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研究相关论文
作战研究相关论文
浅议后现代战争理论与我国军事技术变革发展趋势
摘 要:高技术应用于战争使得武器装备的杀伤力和毁灭性空前强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理性的回归,新的战争方式——后现代战争成为在彻底消除战争之前人类解决争端的最佳选择。面对信息化军事革命和社会变革,我国应当在展开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同时,创新非对称作战理论,积极研究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取得后发优势。[著者文摘]
关键词:后现代战争 机械化 信息化 复合 策略
分类号: E251[著者标引]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447(2010)01-0098-05栏目信息:军事理论研究
一
、
后现代战争产生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早在
3000-4000年前,当机械性的杀戮和人类心理空前融
合在一起时,战争便成为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
独特现象而存在了。无论是早期的冷兵器战争还是
近代热兵器战争、半信息化战争,都使人类付出了巨
大的代价,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到军事领域,
更是将战争从可以忍受的苦难变为致命的危机。此
外,目前人类社会还面临着来 自气候变迁、环境恶化
带来的自然挑战、全球化带来的政治挑战、核扩散带
来的科技挑战、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挑战等种
种问题 。
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性因素 占主体地位的社
会,人的主体性被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资本化、制
度化、工具化。然而 ,科技的发达程度及其带来的社
会变化远远超过了社会制度的发展速度和人类道德
情感的承受能力,在积累性的改革面前,这种趋势更
加明显。因此,人类往往会用传统甚至过时的方式来
思考社会现实,在不相宜的现存社会制度中适应新
的变革。现代社会军事领域的时代烙印体现在“技术
至上论”思潮中,高科技被大量运用于战争 ,武器不
仅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甚至出现了不顾后果
盲目炫耀性使用高科技武器的现象。随着近现代以
来科学技术的 日新月异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换 代,战争所消耗的能量、资源、经济代价不断上升,高
技术武器的负面效应也不断增强。现代武器系统在
提高命中率和杀伤率的同时,同样具有低生产率和
高损毁率,在开战后进行生产很难满足战争需要。尽
管二战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是 目前没有哪个国
家经济发达程度达到二战初的百倍以上,武器装备
的研发、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却在成百倍的增长,战争
中武器更换的经济代价也更高昂了,即使是经济高
度发达国家,要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所有的常
规军队也是不可能的。虽然大国仍旧保持着核威慑
的力量,然而,随着常规军事力量的政治有效性严重
削弱,局部、短时的军事胜利已经很难转化为长期、
稳定的政治胜利。
与此同时,新世纪的国际军事安全形势也出现
了新的特点。首先,国际军事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
和,全球化加剧了各国经济利益互相牵制,虽然不同
形态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此起彼伏,但在可以
预见的一个时期内,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不大,联
合国在国际争端、武装冲突的调解上扮演的角色日
益重要;其次,战争形式、作战手段、作战力量之间的
势力强弱在信息化军事变革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变
化。信息化军事变革从萌芽至今不过 20多年就以摧
枯拉朽之势迅速席卷全球,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数字
化部队和战场建设已初见成效,数字化平台、C4ISR
系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运用并成为军队行动的中枢 神经。从现在的发展计划和趋势看 ,可以预见在本世
纪中叶,各国将相继完成新军事变革。军事从属于政
治,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但军事变革却不完全受
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具有相对的客观独立性。此
次军事变革与以往的军事变革一样,一方面,政治上
的进步与落后不是军事变革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另一方面,军事变革具有不可逆性。社会改革有时会
出现复辟 ,而军事变革不会倒退,一旦发起就会逐步
普及和推进,将变革进行到底。这次变革涉及社会生
活的各方面,有很强的社会参与性。由于军事变革中
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通用
性,在此次变革中军民界限更加模糊,可以说是社会
技术发展变革带动下的军事变革 ,二者相互交叉 ,互
相推进。同时由于各国国情军情的差异,变革的程度
和军事实力变化也各有差异,总的说来,同世界政治
格局的走向一样,军事格局也从两极对抗走向多极
化较量。然而,一些国家依仗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在
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得多极化
进程表现出格外的曲折和复杂。不同利益集团的存
在导致不同形态的战争仍旧不可避免,未来人类如
何规避现代战争的风险和负面效应?在后现代社会
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现代社会技术性因素的推动中
国际安全局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总
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分析新军事变革发展态势,预
测未来战争发展方向,后现代战争形态的基本模型
应用而生。
二、后现代战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强调以启蒙主义思维角度出发推动
人类创造性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性带来的
负面作用。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其为人类带来
幸福感的边际效益也在逐渐递减,作为一种社会变
迁趋势,后现代社会充分体现了人本原性主体地位
的回归。后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更加强调应该由实用理性主导理论理性;后现代精
神则不仅关心物质的获取和财富的创造,更加关注
物质的终极意义和普遍价值。同样,后现代主义认
为,在后现代战争中人的主体地位也将得到回归,依
靠纯粹的军事行动来解决争端是缺乏理性的做法
反对以无生命的物质来扼杀有生命的人,武器(特别
是高科技武器)只是作为显示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
的物质载体,战争场所将与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的
场所隔绝开来,转移到虚拟网络空间、荒无人烟的沙漠、太空轨道等不影响人类活动的场所。通过智能动
力技术、智能侦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保障技
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作战双方转变为依靠无人化
技术的远程控制作战装备,人将彻底从战争的正面
对抗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战争,改变作战理念,发
现新的战争方式 ,将是人类在迈入后现代社会后对
战争新的诠释。充分应用技术、伦理、法律、道德规范
等手段将战争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小化,以达到不同
主体之间的利益最大化,是后现代战争的根本内涵
和意义所在。后现代战争是对现代战争的扬弃和发
展,除了信息化这一技术标志外,还具有新的特点。
1.以经济为主的政策导向
从古至今 ,战争都是通过掠夺和破坏等极端手
段牟取利益的活动。随着各国在经济上的交往 日益
密切,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出现了合作博弈的特点。除
了实质上的正面交锋,各国在经济、政治领域展开了
没有硝烟的战争,除了比拼“硬实力”的正面军事对
抗外,更常见的是比拼“软实力”经济能力的对抗,这
种趋势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愈加明显。可以预
见,后现代战争的政策导向由传统的消灭敌人有生
力量、掠夺资源和市场为主要 目标转化为迫使敌方
服从己方意志,接受利益输送条件为目标。
2.战争指导思想改变牵引作战构成要素改变
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战争的指导思想
