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论文格式
温度论文格式
世间万物均有温度。人和动物有 体温,水有水温。当然,人生也不例 外。。。。。。
人生的温度亦是由其心灵的温度 决定的。
0度的人生。
0度,有时是一种固液共存的状 态。拥有0度人生的人,他对世界是不 抱有希望的,他的目光是狭小的,他 对人生的态度是卑贱的。
我相信,这样的人世界上恐怕是 不少的,可往往就是这样的人亲手将 自己送往人生的断头台,送往人生的 绝境。
0度的人生已是如此,那0度以下 的生活态度就更加不用说了。
正常温度下的人生。
处于正常温度下生活的人们,不 会过分的去要求,他们满足于现状, 不会有太大的野心。他们不起处于0度 或0度下的人们要好很多,这种状态会 使你安稳的渡过一生,但也会使你带 着一丝遗憾逝去。
有着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 生。
平淡或略有作为的人生,也许会 让一些人感到满足,但对于某种人来 讲,那种人生是不完美的。
一百度的人生。
一百度的人生是炙热的、沸腾 的、充满活力的。在这种温度下生活 的人们,他们处于一直奔跑、一直攀 爬的状态下。他们有追求、有目标。 他们为了生活而活着,为了活着而活 着。
不疯狂,不成魔。
这样的人生,才最充足、最带 劲。在这种温度下生活,才真正懂得 人生的乐趣、活着的目的。
一百度的人生最炙热。不过,若 是超过了一百度,那么,这种人的人 生便会十分坎坷,最后只会把自己 烧‘糊’。
第一种人生的温度——0度(以 下)。这种人的整个人生世界不过是 他双脚站的地方,一生也只是浑浑噩 噩的过。
第二种人生的温度——正常的温 度。这种人如同常态下的水,可以奔 向大河、大海。但也只是如此。
第三种人生的温度——一百度。 这种人拥有100度的炙热,他会变成水 蒸气,成为云朵,飞向各地。
此外,还有第四种人生——超过 100度的人生。那时,温度过高,他便 会干涸,得不到任何东西。
这,就是人生。人生的温度有高 有低,有的就恰到好处,有的也就高 出那么一点。总之,我们要正视人 生,调整好人生的温度。
数字温度计论文怎么写啊???
你好,我有你需要的设计!需要的联系回答者
目 录
一、引言 4
二、设计内容及性能指标 5
三、系统方案论证与比较 5
(一)、方案一 5
(二)、方案二 6
四、系统器件选择 7
(一)、 单片机的选择 7
1、 89S51 引脚功能介绍 8
(二)、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10
1、 DS18B20 简单介绍: 10
2、 DS18B20 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2
3、 DS18B20 内部结构 12
4、DS18B20测温原理 16
5、提高DS1820测温精度的途径 17
(三)、显示及报警模块器件选择 18
五、硬件设计电路 18
(一)、主控制器 19
(二)、显示电路 19
(三)、 温度检测电路 20
(四)、温度报警电路 25
六、 软件设计 26
(一)、 概述 26
(二)、主程序模块 26
(三)、各模块流程设计 27
1、 温度检测流程 28
2、报警模块流程 28
3、 中断设定流程 29
七、总结和体会 31
八、致谢 31
仪器简介
数字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类型的其中之一。根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和光测温度计、双金属温度计等。
编辑本段仪器参数和适用范围
数字温度计采用进口芯片组装精度高、高稳定性,误差≤0.5%, 内电源、微功耗、不锈钢外壳,防护坚固,美观精致。 数字温度计采用进口高精度、低温漂、超低功耗集成电路和宽温型液晶显示器,内置高能量电池连续工作≥5年无需敷设供电电缆,是一种精度高、稳定性好、适用性极强的新型现场温度显示仪。是传统现场指针双金属温度计的理想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矿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温度数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实时在接触到的物理量,但是它是看不到的,仅凭感觉只能感觉到大概的温度值,传统的指针式的温度计虽然能指示温度,但是精度低,使用不够方便,显示不够直观,数字温度计的出现可以让人们直观的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温度到底是多少度。 数字温度计采用温度敏感元件也就是温度传感器(如铂电阻,热电偶,半导体,热敏电阻等),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温度变化和电信号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如线性关系,一定的曲线关系等,这个电信号可以使用模数转换的电路即AD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再送给处理单元,如单片机或者PC机等,处理单元经过内部的软件计算将这个数字信号和温度联系起来,成为可以显示出来的温度数值,如25.0摄氏度,然后通过显示单元,如LED,LCD或者电脑屏幕等显示出来给人观察。这样就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基本测温功能。 数字温度计根据使用的传感器的不同,AD转换电路,及处理单元的不同,它的精度,稳定性,测温范围等都有区别,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规格的数字温度计。 数字温度计有手持式,盘装式,及医用的小体积的等等。
