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庄论文文献
酒庄论文文献
葡萄酒的文化论文
葡萄酒是西方的重要酒精饮品,下面就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葡萄酒的文化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法国被认为是顶级葡萄酒的代表国,法国人的浪漫气息和得天独厚的多样化气候和土壤,以及2000多年的悠久酿酒工艺、严格的法定产区(原产地控制命名)管理法规,使得法国能够提供风格各异的上好葡萄酒。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法国的酿酒技术,还是法定产区(Bordeux Nice Dijon……)管理法规,都早已被世界其他葡萄酒生产国接受与仿效,并成为范本。
在法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已融入了法国老百姓的生活和文化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早在罗马时期开始酿制葡萄酒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一些稀有的葡萄品种呢,只有在法国才能生长良好,达到其最佳状态。法国的葡萄园几乎覆盖了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
17世纪,法国人开始将葡萄酒种植与生产制度化。1855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当时正值拿破仑三世执政,他想借世界博览会之机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的葡萄酒,同时也有将全国的葡萄酒都参展其中的想法。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以此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行分级,波尔多商会责成葡萄酒经纪人公会制定分级表,将所有酒庄分为五级。在此之后,格拉夫地区和圣埃米利永地区在上世纪中叶也进行了酒庄分级,只不过没有像梅多克地区那样分成五个等级。所有进入分级的酒庄都称为列级酒庄,在酒标上能够看到GrandCruClasse的字样。
早在1855年法国就有了成熟的葡萄酒分级制度。共有四个级别:法定,优良,地区,和日常。其中法定产区的酒级别最高,简称"AOC",占全部产量的35%,这一等级的酒十分昂贵。关于1855年分级的争论很多,然而1855年分级不仅表现了波尔多葡萄酒产区的等级划分,还反映出了该地区的历史渊源、葡萄酒贸易及酒庄情况,其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当时分级后的格局显示,几乎所有的等级园均来自梅多克产区,并且所有评出的酒庄全部集中在波尔多左岸地区,因此这次分级制度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当然这也与波尔多左岸产区拥有临近基隆多河而通往大西洋彼岸其他地区的交通地理优势有着很大关联。
通常,我们想波尔多产的葡萄酒在法国最为出名,其实勃艮第和隆河谷地也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到了勃艮第靠北的村庄还出产顶级的白葡萄酒。在众多的葡萄品种中,黑皮诺是法国主要的葡萄品种,如今有些地区推广了机器采摘,但是一级葡萄园还是以人工为主。通常采摘下来的葡萄会有去梗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恰到火候,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了酒的酸度。还有下一步就是要挤破葡萄了,在村庄里,如果葡萄大丰收,人们还会特别庆祝一下,就会把葡萄放在特制的木桶里,人们不分男女,跳进桶里,合着音乐欢快的在葡萄上跳着舞,下面的葡萄不知不觉就被挤出汁来了。在挤破后和榨汁前会有第一次发酵,然后把葡萄渣送去压榨,以提取更多的汁液。下一步该在低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了,使葡萄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之后进行的酿藏,要在大桶中储藏6—24个月,最后才进行瓶装。大家在酒庄或超市买到了有着宝石般色泽的葡萄酒就是这样一道一道工序完成的。
专家介绍说葡萄酒盛产地区之一的第戎,位于法国中部,城市弥漫着高贵的味道,第戎是法国人公认的'贵族城市,不但富人居多而且也是葡萄酒盛产的地方,法国人不在第戎工作但一定会在第戎置房,因为他们夏天要来度假,可以想象的是因为富人多对高品质葡萄酒的需求大而产量与日俱增还是因为多出产优质葡萄酒才吸引了这么多的富人前来,其实都不是,只是地理条件适宜葡萄的生长,让他们有更优质的葡萄出产,也就理所当然的有更优质的葡萄酒产生。除了葡萄酒的美味,还有姜味面包和芥末酱也是这个城市的特色,想想品上一口甘醇的葡萄酒加上一口沾满芥末酱的面包,你会马上爱上这座城市。
光着脚丫在大木桶里踩压葡萄是法国人制造葡萄酒的第一步流程,当然还有更之前的一步就是把他们从葡萄藤上摘下来,每年夏天第戎都会迎来国内和国外友人到葡萄酒庄打工,买个草帽你也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尝一口刚制作出来的葡萄酒,有点涩涩的,但之后是爽滑的甘甜,闭上眼睛说一句,tresbon!我已经深深陶醉于葡萄酒香中。
在法国除了第戎同样有很多制造葡萄酒的地方,葡萄酒的种类分为干邑、香槟、红葡萄酒、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在法国甚至整个欧洲,干邑也被很多人所喜爱,干邑地区的性格如同所独有的白玉葡萄一样独一无二。温和的大西洋海洋性气候成就了完美的干邑产区,该产区包括滨海夏朗德省,多尔多涅生和德塞夫勒省的一小部分。在这里它们被分为6个产区,分别是大香槟区、小香槟区、边林区、优质林区、良知林区、和普通林区。
现今干邑中最有名气的几大酒庄轩尼诗、人头马、卡穆、奥德和马爹利所用来酿造白兰地的葡萄都来自这6个产区,将白兰地酿制成干邑的过程中一般都会蒸发一半的酒精,起初干邑的酿造者认为这部分丢失的酒被天使喝了,我们叫做送给天使的礼物,据说这个自然蒸发的过程中,干邑地区统计的数字可以具体到每年超过2000万瓶酒消失在大自然中,而这也是酿造者毫不犹豫奉上的贡品,以此换取不可替代的完美品质。
世界上只有两种餐桌上的美味需要等待100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个是西班牙的陈醋,一个便是干邑白兰地。法国人爱酒,其实更爱酒文化,想想桌上摆着一瓶100年的好酒,不想细细品味都难,这片未知的国土已经让我们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葡萄酒等级之分