由过去摧毁、消灭敌对势力逐渐发展为打击、使对方
服从以占有资源或达成某种经济政治目的为主,后
现代战争的主要方式是威慑和技术打击 ,由此决定
了战争形式的改变。后现代战争更加关注人与生态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已使人类意识到,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维持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相适应,武器装备的种类和
特点也将发生变化,后现代武器的发展将更加注重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长久利益。目前少数国家已经
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如英国已于 2006年开始投入
研究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少的“绿色武器”。同样,区别
于传统的现代战争,后现代战争将人的正常生活与
战争隔离开来,作战的场地将由城市转到虚拟网络、
人迹罕至的荒漠,深海,乃至太空,信息技术、无人化
远程控制系统、智能技术将成为武器装备的关键技
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战争逐渐进入军事竞技时代 ,作
战活动将越来越隐形化,作战对象也将逐渐由歼灭
人员为主转变为重点摧毁敌方武器系统。
3.人的本原性主体地位得以回归 后现代战争将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可以预见,在
实现信息化军事变革后,随着社会形态向后现代社
会发展,战争将更加注重人主体地位的回归,后现代
战争将进一步实现作战平台无人化、攻击目标非人
化 ,战争中伤害人类的道德、伦理风险将大大降低。
同时,由于使用了大量无人智能化作战工具、先进的
武器装备和控制系统,打一场后现代战争,所需的资
金将成百倍增加,为了把人从战争中解放出来 ,后现
代战争需要更加高昂的经济投入。信息化战争条件
下,人员伤亡的可能性较机械化战争极大缩减,在后
现代战争中,针对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核武器、
生物、化学武器都将被禁止或限制使用。这一局面的
形成大致有两种途径 :一是大多数国家普遍拥有核
武器、生物、化学武器,由差异产生的优越性消失了,
出现“竞争均衡”的局面,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放弃使
用此类武器。二是少数因为拥有而占优势的国家基
于对人类普遍利益的考虑主动放弃使用此类武器。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我国一贯坚持“不对无核
国家和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不对有核国家
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在国际上起到了很好的示
范作用。如果所有的有核国家都遵守这一原则,那么
人类远离核武器带来的灾难将更快成为现实。另一
种可能是,现代军事技术正面临着一个后核武器的
全新发展阶段 ,武器的效能不再由打击能量作为主
要衡量指标,而更多取决于武器的准确度、可控性和
军队快速反应力等信息参数。在军事行动中,信息技
术对抗的效费比明显优于核武器对抗的效费比,各
国更可能基于经济因素放弃使用核武器。
4.后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
目前,信息化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武器装备信息化逐渐成为后现代战争形态的技
术基础,各作战要素则通过信息化网络和虚拟指挥
控制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未来战场空间的延
伸 ,争夺制信息权、制天权、制空权成为各国未来军
事发展的主要方向,争夺空间战略优势的竞赛已经
在各军事强国之间打响。美国2次修改了 1996年提
出的《国家太空政策》,明确提出到 2015年前后要拥
有太空绝对优势,俄罗斯也加强了空间作战武器系
统的建设,后现代战争形态将逐渐浮出水面。当然,
战争形态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发展阶段,由于世界各
国军事发展不均衡,人类社会完全进入后现代战争
形态的进程还很漫长。实现信息化变革的国家之间
发生的战争将更加具有后现代战争的特点,现代战争与后现代战争交错进行的推进状态将持续很长一
个时期。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争取战略主
动权,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各种高技术为支
撑 ,未来的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军队
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军队信
息化的程度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一国在军事领
域的战略地位和国家安全。为了夺取 21世纪战略主
动权,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将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切
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进步上来,“按
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作用”。后现
代战争是在现代战争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从人类发
展的角度和现代战争的趋势来看,后现代战争将成
为在未能彻底消除战争之前人类解决争端的最佳选
择,信息化和高技术的发展将为后现代战争及早到
来提供现实可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我国应当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
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文化、政治领域的发展 ,扬长避
短 ,发展非对称作战理论 ,在推进信息化军事变革的
同时进行后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密切关注世界军事
技术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世界后现代战争理论及实
践态势,夺取未来战争战略主动权,积极推进和谐世
界建设进程。
1.发展非对称作战理论,形成并保持非对称作
战优势
我国目前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
水平特别是军事经济水平都处于追赶地位,因此,研
究并总结近代以来中外非对称作战的规律,指导我
国未来的军事战略需求,深化统一战线、游击战等传
统作战理论,寻求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合作伙伴,发展
非对称作战相应的武器装备,形成并保持非对称作
战优势,无疑是发展时期的最佳选择。
理论指导实践。根据作战需求更新理论内涵,大
力发展非对称作战理论,是新形势下理论发展的重
要内容。非对称作战在我国早已有之,中国特色的军
事思想和作战原则充分体现了东方式的智慧和辨证
法。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最早灵活应用的
“游击战”就是非对称作战的典型方式 ,通过在战斗
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发展成为了系统的作战理论 律规范。对内外网络之间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一方
面采取技术监控、附加控制系统等方式防止信息泄
露 ,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系统岗位
的技术人员进行保密培训和信息安全教育,从源头
上防止非技术性泄密。
四是内外兼顾。信息化战争是全维的战争,往往
在短期内迅速爆发,耗费巨大,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
拼。除了建立完善的经济保障体系之外,更要搞好军
民一体化建设,在和平时期同样不能忽视国防动员
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良好的国际关系是应对战争
的外部保障,对一国在战时能否取得国际援助有决
定性作用,因此和平时期更加需要积累国际资源,寻
求合作伙伴,以便在战时可以获得外来援助和补充 ,
度过难关 。
3.着眼长远:发展后现代战争理论,建设和谐世
界
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战争刺激了军事技术
变革的发生,历史上战争规模最大的时期恰恰是民
族国家的观念受到最广泛关注的时期。经过几千年
的变革,多数民族国家内部基本达成了利益共享、和
平发展的共识。人类社会目前正逐步向后现代社会
发展,可以推断,全球化的加速将使得后现代社会中
国家的概念逐渐模糊,与此同时国际规则将更具约
束力,国家主权将更加趋向让渡于国际社会,国际立
法则充分体现了民主、多样的特点,并在平等的基础
上顾全所有国家的利益。随着国际公民社会逐渐形
成和国际立法的完善,后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国家
强权的社会,而是逐渐转变为一个国际动态分权的
社会。在彻底消除战争的过渡时期,迫切需要再次扩
大我们的道德想象,共同努力,通过一个更加平等、
有效的国际联盟,制定全球立法保障,来解决各国之
