,成就斐然,实更是先生一生的学术追求和生命寄托,是先生学术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 研究成果

詹锳先生的李白研究成果,水平一流,价值恒久。詹锳先生关于李白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无论著作抑或论文,其学术价值放置于其问世的那一个时期可以说均达到学界一流水平。不仅如此,数十载光阴过去,这些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地位则愈加巩固,愈加恒久,始终是学界该领域研究绕不过去的重要参考,绕不过去的一流成果。我们古典文学研究界的学术成果,有些是当世闪耀文坛,众人瞩目,过后则如流星划过夜空,不见踪迹;有些是当世默默无闻,鲜有重视,过后却渐得关注,实至名归。以上这两种情况于研究界可谓并不罕见的现象。

詹锳先生的研究论著,代表作当以《李白诗文系年》《李白诗论丛》《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三部为学界公认。前两部出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当世李白研究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的力作;后一部出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对长期以来作为权威著作的王琦注本的重大超越”(杨明先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学习詹锳先生著作的体会》,《纪念詹锳先生百年诞辰暨詹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詹先生关于李白的论文以两个时期的研究最为学界推崇,一个是民国时期在各大学任教期间所发表的文章,一个是拨乱反正以后新时期的系列论文。前一时期的论文,如发表于《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国文月刊》《东方杂志》等处的《李白集版本叙录》《李白家世考异》《李白〈蜀道难〉本事说》《李白〈菩萨蛮〉〈忆秦娥〉辨伪》《李诗辨伪》等多篇文章;后一时期的论文,如发表在《文学评论》的《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应是〈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发表在《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的《评英国人阿瑟·韦利著〈李白之生平及其诗〉》、发表在《文献》的《题名〈李翰林集〉的三种不同版本》、发表在《文学遗产》的

《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和《李白〈邺中赠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幽居〉探微》,以及发表在《李白学刊》等处的多篇论文。

在这些论文和论著中,詹锳先生对李白研究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究,既对李白研究一些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做出开拓性贡献,也对学界长期关注却悬而未决的许多疑难问题进行了有力地论证和阐发。这些成果,凝聚了詹锳先生毕生的心血,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李白诗文系年》一书是学界公认李白研究重要的基础性参考资料,是一部年谱与诗文系年相结合的论著,该书为后来的研究者带来很多的便利,一书在手,卷帙不繁却能有许多参考和启发。李白别集之外,《系年》一书是笔者在从事李白研究起步阶段所必须参考的少数几种论著之一,相信学界同仁进行李白研究时也不乏这样的经历。同清代王琦的《李白年谱》相比较,《系年》一书对三分之二以上的李白诗文进行了考证和系年,系年的数量大大超过了王琦的年谱,而且其中大部分结论准确可信,为学界接受和认可。换言之,此书之所以为学界所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詹先生在这部书中做了很多具有说服力的考证工作,解决或推进了李白研究的大量基础性问题,特别是李白诗文的创作时间、题旨以及作家的家室生平、事迹交游等问题。书中考证的一些问题,例如崔侍御与崔四侍御其人的辨析,假托李白救郭子仪之说的真伪,李白遇司马承祯的时间问题,李白《明堂赋》的系年问题,《蜀道难》的创作题旨与系年问题,《江夏赠韦南陵冰》的真伪问题,《大鹏赋》系年及其与《大鹏遇希有鸟赋》之关系,天宝四、五载间的游踪与作品系年,等等,均在征引大量前人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审慎而绵密的考辨、论析,进而得出理据充分的结论。这些考证结论,大部分为学界所认同,少数观点虽未得到学界的普遍接受,但也为大家后续的研究带来许多思考和启发。特别是解决问题过程中严谨笃实的论证方法,更得到学界的认同和尊重。《系年》一书出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那个时候,李白研究还没有出现过一部类似的著作,可以说该书为

新中国成立

后的李白研究做出了奠基性和标志性的贡献。

杨明先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学习詹锳先生著作的体会》一文的评价或许最能恰切说明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的恒久与不凡。杨先生说,詹锳先生关于李白和《文心雕龙》的研究,“今日凡是在这两个领域进行研习的学者,没有谁能不参考詹先生的成果。在笔者看来,不仅今天是这样,而且未来也是如此”(《纪念詹锳先生百年诞辰暨詹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对詹先生的学术成就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 学术品格

无征不信,可以说是詹锳先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最为核心的学术品格,自然也是他数十年从事李白研究所坚持的学风与品格。做学问要牢记“无征不信”的原则,当年读书期间,从入学到毕业,笔者多次得到詹福瑞师、刘崇德师这样的叮嘱与教诲,并且时常强调这是詹锳先生做学问的原则和方法,也是詹门后学所应时刻牢记的准则。

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品格,詹锳先生的李白研究往往是从文献入手,从版本的搜集、考辨为出发点逐次展开。如上所述,先生的《李白诗文系年》一书,虽然卷帙、篇幅并不太大,却成为后世李白研究的必读书目,

被学界称为“新中国李白研究的奠基之作”(詹福瑞《詹锳全集后记》)。无疑,正是因为先生秉持这样的学术品格,研究过程往往运用文献考证的方法,使得研究论断以文献材料为依据,多实证笃论而无空疏之言。葛景春先生论曰:“这种建立在无征不信的原则上的求实之风,是继承乾嘉以来的学术传统,同时与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研究风气,即‘实学’研究学风。一扫当时学术界一些人的‘空疏’习气,建立起实事求是科学研究严谨学风。”(葛景春《爱国情怀与求实学风——略论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的主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纪念詹锳先生百年诞辰暨詹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可以说,葛先生的这一评价全面而准确地概括了詹锳先生李白研究的基本特点。

与此同时,科学精神和逻辑思维也是詹锳先生从事李白研究的基本原则。詹锳先生于1948年赴美留学,先在南加州大学攻读比较文学、教育心理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心理学,并学习过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文理兼通、多学科的学术经历使得詹先生的研究既有乾嘉学派的文献考证的特点,又不乏现代自然

