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余华活着
论文答辩余华活着
《活着》的经历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
《活着》:活着……
寇延丁(12月6日12:20)
以哭的方式笑,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在谈到死去的亲人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徐福贵活着,好像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这出关于残亡的戏剧上演之前,他夜以继日地吃喝嫖赌,终于在一夜之间由阔少爷变成一文不名的穷光蛋,而他的父亲,在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死于由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破败前的少爷不懂得伤心而破败后的福贵没资格伤心,因为他已经成了佃农,佃种着曾经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此后的日子里,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他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了,而他却没有这种“幸运”,他只能活着,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一头牛在犁完所有该犁的地之前,一个人在挑足他应挑的担子之前,上天是不会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的。
在失去了其他的亲人之后,福贵与苦根相依为命,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攒钱买一头牛。钱终于攒够的时候,苦根却已经死了。福贵一人买回了牛。那本来是一头正要被宰杀的濒死的老牛,它已经干了很多活受了很多罪,就算不杀它恐怕也活不长了,但是,因为不愿看着老牛在哭,早已不再会哭的福贵买下了它。起个名字也叫福贵。
一过10年,“两个老不死的”———徐福贵和老牛福贵———居然都没有死,他们活着。福贵赶着福贵去犁田,在吆喝福贵的时候嘴里也喊着所有死去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也都是些驾着轭正在埋头犁田的牛。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成长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驭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急救:准备写一篇关于余华《活着》的论文,题目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请大家帮我想想思路,和资料,谢谢了
面对苦难------摘自《面对苦难》 周国平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对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越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
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然活着,还得往前走。经历过巨大苦难的人有权利证明,创造幸福和承受苦难属于同一种能力,没有被苦难压倒的,这不是耻辱,而是光荣。
这是第二次看《活着》。第一次看完后,我已经哭得一塌糊涂,毕竟是经历得太少了,书中福贵的生活足以摧毁我心中所有的光明。但很奇怪,我又不觉得他有多悲惨,甚至有时候还能感到一丝存活的愉悦,那时我觉得,人生可以过得像他那样也无悔了,甚至到现在,我还是这样想的,但是此时,我想到的却是另外的一些东西:命。
当我读完《百年孤独》,读完《活着》,我深信宿命。其实也不觉得自己是悲观主义者,只是现实和理念是不同的。世界是被感知,而不是被认知的。什么都已冥冥注定,甚至连我们努力的念头也是,全部已有定数。但是,我们还是活在生活中,尽管有时真实的东西和我们所做的一切背道而驰,但我们还必须努力,因为我们还生活着。假如不遵循生活的道,那么恐怕我们连思考的权利都会失去。
看完《活着》,脑海里萦绕不去的是那一条通向城里的小路。忘不了福贵他爹蹲在粪缸上眯着眼睛看的那条路,忘不了福贵他娘扭着小脚一深一浅走过的路,忘不了家珍穿着水红色旗袍走过的路,忘不了凤霞无声扯着福贵衣袖走过的路,有庆提着鞋子跑在那条满铺白雪的路,还有福贵牵着老牛,把影子拖得好长好长的那条路。 路永远是那条路,不同的是,路上走的人不同了。福贵没有选择。在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生是一场游戏,总想胜出,但到后来,一波又一波的苦难扑面而来,还没有做好准备,一切已成定数。到后来,才恍然发现,这不是场游戏,永远不会有输赢。我们没有选择,只有一直,一直走下去。所以,福贵在讲述自己的时候,他不会悲伤。那不是苦难,也绝非幸福,仅是我们要面对的生活。
只是一条路,一条只能走一次的路。走在路上的人,也许会满心苦痛,停滞不前;也许会灿烂微笑,不断奔跑。尽管通向的都是同一目的地,但我仍然回选择后者。然后到终点的时候,再把所有的泪水倾盘倒出,用另一种平淡的声音讲述活着的故事。
生活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可我还活着,还有勇气的活着,不知为什么还活着,是为了父母吗,是为了一天三顿饭吗,还是为这行尸走肉一百多斤的躯体而活着,很痛苦,很痛苦自己什么都没有,很痛苦这个圈,这个生活圈,丑陋的嘴脸,丑陋的金钱下的自贱的人格,让我感觉这个世界是百眉横生没有爱的滋味,没有情的交往,只有利益,除了利益还是利益,交往中看谁对谁好,如果不好就百般没有好脸色看,真是无奈的社会,无奈的交际圈!
