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聋生论文主题

发布时间:2023-03-12 03:09

聋生论文主题

一、聋哑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
根据1998年出台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定》中特殊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体育的功能分析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奋勇拼搏、尊重他人并与他人合作等方面的优良作风和品质。
(2)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体育教学是聋哑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3)初步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锻炼方法,使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体育在教育和训练中避免系统性缺陷和形成系统性补偿具有积极的意义,是缺陷补偿和康复的积极、有效手段。
(4)初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为第一性的缺陷,将导致认识活动和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第二性缺陷。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改善和矫正学生第二性缺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体育活动练习需要在特定器械或环境中进行,需要学生克服生理和心理障碍,从而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坚忍不拔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心理品质。而且体育具有竞争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对残疾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聋哑学生体育现状
1、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情况
学生认为体育课的作用排序依次为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培养意志品德、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调查中有56.13%学生认为提高身体素质是体育的最组要的功能,现在的聋哑学生对素质健康的认识在逐步加深;而对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认识很少,第一他们受到体育教师的影响,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一般是比较好的,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体育老师,他们就把体育的作用归结到提高身体素质上;第二聋哑学生本身与外界接触较少,没有真正理解体育在培养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功能缺陷补偿与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一点的让学生接触一下社会外界,多组织一些校外的体育活动来增加聋哑学生对体育的理解。
2、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
所调查的男生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中,增进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和喜欢体育老师排在前三位,分别占所调查男生中65.35%、35.64%和30.69%;调查的女生当中,增进健康、喜欢体育教师和提高学习效率排在前三位,分别占所调查女生中的57.66%、27.93%和26.13%;而展现自我、塑造体型和其它原因则都是排在最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由此可见,聋哑男生和女生在增进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和喜欢体育老师的选择上是一致的,特别是增进健康方面,他们对健康还是很重视。但是他们的展现自我的意识不强,这主要是与他们的学校教育管理方面有关,聋哑学校都是全封闭式管理(主要是考虑他们的安全)。通过访问一些聋哑学生了解到,体育是聋哑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这主要是由于体育活动比较符合广大聋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深受他们喜爱。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聋哑学生生活比较孤独、封闭,与人交往的机会比较少,体育活动使他们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增加,满足了他们交往的需要;聋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意义、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3、不喜欢体育课学生的原因
在对聋哑学生的不喜欢体育课的调查中了解到:他们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究其原因发现排在前三位是学习任务重,没时间、体育课太累和身体素质差,可见这些聋哑学生有共同的原因,分析其原因,第一他们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学习知识比正常人慢很多,当他们懂事之后,都抓紧时间学习;第二是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身体有缺陷或体质太差而不愿上体育课或体育活动,思想上对体育课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在行动上就表现出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这说明聋哑学校的体育教学从内容上必须要寻求一种突破,打破传统上的照抄普通学校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对体育教学手段、方法和形式等等进行相应的创新,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多鼓励他们,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促使他们积极投身到锻炼身体的活动中来,达到提高聋哑学生健康之一的根本目的。
三、提高聋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情感,完成课的任务,是每位体育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体育兴趣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不断改进和革新中做到多样化、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自觉参与,主动投入,在主动参与中磨练意志、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促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形成,从而逐渐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
聋生由于听力、语言障碍,不能很好地与社会、他人进行语言交流,其身心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个性品质和自信心的发展也和;正常儿童有所区别。由于听力、语言障碍,直接影响到聋生的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从而使他们缺乏自信心,情绪低落,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学习缺少信心,总以为社会、人们嫌弃他们,不关心他们,自己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世界。常表现出胆怯和退缩现象。
虽然聋生存在着昕力和语言障碍,但他们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他们不易受外界声音干扰,视觉优势突出,通过观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获得信息。因此,培养聋生观察力是补偿听力缺陷,发挥视觉优势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平时教育学生多看、多想、多提问。教学中结合挂图,建立初步印象,慢慢领会,再练习。在室内课中图文并茂宣传讲解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我国残疾人参加世界、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我校学生参加市、区运动会的成绩,充分证明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可以参加各种活动,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强、自信、自尊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上课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重视聋哑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作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也就是将聋哑学生的个体行为纳入终身体育行为方式,拓宽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在培养聋哑学生个体行为的基础上发展体育特长,使聋哑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聋哑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能力提高了,自然就提高了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情感教学手段
聋哑学生往往在心理上较之正常学生有更多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多关心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体育教师是值得信任和交流的。特别是体育基础差及性格较内向或孤僻的聋哑学生,体育教师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需求,及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体育观念,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手势、一个眼神或者表情等等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觉得受到尊重,让他们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体验成功,以促进其生命的发展。

