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地质构造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2 06:22

地质构造毕业论文

工程地质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态包括 成因演化论 、 结构控制论 和 相互作用论 ,这些理论有着相通的思想 方法 ,就是成因决定结构,结构控制行为,工程地质过程是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地质学论文 范文 一: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价值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及其特点

1.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基础工作,工程设计之前,地质人员要详细查明拟定建筑区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按照一定比例尺将其如实地反映在地形底图上,作为工程地质预测的基础,提供给设计部门使用。

1.2工程地质勘探

对任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表到地下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评价,都离不开勘探工作,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探包括:物探、钻探、坑探等。

1.3工程地质野外试验野外试验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经常进行的重要的勘察方法,是获得工程地质问题定量评价和工程设计及施工所需要参数的主要手段。水利水电工程野外试验包括:钻孔压水试验、灌浆试验、荷载试验触探试验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野外试验水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试验仪器和设备的发展。

1.43S技术应用

3S技术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三大技术系统的集成与总称。遥感技术是3S技术的基础,它提供主要的遥感信息源。GPS技术用于遥感信息的精确定位,GIS技术则为遥感信息的获取提供辅助信息和专家思维,并对所提取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且具有制图功能。近年来,国内开始在一些特大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3S技术,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采用了3S技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1.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特点有:非凡性与复杂性、实践性与 经验 性、工程地质问题的长期性与隐伏性。

二、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和条件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由于工程建设对原有的地质环境的改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泥石流、斜坡滑动、斜坡崩塌、洞室围岩坍塌、溶洞、地质缺陷等。

2.2库区工程地质问题

水库蓄水后,水位上升,水深加大,流速减缓,近坝一带水似静水体,形成一个广阔的人工湖,这就会对库区及其邻近地带的地质环境生产影响,产生库区渗漏、浸没、淤积、坍岸及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

2.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条件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不是孤立、偶然发生的,它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必然联系,其形成、发展和变化,都是工程活动对这里自然地质条件影响的结果,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运用的地质条件就是工程地质条件,它主要是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物理地质现象等。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形成条件及对策

3.1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条件有:流域内应有丰富的固体物质,并能源源不断地补给泥石流;要有陡峻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纵坡;流域中上游应有由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式补给的充沛水源。防治泥石流的原则是以防为主,兼设工程 措施 。可采用如下的防范措施:预防:在上游汇水区,做好水土保持,调整地表径流,加固岸堤;拦截:在中游流通区,设置一系列拦截构筑物;排导:在泥石流下游设置排导设施使泥石流顺利排除等措施。

3.2斜坡滑动

斜坡滑动形成的条件:原有斜坡结构被破坏、斜坡外部荷载超过其承受能力等。斜坡滑动的防治措施:排水、消坡、抗滑桩、抗滑挡土墙、预应力钢索锚固措施、灌浆法、砂井砂桩加固法、焙烧发等。

3.3斜坡崩塌

斜坡崩塌发生条件和发育因素:山坡坡度55-75度、表面凹凸不平;岩石性质和节理程度:软硬岩石互层组成;地质构造:岩层产状、构造作用。斜坡崩塌的治理措施:爆破或打楔、灌浆、调整地表水流、铺砌覆盖、坡面喷浆等等。

3.4水库地震

水库地震是指水库蓄水后诱发的地震,水库地震发生的条件有:地质条件、激发条件,其中激发条件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水库诱发地震以3级左右为主。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是广乐省新丰江水库诱发地震6.1级。矿山诱发地震震级在3.4~3.8级,一般震级较小,震源较浅。水库地震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对可诱发水库地震的地质条件的破坏、采用有效方法预测水库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级别、做好预防水库地震应急预案等。(本文来自于《价值工程》杂志。《价值工程》杂志简介详见.)

四、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则是在各种地质环境中进行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之间必然产生一定方式的关联和制约,地质环境对水电工程建筑物的制约,可以由一定的作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运用,也可以由于某些地质条件的欠佳而提高工程造价;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可以各种方式影响地质环境,使其产生程度不同、范围不一的变化。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根据具体地质环境和工程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预见到其二者相互制约的基本形式和规律,才能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并妥善保护地质环境。

工程地质学论文范文二:论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方式

杭州西郊群山环抱西湖,水光潋滟、山色葱郁,北、东一片广阔平原。杭州山水有湖光山色之盛,山、石、洞、泉之美,地貌类型多样。北东向延伸并向南西扬起的西湖复向斜构造,使杭州地势自南西向北东逐渐降低。区内总体可分为山地、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湖的西、西南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外围北、东、南侧为平原区。低山丘陵区内又可进一步分为低山丘陵与山麓沟谷两个小区。平原区分为西湖及北侧菬溪流域的湖沼冲积平原小区和东南侧钱江流域的冲海积平原小区。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

