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蔡博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1 23:57

蔡博学位论文

1928年5月1日深夜,一条小船在武汉的江面上前行着。船上有两个年轻男子:一个叫陈春和、一个叫王斋公。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把船上的遗体运到到江对岸的龟山,好好安葬。

那具遗体,就是向警予。这一年,她33岁。多年后,我们再提到这个名字,常会在前面加上4个字:一代女杰。

人们都说向警予的牺牲是中国革命的损失,却往往忽略了她的死对于其儿女、爱人的影响。本期,魂说就跟大家细细梳理向警予牺牲后的那些事:

陈春和与王斋公此行,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因为刑场上贴着“不许收尸”的告示,很显然反动派对她恨之入骨,哪怕她已经死了。

自从1927年汪精卫暴露真面目后,武汉就一直处于白色恐怖中,一大批进步青年死在了反动派的屠刀下。这些年轻人中“罪行”一般的,可由亲友带回去安葬。还有一部分“罪大恶极”的,当局则不许人来给他们收尸。

陈春和是个工人,早年就入了党,与组织失联后就一直潜伏在武汉。每到夜深人静时,他就会带着工人兄弟们偷偷把遗体运到龟山西麓补乾亭附近。那儿有个山坳,他们会把遗体埋好。为了将来能辨别清楚,他们会在坟里埋一块石头作为标记。

仅这一、两年的时间里,陈春和与工人们共收殓了一百多具遗骸。所以,对于敌人的各种手段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但看到向警予的遗体,他还是哭了。

向警予依旧是一头帅气的短发,但脸颊却消瘦得不行,满身的伤痕说明她生前受到了酷刑。更让人难受的是,她的嘴里被塞满了石沙,嘴两旁还有深深的勒痕。

听老百姓们说,在押往刑场的路上,她一直在演讲。人群中时不时有老百姓回应她,觉得这姑娘说得有道理。负责押解的反动派怕了,他们开始打她,想让她闭嘴。发现殴打没用,他们又弄来一些石头和沙子,塞进她的嘴里,再用皮带绑着她的双颊,让她再也说不出话来。

她没哭。围观的老百姓却哭了。在他们看来,向警予其实是不用走这条路的。

是的!向警予不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出身名门望族的她,本该过着大家闺秀的生活。她出生在湖南溆浦县的一个商贾家庭,父亲向瑞龄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商人,有“小诸葛”之称。

向瑞龄夫妇生养了10个儿女,得以长大的共有六男二女,向警予排行老九,乳名便叫:九九。对于这个小女儿,向瑞龄格外疼爱,不仅因为她长得乖巧可爱,还因为她自小就聪慧,读书识字一教就会。

所以从小到大,不管向警予想要什么,父亲和几个兄长都会尽力办到。哪怕她要做县上第一个女学生,长兄也遂了她的心愿。只是那时候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个小妹以后会干出那么多大事:她入周南女校、参加革命、去巴黎留学、加入共产党与当地军阀为敌。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不是一个当时的大家闺秀该干的事。因此,哪怕到了90多年后的今天,饰演过向警予的演员胡静也在微博中感慨道:“你本可以天真烂漫,本可以衣食无忧……”

向警予遇害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一直在想方设法营救她的前夫蔡和森,悲痛不已,他在纸上写:“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往日的一幕幕,从相识、相恋、再到分开,都出现在脑海里。

蔡和森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个三湘女子时的情形,那是1918年的事了。那年冬日里的一天,23岁的向警予作为女校校长,为了联系湖南女学生留学的事来到了北京。恰好,当时蔡和森也在北京忙于 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宜。

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溆浦女校校长,蔡和森很欣喜。特别是她的一头短发,更让他印象深刻。他这才明白,为何恩师杨昌济一直对她赞不绝口,称她是:女教育界中之人才。