仪器发展历史
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发明的。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随着温度的变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会上下移动,根据移动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温度的变化和温度的高低。温度计有热胀冷缩的作用所以这种温度计,受外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测量误差大。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和其他科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反复改进,如把玻璃管倒过来,把液体放在管内,把玻璃管封闭等。比较突出的是法国人布利奥在1659年制造的温度计,他把玻璃泡的体积缩小,并把测温物质改为水银,这样的温度计已具备了现在温度计的雏形。以后荷兰人华伦海特在1709年利用酒精,在1714年又利用水银作为测量物质,制造了更精确的温度计。他观察了水的沸腾温度、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盐水和冰混合时的温度;经过反复实验与核准,最后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用℉代表华氏温度,这就是华氏温度计。 在华氏温度计出现的同时,法国人列缪尔(1683~1757)也设计制造了一种温度计。他认为水银的膨胀系数太小,不宜做测温物质。他专心研究用酒精作为测温物质的优点。他反复实践发现,含有1/5水的酒精,在水的结冰温度和沸腾温度之间,其体积的膨胀是从1000个体积单位增大到1080个体积单位。因此他把冰点和沸点之间分成80份,定为自己温度计的温度分度,这就是列氏温度计。? 华氏温度计制成后又经过30多年,瑞典人摄尔修斯于1742年改进了华伦海特温度计的刻度,他把水的沸点定为0度,把水的冰点定为100度。后来他的同事施勒默尔把两个温度点的数值又倒过来,就成了现在的百分温度,即摄氏温度,用℃表示。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为 ℉=9/5℃+32,或℃=5/9(℉-32)。 现在英、美国家多用华氏温度,德国多用列氏温度,而世界科技界和工农业生产中,以及我国、法国等大多数国家则多用摄氏温度。
数字温度测量仪表的精度等级和分度值
仪表名称 精度等级 分度值,℃(摄氏度) 双金属温度计 1,1.5,2.5 0.5~20 压力式温度计 1,1.5,2.5 0.5~20 玻璃液体温度计 0.5~2.5 0.1~10 热电阻 0.5~3 1~10 热电偶 0.5~1 5~20 光学高温计 1~1.5 5~20 辐射温度计(热电堆) 1.5 5~20 部分辐射温度计 1~1.5 1~20 比色温度计 1~1.5
小论文格式
小论文格式模板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论文格式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论文格式要求
一、学生要严格按照论文题目、作者及学号、单位、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
二、字体、字号规定如下:题目(黑体小2号居中);作者、单位(宋体4号);指导教师及其姓名(楷体4号间隔3空);摘要、关键词(黑体5号);摘要内容、关键词内容(楷体5号);参考文献(黑体5号)、参考文献内容(宋体5号);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一级标题(黑体小4号),二级标题(小标宋小4号)。
三、论文的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如:一级标题1,2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编号左起顶格书写。
四、中文摘要150字左右,关键词3-7个。
五、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出。其排列格式如下:
专著:作者名(包括前三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
论文集: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题、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 刊物:作者名(包括前三位)、文名、刊物名称、期(卷)。
如:
[1] 盛宝怀. Ba空间中Kantorovich算子的饱和性. 数学杂志,1992,12(2):146-154.
[2] Wu Garidi. The Jackson theorem in Ba spaces. Approx. theory & Appl.,1996,12(2):60-69.
[3] 孟伯秦. 内插空间理论及其应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183-192.
