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实证研究论文大纲

发布时间:2023-03-12 12:55

实证研究论文大纲

医学专业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医学专业论文提纲,希望能提供帮助。

题目:《医院管理的组织学习机制及与绩效关系研究》

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医院组织学习模式不仅包括组织学习过程(信息获取处理、培训与信息传递、学习与分析),还包括学习调节(计划、监测、调整),这个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对医院绩效产生影响。研究表明:除调节学习的监测与信息获取处理、培训与信息传递不相关外,调节学习与组织学习过程的各维度都显著正相关。

2、支持性环境(内部)、组织目标、任务特征等三方面的因素协同作用构成了医院组织学习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支持性环境(内部)中的理念协同同信息获取与处理、学习与分析,反省时间与信息获取处理、学习与分析、培训与信息传递没有正向促进作用;组织目标中绩效导向与信息获取处理、学习与分析没有正向促进作用,任务特征的任务独立性与组织学习中信息获取处理、学习与分析没有正向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各因素与组织学习过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3、组织学习模式(调节学习及组织学习过程)的六个维度中,除调整与绩效没有正向促进作用外,其余五个维度都与组织绩效显著正相关。

4、公办医院和民办医院在“理念协同”、“反省时间”、“学习与分析”、“监测”、“任务独立性”几个因素上,公办医院都显著地高于民办医院;而在“绩效导向”民办医院都显著高于民办医院。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8-10

图目录 10-11

表目录 11-12

1 绪论 12-18

1.1 研究背景 12-15

1.1.1 医院发展现实背景 12-13

1.1.2 组织学习理论背景 13-14

1.1.3 昆明医院发展背景 14-15

1.2 问题的提出 15-16

1.3 研究意义 16-18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8-40

2.1 组织学习 18-29

2.1.1 组织学习的概念 18-21

2.1.2 组织学习的特点 21

2.1.3 组织学习系统理论 21-23

2.1.4 组织学习的过程 23-26

2.1.5 组织学习的模式 26-28

2.1.6 元认知理论与自主学习理论 28-29

2.2 组织学习的影响机制 29-32

2.2.1 环境因素的影响 29-31

2.2.2 组织特征的影响 31-32

2.2.3 任务特征的影响 32

2.3 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的研究 32-34

2.3.1 组织绩效 32-33

2.3.2 组织学习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33-34

2.4 医院组织学习特点及绩效研究 34-37

2.4.1 医院概述 34

2.4.2 医院的组织学习特点 34-35

2.4.3 医院绩效的研究 35-37

2.5 文献小结与研究问题提出 37-40

2.5.1 以往研究的主要结论 37-38

2.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8-40

3 研究构思和设计 40-46

3.1 研究构思 40-41

3.2 研究假设 41-42

3.3 研究步骤和方法 42-46

3.3.1 研究步骤 42-44

3.3.2 研究方法 44-46

4 实证研究 46-78

4.1 访谈研究 46-48

4.1.1 被访谈人基本情况 46

4.1.2 访谈内容 46-47

4.1.3 访谈情况 47-48

4.2 问卷研究 48-52

4.2.1 样本描述 48-50

4.2.2 测量表的编制 50-52

4.3 统计分析结果 52-78

4.3.1 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信、效度分析 52-62

4.3.2 研究构思及假设调整 62-65

4.3.3 相关分析 65-67

4.3.4 回归分析 67-73

4.3.5 差异检验(蓝色表示有显著差异) 73-78

5 讨论与结论 78-90

5.1 结果讨论 78-84

5.1.1 组织学习影响因素的讨论 78-80

5.1.2 调节学习和组织学习的关系 80-81

5.1.3 组织学习模式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81

5.1.4 组织学习差异性讨论 81-83

5.1.5 未来研究的展望 83-84

5.2 主要结论 84-86

5.2.1 框架模型修订结果 84

5.2.2 具体关系检验结果 84-86

5.3 研究取得的进展 86-88

5.4 存在的不足 88-90

参考文献 90-93

致谢 94

医学论文提纲格式

1、 医学论文的命题

医学论文题目应是文章内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写论文,一是传播科技经验,二是为晋升需要,因此,论文好坏与标题有很大关系。由于论文题目首先映入读(编)者的眼帘,读(编)者浏览文章,多先看题目,然后才决是是否阅读(取舍)全文。所以,要求命题既能概括全文内容,又能引人注目,便于记忆和引用,做到恰当、确切、简短、鲜明,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引起读(编)者的注意与兴趣。