科学的方法、逻辑严密而又客观理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先生能够将二者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故而对学术问题的研究往往能够从大处着眼,而从小处入手,视野宏阔,论证细实。“我近些年来的治学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惟其学得比较杂,不限于一种专业,我在发现一个问题时,能从各个角度来探讨,从不同的专业来研究”,詹锳先生在他的《自传》(《詹锳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中也曾说到这样的原则和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少有的、中西兼通的学术视野与格局,詹锳先生的李白研究往往闪耀着冷静而理性的思辨光芒,和科学而严谨的求实精神。比如,詹先生对《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以下简称《集评》)一书的编著就鲜明地体现着这一特点。该书是先生晚年李白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全书共计三百四十余万字,可谓篇章宏富,卷帙浩博,尽管如此,诸篇诗文的整理、校勘却没有丝毫的马虎,题解、校勘、注释、串讲、集评、备考、附录等各部分内容均精细严谨,言必有据。通观全书,我们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说,詹先生无征不信的学术品格在该书底本的选择和运用方面即有清晰的呈现。众所周知,古籍整理一事,底本的择取是首要而关键的问题。该书选择现存静嘉堂文库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而没有选取王琦的注本,或者杨齐贤、萧士赟的注本,这是科学而理性选择的结果。王琦注对后世的研究贡献多多,但其底本的选择却并不十分理想,王琦注取代前人注本通行于世后,学界后来的研究整理,版本方面却往往沿用王琦注本而未见超越,詹先生《集评》一书则率先选取宋本为底本,这是一个不凡的、首创的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该书以元明清各代十六种李白别集以及多种总集、类书等相关文献为校本开展整理,合计参校本多达三十余种,从而为全书的校注工作奠定了一个牢固、坚实的基础。其实,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战”的艰苦岁月,先生就已开始这项工作。他不辞艰辛,

广为搜求,搜集了大量珍贵版本,经过数十年的思考和积累,才最终完成这部超越王琦注本的李白研究“划时代的著作”(松浦友久《李白研究划时代的成果——〈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评述》,原载日本《东方》第205号,宋红译,《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8年第9期)。在《集评》的书后,附录了詹先生所著长文《李白集版本源流考》,这篇考证文章几近十万字,对有关这方面版本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考释,并绘制出版本源流图表,对李白集版本的源流变迁、各本的优劣等问题都有客观而中允的梳理和评介。无疑,该书的这些成绩正是先生科学求实精神的生动体现。因此,《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一书出版后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并获得国家图书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不仅如此,詹先生的学术品格在他的其他论著中也都有充分的体现。例如《李白诗文系年》一书,系年的过程中,先生在每一篇目的脚下注一个小小的阿拉伯数字,即该诗(文)见于王琦注本的卷数,这一做法既反映了先生严谨求实、无征不信的学术品格,又非常便于读者阅读和参考原文,体现着先生忠于前人而又顾及后学的君子之风。詹锳先生常说,文学不是科学,但文学研究却是一门科学;又常说,言必有据,孤证不立。这一点,在作品的理解、阐释方面也有诸多体现。我们的传统诗学受“诗教说”“比兴说”观念的影响,前人解诗常常好牵连,好比附,有时不乏确论,有时则不免穿凿,甚至失之千里。詹先生对于李白诗文的注解、阐释则采用了冷静和客观的方法,不随意发挥,不随意引申,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没有充足证据的问题宁肯放弃也不随意附会。无疑,这一切都体现着先生无征不信的学术品格。

此外,这里需要提到的是,2016年时逢詹锳先生百年诞辰,河北教育出版社整理出版了《詹锳全集》,这是对先生一生学术贡献与学术成就最好的总结和纪念。

四、 提携后进

詹锳先生对李白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他个人所取得的卓越的学术成就,更在于他培养学生,提携后进,推动李白研究在恪守严谨求实学风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发展的卓越贡献。詹锳先生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当年曾受到先生教诲的一些后学现在已大多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知名学者、专家,这些学生当中,成为当今学界李白研究领域大家、名家者亦不在少数。詹福瑞、葛景春、陶新民、刘崇德、张瑞君、阮堂明等多位先生的李白研究,都能继承詹锳先生的衣钵,并结合各自的专业方向、研究所长,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令学界瞩目的突出成绩。特别是詹福瑞、葛景春、陶新民、张瑞君先生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成为同仁、后学从事研究的重要参考。这些同样是詹锳先生对于李白研究的学术贡献,对于我们古典文学研究事业的杰出贡献。

詹锳先生指导研究生一样遵循无征不信的原则,具体到方法方面,则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詹锳先生1980年起指导四位硕士研究生,其间先后指导他们在天津市图书馆校勘《李白全集》,又于1982年带领他们到南京、上海的图书馆进行校勘实习,随后“转往成都参观杜甫草堂,又在该处记录了《李白集》的多种善本”(林大志整理《詹锳年谱》,《詹锳全集》第六卷)。此后,詹锳先生承担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重点项目《李白全集》的校注整理工作,他组织了弟子、后学多人共同参与,葛景春、刘崇德、詹福瑞、张瑞君、陶新民等八位先生分工编撰。可以说,这部三百四十余万言的巨著既是“詹锳先生晚年倾注全部心力完成的著作”(詹福瑞《詹锳全集后记》,《詹锳全集》第六卷

),也是助力参与编撰的诸位先生成为李白研究领域重要成员的助推器,是奠定诸位先生在李白研究界学术地位的重要基石。如今,詹锳先生的这些弟子大多已经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不凡成绩,其中相当一部分学者更在李白研究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不仅如此,多年来,他们在教学、科研一线已然又培养出一大批李白研究的后继之才,这部分后学虽然还没有取得太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界与他们同时代的这一辈中青年学者必然将成为今后李白研究薪火相传的接续者和继承人。无疑,诸上所及詹先生的弟子、后学们所取得的成绩不仅是李白研究代代相传的明证,更是詹锳先生提携后进、推动李白研究事业代代相传的明证。