间的权利和利益冲突。虽然战争已经渗透到人类的
文化、制度甚至心理状态之中,并且曾经是国际体系
公认的以牺牲一国利益来满足另一国崛起需求的正
常调整方式,历史上所有战争带来的影响也不可能
短期内完全消失,但是作为一个全新法制世界的开
端和一种新的尝试,人类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
更好的改变。从长远看 ,改变国际规则,遏制战争对
中小国家来说相当有利,因为他们在战争中获益甚
少;对大国来说,遏制战争也有益经济的发展和国力
强盛,因为大国之间的战争更有可能成为毁灭性的大战。
据统计,二战以来,国际争端、武装冲突由国际
机构特别是联合国干预或调解的程度呈现明显增长
趋势。尤其是联合国,在解决国际武装冲突和争端方
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然而也不能忽视某
些国家利用国际组织维和的名义来推行霸权主义,
在推进世界发展和和平进程中,大国负有天然的责
任和义务。作为常任理事国,促进联合国体制完善和
国际立法建设,推进建立国际安全战略观是我国应
尽的义务。我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
不懈维护世界和平,科学发展观、“和谐世界”的理念
更是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统一于全球文明的浪
潮中,反映了人类社会远离战争,实现世界经济、文
明繁荣的共同诉求,并且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社会“以
人为本”的核心内涵。未来我国要做的努力还有很
多,除了坚持建立和谐世界,更要未雨绸缪 ,积极研
究后现代化理论,打破“地缘政治”的局限,推进后现
代世界安全秩序的建立。
【参考文献】
【1]【JJn]格温·戴尔.战争【M】.李霄龙 ,吕志娟译.江苏: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7:93.
【2】【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5:107.
【33】高红卫.陶春.后现代战争与世界新秩序【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193,196.
【4]【美]David S Alberts.Rechard E Hayes.信息时代军事变革与
指挥控制 【M】.郁军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29.135.
【5】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际【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
社,1999:5—6.
【6]费肖竣.美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
社,2003:4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5:344.
【8】戴清明.把握历史方位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创新叨.
中国军事科学,2007,(1).
【9】付慧军.岳胜军.信息时代的国防政策【M】.北京:国防大学
出版社,2006.
[1 o]曹新元.高技术发展对新军事变革的影响研究【D】.湖南:湖
南大学,2004:13—14.
【l1】天鹰.美军忧虑解放军的非对称作战【J】_舰载武器,2005,
(8).
怎样写关于美军信息化战争的论文?
就从美军近几年来发动的几场战争来写。
例文:
美军近次战争信息化特点
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和多国部队所建立的战区通信网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多、最全、最先进的,它运用卫星通信技术和数字化通信网络技术,把数十年来各国研制、生产和装备的各种战略、战区及战术通信网络和设备全面融合,综合为一体化的高效率的C3I通信系统,以98%以上的高战备率确保白宫、五角大楼、后勤支援基地与中央总部、多国部队和基层作战部队之间的联系,确保洲际之间、战区与本土之间、多国及友邻部队之间、各军兵种之间、飞机、舰艇和坦克等作战平台之间,以及上下、左右、纵横、交叉的不间断的持续通信和信息交换。海湾战争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上将当时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设战区指挥部,各下属司令部也是在沙特开设。施瓦茨科普夫与各级指挥官讨论重大问题或研究作战方案基本是采用电视会议或视频面对面商谈的方式进行,各级指挥机构信息沟通也是采取电话、电报、软盘传递等方式进行。
科索沃战争是第一次大规模实战运用全球一体化C4ISR指挥控制系统。在科索沃战争中,由于牵涉到北约十几个国家联合作战,所以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战略、战役和战术三级指挥体制。
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刻意试验网络中心战和扁平式指挥的能力,所以没有按照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设立指挥体系,也没有在阿富汗战区设立前沿指挥部,只是在美国本土设立了一个战略总指挥部,下面直接就是战术指挥层次,所以这场战争的指挥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性战斗的指挥尝试。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首次试验网络中心战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从阿拉伯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有80%以上事先并不知道要去战区的什么地方、攻击什么样的目标,只是在起飞以后的飞行途中才接到指挥系统发来的最新任务指令,这时飞行员便可在指挥系统的引导下,选择最佳路径和方式对目标进行攻击。从阿富汗战争开始,网络中心战就已经正式进入作战程序,在这种作战程序中,指挥机构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最主要的不再是听取下属发来的请示,也不再是拟制电报或下达话音指令,而是在C4ISR系统的辅助指挥控下,侧重于做好这样三项工作:一是通过C4ISR系统掌握敌我双方的情报,驱散战争迷雾,定下作战决心;二是进行作战规划计划,提前下达作战任务指令,确定联合作战中各部队的具体认为是、出动批次、作战任务、作战目的、作战要求,具体各部队如何实施没有必要进行统一部署,只是提出准确的打击时间、地点、目的和要求即可,按照委托式指挥原则由部队自行协同;三是进行毁损评估,对上一次任务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以便确定下一批次的打击任务。
伊拉克战争中,由于地面部队的大规模介入,所以美军又恢复实施三级指挥体制。战略指挥部仍然设在美国本土,技术上主要依托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战区指挥部中央总部司令部设在卡塔尔,中央总部陆军司令部设在科威特,中央总部空军司令部设在沙特,中央总部海军司令部设在巴林;战术级指挥机构分别在各司令部下设立战术作战指挥中心。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全球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在本土有21处、本土之外基地上有33600名人员对航天侦察监视系统进行支持。美国部署的军用卫星系统覆盖了对伊作战所需的各个信息领域,动用的卫星包括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在侦察卫星方面,主要包括3颗锁眼光学成像卫星,3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侦察卫星,3颗入侵者电子侦察卫星和12颗二代白云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在导航定位卫星方面,共投入了GPS—2和GPS—2R共24颗卫星,定位精度从16米提高到10米。还动用了由14颗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卫星、4颗军事星和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组成保障伊拉克战区战略及战术通信的天基信息传输系统。此外,租用了一些商用卫星,主要是地球资源卫星和气象卫星等。
例文2: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信息网络战
摘要:在新军事变革的引领下,战争有机械化战争阶段发展到了信息网络战的新阶段。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到信息网络战这种作战模式的巨大威力。同时也显示出制约信息网络战的“软肋”,这将为我国的军事变革、军队建设以及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教训。
关键词:信息网络战
战争,使信息网络成为军事打击和心理战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作战工具。信息战已衍生为一种重要的作战方式和战斗力。传统战争是兵马未动舆论先行,现代战争的信息网络行为已贯穿战争的全过程。从伊拉克战争中可以看出,信息网络已成为一把高悬在战场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信息网络战的特点及巨大威力
