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牧者论文
题目牧者论文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最绚烂的时代好象都是乱世。由上古的《山海经》传说,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是可谓一时之盛,文化高峰。一旦秦始皇统一六国便有了‘焚书坑儒’,----汉朝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至清朝的’文字狱”和现代的诸如‘书报检查制度“等。往往潇洒如意者少,纵横天下者少,到是产生了不少诸如《思旧赋》一类的文章。其实就是当代也还有’文革‘;在台湾,李敖柏杨等也是把牢底坐穿了的人物。------文人?在这场历史和岁月的洪流中,或摇尾乞怜,或登堂入室;或隐于朝野,或慷慨赴死。看起来是一副无比壮丽的画卷:其实不论那一种结局和方式,都只能说是只有悲剧,没有喜剧。最后的一次文化的高峰应该是’五四”罢?本世纪80年代的思想界由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曾经起过一些波澜,那时的文学也曾有与之呼应的东西萌现。不过注定是昙花一现。至此,就再也没有什么大动静。
读史使人明智。---咱们回来看明代。明朝统一天下后,中央集权的政治环境空前险恶,宋濂、刘基等著名文人先后黜杀----正统文学的沉寂,刚好成就了通俗小说和小品文的繁荣。这时候有些积淀已久的文化特征就很典型的显现了(主要是庸俗和委琐的一面)。而浸淫其中的文人们似乎也并不在意:或治世或出世,有寄情山水有平天下者----或兼而有之。形成了如繁华似锦,如日照群山;或艳丽或阴暗或平静淡泊的心理态势,林林总总光彩眩目。这些就是我们先天的胎里带来的气质。
看来政治险恶是一方面,社会风气与经济、文化也是和文学息息相关。不管那一个朝代,有才能得人必然寻求一个展示、发挥的空间。经世治国也好,诗文自乐也罢都是一个舞台。既是舞台,自然什么声音都应该有,不平之声更多。古人云:“不平则鸣”----当然“平”也可以“鸣”,只是似乎只有这“不平之鸣”更加复杂有味。
----现在就没有’不平之鸣‘了么?no.中国要享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恐怕还要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走。文学作为最能体现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与之相呼应的。对了,有一个唐朝的特例。说到唐朝的文化高峰,便大体可以看出:虽然仍是帝制的中央集权,但由于统治阶级的英明,国家实力的强大,民族自信心的空前膨胀,文化优越感也就水到渠成的具有高度。至今还可以从盛唐的诗歌中领略那种文学上的轻松愉悦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流露是真诚的,可以想见哪个时代文人门自由发挥的神姿。到了现代(有学者认为我们现在正走向类似“盛唐”的时代),民主和自由作为社会精神的核心,“德先生”和“赛先生’依然作为两面伟大的旗帜,更加切近人们的理想。但是,这可能需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不只是经济力量的提升。21世纪的中国是处于一个上升时期的历史阶段。在这段历史性的变革之中,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变革成为主旋律----文化亦步亦趋,狼狈不堪。在一个所有文化现象都得不到充分显现的时代,文学也同样不可能成为主角。
文学作为传达思想的艺术形式的功能被人为的淡化了。因为当今世界的当权者的有些做法并没有超脱“独尊儒术”的境界(包括所有国家)。民主和自由永远是相对的,这决定文学作为一种物质性很弱的东西往往会被排除在社会核心之外。同样,作为文学的创造者,文人们也永远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依附于某种物质性的,实在的东西----如果不是强权,就是财富。这样文人门的独立性也永远具有局限性:所谓“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即是此因。
一部《中国文学史。明代卷》笼笼统统介绍了一个朝代或者几个时代的,文学和文人的命运。读书需要自己的眼睛----这些东西很难用某一个具体的名词来表达,这就好象是某种惯性:你的眼光往往来源于你身后的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此上的杂感,可以想见,也并没有走出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路子。好在,现在毕竟不是写《思旧赋》的时代了。
唐朝前期马牧业兴旺发达,首先是与马匹在当时国防上的重要地位分不开的。唐朝立国之初,承隋末征战乱离之后,马政残败不堪,只有牝牡三千余匹,颇有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将相或乘牛车”的景象。然而当时征战频仍,军队和馆驿交通都急需大量的马匹来充当战骑和运载工具。马牧业的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唐初,统治集团在基本上稳定了国内局势以后,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消除边患。当时“突厥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余万。”〔(1)〕从武德四年开始,突厥不断骚扰唐朝边境。武德九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率精骑十余万,进寇武功,京师戒严。
面对突厥日益严重的军事压力,秦王李世民根据突厥“惟劲骑奔冲”的特点,主张加强军队骑兵的建设,用军事进攻的战略,彻底击溃突厥军队,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问题。
李世民即位伊始,就致力于军队的建设。武德九年九月,唐太宗召集诸卫将卒习武於显德殿,并说:“我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战,亦望汝前无横敌。”由于唐朝重视军队训练,不久“士卒皆为精锐。”〔(2)〕贞观三年,反击突厥的时机成熟,唐太宗遣派军队十余万,分兵六路,向突厥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战争爆发后,代州道行军总管李靖亲率精兵,自马邑出击,一举袭破定襄城,颉利可汗狠狈逃遁。李靖随即选派轻骑兵一万,携二十日干粮,深入追击。“靖军逼其牙帐十五里,虏始觉,颉利畏威先走,部众因而溃散。”在这次反击战中,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朝自从灭亡了东突厥以后,对外战争基本上就从防御性的自卫战争,转变为进攻性的战争,由于军事战略的转变,就使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具有了如下主要特点:
第一,战争主要是汉族与“夷狄”之间的冲突。唐朝前期与突厥、吐谷浑、薛延陀、奚、契丹、高丽等,都发生过战争,尤其是和突厥、吐蕃、高丽之间的战争,不仅规模大,而且持续时间长。要同这些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作战,就离不开骑兵。
第二,战场辽阔,长途奔袭。唐朝前期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远征。如贞观九年,唐军远征吐谷浑〔(3)〕”、贞观十三年唐朝出兵高昌〔(4)〕、天宝六年,唐将高仙芝率步骑一万人远征小勃律国〔(5)〕等,不仅以骑兵为主,而且从征步兵也自备私马。
在唐朝前期的战争中,为了缩短行军时期,提高进攻速度,增强攻击的突然性,唐军往往使用大量骑兵。杜佑《通典》记载的李靖兵法说,“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即分为七军,如或少,临时更定,大率十分之中,三分为奇兵。……”李靖兵法反映的是唐初军队兵种配备的情况。天宝元年,唐玄宗穷兵黩武,全国共有军队五十七万四千人,其中边镇兵四十九万人,战马八万余匹,分属十个节度使。如河西节度使赤水军幅员一千五百里,前拒吐蕃,北抗突厥,有兵三万三千人,马一万三千匹。其它如河东节度使大同军有兵九千五百人,马五千五百匹。横野军有兵三千人,马一千八百匹。骑兵在唐朝军队中已占有相当的比重。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的主要兵种。”
第三,战争中普遍使用蕃兵蕃将。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军队里就有蕃兵蕃将。唐太宗开创了大量使用蕃将蕃兵的先例。贞观初年,“自突厥颉利破后,其余酋长至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者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如突厥人史大奈、阿史那社尔、执失思力,铁勒人契bì@①何力等皆拜将军,领兵征战。到开元天宝时,使用蕃将有了更大发展,如安禄山、歌舒翰等蕃将都任节度使,手握重兵,坐镇一方。陈寅恪先生说:“玄宗后半期,以蕃将代府兵,为其武力之中坚。”〔(6)〕
