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学术论文
研究论文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也称科学论文、研究论文。是对某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表述研究成果的文章。
1、学术论文的定义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2、学术论文的功能与作用
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社会发展;二是进行学术交流;三是为人才考核提供依据;四是可以训练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总体上说撰写论文,可以提高作者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可以提高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及理论思维水平。
3、学术论文的分类
(1)按其所涉及的科学门类分:可分为社会科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
(2)按学科性质分:有基础学科学术论文和技术应用学科学术论文两大类;
(3)按论证方式分:有以立为主的立论型学术论文、以破为主的反驳型学术论文和立破结合的综合型学术论文三大类;
(4)按撰稿者的情况和要求分:有投稿学术论文、命题学术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等;
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定义,谢谢你的阅读。
研究性学术论文的定义
针对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文章.
研究性论文的基本原则
★架构要清晰,表述要清楚,逻辑要合理,证据要客观,态度要严谨,尊重他人的贡献.
★设置研究标准,学术八股文,很明确的表达问题,研究方法要设置良好并很好的实施,数据假设要合理、有用, 促进知识.
★建议要精确、易懂、有说服力、语气恰当.
关于人情的学术论文
一张纸背后的人情冷暖
摘 要: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崇拜现象,以其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幽默讽刺的语言成为评论家关注的焦点。然而,众多的评论都将注意力放在讽刺幽默的手法上。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理论框架下,以乔治·卢卡契的文学观点为指导,对《百万英镑》中的现实主义主题和塑造典型人物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马克·吐温;百万英镑;马克思主义批评;卢卡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252-02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众多的评论家多从小说的主题、讽刺幽默手法及写作技巧上加以评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角度,以乔治·卢卡契的文学观点为指导思想,对《百万英镑》在主题意蕴的发掘、幽默讽刺的语言运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进行一些探究,着重分析剧作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主题及其所塑造的典型人物。
一、马克·吐温及《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原名为塞缪尔·郎赫恩·克莱门斯,是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对他推崇备至。他曾说过“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部名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它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书,以前没有过,迄今也没有的”。由此足见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之大,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之深,在文坛上所享的地位之尊。因此品读马克·吐温的作品,细心琢磨作品的韵味,挖掘作品的艺术价值的确具有较深的积极意义。
《百万英镑》是一篇颇具喜剧色彩的小说。故事讲两个英国绅士为了打赌,把英格兰银行仅有的一张一百万镑的巨钞买来,借给一个流落到英国的美国人亨利。身无分文衣衫褴褛的亨利,凭着这张巨钞竟然成了伦敦的新闻人物,在一个月的借期内,不仅获得了漂亮女郎的爱情,而且在帮助朋友拍卖股权中净赚了20万镑的酬金。在这充满着幽默情节的描写中,使人透视到在资本主义世界金钱万能的实质。
二、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主要内容
西方马克思主义,又称“新马克思主义”或“西欧马克思主义”,20世纪20年代发轫于德、奥、意等国,60年代遍及欧美的一股既不同于第二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又有别于第三国际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文化思潮。“新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看,20世纪东欧、西欧、美国和整个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新马克思主义者;从狭义看,一般把葛兰西、卢卡契、布莱希特等能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论家称为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家。
“新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极为注意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把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部类看待,认为文艺既受社会和经济基础支配,又与意识形态的其他部门密切相联。新马克思主义者马舍雷在《文学生产理论》中,把意识形态称作“幻觉”,把文艺称之为“虚构”,指作家依据现实与意识形态经验提供的材料并改变这些材料,赋予新的形态与结构;(二)高度重视现实主义问题。卢卡契在现实主义文学评论方面取得了能够代表20世纪批评水平的成就。卢卡契等采用不同的理论构架,对待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问题,并从整体观讨论意识形态和现实主义问题;(三)高度重视艺术特性和创作规律。”
三、卢卡契的文艺思想
“乔治·卢卡契是著名的匈牙利现代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他一生都在积极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以辩证法的整体观和人道主义伦理观为精髓的“总体性”哲学。”他呼唤文学家们维护和坚持现实主义传统,使现代文学作品具有对现代社会现实及其历史发展趋势的洞察力和穿透力,真正发挥文学的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卢卡契首先承认,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同时,他也强调,这种反映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镜映,而是对客观现实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映。”他强调:“伟大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主要特征就是他们千方百计、废寝忘食地按照客观本质去掌握并再现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由资本主义生产所建构的第二自然即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了。“卢卡契认为,作为整体性对日常生活和日常思维的拜物化的克服,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这个世界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世界更真实、更完整、更富有生气。”
