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画论文
主题画论文
绘画艺术的目的为取得和谐之美,形成一种单纯、鲜明的特征来呈现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绘画艺术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绘画艺术的论文篇1
浅析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
绘画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运用线条、色彩、造型和构图,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完成传达精神内涵的任务。完成绘画作品不仅是表现形式的作用,而且还要有内容的体现,精神内容的传达,既所谓的绘画主题。绘画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连,形式是观念、情感和技术的体现。由此看来绘画语言实际上是包含了技巧、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它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画家的感情是靠其特有的绘画语言表现。这种语言的运用,是根据画家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就愈强,愈具特色。所以,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
由于不同的艺术家对绘画语言具有不同的运用,必然会产生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来。纵观绘画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差异。在欧洲,自达•芬奇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的写实主义画法,艺术家通过“研究光线揭示形式的方式,通过发展并运用直线透视法来获得景深幻觉的规则通过研究人体解剖,艺术家给他们的作品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感。”
他们的艺术作品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绘画的总体风格上,姿势华丽、典雅、宏伟、和谐,写实技术娴熟,形成了我们称之为“古典主义”的画风。区别与古典画风的印象派画家们,用光与色描绘自然和抒发自己的感情,他们擅长表现阳光和色彩。他们对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非常敏感,注重色彩的表现,画家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合理组合,使画面变得明快绚丽。印象派画家不再因袭传统的画法,他们的作品则替我们诠释了光色的功用形。
在色彩的表现里,印象派画家完美地表现了一种抒情风格,他们很好地运用了绘画语言,给作品注入了抒情性外表美。在西画造型过程中,主要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依然能成立。即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马上就会成为很立体的画面。可见西画中线依然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特殊手段。
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中国画崇尚文、意、趣,而这一切都是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出来的。在这里,笔墨本身不是“具象”的,相对具体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说,它是形式的因素,但却有着引起形象的联想和意趣的感受的功能。正如蓝色和红色能引起冷暖的视觉感受一样,在宣纸上粗糙的干笔能引起树干及老人似的苍老的视觉感受;
水分饱满、行笔流畅的笔迹能引起春天般滋润的视觉感受;徐缓的用笔能引起持重含蓄的联想;流利灵活用笔能引起洒脱欢畅的联想;快速而多变的用笔引起蛇龙飞舞的联想。贺天健总结笔法有:“笔直中锋,卧笔中锋,倒笔卷上,倒笔提上,卧笔旋拖,放笔直下,仰笔伸缩滚擦,垂笔揩擦,侧锋听昕下笔重,仰笔剔掠,仰笔旋拖,卧笔拖搁,卧笔横拖战动。”墨法有:“烘、染、渲、破、飞、揉、积、渍。”实际上何止这许多,临池泼墨,变化万千,风雪晴雨,因人而异。中国笔墨这种形式因素,是画家的独特风格在艺术技巧方面的主要表现。艺术家们常“借笔墨以写天地”。通过构思构图,合理运用笔墨虚实,水韵,墨色和运笔而产生的肌理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虚实处理,仍然是当代画家构成新的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要素。虚实的表现,就是画者灵气的表现,是对画理的悟性。中国画家历来认为画必须有笔墨,无笔墨就不能与画。并且笔墨技巧还要与表现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作品。这种代代沿袭的艺术法则即所谓传统,已成为中国所独有的绘画语言。
当绘画唤起人类的审美情感时,作用于人们的是一种绘画所独有的语言形式。绘画语言由多种要素构成,这里涉及到的视觉因素有:点、线、形、光、色彩。“点”:是最小的视觉实体,对于探讨视觉形式的作用,点是一个很好的着手处。一个可视的点是一个吸引视觉注意力的小元素,点既可以被表现出来,也可以被暗示。它可以构成一个情趣的中心或一幅构图中被强调之处。甚至处在一个表面上的一个点就像是在一座静谧的屋子里的声音,它与周围形成一种关系,它使这个空间有了生机。“点”,从物理形态上讲,是视觉聚焦的核心;从观念形态上说,是思想呈现之源。点,在东方哲学中,具有最大的内张力和最大的延展性。从点出发,可深入、可辐射。点——解释一切,代表一切。“线”:线可以被描述为点的运动轨迹,它是一个可视的行动轨迹,一条线表现着划线的人或物的精神。一幅画的笔触,穿过风景的一条蜿蜒的河流,被撕破的线的参差不齐的边缘,一个草叶的曲线,这每一条线正如同每一位画家或书法家的充满个性的、富有表现力的线条一样,是独具特色的。线——人们认识和反映自然形态时最简明的表现形式,有长短、粗细、曲直之分。