五、 共创学会

中国李白研究会于1987年成立,至今已满三十载。三十年,如果对一个人而言,这正是风华正茂的而立之年;对一个学会而言,则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转折之年。

站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起点,我们既当眺望远方,谋划未来,亦当总结过去,缅怀前贤。这之中,詹锳先生对学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我们回眸学会发展历程之时应当感念和铭记的。三十年前,学会在安徽马鞍山市成立,詹锳先生担任首任会长,学会的发起、筹备和成立,无不凝聚着先生的付出与辛劳。同时,他笔耕不辍,在学会会刊《李白学刊》(现名《中国李白研究》)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91年7月5日,首届中国李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马鞍山市召开,詹先生致开幕词。7月7日,经理事会选举,先生当选为学会第一任会长。王运熙、朱金城、安旗、郁贤皓、罗宗强、裴斐、张成德等先生当选为副会长。应该说,早在1985年召开的中日学者李白讨论会期间,先生就已经开始和诸位前贤商议和谋划这件事情。这次会议,先生被推举为中方首席代表,宣读了李白研究的有关论文。随后,1987年秋,学界又在马鞍山组织召开了李白逝世1225周年纪念大会,这次会议同时也是李白学会成立的筹备会。由詹锳先生主持,多位学者联署、发起,筹备成立中国李白学会。之后,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注册,学会宣告正式成立。1994年8月,经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会选举通过,詹锳先生当选为第二届会长。至1997年第三届理事会会议推举,詹先生改任名誉会长。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马鞍山市的贡献,上述1985年、1987年、1991年关涉李白研究、李白研究会的三个重要事件,发生地均在安徽马鞍山市。此后,学会的常设机构一直设在马鞍山,学会的日常工作也多由马鞍山的同仁们负责操办。这些往事,学会的老一辈学者们一定更了解前后的始末和细节。我们应该向马鞍山的历任领导和学会工作者致敬。

2017年,恰逢中国李白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学会举办了第十八届年会暨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这个回首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不由得几多感慨。三十多年前,正是詹锳先生与诸位学界前贤以及马鞍山市的诸位先生共同创立了学会,才有学会这个李白研究同仁共同切磋研习的平台,才有李白研究不断深入与进步的今天。

(作者单位: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青

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发如丝

叹何益?

(李白《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我想下载一些中文系的毕业论文,哪位大侠帮帮忙???

毕业论文首先要确定你要研究什么问题,然后再去研究怎么去写。那么研究写什么问题,我们在写作领域里就是选题。
作为中文专业,与经济、法律等专业相比较,显得就不那么迫切。当然也不是没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还是跟社会的接触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作为中文的学生的论文选题可以遵循如下的原则:第一,选择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的一部书《阅读鉴赏评论》里面举了这样的一篇范文《汉字构形理据和现代汉字部件拆分》。这个论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在这个领域里面,大家都在探索,探索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探索到一定的程度却没有定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探索越混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权威性的人士,就必须要认真去思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的来说,终归有一个真理。这篇文章就是在自己的思考基础上,把混乱的状态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独到的见解。还有一篇是王魁今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质的探索》。对外汉语教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定义,如果这个定义没有科学的定位的话,对外汉语教学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这位作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谈了自己本身的看法,从教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几个学科交叉思考以后,他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怎样定位。通过以上所说,我们想说明的是中文领域也不是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看你平时对自己专业领域里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观察了。总体上来说,我们本科生的阅历少一些,实践经验少一些,我们在这个领域里选题难度大一些。但原则上有这样的一条原则。那么你能够做更好。如果你不能做,那么我们可以换角度切入。

第二,要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

论文选题的第二个原则是选择科学领域里的新发现、新创造的课题。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都将使学科领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向前推进一大步。因此,这一类的课题很重要,值得我们去选,也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学科里的一些新发现、新创造,我们刚才提到的几篇本科生的论文,比如《中日古典诗歌与时间》等,从亟待解决的角度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你今天写和若干年以后写没有什么迫切性。但这里存在着新的发现和新的创见的角度。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来讲,可以在这个方面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有个学生写的是《人格意识的升华——试论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个是从人格角度切入的。还有个学生是评论毕淑敏的,《反思与探索》,是从毕淑敏艺术审美特点切入进去的,依据审美诗学来分析毕淑敏的《预约死亡》。这些都是新的角度和问题。还有一个是《拆卸七宝楼台——新批评派的诗歌语言研究》,还有《从牡丹亭到后二梦——试分析1598到1601年间汤显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些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论题。在科研领域别人还没有涉及或很少涉及的问题,他就进去研究一下。还有《一切但求心安——对妙峰山朝拜人群的心理状态的社会调查》。这是一个调查报告,不一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对社会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第三,要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

论文选题的第三个原则是选择能够填补空白的课题。科学发展有不平衡性,科学研究也就有不平衡性。就科学内部来看,研究也常常存在不平衡。从科学研究的需要出发,从科学发展的全局出发,凡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空白处,都可以成为我们选题的对象,去加以研究,去填补这个空白。这方面在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提供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这跟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相似的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可能是老生常谈,也可能是一个空白,需要大家来赶快进行研究和探索。比如现在的SARS,它的病因是什么,如果能够研究出来,那么在传染病学这方面就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同时,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加快研究,当然要遵循实际研究的规律,不能因为要速度,而违背客观规律。对于中文系的同学来说,我想难度大一些。因为要做填补空白的工作需要有经验。不是光有知识就行的,需要大量丰富的经验。因此,你了解这个论文选题的原则就行了。等将来你成为硕士、博士的时候,你再去从事研究填补空白的工作,可能就不会力不从心。这是第三个选题原则。

