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枕草子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0 21:09

研究枕草子的论文

日本平安时代,一条天皇朝,这是日本历史上文化最绚烂的时期。宫廷内外,文采风流,连深宫内苑的女眷们也不甘落后。有一位皇后身边的女官,闲来无事将日常生活和人生思考记录下来,后被辑录成册,广为流传,成为了一本叫做 《枕草子》 的书。

作者 清少纳言 ,乃当时著名歌人清原元辅之女,后入宫侍奉皇后定子。以其渊博的学识,聪敏的性格,成为当时知名的才女。她说这草子本是自己无聊时的记录,不慎流传出去甚是害臊。

但千载之后,这本古典随笔集不仅在日本文学史上,甚至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这一定是作者始料未及的。

作为曾专攻平安朝文学的人,《枕草子》于我自然不陌生,其中的著名章段也屡屡被我引做论文资料。然而直到今天,我才第一次通读了全书。

不知为什么,我曾将艰涩的《源氏物语》原文啃完,简短的《枕草子》却总是读不下去。总觉得那些只言片语似飘在空中,有些轻浮,少了些厚重。

同时代的才女,《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对清少纳言的一段评价,更让我证实了自己的感觉。

初读此段时我吓了一跳。紫式部性格谨慎内敛,说话喜欢拐弯抹角,唯独批评清少纳言时竟如此毒舌,不知跟对方有多大仇。

然而问题在于,二女虽事二主,但紫式部入宫时,清少纳言早已离开,二人并未有任何接触,何至于如此呢?

这多年的疑惑终于在我通读了《枕草子》之后解开了一些。因为千载之下的我在读《枕草子》时,脑子萦绕的也全是紫式部的这段恶评。

现存的《枕草子》有三百余段,长则两三页,短则一两句。内容分为三大类: 类聚章段、随想章段、回想章段(日记章段)。

“类聚章段” 即罗列世间性质相同之事物,并加以品评。此类文章大多短小精悍,颇能体现作者细密之观察,独到之见解。其中不乏精辟之言,如:

“随想章段 ”即随笔,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集中体现了《枕草子》精髓的思想—— “をかし” 。这个词在原文中屡次出现,可翻译为 “有趣的,有意思,有情趣的,奇妙的” 。

清少纳言认为“凡事物,不论草木鸟虫,且不管是辗转听闻,或偶有所感,皆不可漠不关心。”“随想章段”中有不少细腻优美的片段,体现了作者所推崇的意趣。除了开篇有名的“春曙”一段外,再摘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几段:

风花雪月,山川河流,自然都有其富有意趣之处,作者也确实是个灵秀的才女。然而纵观全书,我感觉作者的情趣有些过剩,每见一物都大呼“哇,好美,好有情趣!”不免有些过了。紫女称其“故作风雅”,也不无道理。其实这“意趣”便等同于作者心目中的“风雅”。对于出身书香门第,自诩才高八斗的清女来说,这便是她的世界观。而 对于与其世界观相悖的人事物,她都要大加批判和嘲讽 。

类聚章段中也有许多负面的内容 。如“让人难为情之事”、“不成体统之事”、“让人不满意之事”等。比如女人下巴太瘦,头发稀疏,衣服左右两边没对齐,脸上妆花了;男人衣服起皱泛黄,颜色搭配不对,裤脚长了或短了,车子太破了……作者都要揶揄一番,继而感叹道:这样的人也好意思出来见人,也配谈情说爱,也能去参加盛大的祭奠么?哎哟我可真受不了。

最甚者,某段里写一个百姓遇到火灾,家财全被烧了,老婆孩子也差点没命,贵族妇女们听了只是觉得有趣,还以作和歌揶揄他。他不识字,也听不懂贵人们的揶揄,更惹得贵人们发笑。这也属于清女所谓的“有趣”的内容。

其实,清少纳言只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并没有太多恶意。(紫式部才是腹黑型。)但此种性格的人思考问题未免流于浅薄,也容易招致别人的不快。

说说 “回想章段” 吧,它就类似于日记,主要描写的是作者的侍宫生涯,以及皇后及周边的人和事。

抛开它的史料价值,这部分内容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个女人的装逼史”。

大部分文章的套路是这样的:某日,皇后/天皇/某公卿提到了某首汉诗/和歌/中国典籍里的梗,没人能懂,只有作者站出来对答如流,皇后/天皇/公卿非常惊讶于她的才学,从此她的美名传遍宫中。

比如著名的这段:某日大雪,皇后问女官们:“香炉峰的雪如何啊?”其他人都不解,只有少纳言把帘子卷了上去。皇后大喜:还是少纳言懂我!因为白居易的诗中说“香炉峰雪拨帘看”嘛!