工程地质实习是工程地质专业本科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该专业4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实习。是学生在学完土质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勘察等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按工程地质选址勘察、初步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工程地质条件的野外实地考察、测绘和有关勘察手段使用的现场参观和实践,使学生获得工程地质实践的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理论,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从事工程地质选址勘察或勘察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1.实习内容和要求。岩石、土的肉眼鉴定,地层剖面观察;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基本判识;岩体结构面类型、结构体形状识别,野外鉴别和判识不同岩体结构类型,岩体结构面测绘统计;土体结构类型识别;地下水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的了解;各种环境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滑坡、溶洞、坍塌等)野外识别、调查、测绘,成因和对场地稳定性影响初步分析和评价;以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工作方法为主,并参观了解静力触探、标贯、钻探编录和取样等工程地质勘探手段;在了解杭州市区区域地层、构造等基础上,以浙江大学附近区为主,通过工程地质测绘,资料收集,编制工程地质剖面图、平面图和选址勘察文字 报告 。

2.实习教学。实习分为四条路线,路线一为大桥地层剖面路线,六和塔→钱塘江大桥北铁路线→八卦田→玉皇山;路线二为钱塘江岸—南高峰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路线;路线三为浙大—青芝坞—灵峰—玉皇山—玉泉;路线四为浙大—黄龙洞—蝙蝠洞。实习内容为系统识别杭州地区地层岩性及其分界标志层;进行岩性描述,对出露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化石和风化程度等进行观察和描述,掌握观察方法和描述要点并采集岩样标本;岩体结构类型野外判别方法;滑坡识别、形态测绘等;洞穴调查、测绘;落水洞、岩溶塌陷调查;岩体节理裂隙统计;判识地貌单元及确定分区界线等内容。

工程地质实践 教学方法 探讨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很多的工程地质现象,仅通过书本上的概念、理论而不配合一定的实习,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正如俗话所说“实践出真知”,充分说明了实验实习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习可以验证、巩固和学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对工程地质的兴趣。杭州作为实习基地本身对学生即是很大的吸引力。在实习过程中循循诱导学生对工程地质专业的热爱。启发式教学具有多种功能,通过启发教学,能激励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每一条实习路线,都要在实习前布置好任务;每爬一座山,都要每位同学抱着征服高山的勇气,去翻越它,研究它,并对工程地质现象了然于心。对率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要给予奖励。在山上野餐时,表演节目活跃气氛。激发同学的实习热情。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对实习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有所了解,把地质现象与人文知识、风俗习惯、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比如某些特殊地形地貌在古代兵家战争中起过什么作用;一个地区的地层与该地的闻名土特产有什么关系;某些因地质作用形成的湖光山色在当地有哪些民间 传说 ,在旅游业中起到什么作用等。这些都会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从而也增强对工程地质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开始的,工程地质学更是如此,有的人对丰富的地质现象熟视无睹,而有的人则善于观察并有所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于对观察的重视不够,观察能力不同。野外实习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最具体而有效的方式。做到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勤于观察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观察。野外实习时,对欲让学生观察的现象,老师一般都作了预习,心中有数。切实而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老师可通过提示、点拨要观察内容。善于观察是指把看到的不同现象进行对比,找出其本质上的成因联系。实习时老师可给学生示范,抓住两至三个现象深入剖析,学生便可举一反三,掌握思路和方法在此过程中,老师应特别注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释,即使错了也没关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任何工程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需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以团队合作精神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地层实测剖面和独立填图阶段训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进行工作前,需按掌图、记录、定点、测量产状和采集标本等任务分工,对最后成果的整理分析也要采用讨论式的方法上各小组的成员都发表意见,集思广益最终完成图件的绘制,杜绝单打独斗。

工程地质学论文相关 文章 :

1. 工程地质论文

2. 地质学毕业论文范文

3. 环境工程地质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分析

4. 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技术应用论文

5. 采矿论文范文

6. 采矿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地质调查与找矿专业毕业论文!