线可以在长度、宽度及方向上的不同,线也可以是连续不断的或间断的,粗的或细的,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静止的或运动的,直线的或曲线的,或者是这些线的诸多形式的不同的结合体。在一个平面上,线能界定各种形状,暗示体积或显示所绘物体质量的独立元素。我们能通过线条的组织来创造图案、肌理或描绘阴影。线是阐明视觉形式的基本手段,它通常是对所目睹、感受或想像到的事物的一种速写,线是在两维空间表面的长度标准,或者说它们是在两维或者三维空间里的物体边缘的感知,每一条线或物体边缘都有其自己的表现特征,这些表现形式在视觉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视觉艺术中,线条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极富有意味,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中,线条的功用表现的尤为突出。
事实上,中国绘画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富有骨气韵味的线条来取胜的。线条的运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愈来愈富有含蓄性、表现性、象征性与抽象性。线条形状各异,功能有别。“形”:形式关于一种被视为平面的存在形式,即一种二维的空间区域或平面是一种剪影或阴影形式的外观。当一条线勾画出一个区域或当一个面积表面的颜色或肌质发生变化时,其面积与周围的面积相分离,形便成了可视的存在。千变万化的形可被概括为两大类,即有机形和几何形,虽然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在自然界的大部分形是有机形,它是柔和的、轻松的、曲线性的和无规律的。
在人的世界中最普通的形是有机形、生硬的、刻板的、有规律的,而且常常是长方形的。总而言之,形这个词表示了人眼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所以又称为视觉形。另外,光与色彩也是绘画艺术最主要的造型因素。点、线、形、光、色,作为绘画艺术的构成要素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在绘画实践过程中任何顾此失彼的表现方式都会有损于整体美。
绘画语言是通过色彩、线条、光色或组成一件作品所有的其他因素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来的。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它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就绘画而言,它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形、色、肌理或者说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及色彩、肌理等手段来传达人类或艺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在符合它自身规律的前提下,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怎样表达和表达什么都是值得探索和尝试的,没必要用既有的定式或种类来界定,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其中一种方式,那它自身就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单就绘画而言不同的表现题材和不同的工具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只要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任何表现语言、任何表达方式,只要对人类的精神文明起到积极向上的推动作用,只要符合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探索,都应该允许存在和发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个人的角度、个人的偏执和偏见、个人的独特的风格面貌都是最可贵的。
观照绘画中的情态与语言形态,艺术家们总是在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进行着转型,不断地扬弃着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从而在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形态。完善和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成为艺术家们的孜孜以求,不停地探索绘画形象与象征符号的关系等问题。现代艺术的演变和发展不仅在多层次上探讨了艺术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和创造了人类的视觉形象语言,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观察世界的审美方式。绘画语言的构成除视觉因素的形、光、色外,在另一层面上看绘画语言也是一种精神产物,绘画本身也传达了一种观念,绘画语言不应只是仅仅停留在技巧和形式的探索之中,它是将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品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艺术家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题材范围、不同的表现工具、不同的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不断地丰富人类的艺术追求,那人类的绘画艺术必将是灿烂辉煌的.