事实上,对于当时很多年轻男子来说,向警予一直是很有魅力的。男生们的圈子里,有很多关于她的轶事传闻。有人说她为了让女子们都来上学,曾一家一家做动员让父母给女儿放脚,为此她曾亲自给她们解开裹脚布。也有人说她就是个“逆女”,经常把父母气得跳脚。

但就算是这样,仍然有很多男子想娶她。湖南当地有一位叫周则范的军阀,对向警予颇为欣赏,想娶她做姨太太。向家推托不过,便应允下来。向警予听说后气得不行,直接闯到周家,当众发誓:

以身许国,终身不嫁。

周家人没办法,只得作罢。或许是这个誓言让蔡和森以为她真打算不婚,所以在北京相处的日子里,两人并没有在一起。

他们真正开始互相敞开心扉,是在1919年底。这一年,蔡和森带着妹妹和母亲一起,登上了去法国的邮轮。此次,他和另50多名进步青年去法国留学,向警予是其中一个。

从上船到下船一共是35天,蔡和森跟向警予聊了35天。他们不断地讨论中华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有时候他们会发生争论,但每天日出时,同学们又会看到他们站在甲板上说话。

有一天,他们终于聊到了爱情和婚姻。也就是到这时,他们才发现原来真的有跟自己想法一样的人。他们都认为旧式婚姻是没有意义的,年轻人在一起应该是爱情和理想的完美结合。

35天的航行结束,他们基本确定了恋爱关系。第二年5月份,他们在蒙达尼办了一场与众不同的仪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结合应该不能叫结婚,毕竟新郎新娘都不认同以往的婚姻方式,他们把这叫做:向蔡同盟。

参加仪式的有蔡和森的母亲、妹妹,几十名中国留学生,而女方则没有家属参加。那天,他们拍了这样一张结婚照:

新娘、新郎都没有穿婚礼服饰,也没有鲜花,新郎拿着的是一本《资本论》。这场婚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两个“叛逆青年”的爱情为年轻人津津乐道。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甜蜜的向警予,在给父母的信里写道:和森是九儿真正所爱的人,志趣没有一点不同的……

此后的几年里,他们一直并肩战斗,并有了一儿一女。遗憾的是,孩子的到来并没有让他们的婚姻变得更牢固。相爱容易相处难,生活习惯的不合,最终让他们在1926年分开了。或许婚姻专家们说的是对的:太优秀的两个人,往往很难过下去。

分开后,向警予还是那个三湘才女,依然活跃在革命最前线。而蔡和森,虽组织了新家庭,却始终关心着向警予。只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1928年3月,向警予被捕了,蔡和森急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明知道自己也是敌人追捕的对象,却仍四处奔走,想把她救出来。得知向警予被害,他痛苦不已,用一篇《向警予同志传》纪念她。在文中,他说:

现代人诠释这句话时,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后半部分。但仔细品前半部分会发现:终究,她对他来说,仍是“爱人”。

3年后,蔡和森被捕。在敌人的大牢里,他做出的选择和向警予是一样的:决不屈服。 1931年8月4日,他英勇就义,年仅36岁。

有没有一种感情是可以超越婚姻关系,甚至不惧生死的?对于向、蔡二人来说,或许真的有。

向警予和蔡和森的先后牺牲,让无数革命友人痛心。但他们的儿女们,当时对这一切却是毫不知情的,他们都还太小了。

从1920年到1926年,向警予和蔡和森的婚姻共维持了6年,期间他们生了一儿一女。先出生的是女儿蔡妮,母亲牺牲那年她才6岁。次子蔡博,母亲牺牲时他才4岁。

谈起父母,蔡妮曾说:“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暂”,因此蔡妮对父母的了解,基本上是通过其他亲戚。

蔡妮出生在上海香山路的一个阁楼里,夫妻二人之所以会给女儿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们是在法国蒙达尼结合的。当时夫妻俩很穷,向警予一边带孩子一边干革命,妮妮的到来缓解了他们紧张的神经。