蕃兵也经常被征调。如贞观八年,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率突厥、契bì@①之众击吐谷浑。贞观二十一年,kūn@②丘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社尔、郭孝恪发铁勒十三部及突厥精骑十万征龟兹。永徽二年,弓月道行军总管契bì@①何力与梁建方征调秦、成、岐、雍州府兵三万及回纥兵五万骑,平西突厥贺鲁叛乱。
蕃将蕃兵在战场上,只有和战骑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乾元二年,唐将李光弼在河阳战场上抗击史思明叛军,他命令蕃将论惟贞部投入战斗。论惟贞说:“贞,蕃将也,不知步战,请铁骑三百。”〔(7)〕可见蕃将在战争中是离不开战马的。
唐军在战争中,骑兵部队担负攻击、牵制、迂huí@③、侧击等多方面的作战任务,因此,战马损失也很严重。如贞观十九年唐军征高丽,“初入辽也,将士十万人,各有八驮,两军战马四万匹。及还,死者一千二百人,八驮及战马死者十七八。”〔(8)〕龙朔二年,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率轻骑一万四千人讨伐铁勒,“至仙萼河,不见虏,粮尽而还,值大雪,士卒饥冻,弃捐甲兵,杀马食之,马尽,人自相食,比入塞,余兵才八百人。”〔(9)〕
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所以能够坚持数十年之久,并且不断取得胜利,扬国威于境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唐朝有一支称雄于世的强大军队。而空前发达的马牧业为其提供源源不绝的大量高质量的战马,为军队保证了坚强的战斗力。由于战争对战马的依赖,也就为唐朝发展大规模国家监牧养马和民间养私马,繁荣马牧业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唐朝发达的馆驿交通需要大量的驿马
唐朝前期国家疆域广大,“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接薛延陀界;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10)〕为了满足当时国内外交通的需要,唐朝建立了完备的馆驿制度。从长安通往全国各地的主要交通线上,每隔三十里设一馆驿,以传送公文,迎送来往官吏。当时唐朝有馆驿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驿二百六十所,水陆相兼驿八十六所,依照馆驿在交通中的重要程度,分别等级供给一定数量的驿马。按规定京师都邑亭驿配马七十五匹。诸州县馆驿配马分为六等,一等六十匹,二等四十五匹,三等三十匹,四等十八匹,五等十二匹,六等八匹。地形险峻,道路崎岖和江南岭南等地区不宜大马奔驰,配备蜀马。
同时,唐朝还有递驮制度,需要使用大量马匹。《唐六典》卷三《户部尚书》载:
“凡亲王入朝,皆给车牛驮马,车牛六十乘,驮马一百匹。若大妃回来,加车牛二十乘,马二十匹。别chì@④追入,给马六十匹。内外百官家口应给递送者,皆给人力车牛。一品,手力三十人,车七乘,马十匹,驴十五头,二品,手力二十四人,车五乘,马六匹,驴十头,三品,手力二十人,车四乘,马四匹,驴六头,四品五品,手力十二人,车二乘,马二匹,驴三头,六品七品,手力八人,车一乘,马二匹,驴二头,八品九品,手力五人,车一乘,马一匹,驴二头。若别chì@④给递者三分加一,家口少者,不要满此数,无车牛处,以马驴代。”
唐朝军队出征,所经州县要提供递驮。开元三年,朝廷以左羽林大将军郭虔guàn@⑤兼安西大都护四镇经略大使。”虔guàn@⑤请自募关中兵万人诣安西讨击,皆给递驮及熟食,chì@④许之。”〔(11)〕胡三省《资治通鉴》注释说:递驮者,沿途递发马牛驴,驮运兵器什物也。
驿马用途日益广泛。李肇《国史补》说:“杨贵妃生於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谢枋得《注解选唐诗》说:“明皇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色香不变,贵妃乃喜。州县以邮传疾走称上意,人马僵毙,相望於道。”由于滥用驿马,驿马耗损也非常严重。玄宗时,河南府官在“奏论驿马表”中称诉:“今月一日中使魏光胜至,伏奉手诏,当管每驿更加添鞍马,不得停留往来使命者,优以所到邮传以备急宣。臣某中谢,伏以当府重务,无过驿马,臣到之日,唯此是图,虽牧市百端,死损相继。盖缘府界阔远,山谷重突,自春多雨,马蹄又软,驰驱石路,bì@⑥踣实多。比于陕虢以西,以汝郑等处,道路稍异,日夜倍忧。又西自永宁,东自汜水,南到临汝,北达河阳,正驿都管一十六所,常加慎备,动以久缺,此皆臣无政术,上轸圣心,@⑦地局天,不足所处。臣今分遣吏,稍加价钱兼令外求,冀免有缺。”〔(12)〕河南府这封论奏驿表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对驿马的高度重视和驿马在交通中的重要性。
唐朝重视马政建设大规模发展国家监牧养马
马牧业是保障唐朝强大国防军事力量和交通运输的必要条件,同唐朝兴衰休戚相关,唐朝统治者非常重视马牧业。尤其是唐太宗、唐玄宗为唐朝的马政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贞观初年,唐朝把隋朝遗留在长安东北赤岸泽牧场的三千匹牝牡马迁移到陇右,创建了国家监牧基地。
唐朝为了发展国家马牧业,建立了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的马政机构和监牧制度。《唐六典》载:
“太仆寺,卿一员,从三品。少卿二员,从四品上。卿之职掌邦国jiù@⑧牧,车舆之政令,总乘黄、典jiù@⑧、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之官属。少卿为之贰。凡国有大礼及大驾行幸,则供其五辂属车。凡监牧羊马所通籍帐,每岁则受而会之,以上尚书驾部,以议其官吏之考课,丞四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上。府十七人,史三十四人,兽医博士四人,兽医六百人,学生一百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
“凡马五千匹为上监,三千匹以上为中监,以下为下监。凡马牛之群以百二十,驼骡驴之群以七十,羊之群以六百二十。群有牧长牧尉。补长以六品已下子、白丁、杂色人等为之;补尉以散官八品已下子为之。品子八考,白丁十考,随文武简试与之。凡马有左右监,以别其粗良,以数纪其名,而著其簿籍。细马之监称左,粗马之监称右。其杂畜牧皆同下监,仍以土地为其监名。凡马各以年名籍之,每岁季夏造,至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常以中秋上于寺。诸牧别立南使、北使、西使、东使以分统之。”
唐朝政府颁布律令,从法律上保护马牧业发展。《唐律疏议》中的jiù@⑧库律规定:
“诸牧畜产,准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亡,加一等;过,杖一百;十,加一等,罪止徙三年,羊减三等。”
“系饲死者各加一等,失者又加二等。牧尉及监,各随所管牧多少通计为罪。仍以长官为首,佐职为从。余官有管牧者,也准此。”
“凡官畜在牧而亡失者,给程以访,过日不获,估而征之。谓给访限百日不获,准失处当时作值征纳,牧子及长官各知其半,若户奴无财者,准铜依加杖。”
《唐律疏仪》中贼盗律规定:
“诸盗官私马牛而杀者徒二年半。”“诸故杀官私马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马牛者徒一年。”
开元二年六月chì@⑨:“杀牛马骡等犯者科罪,不得官当,荫赎。公私贱隶犯者,先决杖六十,然后科罪。”〔(13)〕
唐朝前期,统治集团慎重选拔任用马政官员。唐初宰相长孙无忌认为“群牧事重,委在长官。”开元三年,唐玄宗chì@⑨令:“诸道牧监有缺紧要者,委本使司简择明闲牧养者,奏付选司勘实补拟。如非其材,所由科贬,经负犯者,不在奏补之限。”〔(14)〕,因此,从贞观至开元,出现了张万岁、王毛仲、牛仙客等堪称能吏的马政官员。唐朝宰相张说撰写的《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说:“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承天下征战之弊,@⑩括残烬仅得牝牡三千,从赤岸泽徙之陇右,始命太仆少卿张万岁葺其政焉。而奕代载德,纂修其绪,肇自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匹。置八使以董之,设四十八监而掌之。”〔(15)〕张万岁经营马政的建树,到宋朝仍受到宋仁宗的赞誉:“唐用张万岁典马政,恩信行乎下,故马政修举,后世称为能吏。”〔(16)〕王毛仲,娴习弓马。开元初,为内外闲jiù@⑧兼知监牧使,”部统严整,群牧@⑾息,遂倍其初。@⑿粟之类,不敢盗窃,每岁迥残,常致数万斛。不三年,扈从东封,以诸牧马数万匹从,每色为一队,望之如云锦。”〔(17)〕县吏出身的牛仙客,“清勤不倦,接待上下,必以诚信。”开元中历任太仆少卿、太仆卿,政绩显著,〔(18)〕开元二十四年擢登相位。唐朝前期马政修举,与统治者认真选用马政官吏这一点是分不开的。
唐朝建立了马匹的医疗制度和机构。唐朝太仆寺设有兽医博士四人,兽医六百人,学生一百人。尚乘局有兽医七十人,太子仆寺有兽医二十人。其兽医人数之多,在唐代以前是罕见的。地方州县也设有兽医机构和人员。官畜在道,有羸病不堪前进者,留付随近州县,养饲疗救。粟草及药官给,而所在官司受之,须疗养有法。陇右监牧也设置病马坊:“内jiù@⑧马每年有@⒀者、病者、老者、疲者,择其不任者,以颁诸坊,则必倭之、艾之、行之、节之,俟其跳梁,俟其充脂而后入之。”〔(19)〕