浅谈特殊教育语言训练与语文教学的思考论文

在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基础上,改革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就要求从整体入手,建立宏观意识。这一整体是指从系统论的角度对聋校语文教学整体的认识,注重教学的连续性,注重教材的内在联系,注重语文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说话(表达、演讲)、视听(看)四个系统的全面发展,注重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基础联系。注重克服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只见单篇课文教学或单方面教学忽视整体的作法。

1 目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个听力障碍者,尤其是自动丧失听力且较严重的人,他们首先失去的是四种能力中的两种基础能力,因而,即使应付一般日常生活也是有困难的。语文教学就是让耳聋学生获得语文能力,以适应社会和日常生活。在完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这是有机的统一体。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语文能力主要包括听、说、读、定这四种基本的能力,而聋童本身听不到,加之由此而直接导致的“说”的障碍,仅存的也就只有读和写了。在语文课堂里,教师过多地关注自身的讲解,而忽视学生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地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没能将探究式教学同课堂知识把控结合起来,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阻碍作用。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由于自身问题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相对迟缓,而教师又只顾及自己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关注,这样就使学生产生自卑情绪,甚至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机械的记忆方式是无法完成创新突破的,这也不利于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2 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到现实当中

通过语文学习,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能力的发展。语文是其他各科的基础和工具,它与各学科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因此,教学中可以适时渗透。这样一节课能讲很多内容,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使其他知识在课堂上得到了巩固或再学习,对其综合能力的形成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教育源自于生活,教育和生活是无法分开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所以,特殊教育语文教学要在新理念的引导下让教学活动回到现实中,进而提高特殊群体的语文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及水平。语言文字是用来传递思想的,特别是中国的语言,最注重神韵,如果不存在形象的感受,不存在文字的领会,学生何以真正感受一个作品,又何以书写出好的作品呢?在特殊教育群体里,大多学生存这样那样的缺陷,很多学生只能透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中的一种方式体会外界事物,所以,生活是特殊群体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课堂教育的延续,而过去灌输式、讲解式的教学方式根本不利于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要将语文教学植入到学生的生活里,进一步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把教学目的以及要求作为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生活里学习,在学习里生活,进而获取富有动力的知识。

3 综合特殊教育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在教学方法上,“重讲轻练”,“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强调了聋生语言的训练,而忽视了聋生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强调了口语的训练,而忽视了书面语言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多信笺于掰开揉碎的字、词、句分析讲解,而忽略了语文能力的整体性训练。教学模式陈旧,“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45分钟,学生听45分钟,老师苦教,学生苦学,但效率不高。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机械地掌握“死的”、呆板的知识。其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四、教学中过于强调和造就聋生学习语文的困难,往往是老师一学期只讲一本书,学生一学期只读一本书,几乎没有其他阅读材料。聋生的语言障碍使得他们也就只有一本书的知识获取量,学生在校学了九年,也只阅读了不足五百篇的课文。由此, 语文教学的面只能越来越窄,最后走进“死胡同”。另外,由于聋校分散的客观原因,各校之间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应有的交流探讨,教师长期处于闭塞的境况中,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执行个性化、分层次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教师通过对学生所具备的不同性格、爱好、素质以及优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式考量,对学生采取的个性化的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喜欢默默学习,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就要针对学生优势的科目加强训练并给予更高的标准,而对于思维固定模式的学生要进行低强度的练习,设定适合学生语文思维提升的方式。