4个月后,因为工作的需要,蔡妮被送给了舅妈抚养。从那以后,她就很少再见到父母了。此后,她数次搬家,从舅妈家搬到过姑姑家、又从姑姑手上转到了祖母葛健豪手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她一家人都是搞革命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祖母和姑姑对蔡妮很好,但这并不能减轻她对父母的好奇。她经常问祖母“妈妈什么时候来看我”,但经常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回应,毕竟祖母也不知道。

直到有一天,母亲突然出现在家里。那是1927年,向警予从莫斯科回国,打算去武汉继续革命,路过长沙时她决定去看一下儿女。

其实此时,向警予已经跟蔡和森分开了。当这个前儿媳妇出现在蔡家时,婆婆葛健豪却并没有半分不喜。

关于女杰葛健豪,笔者会在下一篇文章给大家介绍。她绝对是一位英雄母亲,她养育了蔡和森、蔡畅,并保住了蔡家多个孙辈。在蔡家人多年的东躲西藏生活里,葛健豪都是家里的主心骨。她对于向警予这个媳妇,是百分百满意的。

再见到儿女时,向警予几乎没有认出他们。5岁的蔡妮并不知道母亲在外面有多牛,只是觉得她留着短发、不裹脚,和别人的妈妈不太一样。关于这次见面,晚年蔡妮这样说:

这么简单的一个相处细节,和母亲一起睡,被母亲叫起床,是任何一对母女相处时再简单不过的场景。但这个场景,蔡妮记了一辈子。一个小姑娘,对母亲的思念到底有多深,才会把这样的事牢牢地刻在心里?

在长沙只待了几天,向警予就要去武汉了。出发前,在婆婆葛健豪的要求下,全家人拍了这样一张全家福:

照片最左边的女子就是向警予,那年她32岁,样貌清秀,这是蔡妮姐弟俩一生最爱的照片之一。虽然父亲在外搞革命没回来,但母亲在、祖母也在。任外面枪炮声闹得再凶,对蔡妮两姐弟来说,母亲在的这几天都是美好的。

照片拍完,向警予就离开了长沙,这是蔡妮和弟弟最后一次见到母亲。1928年3月,向警予被捕的消息传到了蔡家。

祖母敏锐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因此,她曾打算带孙女、孙子去探监,见母亲最后一面。但最终她还是不敢冒险,万一反动派拿孩子们做文章,那她怎么对得起儿媳。就这样,蔡妮对母亲的回忆,就永远地停留在了那张全家福上。

向警予的牺牲,让本就活在白色恐怖下的蔡家人,变得更加紧张。为了避开反动派,祖母和姑姑带着几个孩子东躲西藏。最后,蔡妮辗转来到上海,跟父亲一起住在我党的一个秘密机关里。

这段时间,已经渐渐懂事的蔡妮,有了近距离了解父亲的机会。父亲工作很忙,话不多,总是盯着她看,有时候会喃喃地说她长得很像母亲。躲了一段时间后,1928年秋天,组织上让父亲和姑姑去苏联,她也被带去了。

一开始,在苏联的日子对蔡妮来说,还是很安稳的。那时她在儿童院上学,父亲在外忙工作,时不时就会来看她。后来父亲回国了,便很久没有消息。过了很多天,一位叔叔才告诉她:父亲在广州牺牲了。

这一年蔡妮9岁,她没哭,因为她甚至不太明白什么叫牺牲。此后,她开始了独自在苏联生活的日子。她认识了很多和她一样,从中国来的同学:毛岸英、毛岸青、刘爱琴、刘允斌、瞿独伊、罗西北、赵亚夫等等,后来弟弟蔡博也被送过来了。

这些首长们的孩子在被送过来之前,其实都有差不多的命运。毛岸英兄弟失去了母亲杨开慧,赵亚夫失去了父亲赵世炎,瞿独伊失去了养父瞿秋白,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这些孩子又是异常懂事的,他们在一起能互相取暖。