唐代的兽医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撰写了兽医著作。值得特别提到的是唐朝人李石著作的《司牧安骥集》,这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影响深远的名著,不仅为当代所重视,而且在宋、明两朝,还曾经作为官版印刷,广泛发行,甚至传到国外。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日本人翻译出版了这部名著。今天,《司牧安骥集》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兽医著作,仍受到科学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唐朝前期重视改进中国马匹的品种,提高马匹的素质。贞观初年,同州剌史宇文士及在当地发现一匹隋朝开皇年间从大宛进献的名马流落在民间,“老于朝邑市面家挽@⒁,鬃尾焦秃,皮肉穿穴。”这匹马被送到京师时,唐太宗亲自到郊外长乐坡迎接,并派人精心调理,“饲以钟乳”。后来此马产下五匹马驹,长大后都成为骏马。
唐朝通过对外马匹贸易,从境外引进大量品质优良的马匹。唐朝前期,唐太宗、唐高宗都曾多次派人到境外采购马匹。开元年间,唐朝每年从突厥买马三、四千匹。开元二十四年买马达一万四千匹,付给马价绢五十五万匹。《资治通鉴》卷二一三说唐玄宗“每岁@⒂缯帛数十万匹就市戎马,以助军旅,且为监牧之种,由是国马益壮焉。”《太平广记》韩干篇记载说:“开元后,四海清平,外域名马,重译叠至,然而砂碛且遥,蹄甲多薄。玄宗选其良者,与中国之骏,同颁马政。自此,内jiù@⑧有飞黄、照夜、浮云,五方之乘,奇毛异状,筋骨既健,蹄甲皆厚。”刘禹锡《伤我马词》说:“初,玄宗羁大宛,而尽有其名马,命典牧以时起居。洎西幸蜀,往往民间得其种,而蕃马故良,毛色者率非中土类也。”
唐朝周边国家和地区经常给唐朝进贡,贡献的礼品中往往有大批的骏马。如高祖时,康国献马四千匹。贞观四年,龟兹献名马。贞观十一年,jì@⒃宾国遣使献马。贞观十七年,薛延陀献马五万匹。长安二年,吐蕃遣使献马千匹。贡献来的马匹。许多是珍贵的良种名马,如康国马,体格特别高大壮硕,“今时官马,犹是其种。”〔(20)〕
私人养马业兴盛繁荣促进了唐朝养马业的全面发展
唐朝前期马牧业的兴旺发达,是与当时民间盛行私人养马和社会尚武的风气分不开的。我国古代自从晋朝永嘉之乱,“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21)〕“游牧民族开始入主中原,形成汉夷杂居。如果从西晋末年永嘉年间算起。其间十六国时期就有一百三十六年。接着,元魏统一黄河流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延续至隋末唐初,又复三百多年,因此,北方社会的生活习俗深受胡俗的影响,与秦汉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迁。杜牧《樊川集》载《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说,卢秀才名霈者,“自天宝后三代,或仕燕,或仕赵,两地皆多良田畜马。生年二十,未知古有人曰周公、孔夫子者,击球饮酒,马射走兔,语言习尚,无非攻守战斗之事。”《旧唐书》李珙传说“李珙,山东甲姓,代修婚姻,至珙,不好读书,唯以弓马为务。”《新唐书》王难得传说“王难得,沂州临沂人,父恩叔,少隶军试为太子宾客,难得健于武,工骑射。”……由于社会风气的薰陶,唐朝贵贱士庶尚武成风,酷爱骑马,为私人养马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唐代妇女骑马之风也很盛行。《新唐书》车服志说:“初,妇人施mì@⒄lí@⒅以蔽身,永徽中,始用帷帽,施裙及颈,坐担以代车。命妇朝谒,则以驼驾车,数下诏禁而不止。武后时,帷帽益盛,中宗后,乃无复矣。宫人从驾皆胡帽乘马,海内效之,至露髻驰骋,而帷帽亦废,有衣男子衣而@⒆,如奚、契凡之服。”因为骑马,贵族庶民都喜好胡服胡帽,“其后安禄山反,当时以为服妖之应。”〔(22)〕天宝时,杨贵妃每骑马,则大宦官高力士执辔授鞭。外戚杨国忠“有时与虢国并辔入朝,挥鞭走马。”〔(23)〕《全唐诗》花蕊夫人《宫诗》描写宫女初学马术的情景说:“殿前宫女总纤腰,初学鞍骑怯又娇,上得马来才欲走,几回抛kòng@⒇抱鞍桥。”
唐朝政府禁止工商人骑马。“乾封二年二月,禁工商不得乘马。”〔(24)〕但是禁令只是一纸空文。“商人乘马,前代所禁,近日得恣其乘马,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最为僭越。”〔(25)〕
由于马匹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需要,唐朝私人养马极为兴盛,是唐朝马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族官僚饲养大量私马。唐太宗子越王李贞“在蔡州,数奏免所部租赋以给人心,家僮千人,马数千匹。”〔(26)〕太平公主在开元初被诛时,“籍其家,财货山积,珍奇宝物,侔於御府,马牧羊牧田园质库,数年征敛不尽。”〔(27)〕官僚裴冕“性本侈靡,好尚车服及营珍馔,名马在枥,直数百金者常十数。”〔(28)〕《新唐书》兵志载:“王侯、将相、外戚牛驼羊马之牧布诸道,百倍于县官,皆以封邑号名为印自别,将校亦备私马。议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天子又锐志武事,遂弱西北蕃。”
贵族官僚为了设置私人牧场,大肆侵占国家和农民的土地。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天宝十一年玄宗chì@④令:“两京去城五百里内不合置牧地,地内熟田仍不得过五顷以上、十顷以下,其有余者仰官牧。”〔(29)〕唐朝规定,每匹驿马国家配给牧地二十亩,按此标准计算,则两京五百里内私人可以占有养五十匹马的熟地。
唐代民间富人也大量养私马。“盘禾安氏有马千驷,怙富不虔。”〔(30)〕《太平广记》于远篇说:“邺中富人于远者,性奢逸而复好良马,居第华丽,服玩鲜洁,拟于公侯之家,常养良马数十匹。”
唐代农民养私马。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农民普遍要服兵役,唐朝规定,府兵被征点服役,所需戎器驮马锅幕糗粮均须自备。《唐六典》兵部载:“凡差卫士征戍镇防,亦有团伍,其善弓马者为越骑团,余为步兵团,主帅以下统领之,火十人,有六驮马,若无马乡,任备驴、骡及牛。”“天下之有马者,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唐朝规定,战马由官府给钱购置或供给监牧马,后来“诸州府马缺数稍多,既合官填,复须私备。”〔(31)〕因此,唐代农民也普遍养私马。
唐代空前繁荣的社会经济为私人养马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唐六典》太仆寺记载了官马每天的饲料数量。闲jiù@⑧马每匹草一围,粟一斗,盐六勺。监牧马春冬季节每匹草一围,粟一斗,盐二合。而唐代官奴婢的口粮标准则为:“其粮丁口日给二升,中口一升五合,小口六合。诸户留长上者,丁口日给二升五合,中男给二升。〔(32)〕唐代养马正是所谓“一马伏枥,当中家六口之食。”如没有发达繁荣的社会经济,要产生这样盛大规模的养马业是不可能的。
为了发展社会马牧业,唐朝政府制定了一些鼓励民间私人养马的政策。唐朝初年,魏元忠上疏要求朝廷支持发展民间养私马。他说:“师行必籍马力,不数十万不足与虏争,臣请天下自王公及齐人挂籍之口,人税百钱。又驰天下马禁,使民得乘大马,不为数限,官籍其凡,勿使得隐。不三年,人间畜马可五十万,即诏州县以税口钱市之,若王师大举,一朝可用。”〔(33)〕魏元忠的疏奏,得到唐高宗的重视。唐玄宗即位后,在积极发展国家监牧养马的同时,也重视发展私人养马,并革除了一些妨碍私人养马的弊政。唐初武德时,就实行按资产多少,把户分为三等,不久改为九等,按户等交税。官府定户等时把私人养的马也作为资产,私马多户等就升高,户税也增加负担,从而挫伤了农民养私马的积极性。同时,州县有邮递军旅之役,官府总是加在养私马户人家。“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34)〕这对养马户来说,更是一种灾难。唐玄宗针对“百姓畏苦,乃多不畜马,骑射之士减曩时”的情况,于开元九年下诏规定:“自今诸州民,勿限有无荫,能家畜十马以上,免贴驿邮递征行,定户无以马为资。”“若要须供拟,任临时率户出钱市买。”〔(35)〕唐玄宗提出的改革措施,减轻了养私马户的经济负担,调动了农民养马积极性,促进了唐代马牧业的发展。天宝十五年,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唐太子李亨“至彭原,又募得甲士四百,率私军以助军。至平凉郡,sōu@(21)阅监牧公私马,得数万匹,官军益振。”〔(36)〕建中元年,唐德宗在战乱之后,仅在关辅地区一次就市马三万余匹。由此可见,唐朝前期私人养马业是何等的兴旺发达。
综上所述,唐朝前期马牧业空前繁荣发达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主观上来说,是由于马匹在国防军事、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使唐朝统治者高度重视马牧业生产,为此组织和制定了系统完整的马政机构和制度,建立了规模宏大的监牧基地,大力开展对外马匹贸易,采取了鼓励养私马的措施和政策;从客观上来说,自西晋末年起大量游牧民族迁徙内地,带来了塞外习俗和畜牧生产的经验技能,并在北方汉人中获得传
谁知道诸子百家都有哪百家啊??