刚接触法国葡萄酒的朋友总会认为葡萄酒有酸度,就是不好的酒。其实并不是这样:葡萄酒的酸味其中一部分来源于葡萄浆果,如酒石酸、苹果酸和少量柠檬酸,一部分来源于发酵,如琥珀酸、乳酸和醋酸。这些酸度是不可避免的,它促进唾液的分泌,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健康来说必不可少。法国葡萄酒相比其他国家的酒来说比较复杂,并不是只要是AOC级,就是好酒。好酒必定出自好年份。因为葡萄酒的质量关键在于葡萄原料的质量,而葡萄的质量,却因为产地和当年的气候还有对葡萄的管理所决定。自2000年以来的好年份有2000,2003,2004,2005,所以当你看着法文酒标发蒙的时候,看年份选酒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酒标上年份2005,表示瓶中酒的原料葡萄是在2005年采摘的。
与欧洲相比,美国是一个更富于动感和更务实的国家。有更多的活跃的、探索性的,不受约束的风格。直白、简约、急迫、带着点强悍的自信,算得上美国的国家风格和不少美国人的个人风格。这就是美国移民生活深度大体验。也许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被欧洲大陆人和英国人喜欢的优雅的、需要长时间陈酿、需要一颗安静从容的心去品味的葡萄酒,不会受到美国大众消费者的欢迎。美国人是务实的,尽管在葡萄酒上他们仰视法国,但如同在政治、建筑、艺术和文化领域一样,决不会对法国的体系照搬照抄。走自己的路的态度和勇气,在中美两个大国身上表达得并无二致。
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学着法国开始搞DOC和DOCG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行走在以品种标示葡萄酒的道路上。美国移民人是简单而直接的,要让普通消费者记住那些复杂的产区和标签基本上是给自己添乱,所以美国的葡萄酒标签更多的是简洁,特点明显,便于被记住的风格。
葡萄酒左灯右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边是标志性的巴黎盲品会,鹿跃酒庄的1973赤霞珠和Chateau Montelena1973霞多丽分别名列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第一名。另一边是加州的酒厂门口拉白金粉黛酒的汽车排成了长队。美国投资移民的本土大众喜欢的还是一些价格便宜的、直率的、张扬的,涌动着活力的葡萄酒。
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了相当一批大款小款,买了不少的名酒,中产阶级号称也在形成。水平基本还是踟蹰在向法国酒抛媚眼的阶段,追捧拉菲、龙船和白马等,更低层次就是唯法国酒是举。喝什么酒常常是照顾着自己的身份,没照顾着自己的口味。投资移民美国在我们那么多的美食作家和无比兴旺的美食博客的作者中间,相信有一天会出一个帕克那样的人物。
也许因为是个移民国家,也许因为加州生产的葡萄酒差不多占了总产量的90%,在美国的葡萄酒市场上可以看到来自各个国家的葡萄酒,投资移民至少在我参观和短期生活过的几个东部州的大大小小的城市是这样情况。移民美国这和我在欧洲的感觉挺不一样。欧洲的国家一个地区的本地酒占着绝对优势的比例,然后有些来自本国其他地区的酒,和更少的外国酒。
急求!论文 浅谈长城葡萄酒
经销高端葡萄酒的营销策略
葡萄酒市场蓬勃发展,但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而代表高档形象的高端品牌基本被国外特别是法国名庄酒所占据。世界葡萄酒行业权威机构分析认为:到2010年中国对葡萄酒的需求中高档酒将占到50%,中档酒占到40%,而低档酒只占10%。姑且不论其结论是否正确,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几年,高端葡萄酒品牌必将崛起。
但运作高端葡萄酒和运作中低端葡萄酒截然不同。一直以来,我们的市场充斥的都是中低档产品,这和国内市场的消费能力没有直接的关系,更重要的在于国产品牌的低档化现状及运作高端品牌的技术手段不足。市场中很多消费者的消费向来不够理性,很多有钱的个人或者不花自己钱消费的场合,把大把钱送给了国外高档品牌。
挺进高端是一个永恒的论题。葡萄酒行业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土品牌挺进高端的难度。但我们还是要鼓起勇气去做,只有勇敢的挺进高端,本土葡萄酒产业才有望升级,本土葡萄酒的消费才能登堂入室,本土品牌才能开创全新的未来。
一、国产高端葡萄酒滞后的原因
1、母品牌的大众化
以张裕、长城、王朝为主的众多国内葡萄酒品牌多是大众化品牌。其品牌在市场多年的运作中,采用的是大众化经营手段,在向高端品牌延伸的过程中,原来的母品牌不能支持高端品牌的市场地位。所以当张裕想推出高档产品的时候,也要借助卡斯特的力量或者单独采用副品牌为主的全新运作形态;当长城要向高端延伸的时候,也要采用副品牌的方式建设君顶庄园等等。母品牌的大众化造成了国内葡萄酒企业都在中低端市场区间进行争夺,而高端区间都被知名国家的名庄酒所占据。
2、经营意识不够
虽然有很多中国葡萄酒企业做得很成功,但其实在品牌经营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些成功的企业或多或少地都具有阶段性的成功因素。目前他们的业绩并不能说明他们对品牌运营很在行。虽然长城开发了君顶庄园、张裕开发了爱斐堡,华夏推出小产区等产品,总体来说,在高端产品开发与运营方面都还不够。同时,人们在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国外葡萄酒优于国产酒的认识。其实国外的很多很便宜的产品进入中国,我们的一般消费者都无法辨别。何况以法国名庄为代表的国外知名品牌早已经占据了某些高端消费者的心灵。想冲破这层壁垒越来越艰难。这也导致很多不敢在高端品牌经营上下决心。
3、资源不配套
从目前本土葡萄酒品牌的运营水平来看,大多数企业的研发能力、生产条件、
人力资源配置等不支持高端运营,如果进入高端,必须首先进行运营条件的高端化,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也导致很多企业欲进又止,左右为难。
中国的消费者不是没钱。有钱的中国人消费的都是国外知名品牌。仅仅一个中国市场就可以贡献给国外一个企业全年的利润,包括人头马、马爹利、轩尼诗、芝华士、约翰尊尼等等。每年的拉菲酒可能有大部分都被中国人喝掉了。在中国人眼总,这些酒都不是酒,而是身份、地位和品位。有需求就有市场,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高端品牌都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中国葡萄酒市场也需要自己高端品牌的诞生。
