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论文答辩院士

发布时间:2023-03-12 04:49

论文答辩院士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10月,抵达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一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0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
  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1978年~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涉及的范围:
  1.印度古代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
  2.吐火罗文
  3.印度古代文学
  4.印度佛教史
  5.中国佛教史
  6.中亚佛教史
  7.唐史
  8.中印文化交流史
  9.中外文化交流史
  10.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
  11.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12.德国及西方文学
  13.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
  14.散文及杂文创作

程抱一的生平履历

程抱一,原名程纪贤,江西南昌人,法兰西学院首位华裔院士。著名旅法华人学者、作家。1929年生于山东济南,1948年抵法,1969年取得第一个文凭,1971年加入法国国籍。其法文名,先采用Cheng Chi-Hsien(程纪贤),后改用Francois Cheng (其中文笔名,开始采用“程抱一”。来源:老子《道德经》第十章“营魄抱一,能无离乎”。道家哲学、道家美学,贯穿了程抱一所有著作 ,成为程一生乐于向法国人传达的主要思想) 。程抱一的成名作——硕士论文《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 是以Cheng Chi-Hsien署名出版 。 从一无名小辈,到受到巴黎上层关注,程抱一(程纪贤)与EPHE执教名人们的对话,皆是从此论文开始 。其后诸书,皆是此书之扩充。此书虽小,却更鲜明。其研究方法,获得了不小的轰动。以至于,程抱一后来的博士论文答辩,其出席者与影响,相对而言,反倒平凡得多,远没有其硕士论文牵动名人之多。程抱一硕士论文的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罗兰·巴尔特与谢和耐 。 戴密微(谢和耐之师)与桀溺教授,对此论文成功亦有很大帮助 。此书出版后,当时EPHE的博导之一,心理学家雅克·拉康展示出了巨大兴趣,马上开始了与程抱一的长期对话,直到拉康去世。当时,拉康正是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引荐下 ,得以进入EPHE执教,与列维·斯特劳斯一样,拉康是关注青年学子程抱一的诸多老师辈人物之一。《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一书封面与书内汉字书法,皆出自熊秉明之手书(HSIUNG PING-MING) ,故成为极其珍贵而难得一见的熊秉明早年作品代表作。 程纪贤于1947年进入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48年随其父(时任南京国民政府驻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官员——著名教育家程其保)赴法国定居。程抱一到法12年后获得第一份正式工作(1960) ,到法20年后获得第一个公立名校文凭(1969, Diploma of EPHE, Grande Ecole Public) 。初到法国的头十二年 生活清贫、无正式工作,但程抱一刻苦自学,在法语联盟协会(Association Alliance Francaise)学习法语,在巴黎圣热内维耶夫图书馆(Bibliotheque Sainte-Genevieve)通读法国文学经典,在巴黎各大学旁听。事实上,由于程抱一(程纪贤)并未在中国读完大学(仅念了半年,即随父抵法),故程抱一亦像诸多民国名人一样,并无大学本科之“科班”学历。如饶宗颐没有初中文凭,却被破格提拔为香港大学教授。其后,程在法国民间组织“法语联盟协会”学习语言(其文凭不被中法教育部承认)、在巴黎各大学旁听、在巴黎图书馆苦读自学的经历,约略似乎相当于程抱一靠刻苦自修而完成了其“大学本科”的学习过程。只不过,在异乡,这个孤独奋斗的历程过于悲凉 ,以致平常人常规的大学本科四年的时间,在程抱一身上被拖延成了十二年(1948-1960)。但正如其自述所说——“我胸中有一团火” ,“机遇只属于有准备之人”,若没有这个自强不息的靠自学增强实力的过程,程抱一绝不可能有后来得到其“伯乐”戴密微教授破格录取的决定性机缘 。 1960年,因旁听讲座后作出深入提问,程抱一结识了著名汉学家戴密微教授(Paul Demieville)并得到其帮助,以“助手”的工作身份,进入戴密微执教处——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派的大本营 、国立名校(Grande Ecole Public / Great School Public) 巴黎高等研究实验学院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EPHE)。