六、用蒙文撰写的论文的题目、单位、作者、指导教师、摘要、关键词必须用蒙文汉两种语言表达。
七、毕业设计(创作)要求录入作品名称(题目)、单位、姓名、指导教师、毕业设计报告书。
小论文格式模板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异分析
××× 学号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xx级汉班
指导教师 ×××
摘 要 科技人才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和制约因素,本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xxxx年科技人才调查统计的数据,对内蒙古地区人才分布现状、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和今后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人才、地域差异、人才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北疆,地文人稀,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复杂多样,在这片土地上设有十二个盟市级行政单位,其中含有四个市八个盟,首府是呼和浩特[1].
1内蒙古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异
1.1 内蒙古各盟(市)科技人才地域分布差异
1.1.1 人才数量差异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资源. 因此人才资源急需解决[2]. 解决的办法就是引进人才的同时,切实加强本地区的人才开发培养工作.
1.1.2 人才地域结构差异
(正文部分略)
2内蒙古科技人才发展战略
一方面要适当增加物质力量对科技事业的支持,加强教育投资,发送办学条件,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减少教育人才外流;另一方面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XXX老师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本行可以不写)
参考文献:
[1] 盛宝怀. Ba空间中Kantorovich算子的饱和性. 数学杂志, 1992, 12(2): 146-154.
[2] Wu Garidi. The Jackson theorem in Ba spaces. Approx. theory & Appl.,1996,12(2):60-69.
[3] 孟伯秦. 内插空间理论及其应用.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 183-192.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翻译活动越来越频繁,翻译领域也因语体风格不同分工越来越细。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内容、范围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言语体式,具有准确、简洁、客观、严谨等风格特点,其功能是准确地记述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严密地论证其内在规律,以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传播服务,进而起着服务于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本文将对科技文体的特征及翻译方法问题展开探讨。
一、科技文体的特点
(一)准确性
科技文体的第一个本质特点是准确性。科技文章描述客观事实或真理,因而必须尽可能地避免任何误解。科技语言中包含大量基础科学词汇和专业术语。今天的世界,科学和技术主要通过英语进行国际交流。英语的科学词汇和技术术语在国际上由标准化组织和有关国际学会厘定、审核公布,因而赋予了这些科学词汇和术语以国际性。英译汉的科技语体的文章,要通过查询专业技术词典、文献资料或者基于某个领域约定俗成找到与这些英语术语严格对应的汉语术语,才能做到表达准确。
在科技英语文体中,有大量的一词多意的词汇。这些词貌似简单,其意义却与其在日常英语中的意思不同,或者依据其所用于的不同学科专业而不同。对这些词的翻译应根据其语境。如“carrier”一词,在物理学中意思是“载体”,在医学上为“带菌者”。
(二)简洁性
作为一种信息和交际文体,科技文章应以最简短的文字传递事实和真理,避免使用空洞和浮华的词语,以利于信息准确和高效的传递。由于传递信息是科技文章的首要任务,由于传递信息是科技文章的首要任务,一篇科技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成为衡量科技文章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科技文章必须以尽可能少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在科技英语中,有些表达方式可以起到简洁的作用。例如:
例1: S1:Loss of efficiency in the boiler will be caused if heat is dissipated through the walls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S2:Loss of efficiency in the boiler will be caused by the dissipation of heat through the walls of the combustion chamber。
在上述例子中,第二句使用了名词化结构将第一个句子(复合句)转换成简单句,简化了句子结构。通过抽象名词“dissipation ”及其构成的介词词组,表达明显地取得了简练、凝重和浓缩的效果。抽象名词的使用还表明科技语体借助于抽象思维的逻辑性和概念化。
(三)客观性
科技文章主要描述客观事实,自然定律和进行理论演义。科技文章的目的旨在客观的传递信息,因而客观性是科技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据国外语言学家统计,科技英语中的动词至少有1/3使用被动语态,原因是科技英语描述的主体往往是客观的事物,不涉及有关的人。被动语态的使用可以突出动作的对象,突出所要论证及说明的主旨。
例2:These symptoms are caused b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s)”,or “little strokes”。
例3:All these factors can be expressed as complex mathematical equations which can be solved by a computer to give the optimum equipment minimum cost。
以上两例把“symptoms” 和 “factors” 放在主语的突出地位,使读者立即注意到句子所要讨论的对象是这些“症状”的原因,这些“因素”的表示方法。
(四)严密性
科技文章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严密性,这一点可以从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上体现出来。科技文章使
用很多的衔接手段达到整体的连贯。科技文章严密的逻辑主要体现在严密的推理、判断以及各语言成分之间紧密的内在关系来体现的。在翻译中,译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衔接和连贯意识,妥善处理句子或句群间的逻辑关系,唯有如此,才能产生高质量的译文。
二、以科技文体特征为视点的英汉功能翻译法
(一)词汇层面
1、词义选择