二、对高端产品认识的误区
1、高端产品就是高价格产品
挺进高端,价格是一个标志性要素,也是高端意义的最直接体现。但二者不能划等号。高端品牌的价格当然是比较高的,但更高的也是更重要的应该是高价值。高价格只是高价值的外在表现。本土葡萄酒品牌以往的定价策略是基于竞争的,要挺进高端,定价的基点就需要转向以品牌为核心。
2、高端产品就是高利润产品
利润的高低要通过运营成本来核算。常规人们会认为高端品牌的利润一定非常高,但这要看你的运营成本。往往高端品牌的市场营销费用也更高,其成本自然更高。更重要的是,高端品牌往往是需要时间累积的,其隐性的时间成本很高。目前经销企业对高档产品的认识过于表面化,只看到高档葡萄酒相对于生产成本而言的惊人的毛利率,但是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运作高档产品的总成本并不低,实际利润率不一定高。
3、高端品牌就是靠广告打出来的
常规品牌往往依靠广告传播就能在短期获得消费者的关注,甚至获得较好的销售。但对于高端品牌来说,单纯靠广告是打不来的。高端品牌更注重的是品牌的“调性”和“卖相”,注重品牌背后的价值,注重目标消费群的内心感受,有时看高端品牌是否高端,甚至不是看产品价值,而在于消费者心态。
三、什么样的经销商可以运作高档品牌?
1、有强烈的品牌意识
高端品牌的运作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和促销推广就可以成功的,而更重视品牌文化的建设。高端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高附加值,这种附加价值要通过品牌的个性与形象来表现出来。所以在运作高端品牌时,对经销商的品牌运作意识有更高的要求。以往运作中低档产品的时候,更多注重的价格战和促销战,这用在高端品牌身上便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只有强烈的品牌意识,才能在运作中注重消费者的感受,用品牌的力量获取消费认可。
2、有较强的渠道运作能力
高端品牌的运作渠道是比较“狭窄”的,高端品牌要卖给“高端”人群,高端人群肯定不会在传统的、常规的渠道中来消费,更多的具有一种“圈子里消费”特性,所以运作高端品牌的时候,和以往运作中低档品牌的渠道完全不同。经销商必须有能力找到适合的渠道,并能在渠道中获得品牌价值的体现。
3、有较强的品牌推广能力
这种推广能力不是简单地买赠和促销,而更多的是文化的引导、品牌个性的张扬。其推广的内涵在于“推广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这更需要在品牌文化上下功夫。而素有的推广手段又必须和品牌地位、品牌形象、品牌主张相吻合。
4、有资源整合的能力
运作高端品牌必须要有对应的运作体系,它和运作中低档品牌最好要分开。从公司定位到形象,从产品选择到包装,从人力资源到市场推广,都必须符合高端品牌的运作要求。绝对不能用以往运作中低端品牌的方式来运作高端品牌。资源的整合能力将决定了能否走得长远。
四、经销高端品牌的策略
1、首先要明确经营高端品牌的目的
有的经销商经营高端品牌是想补充已有的产品结构,有的是想拓宽销售渠道,有的是想借助现有的网络和人力资源顺带销售,还有的是因为看中了高额利润。对任何一个经销商来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虽然优势和劣势是可以转化和建设的,但肯定是有主次之分与强弱之分的。运作高端品牌和运作大众化品牌是截然不同的,其经营思路、人员配置、市场运营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在运作之前要先明确自己的目的,不要盲目上马。
2、制定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及定位
中国企业更擅长运用的是战术而不是长远的战略,这种用战术指导战略的现状使很多企业只要认为有利可图就干,否则就不干。任何企业要想成就一个高端品牌,则必须摈弃投机和游击行为,对品牌战略进行合理规划,作出长远打算。
3、找到一款具有高端品牌基因的产品
挺进高端,就需要高端产品的匹配。这里一定要看这个品牌有没有这个基因。长城君顶庄园,源于长城品牌,但从庄园建设开始,一直按照高端的路线在走,其品牌形象不会受到原有母品牌大众化的影响。这就可以考虑代理。但如果华夏继续推出很多低端产品,其华夏小区域的高端产品形象就会受到稀释。它的高端品牌基因就比较混乱,也不容易打造成真正的品牌。因此,是否具有高端品牌的基因,非常关键。它从产地、企业形象、产品质量、包装、口感到卖点诉求等很多方面都要有所体现。
4、要懂得“炒作”的技巧
低档酒运作上可以使用和价格有关的促销工具、常规的营销技巧,相对来说是简单的。但是运作高档品牌就不是这个概念,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更需要注意的是细节方面的功夫。大众产品往往强调上量,渠道上要增加购买的便利性,而高端品牌却恰恰不能提高产品的便利性,甚至还要控制产品的销量,甚至故意营造“稀缺性”。如果在路边的便利店就可以买到拉菲,一般的家庭都能买得起长城君顶葡萄酒,那么销售效果将可想而知。虽然渠道上要控制量,但是服务上却要高标准。方方面面要烘托产品的高价值。
5、注重口碑传播
高端品牌代表一种价值。如果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品牌,我消费可能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必要。正因为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消费不起,我才有优越感。这是很多中国人消费高端品牌的心理,因此,高端品牌的传播必须“脱俗“。脱俗的最佳方式便是口碑传播。
6、要有高素质的团队
货卖一张皮,对高端品牌而言,更是如此。要特别注重高端品牌的“高档感觉”。什么人卖什么酒,卖高端品牌的组织结构和卖中低档酒的组织结构一定也不一样。必须要有一个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还要有较高的沟通技巧。整个公司为运营高端品牌要配套各种条件。
7、准确选择合适的渠道
走高端路线,要寻求独特的渠道模式,实现渠道与品牌的匹配。挺进高端,就必须面对高端渠道。很少有人会跑到一个低档的超市去买一个高端的产品,也不会到一个排挡去喝一瓶82年拉菲。高端的人群其活动的圈子相对固定,他们经常出入的场所就是我们的销售渠道。但高端品牌的宣传就不一定都在对应的渠道内了,因为没有大部分人的知道且购买不起,就没有真正喝它的人的内心满足。
目前,国内的长城君顶庄园、张裕爱斐堡、黄金冰谷、华夏小产区酒、怡
园酒庄朗格斯、中法庄园等都可以接受考虑。但还要看他们的经营思路是否符合上述的某些条件。国产高端葡萄酒的价格不是问题,无论是卖500元还是1000元,都不是问题,关键要看你的定位和支撑定位的条件是否能满足。让消费者相信你值很重要。
经销高端葡萄酒需要勇气,更需要眼光。鼓起勇气,认真地比较与思考,在高端酒上打出一片新天地!