就矿找矿理论浅析
摘要: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开展就矿找矿,是解决危机矿山资源、增加地质储量的重要途径。
阐述了就矿找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指出了成矿系列理论、成矿系统理论、矿床模型理论、丛聚理
论、构造等距分布理论、带状分布理论、侧伏理论等是指导就矿找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举例对就矿
找矿理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就矿找矿;危机矿山;成矿预测;预测理论
经过几十年大规模找矿,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地
区,大部分直接出露地表的矿产和容易识别的矿产
几乎全被发现,新矿床的找矿难度极大。另一方面,
地质勘查资金又严重不足。就当前这种情况而言,
要提高找矿效果,自觉地实行“就矿找矿”具有重要
现实意义。对1970年以来世界发现的65个金矿床
所涉及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统计,其有效性顺序为:地
球化学方法、地质填图、就矿找矿、地球物理方法。就
矿找矿即在老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在已发现的65
个金矿床中有38个是就矿找矿的结果,占58%。由
此可见,开展就矿找矿,发现新的矿床、矿体,增加储
量,可以延长矿山企业的服务年限,并充分利用己建
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就矿找矿工作的性质与特点
就矿找矿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在已知矿床的深部、
外围开展矿体预测工作,即在一定预测理论指导下,
利用有效的预测方法和技术,预测工业矿化地段或矿
体赋存的空间位置、形态与矿化强度等特征,为勘查
工程验证提供依据。其工作区范围一般在几平方公
里至几十平方公里内。因此,就矿找矿是一项复杂的
科学系统工程,属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范畴[1]。
就矿找矿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因为从成矿地
质理论上分析,一个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地质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金矿床的存在绝非是一种孤立的地质
现象,而是与其周围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内在的有机联
系。能够形成该矿床的多种综合地质作用在地壳某
一地区出现,通常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而
往往不会局限于一个极小的仅仅相当于矿床的空间
范围之内,这就是相似的矿床常常在一个地区内成群
出现、成带分布的原因。因此,在已知矿床,特别是在
大型矿床附近类似的地质环境里,采用新理论、新技
术、整合找矿手段,综合分析并综合预测,在地表和浅
部附加值高的矿产大多已经发现和开采的基础上,注
重寻找中深部隐伏矿体,已成为开拓地质找矿新领域
的必然趋势。
现代地质科学的发展进步为就矿找矿提供了不
竭的思想理论源泉。日臻完善的各种找矿技术方法
的应用,使其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就矿找
矿有一个已知矿为基础,交通、生活一般较新区方
便,更有利于地质勘查工作的组成和实施。就矿找矿
要以一定的勘查找矿理论为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矿找矿是运用许多地质专家总结出的一系列反映
矿床空间组合的理论,来指导找矿。下文着重就当
前的就矿找矿理论进行分析讨论。
2 就矿找矿理论浅析
2. 1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成矿系列的核心是把成矿过程的四维空间作为
一个完整体系来考虑,研究成矿作用在四维空间中的
规律,其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研究一个区域中与一
定成矿事件有关的,在不同演化阶段、不同控矿条件
下形成的各类型矿床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这些矿床
的总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其发展历史,研究各种控
矿因素(构造、沉积、岩浆、变质等)的相互联系和相
互作用。因而将传统矿床学着重对单一类型、单一成
因、单一模式的研究提高到区域的、综合的、历史过程
的研究[2, 3]。
成矿系列是矿床学理论研究与矿产勘查实践之
间的桥梁,具有科学预见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根据
每一个成矿系列所包含的不同类型矿床在空间上或
时间上相伴生的特点和相似地质背景条件下可大致
重复出现的规律,当在一个地区发现某种矿床类型
时,即可根据成矿系列理论寻找属于同一成矿系列的
其它类型矿床;利用两个成矿系列和两个端元矿床之
间的过渡性规律,可能发现过渡类型矿床;利用成矿
系列,可对该区的资源潜力作出全面评价,从而提高
成矿预测的综合预见性;突破单一矿种,如金、铜、铅、
锌即是一个成矿系列,可互为找矿标志。
如与花岗闪长岩有关的铜金矿床,因岩浆侵入就
位的地层和构造条件不同,因而产出多种多样的矿床
类型:围岩为碳酸盐岩时易生成矽卡岩型矿床;在硅
铝质围岩中易形成斑岩型矿床;在含沉积黄铁矿层的
碳酸盐建造中经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形成层控-矽
卡岩型矿床。而在超浅成部位,则可形成角砾岩筒型
和热液脉型矿床。当具备适宜的构造时,这类中酸性
岩浆和有关热液有可能喷出地表,生成海相喷流型和
陆相火山岩区的铜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上述各类