例4:(1) Energy will operate some changes under this temperature。 (in physics)
这样的温度将会引起一些能量变化。
(2)The computer can operate only according to instructions。 (computer science)
电脑只能按指令运行。
(3)Storage cells can be used to operate automobiles。 (automobile engineering)
蓄电磁可用来发动汽车。
(4)The doctor decided to operate on him immediately。 (medicine)
医生决定马上给他动手术。
从以上句子我们可以看出,“operate”一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这是因为其所用于的学科领域和与其搭配的词汇不同,即语境不同。在第1句中, 因为句子的其他部分暗示这是一个物理概念,而且与“changes(变化)搭配,operate” 译为 “引起”比较合适。第2句中,“operate”用于计算机领域,与“instructions(指令)”搭配,译为“运行”。在第3、第4句中,“operate”分别用于车辆工程和医学领域,译为“发动”和“动手术”。对于这种一词多义词的翻译,一定要根据语境进行准确的词义选择。
2、词义引申
例5:The adjustment screw has stops at both sides。
译文:调整螺钉的两端没有定位块。
分析:“stop”本来的意思是“停止、阻止”。考虑到专业语境,在本句中,“stop”指某种机械部件,它能阻止两个部件间的'相对运动。在此采用引申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定位块”。
(二)逻辑层面
1、增加逻辑衔接词
例6: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is a method of answering theoretical questions; technology is a method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Science has to do with discovering the fact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observable phenomena in nature and with establishing theories that serve to organize these facts and relationships; technology has to do with tools,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implementing the findings of science。 Another distin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to do with the process in each。
译文:科学与技术之间有区别。首先,科学是……而技术是……其次,科学……而技术……最后,……
分析:原文是典型的演绎型段落,第 1句是主题句,指出“科学与技术之间有区别”。然后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这一区别。本段是描述性修辞,使用的修辞手段有“比较和对照”。原文对“science”、“technology”以及“difference”三个核心词的重复,对文章的连贯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原文中的第2、第3、第4 句存在着隐性的逻辑关系,即并列关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在展开部分增加了逻辑连接词“首先”、“其次”、“最后”,使隐性的逻辑关系显化。这样的译文能使文章的层次清晰。
2、重新安排信息
例7:We think it is often possible to obtain a more pure precipitate by redissolving the the precipitate, having washed it as free as possible from soluble impurities, and reprecipitating。
译文:我们认为应该首先尽可能地将沉淀物中的可溶性杂质洗去, 然后再次将沉淀物溶解, 溶解之后再进行沉淀。这样常常能够获得较纯的沉淀物。
分析:本段中,“by”后面有三个分词短语,我们应该注意这些分词的不同时态。第2个分词短语“having washed ”用的是完成时态,暗示着这个动作发生在其他两个动作之前。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逻辑顺序,改变原来的句子顺序,按照时间顺序重新安排这三个动作。
三、结束语
基于上述理论演绎和例子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将文体分析的方法 应用于科技翻译,能提高科技翻译译文的质量。采用这种方法产生的译文,不仅符合科技文体的 语言特征,在各个层面符合译入语的习惯表达,而且有利与科技文章的翻译达到准确、简洁、清晰、严谨的文体效果,最重要的是其适合的文体和语言形式能充分实现译文的信息功能。
论文的格式
学术论文的写作格式
(一)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对这四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准确得体
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
2.简短精炼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
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戏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
3.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
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是“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4.醒目
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
有人对36种公开发行的医学科持期刊1987年发表的论文的部分标题,作过统计分析,从中筛选100条有错误的标题。在100条有错误的标题中,属于“省略不当”错误的占20%(如:“完状动肪疾病运动后异常血压反应的决定因素”的标题,将“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省略为“冠状动肪疾病”;“一年来世界各国肝病的进展”的标题,将“肝病治疗”省略为“肝病”);属于“介词使用不当”错误的占12%(如:“内镜荧光检测对诊断消化道癌的评价”的标题,本意是作者运用这种方法去诊断消化道癌并做出评价,而实际上“内镜荧火检测”成了主语,当然不妥当)。在使用介词时产生的错误主要有:①省略主语——第一人称代词不达意后,没有使用介词结构,使辅助成分误为主语;②需要使用介词时又没有使用;③不需要使用介词结构时使用。属于“主事的错误”的占11%(如“新冠片”错对冠心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属于“并列关系使用不当”错误的占9%(如:“老年患者的膀胱镜检查与并发症”);属于“用词不当”、“句子混乱”错误的各占9%,其它类型的错误,如标题冗长、文题不符、重复、歧意等亦时有发生。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示例]