拉图酒庄 Chateau Latour (Pauillac)的历史、文化?
拉图尔酒庄(Chateau Latour)是法国的国宝级酒庄,位于波尔多波伊雅克村庄(Pauillac)的南部一个地势比较高的碎石河岸上。酒庄拥有葡萄园面积107.5英亩,植株的平均年龄为35年。庄园每公顷土地种植葡萄约10000株,年产大约20000箱酒。拉图尔酒庄也是1855年分级制度被定级为顶级一等的酒庄之一。
介绍
拉图尔酒庄对葡萄的产量控制得比较严格,在不好的年份时,对采摘后的葡萄还要经过严格的手工筛选,在这一点上,高出拉斐特酒庄(Chateau Lafite)一筹。拉图尔酒庄的酒刚刚酿成时十分青涩,甚至有难以入口的感觉,需要在瓶中至少熟成10年。比如像1945和1947年这样的年份,50年也依然保持劲度,可以继续藏酿。拉图尔酒庄的酒一贯酒体强劲,厚实,并有丰满的黑加仑香味,和细腻的黑樱桃的香味。英国的著名品酒家Hugh Johnson(休·约翰逊)对比拉斐特酒庄和拉图尔酒庄时说,如果拉斐特是男高音,拉图尔就是男低音,如果说拉斐特是一首抒情诗,拉图尔就是史诗巨著。
历史
有文献记录拉图尔酒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331年。在1331年的10月18日,卡斯蒂隆(Castillon)的领主庞斯(Pons)批准当时梅道克地区一个极为富有的家族Gaucelme de Castillon,在圣兰伯特(Saint-Lambert)建造堡垒。在15世纪中期,这里建造了用于河口防御的了望塔,被称为“圣莫伯特塔”(Saint-Maubert Tower),位于距吉伦特河岸大约300米的地方,是一个至少有2层的方形了望塔。
拉图尔酒庄正牌葡萄酒与第二酒就分别是根据以前的圣莫伯特塔和当时堡垒的建筑设计的。现在这个被称为圣莫伯特塔的建筑早已经不存在了,矗立在拉图尔酒庄内的圆形白色石塔原来是一个鸽子房,建于1620至1630年之间。从此,这座白色石塔,拉图尔酒庄的标志性建筑,就在那里目睹了300多年酒庄的沧桑变幻。
拉图尔被开垦成葡萄园大约是16世纪的事情。1670年,法国国王路易14的私人秘书德·夏万尼(de Chavannes)买下了这片葡萄园。1677年由于婚姻关系,酒庄成为de Clausel家族的产业。到了1695年,de Clausel家族的女儿玛丽特·礼斯(Marie-Therese)嫁给了西刚家族(Segur)的亚历山大侯爵(Alexandre de Segur),从此拉图尔便在西刚家族手中被掌管了将近300年。当时西刚家族是波尔多地区的名门望族,当时拥有拉斐特(Lafite),拉图尔(Latour),武当王(Mouton),凯龙(Calon-Segur)等几所著名的酒庄。亚历山大侯爵的儿子尼古拉更有“葡萄酒王子”的美称。
1755年,这位享誉一时的“葡萄酒王子”仙逝,却从此彻底地改变了拉图尔酒庄的命运。因为在此之前,尼古拉的主要心思放在另外一所名庄园拉斐特酒庄的身上。侯爵死后,拉图尔由于继承关系,转为侯爵儿子的3个妻妹所有,并与拉斐特正式分家,从此才得到应有的细致照料并发出无穷潜质。虽然酒庄的产权被分割,但是其中有相当部分掌握在西刚家族后裔手中。
拉图尔酒庄在18世纪已经是非常有名望的酒庄,在当时,很多贵族与富贾大户都热衷于波尔多几个著名酒庄的名酒,拉图尔酒庄就是其中之一。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在出任法国大使期间,最喜欢的四个波尔多酒庄之中,也有拉图尔酒庄的名字。1855年,波尔多对酒庄进行等级评定,拉图尔酒庄名列顶级一等酒庄(Premier Grand Cru Classe)的行列可谓名至如归。19世纪中叶,由于波尔多毗邻吉伦特河水道的地理优势,葡萄酒贸易在这里得到飞速发展,并且推动欧洲的消费者,越来越喜爱波尔多的好酒。此时一瓶拉图尔的价格可以高达其他普通波尔多酒的20倍,进入了酒庄的黄金时期。
1963年,西刚家族出售了拉图尔酒庄75%的股份,将股权卖给两家英国公司,哈维(Harveys of Bristol)和皮尔森(Pearson Group)。消息传来,法国举国为之哗然,认为这是卖国行径。后来哈维公司被联合利昂(Allied Lyons)集团收购,联合利昂集团于1989年3月又斥资将近2亿美元将皮尔森集团手中的拉图尔酒庄股份买下。1993年联合利昂将拉图尔酒庄全部股份卖给法国零售业巨头巴黎春天百货(Printemps)的老板弗朗索瓦·皮诺(Francois Pinault),拉图尔酒庄终于在英国人手里飘零了30年后回到法国人手中。
好在英国人在掌握拉图尔股权的时候,对于酒庄事物不作过多干预,完全委派给当时著名的酿酒师让-保罗·加德尔(Jean-Paul Gardere)。加德尔先生不负众望,上任伊始,就对酒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63年拉图尔酒庄收购了庄园周围共计12.5公顷的两块葡萄园,并开始铲除过于老化的植株。1968年他开始致力于改进葡萄园下面的排水系统,并在葡萄园管理中适当地采用机械化作业。最重要的改革则是在1964年,加德尔先生力排众议,率先在梅道克顶级酒庄中采用控温不锈钢发酵罐代替老的木制发酵槽。英国股东对酒庄资金的注入和任人唯贤的管理,让拉图尔酒庄迅速摆脱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进入另一个黄金时代。