呃,好冷……

这样冷笑话般的段子在作者的记述中比比皆是。掉书袋是平安朝贵族的通病,言必称汉籍或古歌,是他们卖弄风雅的表现。而自诩精通汉文的清少纳言常以《史记》、《文选》、《白氏文集》中的段子来显示才学,还经常对别人指指点点,嘲笑苛责。

我猜这姑娘的人缘一定不好,但她自己却毫不在意。以一种“我就是这么有才华,皇后就是喜欢我,不服你去死呀”的心态笑傲后宫。

我有时会觉得, 这妹子如果生在现代,一定是朋友圈里那种特别欠的“正能量传播者” 。每天拍拍花草,晒晒吃喝,秀秀皇后给的赏赐,配上“好有趣呀”的感叹;或者言辞犀利地与别人互怼,告诉他人没文化多可怕;再不就是发《我是怎样一年读完100本汉籍的》,《香炉峰的雪与我的后宫晋级之路》,《作为皇后身边的红人,我收获了什么》之类的鸡汤文,收获一群脑残粉。

紫式部言其“自以为是”、“轻浮”,因二人性格差距过大,无法相互欣赏,我也深有同感。(大概我也是腹黑型。)但在喜欢清女的人看来,这样的自恋、乐天、犀利、率直也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吧。

我总觉得,这个姑娘活得太"用力"了。她那么拼命地显示自己的文采风流,表现自己有多受皇后宠爱,每天徜徉在诗书画卷,风花雪月中有多幸福。然而生活却并不是只有美好啊,这般的"用力"就显得"刻意"了。

清少纳言实际的生活并不像她描述的那么美好。她本人经历两次离婚(当然这在走婚制的平安时代很正常),一直敬爱的皇后定子又遭遇父亲亡故,家道中落之变故,在24岁便香消玉殒。那之后少纳言便退出了宫中,自此音讯全无。后世附会了许多其老年的故事,言其落破潦倒,出家为尼,偶然想起前尘旧梦,涕泪交加云云。

就像我看见朋友圈里那些每天晒幸福的人,总会阴暗地想“实际的日子还不知道怎样呢”,大概阴暗人心古今皆同吧。

然而那却是我不得而知的。就像这个开朗直率,又自恋得有些烦人的姑娘,最后落得怎样的结局,也不是我们能够知晓的。

本文中所引《枕草子》译文依据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紫式部日记》依据林岚、郑民钦译《王朝女性日记》,个别处为了行文通顺稍作改动。

翻译一段摘要,急!

The present paper through the male which in the work appears to "Pillow Chinese milk vetch" carri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the analysis, the summary, the parallel connection collaborator's biography and the time background and so on, elaborates the author clear few natrium word masculine view. The present paper the masculine image which appears the work in divides into two big kinds "to live か す male" and "inferior し げ な male", then concrete "lives か す male" and "inferior し げ な male" the image according to the work summary analysis. After the recombination author's family background status, the family situation and receive educates as well as enters the palace serves when the palace stator receives the palace 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e influence and is appointed to an official post the status, pointed out the author has the serious official position worship truly. But this kind of worship was forms in then time limitation and under the social prevailing custom influence. We should see to the author to intellectual's appreciation and the masculine disposition value. The author might surmount then time limitation, the appreciation masculine knowledge and the disposition, this kind of consciousness in said at that time was one kind of advanced consciousness, was sparkling the human nature glory.
Key word: "Pillow Chinese milk vetch", "Clear Few Natrium Word", masculine view, official position worship, human nature glory
我只有这个水平了

《枕草子》——上流社会不经意的美好和傲慢

《枕草子》不用多说啦,和《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平安时代文学的双璧,和《方丈记》、《徒然草》并称日本三大随笔。作者清少纳言,日本歌人清原元辅的女儿,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平安时期三大才女。