论文题目: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论文摘要:地球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随着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须考虑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天体(包含日、月及太阳系行星)对地球重力加速度影响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影响的计算公式,并经过误差分析,证明此公式的相对误差小于1×10-9,完全可满足现代精密重力加速度测量的要求。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示例]
论文题目:集成电路热模拟模型和算法
论文提要:众所周知,半导体器件的各种特性参数都是温度的灵敏函数学[诸如ls(T),B(T),C1(T),Cp(T)……]。集成电路将大量元件集成在一块苡片上,电路工作时,元件功耗将产生热量,沿晶片向四周扩散。但是由于半导体片及基座材料具有热阻,因此芯片上各点温度不可能相同。特别对于功率集成电路,大功率元件区域将有较高温度所以在芯片上存在着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但是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在分析集成电路性能时,常常忽略这种温度差别,假定所有元件者处于同一温度下。例如通用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就是这样处理的。显然这一假定对集成电路带来计算误差。对于功率集成电路误差将更大。因此,如何计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温度分布,如何计算元件温度不同时的电路特性,以及如何考虑芯片上热、电相互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本文介绍集成电路的热模拟模型,并将热路问题模拟成电路问题,然后用电路模拟程序求解芯片温度分由。这样做可以利用成熟的电路分析程序,使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大为提高。作者根据这一模型和算法,编制了一个YM-LiN-3的FORTRAN程序,它可以确定芯片温度分布,也可发计算元件处于不同温度时的电路特性,该程序在微机IBM-PC上通过,得到满意结果。
上述论文提要字数近600,显然过长,只要认真加以修改(例如:第一段可删掉,第二段只保留其中的最后几句话,加上第三段),便可以二三百个字编写论文摘要。
(四)关键词(Key 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
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
例如:主题词之一“等离子体应用”。它具有概念的特性,说明它不是别的,而是“等离子体应用”,采用的是自然语言词汇。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建主题内容,但未经规范处理的主题词。如,关键词“原子能”(其规范的主题词可能是“核能”)。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篇论文可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示例]
论文题目:一种新的天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
关键词:天线阵;方向图;综合;互耦;偶极子;输入阻抗(共6个)相应的英译文:
Title: A new method for array pattern synthesis
Key words: Antenna array; pattern ; synthesis; mutual coupling; dipole; input impadance
关键词或主题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先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这些住处或词江,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例如上例,关键词选用了6个,其中前三个就是从论文标题中选出的,而后三个却是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后三个关键词的选取,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例如,在天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研究(上述论文的论题)中,涉及到诸如互耦的概念、偶极子的概念以及输入阻抗的概念,这些概念所用的词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比较关键的物理意义,所以需要选出,与从标题中选出的关键词一道,组成该论文的关键词组。
关键词与主题词的运用,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五)引言(Intorduction)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示例]
论文题目:胆法反流性胃火的临床特征
前言: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法反流入胃,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因素[1]。本文探讨了胆法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特征。
这里,写了短短几行文字却清楚地阐明了研究背景、理由和知识空白,同时也表明了前人的工作(由标注文献[1]反映,其详细内容可通过查阅该文献获得)以及作者现在所从事的研究内容。
(六)正文(Main body)
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段落和划分,应视论文性质与内容而定。一般常见的划分方式有:①实验原材料和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分析。②理论分析/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
根据论文内容的需要,还可以灵活地采用其它的段落划分方案,但就一般性情况而言,大体上应包含实验部分和理论分析部分的内容。“实验结果和分析”这一部分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有人曾说:“实验的结果是论文的必脏”,这并不为过,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
不少学科的论文,还可再简化一点,例如,医学论文,常将正文部分分成两个大段落,即:“材料和方法”(或“对象和方法”),“结果和讨论”(工“结果和分析”)。
要写好“材料和方法”这一节,应给出诸如实验所用原料或材料的技术要求、数量、来源以及制备方法等诸方面的信息,有时甚至要列出所用试剂的有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要避免使用商业名称,通常应使用通用化学名称。实验方法应介绍主要的实验过程,但不要机械地按通常以年、月的次序进行描述,而应该将各有关的方法结合起来描述。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使有能力的科技工作者按论文这一部分提供的信息,可以生复文中的试验及其结果,并即达到“再现性”或“可重复性”、“确证性”的要求。