有一次,瞿独伊拿了一个相册给蔡妮看,里面有一张她从没见过的照片,照片下写着一行字: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已经多年不曾见到母亲的蔡妮不敢确定这是谁,还是瞿独伊的母亲告诉她:是的,她就是向警予,是你的母亲。

已经懂事的蔡妮,终于知道母亲和父亲是干什么的,也知道他们为何都会死。从那以后,她坚强了很多。战时的苏联人自己也过得很苦,根本不可能给这些孩子好的生活,他们经常饿得手脚浮肿。为了能填饱肚子,卖掉衣服换一块面包、爬树采野果子吃,是他们的日常。直到战火结束,一切才慢慢好起来。

从7岁到31岁,蔡妮在苏联生活了24年。从莫斯科医院学毕业后,她回到了祖国,迎接她的是姑姑蔡畅一家。此后,她在医院当了一名普通医生。1976年后,国家急需俄语翻译人才,她被调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俄语,后被评上教授。她为人很低调,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她是向警予和蔡和森的女儿。

2012年,她病逝于北京,她几乎没给后人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父母的照片。那是在苏联时叔叔阿姨给她的,他们怕她想家。这些照片,陪伴了她半生。

蔡博比姐姐小两岁,他的性格随了爸爸,很沉稳;但做事的风格,则和母亲一样果敢。向警予牺牲后,婆婆 葛健豪 带着孙子隐居在湖南双峰,亲自教导他。

他成绩很好,很快就考上湘乡中学。祖母是一个留过学的女性,祖孙俩经常一起讨论很多国家大事。所以对于祖母,蔡博一直很敬重。但对父母,他几乎没有印象,刚出生一个月,母亲就出去忙革命去了,此后极少再见到。连父母的牺牲,他也是很久后才听别人说的。

1938年秋天,周总理终于派人找到了他们一家,葛健豪这才安心地把孙子交给了组织。他先是被送到了重庆,和周总理、邓颖超见面。见到这孩子,周总理感慨万千,他拍着蔡博的肩膀说:“送你去学习,将来要为死难的烈士报仇……”此后,他也被送去了苏联。

在苏联,蔡博一共生活了10年。在祖母的培养下,他的文化底子很好,很快就成了那批留学孩子中的佼佼者。

当时,在所有同学里,蔡博跟毛岸英的关系是最好的。毛岸英比蔡博大两岁,他们都失去了母亲,都有着东躲西藏的童年,都憋着一股劲要回国干出点成绩。

1945年的一天,23岁的毛岸英突然来找蔡博,跟他说:“我能回国了!”当时毛岸英已经完成了学业,他收到父亲的来信,同意他回国。

这可把蔡博羡慕坏了,他紧紧地握住好兄弟的手说:“我也在等待这一天!”他也很想回国,但父母都不在了,他甚至不知道该跟谁提申请。想来想去,他提笔代替所有留苏学生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向毛伯伯申请回国。

毛主席与蔡和森、向警予的关系,想来大家都知道。早在1913年在湖南一师时,毛、蔡二人就已相识,他们经常共同组织新民学会的活动。在八七会议上,也是蔡和森力荐毛主席进入中央政治局。可以说,他的这次力荐有重要 历史 意义。

而在私下,毛主席和蔡和森都是杨昌济的爱徒。杨老先生临终前,还给好友章士钊写信,让他以后多方照顾毛、蔡二人,在信中他直言:“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不得不佩服杨老先生识人的本事,早在上世纪20年代,他就已经能得此结论。

时隔多年,老友已不在,但故人之子尚存。收到蔡博的信,毛主席感慨万千,他很快回信:“……接到你们的信,十分高兴”。

但当时蔡士学业还未完成,所以没能回来。直到1949年,刘少奇访苏时接见了蔡博,才把他带了回来。因为学的是冶金系炼铁专业,他被安排在鞍钢炼铁厂工作。

1948年鞍山解放时,炼铁厂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对钢铁的需求量一下子增加了数倍,蔡博和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人一起,扛起了 历史 赋予他们的重任。年轻的蔡博有学识、懂技术,很快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并被正式任命为鞍钢厂长。