绘画艺术的论文篇2
试谈动画设计绘画艺术融入
一、现代动画设计的特点
个性鲜明且具有生命力的动画角色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而且还能够引导观众理解故事的情节。如何设计出一个成功的动画形象,这是现代动画造型设计者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动画造型设计时,首先需要对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整体艺术风格进行综合考量,其中动画造型的设计风格则主要奠定了作品的表现形式,它与设计者本身的艺术素养有关,同时也与地理差异、民俗文化有关。动画造型的艺术风格包括漫画风格、写实风格、可爱风格以及拟人化风格四种类型,以下就对动画设计的艺术风格进行具体分析:
(一)漫画风格
漫画风格是动画造型设计的主要风格,它是对客观现实的自然景象运用夸张、变形、比拟、象征以及映射等造型方式,构成极具幽默诙谐意味的动画形象,具有简洁、夸张、幽默以及风趣等特点。漫画风格强调动画形象的神似,极度扩大设计对象的不同之处,而相对弱化具有共性的部分,所以能取得一定的讽刺和幽默感,具有很大的松弛度与无穷的表现力。漫画风格的动画造型对设计者自身有很高的要求,动画造型设计师必须具备把握作品整体艺术风格的能力,要求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并且对事物的把握和理解能够表现出独到之处,只有在具备以上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漫画风格的特点完全展示出来,带给观众更为深刻的视觉感受。
(二)写实风格
写实风格顾名思义就是极力地表现出动画形象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通过细致的刻画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在动画造型设计当中,写实风格的应用则主要寻求尊重自然以及接近自然的设计理念,但是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写实风格并不是没有任何的想象成分,动画造型始终是建立在虚拟环境的基础之上,而所有的造型设计也并不仅仅是非对现实、自然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动画造型设计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加工,并且进行一些适度的概况和提炼。当然,写实风格的造型是以自然物象为基本参照对象,无论其外形,还是动态以及运动规律,都要力求接近真实。
(三)可爱风格
可爱风格是在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对角色造型进行较大程度的艺术改造,既能够看到自然形态的影子,又明显区别与自然形态,与漫画风格的表现手法相类似,可爱风格同样使用了夸张、变形、比拟等设计方式,而不同的是可爱风格在处理上更加圆润,运用适度的夸张以及协调的搭配表现出动画形象鲜明的性格特征,现阶段的动画造型设计当中可爱风格的应用和发展最为广泛。
(四)拟人化风格
拟人化风格是指把一些具备人的动作或者情感融入到动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当中的造型设计方式。在动画造型设计中拟人化的风格随处可见,设计者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人类复杂的情感融入到动画造型设计当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性格、举止、言行的设计,让动画形象更加富有亲切感和熟悉感,并且能够被更多观众所接受。
总之,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作品创作的一个核心环节,通过动画造型设计清晰、准确地把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内心情感表现出来,然后根据动画作品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并最终塑造出个性鲜明、符合故事情节的虚拟艺术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动画作品也属于影视剧当中的一种,只不过动画中的人物和场景并非来源于真实的演员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而是通过动画造型设计师根据故事情节以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人物以及场景。因此,现代动画造型设计环节就成为了衡量一部动画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如果在动画造型设计上无法有效地把握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特征,就会使造型设计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而场景也会变得沉闷,没有创意,无法引起更多关注。
二、动画造型设计与传统绘画艺术的融合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动画造型设计带来了许多技术上的革新,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以及3dsMax、Maya、Photoshop、Painter、Flash、AutoCAD等软件可以为动画设计提供许多便利,但同时对造型设计的技术要求也更高。要想设计出能够准确刻画角色的形态、性格、质感以及量感等因素的作品,就需要认真把握每一个线条以及色彩搭配的控制。由于我国的动画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这就使得我国动画造型设计的技术与欧美以及日本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从目前动画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欧美以及日本的动画作品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优于国内的动画作品,这无疑给我国动画造型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而如何在逆境中突出重围,发展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便成为了现代动画造型设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现阶段国内不少动画作品依然是模仿欧美以及日本的动画造型设计方式,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设计出来的动画作品很难能够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存在着诸如造型设计的细节刻画不突出、特征单一缺乏个性、色彩运用与角色特征不协调等问题,而且一味地模仿、复制,也使得国内的动画作品缺乏创新和文化特色,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所以在现代动画造型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不断提升设计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深入挖掘我国自身的文化资源,从传统文化中寻求设计灵感,丰富现代动画造型设计的内涵。传统绘画艺术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种类繁多,包括油画、水墨画、剪纸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墨画。
