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论文题目
共产主义论文题目
论述一下和谐社会
、正视社会开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度、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开展走向亲密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议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中国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本人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分离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反动搞胜利了。”这一表述,充沛阐明了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曾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考虑和探究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谬误,试图按图索骥,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予于实行和开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指导的安定天国反动,到康有为、梁启超指导的戊戌变法,以致孙中山指导的辛亥反动,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通知本人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本人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构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消费关系。固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开展,曾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权力为了稳固封建统治位置,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开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权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搭,压榨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权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假如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迟缓地开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取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权力扫除和压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开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度。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树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脆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整隔绝经济上的联络,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才能,只要完整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干得以生存、开展。因此,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气,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度。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持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终究在哪里?合理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分,十月反动给本人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反动的成功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谬误同中国反动的详细理论相分离,为中国人民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反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尽含辛茹苦才找到的,是中国社会矛盾开展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获得了新民主主义反动的成功,从基本上改动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反动成功后,中国当时的出路有三条:一是限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开展民族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互不相干,长期平行开展;三是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开展社会主义经济,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三条道路中,中国的近代历史曾经标明,第一条道路走不通;第二条道路实践上也行不通,不是社会主义打败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打败社会主义,二者之间没有调和的余地;惟有第三条道路,才契合中国的国情,契合消费关系一定要顺应消费力性质这一社会开展的规律,而且新民主主义反动也为中国人民选择这条道路奠定了根底。在政治上,本人们曾经控制了国度政权,确立了工人阶级的指导位置,稳固和增强了工农联盟。在经济上,经过没收官僚资本转化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本人们曾经控制了国度的经济命脉,为完成对消费材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重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发明了最重要的条件。因而,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开展的必然结果。 总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实立、稳固和开展,表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巨大、最深入的革新。只要社会主义才干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假如本人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沛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践相分离,走自己的道路,中国反动就搞不胜利,中国如今还会是支离破碎,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 二、正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有着无比的优越性 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理想社会主义开展的理论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第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彻底改动了人民大众受压榨受剥削的社会位置,无产阶级 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度的主人,从基本上保证了工人、农民、学问分子和一切爱国人士管理国度、社会事务的权利和他们的民主权益。 第二,社会主义不是树立在私有制的根底上,而主要是在公有制的根底上开展消费 力,从基本上处理了消费的社会化与消费材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消费力的开展开拓了宽广的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倡导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不时扩展社会福利,完成社会对等,防止两极分化。 第四,资本主义的开展,树立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取的根底上,并用低价商品摧毁弱小国度的民族企业,用坚船利炮把它们变为自己的隶属,特别是对第三世界国度实行不等价交流。而本人们的社会主义,主要靠自给自足,艰辛斗争,实行对内变革,对外开放,经过充沛应用外乡资源,不时完善和开展自己。 当然,由于社会主义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本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上述认识,还是非常传统的,是不全面的、浅薄的。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时开展和完善,本人们对其优越性必将会有新的愈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和办法,要想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计和自信心,正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本人们必需基于以下前提: 1、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历能够遵照,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需求不时地理论、认识、再理论、再认识。因而,对其优越性的了解本人们不可能是“先知先觉”,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对其停止全面的描绘,这就需求本人们在理论中不时地去体验、去总结。 2、权衡和比拟哪一个社会制度优越,决不能分开详细国度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片面地从现有的经济开展水平来看,而应当主要看它是不是表现了人民的基本利益,消费关系能否契合社会消费力开展的请求,人民的位置和生活能否得到改善。社会主义的理论证明,这些方面是资本主义制度远远无法比较的。固然目前兴旺资本主义国度经济开展水平和科技程度,普通比社会主义国度要高,这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各自开展的根底和起点不同所形成的,决不是有的人所说的是由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所决议的。 3、社会主义的开展历史,相比资本主义的开展历史还比拟短暂,还处于理论和开展的初期。资本主义制度从英国资产阶级反动算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制度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度的十月反动算起,只要不到百年的历史,本人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树立才几十年的历史。