葡萄园
拉图尔酒庄的葡萄园位于波尔多市西北大约40公里的地方,波伊雅克村庄的最南部,与圣朱利安(St. Julien)毗邻。高质量的葡萄酒是选用葡萄品种与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土壤结构和自然气候构成的产区的完美结合。在梅道克地区有一句谚语“只有能看得到河流(吉伦特河)的葡萄才能酿出好酒”,拉图尔酒庄就在吉伦特河岸很近的地方,俯视着吉伦特河。酒庄一共拥有65公顷土地,其中只有47公顷可以用来酿造正牌酒Grand Vin de Chateau Latour(中文就是一等品的意思),这块土地叫做“Grand Enclos(中文就是大中心圈地的意思)”或“Enclos”。这块土地具有典型梅道克地区的地形特点。离吉伦特河岸大约300米,有轻微的坡度,最高处约有15米高,南北各有1条小溪流过,靠近吉伦特河岸的地方是一片青青的草地。“Enclos”葡萄园里面75%种植的是解百纳索维(Cabernet Sauvignon)浓葡萄(原种于法国波尔多地区现在全世界种植的葡萄),20%种植的是墨尔乐(Merlot)葡萄(酿酒黑葡萄,原产于法国波尔多地区),墨尔乐种在离河岸较近,地势较低的地方。另外还种有5%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与1%的小味而多(Petit Verdot)。这里受大西洋海洋性气候影响,虽然气候适宜,但是有时候也显得反复无常。冬季有时会比较寒冷,初春通常寒冷而潮湿,晚春时节则较多雨水。夏季通常比较温暖,在6月中旬以前雨水充沛,然后就会非常干燥。在秋天收获的季节,9月10日到10月20之间通常是晴朗而温暖的好天气。但是,间或来的雨水有时会让一年的辛苦大打折扣。
葡萄园土壤表层是0.6到1米厚的粗砾石,是第四纪冰川开始时,冰河融化侵蚀的产物。只有葡萄才能在这样贫瘠的鹅卵石土壤里生长。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葡萄将根系向深处生长,以找到所必需的养分。砾石在葡萄生长过程中可以帮助吸收热量,帮助葡萄成熟,同时有极佳的排水性能,可以让水很快渗透到下一层的灰土与粘土层中去。这在雨水量大的年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将过多的水分排走。砾石层的下面就是灰土与粘土层,这一层保持有一定的水分和营养,在干旱的夏天,葡萄藤的根系就从这一层吸收水分。粘土层的营养并不肥沃,但是对于葡萄生长来说是件好事,可以促进葡萄根系的生长,让葡萄产量降低,得到更加集中、浓郁的香气和复杂的结构。拉图尔酒庄的葡萄藤,尤其是那一些老植株,其根系可以达到5米之深。这种土壤结构可谓上天的恩赐,因为吉伦特河岸有些地方下部没有灰土和粘土层,而是砂土,失去了保持水分的能力。也正是这独特的土壤构造,赋予拉图尔酒特殊的风味。
1963年,Segur家族出售了拉图尔酒庄75%的股份,将股权卖给两家英国公司,哈维(Harveys of Bristol)和皮尔森(Pearson Group)。消息传来,法国举国为之哗然,认为这是卖国行径。后来哈维公司被联合利昂(Allied Lyons)集团收购,联合利昂集团于1989年3月又斥资将近2亿美元将皮尔森集团手中的拉图尔股份买下。1993年联合利昂将拉图尔全部股份卖给法国零售业巨头Printemps的老板Francois Pinault,拉图尔酒庄终于在英国人手里飘零了30年后回到法国人手中。
好在英国人在掌握拉图尔股权的时候,对于酒庄事物不作过多干预,完全委派给当时著名的酿酒师Jean-Paul Gardere。Gardere先生不负众望,上任伊始,就对酒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63年拉图尔收购了庄园周围共计12.5公顷的两块葡萄园,并开始铲除过于老化的植株。1968年他开始致力于改进葡萄园下面的排水系统,并在葡萄园管理中适当地采用机械化作业。最重要的改革则是在1964年,Gardere先生力排众议,率先在梅道克顶级酒庄中采用控温不锈钢发酵罐代替老的木制发酵槽。应该感谢英国股东对酒庄资金的注入和任人唯贤的管理,让拉图尔迅速摆脱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进入另一个黄金时代。
酿酒过程
拉图尔酒庄的葡萄园每公顷种植1万株葡萄,单位产量不超过每公顷4500公斤,这就意味着酒庄的园艺工人要照顾总共大约60万株葡萄。虽然葡萄园的工作有一些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但是大部分工作还是手工操作,尤其象剪枝和收获这样的工作,这是一项繁重而辛苦的工作。每年的11月份葡萄收获完以后到第二年的3月份,要对葡萄进行剪枝。拉图尔酒庄采用波尔多传统的Guyot Double剪枝法,每侧主枝留3个芽以控制产量。到了6月份,还要进行疏果,去掉部分果串保证剩余部分能够有充足营养和更加集中的香气,这时,每株葡萄最多只能留8个果串。对于年轻的植株,这项工作尤其重要。