第四,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

第四个选题原则是对通说中的不科学的观念进行纠正。在文学领域里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在古典文学里,好象什么都研究透了,你没有什么可以研究了。实际上,你仔细思考一下,后人的研究有后人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也有后人研究的局限。你就可以在这样的夹缝里,你看一看有什么样的课题可以供自己去研究。在我的《阅读鉴赏评论》所收的范文里有郭预衡先生的《论欧阳修》。这篇文章就是纠正通说的。以前的观点,大家已经公认了:欧阳修是一个保守派,这是定论了。郭先生是专门研究古代散文史的,他在研究散文史的过程中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发现,以前的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欧阳修来说是太不公平了。他认为欧阳修是一个光明磊落、敢说敢骂的人,不愧于一个正直的文人。他读遍了欧阳修的文集和专著发现欧阳修不仅是开一代风气,有几代影响的大作家,不仅诗词文赋都有突出成就,不仅在经史子集都有独到见解,而且是一个很有胆识,难进而易退的政治家。郭先生在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后,发现他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他说我这个看法同这些年来对欧阳修的观点可能有些出入。因为在同时期评论北宋的一些作家常常都以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来作为衡量的标尺。那时,大家认为欧阳修是反对过王安石变法的,以这一点马上就给欧阳修扣了一顶保守派的帽子。郭先生认为不应该这样,将已经成为通说的这个观点,通过这篇文章进行了拨乱反正,提出了他不是个保守派,而是个改革家。观点很鲜明。第二个论述角度是说欧阳修“师道德而能文章”,这是说欧阳修不仅是个政治家,他的文章写的也很不错。这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第三个角度是说欧阳修“博古通今”。第四个角度是“余时作诗人”。说欧阳修是个大诗人。郭先生的这篇文章出来以后,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就是认可了郭先生的科学评价。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纠正通说”。

第五,对前说作补充作为自己选题的目标。

下面我们讲第五个选题的原则是对前说作补充作为自己选题的目标。什么叫前说呢,就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验证过的,已经得出结论的,但是经过你的研究认为它不够完善,不够完全。你应该去补充它,使它更具科学性,更完善。这个原则,大家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对大家本科生来讲是难了一点,这条原则我们记住它,等将来学识上、阅历上提高了以后再来考虑它。以上我们所讲的五条原则是从客观上来说,真正要选题的时候是要把客观和主观相结合来考虑的。你可能觉得某个题目特别好,特别愿意去研究它。尤其是第一条原则很重要,要是这个问题早一点解决,可能这个论题的价值就特别大,也有一定的贡献。我个人来看,真正要写好一篇论文要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要考虑社会对你的需求,这样容易使你的论文产生社会效果,甚至是经济效果。第三个问题的第二方面是要考虑主观性,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开展的课题。选题考虑科学价值的原则是以上讲的五个原则。但是仅仅从客观需要上去考虑选题是不够的。每个毕业生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条件,要看自己是否对选题有浓厚的兴趣(要注意是要有浓厚的兴趣),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另外要考虑论题的大小难易度是否适合自己的研究能力,自己搜集、占有材料的条件是否充分。另外考虑到能否得到导师的指导,你研究论题的时间是否充分。这一点很重要。现在一般的学校都给学生半年多的时间去选题写论文。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是选题的一个最佳的方法。

二、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论汉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21、汉魏六朝书信体散文研究

22、汉初政论散文研究

23、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考论

24、汉武帝时期辞赋考论

25、论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26、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27、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28、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29、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30、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和抒情技巧

31、论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32、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

33、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

34、论魏晋隐逸之风与魏晋文学

35、阮籍咏怀诗略论

36、左思咏史诗略论

37、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38、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39、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40、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41、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和菊等意象

42、谢灵运山水诗略论

43、南朝宫体诗略论

44、试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

45、唐前女性作家诗文创作论略

46、略论《诗经》中的民俗描写

47、“风”“雅”“颂”研究综述

48、孔子“删诗”说检讨

49、《论语》文学性检讨

50、“女娲”故事流变探略

51、中国洪水神话考论

51、试论《山海经》的文学特色

52、浅论《史记》的游侠精神

53、论乌江流域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54、论乌江流域竹枝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55、论乌江流域古代贬谪文人的诗歌创作