在法国,Great school(Grande Ecole)高于University,是一个常识。在Great school里工作,并同时学习、出成果、毕业,更不容易,故程抱一首先进行法译汉的翻译,给台湾投稿,以打好基本功。当时,EPHE第四系(4e section)教授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刚转入第六系(6e section),并接替其导师吕西安·费弗尔(Lucien Febvre)成为第六系系主任。由于布罗代尔对中国文明的独特重视,随即在第六系创立中国研究中心 。该中心包含有一个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由李嘉乐Rygaloff Alexis创建)。因戴密微教授的帮助,“来法十多年,我才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 ,——“丝毫没有因为我当时口袋里没有文凭的问题而受到影响” 。在EPHE做助手工作期间,程抱一开始了业余文学翻译(主要以法语诗歌汉译为主),并陆续将译稿寄给台湾、大陆的文学刊物,此即为今日可见的几种程译法国诗选之来源 ,其汉语译文颇具功力,有译笔传神之好评。 程抱一到法12年后进入的法国巴黎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简称“Hautes Etudes”、法国高研院、高等研究学院、法国高等研究院、法文名: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官方缩写:EPHE,国立性质:Grand etablissement public, dependant directement du Ministere de l'Enseignement superieur et de la Recherche de la France。由拿破仑三世的教育部长、历史学家维克多·杜慧Victor Duruy创建于1868年,EPHE直属法国高教部,该性质一百五十年未变,名师云集,享有世界声望(de renommée internationale)。学生在该校做论文,所得到的文凭在法国向来享有盛誉。EPHE汉语名,又译:法国高等研究院 、高等研究学院 、索邦高等研究院 、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法国高等实验研究院,等等。 汉译校名的多样性,是因“pratique”一词造成。法语中,法国教授们习惯将EPHE简称为“Hautes Etudes” ,即法国高等研究院 。因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字面中的“pratique”是研究方法,而非行政属性)。1868年,EPHE自创立之日起,就被其创立者Victor Duruy简称为“法国高等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Etudes) 。创校者、教育部长Duruy从未掩饰他的雄心:其建立巴黎大学高研院EPHE的意图,在于推动老巴黎大学的创新精神。(Pour sa création, Duruy ne cachait pas son ambition. Il aurait alors annonce : « L'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st un germe que je depose dans les murs lezardes de la vieille Sorbonne ; en se developpant, il les fera crouler. ») 。Duruy创校后,EPHE历史上名人辈出,因注重实验,而学问扎实、视野开阔、稳妥创新,该校的博导们,几乎主导了19-20世纪西方文科革新的主要流派。索绪尔语言学派 、年鉴学派、结构主义、符号学派、法国亚述学、法国埃及学、法国敦煌学、法国希腊学、法国突厥学、法国梵学、巴黎城史学。。。19-20世纪西方各大高端文科流派,都在这里诞生。EPHE PARIS是二十世纪西方文科主要流派的风暴眼。以致深刻影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和英国 。中国学界首先接触的常常是英美的转译本。而六十年代,程抱一(程纪贤)作为一个漂泊异乡的已四十岁的“年轻人”,独立支撑,自强奋斗,将中华老祖宗的文化精华抛进了巴黎名人堆里,导致了轰动效应,使中华文化被认识,实至名归。随后,香港学者饶宗颐从七十年代末起,开始受邀担任客座教授在EPHE PARIS执教,直到九十年代获得EPHE荣誉博士与法国骑士勋章为止,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被更多地介绍给西欧学者与思想家。 1962-1969年,经过八年“孤独的勤勉”,程抱一在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EPHE) 取得硕士学位Diploma of EPHE (法文:Diplome de l'EPHE,程度:硕士 BAC+5;性质:公立大学文凭 Diplome universitaire;曾得到过此学位的法国著名汉学家有:法兰西学院院士谢和耐、法国远东学院院长傅飞岚、巴黎七大东亚文明系系主任汪德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施舟人等) 。