型矿床在成因上密切相关,在时间上依序发展,在空
间上共(伴)生产出,构成在浅表环境中与中酸性岩
浆-热液活动有关的铜-金(多金属)成矿系列。在
对成矿环境和控矿因素有基本了解的前提下,这个系
列中的各矿床类型(矽卡岩型、斑岩型等)可以互为
找矿标志。就矿种而言,铜、金矿也可以互为找矿标
志。
2. 2 成矿系统理论
成矿系统概念中包括了成矿的地质环境、控矿要
素、成矿作用过程、成矿产物(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
及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等,几乎涵盖了有关成矿
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矿床形成有关的物质、运动、
时间、空间、形成、演化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历史
观[4]。
其对矿产勘查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成矿系统分析
从事物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出发,将复杂的成矿作用以
系统思路贯穿起来,将成矿的环境、背景、要素、作用、
过程、产物、异常和演变等作为一个自然作用的整体
加以研究,全面认识成矿动力学机制、成矿形成演变
历史过程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以一个成矿系统
所形成的矿床系列(组合)作为找矿的总体目标,预
测和发现新的矿种和矿床类型;以一个成矿系统中所
形成的异常系列(组合)作为找矿的整体目标,有利
于建立起区域找矿的战略眼光,这就增强了找矿工作
的主动权,与“单打一”的找寻单个矿种和矿床类型
相比,更有利于提高找矿命中率。从矿化网络(包括
矿床、矿点和各种异常)入手逐步缩小靶区,强调异
常系列在找矿勘查中的重要作用(矿化网络是进行
区域找矿的总体对象)。由于矿致异常一般比矿体
占有更大的空间,能显示更多的成矿信息,因此常是
有效的找矿标志。充分运用地质成矿理论,全面研究
矿床形成条件和保存条件,区分和筛选这些有关异
常,逐步地缩小找矿靶区,可以达到发现新的矿床目
的。
2. 3 矿床模型理论
矿床模型理论是指通过一批典型矿床研究,获取
或解释各种基础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对
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矿床形成的全过程,在时间上和空
间上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建立一套特定
地质环境中特定类型矿床的识别标志,作为实际勘查
过程的指导原则。
矿床模型理论对就矿找矿的指导意义在于:矿床
模型能为地质类比和矿床地质研究提供思路,给予启
迪,帮助勘查人员把注意力集中在靶区内与矿床有联
系的关键性地质特征上;矿床模型集中归纳了复杂的
地质现象,在具体勘查过程中,使地质人员明白在探
寻矿床的哪个部位,还能使研究人员指明典型矿床研
究工作中缺少哪几部分有关内容;模型提供有关成矿
作用的完整概念,有助于研究整个成矿环境并区分成
矿环境和非成矿环境,发展区域成矿学和矿床学理
论,为成矿预测提供地质理论依据;模型帮助领导人
员增进对勘查项目的了解程度,洞察全局,把握重点,
制定合理的勘查战略和最佳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是提
高勘查效益的决策依据。
2. 4 矿床分布的丛聚性理论
矿床丛聚性理论是指矿床在空间的分布上往往
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出现,构成矿化集中区或特定的成
矿区域。是指在一个不太大的范围内,某些矿产或矿
产组合物别丰富,形成具有一套固定的标型矿产或矿
床组合,有人称之为“大型矿集区”。国内外这种矿化
集中区实例很多,如胶东半岛的金矿化集中区,东秦
岭Mo、Au矿化集中区,长江中下游铜多金属矿化区
南岭钨、锡矿化集中区等[5]。
成矿区带内已知矿床、矿点的外围或深部是寻找
同类或同一成矿系列的有利部位。许多矿区的勘查
史都表明,矿床往往是成群出现的,在一定的范围内
会集中多个矿床或矿体。例如,在加拿大诺兰达矿区
已发现19个有经济价值的矿床中,有16个位于以霍
恩矿床和奎蒙特矿床为圆心、半径16km的圆内,而8
个矿位于以上述两矿床为圆心、半径为8km的圆内,
最远的两个矿床距圆心34km。
2. 5 构造等距性分布理论
所谓构造等距性分布,是指矿体、矿床、矿田、矿
带等在空间分布上大致以相等的距离有规律地出现,
这种等距性可以表现为直线等距,也可以表现为弧线
等距。成矿作用的等间距分布规律为就矿找矿提供
指导。
成矿带的等距分布是很有特征的,如北半球的6
条巨型纬向构造成矿带,每相邻两条带之间大致保持
相等的距离,间距约为纬度8°左右,在中国境内存在
3条巨型纬向构造成矿带。
在一些矿带、矿田中,同样存在矿床等距性特征,
如海南东方戈枕金矿带,
矿床受控于北东向戈枕断裂带和近等距分布的
东西向构造,尤其在两组构造相交的锐角区出现,致
使矿床具有等距性分布特点,为进一步预测提供了依
据。
2. 6 矿床的带状分布理论
矿床的带状分布是指不同矿种、矿床类型或矿石
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
内呈现出有规律的交替变化。矿床带状分布现象普
遍存在,大至全球,小至矿床、矿体甚至微观领域。根
据规模级别,矿床的带状分布可分为全球成矿带、区
域分带、矿区分带和矿体分带[6]。
全球成矿带中最著名的有环太平洋成矿带、特提
斯—喜马拉雅成矿带;区域性成矿带如秦岭地槽褶皱
带等,就矿找矿工作中主要考虑矿床或矿体的分带问
题。
(1)矿床类型的走向分带:如吉林小西南岔斑岩
型铜金矿床,成矿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有关,矿
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大体可分为3个带:内带,位于
北山段石英闪长岩西侧,Cu、Mo矿化以浸染状为主;
中带,位于北山段石英闪长岩与二叠系角岩“盖层”
或斜长花岗岩接触带, Cu、Au矿化呈细脉浸染状和