所以,相比资本主义来说,社会主义的开展目前还不完善,还不充沛,还处于初级阶段,其应有的优越性还没有完整显现出来。本人们不能拿具有几百年历史开展经历的东西,来比较和权衡只要几十年历史开展经历的东西。 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包容的全部消费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沦亡的;而新的更高的消费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呈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替代旧社会制度,或者树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历来不会是历史的霎时,它需求阅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开展过程,其行进途中也不可防止地会遇到许多难以意料和想象的艰难与风险,不会是好事多磨的。邓小平同志说,稳固和开展社会主义制度,需求几代人、十几代人以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本人们要充沛估量到建立和开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只需基于上述前提,本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展过程中呈现的失误乃至波折就会有客观、公正地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开展出路及其优越性就不会产生信仰危机。 三、正视巨大成就:只要社会主义才干开展中国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国以后,本人们从旧中国承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简直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收缩,经济非常紊乱。本人们处理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根底上停止了大范围经济建立。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人们说,你们搞什么社会主义!本人们说,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需搞社会主义。假如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紊乱状态就不能完毕,贫穷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动。所以,本人们屡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如今落后的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干开展消费力,才干改恶人民生活?这就又回到是坚持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上来了。假如走资本主义道路,能够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有起来,但是绝对处理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有的问题。而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准绳,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本人国消费力开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这就是一代伟人向世人昭示的:只要社会主义才干开展中国。 本人们说,权衡一种社会制度能否契合一个国度、一个民族的利益,最基本的是看在多大水平上推进了社会消费力的开展和人民生死水平的进步。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树立,到“文化大反动”完毕,本人们党在指导社会主义建立的理论中,虽然在一段时间,指导思想上犯了“左”的错误,阅历了严重波折,但所获得的宏大成就,是中国以往历史上任罕救嘶个时期都无法比较的。本人们在一穷二白的根底上,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艰辛创业,树立了比拟完好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奠定了坚实根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上来的战略决策,完成了本人们党和国度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立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盲目理论。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经历的根底上,逐渐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道路,开拓了建立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一条以经济建立为中心,鼎力开展消费力,高度注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和社会主义肉体文化建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全面开展的道路; 是一条坚持全面变革和开放的道路;是一条现代化建立分“三步走”,历时70年,逾越两个百年、两个千年,到21世纪中叶根本完成现代化,全面复兴中华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本人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曾经发明出举世注目的巨大成就。本人国的经济建立成果卓著,人民生死水平大幅度进步,科技事业日益进步,国防建立愈加稳固,人口素质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立获得明显开展,外交事业谱写新的华章,“一国两制”巨大设想已胜利完成。全国人民历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肉体振奋、生活幸福。十多亿人口的中国,不只处理了温饱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了小康程度,千百年来人们衣食住行无忧的幻想终于成为理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成功,是中华民族开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一切靠什么?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靠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树立、稳固和开展。 中国特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指导集体指导中国人民停止长期探究的结晶,凝聚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现代化理想的追求。这条道路,曾经初步复兴了当代中国,将来中国的全面复兴,只能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完成。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结论
论文题目为‘试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字数1500左右,谢谢了!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及主要形态。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并不断发展着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性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及其哲学意义。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制约性。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实事求是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和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辩证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其核心
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性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规律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和偶然的辩证关系。 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辨证法,防止形而上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辨证法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辩证思维方法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认识的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现实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是具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社会的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人类社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组成的复杂有机体。 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物质性和社会性。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 社会的政治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的观念结构
社会观念结构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历史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与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
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及其影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世界意义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兴起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原则和基本步骤 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20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
求一篇关于国共合作的论文 要求2000字以上 题目自定 要有质量
国共第一次合作方式形成分析
