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英国内战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1 12:45

英国内战研究论文

在1642年至1651年间,英国主要发生了两次内战和一次王朝复辟。
第一次内战—— 1642年年8月22日开始,英国分为两个阵营:支持国王的主要是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以及部分同国王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站在议会一边的,主要是新贵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为清教徒。1647年3月16日,议会军攻占了王军在威尔士的最后一个据点——哈莱克城堡。至此,第1次内战以议会获胜而告终。第1次内战结束后,保王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革命阵营内各阶级、各政治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内战——1648年2月,保王党人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2次内战爆发。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向兰伯特投降。至此,第2次内战以英国议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而告结束

结: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大搏斗。通过战争,封建腐朽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第2次内战结束后,根据议会的判决,查理一世于1649年1月30日被处死刑。同年2月,议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至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展到顶点。

王朝复辟——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此后,在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率军回到伦敦,并与亡命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4月4日查理-{发}-表《布雷达宣言》 ,表示宣言发布后40天之内向国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参加者,可予宽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伦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光荣革命——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发动光荣革命,废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来,尊为英国女王及国王,即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君主制。

英国内战的背景和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内战指以新兴资产阶级为首的英国社会广大阶层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制度的武装斗争。

英国内战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第一次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接近17世纪中叶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旧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这一冲突,到40年代初革命形势已在英格兰逐渐形成,但这一形势被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的反人民的反动政策所激化。

英国内战的意义

英国内战(英文:-{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文:-{Puritan Revolution}-),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是一场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起来的革命。他对于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学家一般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背景
16世纪开始,英国出现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是这不可避免的与当时的保守势力产生冲突,因而到了1560年代英国出现清教运动,抨击教会。到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1628年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次年查理一世将议会解散,以后11年未再召集议会。
1630年代末发生了苏格兰人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于1640年4月13日召开新的国会。遭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的抵制,他们要求进一步限制王权,给予发展工商业的自由。但遭查理一世拒绝,于是于5月5日又解散了议会。史称短期议会。
随着苏格兰起义军又大举进攻,查理一世被迫于11月3日重开议会,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20日,史称长期议会。一般把这个议会的召开视为革命开始的标志。
第一次内战
长期议会召开后,议会处死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温特沃思;通过《三年法令》,规定议会应定期召集,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将其解散;废除了星室法庭。经过多次的斗争,查理一世无计可施,于1642年1月离开伦敦到英国北部约克郡。8月间在诺丁汉升起王家军旗,宣布讨伐国会,挑起了内战。
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军队战胜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646年6月又攻克国王的大本营牛津。第一次内战以议会的胜利而结束,国王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
第二次内战
1648年春,南威尔士、肯特、埃赛克斯等地王党暴动,并与苏格兰军队同盟,发动了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在8月的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苏格兰军队,并将苏格兰并入英国,第二次内战结束。
内战结束后,1648年12月军队第二次开进伦敦,占领了议会,将长老会派议员清洗出去,余下议员约200余人。此后,长期议会就称为残余议会。这个议会设立审判查理一世的最高法庭。1649年1月30日,最高法庭判决“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及国家的敌人,应该被斩首”,查理一世被当众处决。随后,议会又先后通过取消上院和废除君主制的决议。5月19日正式宣布英国为“没有国王和上院”的共和国和自由邦。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解散了残余的长期议会,另组小议会(贝尔邦议会)。因其中部分激进的议员不断提出改革要求,小议会又被迫解散 。接着克伦威尔于1653年12月16日被宣布为护国主,共和制被推翻,建立了护国公制(护国政体)。
王朝复辟
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此后,在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率军回到伦敦,并与亡命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4月4日查理-{发}-表《布雷达宣言》 ,表示宣言发布后40天之内向国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参加者,可予宽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伦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5年查理二世死后,其弟詹姆斯继位,即詹姆斯二世。
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发动光荣革命,废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来,尊为英国女王及国王,即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君主制。

霍布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有什么意义

霍布斯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意义:

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是许多个人的聚集(整体上是个人主义的一种形式),以此解读和研究许多学科。在最极端的形式上,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整体只不过是许多个体加起来的总合(原子论)。

经济政策问题上的自由放任态度。这种态度在德国被谑称为‘斯密主义’或‘曼彻斯特主义’。无论哪个经济学家,只要他根据有关单个家庭和企业行为的假设来建立其理论结构,就会被怀疑在颂扬他所描述的个人私利相互自由作用的结果。

扩展资料:

在主要使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的范围内,也就是在有关经济机制的逻辑性的问题的范围内,那个时期的理论家所采用的方法,可以作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来加以辩护,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就其本身而言,实质上并没有受到这种方法所固有的限制的损害。

社会由个人组成的,构成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唯一真实的基础是个体的人,离开了个体的人,社会不复存在;社会中的任何行为都是由个人做出的,一个社会或集体有所作为,总是经由相互合作的个人的行动表现出来的。

社会或者集体是无法被具化的,只有个人的行为才赋予社会或者集体以具体的意义;分析和研究个人的心理和动机是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的出发点,只有进行个体分析,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应当是从个人到社会,而不是从社会到个人。

《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贝希摩斯》([英]托马斯·霍布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贝希摩斯

作者:[英]托马斯·霍布斯

译者:李石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4

页数:270

内容简介:

现代政治学之父霍布斯 生前被禁止出版的遗作

号称“国家”的庞然大物“利维坦”,只是一个人造的人。

主权是它的灵魂,动乱是它的疾病,内战是它的死亡。

如果说《利维坦》讨论的是主权者的诞生

《贝希摩斯》则展现了主权者死亡之后的景象

-----------------------------------------------------------------------

1640年爆发的英国革命,开启了现代世界史的进程。宗教纷争、民族矛盾、王权与议会的冲突等撕裂了英国,内战与革命的烽火延烧数十年,国家主权多次易主,上演着真实残酷的“权力的游戏”。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亲历了这个疾风骤雨的年代,于晚年写成以英国内战为论述对象的政治史著作《贝希摩斯》。

全书以英国1637—1660 年的政治动荡为背景,采用对话的形式讨论英国内战的原因,内战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以及霍布斯本人对内战的看法。书名以《圣经》中的陆地怪兽“贝希摩斯”命名,与以海上怪兽“利维坦”命名的《利维坦》一书遥相呼应。可以说,《贝希摩斯》是霍布斯晚年应用自己成熟的政治理论对英国内战的分析,是他在《利维坦》中所建构的国家学说的应用。

作者简介:

托马斯·霍布斯(Tomas Hobbes,1588—1679),英国开创现代政治哲学理论的重要哲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包括历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几何学等方面。他在政治哲学上的成就最为卓著,著有《利维坦》《论公民》《法之原本》等书,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李石,1979年出生于贵阳,清华大学理学学士、哲学硕士,意大利国际社会科学自由大学(LUISS)政治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已出版专著三部:《积极自由的悖论》(商务印书馆,2011),《自由:公共领域的私人空间》(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平等理论的谱系:西方现代平等理论探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以及《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上一篇:研究生论文自评表

下一篇:学位论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