1、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正因为它是随着争辩的风气而发展起来,其基本趋向就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
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论语》:纯语录体散文。
《墨子》: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 《孟子》:基本上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 发展,形成对话式论辩文。 《庄子》: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 了语录体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 《荀子》、《韩非子》 在先秦散文中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
3 、各家所代表的思想学说 :
(1)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代表论著:《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定。)全书共二十篇。《论语》的思想学说有以下几点:
①“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追求的最高理想。
②“学习”要做到“温故而知新”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交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④“修身”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⑤“礼”:“克己复礼”。
⑥“为政”:“实行仁政”。
⑦“教育”:“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论语》在语言上的特点:含蓄隽永、简洁生动。
孟子:先秦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课文中为《鱼我所欲也》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
主要论著:《孟子》全书共七章。中心思想是“仁义”
①主张治理国家要实行“仁政”。
②“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反战”思想。
④“社会分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⑤“性善说”。
孟子散文的特点:
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
②善设机巧,先纵后擒;
③善于用譬喻来陈说事理;
④语气逼真。
(2)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后世并称为“老庄”。主要思想:“无为而治”和“与道为一”
(课文中老子的文章两则,庄子的节选《秋水》的最后几段)先秦道家思想评议:
①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顺应自然到天人合一;
②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从返朴归真到回归自然;
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清静无为到齐一超脱;
④人与生活本身的关系:从知足贵身到执道生法。
(3)先秦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任贤、节用,反对奢侈,重视功利,否定命运。(课文中为《非攻》一文)
墨子散文的特点:辟(譬喻)、侔(类比)、援(援例)、推(推论)。
(4)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集大成者)
代表论著:《韩非子》(共五十五篇):主要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课文中为《说难》一文)
主要思想:任法术而尚功利,信赏必罚,排斥仁爱。
文化思想上:韩非鄙视一切艺术、美感的东西。
文章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正因为它是随着争辩的风气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趋向,就是从简约到繁富,从零散到严整。愈是后期的著作,篇幅愈宏大,组织愈严密。
就本来的意义说,诸子散文是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论说文,不是文学作品。但同历史散文一样,多少不等地包涵着文学因素,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价值。再从更大的范围,即文化史的意义来说,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也是研究中国文学史所不可忽视的。
1、孔丘(前551—前479)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丘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但总的来说,一生是郁郁不遇的。其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还整理过许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孔丘是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在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但后代奉为圣人、当作偶像崇拜的孔子,与历史上的原貌,并不完全相符,这里面既利用了孔子学说对统治秩序有利的内容,又有偶像制造者按照自己的需要灌注进去的东西。
孔丘在政治上属于改良性的人物。他对春秋时代的社会动荡深感不满,希望借助周礼重新建立井然有序的统治制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反对残暴的政治,强调“仁者爱人”,要求各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他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子不语怪力乱神”,表现出对现实生活之外的冥冥之物不欲深究、冷漠淡然的态度。同样,他对抽象的、纯思辨的哲学问题也没有兴趣。“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中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关于现实生活和伦理道德范畴的。他教给学生的也都是些实用的知识。孔丘又是一个性格顽强的人,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奔波一生,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在后代知识分子的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性格投下的影关于《论语》,《汉书·艺文志》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互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此书专门记述孔丘的言行,是研究他的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它是用语录体写成的,全书比较散乱,没有系统的组织,先后次第亦无严格准则。
《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由于孔丘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有很深刻的认识,《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如《述而》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写出孔丘安贫乐道的一面,较有感情色彩。在孔门弟子中,子路的为人最为鲁莽直率,常与孔丘发生冲突,这种对话,性格就更鲜明了。有一次,子路问孔丘,如果卫君要他执政,他将先做些什么。孔丘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嘲笑他:“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教训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不知,盖阙如也。”而后说了一通为政先正名的大道理。还有一次,孔丘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丘只好发誓诅咒:“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写出当时的语气,显得孔丘对这位学生有些无可奈何。《先进》章中,有较长的一节,写孔丘与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一起,令他们各言其志,从比较、对照中显出各人性格的不同。子路冒冒失失,抢先作答,说了一通大话;冉有、公西华以谦虚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志向;而后是曾皙: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二三子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一段,不但语气生动,而且有简单的情节,又有场景的描写,曾皙的回答也特别具有美感,在《论语》中,是比较特出的了。
《论语》虽然篇幅不大,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长期以来,是文化人必读的书籍。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留下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
2、墨翟,生活时代约当于孔于与孟子之间,即春秋战国之际。相传他原为宋人,长期居住在鲁国。《墨子》书中提到,他被人称为“贱人”,又提到他能制作车辖,大约出身地位是比较低的。早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木”,后来创立了与儒学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墨家不但是一个思想学派,而且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民间团体。领袖称为“钜子”,门徒众多,重视艰苦实践,不避危险。
墨子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他还相信“天志”和鬼神的存在。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墨学在战国时曾一度盛行,与儒学同为当代的”显学”。西汉以后,逐渐衰微。《墨子》为墨翟及其弟子、后学所著,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汉代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墨家的思想,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看法来说,是提倡质朴和实用,所以对一切语言文字的表达,强调有切实的内容,以道理说服人,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这种观念,对于论说文自有相当的道理,对于文学作品,就不太适宜了。《墨子》一书的风格,也正是如此。语言质朴,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如《非攻》篇,先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囿,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以自利也。”然后再说攘人犬豕鸡豚者,取人牛马者,杀无辜人夺其衣裘者,再三说明“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条理非常清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就此而言,它在中国散文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3、孟轲(约前372—约前289),邹(今山东邹县)人,生活于战国前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他自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离娄》)由于他景仰并弘扬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的又一名大师,后世尊为“亚圣”。他的行事也仿佛孔子,收过不少门徒,率领着他们游说各国。由于各国间都以力相争,他却鼓吹以德为王,言仁义而不言利,终不能被任用,于是退而著书。
孟轲的思想本于孔丘而有所发展。他主张施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民贵君轻”是他的著名论点。他对当时某些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尖锐的批判,甚至斥责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同时基于宗族统治集团的利益对君主的个人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万章》)“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离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梁惠王》)这样的话,在专制强化的后代就没有人敢说了。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与《庄子》是文学性最强的。因为孟轲的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是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反映在文章里,就不仅仅从逻辑上说明道理,而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行文坦露,喜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文字通俗流畅,无生硬语,又喜欢使用层层迭迭的排比句式,这样就形成了《孟子》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富有气势。如长河大浪,磅礴而来,咄咄逼人,横行无阻。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聘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
《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如:“哀哉!人有鸡犬放(逃逸),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告子》)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
最精彩的是《离娄》中的一段: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人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这是一则绝妙的讽刺故事。文字虽短,但写得精炼,情节有变化,人物有性格。尤其是故事的结尾,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貌的庄严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完成了尖锐的讽刺目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尖锐的性格。这种丑恶现象在社会中始终存在,因而这故事的生命力也始终未消竭。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既主张以文载道,又重视文学的美感,喜欢在说理中包蕴个人感情的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试看韩愈的文章,雄肆而严整,喜用排比、博喻,与孟文关系最大。
孟轲关于个人修养以及如何理解古诗的一些看法,对后代文学批评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这里“气”指一种光明正大的意气情感。后世的文气说(主要讨论作家才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即由此发展而来。他又说,读古人之诗,要“知人论世”,要“以意逆志”,都是很精辟的见解,为后世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原则。
4、在谈论《庄子》以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老子》。关于老子其人,《史记》中引用了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他是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姓李名耳,字聃,年代稍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一说老子可能就是楚国的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一说战国中期周室有位太史名儋,有人认为他就是老子。《老子》一书的形成年代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应当早于《论语》或大致与之同时,也有人认为它甚至迟于《庄子》。把我们看来,老子很可能是古代一位具有传说色彩的贤哲,并一直有些关于他的故事和言论流传,这些言论,可能就是《老子》一书的雏形,其年代大约与《论语》相近;大约是在战国中期,又有人对这部书加以增补,形成了今传《老子》的面貌,故其中包含有反映出战国时代社会特征的内容。这书是用韵文写的,用韵规则与楚辞相近,它的作者应当是楚人。
《老子》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的哲理著作,也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但书中把两者和自然性的宇宙本质——
“道”联系起来,所以“形而上”的特征很强。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老子》的文体,既非如《论语》那样的语录,也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它的语言无所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推进道家思想而具有集大成意味的著作,是庄周及其门人的《庄子》。
庄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年岁略小。只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据《庄子》中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但《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对于个人人生,《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作者还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胠箧》说,常人为防盗,总把箱子锁得很牢,遇上大盗,连箱子一起偷了。“圣知仁义”就是锁牢箱子的手段,大盗窃国,“并其圣知仁义而窃之”。所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焉存。”
极是痛快淋漓。但作者并不主张以积极的行为来改变现实,而是对现实人生持悲观厌世的态度。甚至认为,一切世间的是非、美丑、大小之对立,只是人的认识上的对立,而并非万物自身的性质。
庄子学派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从积极意义上说,它揭示了社会统治思想的本质,表现了摆脱精神束缚的热烈渴望,为封建时代具有反传统精神和异端思想的文人提供了哲学出发点;从消极意义来说,它所追求的自由只是理念上而非实践的自由,提供给人们的只是逃避社会矛盾的方法,因而始终能够为统治者所容忍。
庄子本人既是一个哲学家,又富于诗人气质。庄学的后人,也受了他的感染。因而,《庄子》这部哲学著作,又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并且,其文章体制也已经脱离语录体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文学意义上,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战国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庄子》不仅如此。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这一派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与此相关,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而且,作者的想象奇特而丰富,古今人物、骷髅幽魂、草虫树石、大鹏小雀,无奇不有,千汇万状,出人意表,迷离荒诞,使文章充满了诡奇多变的色彩。
《逍遥游》的宗旨,是说人的精神摆脱一切世俗羁绊,化同大道,游于无穷的至大快乐。所以文章开头,即写大鹏直上云天,飘翔万里,令人读之神思飞扬。
《庄子》的文章又富于抒情性。如果说《孟子》的感情是在清楚的逻辑表达下运行的,那么《庄子》的感情,却往往是无端而起,迷茫恍惚。在上面所引的文字中,已经可以看出这一特点。此外,《庄子》中常表现出伤感的情调,如《至乐》中的一节: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消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
《至乐》的宗旨,是以死为痛苦人生的解脱。这种厌世思想,实际是因为对人生有完美的期望,所以所见皆是痛苦。这一节写庄子对髑髅的一连串发问,便是充满了人生的伤感。
《庄子》的文章结构,也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有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后代文人在思想上、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5、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
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
从文化思想来说,韩非鄙视一切属于艺术、美感范围的东西,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但他的文章很有特色。他懂得运用各种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从逻辑的严密、论述的细致、条理的清晰来看,还要超过《荀子》;因为他喜欢把道理说得很透,一层一层地铺展,所以篇幅大多很长(如《五蠹》约有七千字);因为他的思想尖锐,又很自信,所以文风峻峭,锋利无比,语气坚决而专断。他还善于运用大量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论证事理,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五蠹》)
文章从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推演重大的道理,可谓深刻明切。但取例极端也是一眼可知的。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难一》)
这就是常用成语“自相矛盾”的出处。原来用于攻击儒家同时赞颂尧的明察和舜的德化,指出二者不可能并存于一时,表现了韩非对于逻辑严密性的要求。其他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滥竽充数”等,都是生动的寓言故事,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韩非子》标志着先秦理论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实,后世的理论文章,可以与之相比的也不多。
求知之道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人非圣贤,安能无所不知?只知其一,惟恐不止其一,复求知其二上也;止知其一,因人言始知有其二次也;止知其一,人言有其二而莫之信者又次之也;止知其一,恶人言有其二者,斯下之下矣.