我是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无论我与他们怎么交往我是不会违背自己的人格和做人原则,不知道是他们不了解我,还是我不了解他们呢,总感觉交往总是那么复杂,那么让人不了解,让我不可思议,让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我的一颗红心原先像一个红萍果一样,现在却一次次的被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划破的伤痕累累,斑迹点点,面目全非,在一点点的滴着紫黑红色的血。
没有人能了解我,没有人能明白我,只有我知道自己,只有我能了解我自己。
以前也听过一位智者说过一句话:我们不是为别人而活着,那样我们会更累,可能还会累死!
经常告诫自己:我自稳坐钓鱼台,任凭风雨多摇戈。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万事何所不容;笑口常开,笑古,笑今,万事付诸一笑!
做一个一生不让人嗤笑的人,一生无愿无悔的人,一生有用的人,一个对身边有用的人!
有人说:做一个让别人瞧起的人。我感觉这人肯定是个爱慕虚荣的人,我们活着干吗做到非要让别人看得起的人,我们活着也不是为别人而活,活着也不是让别人看的,而是自己让自己更好的活着,但是这个社会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自己活着痛快别忘了分享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为 了 活 着 而 活 着 ——读余华《活着》有感
曾经写过一篇叫《生命》的文章企图去诠释生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总是千百次地询问自己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但每次只在镜中看到一张茫然而近乎麻木的脸。
余华写了一本薄薄的书——《活着》,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一口气读完它,泪流满面。余华的答案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为了活着而活着”,看似简单却极度深刻尖锐的答案。有人说生命其实是一个圆,走来走去也走不出这个圈,只是有的直径长,有的直径短罢了。
“为了活着而活着”?过于简单的答案总让人心存不甘,企图找出点别的什么,无论什么都好,只要不是“活着”这两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字。在脑海中疯狂地搜索,在心灵深处枯竭地呐喊,几近崩溃的边缘。最后却依然见到那两个字安详地躺在眼前,折射出柔和的光芒。
如果生命真的如此,为了活着而活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残酷?亦或是幸福?
我确是被《活着》里的故事真真切切地感动了,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生活故事。或者让我流泪的是死亡——生命的终结。福贵一家相继去世,死亡的原因常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每一个人物的消亡都给我强烈的震撼。生命坚强而又脆弱。
“这是一个死亡的故事,却不乏温情。”福贵全家相互偎依着生活,在贫困饥饿的重压下,相互搀扶着在人生路上艰难地行走。为了活着而活着。承受着苦难,憧憬着未来。这就是——生活。
记者问余华:“你写作《活着》的灵感是什么?”当时余华的回答是什么?