此后,他成为了我国第一批冶金专家,他的论文还曾让老帅聂荣臻赞叹不已。在他的带领下,鞍钢成为钢铁行业的扛把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鞍钢起到了支援全国钢铁厂的作用,它向包钢、武钢、攀钢等输送了大量人才。

1991年 9月18日,因为长年的积劳,蔡博于北京病逝,终年67岁。晚年时,蔡博经常把父母的照片抱出来擦了一遍又一遍,他总问身边的人:“我做向警予和蔡和森的儿子,合格吗?”

类似的问题,他的好兄弟毛岸英也曾一次次在日记里写:“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毛岸英牺牲后,其遗孀刘思齐曾问过毛主席,主席说:“合格,他是我的骄傲。” 笔者相信,如果向警予和蔡和森能有知,对于这双儿女,也会和毛主席作同样的回答。

魏寿昆的人物生平

1907年(清朝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十六日,魏寿昆出生于没落的天津市商人家庭,1914年入私塾,1917年考入育德庵小学。 1919年(中华民国八年),考入中学,1923年毕业于河北省省立第一中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大学,1929年毕业,获矿冶工程系工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辽宁海城大岭滑石矿任助理工程师,1930年任北洋大学矿冶工程系助教。 1930年秋(民国十九年),魏寿昆考取了天津市公费留德,1931年就读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专业,1932年转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化学系,先后完成特许工程师论文及工学博士论文,1935年夏获工学博士学位,1935—1936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钢铁冶金研究所进从事博士后进修一年。 1931-1935年,在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专业学习,继在德累斯顿工科大学化学系学习、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35~1936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冶金系进修,1936~1937年任北洋工学院矿冶系教授。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回国任北洋工学院矿冶系教授,1937—1938年任西北联合大学矿冶系主任、教授,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教授及工科研究所矿冶研究部主任。 1936至1949年,担负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进行多项课题研究外,还对同时期的其他科技工作者的成果,加以综合、研究和评价。如他撰写的《小型新式炼铁炉之设计与作业》和《20年来中国之冶金工程研究》。1939—1941年,任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矿治科主任、化工科主任及教授, 1941—1942年任贵州农工学院矿冶系主任、教务主任及教授, 1942—1944年任重庆矿冶研究所钢铁冶金研究室主任,兼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 1942年至1947年的6年间,结合中国四川、贵州和江西等省的矿产资源情况,进行了数项重要的科学研究。1943年(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他提出了“贝塞麦法炼钢去磷问题”。在这一课题中,他首先分析了后方各省铁矿的资源情况,针对其共同的含磷高的特点,结合脱磷热力学的理论,提出了小型贝塞麦炉的去磷程序以及用贝塞麦炉与马丁炉双联的操作方法,对当时的小型转炉去磷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他又对贵州铝矿进行了调查,提出提取氧化铝的方法,供炼铝工业参考。1944年,为了解决马丁炉的耐火材料问题,他就四川省白云石矿,进行了两项有关耐火材料的研究课题,一个是“四川白云石去钙提镁之研究”,另一个是“人造镁氧烧制镁砖的研究”。他系统地研究了四川省白云石的地质分布状况,在综合分析了国外文献中从白云石去钙提镁的各种方法之后,提出利用二氧化碳选择性溶解去钙提镁的措施。为提高氧化镁纯度,他发明“静置后处理法”,使氧化镁的含量提高到99.5%,达到制造高质量镁砖的要求,并从理论上阐明了氧化镁提纯的化学机理。上述两项研究成果,得到当时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的三项发明专利权。1944—1945年,任重庆材料试验处冶金组主任,兼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 1945年,他以江西省钼矿为对象,进行了提取纯金属钼、铝化合物和炼制钼铁及钼合金钢的研究。