复脉状为主;外带,位于南山矿段,Au、Cu矿化以脉
状为主,这种分带特征为区内进一步预测指明了方
向。
(2)矿床类型的垂直分带:在一个矿区(矿带)内
同一矿种不同类型的矿床共存的情况,是就矿找矿的
重要依据,实践证明,无论是对一个成矿区,还是一个
成矿带、一个具体矿山,根据矿床的垂向分带特点,寻
找新的盲矿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7]。
以在招掖金矿带为例,根据玲珑式石英脉型和焦
家式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建立了“双段分带”模式,该
模式指出两类金矿是同源、同期、相同地质作用条件
下形成而赋存于不同深度的金矿床类型。二者在垂
向上呈渐变过渡关系,自上而下可分为5种类型,中
间三类为过渡型:缓倾破碎蚀变岩型(焦家式);陡倾
破碎蚀变岩型;细脉密集带型;群脉过渡矿化型;石英
脉矿化类型(玲珑式)。并且在空间分布上,蚀变岩
型一般赋存在0m标高以下,石英脉型一般赋存在
150m标高以上, 0~150m标高是两种矿床类型的过
渡型,可以此标高为参照,在矿带内对矿床的相应矿
化类型进行预测。望儿山金矿床被认为上部是石英
脉型、下部是蚀变岩型垂直分带的典型。蚀变岩型和
石英脉型互为找矿标志,且可指导深部找矿。
近几年来,在郭家岭花岗岩体内发现了界河金
矿,在玲珑花岗岩体内发现了孙家洼金矿,认为是花
岗岩型金矿,其与另外两种类型金矿在成因和赋存空
间上有着密切关系,由此可见,在招掖金矿带金矿类
型变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花岗岩型,这不仅为找
矿提供了新思考,可能导致胶东金矿找矿工作再次取
得突破。
小秦岭地区同样存在矿化垂直分带的特征。根
据该地区金矿体形态、矿化类型、矿物组合、围岩蚀变
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可将小秦岭地区金矿化分做三
段:上段(2 000~1 500m)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
型金矿化,中段(1 500~800m)为黄铁矿-石英脉型
金矿化,下段(800~0m)为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
化。由此作出了如下结论:上部矿化地段(2 000~
1 500m),是指正在勘查和开采的范围,以多金属硫
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化为主;中、下部矿化地段
(1 500~800m , 800~0m),是预测深部矿化赋存的
可能范围。最近,杨砦峪金矿深部钻孔在标高900m,
发现自然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化;寺范金矿钻
孔在标高690m处发现金矿脉;大湖峪、竹峪两个矿
山在500m标高处发现盲矿体,属少黄铁矿-石英脉
型金矿化。证实该分带规律的存在,同时也为后续找
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2. 7 矿体侧伏理论
矿体的侧伏是指矿体随倾斜移动,其最大延伸轴
逐渐偏离倾向线,与矿体走向线(矿体最大延长线)
间出现夹角———侧伏角,此现象称矿体的侧伏,脉状
矿体与透镜状矿体常出现这种现象。矿体侧伏特征
的研究,主要是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的研究,是指
导矿山就矿找矿,进行深部矿体预测的重要准则。
以灵山沟金矿为例。两条主矿脉5号脉和1号
脉具有明显的向东北侧伏现象,并由地表向深部侧伏
角变缓。基于对这一构造控矿规律的认识,对上部矿
体形态、产状,特别是对矿体侧伏角作了系统分析,根
据两个矿脉的侧伏方向和角度,提出了深部探矿工程
布置方案,查明1号、5号矿脉在深部侧伏角变缓处
形成第二富集带,同时在其两翼也发现了新矿体,新
增金属量7. 8t。根据金矿体的侧伏再现规律,有关单
位相继在望儿山矿床的深部,获得了明显的找矿效
果。
3 结 语
经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努力探索,在就矿找矿理
论研究方面已取得明显进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范
例,但在勘查工程验证前,对隐伏矿体的确切形态、位
置和矿化强度的认识仍然不清楚,表明隐伏矿体定位
预测研究仍然是项大风险、高难度和复杂的科学系统
工程。如何做好矿山预测工作,找矿理论是基础,找
矿方法技术的突破关键。进行多学科联合、不同找矿
预测理论相互渗透,同时引入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从四维空间角度进行隐伏矿体定位、定量预测,是今
后就矿找矿工作的主要攻关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言辰,李绪俊,马志红.生产矿山隐伏矿体定位预测[J].大地
构造与成矿, 2003, 27(1): 83-90.
[2] 陈毓川,裴荣富,宋天锐.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M].北京:地
质出版社, 1998: 4-7.
[3] 杨言辰,马志红,杨宝俊.中国北方古元古代成矿带矿床成矿系
列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1-3.
[4] 翟裕生,彭润民,邓军,等.成矿系统分析与新类型矿床预测
[J].地学前缘, 2000, 7(1): 123-132.
[5] 裴荣富,吴士良,熊群尧.中国特大型矿床成矿的偏在性与成矿
构造聚敛场[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8: 262-286.
[6] 翟裕生,邓军,李晓波.区域成矿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9: 4-15.
[7] 李惠,张国义,禹斌,等.金矿区深部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
型及找矿效果[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6.