译文:人不是圣贤,怎可能什么都知道呢?只知道其中一点,唯恐不只是这一点,而想方法去寻求另外的内容,这是最聪明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因为听别人说还有另外的含义,这是差一些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喝彩人说还有另外的意思却不敢相信,这是又差一些的求知者;只知道其中一点,讨厌别人说还有另外的意思,这是最差等的求知者.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
及子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
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
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现骇,而贞甫不予易也。
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
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
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
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
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
可悲也已!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节选自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予之穷于世 穷:贫穷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轻易 D.予甚畏其志 畏:畏惧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②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①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②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①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②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 B.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 C.为人伉厉,喜自修饰 D.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明代后期散文家,他继承了西汉和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当时浮饰雕琢的文风。本文和《项脊轩志》都显得文笔质朴简洁,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以自己同沈贞甫的交谊为线索,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最后简介其卒年,并以铭文作结。
C.文章在平实质朴的记叙中,揭示了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平凡读书人的不平凡之处。
D.本文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自己狼狈不堪却受敬重,失知音,不能不恸;畏其志,忧其力,而竟以病死,不能不悲;昔同啜茗论文,今独处寂寞,不能不叹;最后赞其勤学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追记了沈贞甫的的哪些事迹?请列举?7.归有光散文具有质朴简洁、真挚感人的特点,请以本文为例加以阐述。
1.B(A项,“穷”,困厄,仕途不通达;C项,“易”,轻视,看不起;D项,“畏”文中是敬重的意思)2.C(“其”都是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作“他的”;A项,分别是“在”“向、对”;B项,分别是取消主谓短语独立性用法和一般结构助词;D项,分别是“在”“因为”)3.D(A项,“兄弟”,古代男女通用,文中指“姊妹”,作者与贞甫是连襟关系;B项,“相信”,文中是“信任我”的意思;C项,“修饰”,文中指仪表修饰和品德修养;D项,“兵燹”,古今意思相同)4.B(“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错,文中重在介绍沈贞甫为人和为学的态度,对其“身世”基本没有介绍)5.(1)即使是一个字的疑惑,也一定要来我这里考核订正,并且最终认为我的话是对的。(“虽”1分,“过”1分,“卒”、“然”共1分,错一个即不得分) (2)士人在潦倒(或不得意)时,听到别人一句好话,也不能忘怀,我凭什么从贞甫那里得到这样的(恩遇)呢?(“遇”1分;“一言之善”1分;“何以”,译对宾语前置,1分;“于贞甫”,翻译时应前移,1分;“得此”,应译出“此”指代的内容,1分)6.(1)贞甫在我仕途不济时仍然向我请教学问;(2)贞甫不管我仕途逆与顺,都不改变对我的看法;(3)贞甫上进好学,抱病著书立说。
(每句1分,大意对即可。共3分)7.归有光通过回忆沈贞甫的三件小事,表达了对他的英年早逝的痛悼之情:自己狼狈不堪时受到沈贞甫的敬重,字里行间流露出感激之情,现在失去了知音,是人生的一大痛;敬畏沈贞甫的治学精神,担心他的健康,而沈贞甫最后因劳累而死,是令人悲伤的;昔日交往密切,同游同乐,一起切磋学问,现在只剩下自己。
1 钓饵同而得失异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日:“旨哉!意成乎道也。” 2、甲、乙钓鱼是相同的条件有哪些?---- 钓饵同 结果不同 ---(甲)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乙)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 。3、文末“旨哉!意成乎道也”这句话的作用是卒章显志(凸显主题)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甲、乙两老汉画像。
甲老汉:钓鱼时,心中坦然眼睛微闭神色安然,使鱼看不清老汉的用意,因而上钩。 乙老汉:一心取鱼,双目盯着鱼,神色在意鱼,使鱼有所察觉。
所以鱼跑了。、5读了这则小故事,你悟出的道理:办事欲成功,不要急功近利。
要轻松安然。
只有翻译,因为不知道问题。
请参考一下。君 道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齐宣王谓尹文曰:“人君之事何如?”尹文对曰:“人君之事,无为而能容下。
夫事寡易从,法省易因;故民不以政获罪也。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圣人寡为而天下理矣。
书曰:‘睿作圣’。诗人曰:‘岐有夷之行,子孙其保之!’”宣王曰:“善!” 成王封伯禽为鲁公,召而告之曰:“尔知为人上之道乎?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撙节安静以借之,谏者勿振以威,毋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
夫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既成威德,民亲以服,清白上通,巧佞下塞,谏者得进,忠信乃畜。”伯禽再拜受命而辞。
陈灵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
夫树曲木者恶得直景,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
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此之谓也。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
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后果弑于征舒。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对曰:“有之。”
哀公曰:“何为其不博也?”孔子对曰:“为其有二乘。”哀公曰:“有二乘则何为不博也?”孔子对曰:“为行恶道也。”
哀公惧焉。有间曰:“若是乎君子之恶恶道之甚也!”孔子对曰:“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则百姓之亲之也,亦不能甚。”
诗云:‘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诗之好善道之甚也如此。
哀公曰:“善哉!吾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微孔子,吾焉闻斯言也哉?” 河间献王曰:“尧存心于天下,加志于穷民,痛万姓之罹罪,忧众生之不遂也。
有一民饥,则曰此我饥之也;有一人寒,则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则曰此我陷之也。仁昭而义立,德博而化广;故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治。
先恕而后教,是尧道也。当舜之时,有苗氏不服,其所以不服者,大山在其南,殿山在其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川;因此险也,所以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犹未竭也,究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天下闻之,皆非禹之义,而归舜之德。
’” 周公践天子之位布德施惠,远而逾明,十二牧,方三人,出举远方之民,有饥寒而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以入告乎天子,天子于其君之朝也,摄而进之曰:“意朕之政教有不得者与!何其所临之民有饥寒不得衣食者,有狱讼而失职者,有贤才而不举者?”其君归也,乃召其国大夫,告用天子之言,百姓闻之皆喜曰:“此诚天子也!何居之深远而见我之明也,岂可欺哉!”故牧者所以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也,是以近者亲之,远者安之。诗曰:“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此之谓矣。
河间献王曰:“禹称民无食,则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利于人,则我不能劝也;故疏河以导之,凿江通于九派,洒五湖而定东海,民亦劳矣,然而不怨者,利归于民也。”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是以痛之。”
书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虞人与芮人质其成于文王,入文王之境,则见其人民之让为士大夫;入其国则见其士大夫让为公卿;二国者相谓曰:“其人民让为士大夫,其士大夫让为公卿,然则此其君亦让以天下而不居矣。”
二国者,未见文王之身,而让其所争以为闲田而反。孔子曰:“大哉文王之道乎!其不可加矣!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敬慎恭己而虞芮自平。”
故书曰:“惟文王之敬忌。”此之谓也。
成王与唐叔虞燕居,剪梧桐叶以为圭,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汝。”唐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与虞戏也。”
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唐叔虞于晋,周公旦可谓善说矣,一称而成王益重言,明爱弟之义,有辅王室之固。
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皋陶为大理,益掌驱禽,尧体力便巧不能为一焉,尧为君而九子为臣,其何故也?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成厥功以王天下。
【一】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
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
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B 4.晏子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二】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注释】(1)泓:泓水 (2)既:尽,完了 (3)济:渡过 (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译文]: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
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
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
等到楚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宋人既成列( ) 2.翻译下面的句子。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3分)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 , ;(2) 。
答案:1.队列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济而未成列 【三】孔子见齐景公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译文]: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予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