程抱一的第一导师是李嘉乐 (Rygaloff Alexis,旧北大罗常培与老舍的法国弟子) 。其论文答辩委员 为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和谢和耐(Jacques Gernet,戴密微弟子)。在硕士论文《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答辩成功通过后,程抱一(程纪贤)一举成名,得到当时在EPHE执教的多位世界级学者的重视,( 如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 、列维·斯特劳斯Levi Strauss 、拉康Jacques Lacan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格雷玛斯s 等),从此开始与法国文化精英的对话 。 程抱一的硕士论文《张若虚》于次年(1970)即被列维·斯特劳斯所领导的结构人类学大本营——巴黎绵羊出版社Paris Mouton 与吕西安·费弗尔、布罗代尔所领导的年鉴学派大本营——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出版社Paris EPHE 联合出版(Cheng Chi-Hsien,《Analyse formelle de l'oeuvre poetique d'un auteur des Tang, Zhang Ruo-xu》,Edition EPHE et Paris Mouton 1970. Le travail a ete presente sous la direction de Rygaloff Alexis pour le diplome de l'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en 1969.) 。程抱一的第一本法语处女作《张若虚》出版后,得到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亲自上门问询与推荐,随后,程抱一受到享有严肃学术名誉 的巴黎门槛出版社(Editions Seuil)约稿,遂将其硕士论文《张若虚》扩充,接连发表著名小册子《中国诗语言研究》和《中国画语言研究》。后用已出版的三本小册子,破例直接通过博士答辩(并未按常规撰写真正意义上的博士论文)——1979年,程抱一在EPHE教授谢和耐Jacques Gernet所创建的巴黎七大东亚文明系(LCAO of PARIS 7)取得博士学位。其后,程抱一的一生主要任教于巴黎东方语言学院(INALCO)并于该校退休,长期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也曾多次受邀在其他院校授课讲学。1998年程抱一受邀到北京大学讲学,因而在留法五十年后第一次回国。中年后,程抱一不再进行学术研究,兴趣转向文学创作。用法文发表了多部个人诗集和小说。其用法语撰写的长篇小说《天一言》 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2002年程抱一入选法兰西学院(Academie Francaise),成为其四百年来首位华裔院士。2006年12月1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赵进军大使出席同济大学校长万钢授予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先生“名誉教授”证书仪式。仪式由驻法国使馆公使曲星主持,教育处白章德公参、复旦大学副书记彭裕文以及来自法国高校和企业的代表共40多位中外来宾出席。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大使孔泉先生,也多次看望了程抱一教授。程抱一用法文写作了许多作品,也包括介绍中国文化,翻译中法两国文学大师的作品,被法国学术界称赞为“中国与西方文化之间永远不疲倦的摆渡人”。他的许多作品已经成为西方学术界研究中国绘画、诗歌的主要参考材料,他的诗歌《石与树》被选入《20世纪法国诗歌选》。程抱一的女儿程艾兰也为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著名汉学家程艾兰Anne Cheng,早先在巴黎高师学习英文专业,后发现到自己虽在法国出生长大,但仍并不能被认同是法国人 ,于是改学汉学,到法国汉学重镇EPHE巴黎高等研究实验学院跟随著名汉学家桀溺教授Jean-Pierre Dieny学习汉学 。德高望重的谢和耐教授,二十多年后,也再次成为程艾兰的答辩评委 。1998年其代表作《中国思想史》 获得西方汉学最高奖项——儒莲奖Prix Stanislas Julien,2008年获得法国汉学泰斗谢和耐、汪德迈提名,入选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接掌曾由亨利马伯乐、戴密微、谢和耐等执教过的法国最高汉学讲席。程抱一父女合译的《论语》 至今仍是最权威的法文译本,于2009年被灌制成有声书唱片 。在西方,与辜鸿铭所译的《论语》英文版并称双璧。1971年程抱一加入法国国籍 。2002年程抱一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仅有40名终身院士,程抱一是其中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位亚裔院士,授予他的佩剑柄上镌刻着文天祥《正气歌》的第一句“天地有正气”。2012年程抱一被推选为南京大学十大杰出校友之一 。