地质工程师发表论文

地质工程是社会发展所依赖的一项基础工程,其已成为国民经济目标设计及社会进步的关键技术支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地质工程师发表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地质工程师发表论文篇1
浅析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摘要:地下工程以及隧道建设施工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通过对于我国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行 总结 ,然后就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于未来技术 方法 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技术管理

绪论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也在进步着,科技也是如此。地上建筑行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比拼,而相对的低下建筑也在进行的,对于地下工程的建设也成为近几年来的热门,在中国随着一批大型建设工程的成功落地,引发了一股设计施工的热潮,比如青藏铁路等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为我国相关施工科研技术的水平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对于大型隧道等地下工程的进一步开展,我国地下隧道等相关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技术的完善和总结是未来发展的必备因素,同时也是安全施工提高保障的有利条件,这些都要求着我国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地发展。

中国地下工程现状

改革开放迎来了我国地下工程建设技术的春天,同时相关的配套的开发技术也去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更是如此,从隧道铁路、公路、城市地铁等等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同时设计技术与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1交通隧道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主要是指铁路、公路以及地铁隧道的建设。目前在我国,铁路的隧道不论是在长度、设计技术还是施工技术都处于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领先地位,地铁方面的建设目前运行中的城市并不多,长度也不长,在建的工程相对较多,在地铁已经开通的城市也正在进行扩建工程建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有公路隧道的建设,但是由于那个时代的各方面技术受到限制,所以公路隧道的发展规模并不大,大多数都是集中在短小的隧道建设,很难出现较长较大规模的隧道设计,在改革开放后,为了有效提高我国运输行业快速安全的发展,开始投建了一批公路隧道,其中有辽宁八盘岭双线公路隧道,总长达到了1600m,这些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拥有隧道近两千座,有很多隧道长度都超过了10km。

2.2水利水电隧洞

水利水电隧洞工程是指水工隧洞和地下厂房,其中隧洞是指包含引水隧道、导流隧洞等等,而地下厂房指包含电站主副厂房在内的相关不过水的洞室。我国水利水电隧洞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大力发展,并且小有所成,建立了一批著名的水电工程项目。

2.3地下工程

作为我国地下工程主要是包括市政管线工程,地下商场等等地下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也不断的发展,由于城市化的发展造成了城市密度增大,为了保证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各种设施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比如电气等等,这就要求管线需要进行更加优化的设计,以及对于旧有的管线进行完善的改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城市地下隧道建设上的,目前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多,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地下商场等项目,由于地下工程防灾抗灾能力强,且受干扰小,所以越老越受到关注,同时,一些地下储库也不断发展。

我国地下施工技术现状

3.1新奥法

我国目前地下施工方式主要采取的有新奥法,所谓新奥法主要是指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技术,而在我国我国经常称之为锚喷构筑法。对于该法主要是利用于地下隧道的建设,新奥法的主要优势是施工时对于地面上的干扰很小,同时建设的投资成本较低,而且由于在我国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使得其运用技术 经验 也比较成熟。新奥法在使用中,对于岩石地质主要是通过分布或者全断面的开凿,而对于土质地址层,会通过先加固然后再开始开凿的方式,对于有地下水的工程中会采取先降水然后在施工的方案。新奥法主要针对的工程项目是岭隧道、地铁以及地下厂房等。目前是我国主要采用的施工方法。

新奥法在世界地下工程领域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发展和,很多国家的项目都采取了新奥法进行施工。根据我国特有的地质状况,新奥法也不断发展创新,开发了新型的浅埋暗挖法,其优势主要是对于特殊地质层的适应度灵活度比较高,目前我国地铁施工项目多采取新奥法进行开发。