56、论乌江流域民间故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

57、乌江流域历代碑刻文学艺术价值略论

58、论王维山水诗田园的诗情与画意的交融

59、论李白诗歌与道家精神的关系

60、杜甫夔州行迹及诗歌创作考论

61、负重生活下的自我寻求——从杜甫诗歌看其性格

62、杜甫成都诗与夔州诗的差异比较

63、试论李清照的词学观及其创作

64、浅谈苏辛词风之异同

65、论苏轼的出世和入世

66、论高适诗歌深沉悲凉的风格特色及其成因

67、试论杜诗中的“哭”字诗

68、试探陆游的“梅”情结

69、从乌台诗案探苏轼政治悲剧的根源

70、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朦胧意境

71、李白、王昌龄七言绝句比较

72、论李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73、李白、李贺浪漫主义诗歌比较研究

74、论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因素

75、论李白的咏侠诗

76、李白、苏轼的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

77、李白和杜甫对诗歌创作的贡献与影响比较研究

78、李白诗歌中的自我形象及其演变

79、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探源

80、论尚侠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影响

81、杜甫夔州时期的诗歌创作及其审美观照

82、论杜甫咏怀咏史诗的超前意识和批判精神

83、论杜甫人文精神的构成要素

84、论杜甫的律师成就

85、论白居易的闲适精神及其思想根源

86、论李商隐咏史诗对杜甫咏史诗的突破创新

87、论李商隐爱情诗中的缺失性体验

88、杜牧、李商隐咏史诗比较

89、论李商隐诗歌创作中的内转倾向

90、论宋元时期的李商隐研究

91、论李贺诗歌的神秘美及其成因

92、论禅修队苏轼词境的影响

93、论宋元明清时期黄庭坚诗歌的传播

94、苏轼、黄庭坚诗歌艺术特征比较

95、论黄庭坚诗歌对杜甫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96、论通俗小说的历史发展轨迹

97、论《金瓶梅》中的民俗描写

98、论李贽对明后期文学创作的影响

99、元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

100、论元杂剧中的悲剧

101、论《聊斋志异》中的华妖狐魅形象

102、论元杂剧中的水浒杂剧

103、论《西游记》的游戏笔墨

104、论近代改良主义文学的创作特征

105、论《儒林外史》对八股制艺弊端的反思

106、论《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107、论明清传奇的曲词艺术

108、论《红楼梦》玉石崇拜的文化心理

109、论孙悟空的孝义

110、论《红楼梦》中诗歌之功能

111、《牡丹亭》的人文主义精神探析

112、论李贽思想对晚清小说世俗化倾向的影响

113、对生命的漠视——试论水浒传〉叙述的暴力化倾向

114、《莺莺传》主题嬗变浅议

115、论关羽艺术形象的悲剧色彩

116、试论《金瓶梅》的文学史地位

117、西蜀词与南唐词艺术特色比较研究

118、论春秋笔法的内涵与外延

119、庄子《逍遥游》本义考

120、论春秋战国时代行人在先秦文学发展中的作用

121、唐代咏侠(或僧,或道)诗创作论

122、初唐宫体诗与南朝宫体诗异同论

123、陈子昂文学史地位浅论

124、李白歌形体诗艺术成就浅论

125、李白咏月诗浅论

126、白居易闲适诗浅论

127、韩愈文学主张得失论

128、晚唐咏史诗浅论

129、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浅探

130、浅谈杜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影响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有志者,事竟成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志者,事竟成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个时候,人们大多会用一些格言警句来激励自己。而我最信奉的一句格言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波兰有个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物质——镭。她认为煤渣里可以提炼出镭,但很困难。她并没有放弃,用了3年又9个月的时间,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妈妈不舒服,躺在床上休息。妈妈说:“我把米饭已经做好了,等一下就炒菜。你先写作业吧。”不一会儿,我就把作业做完了。见妈妈还没有起来,我就悄悄去厨房准备炒菜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锅和菜洗干净,然后打开煤气灶。等锅烧热了,倒一些油进去。听妈妈说,要等油烧得冒烟了才能放菜炒。油烧好了,我赶紧把菜放进去翻炒起来。可是我不知道该先放什么调料,后放什么调料,只好一次把所有的调料全放齐了。翻炒了几下以后,我又遇到难题了——菜到底炒熟了没有呢?对了,尝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我急忙尝了一口,嗯,熟了。可是,怎么这么咸啊!也难怪,放了满满两大勺盐呢。唉,管不了这么多了,还是赶紧装盘吧。我正在装盘的时候,妈妈来了。妈妈高兴地尝了一口我做的菜,连声称赞说:“好吃,儿子真了不起!”我知道自己做的一点儿也不好吃,不好意思地说:“妈,您就别说谎了。”妈妈安慰我说:“孩子,你这才是第一次呢,已经很不错了。别泄气,有志者,事竟成嘛。只要你多练习,一定会做的比妈妈还好吃。”

就这样,我便记住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格言。从那以后,我总是争着做饭。果然,我现在的厨艺大有长进,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呀!

我自学自练瑜加三年多,到去年已经有了很大收获,至今又有更大突破。

记得去年我去大姐女儿家,大姐的女儿也在练瑜伽,她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女儿,拿来她妈妈练瑜伽的书,翻开其中的画面一个个问我:姨奶奶,这个你会吗?我一一答道:我会。后来她眨巴着眼睛,好奇地问:姨奶奶,你为什么都会,我妈还有好多都不会呢?我说:姨奶奶练瑜伽的时间比你妈长啊!然后她调皮地说,:姨奶奶,我一定要找到一个你不会做的画面,你信不信?最后她翻到了盘莲花腿的图片问我:姨奶奶,这个你肯定不会了吧?我点点头说:姨奶奶现在做不到,但我有决心以后一定能做到,你信么?小女孩要反过来问我:姨奶奶,如果你到明年还做不到,你就给我一百元钱,好不好?我们俩现在就拉勾算数,一百年不许变。我说:好的,但我相信,你肯定拿不到姨奶奶这一百元钱的。

从此之后,练盘莲花腿成了我的梦想和目标,我当然不是怕输掉那一百元钱,而是考验自己到底有没有实力和身体的柔软度够不够。每次练瑜伽时,到最后我都会练一下盘莲花腿,这样坚持了半年多,终于在上周四晚上,我大功告成,练成盘莲花腿。所以上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上瑜伽垫和一些吃的东西,来到深圳湾火炬公园休闲娱乐,也顺便再检阅一下自己的瑜伽的造诣。

通过这件小小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大大的道理:有志者事竞成,奋斗者立大业。就是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必须有崇高的志尚和远大的理想,然后再付注行动,矢志不渝,到最后一定能成功的。

有志者事竟成,古往今来,无数人印证了这个道理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能奋发图强的。

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想必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吴越两国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成为了吴王的马夫,受尽了污辱。勾践在回到越国之后,立下大志势必要报此仇,攻打吴国,并且付出了努力,励精图治任用贤才,始终没有忘记誓言,最终攻打吴国,实现了自己的大志,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正是因为勾践心中有志向,并且为之付出了努力,他才能一雪前耻,成为了胜者。

并不是古代有志者事竟成的事例很多,近代体现这一观点的人也不少。

“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能做到!”这不是一时的豪言壮语,而是詹天佑心中的志向。那时的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压,列强纷纷抢夺京张铁路的建造权,最后请政府决定由中国人建造。这一决定受到了外国人的耻笑,然而就在这种时候,詹天佑站出来了,他顶着压力和耻笑,坚守心中的志向克服了千难万苦,终于建成了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

詹天佑因为心中有志向,才使他扛下了巨大的压力,战胜了困难,是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抬起了头,站直了身子。而他的成功不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最好体现吗?