缺少论文写作经验与素养的人,容易将这一部分写成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一一罗列无遗,总希望把自己辛苦做过的工作,都写入论文,可是,其效果适得其反,易使那些必须让人知道的重要内容淹没在一大片令人生大厌的冗长文字中。因此,应当阐述主要的、关键的和非一般常用的内容,凡属通过的、标准的和常见的仪器设备,只需提供型号、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
“结果和分析”这一节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全文的一切结论由此得出,一切议论由此引发,一切推理由此导出。这部分需要列出实验数据和观察所得,并对实验误差加以分析和讨论。要注意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必要的实验结果,扬弃不必要的部分。实验数据或结果,通常用表格、图或照片等予以表达,而且尽量用图,不用表格或少用表格。
如果标题定为“结果和讨论”,对于“讨论”(或“分析”)这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则更难以确定所应写的内容,通常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分。写得好的“讨论(或“分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①要设法提出“结果”一节中证明的原理、相互关系以及归纳性的解释,但只对“结果”进行论述,而不应进行重述。②要能指出你的结果和解释与以前发表的著作相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③要论述你的研究工作的理论含义以及实际应用的各种可能性。④要能指出任何的例外情况或相互关系中有问题的地方,并且应明确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
由于学术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一篇学术论文的正文,是其核心部分,占据主要篇幅。一般来说,正文总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与研究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当然,其中的结论可以单独设一部分(或一节)展开叙述。
(七)结论(Conclusion)
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反映论文中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并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到的学术见解。结论应是该论文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换句话说,结论应是整篇论文的结局,而不是某一局部问题或某一分支问题的结论,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当体现作者更深层的认识,且是从全篇论文的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新的学术总观念、总见解。
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该部分的写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本文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对前人有关的看法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证实或否定。③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是: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常象法律条文一样,按顺序1、2、3……列成条文,用语暂钉截铁,且只能作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文字上也不应夸大,对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内容注意留有余地。
[示例]
论文题目:丁二烯民丙烯腈共低聚反应中共聚物组成的控制
论文的结论:
1.对于以过氧化氢为引发剂乙醇为溶剂、丁二烯和丙烯腈的共低聚反应分批聚合体系,由于单体况聚率不同,为了改善丁腈羟的性质,进行组成控制是必要的。
2.本工作采用向反应体系中补加消耗快的单体的方法,能够控制反应液的单体组成与共聚物的组成。
3.本文根据自由基共聚反应理论,提出了一种补加单体的新的计算方法。实验证明,应用这种计算方法,能合成出组成比例均匀的丁腈羟液体共聚物。这种方法不仅能用地丁腈羟的合成,也能用于其它自由基二元共聚反应。
4.按本文的方法所合成的丁腈羟不仅组成比较均匀,序列人发布也比较均匀,序列长度为1的分布几率高达97%。
[此文部分内容曾在IUPAC第29届高分子讨论会(罗马尼亚)上报告,刊于《应用化学》,1984年第3期]
最后指出一点,有些学科论文,例如医学论文,常把“结论”部分不单独列出,而将其内容隐含于“讨论”部分的文字中(常在最后部位,也是最简短的文字部分),这也是一种可行的处理方法。例如,题为“竞争蛋白结合法测定血25羟维生素D3浓度的临床意义”的论文,在其“讨论”的段落中,最后有一个自然段,为:“本研究说明,CPBA法测定血25-OH-D浓度,不仅方法简便,同时又是观察机体维生素D缺乏和过量的一个较敏感和可靠的指标”。实际上,这就是全文的结论,是从正文部分全部材料出发,经过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思维过程而得到的总观念。
(八)致谢(Acknowledgment)
按照GB7713-87的规定,致谢语句可以放在正文后,体现对下列方面致谢: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和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其他应感谢的组织和人。
(九)参考文献(Reference)
在学术论文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其目的有三,即:①为了能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为了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③为了对前人的科学成果表示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撰写学术论文过程中,可能引用了很多篇文献,是否需要全部列出?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只需要将引用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那些文献资料列出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参与文献的标注方法作了规定。指出:专论正文部分引用的文献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
1.顺序编码制
[示例]
关于主题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国内有人认为“主题法检索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于1856年英国克雷斯塔多罗(Crestadoro)的《图书馆编制目录技术》一书”,“国外最早采用主题法来组织目录索引的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相关主题索引……”。①也有人认为“美国的贝加逊?富兰克林出借图书馆第一个使用了主题法”。② 来源:36524论文网
原文地址:
参考文献:
论文应该是什么格式啊?