对于那些太老已经失去活力的植株,酒庄会将其铲去重新种植。酒庄一般不整块土地的对葡萄植株进行更新,而是对某个植株单独更新。这无疑增加了酒庄的管理难度,因为所有葡萄的种植都有有一定记录,确定其种植日期以鉴别年龄。在葡萄收获的时候,由于新老植株混在一起,还需要分别采摘,因此使用机器是根本不可能的。葡萄工人要分几次收获,先采摘年轻葡萄藤的果实,然后在采摘较老葡萄藤的果实。葡萄在采摘的同时经过人工筛选,按照质量不同而分别存放和处理,质量差的葡萄干脆就淘汰不要了。
葡萄送到酿酒房后,就开始酿酒工序。所有葡萄去梗后,进行破碎,在控温不锈钢发酵罐里进行酒精发酵。来自不同的地块,不同的年龄葡萄藤的不同品种葡萄将分别进行发酵。酒精发酵过程持续大约一个星期,然后在发酵罐内进行为期长达3个星期之久的浸皮过程,以充分提取葡萄皮内的物质。这个过程结束后,要将酒液转到另外的干净的发酵罐中,分离酒渣,开始苹果乳酸菌发酵过程。发酵过程完全结束后,酒与发酵好的酒液要进行一系列的品尝,只有质量最好的才有资格作为正牌酒,其余的,则只能做第二酒(Secondary Wine)和三等酒。
正牌酒在12月份的时候会被注入全新的法国橡木桶里,接下来就要在进行最短18个月的陈酿过程了。在第二年的6月份之前,橡木桶放在新酒专门的酒窖里,使用玻璃的塞子塞住,酒桶并非完全密封。这时的酒是“透气”的,橡木桶会吸收一部分酒液,还会有一部分挥发掉,因此,每星期都要有两次将橡木桶补满。每三个月,酒庄会进行一次倒桶,以分离澄清的酒液和沉淀物质。整个陈酿过程要经过至少6次的倒桶工作。到了6月份,天气转热,橡木桶酒要转入地下酒窖,这里被称作“第二年酒窖”。此时,酒桶会换用木头塞子。木头塞子会因为吸收液体膨胀,将酒桶严丝合缝地堵住,就不需要定期补充酒液了。但每3个月的倒桶工作或依然需要进行,直到葡萄酒陈酿结束开始装瓶为止。
在第二年的冬季,要对葡萄酒进行一次澄清,在每个酒桶里打入6个鲜鸡蛋清,让酒中的悬浮杂质沉到酒桶的底部。在装瓶的前一个月,要进行最后一次倒桶,并将葡萄酒转入酒槽中,进行混合。调酒师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品尝,确定每桶酒的质量,按照恰当的比例将它们混合,然后才能决定装瓶的日期。
从葡萄采摘,经过5周的发酵,18个月的陈酿,2个月进行装瓶工作,还需要等几个月进行分销,2年半的时间过去了,消费者才能买到拉图尔酒庄的美酒。不过2年半的时间值得等,拉图尔的酒总能够以其质量与个性,展现酒的背后许许多多辛勤工作的葡萄酒工人、园艺师和酿酒师们对此酒投入的极大热忱。
葡萄酒品质
拉图酒庄位于波尔多西北50公里的梅多克分产区的波亚克村,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葡萄园面积65公顷,其中47公顷在领地的中心地带,称作Enclos, 拉图酒庄正牌酒Grand Vin皆来源于此。新橡木桶陈酿18个月。葡萄品种以赤霞珠为主,占75%左右,梅鹿占20%。丹宁丰厚,通常要几十年后才能成熟。
拉图酒庄副牌酒为"拉图堡"Les Forts de Latour,由中心葡萄园中树龄12年以下的葡萄及外园葡萄酿造,用半新橡木桶。此外,还有三级酒"波亚克村"Pauillac, 性价比很好。
拉图酒庄早在清末就已被国人认识,在当时的葡萄酒谱里,这类顶级酒被称为"大酒",音译为"拉都",似乎比"拉图"更有王者之气。
拉图庄园正副牌
拉图庄园 CH. Latour (1998) 级别:1855年波尔多列级名庄第1级 拉图庄园(大拉)
产区:波亚克Pauillac
波亚克地区的酒皇,早在14世纪文献中已提到的古老庄园,16世纪开发成为葡萄园,曾经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私人秘书的后花园,一直在贵族中转手,运用现代化的设备,传统的工艺精心酿造,酒体醇厚犹如男性般粗狂有利,后劲十足,优质的陈年能力,被誉为全世界最贵的酒。庄园很特别,不仅有自己的副牌酒,还拥有庄园的三牌酒。
拉图副牌(小拉图)
Les Forts de Latour (2004,2005)
级别:拉图庄园副牌酒
产区:波亚克 Pauillac 拉图副牌
庄园始建于16世纪,拉图靠近吉伦特河岸,种植条件优厚,拉图副牌的酒质直逼列级酒庄第四级,优秀年份甚至可与二级酒庄媲美,价格是众副牌酒之最,有正酒风范,可以用较实惠的价格享受大拉图庄的神韵。
“一门三杰”
拉图尔酒庄的“一门三杰”,正牌酒叫做“Grand Vin de Chatour Latour(拉图尔一等品)”,第二酒叫做“Les Forts de Latour”(拉图尔堡垒),三等酒则简单以“Pauillac”(波伊雅克)命名。
按照法国的传统观念,只有最好的葡萄园才能出最好的葡萄酒。因此,只有在那片47公顷的大中心圈地葡萄园内,12年以上的老植株生长出来的葡萄,才有初步资格,用来酿造正牌酒。在酿造过程中,定期对酒的品试鉴定,也会发现一些发酵罐内的酒质量达不到要求而淘汰,不能用于酿造正牌酒。在如此精挑细选下,拉图尔酒庄平均每年只有55%的产量,约22万瓶,成为正牌酒。不好的年份,如1974年,正牌酒的产量更低到全部产量的25%。