水墨画的笔法大气,不拘小节,构图具有象征性,通过写意的构图方式带给人无尽的遐想,而且画面贴近自然,简单的色彩搭配体现出简约、质朴的自然美,因此也被称为国画。而借鉴我国传统水墨画设计的动画凭借其独特的神韵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实和轻盈空灵的画面使动画作品的格调在艺术鉴赏层面上有了一种全新的突破。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以及《山水情》等,无论是从造型设计上还是文化内涵方面,都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它不仅是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种传承,而且还是现代动画造型设计的一种创新。以下就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以及《山水情》三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对现代动画造型设计中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融合进行分析。
在现代动画造型设计中融入我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风格,不仅是对造型艺术的创新,而且还是设计具有中国特色动画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水墨画的特点动画造型设计将一改传统对造型的体积、比例、结构等细节的准确刻画,而是利用意象的造型方式,把握其结构的规律,梳理形式的特点,从而传达出对象的神情、神态以及神髓。例如1960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它的出现带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新鲜感。与传统的动画作品不同,《小蝌蚪找妈妈》所有的造型设计,如蝌蚪、青蛙、鱼虾、消极以及小草等都没有轮廓线,如同以银幕为背景创作的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水墨画,整体感觉显得简约生动、单纯、质朴。而这些看似简单的色彩和线条设计却能够将这些动物传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流连忘返。
1963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牧笛》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巧妙地结合水墨画的写意风格,相比于之前的《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在造型设计上采用了更加复杂的造型设计手法,例如《牧笛》中贯穿始终的水牛,就是运用浓墨点缀五官、淡墨补染躯体,使一个生动形象的老水牛跃然于屏幕之上。而在作品中水墨写意的风格也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夕阳的余晖以及水稻田埂,水光中倒映着老水牛以及牧童的身影,这些最终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生动形象的造型设计传达出令人沉醉的意境,片中牧童骑在老水牛背上,吹奏者短笛在乡间细柳中穿行,天真的牧童、潺潺溪流以及摇曳的柳树恰恰能够反映出细腻、含蓄的情感,并且通过水墨画的写意风格将故事人物以及情节表现得惟妙惟肖。
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山水情》可以说是我国水墨动画的经典之作,该作品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同时也赢得了无数奖项。在动画造型设计方面充分体现出了墨色与空白的相互对比和调和。在整部作品中墨的焦、浓、重、淡、清与空白等色彩搭配地恰到好处,这种淡雅、朴素的造型设计,是通过水墨的色度变化来展现画面的层次感,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结合故事情节并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感悟画面本身所表现的深刻意境,丰富动画作品的内涵,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此外,《山水情》中没有任何语言对白,而是利用风声、水声、笛声、琴声、动物声等一系列自然之音来代替更加直观的语言文字,这种表现形式烘托了气氛,彰显出了水墨动画的写意风格,并且将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体现得淋漓尽致。
整部作品的造型设计风格独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将水墨画的特点运用到了极致,例如在《山水情》中,表现冬天室内的环境,仅在空白中描绘出炉火的光亮即可,虽然一抹红色在整个画面中显得有些微弱,但是这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却能给人们带来十分强烈的暖意。而在表现秋色渐浓的季节变化时,则巧妙地抓住了秋天的代表颜色,在傍石而坐的人物之外,会不经意地下落几片凋零,飘落几片绯红的枫叶,这即是秋天的视觉引导作用,通过寥寥几笔却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遐想,也正体现出了水墨画的魅力所在。
总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造型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在我国恢弘、悠久的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国原始艺术的一种延续,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它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来源,优势美术创作的基础,其根性的、母体性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而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动画造型设计相互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动画设计的蓬勃发展,而且还能够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研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在现代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将会促进传统绘画艺术等其他艺术形式与动画造型设计之间的融合。与此同时,艺术领域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传统绘画艺术与动画造型设计之间的联系,创造出了更多便利的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画造型设计则是一种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手法设计出来的一种虚拟的人物和场景,通过设计师的灵感和设计手法赋予动画角色感染力和生命力。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同时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现代动画造型设计与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相融合,不仅能够丰富动画造型设计的形式,而且还可以深入挖掘我国深厚的文化资源,真正发展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
猜你喜欢:
1. 论绘画艺术的语言形态论文
2.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论文
3. 浅谈美术心理学的论文
4. 美术学术论文
5. 美术绘画类论文
寻求创意绘画论文3000字
重视儿童绘画中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全人的发展