当然,并不是所有心中志向的人都会成功,成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古时有两个僧人,一个贫穷,另一个富有。他们都立下誓言要去南海,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并把这件事告诉富和尚。西蜀到南海,不只有几千里远啊!富和尚尚且不能到,而穷和尚却到了。

所以我们可以从故事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除了有伟大的志向作为成功道路上的指向标,还需要坚持不懈和努力,只有这三者相辅相成,我们才会成功。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做《雪地立志》的文章。文章主要内容是:美国有一个小男孩,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正巧在这一年,美国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地经济危机,小男孩每天只好靠乞讨为生,白天在外面四处流浪,沿街乞讨,晚上在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角落栖身。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连续好几个晚上他都在一家非常豪华气派地酒店旁的走廊里栖身,一天晚上,他睡的正香,忽然被几个穿着制服的大汉抬起来,扔到了雪地里。小男孩一下子就被冰冷的雪惊醒了,他很茫然地问那几个壮汉: 你们是什么人?干嘛把我扔到雪地里?

其中一个壮汉回答道: 我们是这里的门卫。明天我们老板要来检查工作,经理命令我们把你扔出去!

你们凭什么把我扔出来?我又不碍着你们什么事,我明天一早就走了呀。 小男孩非常委屈地说道。

我们老板不喜欢看到你们这些衣衫褴褛地流浪汉。所以经理命令我们这样做的。

你们老板是人,我也是人,在这么冷的天里让我在这儿住一晚有什么不行的? 小男孩大声的质问道。

门卫还是不肯让小男孩待在这里。

终于,小男孩被激怒了,他冲着门卫气愤地说:

你们听着,总有一天我会开一家比你们更大更豪华更宏伟的酒店!你们最好记住我今天所说的每一个字!

从此以后,小男孩每天都努力学习,拼命工作,攒下了每一分钱,最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开了一家最顶级的酒店,随后不久在全世界都有了他的品牌连锁。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做希尔顿。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龟山公园玩。

到了那里后,我就飞快的跑到一个有沙坑的`游乐场所。哇!太好了,有攀岩、拓展、钻圈圈等。我先到一个有转盘的吊杆那里玩,我抓紧杆子爬啊爬啊才爬到第二个就“嗖”!的一下子掉下去!摔了个四脚朝天,当我忍着眼泪可怜巴巴的等着妈妈过来扶我时,却听到妈妈在哈哈大笑,我气不打一处来生气地对着妈妈说道:我都摔倒了你不扶我还敢笑我,哼!再也不理你了。妈妈笑了笑说,底下全部是沙子就是摔倒了也不会特别痛啊!当然了,一点痛肯定会有,只是你就这么轻易放弃吗?妈妈相信宝贝很勇敢绝不会轻易放弃的。

咦!是啊,我以前不是都可以爬到顶吗?于是,我重新鼓起了勇气,决定继续再爬。我深吸了一口气,用脚使劲一蹬,立刻用手抓着杆子,不让自己掉下来,就在这时,我的右手不知不觉的滑了,结果我又摔了四脚朝天,我大声嚷道:“再也不玩这个了”!妈妈又哈哈大笑起来,看到妈妈笑,我就火冒三丈,心想,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要跨过去,看你还敢再笑我。于是,我先把身上的沙子拍掉,活动了一下手臂,做了一个深呼吸,又鼓起勇气蹬上去,坚持坚持再坚持,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终于爬了过去。耶!我成功啦,有志者事竟成,是吗,宝贝?妈妈亲了我一下说道。嗯,谢谢妈妈刚才的取笑,我朝妈妈做了个鬼脸说道。

接着我又去挑战了攀岩和钻圈圈,不知不觉已经快十点了,周围的小朋友都回家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高高兴兴的离开公园和妈妈回家了

从古至今,我们的身边常常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我国著名诗人王冕,小时侯家里很穷,供不起王冕上学,只能让王冕放牛。可是王冕却立志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于是他在每天放牛时,都要画画或写一些诗。终于他成了一个有名的大诗人。

无独有偶,身残志坚的罗斯福,他的故事一直震撼着我的心。1882年他出生在美丽的赫德逊河畔的一处庄园里。18岁时,罗斯福经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哈佛大学。1904年毕业后,又进了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律。当选纽约参议院后,初出茅庐的罗斯福很快成为新闻人物。但天有不测风云,在39岁那年,他竟然得了麻痹症,只能靠双拐和轮椅走路,这对他来说,就是五雷轰顶。但罗斯福并没有在病魔的重压下屈服,他开始了艰苦的锻炼。为了活动四肢,他经常像小孩一样爬行。最后,他竟成了美国的第22任总统。他的成功,难道不是他顽强的意志所起的作用吗?

你看,从这些有志气的成功人士当中,你一定领悟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道理吧!是的,只要你有志气,做出来的事就一定会成功的! 只要心中有大志,何惧小小的第一次?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不抛弃,不放弃。下定决心,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只有这样,那一点一滴的“第一次”才能由“拦路虎”变成成功的“铺路石”。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阐述了“有志”与“事成”之间的关系:“有志”才能“事成”,若无“志”则“事”不成。

话说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亲自写下的励志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开始时是刻在铜尺之上,后悬置于书屋聊斋书房。终于他凭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不懈努力,以一部《聊斋志异》名垂青史,成就一番大事。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很多: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但他不甘屈服,立志复仇,最后终于打败了吴国,留下了“卧薪尝胆”的千古美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面对“没有数学头脑”的斥责而确立志向,虽然连初中毕业文凭都没有,但最终成为数学领域的巨人……古今中外诸多的政治家、科学家,都以其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正确性。

然而五岁即可“指物作诗立就”的仲永却只因其父贪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使其丧“志”最后“泯然众人矣”。若“仲永”因其才而立志,那么结局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但是“有志者”是否都能“事竟成”呢?也不尽然。很多人都有志向却不见成功,是因为志向不符合客观实际只是空想或幻想,那么又怎么能成功呢?