摘 要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对中国革命的局面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国共合作方式最终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国共合作 党内合作 党外合作
采取何种方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当时苏俄及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国民党三方争执的焦点,也是关系到国共合作统一战线能否最终建立的关键所在。
1.早在国共合作酝酿时期,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曾向孙中山提出国共实现两党平行合作的“党外合作”建议,但被孙中山拒绝。
首先,“以党治国”思想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思想根源。“以党治国”,其实质是一党治国,即要以他创建的中华革命党或中国国民党来治国。早在创建中华革命党时,孙中山就曾指出:“非本党不得干涉政权,不得有选举权,故将来各埠选派代表,非本党人不可。”同时,将革命阶段划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提出此期内“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负完全责任”。这就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以中华革命党一党革命的思想。改组国民党后,他秉承中华革命党的主旨,强调依靠改组后的国民党去改造国家。因此,孙中山在与国际代表商谈国共合作方式时,强调:“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由此,也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况且,孙中山只将中国共产党当成“共产派”,孙中山在谈及国共两党相互关系时曾讲:“国民党系我创立唯一之政党,而共产派则为赞成俄国列宁主义学者有志之一派,国民党固有加入该派者,然国民党始终为国民党,共产派始终为共产派,而为其独特活动而已,不能必言其互相提携也。”可见在孙中山看来,中共只不过是羡慕俄式革命的有志青年派,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同时,孙中山对中共信奉的共产主义认识也是模糊的。他有时认为:“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成功,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而且,他有时又认为苏维埃政权和共产主义不能适用于中国。正是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矛盾,使他不能平等地对待共产党,并拒绝两党平行合作。
另外,担心领导权旁落,也是孙中山拒绝两党平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孙中山对外联合苏俄,对内改组国民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巩固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力量基础,不希望看到共产党在苏俄的支持下强大起来,与其争夺革命的领导权。因此,他在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同时,又时刻警惕中共“包揽俄国外交”,“独得俄援而自树一帜”。参加过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张国焘回忆说:“孙先生素来自视为中国革命的唯一领袖,在他的旗帜下,可以包容一切革命分子。”但是,要“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却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他虽然“允许在其党内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也认为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但决不容许“朋友”成为主人,共产党必须服从他的领导;否则,“我必弃之”。
孙中山坚持认为,国共合作必须以国民党为主体核心,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国民党。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对国共合作及其领导权归属问题的基本立场。孙中山坚持党内合作而拒绝两党平行联合,正是该立场的集中体现。
2.苏俄及共产国际竭力促使中共接受“两党合并”的方式。孙中山拒绝了国共两党平行合作的建议之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达林又提出实行“两党合并”的新方案就是指“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加入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清楚:两党如此“合并”,将使共产党的独立性荡然无存,最终党的组织也将被无形取消。苏俄及共产国际代表自然深知这种严重后果,之所以还执意作出这样的决定,首先,是共产国际对中国实际了解不甚清楚,有明显的轻视共产党而重视国民党的倾向。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眼里,当时中国似乎不具备产生共产党的必需条件:“中国极为落后,从经济状况看,要在当前建立一个共产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只有在国民运动进一步发展时才能产生共产党”,中共“诞生的太早了”。他向共产国际执委会汇报情况时说:中共是由一些“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所组成;他们“从来没有同工人阶级有过紧密的联系”,“也不支持罢工”,对中国的政治生活没有什么价值,所以“作为一个宣传团体会更好一些”。因此,马林反对国共平行合作的方式,认为中共既同“国民党一道工作,但又对其保持独立,这必然会使那个小团体的人们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小宗派。”所以,他极力主张中共放弃“对于国民党的排斥态度,到国民党中去进行政治活动”,否则,“前途是暗淡的”。相反,马林看不到国民党软弱涣散、成份复杂的弱点,过高地估计了其力量。他认为,国民党是知识分子、华侨、士兵和工人组成的一个多阶级联合的松散组织;由于孙中山长期和工人有接触,因此这个党与工人群众的联系十分紧密。他甚至认为,国民党领导层中“有一些具有马克思主义素养的人”,他们“决不比我们共产主义团体中工作的马克思主义者逊色”。
其次,苏俄及共产国际在促使国共合作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它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勿庸置疑,列宁及苏维埃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帮助是真诚的。但是不可否认,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急于和孙中山国民党实行合作,关键是出于对其新政权安全所作的考虑。当时,苏俄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进攻和经济封锁,急欲在东方特别是毗邻的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它先后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宣布废除帝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取得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好感。苏俄的目的,一是近期的,即指望孙承认其继续驻兵外蒙,并维护其在中东铁路上的管理权益;二是从长计议,指望孙中山的国民党控制了中央政府以后,“承认苏俄并与它订立同盟条约”,以彻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威胁和封锁。因此,苏俄在1923年1月的《孙文越飞宣言》中以“国际纪律”强压中共接受“两党合并”方式。共产国际强调国共合作必须服务于苏俄的外交政策,要求中共“在国民党内竭力反对孙中山与军阀的军事勾结”,因为“这些军阀是敌视苏俄的外国资本的代理人”;“中国共产党应当对国民党施加影响,以期将它和苏维埃俄国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反对欧洲、美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可见,中共在苏俄和国民党面前只不过是二者利益交换的一个筹码。
3.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顶住各种压力,从实际出发探寻出“党内合作”的合作方式。
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举行特别会议,专门讨论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问题。会上,马林为促使“国共合并”,进一步向与会者施压;而绝大多数与会者依然强调:这样做势必“混合了阶级组织”和“牵制了我们的独立”。就在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时刻,李大钊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即共产党员有条件地加入国民党,并以少数领导人的率先加入作为两党实现合作的桥梁。这个意见化解了争论双方的尖锐矛盾,使大家心平气和起来,会议由此出现了转机。经过进一步协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代表终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参加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党内合作”。这一方式与马林提出的“两党合并”相似,但二者间有本质区别。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自己的组织机构和一部分党员独立于国民党组织之外,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1923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的决议》采纳了中共提出的“党内合作”方式。决议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绝对不能在斗争中卷起自己原来的旗帜。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此揭开了国共“党内合作”的序幕。实践证明,这一合作方式对国共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进程也是有利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具体方式问题的解决,表明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始尝试把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充分显示了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的统一。当然这种合作方式短期性、策略性很强,这也为双方合作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上一篇:华为企业论文研究
下一篇:翻译隐喻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