最顶级的酒当然要有最好的待遇,正牌酒都在全新的法国橡木桶里被伺候18个月以上。拉图尔酒庄的酒刚刚酿成时十分青涩,甚至有难以入口的感觉,需要在瓶中至少熟成10年。好的年份需要15年甚至比如像1945和1947年这样的年份,50年也依然保持劲度,可以继续藏酿。拉图尔的正牌酒一贯酒体强劲,厚实,并有丰满的黑加仑子香味,和细腻的黑樱桃等的香味,在梅道克地区堪称如阿诺德·施瓦辛格般硬汉形象的酒。1949、1959、1961、1962、1966、1970、1975、1978、1982、1990、1994、1995均是好年份。1983年的酒味道比较清淡,可能是拉图尔觉得需要改变一贯单宁浓重的风格而使用了比较轻巧的处理方法,但是处理失当。此后的几年,拉图尔似乎失去了应有的风格,直到90年代才恢复到原来浓重的口味上。
第二酒“堡垒”,可以说是拉图尔酒庄的“大兄弟”。1966年开始酿造,他使用的葡萄有70%的解百纳索维浓葡萄和30%的墨尔乐葡萄,“品丽珠”和“小味而多”仅仅根据情况有时添加一点。“堡垒”的葡萄来自大中心圈地以外的另外3小块葡萄园,或者是大中心圈地那12年以下的年轻植株。酿造正牌酒过程中淘汰下来的酒,也会用于“堡垒”。“堡垒”也在橡木桶里陈酿过18个月后方可装瓶上市,不过陈酿的木桶一半用的是全新法国橡木桶,另一半用的使用过一年的旧橡木桶。虽然是拉图尔的第二酒,但是“堡垒”的质量依然可以与顶级四等酒庄(Forth Growth)媲美。拉图尔酒庄平均每年生产“堡垒”15万瓶,占年产量的37%。
拉图尔酒庄的三等酒波伊雅克,从1973年第一次生产,后来74和87年份又生产过,直到1990年才开始年年生产。波伊雅克酒,主要是使用非大中心圈地葡萄园出产的葡萄酿造。
将不能够满足最高标准的葡萄和酒液用于酿造二等、三等酒即保证了正牌酒一贯的品质,又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一举两得。从中也看出法国人对品质的执著追求。达不到标准,宁可降级贱卖,也不会砸掉正牌酒的金字招牌。也正是这样的执著,才让法国两百年时间里,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最好葡萄酒的国家。
拉图堡介绍
拉图堡是以一个位于吉伦(Gironde)河口的堡垒为名的城堡,这个由英国人在15世纪盖的堡垒,当初是为防止海盗而建的。由于地处战略要冲,中世纪以来即成为征战要地。英法百年战争时,此地就是两军必争之地。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法仍在争夺对于拉图堡的“主权”,但这次所争的是酒园了。
拉图堡在14世纪的文献中已被提到,但不是作为酒园。在16世纪已开垦为葡萄园, 1670年法国路易十四的一位私人秘书戴·夏凡尼(de Chavannes)买下了本堡。1677年因婚姻关系,本园移到戴·克劳塞(de Clausel)家族手中。到1695年,玛丽·特丽丝·克劳塞 (Marie-Theresede Clausel)嫁给购买拉费堡的西谷家族杰克公爵之子亚历山大公爵,将拉图堡作为嫁妆,于是拉图堡成为西谷家族的产业。随着西谷家族的中落,“葡萄酒王子”尼古拉逝世后,拉图堡和拉费堡由大女儿及其儿子亚历山大伯爵继承。后来伯爵再将本园交给3位妻妹,拉图堡正式和拉费堡分家。此后,本园分由3家所有。法国大革命爆发时,拉图堡仍有1/4属于西谷家族的卡巴纳伯爵(Cabanar de Segur)。但伯爵流亡海外,革命政府便将这1/4的产权拍卖了。几经转手,这1/4的股份在1841年以150万法郎落入伯梦(Beaumont)家族手中。伯梦家族也是当年拥有本园股份的三大家族之—,于是至此拥有了多数的股权。为避免重蹈西谷家族的覆辙,伯梦家族依法成立了一个法人,拉图堡不至于因继承而被瓜分,也使得拉图堡100多年来能在三大家族——郭帝伏龙 (Cortivron)、弗乐(Flers)及最大股的伯梦的掌握中维持全貌。
1963年,伯梦及郭帝伏龙为了不愿每年将巨额红利分给68位股东,便将拉图堡79%的股份卖给英国的波森与哈维两个集团 (Pearson and Harveys of Bristol),金额为270万美元。消息传来,举国为之哗然,不少法国人视其为卖国行径。26年后的1989年3月,已成为哈维集团东主的里昂联合集团(Alliance Lyonnais)以近2亿美元的天价把在英国波森集团手中的股份购回。1993年6月,法国百货业巨子春天(Printemps)百货公司的老板皮诺 (Francois Pinault)又以较低的7.2亿法郎购下拉图堡的主控权。
加德尔的更新计划之一是引进这种可控制温度、控制发酵进度且可容纳达1.4万升的不锈钢槽,此举一度引起业界的质疑。但结果证明,加德尔的做法是正确的。现代化的发酵方式比起传统方式要减少一半的时间(7~10天),也改善了拉图堡酒的高度涩感与必须放置至少10年方可入口的问题。在不锈钢槽内完成发酵程序后,又会泵回全新木桶中醇化20个月至两年不等。由于拉图堡在年份不好时会更加强筛选葡萄的工作,所以在较差年份的拉图堡仍能保持相当好的品质,这种功夫堪与彼德绿堡相比拟,也是拉斐庄特别是木桐庄所不及之处!