标准论文格式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例子:
摘 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在环境试验设备控制中的应用。由于环境试验设备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时间滞后,而且系统间存在比较严重的耦合现象,用常规的PID控制不能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这种系统,本文采用了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对其进行了控制仿真。
预测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系统输入输出描述的控制算法,其三项基本原理是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它选择单位阶跃响应作为它的“预测模型”。这种算法除了能简化建模过程外,还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和解耦效果。
本文先对环境试验设备作了简介,对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而后对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进行了详细的推导,包括多变量自衡系统预测制算法和多变量非自衡系统预测控制算法;然后给出了系统的建模过程及相应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对环境试验设备进行了控制仿真,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和环境试验设备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具有类似特性的多变量系统,应用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进行控制能够取得比常规PID控制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多变量系统,预测控制,环境试验设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as long time delay and severe coupling. Therefore,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In this case, the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based o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mad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description of system’s input-output. It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are predictive model, rolling optimization and feedback correction. It chooses unit step response as its predictive model, so that the modeling process is simplified. In addition, good control and decoupling effects could be possessed by means of selection suitable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howed. The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presented particularly, including multivariable auto-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multivariable auto-un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Next, system modeling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model are proposed. Further, the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how that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could be used in those multivariable system li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nd the control result would be more satisfactory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Keyword: Multivariabl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目录范例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页码
第一章 绪论 1
1.1 预测控制概述 1
1.2 环境试验设备简介 2
1.3 主要研究工作 2
1.4 本文安排 3
第二章 基础知识介绍 4
2.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4
2.1.1 预测控制的三项基本原理 4
2.1.2 预测控制的几种算法 5
2.2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5
2.2.1 概述 5
2.2.2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6
2.3 本章小结 10
第三章 环境试验设备介绍及建模研究 11
3.1 环境试验设备介绍 11
3.1.1 简介 11
3.1.2 环境试验设备的结构及硬件 11
3.1.3 环境试验设备控制的难点 12
3.2 环境试验设备的建模研究 12
3.2.1 环境实验设备的模型概述 12
3.2.2 飞升曲线法辨识环境试验设备的数学模型 14
3.3 本章小结 19
第四章 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与推导 20
4.1 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的推导 20
4.2 仿真研究 24
4.3 本章小节 25
第五章 多变量非自衡系统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与推导 26
5.1 多变量非自衡系统预测控制算法 26
5.1.1 单变量非自衡系统预测控制算法 26
5.1.2 多变量非自衡系统预测控制算法 29
5.2 仿真研究 33
5.3 本章小结 34
第六章 环境试验设备的预测控制研究 35
6.1 脉冲响应系数模型的获得及对象特性分析 35
6.1.1 脉冲响应系数模型的获得 35
6.1.2 对象特性分析 36
6.2 仿真控制实验 37
6.2.1 参数选择 37
6.2.2 仿真控制结果 43
6.3 本章小结 45
结束语 46
参考文献 47
附件 48
(接着开始写正文)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上一篇:毒驾入后研究论文
下一篇:影像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