3.2盾构法

盾构法的使用要追述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那时候上海需要进行城市低下排水系统的建设,采取的是传统的盾构机进行施工。随着时间来了八九十年代,我国对盾构法进行了更多的创新比如采取的方式有压气式、网格式等转换成泥水式、土压式。盾构法主要的优势是施工过程安全、快速且不会给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比较环保。目前我国很多地铁等工程都适用该方法。随着盾构法在施工项目中的长期使用和发展和,其施工技术水平等也得到了更快的提高,新兴技术的改变使得盾构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也适用于各种地质项目。

盾构法的改善还包括了四点:首先参与盾构机的设计,使其更加适合项目的开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相关的设计制造水平。其次更加熟悉的使用盾构隧道的技术方法和计算技术。再次掌握了相关的技术,使得工程的建设更加的安全和高效。最后,关于不用地质条件的施工经验都不断的提高。

3.3浅埋暗挖法

浅埋暗挖法是从新奥法延伸出来的,这主要是是1986年北京地铁项目的建设中,中国设计师创新了修建方法,其主要是针对新奥法不适用与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地质。其主要的优势在于不会产生污染,同时适合各种大小隧道洞室。浅埋暗挖法主要是通过对于土层开挖短时间的自稳能力,采取的支护 措施 ,由于浅埋暗挖法能够节省很多拆迁掘路等工序,所以被普遍采用。

3.4钻爆发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类型也繁多,对于地质比较坚硬的岩层更加适合钻爆发的使用。钻爆法的使用有很多开挖方式,比如正台阶法、反台阶法等等,对于爆破,初期支护等都有更多方式的选择。其采取的防水方式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防渗漏措施。

我国的研发通过多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出来很多更加适合各种地质的新技术,比如冻土区的施工工艺,比如过江隧道施工中的水平冻结法等等。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

4.1地下工程发展趋势

在我国地下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是与国家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同步的,可以说想两者是相连的,地下工程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腾飞也提升了施工技术发展。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对于隧道交通、水电工程都有更高的要求,这是为了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的必要条件,而对于沿海城市,地下连接等工程也都在迅速的发展。我国在各种交通隧道以及水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建设了一大批大型的工厂项目,使得我国地下工程建设走入了一个更加繁盛的发展时期。

4.2地下工程发展前景

由于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很多地下工程都得到了支持和发展,而针对不断开发的城市,以及人口密度大的问题,使得地下工程的需求更加大,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地下资源的使用和建设城市发展的条件,而城市的告诉发展也给我国带来了更快的经济发展高潮。使得一些城市成为发达城市。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地下工程的不断发展,在不断的累计经验和建设的过程中,地下工程建设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由于很多城市响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策略,更加需要地下工程的建设,这对于相关的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加的高,相信在未来,我国的隧道地下工程会拥有更美好的前景,同时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晋毅.中洞法开挖的地铁车站施工力学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

[2]王明远,马保国,高延继,周庆.武汉长江隧道盾构管片混凝土渗透性能研究[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9

[3]康立清.深埋隧洞围岩稳定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8

[4]陈竹涛,刘新荣,梁宁慧,朱泽兵.大跨浅埋城市轻轨车站隧道施工力学数值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

[5] __厚.云南山岭公路隧道修筑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9
地质工程师发表论文篇2
浅谈工程地质勘察

【摘要】工程地质勘察是进行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工程地质勘察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调查;地貌;水文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迎来了建设的高潮,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设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以下内容将对工程地质勘察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2. 工程地质勘察的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是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实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其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查明影响工程建设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建设项目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搜集研究区域地质、地形地貌、遥感照片、水文、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已有资料,以及工程经验和已有的勘察 报告 等。

(2)工程地质勘察与测绘。

(3)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

(4)岩土测试和观测见土工试验和现场原型观测、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

(5)资料整理和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通常按工程设计阶段分步进行,而对于不同类别的工程项目,阶段划分也不一样。对于有一定工程资料的中小型工程和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勘察阶段也可适当合并。

3.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 其它 资料,认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工程地质测绘,在一定范围内调查研究与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各种工程地质条件,测制成一定比例尺的工程地质图,分析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及其对设计建筑物的影响,并为勘探、试验、观测等工作的布置提供依据,其是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性工作。比例尺的选择和测绘范围,既取决于已有研究程度和建筑区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也取决于建筑物的规模、类型和设计阶段。规划选点阶段,区域性工程地质测绘用小比例尺(1:10万,1:5万);设计阶段,水库区测绘大多用中比例尺(1:2.5万,1:1万),坝址、厂址则用大比例尺(1:5000,1:2000,1:1000,1:500)。工程地质测绘所需调研的内容有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天然建筑材料、水文地质条件、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现象。对所有地质条件的研究,都必须以预测或论证地质条件与工程活动的相互制约或相互作用为目的,紧密结合该项工程活动的特点。当这些条件在深部分布不明或露头不好时,需配合以探槽、试坑、平洞、钻孔、竖井等勘探工作进行必要的揭露。工程地质测绘通常是以仪器测量方法来测制,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采用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和陆地摄影像片,通过室内判读调绘成草图,到现场有目的地进行复查,进一步的与照片判读反复验证,可以测制出更精确的工程地质图。并可提高测绘的效率和精度,减少地面调查的工作量。