信息网络战在在科索沃战争中就开始显示出来,只不过在伊拉克战争中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信息网络战是利用强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种分散在空间、陆地和海上的探测系统、指挥系统集成一个统一、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使陆、海、空军各级作战人员能够利用该网络共享战场态势、交流作战信息、协同指挥与实施作战行动,其目的是通过攻击敌计算机网络窃取情报,破坏、瘫痪敌信息系统,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己方网络安全,夺取和保护“制网络权”。
信息网络战的主要特点:一是作战力量广泛。由于信息技术有很强的军民通用性和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性,使得凡是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着一定网络攻击手段的人都可以介入网络战;二是作战对象平等。计算机网络战中,只要拥有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人才,网络战就可以得到有效实施,而与国力大小、兵力多少无关;三是作战空间广阔。计算机网络战不受地域限制,只要网络能够到达的地方,网络战都可以实施;四是作战时间连续。计算机网络战不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干扰,不受天候因素制约,可在任何时段进行。 五是破坏信息系统和影响人的心理,破坏信息系统的效果是敌方无法利用信息系统的设施获得所需要的正确信息,既可以从物理上摧毁地方的硬件设施,也可以是破坏系统软件,使系统崩溃或提供不正确的信息。通过提供对敌方不利的信息可以对人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控制人的行为,影响士气,削弱敌方的战斗力。
信息网络战主要有三种形式:心理战、电子战和计算机战。心理战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施加对敌方不利的信息,影响人的心理从而削弱战斗力。电子战是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内容之一,将其归为信息战武器主要是因为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各种电子设备,无论是探测器(雷达,光电设备,监听设备),还是信息处理平台、通讯设施(无线通讯,有线通讯),核心都是电子设备。通过电子干扰可以削弱雷达等探测器的能力,使得敌方无法及时收集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信息或者传递错误的信息。计算机是信息系统的基础和平台,在信息系统中具有核心的地位,计算机战是指利用计算机开展的以信息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作战形式。其形式主要有: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特性、电磁特性对敌实施网络窃密和电磁窃密;通过计算机病毒攻击、计算机芯片攻击、网络“黑客” 攻击、电磁干扰等手段实施网络进攻;采取加强“防火墙”技术、断开核心系统与外界的链接等措施进行网络防护;进行系统备份,为网络恢复做好充分准备等。
伊拉克战争是21世纪初爆发的一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信息网络战,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作战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伊拉克军队的反应能力。作战的速度之快和程度之猛烈,使伊拉克军队多次陷于美军的集中打击之中。美军采取的打击方式是,集中摧毁伊军的一个战斗单元,然后迅速移动到下一个目标。伊军的指挥通信系统,也在美军对巴格达发动进攻前被美军彻底摧毁。由实行网络中心战而获得的信息优势,是美军实现快速作战的关键。美军能知道伊军的位置,而伊军不知道美英联军的位置,也不知道联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因此,可以说美国以网络中心战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1.及时获得可靠的目标信息
这次战争中,先进的卫星系统、侦察飞机、地面站和地面侦察人员等,组成了一个天、地(海)、空一体化的情报、侦察和监视(ISR)系统。它为部队提供作战空间的情况,包括各部队的部署、兵力兵器、作战意图等方面的情况和提供毁伤效果评估。它也为战斧巡航导弹和由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制导的联合直接攻击炸弹等的精确打击提供目标信息,为反爱国者导弹提供预警和目标信息。在海湾战争时,美军一般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对目标的侦察评估和打击准备,而现在最快只需几分钟。
太空是未来战争的制高点。在ISR领域,由于卫星侦察和监视的覆盖范围大,并能实现全球覆盖、运行时间长和在平时可以进入敌方领土等优点,已成为实施网络中心战的前提。其中,6颗军用成像侦察卫星通过伊拉克上空,包括3颗KH-12卫星和3颗“长曲棍球”雷达卫星。每颗卫星一天两次通过伊方上空。KH-12卫星精度达到0.1米。“长曲棍球”雷达卫星最高精度达到0.3米。美军充分利用了有人和无人侦察机、战机以及个人跟踪系统所提供的实时情报和图像。这些信息定向直接传送到指挥部或者指挥官的战区指挥控制车。实时的情报和图像有助于区分敌我,减少传感器到射击器的时间。美国国防部所拥有的所有情报、监视以及侦察资源,在战争中都高速运行,为联军地面指挥部的陆军指挥官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指挥官,提供了一幅通用的作战图。美军已经在通信与数据网络中集成了ISR平台,并为它们的运行提供带宽。
2.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质量和安全性
保障军用信息传输系统的畅通,提高信息传输的速率和可靠性,加强信息管理能力,是实施网络中心战的重要保障。卫星通信以其广域覆盖和全球覆盖,独特的广播、多播能力,快速灵活组网,支持不对称带宽要求和可以按需分配带宽等优势,为战场信息网络的建设提供了条件。
美国国防部投资16亿美元构建了国防文电系统,对其全球范围内的通信进行安全加密,确保向国防部用户、各业务局以及合同商传送秘密以及最高机密的信息安全。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这个系统较之使用自动数字网或其他类似的军用文电系统,其传输速度更快、保密性更强且更易于使用。国防文电系统的信息,是通过用于分发语音、视频以及数据信息的国防信息系统网(DISN)进行传输的。由于严格的保密原因,国防文电系统的信息与Outlook的信息有些微小差别。但是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编写国防文电系统信息,然后使用带有加密令牌的Fortezza卡,对信息进行标记并加密。
当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与伊军交战时,网络空间的战斗也在紧张地进行。自对伊战争爆发以来,联军的网络系统遭受了轻微的网络攻击,而且尝试发起攻击的行为异常频繁。因此,认为不安全的设备将被迅速隔离,脱离网络并进行病毒扫描,以防止更大问题的发生。在实际战场上,如果部队身处危险境地,程序将被保护,甚至破坏那些面临危险的设备和系统,以避免敏感的数据流落到敌人的手中。例如,链接到国防部保密IP路由器的计算机带有可移动硬盘,一些加密设备也有类似的保护措施。在美军驻卡塔尔的联合空中作战中心,在开始指挥所有联合空中任务之前,其信息系统需要进行鉴定与授权。信息安全公司负责承担了这项紧急任务。
3.依靠有效的数据链实施精确打击
网络中心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在武器平台之间实现横向组网,做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武器平台的作战效能,以实施精确打击。传统的以坦克、战车、火炮和导弹为代表的陆基作战平台,以舰艇、潜艇为代表的海上作战平台,以飞机、直升机为代表的空中作战平台等,都必须在火力优势的基础上兼有现代信息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高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因此,一种链接各作战平台、优化信息资源、有效调配和使用作战能量、用于链接整合军队各战斗单元的数据链,正日益受到重视。数据链将成为未来军队作战力量的“粘合剂”和“倍增器”。此次对伊战争中,美军基本上使用的是旧式飞机和坦克,但这些旧武器通过网络进行链接,从而把飞机的座舱、指挥所和坦克驾驶员联在一起,使其看到他们视野外很远的地方,从而大大提高了战斗力。3月底伊拉克一度被沙尘暴,搅得昏天黑地,但是美军仍能清楚地看到战场上的情况,甚至在高空飞行的B-52轰炸机的飞行员,也能透过滚滚黄沙,俯瞰地面的动静。B-52轰炸机能通过使用其他侦察机传送过来的雷达图像,对伊拉克军队进行精确轰炸。
这次战争中美军广泛使用的“21世纪旅和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通信系统。它综合了卫星、无人机和特种部队的信息源。它已成为美军数千装甲车、坦克和直升机上的标准装备。这个系统实现了坦克之间、直升机之间的共享数据。坦克可以发送文本信息,在激烈的战斗中文本信息的可靠性高于语音通信,直升机也可以通过文本信息呼叫炮兵火力支援。每台车辆都有计算机地址用于识别,车辆的位置信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随时修正更新。加密的数据通过无线电在部队车辆之间传送。跳频技术使敌方无法对信号进行导向目标追踪。坦克的所有功能都通过一台相当于奔腾Ⅲ的计算机控制。如果主系统出现故障,将由备份系统继续操作。如果整个计算机系统全部失效,最后可用手动控制。一旦坦克乘员被俘,他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删除敏感的数据。
