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名研究论文
武汉地名研究论文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
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为省辖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特别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扩展资料:
1950年,武汉市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武汉市改为湖北省辖的省会城市。
1959年,原孝感专区所属孝感、通城、应山、蒲圻、大悟(驻二郎店)、嘉鱼、黄陂、汉阳(驻蔡甸镇)、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云梦、崇阳、安陆等16县划归武汉市领导。
1960年,撤销通城县,并入崇阳县;撤销嘉鱼县,并入武昌县;撤销蒲圻县,并入咸宁县;撤销云梦县,并入安陆县。辖12县。1961年,将孝感、应山、大悟、黄陂、汉阳、武昌、汉川、咸宁、应城、通山、崇阳、安陆等12县划归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
有关武汉地名和现代历史由来
===集家嘴的由来
据《汉口丛谈》载: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从钟祥出发, 经此赴北京继承皇位,因此后人把皇帝经过 的这个渡口称为“接驾嘴”,后来因这里码头多作转运粮食之用,改称 “集家嘴”。
===卓刀泉的传说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曾驻兵于武昌伏虎山麓一带。当时部队缺乏饮水,“羽用刀卓也”,于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祯喝过这儿的泉水,极为赞赏,于是筑井台建井亭,并手书“卓刀泉”三字。
===广埠屯的由来
明太祖时:要求诸王护卫军屯田护卫;明成祖时更是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楚王积极响应,他命令驻扎在东门外交通孔道口的护卫军置屯耕戍。明太祖时赐给诸王的仓库名称都以广字开 头,楚王的仓库名广埠,因而护卫军屯垦之地就称为广埠屯。
===兰陵路的由来
现今兰陵路一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俄租界,战后收回时将带有俄国色彩的街道统一改名。曾以任两湖巡检使兼湖北督军和省长的萧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为当地所仰望之 意)定名。萧姓的郡望为浙江兰陵,故称兰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
===“六渡桥”的民间传说
六渡桥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与三民路相交的地带,原有一桥,名六渡桥,又有六度桥、绿豆桥、六道桥、六斗桥、陆渡桥等多种称呼。名源亦不止一说。一般认为是三百多年以前成河的玉带河上的三十多座渡桥中的一座。
传说一:传说现六渡桥一带为水洼之地,一老人的独生儿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桥,募到六斗米,并带动其他人捐钱捐物,很快修好了桥,故名“六斗桥”,即为现今的六渡桥。
传说二:旧时汉口四面临水,居民常有水灾之度。明崇桢八年(公元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昌在今长堤街一线筑堤防水,取土处凹陷成河,环绕如带。为便交通,多处建桥。但也有人考证其名源于附近原有大度庵,故名六度桥。此桥随河在清末湮没,但其名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留传至今。现在,三民路南段的西侧有条长仅54米的小街,原为桥头通道,仍叫六渡桥街。
===宗关•水厂
宗关和水厂都是汉口汉水铁桥至江汉三桥一带的泛称,几乎是同意语,但又名有自己的来历、所指。
宗关俗称上关,与下关汉口汉关对称,和武昌关,汉阳朝关一起,同属旧江汉关监督署,是过去的征税机构。名源“江汉朝宗”的“宗”字。清代在这一带没关收税。民国以后,征税作用渐小,三十年代以后仅为码头、渡口。
水厂即宗关水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汉口巨商宋伟臣等筹办既济水电公司(取“水火既济”之意),在宗关兴建水厂,是武汉市最早的自来水厂。水厂建成后,四周多为农田菜地或荒地,只有水厂较为显著,人们便以水厂作为这一带的泛称,相沿至今。
===水果湖的由来
水果湖泛指武昌城区东北部滨临东湖的大片地区,现为中共湖北省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水果湖并不产水果。原是一片荒丘野岭,沟壑纵横,连农田菜地也不多。每逢下雨时,丘岭上的雨水顺着沟壑汇集到这里的湖汊里,由此出口流入东湖,人们便把这个东湖的湖汊称为水口湖。日久讹变,谐音转化为水果湖。
===丹水池的由来
丹水池是汉口城区东北部京广铁路线上的一个小站名称。丹水池得名于一场误会。传说清未有位老人在这里江边端水,有人问他此地叫什么名字,他以为问他在千什么,随口答道,"端水吃。"问话人只听到三字的字音,以为当地名叫丹水池,沿用至今。现为仓库区。
===四官殿的由来
四官殿是汉口沿江大道四宫殿码头至民权路口一带的泛称。四官殿原是一所庙宇,供奉天、地、水、火四官,建于清初。附近人烟稠密,住的多是板房茅舍,易起火灾,居民惶恐,乞灵于四宫殿中的"火官",祈求"火神"祝融保佑平安,所以又把四官殿称为火神庙。但火神不灵,连他自己的庙宇也保佑不了,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从此没有四官殿,但这一带却仍称四官殿至今。
===姑嫂树的由来
姑嫂树是汉口新华下路与京广铁路相交处以北至张公堤一带的泛称。这一带是汉口后湖地区的高地,附近有陈家河。
有个姓刘的船民在陈家河上以撑船为生,他和他的妻子、妹妹在此筑墩建屋居住,称为刘家墩。刘家姑嫂在家,除种地外,还在农闲时到墩西的余家塘埂上摆摊卖茶、卖稀饭。为了便于过往行人歇息,她们在塘埂上种了一棵棠梨树。此树长大后,枝繁叶茂,粗壮高耸,不仅可为行人歇息时遮荫,而且成为这一带水陆通道的显著标志。从此,人们称这一带为姑嫂树,而不再称刘家墩。
===阅马场的由来
阅马场位于武昌城区的中部,东至蛇山洞延伸出来的武昌路,南至阅马场小学,西至湖北剧场,北至蛇山南麓,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0米,是个知名度很高的广场。清代初年,巡抚刘兆麟在明代楚王府之东辟建练兵演武的校场,场上有演武厅,是举行武科考试的场所,名阅马厂。解放后在书写时改“厂”为“场”,己经约定俗成。
===积玉桥的由来
积玉桥泛指武昌解放路北端以东之中山路南北两侧地带。这一带原来有座桥,每年夏季湖水上涨时,附近的居民就在桥孔处捕鱼捞虾,所捕之鱼多为鲫鱼,遂称此桥为鲫鱼桥,并泛指附近之地。后来这里成为运送铸造铜元材料的车辆至铜元局的必经之地,便取堆金积玉之意,将鲫鱼桥谐音雅化为积玉桥。积玉桥作为区片名称则沿用至今。
武汉地名的来历
武汉名称的来历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从此定名为“武汉”。武汉即为武昌、汉口、汉阳的统称,武昌、汉口、汉阳又被称为武汉三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 。武汉市人民政府驻江岸区沿江大道188号。
扩展资料
武汉地区的历史沿革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
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
明末清初,汉口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清咸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汉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咸丰十一年(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庭)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汉水以北地置夏口厅,治所即今汉口。至此,汉口与汉阳城区、武昌城区统称“三镇”。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民国三年(1914年),同属江汉道。民国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设立市政筹备处。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厅),夏口县与汉阳县城区并为汉口市。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
上一篇:博导参加论文答辩
下一篇:运用策略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