4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加大生活实践

(一)仔细观察生活、认知生活

特殊教育语文教材里有的语文描写相对符合一些学生的实际,可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并没有细心观察事物的习惯,通常会忽略或者了解甚少。所以,教师要在平时加强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如此。学生才可以透过观察去感受生活,体会到生活里的现象及规律,累积素材,为学习打好基础。

(二)激励特殊教育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学生的自主创新是指学生以自我思想以及自我表述为核心,发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真正体现出自身观点。教师要适时指引并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其他方式对语文知识进行掌握和了解,以实现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三)结合实际生活提升生活感悟

教材里有些语句的描述和特殊教育学生的实际经历非常相像,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有意识地通过不同教学方式打造出场景,将课文里表述的客观景象以及现象立体地表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有置身其中的感觉,结合生活里的经验进行感受,提高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学生通过对美丽画面的感受,可以想象课文所传达出的情景,在朗读的过程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充满活力的世界。教师一定要将语文教学和生活接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课文的意思,这也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课堂教学中,组建学生进行同

主题有关的游戏教学,进行实践教学体验乏味的课堂氛围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在课堂教学里,教师如果可以通过组织与主题有关的游戏进行教学,就会使学生产生较大的兴趣。透过游戏,可以确保理论知识的讲解相对简单,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玩乐里完成教学要求。对特殊教育语文教学而言,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转变了过去乏味的教学形式,加快了学生在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化方面的进步。教师要将学生自主学习作为重点,以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尽可能确保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全方位协调学习,进而让特殊教学的语文教学更加富有生趣,让特殊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给学生的未来打好基础。

总之,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的工具,语文能力是提升耳聋学生思维水平和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再次,掌握语文工具,有助于提高耳聋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论聋哑学生的美术教育

论聋哑学生的美术教育

  论文关键词:残疾人; 聋哑学生; 美术教育
  论文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残疾人的教育也应该加强。尤其是美术教育,在以前对残疾人的教育主要是进行技能培养之类的教育,对于美学教育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美术课这门课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残疾人的教育已经到了需要有一个转变性的提升阶段。尤其是美术教育。更需要有新的方法,新的思路,让残疾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到美术教育。
  