加德尔第二个重要的决定是酿造次等酒,这支可以算是所有二军酒中品质最佳的“拉图之堡垒”(Les Forts de Latour),少部分是由未达拉图堡水准的一军所淘汰的(一般只有60%可以列入一军,不好的年份如1974年只有25%),大部分是由酒园的另两块小园地(共14公顷)所产的葡萄来酿造的,1966年首次酿造,1972年正式上市。“堡垒”虽非“正规部队”,但是酿造过程可一点也不马虎,故其口感必须待醇化数年后才能成熟(也就是耐藏的本领,一点也不让老大哥专美于前)。著名品酒家帕克认为“堡垒”是所有二军酒中最优的,足可列入第四等顶级。不过,由于木桐堡的二军酒上市所挟的巨大声势与优秀品质,“堡垒”恐怕更要兢兢业业、更上一层楼不可了。1990年,本园更推出三军酒,本酒标签只有一个堡垒图像,名称只有一个简单的“波仪亚克”(Pauillac),另在标签下行以小字体标明是在拉图堡装瓶。味道平平,市价约20美元。
帮我下几篇论文吧!关于斑衣蜡蝉的,这个论文很少,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谢谢你了
期刊网搜有70篇。。。
排序: 相关度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显示记录数:10 20 50 显示方式列表 摘要 上页 下页 共有记录70条 序号 题名 作者 作者单位 文献来源 发表时间 被引频次 下载频次
1 HPLC法分离制备斑衣蜡蝉中的吲哚类生物碱 薛公达; 原思通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期刊】中国中药杂志 1996-09-25 2 53
2 利用高压喷枪水击碎斑衣蜡蝉卵块的试验 陈宝玉 北京市陶然亭公园 【期刊】北京园林 1996-09-25 0 5
3 斑衣蜡蝉螯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董景芳 河南省汝南县三门闸公社园林科研站 【期刊】昆虫天敌 1983-12-31 2 12
4 斑衣蜡蝉成虫肠道细菌的鉴定研究 刘玉升; 陈艳霞; 吕飞; 何华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环境生物研究所;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环境生物研究所 山东泰安; 山东泰安 【期刊】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2-30 9 76
5 斑衣蜡蝉螯蜂饲养方法 董景芳 汝南县三门闸乡园林科研站 【期刊】河南科技 1987-01-31 0 12
6 斑衣蜡蝉的形态特征与防治方法 郭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期刊】科学种养 2010-10-01 5
7 斑衣蜡蝉产卵习性调查及防治方法研究 邱益三; 洪平; 范亦刚; 杨文勤 南京农业专科学校 【期刊】植物保护 1991-05-01 1 46
8 斑衣蜡蝉和东方盔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在葡萄上的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王记侠; 张新杰; 任玉华; 何维华; 陈蕾; 张艳 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山东省中粮酿酒葡萄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粮南王山谷君顶酒庄山东省中粮酿酒葡萄苗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蓬莱; 山东蓬莱 【期刊】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04-15 1 59
9 防治斑衣蜡蝉抓四点 张志霄 陕西省礼泉县叱干镇人民政府 【期刊】西北园艺(果树) 2006-02-10 0 47
10 斑衣蜡蝉 桂炳中 【报纸】中国花卉报 2005-03-03 0 8
11 斑衣蜡蝉在武汉地区葡萄上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何华平; 龚林忠; 顾霞; 王富荣 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期刊】果农之友 2007-03-01 1 40
12 动物运动接触反力测试系统、实验与分析 吉爱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04-01 1 224
13 两种葡萄害虫的防治 张积显 陕西省礼泉县建陵镇果树站 【期刊】西北园艺(果树专刊) 2009-02-10 0 30
14 布氏螯蜂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闫家河; 丁世民; 秦绪兵; 王芙蓉; 柏鲁林 商河县林业局; 平阴县林业局; 山东省森防站; 济南市农业局 【期刊】山东林业科技 2008-10-15 0 11
15 陕西省斑蟊素资源的初步研究 袁锋; 马建奇; 雷仲仁; 高天鹏 西北农业大学 【期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09-30 16 35
16 葡萄早春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张建军; 程国利 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中心; 烟台张裕集团葡萄基地办 【期刊】烟台果树 2000-02-15 0 17
17 斑衣蜡蝉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邢作山; 孔德生; 刘秀才 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 曲阜市丝绸公司 【期刊】植保技术与推广 2000-10-15 2 52
18 柿疯病研究:Ⅲ传病介体 俎显诗; 刘秋芬; 金立平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期刊】河北果树 1992-07-01 0 4
19 猕猴桃园的四季管理要点 李书林 本峡县猕猴桃研究所 【期刊】河南科技 1993-05-01 0 2
20 猕猴桃病虫周年防治月历 冯华 陕西省周至县植保植检站 【期刊】西北园艺 2000-12-15 0 27
上一篇:论文查重目录吗
下一篇:知网论文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