记得有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它的结尾是这样描述的:小鸟笑着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到井口来看看吧!”正是这则寓言,老师曾让我们多次为其续尾。当时只觉得新奇,不理解老师的用意,现在看来,这正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
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答案,是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有利于排陈出新,产生大量的奇思妙想,被认为是创造思维的核心,因此,在儿童美术绘画中,应当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一. 从兴趣出发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重要条件。
1. 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描绘
学生一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喜欢表现自己会画的内容。所以,我们要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经验,以体验来获得感受。利用启发的教学方式,因利势导,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他们新的探究活动。例如:由于低年级对生活的感受性较小,我设计了《手、眼、脚变魔术》的游戏课性质的内容。学生随意合作。经过讨论、探究,利用他们最熟悉的自身的活素材,通过做手影、变换手的姿势、角度及对眼睛和脚进行联想,(联系他们的认知世界)进行组合,变异等。经过启发式教学,学生有的用两只手组合成一只飞翔的小鸟、有的把脚变成了一条美丽的小鱼,上面还有眼睛组合的图案呢!这种建立在学生自主之上的合作方式使得课堂活跃,教学内容完成的更加趋于完善。
2. 绘画内容要有趣味性
要给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安排课程内容。可融入一些歌曲、表演、谜语、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3. 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把自己充分释放到学生中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丰富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与其形成一种无形的互动关系,获得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 重视发散思维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
发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凡是大有作为的人除了在专业上有很高的造诣外,都表现出思路开阔,妙思泉涌,思维能迅速从一类对象转变到另一类内容相隔很远的对象。
许多画家正是凭借这种思维的灵活性,在美术史上创造了不少奇迹。如立体派大师毕加索,他的绘画风格多变。有人说“上帝第六天造人,第七天休息,第八天创造了毕加索。他的绘画集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于一身。如果没有毕加索,现代艺术将整个改观!他拥有着可以任意挥霍又取之不尽的天分,他只需灵感一动,便汹涌潮湃的通过臂腕,显现于画布”。他一生拥有作品6-8万件,是一个多产画家。我想他一定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牡牛头像》是利用一个废弃的自行车座和车把组合而成,这种思维的变异与创新正是作者超出众人的本质。拥有了发散思维会使人很容易从不一样的角度看一个问题,从而就有了创意。而想拥有发散思维就必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见得多了,自然也就想得多了,对一个问题就不会只有思维定势的结论。
也有一些名垂青史的重大科学成就也是“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的作品。如: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语言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最初却是工程师,我国大文学家鲁迅早年却学过医学。因此,不能想象,一个思想呆滞的人会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建树,做出什么创造来。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创造思维研究过程中,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发散思维。他认为与创造思维和创造力最有关的就是发散思维的操作过程。并进一步把发散思维定义为: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出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维方式。吉尔福特认为,经由发散性思维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造就创造型人才已提到日程上来了。
三. 如何在绘画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
1. 变通性:指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人,其思考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易受思维定势和功能围着的束缚,并且能提出不同风格的新观点。例如:著名的“司马光破缸救友”的故事就是思维变通行的具体体现。
人脑进行思考活动时总是要受过去生活经验和已有思维方法的影响,某种思考方法的经常利用。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轨道,思维定势。跳不出老框框,所以只依靠贮存的信息还不足以构成发散性思维,那么,就要扩充自己的信息贮存量。
(1).重视学生的想象力与联想力,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美术创造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使得课堂“活”起来。例如:在上《眼睛的联想》一课时,有的学生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阴影,对我说:“老师,你能为我画张范画么?”看着孩子们求助的眼神,我矛盾了。这种思维方式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没有创新意识,没有自己的思想,始终处于思维僵化状态。而有的孩子大胆想象,由眼睛变成了鱼、桥、小草帽等,画面生气盎然,透着一种灵动,一种生命的气息。
(2).培养学生善于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前提。”以往那种临摹式的教学套路,束缚了学生的头脑,使孩子们变成了一个个的copy版,没有鲜活的个性,没有应属他们的纯真与稚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思路、从不同的方法动手实践。
2. 独特性:表现为对事物超乎寻常的见解,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认识事物,反映事物。独特形势发散思维的核心。因为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立见解,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才能使发散性思维成为创造行为的关键部分。每一位画家的独特性在思维方式中是最突出的。因为每个人都拥有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有着独特的表现欲望。例如:夏加尔是以梦幻为主题进行创作;凡高是以热烈的色彩,饱满的情绪,流动的笔触在营造画面;而德拉克罗瓦则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他们的独特气质与表现体裁大有不同,开辟了美术领域的先河。