全球导航定位卫星更是精确打击的关键。在战争中,依靠美军的GPS系统,为美军的精确打击武器提供了有效保障。美军这次所使用的精确打击武器为海湾战争的10倍左右。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他们投掷精确制导炸弹1.5万枚,其打击精度明显高于海湾战争。在这次战争中,美军能使用大量精确武器,对伊拉克领导目标和共和国卫队,实施时间敏感型的攻击。
4.实现了部队快速机动
在机械化战争时代,由于部队的通信、机动和兵力兵器投送能力有限,无法很快地集中兵力,实施攻击。地理位置上的限制,还使部队很难在保持高度协调一致和得到充分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实施快速、远距离机动。但是,在实施网络中心战后,部队将不再受地理条件的制约而实现快速机动。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创造了日行170公里的开进速度,这等于海湾战争时部队开进速度的3倍。令人关注的是,这种机动方式直奔要害领域,甚至可以不顾暴露后勤保障的危险。由于部队能够进行快速机动,就可大大减少参战人员的数量。这次伊拉克战争,在伊拉克战场的美军总人数约12.5万人,远远少于海湾战争时的50万人。
二、从伊拉克战争看信息网络战的不足
由于伊军在这次战争中几乎没有任何信息战和网络战的任何能力,让美军在网络空间如入无人之境。实际上,美军的信息网络仍然是较脆弱的,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际上也没有受到真正的考验。尽管如此,美军在作战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揭示了美军的网络中心战尚须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第一,假信息掣肘美军战斗力在信息战中,战斗力的形成和发挥依赖于对信息的正确采集、处理和使用。在现代战争中信息量的空前增大和信息传播环节的增加难免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和有用信息的失真现象。这就使信息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真假难辨,进而影响战斗力的发挥。在海湾战争中,伊军放置的假坦克、假阵地使美军侦察系统摸不清虚实,采集回来的信息也良莠不齐,从而导致美军判断失误,对假目标狂轰滥炸。同样的,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的侦察卫星不能完全识别南联盟巧妙的伪装,对移动的车辆和其他目标难以跟踪,也不能穿过云层和森林发现目标。因此,当北约得意洋洋地宣布“重创”南联盟军队几天之后,南联盟人民军军容整齐地开出隐蔽地域。当时他们只损失了十几辆坦克。
第二、信息化武器发挥作用受战场环境限制
信息战对作战环境要求很高。气象和地理条件都会影响到信息进攻。比如丛林、沙漠、山地等地形和恶劣的天气就会对信息武器系统产生影响。美五角大楼承认在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复杂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迫使北约取消了20%以上的空袭行动。在“伊拉克自由”行动中,沙尘暴曾使美军信息化武器失灵,大大延缓了作战行动。
第三,信息网络系统发达却易受攻击
首先,美国不能独占信息战的技术。它要占领和控制世界信息市场就必须输出先进软件、硬件和加密技术,并创造信息环境。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扩散性和共享性,使得美国在建立起一个信息系统平台用于信息战时,也为其他国家和个人利用这个平台攻击美国提供了机会。并且袭击这种信息系统的大部分技术,如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很便宜。因此,任何头脑灵活的人都可以把自己武装成信息战士,轻而易举地使美国军用和民用电脑网络陷于瘫痪,甚至可以破坏美军高层决策机构所依赖的指挥控制系统。
其次,庞大的信息系统使美军在信息进攻面前招架无力。在国内,美军和政府行使职能越来越依赖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大量的后勤社会化保障不得不借助民用通信网。美国防部有200万台计算机、1万个局域网络、100多个长途网络。这些网络设备用于协调和执行国防部各方面的任务,包括从武器设计到战场管理。虽然美军进行实际作战的计算机一般是安全可靠的,但是管理军饷、人事、运输、零部件的计算机防护能力低,而且与公共通信设施联网,极易泄密和遭到破坏。在国际上,美国是当前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统计资料表明,因特网上80%的信息来自美国,而世界范围内80%的数据处理是在美国进行的。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依赖完善健全的全球信息网络。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扩大深入,美国经济对全球的依赖性就愈强,美国的文化和经济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就会越发紧密。这样美国不仅将能向世界各地随心所欲地伸出触角,同时通过“计算机接口”也将自己更全面地暴露于世界,更易于成为众矢之的。据美国防部的报告指出,政府和军队的信息系统曾遭受过3.8万次攻击,成功率高达88%,可是检测到的只有4%。这4%中95%无法采取任何应急措施。可见庞杂的信息系统可使美军在信息进攻面前毫无招架之功。
在信息战中,美军要是想维持其信息技术优势,就必须加大信息工程建设、改造、维护和更新的投入。但是这笔费用非常大,美国现在还不能轻松承受。比如,作为集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信息化武器平台往往价格不菲。“爱国者”导弹每枚110万美元,“战斧”式巡航导弹每枚135万美元,E-8电子侦察机每架4.25亿美元。目前,信息技术的研制费和采购费在飞机、舰船、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中占22%~30%,在导弹中占45%,而在一体化信息系统C4ISR中,所占比例更高。此外,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软件系统具有看不见、摸不着和专业性强的特点,其研制和采购费用高昂,更难估算。同时由于信息安全的投资回报收益在短期内并不显著,甚至可能会血本无归,即便是财力雄厚的公司也不愿倾力相助,政府也难免资金短缺。所以,在信息战中,美军防御乏力。要改善这种状况,恐怕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信息网络技术或知识优势可能赢得战争,,但是这种优势是十分脆弱的,这种优势可能因为一根保险丝而全面改变,也可能因为一句谎言,也可能因为你保护自己的优势不被敌人偷去的能力有限等原因而失去。优势的这种脆弱性在于认识掌握信息的主体,人的任何一点疏忽都会造成错误。历史证明,不管是在冷兵器时代还是网络时代,人仍然是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网络中心战虽为决策优势提供了条件,但从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还要取决于指挥员乃至整个军队的素质。而在军队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
三、几点启示:信息化社会里,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都将围绕网络这个中心来进行。在未来战争中,控制了网络空间,就意味着夺取了在陆、海、空、天多维空间里行动的自由权。为了应对网络战的威胁,夺取制网络权,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备战网络战。而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形势极为严峻,实施和抵御信息网络战的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为:一、硬件方面受制于人。我国目前尚不能自给生产CPU芯片,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其他部件的关键技术,也都掌握在外国生产商手里。二、软件方面漏洞较多。由于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起步较晚,国内使用的大部分软件存在有安全隐患。另外信息安全技术也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大力加强军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提升整个社会的信息网络化水平,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是适应未来信息战要求的一项极为迫切的工作
(一)是落后就要挨打,尤其是在武器装备上,不能有太大的时代差,否则在战场上就无法获取哪怕是战术上的优势,这就很难打赢战争,因此应进一步推进军事信息网络化建设。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以宽带、大容量、数字化的网络传输能力为基础和前提,所以,加快军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特别是末端建设和移动网络的建设势在必;进一步提高一体化建设水平。未来作战是联合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真正一体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只有加快建设和发展适合自己国情的综合集成系统,才能真正实现情报侦察、预警探测、信息对抗,特别是武器平台控制的现代化目标。此外,还必须推进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信息战能力是建立在本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上的。因此,我们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去抓,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方面的优势,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国家的统筹规划下展开联合攻关,以形成我们的优势领域,铸就自己的“撒手锏”。