一定要有一个恒定的志向并付诸于执着不懈的勤奋努力才会有所成就。这就是说:不能今天立志当科学家,明天立志当文学家,过不了多久又立志当政治家,那么是不可能成功的。

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反之,若一个人胸无大志,就是做再简单的事也不尽如人意。

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只有心中有着远大而又坚定的理想和抱负,才有可能获得超越常人的成功。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从小就善于独立思考,酷爱读书。在他十岁那年,小伙伴们约他一起去看龙舟。不料比赛当日,他突然胃痛得厉害,未能成行。待小伙伴们回来后,他却发现他们个个都眼含泪光,他便询问原因,这才明白,原来前去看龙舟的人太多,一座桥被挤塌了,有许多人因此丧命。

年幼的茅以升直愣愣地望着天花板,好半天才下决心说:“我一定要给大家造出最结实的桥!”

从此,茅以升的内心就几乎被他的理想占据了。他努力学习,刻苦专研,终于,于1933年主持造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有志”固然重要,但是最后能取得的结果也取决于立下志向后的行动,如果只在原地空想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努力,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鲁迅先生曾说,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而是因为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还记得黑色羚羊鲁尔玛道夫么?有谁能够想象一个以前身患小儿麻痹症,连走路都很艰难的小女孩如今却是三枚奥运金牌的持有者?除了伟大的理想,成就她的,不也是一次次痛苦的跌倒和重复的训练吗?

成功的机会并不多,能抓住这些机遇并走到最后的,也只有那些有着远大志向又肯付出百分之百努力的人们。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铁杵磨成绣花针。”每件事情只要心怀大志,有恒心去做,必定成功。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颗有恒的心,用在每件事情上,不白白的浪费每一分一秒。要完成一件伟大的事,需要一点一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

唐朝大诗人李白,从小很贪玩,不喜欢读书,经常游手好闲的在外头晃荡。有一天,他又跑出去玩,再成里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很好奇就问老婆婆:“您为什么要磨铁棒呢?”老婆婆回答:“我想把它磨成一根针呀!”李白听了哈哈大笑说:“老婆婆您别白费力气了,这么粗的铁棒怎么可能磨成一只细小的针呢!”老婆婆笑呵呵的从头上把下一根针,对李白说:”你看,这就是我磨出来的。只要肯下点功夫,每天不断的努力,一定能成功的。”李白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不再贪玩,每天认真的念书,最后写出很多优美的诗,成为有名的大诗人。

发明大王爱迪生也是不断的再研究,不怕失败,才能发明许多东西。当他在从事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历经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失败后,有人问他:“你是否还打算尝试第一万次失败呢?”爱迪生答道:“那不叫做失败,我只是发现那些方法做不出电灯来。”一个专业有成就的人,也是不断的努力,付出相当多的代价,才能有今天的成就。所以,要成功就必须努力,而且要有恒心。

青年守则其中有一则”有恒为成功之本”,正式说明这二则故事。故事中的老婆婆和爱迪生都有恒心不放弃努力下去,感动了许多的人。所以不管谁只要有恒心,永不放弃,一定是会成功的,在困难、挫折都能从新站起来,面对一切,有恒心就是成功的原则。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格言我非常喜欢,因为它一直是我学习的动力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前进。

记得我读一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年少不懂事,很贪玩,书读得不怎么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爸爸妈妈的埋怨,为此,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

一天,我放学回家,爸爸问我有什么志向,我说:"没有啊!"爸爸听了很生气,说:"一个人怎么会没有志向呢?"说完就讲了一个故事给我听。

王献之从小就有个远大的志向——当个书法家。他7岁就开始练习书法,可他练了一段时间就感到枯燥乏味。有一天,他对父亲说:"天天这样练字真没意思,有什么诀窍可以早日成功呢?""当然有。"父亲把他带到院子里,指着那十八口盛满清水的大缸说:"只要坚持天天练,把缸里的水全都练完了,就能出一手好字。"王献之从此坚持天天苦练,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献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书法家,是他练就了多少岁月,留下了多少汗水,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这个故事给了我启迪,"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格言成了我的座右铭,我把它抄在本子上,烙在脑海了,它时时刻刻都在鞭策着我发奋学习,从此,我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成了班上的学习尖子,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同学们的赞许。同学们还选我当班长。"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格言成了我的精神粮食,它将指引着我去踏平荆棘,去攀登科学高峰。

小溪汇入江河,因为它的愿望是海洋;雄鹰翱翔于蓝天,因为它的梦想是搏击长空;爱因斯坦登上科学的巅峰,因为它的志向是无冕王冠上的璀璨明珠。志存高远,人生的高度,取决于志向的深度,有志者事竟成。

什么是志?志是项羽破釜沉舟的勇气,志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磨砺,志是海伦·凯勒对五彩生活的热烈追求,志是周恩来从小立下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志催生出的是成功之花。正是因为有不顾一切的勇气,楚霸王才能率军渡河救赵王,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正是因为有受辱不屈的磨砺,才有了勾践灭吴雪耻,成就霸王的傲世功勋;正是因为海伦·凯勒心中不懈的追求,才有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旷世佳作;正是因为有周恩来少有大志,才使年轻的共和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志存高远,需多磨砺。李白虽仕途坎坷,但却仍不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志;屈原不坠爱国之志,曾在心里发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叹;由此可见,成功需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不懈的追求。

人生路漫长而坎坷,不仅有鲜花和掌声,更有激流与险滩,面对逆境,我们须以志向为罗盘,以勤奋为帆,以毅力为动力,扬帆起航,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

新世纪, 新时代,每个炎黄子孙都怀揣一个梦想,那就是伟大的中国梦。只要我们胸怀大志,努力为梦想而奋斗,就能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我们的梦。

我们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钱学森曾经说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信心和实在的付出,一定会向着成功的彼岸驶去。

富兰克林也曾经说过:从事一项事情,先要决定志向,志向决定以后就要全力以赴,毫不犹豫地去实行。仔细想一想,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无论从事什么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有志向。但也并不是说只要一个人立了志向后就一定能实现。其实,立志与成功之间还有一道不可缺少的桥梁,那就是努力,若是没有实际行动、再好的志向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百度总裁李彦宏,当他姐姐考上北京大学时,他立志也想考重点大学,他是一个认定了就拼命的人,不看别人是否看好他,都是学习异样刻苦。最终,他考入了重点大学,坚持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件事情。李彦宏的选择与坚持,他有远大的志向和吃苦耐劳的品志,他怎么可能不成功?