该论文中,除详细地列举铝的用途和重要性、中国钼矿的分布与储量外,还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综合利用的研究方法,即采用国产钼矿,先经焙烧,继以湿法提取钼酸钠、钼酸铵及铝酸钙;在坩埚炉内以钼酸钙炼制钼合金钢;利用硅铁还原铝酸钙,得到含钼40%的钼铁;此外又成功地得到金属钼,其纯度达到94.67%。以上成果也一并获得当时经济部颁发的两项发明专利权。1945—1946年任重庆矿冶研究所代理所长,兼重庆大学矿冶系教授。 1946—1948年任北洋大学冶金系主任、采矿系主任及教授,其中1946—1947年兼唐山交通大学冶金系教授。 1949—1951年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及冶金系教授。 1951—1952年任天津大学副教务长及冶金系教授。 1952—1966年任北京钢铁学院教务长、冶金系与理化系教授。 从1956年起,连续发表了《活度的两种标准态与热力势》等几篇重要论文,解决了活度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在1959年为北京钢铁学院的物理化学及冶金原理两个教研组的教师举办系统讲座。讲授的题目为《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其讲稿经三次修改后,这部专著于1964年出版,受到国内外冶金同行的好评。1957年,北京钢铁学院建立中国第一个冶金物理化学专业。魏寿昆是发起人之一。他编写的《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的教材,奠定了该学科的理论基础。60年代以前的钢铁企业的冶炼工程技术人员,对“活度”概念颇为生疏,认为这是“阳春白雪”难以应用。经过魏寿昆等人多年的推广与传播,许多冶金工作者都已认识到它是研究分析冶炼反应过程的必要手段,并能运用活度进行定量计算。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在提高冶金产品质量以及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逐渐被冶金界所接受。1962年,中国金属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联合举行了中国第一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魏寿昆是该报告会的主要组织者之一。1963年中国金属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魏寿昆提出报告,题为《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发展的情况和今后中国结合生产开展研究的方向》,引起中国冶金界的关注。1964年中国金属学会再度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中国第二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报告会,他仍是主要组织者之一。当1976年中国金属学会恢复活动后,魏寿昆被聘为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72—1978年任北京钢铁学院理化系教授。1979—1983年任北京钢铁学院图书馆馆长、副院长及理化系教授。1988年北京钢铁学院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他至今仍任该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日本钢铁学会名誉会员,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及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1985年,在他主持下,举行过中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冶金过程物理化学学术会议,其中第七届学术会议是与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的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在这些会议上,魏寿昆坚持学术自由,把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编印成论文集。同时,他很注意把中青年的学术成果提交会上作报告或收录他们的论文编印成册,旨在培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人才,使这个领域后继有人。