(二)是必须创新作战理论,装备技术落后可怕,但思想观念滞后更危险。作战理论的创新一方面要求和现有武器装备相匹配,一方面又要与作战对象相协调,伊军的作战理论非常落后,在这两个方面都不适应,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综合军事理论研究。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影响,应不断跟踪探讨适合各自国情的信息化建设特点与对策,加大军事理论创新的力度,从而促进多出成果,加速发展。
(三)是要注意建设周边以及国际安全战略环境,伊拉克的失败与萨达姆在国内推行独裁统治,在国际上缺少朋友很有关系。
(四)培养网络训练人才。在未来的信息战中,人的因素仍然是首要的、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因素,高素质的人才能驾驭高科技的装备。要适应网络战需求培训三类人才:一是专门从事网络对抗研究的电脑专家队伍;二是懂得网络对抗技术及其战术的指挥员队伍;三是具有一定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网络技能操作人员,逐步造就一支专门从事网络对抗的计算机专家队伍。
(五)建立网络安全防护屏障。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法规体系,将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开发、应用、管理、安全问题法律化,以法律手段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应该开发相应的防护技术。技术是实现网络安全精锐武器,必须发展网络防护技术。应着重开发密码鉴别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泄漏防护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等薄弱环节检测技术等,首先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军事情报的研究和改进,军事情报是迈向执行信息战略规划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1、[美]阿尔文.托夫勒,《未来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2、[俄]B.A.利西奇金 JI.A.谢列平著,《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张绍忠著《怎样打赢信息化战争》,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6月版。
浅谈军事高技术及信息化对现代战争的影响的论文1500字左右
军事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现代武器装备出现了8个方面的新特点,从而与传统武器之间产生了"代沟",这将对未来战争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
军事高技术指那些应用于军事领域,并能产生重大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使武器装备,作战理论,战争形态等跃升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而且它作为战争活动的物质条件之一,也必然会对军事谋略产生巨大的影响。军事高技术给军事谋略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使军事谋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技术决定战术,这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隐身兵器的不断发展以及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日益广泛应用,对作战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引起传统攻防理论和作战原则的变革。认真分析隐身兵器对作战行动的可能影响,深入探讨相应的对策,是我们充分作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
隐身兵器对作战行动的影响现代隐身兵器既有飞机,舰艇、潜艇、坦克等作战平台,又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打击兵器,由于这些技术装备在作战使用时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因而对作战行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攻击型飞机是现代战争的主力,也是世界各国空中力量的发展重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改进使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攻击型飞机提供了更多发挥优势的机会。为适应现代和未来战争的需要,攻击型飞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大趋势。
现代战争对攻击型飞机提出了新的要求,航空技术的发展为飞机性能的提高奠定了技术基础,两者协调统一构成了攻击型飞机的发展方向。
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使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就为战争指导者施计用谋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使古老的军事谋略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使"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任何一位战争指导者使命。
由于在现代战争中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从而使作战条件和战争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给军事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高技术局都战争卫勤保障特点:
1、战争对抗性增强,减员率增高,伤员时空分布不均衡,救治任务十分繁重。
2、三军合同作战,联合保障,卫勤保障关系更加复杂。
3、战争突然性增大,作战样式多变,,快速机动保障作用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兴起了一场以高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高技术在概念上主要是指知识密集程度高、技术难度高、投资强度高、渗透性与扩散性高、应用效益高和开发领域新的技术。
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隐身技术的发展,隐身武器装备也相继问世并在现代战争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在21世纪,隐身武器装备必将会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在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必将对作战产生深刻的影响。未来战场有可能进入一个"隐身时代",捉迷藏式的"隐身战争"将成为高技术战争的模式之一。
这次新技术革命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主要指相互支持、相互联系的6大高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航天技术群和海洋。
本世纪初叶,当飞机问世并用于战争之后,使战争形态由二维平面转变为三维立体,人类战争由此发生了重大革命。随着现代高新技术不断物化于航空技术装备,使作战飞机日益向隐身化,无人化、多能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这必将对21世纪的战争产生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作战飞机的隐身化,可能导致拥有隐身技术优势的一方在战争中获得战略优势和主动作战飞机的隐身化,主要是指作战飞机将广泛采用隐身技术,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来降低敌方雷达、红外、光学和声波等探测系统的观测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挥作用的一种趋势。
军事高技术对战争的影响是通过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而产生的.这些性能表现在作战与备战的各个环节,如发现与隐蔽;运载、推进与抵抗;命中与躲避、拦截;摧毁与防护;指挥、控制与干扰、破坏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在上述各环节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如作用距离、机动能力、命中精度和毁伤威力、防护能力或生存能力等,均非往日面貌。所以不可避免地对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