  残疾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于正常人群,对他们在艺术学习、教育方面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意义。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过:“人的创造性、能动性是蕴藏在人自身内部中的‘沉睡的力量’。”如何使残疾人从艺术的酣睡中醒来,并从此走上艺术创造的自觉道路,这对我们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和残疾人教育的条件,作一次较为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以揭示残疾人职业美术教育发展及各阶段的年龄特点和阶段分期是十分必要的。
  一、因材施艺,激发学生兴趣
  与正常人一样,兴趣也是影响聋哑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有兴趣的 学习才能调动聋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首先从培养兴趣开始,一二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有一种陌生感,但是内心却有一种想尝试的冲动,并且,他们经历了绘画初期涂鸦、象征的时期,内心开始有一种主观的表现活动。我们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绘画理论。三、四年级是聋哑生绘画发展的初步形成,并开始迅速发展的转折时期;到了五至六年级是聋生绘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物体的概念已开始形成,并能用单色来表现物体;七至八年级是聋生绘画的表象性和思维开始发展阶段,视觉形象占心理符合的主要形象,但这个时期的绘画内容、构思受到绘画技巧表达的限制,因此不敢大胆作画。到了职业一、二年级,聋生已具备一般的绘画技巧,在用线、色方面发展比较迅速;职业三年级是聋生学习绘画的高峰阶段,这个时期对形的理解也日趋完善,能通过感觉系统较为准确地反映造型、色彩的创造力,是聋生超常 摹 仿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从聋哑生绘画发展的过程来看,学龄初期和学龄中期是聋生绘画发展的最迅速时期。因此美术教育必须从学龄初期抓起,方可使聋哑生的绘画起步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也为后来的职业美术教育和高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因人施教,带动大部分学生
  职业班阶段,聋哑生是从各地经考试后选进来的,由于文化水平、专业技术及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绘画教学中,就要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他们接受、理解问题能力的特点采取集体授课、分别辅导的方法,培养尖子学生。因职业班是整个聋生职业教育的关键时期,所以每次上课对学生的作业都要进行公开点评,指出优、缺点,作画中及时帮助其修改构图和调整色调。
  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局部和整体关系并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有了这种感受,正确的观察方法也就慢慢形成了;方法正确了,一幅幅生动而形象的作品就从他们手中创作出来;聋生的绘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构图和设计思路也灵敏清晰,因此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自己的将来充满着自信、希望。只要把残疾人的绘画兴趣调动起来,充分让储存在残疾人内心的能量都发挥出来,才能体现出残疾人真正的价值,更能展示残疾人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面貌。
  三、加强参观欣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然而观察与看不同,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视觉活动,是对周围世界感性认识的特殊形式。它能迅速敏锐地注意有关事物的细节特征,观察是智力活动的门户,若想获得知识、发展智力,首先必须通过观察。达尔文曾说:“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②青霉素的发现者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也认为他唯一没有忽略的就是观察。在美术学习中,观察的任务是对所画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发现其本质的、典型的特征。
  观察在美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学习美术不能一味的在校园里面进行。应该适当的扩大学生的视野,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引导学生领略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无限风光。引导 学生欣赏整洁美观的环境布置和色彩艳丽的节日灯火,唤起聋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其次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篇,让学生体味作品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欲望,提高了审美力。美术毕竟是一种视觉艺术,必须通过多观察,才能激发学生的灵感,才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在观察事物的视觉培养上是至关重要的,聋哑人在视觉方面应该是超过常人的,所以在观察和接受事物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聋哑学生的观察意识。美术中的观察方法很多,主要是比较观察、细致观察和整体观察等。采用那种方法更有效,首先要使观察者的侧重点而论,比如:在人物素描的学习中,侧重点是了解人体的结构,就需要细致的查看其骨点、肌肉等;若表现体积时,着眼点就在所谓的:“三大面五调子”。其次,表现技法和目的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观察方法,如线描需注意形象的轮廓和结构特点,舍去光影和色彩。所以观察既要有目的又要有思想,观察才有意义。
  四、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其表现形式因人而异。许多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作构思才可实现。如绘画构图既可启发学生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处理,也可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采用独特新颖的构图形式去处理。这一点在美术教学中的事实证据不胜枚举,无需过多说明。然而须要特别关注另外一种情况,有关调查资料讲:学生从学前期到小学期随着年龄递增,其创造力骤减的速度十分惊人。美术学习也有这种情况,学生随着年龄越长,越不敢画,其作品越缺乏想象力。有论者分析说:“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被知识的经验和规律性所束缚,逐渐丧失了其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许多美术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作构思才可实现。特殊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聋哑人听觉障碍不仅给聋哑人心理发展带来困难,也给心理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其中最突出的给视知觉方面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由于这一方面知觉的补偿,产生在某些方面超出正常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这理论为依据,通过强化绘画训练,丰富他们的知觉刺激物,并且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大胆一些。让他们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打破常规的构图,打破常规的色彩运用,甚至可以打破一些认为是原则的东西,来促进形象思维发展,推动创造力在较高层次发展。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残疾人教育是一个应该值得各个部门和人群所重视的,尤其在残疾人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让残疾学生能够尽最大可能的享受到和正常学生同等的教育水平。也让残疾人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体会到社会发展给这些特殊人群带来的同样的进步。好让残疾人在将来的社会当中能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来发挥自己的才能,让社会真正的能做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哲学人类学》 作者:(德)米夏埃尔•兰德曼(Michael Landmann)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2]《达尔文生平及其书信集》 作者:(英)法兰士•达尔文(Francis Darwin) 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

相关论文查阅: 大学生论文 、 工商财务论文 、 经济论文 、 教育论文 热门毕业论文 ;

上一篇:期刊论文发布网

下一篇:大会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