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于是令弟子驾车,辞别景公离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孔子辞不受 辞:(2)今说景公 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亦不可以已乎? 3.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 答案:1.(1)推辞,拒绝 (2)游说,说服 2.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3.孔子认为自己没有功劳,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资格受供养之地。
【四】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
第一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互。
狐曰:“子(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下列字含义 (1)虎以为然 然:__对,正确__ (2)兽见之皆走 走:_逃跑___ 2.百兽为什么‘见之皆走’? __因为看到狐狸后面的老虎,它们怕的实际上是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___狐假虎威告诉我们不能看表面现象,看表面现象容易被迷惑_______ 第二篇: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梨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子多,此必苦梨” 取之信然 1. 请给故事拟一个标题:_王戎析梨___ 2.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尝与诸小儿游 :尝 _曾经,有一次___ (2)诸小儿竟走取之走: _跑去__ (3)唯戎不动:唯___只有 3.看了短文,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试着结合原文分析 _____善于分析事物的聪明孩子_____第三篇原文:东安①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②,献之邑令③。令初不知爱,漫④悬于壁。
旦⑤而过之,轴必坠地⑥,屡悬屡坠。令怪之⑦,黎明物色⑧,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⑨举轴,猫则踉跄⑩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⑾着,于是始知其画为⑿逼真。
翻译: ① 东安:县名,现在湖南省衡阳一带。 善,精通,擅长。
② 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轴:画卷 ③ 邑令:县令。
④ 漫:漫不经心,随便。 ⑤ 旦:早晨。
⑥ 必坠地:总是落在地上。 ⑦ 怪之: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
怪,认为••••••奇怪,感觉奇怪,此处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 ⑧ 物色:察看;观察 ⑨ 逮:等到,及。
⑩ 踉锵:形容猫跳跃捕捉的样子。 ⑾ 然:这样。
⑿ 为:是。译文: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的画,献给县令。
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边。
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
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第四篇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
天命十年二月,来归。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
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十三年二月,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
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十一年,幸赤城汤泉,经长安岭,上下马扶辇,至坦道始上马以从。
还度岭,正大雨,仍下马扶辇。太后命骑从,上不可,下岭乃乘马傍辇行。
吴三桂乱作,频年用兵,太后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闻各省有偏灾,辄发帑赈恤。布尔尼叛,师北征,太后以慈宁宫庶妃有母年九十余居察哈尔,告上诫师行毋掳掠。
国初故事:后妃,王、贝勒福晋,贝子、公夫人,皆令命妇更番入侍。至太后,始命罢之。
宫中守祖宗制,不蓄汉女。太后不预政,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
尝勉上曰:“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又作书以诫,曰: “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
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遗绪,俾予亦无疚于厥心!” 二十四年夏,上出塞避暑,次博洛和屯,闻太后不豫,即驰还京师。
太后疾良已。二十六年九月,太后疾复作,上昼夜在视。
十二月,步祷天坛,请减算以益太后。读祝,上泣,陪祀诸王大臣皆泣。
太后疾大渐,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
己巳崩,年七十五。上哀恸,欲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王大臣屡疏请遵遗诰,以日易月,始从之。
(《清史稿·孝庄文皇后传》节选)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上制诗三十首以献 A. ②请减算以益太后 ①下岭乃乘马傍辇行 B. ②是乃仁术也,见牛而未见羊也 ①古称为君难 C. ②不可为我轻动 ①当于孝陵近地安厝 D. ②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解析:A.“以”: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B.“乃”:①才;②是。
C.“为”:①做;②为了。D.“于”:①在;②比。
答案:A 9.康熙曾满怀 *** 地颂扬他的祖母说:“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有今日成立(暗指清廷所获的成就)。”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孝庄文皇后对两代皇帝的帮助的一组是 ①上制诗三十首以献 ②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 ③告上诫师行毋掳掠 ④朝廷有黜陟,上多告而后行 ⑤尝勉上 ⑥上哀恸,欲于宫中持服二十七月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排除①⑥。
答案:C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世祖顺治即位后。
1、文中的词语“颜色”、“够到”根据它在文中的意思,它们的近义词分别是:__厉害__、__抓住__。
2.救人之道是激怒了你,你才发挥出潜在的能力,爆发出异乎寻常的勇气。 具体是做拾起一块石子,朝那个可怜的人扔去。
这一次他下手比前两次更狠。 3.大家这时对智者也很不满 4.想方俯弗碘煌鄢号碉铜冬扩设法,用尽全身力气、全部才智,调动每一根神经,终于够到了粗大安全的树枝。
他成功了,爬下了树。 5.这个人决定摘一只最甜的芒果。
最甜的芒果一般长在树的最顶端,因为芒果受到日照越多,则味道越甜。 6.不管别人怎么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坚持到底。
设计有关李白的调查表,研究性学习要用
斑竹广告联盟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的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庭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仓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
16.作者在第①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5分)
17.第③段“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④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6分)
18.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该怎样理解?(5分)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终结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
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D.第⑦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面”指文化精神方面。
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出了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欲望。
论文 语言习得概论 文化适应假说 要多少分给多少分
探讨文化间传播的特性,进而分析第二章与第三章中 文化间传播的现象,以及笔者与观察的结果,最后再呼应第一章第四节的文化 相关. 首先探讨同文化相接触时所产生的文化认知现象,并且分析错误的文化认 知将造成文化间沟通的冲击.其次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如何产生或反映 一个文化的内涵.这个部分又可再分为条支线探讨,一条分析相同语言之间 的同文化世界,另一条则入同语言间的个文化世界.最后则按文化接触 的时序,进入跨文化适应的部分.在跨文化适应之前势必面文化认同的问题, 而在确文化认同之后,跨文化适应只剩下跨文化时的反应,与面对文化时 的态问题.
第一节 文化认知
在第一章第四节中所提及的文化认知,可知偏颇或错误的文化认知会导致 文化间沟通的负面冲击.有关刻板印象的文化认知现象,仅出现在跨国族群之 中,也出现在基督徒与非基督徒之间.如同第三章第二节有关同工和基督教信仰 的关系,志工发展中心的同工 D,在进入伊甸工作之前,对基督教与基督徒也 带有刻板印象,她:35
35
以下为同工 D 受访内容.
92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如果说我还没有认识他们的话(指中心同工) ,我的想法会跟我朋友他 们其实是一样的,觉得基督徒很乖很信上帝,很信而且是太信了,然后会觉 得好像他们没什麼朋友的感觉,就是比较错误的想法.……(认识中心同工 之后) 他们很快乐,就是很单纯的人,不一定都很乖,就是他们还是会去玩. 目前我认识的很信上帝,就什麼事他们都可以跟上帝扯上关系.……那时候 的觉得他们(泛指基督徒)的信是上帝说什都是对的,就是迷信,拿如果台 湾来讲就是迷信.可是现在认识是会觉得说,知道说上帝不一定都是给你好 的,也会有魔鬼来阻扰什麼的,有时候有些路还是要自己去走,只是他会给 你一个精神上的依靠,差别应该在这边.
同工 D 由於进入伊甸工作,而得以和基督教基督徒有进一步的接触,在 解认之后,也扭转原先的刻板印象.但同工 D 的家人与朋友,对基督 徒仍旧存有普遍的刻板印象,也正是因为周遭朋友与家人的反应,让同工 D 对 信仰基督教有所疑虑.她:36
因为我之前有一段时间心情很差,然后我那时候都会跟大家说,我可能 跟同工 B 说或跟永祥哥说,然后他们就会带著我做祷告.然后其实我不一 定听得懂他们祷告的内容,只是就是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心里面很温暖,就 温暖起来这样子.然后我就会跟我家人或跟我朋友说,然后就说我以后有可 能,我觉得我自己有可能,如果在继续这样的环境相处下去的话,我觉得我 有可能变成基督徒.然后他们就说不会吧,不能想像你变成基督徒怎麼样. 因为我觉得他们不了解,他们会觉得基督徒给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很乖,然 后就不能乱出去玩,那我给朋友的感觉是我很爱玩,可能会去喝酒什麼的, 他们就说不可能吧,你不可能,就有点像是我会变成尼姑吃素这样绝不可能 一样.……我觉得应该是说,因为他们就是不了解,然后他们可能会觉得,
36
以下为同工 D 受访内容.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现象 93
好像基督徒就是跟我不搭,然后就可能他们会觉得,好像所谓基督徒,好像 就是他很信很信很信这个,什麼都是上帝说什麼上帝说什麼,他们就觉得好 像我不应该变成这样的人,他们会觉得很可怕.
由同工 D 的经可以突显出刻板印象对人产生的影响,当然刻板印象未必 都是负面印象,但确实都是过简单,过概括与夸张化的产物.同工 D 自己 也是因为进入伊甸工作的缘故,才得以扭转自己对基督教基督徒的刻板印象.但 是要进一步去改变她身旁的家人与朋友对基督徒的刻板印象,似乎也是一朝 一夕的事,足刻板印象对文化沟通造成一定程的障碍.
正如同笔者於第三章第三节的访谈内容整,谈及志工 D 由於小姑姑是基 督徒的缘故,进而对基督徒有所接触与认,但这个第一次的接触却让他下 好的印象,致使他对基督徒产生以一概全的现象.即使他也有意到自己对基督 徒有所谓的刻板印象,但在没有深入地认之前,仍难以跳脱出这个甚好 的印象.他:37
其实我本身对基督教没有很好的好感,因为我的小姑姑她是基督徒.那 她因为基督徒所以就每个礼拜天一定要去教会,然后又要奉献,因为她本身 就是有点躁郁症之类的心理的,那信了上帝以后也没有比较好一点,那有时 候也是蛮严重的,而且她不参加就是我们过年拜拜,或是拜过的东西不吃, 那是初期.那时候我就对基督教就是一个很反感的,反正只要是基督教我就 觉得没有什麼好.我觉得或许是她的原因是第一个,第二个原因是我觉得他 们太过於把自己的东西用在别人的身上,就是有点走火入魔或者是过度地信 仰.……我觉得这个宗教不会不好,因为我觉得什麼东西信仰都是所谓的想 法改变你的行为,就是说你觉得生活会更好,那生活就会变好,我相信这一
37
以下为志工 D 受访内容.
94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点.但是我不相信他们就是把什麼事情都套到上帝,有些时候我会觉得他们 是逃避,就是自己解决不了就丢给上帝.因为我个人是相信就是你所要做你 就可以做到,而不是相信靠上帝就可以做到.所以我对基督徒的想法就是他 们就是逃避,或者是也不是说每个人,是没有说每个人,就是有些时候他们 会给我感觉就是上帝就是无限上刚,就什麼都上帝什麼都上帝,所以我很讨 厌这个.