有记者曾经问余华是从哪里获得灵感写《活着》的,余华说,他的灵感源于偶然听到的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因为被歌曲中历经磨难但依旧拥抱世界的老黑奴所感动,便想写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此,我们今天才得以看到《活着》这样的优秀作品。
我因一本《活着》开始认识余华,书中,作者用朴实文字描述故事主人公“福贵”那苦难多于喜悦的一生。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读完“福贵”趋于悲剧但却不是悲剧,亦绝对不是喜剧的一生,我没有忧伤,反而是陷入了沉思:原来被苦难堆砌但依旧顽强、乐观,便是“活着”的姿态。
《活着》一书引起了我对生命的思考,也给了我许多启发,我从余华笔下主人公被撑死的外孙,看到了何谓“可怜”和何谓可悲;我又从“福贵”的一生、书中的两句话,明白了何谓活着、何谓幸福。
纵观《活着》中的多个悲剧人物,让颜小二印象最深,也最是唏嘘的,其实是“福贵”外孙的死。
外孙苦根是“福贵”女儿生命的延续,为了生下苦根,福贵的女儿凤霞死在了产床上。而后,福贵又失去了深爱他女儿的女婿二喜。
二喜是一名搬运工人,好不容易娶了自己喜欢的凤霞,过了一段安生日子,他虽珍惜这样的日子,但却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上帝赐予了他一个儿子,却带走了他的妻子。自妻子难产去世以后,支撑二喜活着的,就是儿子苦根了。
只是二喜还来得及抚养苦根长大,就在工地被两块石板砸死了,他死前最后喊的,也是苦根。
没了父母的苦根,终于还是和福贵一起来到乡下生活。
可是,即便福贵再宝贵苦根,苦根还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去世了。
因为苦根生病,福贵给苦根煮豆子吃,但是对命苦的苦根来说,连豆子都是难得的食物,他没有病死没有饿死,却是吃豆子给撑死的。
作者余华在此处设置的情未免残酷与夸张,让人大吃一惊的同时却引起了我的思考:生命不就是这样吗?在匮乏中死去,这是可怜,但是,匮乏的人忽然可以获得满足的时候,这“满足”带来的可能不是“希望”与“幸福”,而是杀机暗藏。于此,饿死虽可怜,但撑死则的确是“可悲”。匮乏,到底是激起斗志,还是激发贪欲、摧毁理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许多人正在面对或者在未来可能会面对的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说都是为了自己或者自己家人现在与未来的幸福奔走、奋斗,于此,我们可能会背井离乡,甚至还会与家人分离,以此获得更多机遇。
但余华用活着告诉我们:“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
人活一世,求的是什么呢?飞黄腾达?功名利禄?到最后,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深刻体会、飞黄腾达、功名利禄是福分,而这些福分没有家人、朋友和我们一起分享的时候,福分也填补不了生命的空虚。
我们追求什么,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于此我们远走他乡,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幸福的方向,不能在追求福分的时候,失去了最应珍惜的“幸福”。
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有时候真的很简单,就是简单柴米油盐酱醋茶下“安然相伴”。
余华笔下的福贵一生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大起大落,他本衣食无忧,却好赌成性败光家产,在他醒悟以后决心振作之时,为了医治母亲,在求医的路上被抓了壮丁,当他回家的时候,已时隔多年,母亲早已去世,他忠贞顽强的妻子帮他拉扯大了一双儿女,可惜的是女儿因高烧成了哑巴。
本以为他回归以后,生活会走上正轨,但悲剧接踵而至。他的儿子因为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在救县长夫人时因为抽血过多,失去了生命;他的女儿嫁给了搬运工二喜,却因难产死在产床上;他的女婿在干活中被两块石板砸死,他的妻子在经历儿女死亡以后,也活不下,一睡不起;而他的外孙苦根,因难得吃豆子,一次生病吃太多豆子给撑死了。
孑然一生来到这个世界的福贵,本有一大家子人陪伴在他的身边,但世事无常,一次又一次的苦难终于让他最后的路,还是要一个人走,孤寂而惨淡。这个时候,他依然选择“活着”,没有怨恨。
福贵“活着”的姿态,让颜小二第一次从拥抱苦难的角度看待生命,就像余华在书中说的那样:
我们一直在躲避生命里的苦难,回避生活中的无聊和平庸,但是,幸福、困难交织,才是生命的样子,无聊和平庸才是我们避无可避的生活常态。躲避无济于事,苦恼、懊悔更不能发挥半点作用,因为这便是“活着”。
有一句话说得好,最有勇气的事情,就是发现了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我想,余华笔下的“福贵”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而我们面对我们时不时一地鸡毛、经常性无聊平庸的生活,需要福贵的那种坦然与乐观,因为我们真正拥有的、真正在创造的,就是我们分分秒秒下的生活。
或者这么说,“活着”是一件无聊的事,又是一件意义非常的事,是一件幸福的事,亦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滋味众多,我们才称之为“活着”。毕竟苦难可贵欢乐难寻,无聊与平庸却最是难得。
上一篇:抄袭本科论文查重
下一篇:式论文答辩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