清应该是其姓氏清原的简称,少纳言是官职。清少纳言曾任藤原定子(一条天皇的中宫/皇后,摄政关白藤原道隆的女儿)的女官,侍奉定子左右,《枕草子》全文共十二卷,三百零五篇,记录了作者任女官期间的所见所感所想。

先说阅读的整体感受吧,四个字——太难读了!一是我读的是周作人译本,可能是白话体系刚刚形成,很多语句读起来费劲,有的时候注释比译文原文都难懂些。而且我读的陕师大的这个版本,是把注释集中在每卷的最后,翻看上也比较麻烦。顺便,这版好多错别字,不过这是18年的一版一印,不知道现在改过来没有。二是这个随笔集是真的“随”,可能也是我没看过古代随笔集啊,《枕草子》就像是作者的日记,想到啥写啥,一句话可能就是一篇,然后可能是年代久远有散佚或错篇的原因,有的存在前后关联的小故事在时间线和布局上也比较混乱。三是文中有大量的“谐音梗”,打个比方某座高山的名字叫做矮山,写成中文能看懂,可原文是日文啊,直译和意译的冲突不用我多说吧。再就是文中有大量的和歌以及涉及当时风俗人情的故事,和歌涉及到用典,风俗人情有特定的历史环境,所以也不用我多说吧。总之,就确实挺难读的。

再说为什么起这样的标题,因为作者本人及其所处时代和生活环境的局限(毕竟一千多年前),《枕草子》中的许多篇章透着上层社会的优越感,以及对底层平民的轻视和傲慢。之前在读的时候就隐隐有这种感受,但是因为拖拖拉拉的看,体会不明显。直到昨天发起“攻坚战”,将近七个小时的连读,让我对作者的“嫌恶”愈发明显。一开始我以为作者是未经过“社会毒打”的深闺女性,后来我觉得作者可能是个高阶绿茶(或者是白莲花之类,我一直分不清),最后才确认作者真的是发自骨子里的傲慢而不自知(二二七篇真的很明显,宫闱之人不知稼穑之苦)。这样说可能有些夸张,毕竟我一直以泥腿子自居,而且这种事儿说白了也不怪作者,人父亲是社会名流,自己的工作又是清贵的女官,侍奉着中宫,正经的谈笑有“贵族”,往来无白丁。这要搁我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单论文本,我觉得还是挺值得读的。一是所谓随笔,重点在记录生活,作者在题跋中也说没想过让别人看,所以许多故事很真实也很有趣。比如有一篇是作者和中宫打赌堆的雪山什么时候融化,小心呵护许久,结果在胜利的头一晚,被中宫差人连夜铲去,还合伙骗作者,让她误以为输了,作者与中宫的深厚情感和女子相处间的小玩笑展现的淋漓尽致。二是和歌是真的美,有别于相对规整的俳句,和歌相对随意,但因为要用典,且在生活中频繁运用,所以蕴含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生活美学。比如有一篇是作者恰巧看到关白差人将淋了雨不美的假花拉走,中宫问时,作者答是春风偷了去,关白知道后,以听见莺啼所以早早知道春天来了调侃他。这两句单看就很好,关键是这两句还都有出处。真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三是译者很用心,对当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注释的十分清楚,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衣物和颜色,应该都是有考据的。

综上,虽说有些许失望,但是也当得起四星了。

跪求清少纳言<<枕草子>>相关资料

  枕草子
  开放分类: 文学、日本文学

  《枕草子》(まくらのそうし), 日本平安时代的散文集。 十一世纪初完成。作者清少纳言,平安时代有名的才女,家学渊源,深通和歌又熟谙汉学。据跋文称,作品以“春是破晓时分为最好”起始,跋文终结,长短不一,共有三百余段。全文大体可分为三种形式的段落。一是类聚形式的段落,通过长期、细致和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将彼此相关、相悖的事物加以分类,然后围绕某一主题,加以引伸;二是随笔形式的段落,内容不仅涉及山川草木、人物活动,还有京都的特定的自然环境在一年四季之中的变化,抒发胸臆,缀成感想;三是日记回忆形式的段落,片断性地记录了清少纳言自己出仕于中宫定子时的宫中见闻,也可说成是宫仕日记。主要是作者的亲身体验,但也不乏当时流传的故事和戏剧性场面,描写手法诙谐幽默。其中文译本以周作人的译本流传最广、评价最高。