求 论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的论文
高技术战争就是大量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抵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其最基本的两个原理即:1)战争的伟力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2)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在高技术战争中,虽然某些高技术武器的杀伤破坏威力空前增大,但并不能取代核武器的实战和威慑作用,反而,它通常是在核威慑条件下的.更有甚者,一些高技术装备就是针对局部小范围的战斗而研制.这种特点决定其通常都是局部战争,而人民战争却是一种全民皆兵的全面战争,高技术战争突出了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人民战争的第二原理也似乎有相冲突之处.创新和丰富人民战争的内涵
未来高技术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多维立体空间展开,信息战、电子战、火力战、心理战等交织进行,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未来战争的这种高技术性,对传统的参战支前内容、形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要求,在继承和发扬人民战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需求为牵引,与时俱进地创新人民战争的内涵。要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充分利用地方雄厚的科技潜力,改变过去“人力型”、“体力型”和“单一型”的参战支前模式,实现“科技型”、“智能型”和“综合型”的参战支前,使参战支前由侧重人力动员转到以人财物特别是科学技术为主的全面动员上来,由侧重保障陆军单一军种转到保障诸军兵种作战上来,以适应高技术战争对国防动员的需要。
加强人民战争制胜办法的研究
在高技术条件下坚持人民战争,必须根据新的情况,加强人民战争战略技术的研究,寻求新的克敌制胜办法。要综合运用各种力量,采取打击与威慑、攻坚与攻心、正规与非正规等多种手段并用,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在加强正规军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和动员,发挥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和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比如,发挥我国民间信息技术、信息人才和信息设施的优势,协助和配合部队实施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运用各种手段,土洋结合,广泛开展战场伪装,隐真示假,欺骗迷惑敌人;发挥沿海民兵预备役人员对地理、人文和海情海况熟悉的优势,广泛开展海上侦察、扫雷布雷和游击袭扰,积极支援、配合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人民群众,开展城市防空和后方防卫作战,保障重要城市、重要目标和重要方向的安全,等等。只要确实拿出了一套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战法,我们就能打一场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现役部队为骨干,后备力量和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人民战争,在新的战争形态下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现代战争中,更需要人民战争。我认为人民可以在以下领域发挥作用:
一、人民群众可以在信息战中发挥作用。
1、可以组织人民群众中的计算机高手,集中对敌进行网络战,特别是对敌公开的网站和一些社会功能的网络系统,如电信、金融、电力等网络系统,进行控制、利用和破坏,达到在敌本土制造混乱,瓦解其国民意志,掀起其本国反战浪潮。在过去,弱国难以对强国构成威胁,在信息社会则不同,弱国照样可以将战火引向强国本土,就是通过网络战。如果可能,还要组织计算机高手,直接对敌卫星通信和军事网络进行控制、破坏,直接减弱其军事整体力量。
2、可以组织人民群众进行示性形造势,干扰、影响敌侦察监视系统。组织人民群众制造大量假目标、发射假信号,发布假信息,进行假集结和运动,通过制造大量的信息垃圾,可以大量消耗敌高科技弹药和迟滞敌决策。没有信息,会增大指挥决策风险,如果所得信息中假信息太多,同样也会增大指挥决策风险。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都发生袭击民用车队的悲剧,说明了美国的侦察监视系统只能知道有目标,但并不能真正分清目标的真假。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开展设置假高炮、导弹阵地,设置假军营等等群众性活动。将让敌人的侦察监视系统看花眼。
二、人民群众可以在战场救护、消除袭击后果和防卫中发挥作用
1、敌不敢从陆上入侵我国,只能采取非接触作战对我进行攻击。我人民群众可以充当战场救护、消除袭击后果作用,节约正规作战兵力。
2、我人民群众可以充当反间谍的耳目,及时清除敌间谍。
三、人民群众可以在联勤保障领域发挥作用
1、可以利用民间航运、海运和陆运力量,运输军事物资。可以达到隐蔽、安全目的。
2、由于我作战在本土,可以利用民间公司、商店、医院等服务性行业,对军队进行后勤保障。
四、人民群众还是后备兵力的来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变化,人民战争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首先,高技术并没有改变正义战争必胜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决定着战争的性质和前途。正义战争必胜,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高技术虽然可以改变战争的技术形态,但不可能改变战争的政治性质,不可能抹杀正义战争是非正义战争的区别。正义性是人民战争的根本特征。与传统的战争相比,高技术战争的政治性更加凸显,战争更加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其次,高技术并没有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战争实践反复证明,武器是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在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有了很大提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高技术战争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与武器关系的基本原理,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在高技术战争中,武器装备无论如何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都不可能代替人的觉悟、勇敢、智慧和才能,不可能代替人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高技术战争所具有的激烈性、残酷性,对人的智能、体魄、意志、心理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技术战争中人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显得更加重要。再次,高技术为人民战争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高技术战争的作战行动遍及陆、海、空、天、电等领域,具有全纵深、全方位的多维立体性质,战争的直接交战空间缩小,相关空间扩大,前方与后方界限趋于模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更广阔的空间和范围来准备和进行战争,统一组织实施前方和后方的作战行动。要把人民战争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科技实力、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坚强的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上,全面增强打赢人民战争的能力。此外,坚持人民战争是我们必然的战略选择。我们的国情军情以及面临的军事斗争任务,都决定了必须坚持人民战争。这是我们赢得未来防卫作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求关于军事理论的论文(3000字左右)