3.2 工程地质勘探,其主要包括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工程等内容。下面将分别进行简要的分析:

(1)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其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井下物探(测井)和地面物探;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物探的优点在于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且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异常点和控制点上试验工作、布置勘探,既可提高精度,又可减少盲目性。测井不仅可以提高其质量而且还可以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通过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并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的提高地质勘察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或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含水率、破碎程度、喀斯特化程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2)钻探和坑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破坏情况或完整性,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结构面(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或岩体结构,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钻探比坑探工效高,受地下水、地面水及探测深度的影响较小,故广为采用。但不易取得软弱夹层岩心和河床卵砾石层样品,钻孔也不能用来进行大型现场试验。因此,有时需在钻孔中运用钻孔摄影,或采用大孔径钻探技术,采用综合物探测井或孔内电视以弥补其不足。但在关键部位还需采用便于直接观察和测试目的层的平洞、斜井、竖井等坑探工程。坑探和钻探的工作成本高,故应在物探工作和工程地质测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程地质勘探阶段需要查明的问题,合理设计洞、坑、孔的数量、位置、深度、方向和结构,以尽可能少的工作量取得尽可能多的地质资料,并保证必要的精度。

3.3 实验室试验及现场原位测试,获得工程地质设计和施工参数,定量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手段,是工程地质勘察的组成部分。室内试验包括:岩、土体样品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参数和水理性质的测定。现场原位测试包括:原位直剪试验、触探试验、承压板载荷试验以及地应力量测等。,大型建筑物的早期设计阶段或设计项目规模较小,且易于取得岩、土体试样的情况下,往往采用实验室试验。但室内试验试样小,难以保持天然结构,且缺乏代表性。因此,为了给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至施工图设计提供各种参数,必须在现场对有代表性的天然结构的大型试样或对含水层进行测试。要获取液态软粘土、疏松含水细砂、强裂隙化岩体之类的、不能得到原状结构试样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必须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3.4 长期观测,用专门的观测仪器对建筑区工程地质条件各要素或对工程建筑活动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物理)地质作用和某些重要的工程地质作用随时间的发展变化,进行长时期的重复测量的工作。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岩、土体内地下水位变化;岩、土体位移范围、方向、速度;岩体内破坏面上的压力;爆破引起的质点速度;峰值质点加速度;人工加固系统的载荷变化等。此项工作主要是在论证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的详细勘察阶段进行,工程地质作用的观测则往往在施工和建筑物使用期间进行。长期观测取得的资料经过整理分析以后,可直接用于工程地质评价,以检验工程地质预测的准确性,对不良地质作用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4. 结尾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技术条件,对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和降低工程造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1. 关于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2. 地质工程论文

3. 地质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4. 工程地质论文

5. 工程地质勘查论文

(地质学)毕业论文摘要急需翻译, 跪求英文翻译。。 摘要贴在下面

Zhejia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west Pacific middle volcanic belt, is in the eas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ain structure and the magma activity take, is the Pacific rim tectono-magmatic metallogenic belt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province to jiangshan-shaoxing pieced together the giant with divided into east west zhejiang, two major geological tectonic units, west of Yangtze platform of the southeast edge must part. The east of south China 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area, drape Mesozoic volcanics and red cover sedimentary basin is characteristic, igneous rock intrusion into with a widely fault block into the dew of uplift skylight GuZhou metamorphosed strata distribution, yuan showed "one old new" of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ast of geological evolution process is very complex, especially yanshan period volcano-magmatic activities is very strong, have more acidic lava rock mass distribution of the perio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ex of magma,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gion's fault that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is very complicated, predecessors have done a lot of work, a lot of achievements in guiding the prospecting work, but still lacks system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lcanic magma activity this area--each type of mineral formed influenced, control function.
This paper and continental volcanic relevant volcano times volcanic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volcanic hydrothermal modification type ore deposits and volcanic sedimentary type ore deposi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the tectonic setting, igneous rock properties and mineralized alteration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fluid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reviewed the Mesozoic silver mining area of lead and zinc into strata, the structure,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system analysis,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deposit formation,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the earth physical feature and metallogenic relations, so as to analysis the east area of Mesozoic silver pb-zn deposit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the law,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 deposits are summarized. Volcanic magmatism at point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metallogen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st, that area looking for volcanic rock and continental silver lead-zinc mine has broad prospects.

上一篇:论文开题报告没写

下一篇:急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