学位论文答辩必须严格把关

学位论文答辩必须严格把关

不断有坊间传闻或媒体曝光,研究生论文抄袭剽窃、弄虚作假时有发生,严重者有的院士导师也受牵连;导师间互相聘请为答辩专家,投桃报李,本来十分严肃庄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成为导师间友情交易的场所;答辩过程中,偷工减料,压缩程序和时间,随意拔高,互相恭维,更是屡见不鲜。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学风日下,正在成为滋生学术的“重灾区”。

每年五一节过后,开始进入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高峰期。从五一前夕开始送审论文,到6月中旬答辩基本结束,前后持续近两个月时间。近些年,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无论是研究生还是研究生导师的学风及至学术道德都呈每况愈下之势,这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表现尤为突出。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非同小可,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把关。首先,应把好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关,严防“注水”。其次,要把好答辩过程关,严防“缩水”。最后,要把好答辩专家聘请关,严防“放水”。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是反映其研究成果、代表其学术水平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保证论文质量从选题开始,把好送审关已是最后关口。研究生要对研究成果进行完善,达到最终满意才申请答辩;研究生导师要认真批改审阅,包括论文立论、结构、数据处理、文字、图表、参考文献和打印规范等都合乎要求才同意提交学位管理部门;学位管理部门更是要确保质量,严禁高抬贵手和在送审时帮忙找关系,将注入水分的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很多学校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实行将论文作者和评审专家互相匿名的“双盲”评审和“一票否决制”等措施,值得大加提倡推广。

研究生答辩是一种同行评议方法,当然要请同行专家,这是国际惯例。但答辩专家,尤其是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请学术道德高尚、学术造诣专深、工作认真负责、精力充沛的同行专家,决不能徇私情、作交易;尽量避免集中请那些名气大、交际广的专家,造成这些专家每到答辩高峰期就东西南北满天飞,甚至一天之内辗转好几个城市的高校,哪里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审阅学位论文呢?决不给答辩“放水”留下可乘之机。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还要注意不同专家在研究领域、研究思路、研究风格和学术流派等方面的合理组合,以防一家之言和“近亲繁殖”。

学位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一般需要经过研究生陈述、专家提问、研究生答辩、答辩委员会合议几个基本程序,每个程序都有严格的'时间和规则要求。答辩委员会要严格履行职责,属于基本程序的“规定动作”绝不“缩水”,应杜绝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完成十多个博士生答辩、数十个硕士生答辩的走过场现象;提倡根据学科专业等实际情况设置有创新性的“自选动作”,答辩中有问有答,有辩有议,专家与研究生充分互动,让研究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全面深入的检验。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周立伟的人物经历