论述高技术战争的特点 综合最近几年来爆发的几场局部高技术战争来看,高技术战争的特点主要如下:一、战争可控性强。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所有的政治家都希望战争按自己的设计进行,但以往的战争缺乏可控性。往往是战争机器一运转,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进程和规模难以控制。而高技术武器装备则是杀伤破坏力可以被有效控制战争手段,使战争具有一定的可控性,成为实现政治家政治目的的有效工具。高技术战争的可控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能有效控制打击目的: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精确打击逐渐取代“地毯式”的狂轰滥炸成为战争的最主要打击方式。依靠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以前需要多次轰炸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现在只要一两次的攻击就可以达到目的,可以有效的避免波及周边非军事目标。2、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高技术战争情况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精度高、威力大、作战交通倍增,为了完成一个作战任务无需再像以往那样投入大量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可以有效的控制战争规模;另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高命中精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战争中殃及非打击目标,可以有效避免战火外延和战争升级。3、能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由于作战兵器侦察范围广,打击距离远,高技术战争不再像以往战争那样,从战场的前沿到纵深逐次进行,高技术武器已经能够通过对纵深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这样也就避免了战争久拖不决,缩短了战争的进程,使战争能按计划如期结束。二、战场空间广阔 就战场的空间形态而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争中广泛使用,极大的扩展了战场空间,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呈现出高立体、大纵深的特点,作战空间空前增大。这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高技术战争条件下,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射程和航程增大,武器装备的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洲际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上万公里,美国的B1、B2,前苏联的图160等型号的战略轰炸机,稻种都达到一万公里以上,军队了远程打击能力。虽然一场局部战争交战双方的实际接触面积很小,但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成为战场的一部分。2、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从此打开了空战的大门。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不造卫星,人类又开始把战争的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太空。在数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军事卫星已经发挥了巨大威力。目前,太空已经成为军事争夺最激烈的领域,军事强国都把控制太空看作是赢得未来战争的必要条件。美国和俄罗斯更是成立了独立的太空部队:天军。3、从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随着各种电子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电子战场开始走上战争的舞台。电子战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技术设备进行的电磁领域的斗争,它以电子侦察和反侦察、电子干扰和反干扰,电子摧毁和反摧毁为基本内容,其目的是削弱、破坏对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其通信中断、指挥瘫痪、武器失摈、雷达致盲、最终推动作战能力,它是现代战场上夺取胜利的神经中枢。三、系统对抗突出 军事对抗从来就是一种系统对抗。在高技术战争中,这种对抗表现得更加突出。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武器系统“一矛一盾”相互制约的状况已经被“多矛多盾”相互制约的新特点所代替。武器战斗交通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其战斗部的杀伤威力,而且还取决于构成点头体系的情报系统、指挥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动系统、防护系统等各个子系统的共同作用。整个作战体系的作战效能不再是各个作战系统效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各的倍增关系,特别表现为几个关键性系统的效能之乘积。从武器装备方面说,任何一种高技术武器装备,如果没有其它武器装备的配合,无论它技术多先进,都无法完成作战任务。从作战方面说,随着高技术武器在战场的广泛应用,各个战场、军事力量不现形是单一作战,以多军种、多空间一体为特征的联合作战飞跃上战争舞台,单兵种决定战争胜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头了,只有依靠各军兵种和各种武器系统协调一致的行动,才能获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四、作战样式多样化 历史表明,技术决定战术,有什么样的军事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作战方式,军事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变革必然推动作战样式的变化。高技术战争中,随着大批高、新技术装备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导弹袭击式的精确战、外科手术式的点穴战、破坏结构式的瘫痪战、非致命式的软杀战、指挥控制式的信息战、陆海空天电一体式的全维战,此外,还有环境战、太空战、心理战等。五、指挥控制自动化 二战后,由于武器装备构造日益复杂,参战军兵种不断增加,战场日益扩大,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军事信息量空前增大,作战指挥难度不断增大,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对多种作战力量、多种作战方式实施有效指挥,发挥整体威力,没有高度自动化的指挥手段,很难完成作战任务。在这样的要求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侦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建立,把军队的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联为一体,使军队自动化得以建立。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C4ISR系统。六、作战消耗巨大 从作战保障角度看,高技术战争呈现出消耗巨大的特点,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武器装备费用上升:由于武器装备日益向自动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一件先进的武器装备,往往集中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研制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因此研究生产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费用和购置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投入明显增加。如M1坦克为200万美元/辆、“爱国者”导弹为110万美元/枚、F15战斗机为5040万美元/架……2、人员培训费用增加: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操纵使用、维护保养、灵活运用和作战协同等方面日益复杂,需要高素质的军人来驾驭。正因如此,现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军队人才的培养,使军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3、战场物资消耗增多:高技术战争也是高能耗战争,纵观二战后的几次局部战争,随着战争的高技术性日愈明显,其消耗也日益增多。以单兵每天平均消耗物资为例,二战时是20公斤,越南战争时是90公斤,海湾战争时已经达到200公斤。 战场消耗巨大这一特点说明,高技术战争是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的。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军队的现代化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就难以支撑高技术战争。 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必需从现在开始,在教育、经济等各方面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为赢得战争作好准备。
上一篇:学位论文编排格式
下一篇:百度毕业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