志工 D 由於有意到自己对基督徒产生以一概全的现象,故可避免走向 深的偏一途.一旦偏产生,接踵而的诅咒,规避,歧视,人身攻击甚至灭 族等同程的态与为,定会酿成文化间沟通的悲剧(陈国明,2003,页 96) . 比较同工 D 和志工 D 的情形,可知人原先对基督徒都有先入为主的刻板 印象,认为基督徒很迷信上帝,且人也都有进一步接触基督教的机会,只是 一为印证自己的刻板印象,一为扭转自己的刻板印象.志工 D 因为小姑姑的因 素,加深刻板印象中的负面印象,但同工 D 则因为进入伊甸工作,而反转 刻板印象的负面程,甚至认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印象.由此可知,接触的对象 即是单一个体,都有可能形成他人心中一个群体的形象.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
语言所表达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笔者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也有深刻的体会. 由於笔者并非基督徒,故对於基督徒所使用的许多信仰上的辞汇,仅明其意 涵,也进而衍生出语言与文化的疑惑.原即是使用相同的语言,依旧存有 能解的文化内容在.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现象 95
譬如笔者在第三章第二节的访谈内容,志工发展中心的同工朱永祥,在提 到对志工接触信仰的期待与台湾现在基督教会的生态时到:38
我当然还是会希望这些志工们可以认识耶稣嘛,一定会,所以你看我很 多小动作就会跑出来,就是说一起祷告啊,用一些有趣的方式来祷告.因为 台湾在传福音的过程里头,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早期他可能会觉得它是 外来宗教,他可能是不祭祖,所以它是被排斥在外,反正就是很难就对了, 要传福音是很难的事情.然后又加上台湾的基督徒不学好,搞不清楚状况, 然后就一天到晚跟别人辩论,要不然就一天到晚觉得他自己是真理,所以其 他的都是假的,或者是不好的,或者是烂的,或者是他们是偶像,然后就对 立,对立你还想信耶稣吗 ……然后又加上基督徒,台湾的基督徒有个现 象,就是他只在乎你有没有信耶稣,你信完耶稣他也不理你了,你在政大有 听过团契向你传福音吗 它就是封闭,它太封闭了,就好像它只会把门关起 来自己爱,喔彼此相爱自己来这样.可是你却看早期的教会就是两千年耶稣 当年的那群教会,不是这样子的,它做了很多社会福利的工作,它开始开了 孤儿院,早期两千年最大的就是,让那些孤儿寡妇有饭吃,它很在乎这种事 情.可是现在的台湾教会不在乎这种事,它只在乎这个人有没有信耶稣,在 精神形而上的上面去研讨,在实际或形而下的事情都不注意这样子,那别人 相对本来就是一个看不见的,那别人怎麼知道上帝爱我呢
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到几个基督教用语辞汇,如传福音,偶像与团等. 「福 音」虽可算是常用语,但非基督徒也未必明白其中意涵.杨东川(1995,页 120) 指出「福音就是宣布上帝国成全旧约所应许的福音的实现,开始自耶稣的讲道 宣扬上帝国的福音,耶稣的讲道比在旧约圣经所能表达的加清晰明显,他仅 宣扬上帝国,他本身就是上帝国的在显明.」单就这一段有关福音的明,也
38
以下为朱永祥先生受访内容.文中底线为笔者所加.
96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足以反映出基督教的文化与使用语汇. 「偶像」在基督教中的解释也同於日常 对话的意涵,此处的偶像是指 「以人造的赝品代替真神」 之意 (杨东川,1995, 页 59) .此外在笔者初次接触「团」这个词汇时,只能就语意情境,臆测团 属於名词,但在笔者访谈过程中,才逐渐明了团既是名词当一个团体聚会解, 也是动词当与这个团体聚会解.
再看同一节中,中心同工 A,原为一个民间信仰的人,在接触基督教进而成 为基督徒的过程,逐渐出现语言使用上的转变现象:39
事实上我在这边工作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我是,就是基督徒,可是我说 我不是,他说你不是,然后呢是啊是啊我不是,我还会很开心是啊是啊我不 是,我是慕道友,那时候还觉得慕道友就好了,还很开心那种感觉.然后啊 你为什麼不是,就讲啊,然后就说我不想要决志,因为我觉得决志是一种签 约的感觉,我不喜欢那种感觉.
他这麼能等让我觉得还蛮意外的,真的是一定会等到,如果你今天真的 是他会拣选那个小朋友的话,你会被他拣选到的时候,他会用尽任何方式去 选到你会等到你,我是很深的有这种感觉.
「慕道友」是称呼那些愿意接触并逐渐靠近基督教的人们,而当其愿意相信 上帝并接受这个信仰时,会经决志信主的过程. 「决志」即决定志向,决定 相信上帝的志向.故同工 A 所使用的这个词汇可其接触这个宗教文化的过 程,而「拣选」是她相信这个信仰成为基督徒之后,语言使用上最大的转变. 杨东川(1995,页 120,引言中之引号为原作者所加)明, 「在圣经中「拣选」 一词都用在主动语态,是上帝拣选以色人,而是他们拣选上帝.故以色人
39
以下为同工 A 受访内容.文中底线为笔者所加.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现象 97
是上帝拣选的对象,他们任重道远,拣选乃是为他圣名的缘故.」
此外第三章第三节,同为原是民间信仰而后改信基督教的伊甸志工 C,在 语言辞汇上也出现明显变化:40
我感受到很多上帝的恩典,可是我对他还是有一点怀疑.因为这很矛 盾,比如他们说不能拜偶像,偶像就是类似大甲妈祖或者是说佛教谁谁的, 他们就认为这世界上就只有天父一个人,我当然是半个基督徒所谓慕道友, 可是我就会怀疑,难道这世界上的空间真的只有一个神吗 如果这世界上有 很多空间的话,说不定它不包括只有上帝的话.然后我还有很多想法无法接 受,比如说基督徒不能祭祖又不能吃拜拜的东西,我就无法接受,因为我觉 得中国人祭祖是一个传统.
且自志工 C 的这段剖白中也可以清楚反映出,她内心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即她现已决志信主,但可知她尚未完全接受这个信仰.由此也确实印证,语 言反映使用者的文化内涵及文化价值观.
再回头看到第三章第二节,自幼在基督教信仰环境中成长的同工 B,是 在谈话中充满信仰用语,甚至她会到伊甸工作,也是因为信仰的缘故,因为上帝 为她开这条道:41
那时候,我重新被圣灵感动的时候,我是确定是说,跟上帝说我要服事 的是大专生,我的负担是在大专生身上,所以那时候我就想说,那我就回来 的时候,我就开始祷告说,求印证说那我是不是要辞职,那印证其实有四方
40 41
以下为志工 C 受访内容.文中底线为笔者所加. 以下为同工 B 受访内容.文中底线为笔者所加.
98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面,你都要从这四方面都要得到.一个是上帝的话语就是圣经,一个是环境, 环境有没有这样子地开路,还有一个牧者的话,牧者就是牧师,属灵长辈他 们的建议,以及你心里有没有平安.那我印象还蛮深,那时候我在求这项印 证的时候,很清楚就是我有一天灵修读经的时候,就上帝的话就进来.
此外在她真正决志信主时,她提到:
我高一信主是因为去看一出舞台剧这样子,……那个舞台剧就是布道性 质的嘛,所以看完以后一定会有一个讲员出来布道,然后传福音这样子.
之后她提及大学加飞颺营队时,祷告应许的经:
我自己对上帝做了一告祷告,而且那个祷告,这个就是告诫众人,那个 祷告有时候不要乱祷告啊,很可怕.……我就对上帝祷告说,主啊,求你来 磨练我最不足的部分.……我傻掉的是,我的里面有两个声音,一个是理智, 一个是情感.理智就是说,你看上帝应许你的祷告啊,你不是最不足吗
以及她对志工的期望:
可是我觉得,起码他对伊甸,或起码他在我们这些中心同工身上看到的 见证,我期待是上帝美好的见证,对能够看到好的东西,或者说起码他对基 督教,或基督徒留下一个好印象.
同工 B 是笔者访谈过程中,最笔者困扰的访谈人.主因就是自她所使 用的语言,即语言本身相同,但由於其浓厚的宗教信仰,使其在言谈间,处处 可基督信仰的文化意涵.由於笔者并非基督徒,故在访谈过程中备感艰辛,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现象 99
仅明白辞汇涵义,甚至确定那些辞汇所使用的字汇.毫无疑问地,同工 B 所诉之个人经以及其所使用之语汇,绝对反映基督教信仰的文化内涵,也 反映她个人的价值观. 即语言使用的辞汇,代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但辞汇仍只是语言构成的片 面而已,往往话内容的情境才能表达隐藏其中的文化意义.就如同朱永祥与 同工 B 会时常以圣经的内容开导开解人一般,由此可突出信仰文化对自身 与他人的影响.
上述的诸多子在明,即是使用相同的语言,也可能因宗教文化的差 造成沟通间的障碍.有关语言沟通的另一个根本性问题,即使用同语言的沟通 障碍.在塔岛的服务过程除有语言通的问题外,在寻找翻译的过程中也一 样有使用语言的文化情境问题.由於语言通衍生翻译的需求,但翻译本身也有 语言使用的问题,使得沟通在此形困难.第二章第三节中,伊甸派驻泰国塔 岛的同工郭诗妤多次提及其服务中无法与人直接沟通的困难,她:42
应该说其实最困扰我的是语言问题,其他说像他们比较被动,或者是比 我们做事的速度慢了一点,其实我觉得那都还好.你知道他们是这样子,就 调整自己的步伐,对我个人来讲,那都还是比较好处理的部分.那我觉得在 语言上,你不能直接做沟通,你没有办法直接做沟通,我觉得这是事情最难 处理的部分.
最大的问题在语言上,因为台湾派过去的人,一定都是一开始需要翻 译,纵使书上看过去玩过,可是你对於当地人民的状况跟情况,你不是生长 在那边的,你还是要花一点时间去磨合或者是去了解,跟我们马来西亚直接 是找马来西亚长大的人,他是来台湾念书,然后认同伊甸了解伊甸之后再回
42
以下为郭诗妤小姐受访内容.
100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去,那种状况我觉得是有很大的差别.
同一节,从郭诗妤自泰找寻翻译协助的失败案看,适当的翻译人员 确实难觅,且也反映出语言的使用仅止於会而已,其背后的环境与文化都影 响个人使用语言的能与畅程:
那个先生他的,来这边工作的整个环境状况跟工作内容,跟他个人想像 的也不一样,那加上请来的那个男生,他之前也算是读完神学院,可是他又 还不是正式的传道,然后他的个性算是比较害羞内敛,应该算是个性是比较 那样子.所以那加上泰国北部跟南部这边整个状况,地形,气候,讲的话什 麼完全都不一样,所以他来就不太能适应.二来他们在北部,他们那边,其 实北部就是华人又分很多种,他们算是云南人,所以他们其实自己,他们在 家里什麼全都是讲云南话.所以其实他会讲泰文,可是就是那种灵活跟运用 度,没有我们期待就是像一般,就是讲一般像国语这麼溜,到这麼溜的状况. 所以就是因为他水土不服,加上他的泰语状况没有我们期待到的那麼好,所 以后来他来了就不适应,那后来就回去了.