2 、医学论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正文的高度浓缩,是医学论文内容不加注释的评论和简短陈述。便于读(编)者了解全文的要点,便于做文摘和检索。因此,摘要应力求简明扼要,字数一般为200字左右,如是特殊情况字数可以略多。摘要可以独立使用,不过简亦不过繁,不要一般的套套空活,但也不要照搬图表、公式,不可用非沿用编写符号。有的期刊要求列出关键词,即选出3-5个代表论文主要内容的单词或术语,另起一行列于摘要后。医学论文关键词的选用应尽可能的用《医学主题词表》中的术语。讲座、综述、病案讨论、误诊教训、临床报道可以不使用。

3 、医学论文的构思构思是撰写论文的准备,也是开始。它是作者对文章整体布局、要说明的论点以及依据进行 阐明、安排和设计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文章如何开头,如何进一步引深,首尾如何相呼应 ,论据论证如何有效的说明主题以及各段落层次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4、医学论文的提纲

在反映思考,理清思路,并形成条目后,写出提纲。提纲是论文的基本骨架,有了提纲,作 者写起来就会目标明确,思路开通。提纲的内容主要是按题题目、前言(文章的宗旨目的)、 实验材料与方法、讨论与结论的顺序进行。

5、医学论文正文的写作

在提纲拟定后,根据自己的思路,妥当安排内容的先后次序,然后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 在写作初稿时,不妨内容写的全一些,面宽一些,避免有重要内容遗漏。而且,最好能集中 一段时间和精力,使文章一气呵成。

6、医学论文的修改

在文章的初稿完成后,应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共同的工作者与指导者。然后加以反复 推敲并作细致的修改。文章全部完成后,最好放置一段时间,再行修改。"温故而知新"常 可发现重要问题,因而需要多次修改。

修改的重点是:

①篇幅压缩;

②结构调整:期刊论文要求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衔接得当、 重点突出并有逻辑性;

③语言修改:应具有准确性与可读性。并避免应用"大约"、"可能"之类的字眼,还应避免应用非专业术 语;

④内容修改:根据自己写作的意图或要论证的内容材料,使内容修改的更为翔实、观点 明确、结构严谨、论据充足。

医学论文的构思:

构思

构思是对整个文章的布局、顺序、层次、段落、内容、观点、材料、怎样开头和结尾的思维,构思是写文章不可缺少的准备过程,构思时文章的`主题中心要明确,用以表现的材料要充分、典型、新颖,结构上要严谨、环环相扣,只有潜心构思,才能思路流畅,写好提纲和文章。

拟定提纲

撰写论文之前,应先拟定提纲作为全文的骨架,使其形成结构,疏通思路的作用。拟定提纲,一方面可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明确层次和重点,文章才写得有条理,结构严谨。另一方面,通过提纲把作者的构思、观点用文字固定下来,做到目标明确,主次分明,随思路的进一步深化,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方法和新观点的发现,使原来的构思得到修改和补充完善。

提纲是论文的轮廓,应尽量写得详细一些,提纲的拟写多采用标题式和提要式两种。

标题式提纲,以简明的标题形式把文章的内容概括出来,用最简明的词语标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内容,这样既简明扼要,又便与记忆,是医学科研工作者常用的写作方法。例如实验研究型论文提纲通常用以下结构:

题目:……

1、课题对象:

①课题的提出;

②研究的目的。

2、材料与方法:

①实验目的、原理、条件、仪器和试剂;

②实验方法:分组情况,观察指标,记录方法;

③操作过程;

④出现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3、结果与分析:

①结果;

②统计学处理;

③结果的可信度;

④再现性。

4、讨论(结论)。

5、参考文献

提要式提纲,是在标题式提纲的基础上较具体较明确提要式地概括出各个层次的基本内容,实际是文章的缩写。

以上两种提纲形式,可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选用,无论选择那一种,其目的在于启发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应做到既有纲可循,但又不拘泥于提纲,尽可能地拓宽思路,才能写出好的论文。

实证研究类论文写作框架

实证研究 是基于事实和证据的研究,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接受科学的检验。 实证研究具有多种类型和不同层次,针对实验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研究、案例研究、观察记录等都可以做出高水平的实证研究。 目前,实证研究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研究的缘起 :引言,研究问题的发展,包括问题的历史渊源和研究的目的。 文献综述 :从文献中找出证据 研究设计 :包括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设计与实施 研究结果 :又名研究结果与讨论或者研究发现。 结论与讨论 :对结果的总结、解读以及对涵义的陈述或对于研究的归纳总结和提升。

案例1:网络同侪互评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1.思维导图

3.研究方法

4.研究过程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提纲时最好仔细地琢磨一下论文的概要,方便论文工作的进行。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9-16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1.1.1 选题背景 9