再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周恩来,他从小就有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他是一个怀有高尚情操的人,为了中国的崛起而发奋图强,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长大后,实现梦想,为祖国做了一番事业。他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小时处于那么一个时代,还那么爱国、勤奋、心怀大志,这才成为了被我们后人敬仰的大人物。

现在我们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要有一个自己的志向,并要实施自己的努力计划,我们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有伟大的志向和努力的事实,才会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我们要有一个伟大的志向!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可能只有三种人是对这句话深信不疑的,那就是事业有成就的人,读书比天还高的人和涉世未深的人。

事业有成就的人,这种人在不成功之前就是有志者,立下志后努力达到成功,他的事成只是向着立志走的。当他成功了,他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因为当年的有志者成了现在的事竟成。读书比天还高的人,就是从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小就定下个目标,要考上什么学校或攻读什么学位之类的,然后勤奋地学习,如饿虎渴狼似的,拼命地汲取知识,最后就达到了目标。从一开始,这种人一直对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涉世未深的人,有点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这种人在未涉世时也定下目标,然后在社会打拼,想混出个名堂来。他们不知道以后是否成功,但这种人认为上天会眷顾他们的,所以这种人对这句话也深信不疑。

假如同样的事业人,也曾是有志者。到头来却以失败而告终。我相信,他们会对这句话持相反意见的。假如同样读书人,也曾是有志者,最后却是领个毕业证去打工。我相信,他们会对这句话持相反意见的。假如同样的涉世未深人,也曾是有志者,结果却在大风大浪中翻船。我相信,他们会对这句话持相反意见的。同样的人,同样的事,不一样的结果。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必须用实践来证明其真假。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对这句话付出努力,我们定会实现我们的理想;只要国家对这句话付出努力,祖国定会实现强国的目标;只要民族对这句话付出努力,我们民族定会实现伟大的复兴。

古人认为“人怎么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但是,经过人类几千年的努力之后,“无稽之谈”还是实现了。

这几天,我看了《哈利波特》这本书,如果你问,你对里面的什么最感兴趣?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魔法棒。”在上语文课时,朱老师也问我们:“假如你有一根魔法棒,但只有一次机会,你会用它干什么?”大家议论纷纷,有的同学愿望美好,有的同学雄心壮志,有的同学犹豫不决……酷爱看书的苏米首先发言,她面带微笑地说:“假如我有一根魔法棒,我希望全世界的书都到我家来,也省得我到处买书了。”她一说完,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一个为书疯狂的人!“沈思阳,你来吧。”朱老师叫唤着。“我……我……”过了好半天,她也没恩出一个字来,脸却胀得通红。沈思阳毫不气馁,仍旧冥思苦想,只见她时而紧皱眉头,时而咬紧牙关。“对了,我想让自己恢复正常视力。”“呼——”我们大家长吁了口气,“黄莲”终于开口说话了。张佳焕可是个贪心的家伙!一叫到他,就喜滋滋地舔着口水,说:“我希望天上下场糖果雨!”“哟,那牙医还不赚翻了!”高曹清向张佳焕吐吐舌头,风趣地说。“哈哈哈……呵呵……”我们都笑歪了嘴,可真是对“欢喜冤家”!

朱老师突然说了一句话:“我相信这些愿望大家以后都能实现,是什么使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是什么让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是什么支持着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这本巨著?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有志者事竟成’嘛!”

没错,往往不可能的事,经过世人的努力后,就有可能实现。

中国有句俗语,“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是成功的秘诀。

看看那些名扬于世的名人,他们几乎都有远大志向,坚定毅力以及不懈努力。他们总是向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着,最终获得了成功。

著名的作家高尔基,并没有接受过长期,正规的教育。他的童年在黑暗的外祖父家生活,只读过一些祈祷词。而他少年更是在各种奔波,工作之中,根本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他步入青年后,抱着上大学的心,却没成功。于是周围的一切变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又接触了大,中学生以及革命者,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高尔基下定决心,成为了一名革命者。他坚持不懈地读书,思考,并发表了众多作品,成为了一名出色作家。

无独有偶,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也是这样过来的。童年的爱迪生对一切充满好奇,对一切都想尝试。青年的他已迷上了科学,但无奈于生活压力,只好在火车上到报童。可他依旧投入科学,在火车上也不忘做实验,为此还挨了不少打。但在他的坚定毅力仍支持着他,加上他的不懈努力,爱迪生发明出了很多对人类有益的东西,成为了一名世界闻名的发明家。

不仅外国有这样的事例,中国也有不少。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虏,由此,勾践立下远大志向:不忘战败之辱,要反身为胜!于是,勾践已柴草为床,吃清汤淡菜,还在床上吊了一个苦胆。他每天吃饭时都要尝尝苦胆,以不忘耻辱,立稳反身为胜的决心!就这样,在勾践的坚定毅力,不懈努力下,越国飞速发展,积聚了强大的力量,消灭了吴国。

高尔基,爱迪生,勾践,他们都抱着远大的志向,坚定的毅力,并不断努力着,获得了他们所想要的成功!

如果你想要成功,请牢记“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因为,这是成功的秘决!

上一篇:期刊查重率太低

下一篇:思修考察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