魏寿昆不断拓宽学术领域,80年代后,他大力支持冶金过程动力学及冶金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并力主在冶金物理化学研究中应用与普及推广计算机,不断提高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学科水平,以赶上国际先进水平1988年,攀枝花矿山公司和攀枝花钢铁公司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性质发生争论。矿山公司认为铁矿中的TiO2属碱性,因而,该矿属半自熔性矿,应提高售价;但攀枝花钢铁公司不同意上述说法,坚持TiO2是酸性氧化物,因而该矿不属半自熔性,不予提高售价。魏寿昆用他本人推出的高炉型渣的脱硫活度公式,进行实地计算。得出,如TiO2按酸性氧化物计,根据公式所得出的硫分配比和实际现场的数据完全一致,而TiO2若按碱性氧化物计,则得出的硫分配比远远高出现场数据约20倍以上。据此,两家企业的争论得以解决。完善了选择性氧化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多金属矿有用元素的分离冶金反应过程极其错综、复杂,其间矿石中有价值的金属和大量杂质共同存在,虽经精选,但仍留有一定量的杂质。有的矿石有多种有用金属,而对每一种金属应尽可能分别提取。在冶炼过程中,所用的燃料、熔剂以及耐火材料中某些元素也会参加冶金反应。在冶金多种反应中,有的反应希望进行,有的反应则不希望进行,须加以抑制;有的反应希望提前进行,有的反应则希望推迟进行;等等。为此,于60年代至70年代间,魏寿昆研究了选择性氧化热力学理论。他多次著文指出,当有许多氧化物同时被还原或许多元素同时被氧化时,则存在着还原、氧化顺序的问题。1973年,他首次提出“氧化物转化温度”概念。以这个理论指导并探索了平炉、底吹转炉及顶吹转炉等不同炼钢方法中的元素氧化的顺序与条件,特别是对共生矿的冶炼工艺给予了指导。70年代与80年代间,他运用选择性氧化理论进行了多种工业实践,收到了预期效果。如指导上钢三厂冶炼不锈钢工艺的脱碳保铬问题;为上钢一厂的摇包中铁水脱铬保碳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结合攀枝花钢铁公司和包头钢铁公司的共生矿的条件,分别提出了如何提钒与提铌的最佳工艺等。对有色金属冶炼工艺也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与建议。如为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的火法提镍,魏寿昆从理论上计算了镍锍中元素氧化的顺序,为卡尔多转炉保镍脱硫提出了理论依据并成功地确定了合理的吹炼工艺,使镍的总回收率超过95%。以上的实例与理论计算,均收录在他1982年撰写的《熔锍及熔融金属中元素选择性氧化热力学》一文中,文中结束语指出,在高于转化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的工艺,如镍锍中的脱硫;不锈钢冶炼(包括AOD法)的脱碳以及高碳锰铁的降碳等;在低于转化温度的条件进行的工艺,如含铬铁水的脱铬;含钒铁水中提钒以及含铌铁水的提铌等。由此可见,选择性氧化理论对上述冶炼工艺均有指导意义。魏寿昆同时指出,对于磷和碳元素的去除,除了转化温度影响之外,变更炉渣成分(即碱度和FeO含量)以及气体产物(即CO)的压力均可改变磷与碳两元素氧化的先后顺序。1988年魏寿昆对选择性氧化理论又进一步扩充与完善。他撰写的《金属熔体中元素的选择性氧化及多反应平衡》(英文稿)一文,刊载在德国的《钢研究》杂志上。文中提出“转化温度”为选择性氧化的第一类型,用以选择性分离某种元素;而第二类型则为某元素优先氧化,伴随着多元素同时氧化,最后达到平衡。他还根据埃令海-李查孙(Ellingham-Ricbardson)吉氏自由能对温度的曲线图,建立了较完善、较全面的理论阐述,为多金属多反应的提取工艺,提供了概括性的能实际应用的理论基础。镍锍的保镍脱硫吹炼工艺,曾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进行了半工业的卡尔多转炉试验,取得了圆满的成功,通过了冶金工业部部级鉴定。1988年到1991年的4年期间,他与王之玺、蔡博、韦刚等专家一道,奔赴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包头等地,对中国的铁矿和煤炭资源进行了调查,对鞍钢、宝钢、攀钢、包钢、马钢、武钢、太钢、唐钢(包括冀东)等大型企业的规划作了了解。他们从上海乘船溯江而上考察了长江水运情况和沿长江各冶金厂利用进口矿的条件;访问了山东石臼所、浙江北仓港、福建湄州湾及厦门港、广东大亚湾及湛江等沿海港口,对各港口码头能否有“港厂合一”、“大船运矿”等利用外矿兴建大型钢铁厂的条件等情况进行了普查,并结合中国国情与先进工业国家建设钢铁厂的经验教训,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咨询组成员的名义与王之玺委员联名提出了《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原料路线的建议》和《中国钢铁工业长期发展中若干战略问题的研究》两篇建议书,奉献出他们一片赤诚的“中国心”。2014年6月30日,魏寿昆辞世享年107岁。

上一篇:写在毕业论文最后

下一篇:挫折的论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