1.1.2 研究目的 9-10

1.1.3 研究意义 10

1.2 文献综述 10-14

1.2.1 关于舞弊的动因 10-11

1.2.2 针对舞弊的审计方法 11-12

1.2.3 关于审计失败的原因 12-14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2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6-21

2.1 舞弊及相关概念界定 16-19

2.2 舞弊动因理论 19-21

3 案例描述 21-30

3.1 案例背景 21-23

3.1.1 证券市场背景 21-22

3.1.2 新大地企业概况 22-23

3.2 新大地财务舞弊过程 23-28

3.2.1 虚增收入 23-25

3.2.2 虚减成本 25

3.2.3 虚增资产 25-26

3.2.4 隐瞒关联方交易 26-28

3.3 新大地的舞弊后果 28-30

4 案例分析 30-42

4.1 舞弊动因分析 30-34

4.1.1 压力 30-32

4.1.2 机会 32-33

4.1.3 借口 33-34

4.2 CPA 审计失败分析 34-42

4.2.1 独立性缺失 34-35

4.2.2 缺少职业怀疑态度与应有的关注 35-36

4.2.3 未充分执行分析性复核 36-40

4.2.4 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 40-42

5 案例结论及对策 42-48

5.1 结论 42

5.2 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42-44

5.2.1 减轻舞弊的压力 42-43

5.2.2 减少舞弊的机会 43-44

5.2.3 减少舞弊的'借口 44

5.3 审计失败的防范对策 44-48

5.3.1 改进审计独立性 44-45

5.3.2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与谨慎性 45-46

5.3.3 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 46

5.3.4 提高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46

5.3.5 执行风险导向审计 46-48

参考文献 48-51

附录 51-53

后记 53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11-32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3

第二节 概念界定 13-18

第三节 理论基础 18-23

第四节 文献综述 23-29

第五节 研究设计 29-32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32-46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35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 35-43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反思 43-46

第三章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 46-72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现状 46-59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59-66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观 66-72

第四章 S、A的职业生涯成长故事叙说 72-86

第一节 S辅导员:从单纯到成熟的职业历程 72-78

第二节 A辅导员:从茫然到专业的转变 78-86

第五章 研究体验 86-9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86-91

第二节 研究反思 91-93

附录 93-97

附录1 受访邀请函 93-94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94-96

附录3 辅导员访谈提纲 96-97

参考文献 97-101

致谢 101-102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1.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7-9

1.1.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7-8

1.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8-9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10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9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9-10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10-12

1.3.1 主要思想 10-11

1.3.2 重点和难点 11

1.3.3 创新或特色 11-12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5

1.4.1 研究思路 12

1.4.2 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实证研究的基本情况 15-27

2.1 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5-16

2.1.1 信度和效度的统计分析 15-16

2.1.2 信度和效度的质量控制 16

2.2 实证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16-17

2.2.1 高校类型 16-17

2.2.2 专业类型 17

2.2.3 年级 17

2.2.4 性别 17

2.3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17-27

2.3.1 系统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参加情况 17-19

2.3.2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 19-20

2.3.3 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 20-21

2.3.4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选择 21-25

2.3.5 了解《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的途径 25-27

第三章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7-43

3.1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分析 27-32

3.1.1 我国《食品安全法》施行时间 27

3.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27-28

3.1.3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28

3.1.4 废除免检制度 28-29

3.1.5 十倍赔偿制度 29

3.1.6 有机食品的相关说法 29-30

3.1.7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30

3.1.8 我国新版QS标志的中文标注 30-31

3.1.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31-32

3.2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分析 32-37

3.2.1 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的查看情况 32

3.2.2 购买保质期内食品最关注的方面 32-33

3.2.3 对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处理方式 33-34

3.2.4 最放心的食品 34-35

3.2.5 维权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5

3.2.6 开设《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35-36

3.2.7 参加《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 36

3.2.8 宣传《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 36

3.2.9 护法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6-37

3.3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分析 37-38

3.3.1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 37-38

3.3.2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得分 38

3.3.3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得分 38

3.4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8-43

3.4.1 高校类型 38-39

3.4.2 专业类型 39

3.4.3 年级 39-40

3.4.4 性别 40-43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43-49

4.1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 43-44

4.1.1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不容乐观 43

4.1.2 高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差异会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43-44

4.1.3 髙校学生具有提髙自身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愿望,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样化 44

4.2 提高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对策建议 44-49

4.2.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稳步推进高校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 44-45

4.2.2 充分考虑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45-46

4.2.3 结合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实际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46-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一: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54-57

附录二:问卷评分标准 57-58

附录三:关于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访谈提纲 58-59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9

上一篇:会计方面论文范文

下一篇:毕业论文查重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