  【作者身世】

  《枕草子》的作者清少纳言大致生于九六六年,父亲清原元辅是著名歌人,也是《后撰集》编撰者之一。十六七岁时,清少纳言与橘则光结婚,生下一男子后,就离婚了。九九三年开始,入宫成为一条天皇皇后定子的家庭教师之一。皇后过世后,才又同年龄差距如同父女的藤原栋世再婚。晚年似乎过著僻静的隐居生活。

  【书名的由来】

  书名的由来,清少纳言自己在后记有说明。据说,定子的哥哥伊周於某天送了上等纸给皇上与定子。皇上命人书写《史记》,而定子则同作者商讨这些纸的用途。清少纳言俏皮地说:「既然皇上是『史记』,我们就来个『枕头』吧。」

  为什麼「史记」与「枕头」有关?这有众多说法,但普遍说法是「史记」发音是「siki」,与鞋底的「底」同音,所以清少纳言才机灵地说出「枕头」。皇后听毕,极为赞赏作者的幽默感,便将所有纸都赏给清少纳言。

  【成书的曲折】

  皇后定子的父亲是关白藤原道隆,九九五年过世后,本来预定让弟弟右大臣道兼继任,没想到道兼於就任后一周便骤亡,政权移转到道兼弟弟道长手中。道隆、道兼、道长均是藤原兼家的儿子,而藤原兼家正是《蜻蛉日记》作者的丈夫。道长上任后,因女儿彰子还年幼,无法送进宫当皇上姬妾,於是便以种种阴谋加害皇后一家人。凑巧清少纳言的姐姐是《蜻蛉日记》作者的嫂子,与藤原家算是远亲,基於这层关系,加上其他女官的妒羡,宫内谣传清少纳言与道长有染,她只得暂且辞职回到娘家。就是在这段时期,作者利用定子赏赐的纸,写下《枕草子》初稿。

  其后,定子再三要求作者回宫继续辅助自己,清少纳言才再度回宫,也持续书写《枕草子》。一○○○年冬天,定子生下第三子后,撒手尘寰。清少纳言二度辞职,回家写下有关定子的回忆。

  读过《蜻蛉日记》与《枕草子》的人,应该不难发现,同样站在女人立场写身边琐事,前者是「一连串的不幸」,后者则是「一连串的幸福」。以旁观者的立场来分析的话,藤原道纲之母的处境比清少纳言幸福多了,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清少纳言则非常乐观,宛如向日葵,只朝阳光方向抬头,散播灿烂笑容。

  【文学风格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清少纳言不同于当时王朝贵族们沉湎于欣赏飞花落叶的感伤情调里,而是在描写自然景物和动植物时,采取积极的态度,赞赏纤细的、动态而和谐的美,企求清新明亮的世界。所表现出的一种“をかし(明快)”之美,与当时王朝审美意识的主流,“もののあわれ(物之哀)”的审美思响并驾齐驱,代表了日本平安朝另一种审美趋向,开创了新的美学范畴。所以此作品被称作“阳性”、“青春”而又“富于高度理智”的文学。与《源氏物语》一起被誉为古典文学史上的双璧,也是当今文学史上随笔文学的代表之作。清新明快,形式多样、行文自由的写作风格对后来的散文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春天是破晓时分最好的”、“秋天是傍晚最好”,成为千古绝唱。

  此作品深受汉文学的影响。其中引用的汉文典籍有《白氏文集》、《史记》等多种。但作者摒弃单纯的景物描写方法,巧妙地利用白诗,实现人物和景色的移位,表达自己期望达到的效果。如面对齐信的“阑省花时锦帐下”的发问,清少纳言根据白居易“庐山雨夜草庵中”的诗句,随机应变地回答道:“谁来拜访草庵呢”。最突出的要数第二百八十二段,在一次大雪过后,定子问左右侍从,“‘箱炉峰的雪’响如何”?清少纳言随即将帘子高高卷起,请中宫凭栏远眺。左右盛赞清少纳言的博学敏睿,定子也深深地为之感动。原来这是白居易诗《箱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之三》中“遗爱寺钟倚枕听,箱炉峰雪拨帘看”的诗句。无疑清少纳言熟读白诗,并且融会贯通了。

