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议论文素材
育儿议论文素材
现提供7篇素材
徐氏教子学父
欧阳通是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儿子,欧阳询死时,他还很小,母亲徐氏教他学习父亲的书法,继承并发扬父亲的艺术风格。每次给欧阳通买笔墨纸砚钱的时候,徐氏就哄他说:“这些钱,是用你父亲的墨迹作抵押换来的。”欧阳通很仰慕父亲的名声,练习书法非常勤奋。每想到父亲,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在母亲的督促下,他后来终于继承并发展了父亲的书法艺术,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孟母三迁
《三字经》中有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说的是孟柯的母亲教子成才的故事。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少年丧父,靠母亲倪氏纺绩为生。其家原邻近墓地,孟柯游戏时就学埋死人,“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认为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把家迁到集市附近,孟柯又学人做买卖,“其嬉戏为贾市”。孟母认为这也不是好居所,又迁于学宫之旁。孟柯朝夕学为揖让之礼,进退周旋之节,孟母认为这里才是适当的环境,最终定居于此。后来孟柯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成为儒家宗师。
曾参杀猪教子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强调做人要诚实。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上街,可是小儿子拉着她的衣襟,哭闹着也要去。曾参的妻子被闹得没有办法了,就对孩子说:“你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
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家,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雪亮的刀,正在准备杀猪呢!妻子赶忙制止说,“我刚才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就是在教孩子讲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容易相信了。”结果,曾参说服了妻子,把猪杀了。
马援教侄
东汉时期,龙伯高、杜季良二人都是马援的朋友。龙伯高淳朴厚道,办事周密慎重,说话老老实实,待人谦虚,生活节俭,作风廉洁公正,名声威望很高;杜季良慷慨豪爽,急公好义,是非分明,乐于助人,朋友很多,他父亲去世。几个郡都有人前往吊唁。马援跟这两个朋友来往很多,对他俩很了解,也很敬重。马援有两个侄儿一个叫马严,一个叫马敦,都快成年了。马援很关心,很担心他俩不成材。马援身在军营,不能去当面教导两个侄儿,就给他俩写了封信。信中,马援先介绍了龙伯高、杜季良的察性作风,说他俩都是自己“爱之重之”的朋友。但他希望两个侄儿,要学习龙伯高,不要学杜季良。他说,学习龙伯高,即使学不好,也还可以成为忠厚老实的人,譬如雕刻天鹅,刻不像,总还像只野鸭子吧。但是,学习杜季良的话,学不好,就会变成轻浮放荡的浪子,好比描绘老虎,没画成,反而画成一条狗了。信,写得很形象生动,语重心长,两个侄儿读了,很是感动。
诸葛亮教子
诸葛亮告诫子女道:君子做事,心里安静不存杂念,来提高自身修养,约束自己的行为,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没有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的思想,就没有办法表明自己的志向;没有安静而不存杂念的心,就没有办法达到高远的境地。要获得才能,就必须学习。学习,必须安下心来。不学习,就没有办法使才智广博;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能成就学业。太懈怠徽惰,就不能振奋精神;粗暴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与时光一同逝去,意志和时间一起消失,就像枯枝败叶一样凋零衰落,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到了晚年哀伤地守着老屋,又怎能来得及呢?
陶母封坛责子
晋代名将陶侃,幼时家境清寒,母亲湛氏辛勤操劳,供儿子读书。
陶侃在浔阳县(今江西九江)做县吏时,管理渔业,他不忘母亲含辛茹苦一片养育之恩,省吃俭用,孝敬母亲。一日,他见库中新进上好糟鱼,便取了一坛,请人带回呈送母亲。陶母问明情由,顿时脸露温色,将糟鱼原样封好,请来人带回去,并且修书一封,带给儿子。信中说“你身为国家官吏,不知奉公尽职,反以官物送我,这不仅对我没有半点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敦促陶侃做个廉洁奉公的官吏。
在湛氏的教诲下,陶侃为人俭朴,不饮酒,不赌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四十年如一日,算得上是封建社会极少数清廉官吏中的一个。
关于育儿议论文1000字
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
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经的那个宝宝了,她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对这个“小大人”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我们平常也要注意什么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一但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出息”,等一系列影响家庭气氛等不开心的问题也会急驰而来。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经给自己设计的未曾完成"宏伟蓝图"拿过来让孩子来替你去完成。曾经犯错改了就不是问题,相同的错误重演就是问题了。少年的时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
我们认为婷婷只是个平凡的小女孩,我们没有给她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我们只是希望她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长。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帮助她找出差错的原因,而不是开口就责骂她,对于因粗心大意的小毛病偶尔提提,不是揪住不放。尊重她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选择,但也要监督她对自己的选择不要随便更改或后悔,培养她自己独立决定的意识是不可以冲动和随意的。要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规则,由于家庭结构问题,老人都会把孩子当做“宝”来喜欢或讨孩子开心。如果祖辈和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联盟,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纪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要采用背靠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前争执不休。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再盲目服从;平时我们多采用沟通办法,口气婉转,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减少居高临下的家长制批评作风。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她说话,让她感到父母对她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她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了,我们采用“提醒制”,告诉她再过几分钟该休息了,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等等。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
我们提出四个建议:
1、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
2、用近期的学习目标来鼓舞孩子。
3、改掉孩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4、鼓励孩子暂时落后是为最后的冲刺保存实力。
关于教育的议论文素材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本文整理了经典教育写作素材,欢迎阅读。
这不是理由
初三时,第一天,上生理卫生课,老师就在后面的墙上挂了一幅人体解剖图。图上标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都挂在那里。
期末考试时,我们一走进教室,那幅解剖图便被收了起来,整张试卷只有一道试题:“列举人体各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抗议:“我们从来没有学过。”
“这不是理由”老师微笑着说,“那些知识已经挂在墙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了一会儿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起来,然后撕得粉碎。“永远记住。”他忠告我们,“教育不仅仅是学别人告诉你的东西。”
假如你是老师
一天早读,去教室辅导,看到后排有一同学趴在桌上,我顺手拿起一本书朝他背上轻轻拍了一下,他猛抬头,摔出一句:“干什么?我没有睡觉!”满脸骄横。
当时我恨不得立即赶他出去。此时,同学们并不知道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尽量克制自己,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态,微笑着说:“那你说,你趴在桌上,老师该怎么办?噢,对了,听说你的作文写的不错,你写一篇《假如我是老师》的文章吧。”当时,他没有说话,我继续在教室里巡回辅导。
当天午饭后,这位同学到办公室找我,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那样没礼貌。”看得出,他是真心悔过,我自然原谅了他。
1、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亚里士多德)
2、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爱迪生)
3、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教则愚。(王夫之)
4、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蔡
元培)
5、对人民来说,第一是面包,第二是教育。(丹东)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教育写作素材,感谢阅读。
上一篇:论文检测字符
下一篇:期刊式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