由郭诗妤在塔的服务工作可知,语言确实为解文化之重要且先决的条 件.无是服务所需抑或日常生活,语言实为沟通之重要桥梁.在笔者於 2005 7 月到塔岛与志工服务时,也深感受到语言在沟通上的重要性,尤其在 英语教学与团康活动上,是深感有口难言的无.由於与服务的志工都会 泰语,故在英语教学上需要翻译协助,甚至在带小朋友玩游戏时,也受限於语 言而只能进较简单无须解的活动. 对照慈济在柬埔寨发放大米时的情况,也曾碰过语言通需要倚赖翻译的问 题,然而即是当地的华侨,在与慈济志工的沟通中也曾出现发音准确而导致 误会的趣事(释证严,1996,页 120) .者比较下可发现,短期翻译寻,但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现象 101
长期的翻译人才得兼顾其工作能;另外非营组织本身的号召与知名也 是关键,就慈济在柬埔寨发放大米一看,其可动员华侨公私学校全体支 援,但伊甸仅能就已有合作的泰区域找寻适当人.
第三节 跨文化适应
如同第一章第四节提及,个人自认归属於哪一个文化团体,对文化间沟通 有极深的影响.文化认同就是指个人对一个文化或族群所具有的归属感,而文化 归属感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社会化过程.文化认同的形成有三个阶段:未审的文化 认同期,文化认同的搜期与文化认同的完成期.在未审的文化认同,极容 形成盲目的文化认知,可以第二章第三节中,郭诗妤对泰国塔岛穆斯的看法 为代表. 由於伊甸在塔锁定的服务对象是渔民,故甚少与当地的穆斯互动,郭诗 妤对当地穆斯的印象,部分自渔民对穆斯的态.即使当地穆斯并没 有对伊甸有所胁迫,但因为没有进一步的接触,故也难以扭转郭诗妤对当地穆 斯的观感.在笔者於塔岛服务时,郭诗妤与姐(秀珍)也纷纷提醒志工 们要小心注意小帽.但笔者在塔岛服务的过程,却亲身感受到自穆斯的 善意.譬如有过穆斯奶奶在看到我们顶著太阳,沿打扫捡垃圾时,现打现摘 自家门前的雾送给我们;也曾碰过穆斯主动送水为我们解渴.就笔者的观察 ,实难认同所谓的小帽都是危险的恐怖分子.以此也可以突出,本章第一节 所提及的刻板印象.所谓的刻板印象是指对一群人过简单,过概括或夸张化 的看法.且其容以人最明显的特徵加以归,并以这一组特徵涵盖全体,与用 同一种方法对待整群人.穆斯最显而的外在特徵,即男子头戴小方帽, 子包头巾,故很自然地使郭诗妤,姐与三毛,以这个眼睛可最明显的特徵,
102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称呼穆斯.且由於其对穆斯的刻板印象,致使他们以一概全,相对忽穆 斯群体内部的差性.但也正如笔者的亲身经,证实穆斯之中仍有友善 亲的人们.
在第二阶段文化认同的搜期,个人会经一段批判性思考的程,然后 重新体认自身的文化认同,但也可能因此带认同上的危机.就如同本章第二节 所提及的伊甸志工 C,就正面一段认同上的危机:43
其实因为我现在还很怀疑,我真的觉得我自己不知道会不会受洗,就像 说我觉得有一些基督徒他们一点想法我觉得我不太能接受.可能他们会觉得 我才是怪人,他们觉得他们那样想法对,可是我觉得,我觉得应该要有弹性, 不是这样子.
在志工 C 的批判性思考过程,她比较先前的信仰与现在的基督教信仰, 也自这之中反与批判基督教信仰,她所能接受与认同的部分,特别是在拿 香祭祖的争议上.由於她认为拿香祭祖是传统,能因为信仰而背弃,但基督教 信仰却又强调基督徒该拿香祭祖,也该出入其他庙宇,这与她本身的观 相违背,也因此无法接受.此外她也能认同基督教信仰,只有唯一一个神的 观,在她所认的其他信仰中,她也相信有大甲妈祖等其他神只的存在,故此 也为她带信仰认同上的危机,致使她对於受洗还有所保. 志工 C 在塔服务回后,逐步接受基督教信仰一事,也让笔者与其他志 工深感诧.而她信主之后,为上的转变譬如她再去算命,则让笔者相信她 确实相信这个宗教.故她出现这般反思性的现象,也让笔者意到自身对於基 督徒或基督教的疑惑,或许也曾出现在这些信仰基督教的基督徒身上,而他们或 许也在经这段文化认同搜期之后,才加确信这个信仰文化.
43
以下为志工 C 受访内容.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现象 103
在第三阶段的文化认同完成期,个人已可有信心地肯定与接受自己的文化 认同.这可由第三章第二节,同工 B 所表现出的坚定基督教信仰中窥:44
我讲白,因为从小因为我个性比较激烈,起伏比较大,所以其实从小我 是在这个环境长大,所以自然而然我会觉得对於其他宗教我是非常排斥,非 常排斥,那个排斥程度是,譬如说我甚至以前,年少不懂事的时候,是听到 譬如说你也很表明说你是什麼宗教的,然后你也很坚定的时候,我是会觉得 说,我心里就会觉得,那我不要跟你往来,或者说就是你不要跟我谈你的宗 教这样子,我难保不跟你杠上这样子.可是那个是很不成熟的反对,那我觉 得也是真的到后来,愈来愈后面的时候,才会说比较怎麼说就是,你今天如 果你一开始就摆出那种态度,讲白一点你怎麼传福音给人家,人家怎麼能够 去了解你的信仰.
对於民间宗教,其他宗教信仰不是很认识,讲句实在话我太敢乱讲,以 前会敢乱讲啦,现在就知道,对我来说就是保留的态度,因为我不了解.我 觉得应该要去认识,动机在於我不了解,我怎麼能去反对它.因为不了解而 反对我觉得这是不理性的,如果今天是真的了解了,了解了然后他是真的有 些东西是不好的,我觉得那可以讨论,可是如果是好的东西那可以成为一种 文化.对我来说,我知道说基督教就是我们是只有这个神,不会有任何其他 的神,可是我不是说其他宗教不好,只是像有些,像譬如说可能一些想法, 或者说一些胸怀一些表现出来的态度,你其实有时候甚至是你必须要去学习 的.这是我觉得感恩是后来自己有慢慢成长,就是你必须要持守是一个比较 成熟的态度去面对.
44
以下为同工 B 受访内容.
104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以前到现在,我的环境几乎都是基督徒比较多,学校不算,我认识的朋 友几乎都是这个里面的人.那一直到真的是开始出社会工作以后,才开始愈 来愈多认识的人是真的不是这个信仰.可是我觉得,也是后来你要去尊重每 个人的想法每个人的信仰,对我来说,我会觉得我其实有些东西永祥哥的态 度是有影响的.他就是宽容的态度,很开阔的态度,有影响我对其实你应该 要这样做,就像耶稣接纳每一个人,他只是不接纳你身上的罪.……尤其到 这边(指志工发展中心) ,愈来愈多我看到的志工,他们可能是民间宗教信 仰,或者是没有信仰,或者是什麼什麼的,那我后来就觉得说,真的你要去 学习,你要去用一个很宽容很开阔的心去看,尊重每个人.当你尊重别人, 别人才会尊重你,你怎麼样评断人家,别人也怎麼评断你.
由以上可知,同工 B 绝对是清楚并有信心地加以肯定与接受自己的文化认 同,甚至她的认同已经高涨到排斥其他信仰的情形.故她也经另一段文化认 知的形塑期,让她自过去对其他宗教信仰的排斥,到现在转已采取开阔宽容的态 .并且已能防止刻板印象,歧视与偏等认知,同时也能坦然面对自他人的 刻板印象,歧视与偏. 笔者在与同工 B 相处的一,可以清楚感受到她在基督教信仰上的坚定 程,虽然她在饭前祷告比大拇指游戏中妥协的态,确实容造成志工无形 的压,但是笔者也有感觉到她对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以及她的自我调适.
正如第一章第四节提及的几个文化变迁一般,古典进化无意间促成 民族自我中心偏,也就是文化认知初期最容出现的现象,一旦能克服自身 的民族自我中心偏,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可避免错误认知以达有效沟 通.再者文化普同性是既定的事实,是以文化相对所主张的概形重要, 亦即透过该民族的文化脉络观察分析整体现象.故文化间沟通只要在互惠的前 提下,秉持诚实与尊重等基本原则,定能达成有效对话,克服文化间沟通的
第四章 跨文化适应现象 105
障碍. 笔者之所以特别强调古典进化与文化相对,乃基於古典进化后人最 为批判的隐含民族自我中心偏点,此乃文化认知中最常的错误认知,也因 此突出文化相对的态,尊重文化间没有高低优之分,也以单一事件断 该文化,而是将其置於整个文化脉络中观察.故笔者并非要追溯探讨文化变迁的 起源,而是要分析文化相接触时所应秉持的态.是以功能与结构功能所强 调的文化与社会的功用,在此未加用. 整第二章到第四章的内容可得知,塔岛的服务工作,语言似乎是最大 的问题与困境,但也能忽宗教因素在服务中的影响,特别是基督教与伊斯 教的接触过程.再看志工发展中心的案,宗教信仰似乎是影响最大的关键,但 也能忽视语言使用在此扮演的角色.是以语言与宗教这个文化元素,同时影 响伊甸的服务,也形成服务过程的冲突,只是在同的情境下,者有比重上 的差.
106 非营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
PS 我这是下载的 中间的小标题自己删下吧。
上一篇:山青院论文查重
下一篇:陆贞传奇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