枕草子(林文月译本)的序言

简体版序言林文月翻译的目的,简单说,是把一种语文转换成另一种语文。懂得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的人,时则会有需要为自己,或为别人做这种“翻译”的工作。三十年代出生于上海虹口江湾路的我,作为台湾人法律上隶属日本公民,而闸北虹口一带当时为日本租界,所以到了上学年龄,我就被指定去上海市第八国民学校读书。那所日本人设立的学校,除我和我的妹妹之外,其余都是日本孩子。说实在的,我们当时还以为自己也是日本孩子,只是家里有些生活习惯和别的同学们略微不同而已。我的启蒙教育是日语文。我读日本书,也用日本语文思想,或表达心事,似乎是自自然然的;直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中日战争结束,日本投降,中国胜利,我们台湾人的身份由日本籍变成了中国籍。次年,我们举家由上海乘船回到台湾。台湾是我们的故乡,却是一个陌生的故乡。在陌生的故乡,我们开始了新生活。我听不太懂台湾话,而且在推行国语的环境之下,校内是禁止使用日语的。老师用闽南语解释国语。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我突然需要适应两种新语文。如今回想起来,大概我的翻译经验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脑中经常需要把中国语文翻译成日本语文。这样的习惯,使我在读大学和研究所的时期,能够驾轻就熟地为台北东方出版社的两套少年读物:“世界名人传记”和“世界文学名著”译成了五本书。那些书都是经由日本人改写为适合少年阅读的文体,所以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任职大学之后,教学与研究成为生活的主轴,除了有限的一些日文的汉学研究论著之外,不再有空闲执译笔了。至于再度促使我提笔从事翻译工作,实缘起应邀参加一九七二年日本笔会主办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会议”。依大会规定,参加者需提出一篇与日本文化相关的论文。我以日文书成《桐壶と长恨歌》提出发表。其后,我将日文的论文自译为中文:《源氏物语桐壶与长恨歌》,在台湾大学《中外文学月刊》刊载,同时为了读者便利而试译了《源氏物语》首帖《桐壶》,附录于论文之后,那篇日本中世纪文学深受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中文的读者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产生莫大的好奇与期待,透过杂志的编辑部鼓励我继续译介全书。我在没有十分把握之下,答应下来,开始逐月在《中外文学》刊载的长期翻译工作。费时五年半,共六十六期而译竟了百万言的《源氏物语》全书。那五六年的时间里,我教书、做研究、又翻译,过着与时间竞走的生活,十分辛劳,却也感觉非常充实。翻译遂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选择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为自己翻译的对象,是基于两个理由的:一者,日本文化从中世纪以来深受我国隋唐文化影响,而且日本人早已有系统地译介了中国的重要著作;相较之下,我们对日本的文学作品则相当冷漠。虽然近二十余年来逐渐有人译出日本文学,但以近、现代作品为主,古典文学的译介仍嫌不够。再者,我个人具备日语文根底,其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或可在这一方面略尽绵薄之力,弥补我们所当做而未做的事情,故自一九七三年以来,自我惕励断续译出了《源氏物语》(一九七三—一九七八)、《枕草子》(一九八六—一九八八)、《和泉式部日记》(一九九二)、《伊势物语》(一九九五—一九九六)等四本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学名著,以及十九世纪明治时代的樋口一叶短篇小说集《十三夜》(二〇〇一—二〇〇四)。以上五本书,前四本的著成年代都在千年以上,最后一本也在一百多年前。每一个国家的语文都会随时间而有所变化。现在的日本人阅读古人的这些文学作品,多数会觉得很困难,所以与谢野晶子(一八七八—一九四二)以降,已经有多种现代日语译的《源氏物语》等书出版了。我的中译本诸书,虽然采取白话文,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非译文本身所能传达清楚,或者表现原文的巧妙之处,则不得不借助些注释。注释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原著里引用日本的古老诗歌或隐喻,乃至于唐代以前的中国古诗文,因此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会觉得既陌生而又熟悉,格外亲近动人。《源氏物语》、《枕草子》、《伊势物语》和《十三夜》即将在大陆以简体字横排出版。容我在此感谢南京译林出版社所有帮助我促成此事的各位。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八日

上一篇:波普论文参考文献

下一篇:实验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