周立伟(1932.9.17--)男,汉族。电子光学与夜视技术专家。出生于上海市,浙江省诸暨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66年获前苏联数学物理副博士学位。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理工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名誉副理事长 、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北京理工大学首席专家、校科协主席、博士生导师等职。研究同心球系统与移像系统的电子光学、阴极透镜空间像差理论、宽电子束聚焦普遍理论、动态光电子学及时间像差理论、电子光学空间与时间传递函数、成像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等,建立了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为我国微光夜视行业由仿制走上自行设计研制、自主开发开辟了道路。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5部。专著《宽电子束光学》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研究成果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等。1984年和199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和全国兵器工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97年被俄罗斯萨玛拉国立航天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生活周立伟,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一个制药工人的家庭。幼年时求学于上海培正小学、湘姚中学和高桥中学,1948-1951年在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现上海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习。周立伟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上海度过的,他亲身经历了沦陷时期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直到上海解放,对新、旧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强烈的感受。上海解放前,在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学期间,他在地下党引导下接受进步思想,参加学生运动。上海解放后,他成为第一批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抗美援朝时,他踊跃报名参军,后因身体原因未被录取。1951年7月,他被分配到上海公私合营华通电机厂工作,任技术员,他工作积极,努力钻研技术。当时还不到20岁的他,在电表车间搞技术革新时,创造性地研制了一种绕扁平线圈的绕线机,提高工效7倍。上海《劳动报》为此专门作了报道。在厂里他虚心学习,认真刻苦,同时深深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要求上大学充实自己。组织上满足了他的愿望。1953年,他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分配到仪器系军用光学仪器专业学习。在校五年期间,在师长们的谆谆教诲和党组织的引导下,他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工作积极,担任过团支委和班长等职务。195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负责筹建夜视技术专业。他满腔热情投身于新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写出了《电子光学理论和设计》等教材。1962年11月,他被派往苏联留学,在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学院电物理系学习。留苏期间,他主要研究静电聚焦同心球系统的电子光学和阴极透镜的像差理论。整整三年半,他以惊人的毅力探索像管电子光学前沿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6年4月,他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获苏联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5月,他刚回到母校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了。1971年,他被下放到河南驻马店“五七干校”劳动,后随干校迁到北京大兴县庞各庄。1972年回校后,他一方面主持夜视技术教研室工作,组织专业教师为工农兵学员上课;另一方面参加国家夜视技术的攻关会战,主持研究变像管和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系统计算与设计。1973年与1974年,他两次被派往荷兰和英国考察像增强器技术。1978年,他率团参加在英国伦敦由帝国理工学院召开的国际光电子成像器件学术会议和由兰克集团召开的电子成像国际会议。在国际光电子成像器件学术会议上,他发表了《电磁聚焦同心球系统的电子光学》一文,得到了高度评价,为他日后在国际上的重要影响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中国科学的春天。1978年以来,有好几年时间,周立伟感到年轻时代思考过的种种问题和想法在脑海中翻滚,抑制不住对科学研究的冲动和创造的渴望。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理论,他站在新的高度,对前人的学术成果作了科学总结并汇入自己的学术新见解,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概括、总结与提高;在张量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具普遍意义的曲轴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的完整理论体系,进一步发展了宽束电子光学。专著《宽束电子光学》出版后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荣获1994 年第八届中国图书奖、1995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和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对变像管和像增强器的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计算,周立伟也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内夜视技术领域研究所和工厂均使用由他领导的课题组研制的软件包设计各种变像管和像增强器。他的研究为我国微光夜视行业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研制、独立自主发展开辟了道路,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4年由于“在电子光学研究独树一帜,有些技术理论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周立伟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升为教授。自1978年以来,周立伟发表学术论文、科技报告和专著等200余篇(部),据1999年统计,有140余篇次被检索系统收录。专著有《宽束电子光学》、《宽电子束聚焦与成像——周立伟电子光学学术论文选》、《一个指导教师的札记》以及《目标探测与识别》(主编)等。他曾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技改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等重大奖励。周立伟在国内外电子光学与光电子成像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多次被邀请讲学,作学术报告,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等。他曾担任中俄国际学术讨论会主席、光电子成像与探测国际会议主席和亚洲光子学国际会议的国内委员会主席,四次被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聘为SPIE论文集第1982、2898、3561、4925等卷的主编和分会主席,1994年、1995年两次被美国国际科学基金会(ISF)聘为电子光学学科评委。1992年他当选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1997年被授予俄罗斯萨玛拉国立航天大学名誉博士称号,2000年当选俄罗斯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自1999年起,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谢列夫院士邀请他共同合作进行有关飞秒电子光学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支持下,2003年,他与谢列夫院士开始第二轮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在国内,周立伟1983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聘为全国第二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至今任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教研室主任,系、学院和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委夜视技术专业组成员,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夜视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国防科技名词大典》副总主编等。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防组成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兵器工业科技奖专业评审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兵工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兵工学报”、“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应用光学”、“红外与激光工程”、“中国工程科学”、“Chinese Optics Letter”等学报和期刊的编委以及“光学技术”名誉主编、“红外技术”编委会副主任等。此外,他还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兼职教授等。周立伟德业双馨,诚以待人,严于律己,为人谦和,治学严谨。在45年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生涯中,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技术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个人经历1932年9月17日出生于上海市。1946-1948年 在上海高桥中学学习。1948-1951年 在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学习。1951-1953年 任公私合营上海华通电机厂技术员。1953-1958年 在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学习。1958-1962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助教。1962-1966年 在苏联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学院电物理系研究生。1966-1980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助教、讲师。1980-1984年 任北京工业学院副教授。1983年—至今 任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1984年—至今 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1999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一篇:研究斯宾塞的论文

下一篇:论文答辩发言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