重视儿童绘画中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全人的发展 来自: 免费论文网
(1)。教师应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多样性和创造性。创造出一个百花齐放的自由氛围,因学生的个性而议,选择接受、探索、模仿、感受等方式。为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机会,尊重学生,允许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计划进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们在学习《有趣的小泥壶》(泥塑)一课时,通过多种媒材进行启发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想象和生活经验,有的与自己喜欢的动物结合,制成小猪型的水壶;有的与自己设计的服装相组合……作品形式新颖,生动活泼。
3. 流畅性:指创造能力强的人,心智活动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观念,反应迅速而众多。
流畅性因素主要依赖于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柏莱因断言:一个天才胜过常人,因为它又一个丰富的图式,从创造力强的人如:作曲家、艺术家、作家、科学家等做的许多次心理研究表明,听觉记忆和视觉记忆等在创造活动中最重要。一个艺术家只有把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尽收眼底,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如:徐渭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古人对它的论证。让一切了如指掌,拥有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创造出最美的艺术作品,编制出多彩的乐章。
(1).教师要尽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加强学科的整合效应,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在绘画中融入语文学科的甲骨文知识,利用这种用文字符号画画的方法,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我们通过对甲骨文的赏析、了解、对它的由来及发掘等一些类问题的探究,提高了审美情趣,然后由学生自行创造,利用画面的构图,文字的疏密等构成知识来组合画面。有的学生用自创的文字写了一篇“甲骨文”后传,有的学生把甲骨文进行了大改编,组成了有情节的画面。例如刘畅同学的《甲骨文的故事》画面由大小不一的象形文字构成,讲述的是在大雨滂沱的夜晚,一对人马历经艰险,从河边的树林穿过,突然一个惊雷……戏剧性的画面令人回味。这种画法使学生有极大的创作欲望,他们拥有了想象的自由空间,画面不但拥有丰富的情节,而且色彩艳而不俗,十分富有装饰味。
(2).要培养学生不断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给于学生最大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多元的信息,丰富知识含量。
四. 培养发散思维的先导条件:
1.课题的选择要具有发散性
课题的设置是关键,关系到能不能通过视觉直接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的先导。例如:《变脸》一课,从学生熟悉的人的面部出发,通过已知的自身体验,进行变通,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把脸上的五官用其它事物或形式进行替换,然后在变化之上再进一步深化,进行二次添加。如人的头发可以变成“面条”,而“面条”经过添充又形成了一座座的小桥或是高速公路,上面行驶着汽车,飞艇,下面过往着渔家小船 ……
2.利用肌理质感不同的材料激发发散思维
如制作泥塑《有趣的面具》一课时,一班学生只是利用有限的陶艺泥制作,效果一般;而二班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带来了彩纸、羽毛、小布块、铁丝、各色彩绳、玉米秸等。他们为面具插上了羽毛,为它配置了五彩的装饰琏,利用粗布的纹理制作特殊的肌理效果……通过加入各种材料创造出的作品,格外生动,富有灵性。
3.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科学与艺术相融的视觉中感受抽象、理解复杂。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形象生动直观,激发想象,并在想象之中产生联想。
(1).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由学生把画好的图像经过电脑扫描进入photoshop软件,通过工具栏选项进行编辑,然后选择路径特效,选择变化风格,学生会在这样自由轻松的教学中自由运用,不再接受传统式的临摹训练,大胆创造,品味成功的喜悦,提高自我的信心,感受到自身价值,满足不同学生的求新求异的心理,学生会在其中自得其乐,获得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
(2).可利用网络学习,引导学生自行上网查询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丰富了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为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 在教学效果表象上,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教学效果的表象即作业完成以后其社会价值的体现,表现“物以致用”的思想。例如:手工课《包》,通过学生课前的搜集和赏析,获得对包的感性认识后,教师利用简短诙谐的媒体引导、启发,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在课堂上,教师没有讲授制作方法,而是由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进行讨论。课堂效果可以用“热火朝天”一词来形容,同学们有声有色的进行着研究、辩解。接近尾声时教师还大声叫卖,进行买卖包的游戏,犹如央视强档节目“幸运52”中的答对即送的抢购形式,这种形式起初我有些不敢苟同,但经过仔细的揣摩,我明白了这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转变----“学以致用”。教师巧妙的把课本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与其相关的社会活动相结合,学生在课中不仅探究到了包的制作方法,学会合作,而且也使学生明白了物品它自身的价值在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渐渐了解社会,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那些拥有思想灵动的人,他们才会真正的感受到思维自由驰骋的幸福!从已知的领域去探索未知的境界,是多么的神奇!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所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他们灵感的产生,运用在他们的生活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态度、能力,而且对于他们全面的发展,都将是一种无形的触动。
重视儿童绘画中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全人的发展
写关于油画风景的毕业论文怎么命题?怎么写? 急急急!
思路一 写油画风景教学类的 比如 油画风景的构图 油画风景绘画手法
思路二 对风景大师绘画的分析 比如 列维坦 希施金 柯罗
上一篇:学位办论文审查
下一篇:毕业论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