卢卡契认为,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必须通过典型形象才能达到。因为典型是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造成的本质与现象、个性与共性、客体与主体等对立、冲突在艺术作品中的辩证解决。
四、以卢卡契文学观点为基准解读《百万英镑》
卢卡契认为文学作品不仅要反映社会经济状况,同时还要批判社会现实。他认为通过现实主义对社会真实描述的模式,人们可以理解社会。19世纪90年代,由于迅猛发展的经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大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财富的迅速积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拜物化。《百万英镑》中亨利是一位来到伦敦的美国人,通过他的经历,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物化现象,对金钱的超级崇拜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畸形。
在《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通过对不同人面对百万英镑的钞票时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对人们的拜金态度刻画得入木三分,幽默手法的运用也达到了极致,在讽刺人们对金钱的崇拜也是层层递进。正是通过对人们拜金态度的刻画,小说再现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金钱决定了人的身份和地位。
亨利在伦敦的经历生动地展现了社会面貌。首先是饭馆,老板认定衣衫褴褛的亨利没钱付账,在他要了两份相同的昂贵大餐后,忍无可忍地走到他面前要他付帐。当亨利把支票拿给他看,他当即惊愕得说不出话,而对他的表情描写也是十分生动的。“他的眼睛盯着钞票,惊呆了。他全身心地虔敬着,看上去好像手脚都不能移动。”发现他的顾客是位大富翁时,他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不要亨利付帐,还对他的大驾光临深表荣幸,老板说他不担心像亨利这样的绅士会骗他,穿破旧的衣衫只是因为性格诙谐,故意用这种打扮和大家开玩笑。包括老板娘及其他客人,都对亨利行鞠躬大礼。而老板对金钱的崇敬态度更是让人愕然。“这时,他才恢复了常态。由于不能找开这张钞票,他反复道歉。我不让他碰到这张钞票;他想看这张钞票,反复地看。没有什么东西来抑制住他那渴望的目光。他想伸手去触摸它,但又缩了回来,仿佛里面有什么东西太神圣了以至于卑微的肉体不能碰它。”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却被当作神圣的东西来崇拜。然后是裁缝店,老板要店员拿最破的衣服给他而后快快轰走他,而当亨利拿出那张巨额钞票时,他的表现更是让人最后却小心翼翼地为他量身打造各种场合须穿的衣服,还免费赠送好多套高级衣服给他。“他面带笑容把那张钞票接了过去,他的笑容扩散到整个脸上,是种夸张的大笑,他笑出了褶子,笑出了皱纹,整个脸变成了螺旋状,看票一眼,然后这张笑脸突然凝固起来,脸色发黄,那模样就好像是你在维苏威火山侧面一小块平地上所看到覆盖在上面的那些波浪起伏状的或蠕虫状的变硬的火山熔岩。我以前从未见过挂在脸上笑容突然僵住,而且长时间不动。那个人手里拿着那张钞票站在那儿,表情就像刚才所描述的那样。”
而当人们都用“敬仰”的目光注视着亨利时,确切的说是敬仰那张支票时,那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却找不到了,人们开始怀疑猜测,近乎疯狂的用愤怒的言语吼叫着,他们指责、咒骂亨利。可是当亨利重获那张支票的时候,势利的人们却又俯首称臣。亨利穿着破旧的衣衫,带着百万英镑的钞票在英国充分体验了人情冷暖。在拜金主义的充斥下,人们都显得麻木不仁。也许亨利自己都没有想到怎么去利用那张支票,但是是人们的嘴脸让那张支票的价值发挥到了及至。那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讽刺。卢卡契强调,文学对现实的反映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镜映,而是对客观现实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映。马克·吐温笔下的这个世界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世界更真实、更完整、更富有生气。
卢卡契认为,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反映必须通过典型形象才能达到,或者说必须在典型形象中才能得到体现,因为典型是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造成的本质与现象、个性与共性、客体与主体等对立、冲突在艺术作品中的辩证解决。《百万英镑》中马克·吐温同时也塑造了亨利这个典型人物。
亨利是个正直、善良、聪明的人。他是一位流落到英国的美国人,刚到英国时,他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无处安身。当他打开信封发现是张百万英镑的大额钞票时,他以为是那两兄弟把百万英镑错当成一英镑给他了。亨利当时的念头却是马上找他们归还钞票。了解真相后,亨利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觉得这张巨钞是个硕大无比的包袱,而且他还要一边行乞度日,一边小心翼翼地保管钞票。巨额钞票给他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尽管如此,亨利并没有被美好的表象冲昏头脑。他明白,一旦真相暴露,他会陷入一种荒.唐可笑的处境。天黑后,残酷的现实不断警告他,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然而虚幻的美好还是让他一度着迷,白天他又变得忘乎所以。很快,他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会里的名流之一,他沉浸在荣耀之中。然而亨利一直保留着从前那套破旧的衣衫,时不时拿出来空上,为的就是能享受一下过去那种开心的经历。他享受着看那些势利、以貌取人的商人变脸的场景。
尽管享受生活,亨利没有忘记自己是个穷光蛋,他谨记自己已负债累累,不敢让自己入不敷出——没有超过他的薪水限额。在宴会上,亨利与波霞·朗汉姆一见钟情。他向朗汉姆小姐表白,并且对她说了实情,包括他自己一文不名,身上的百万英镑也是不属于他的,跟她坦白了他的债务状况。朗汉姆听完亨利的讲述后,大笑开怀,同时提醒他尽量节省开支。在宴会上,亨利同时也邂逅了之前的同事赫斯丁。赫斯丁的话让亨利一下子完全清醒,他意识到自己一直生活在梦幻之中,而郎汉姆的幸福也掌握在他手中。之后,他利用自己凭借百万英镑赢得的名声,和赫斯丁合作通过出售矿山的开采权赚了一百万美元。亨利身处资本主义异化现实造成的社会中,自然本身也带有了物化性。没有收到百万英镑之前,他是物化效应的受害者,而当他拥有百万英镑的钞票后,他也没有使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他凭借自身的聪明、正直、善良,赢得了爱情,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聪明才智赚到了二十万镑。通过亨利凭借百万英镑带来的虚幻生活和身无分文的现实的对比,通过亨利反对以貌取人和金钱至上和大众以钱判定人的鲜明对比,小说不但展现了社会现实同时批判了拜物化的社会现实。
《百万英镑》不愧是马克·吐温的创作,真是夸张得让人忍俊不禁,他在幽默中辛辣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这种讥讽娓娓道来,不紧不慢,却其实很到位的阐释了作者心中对此的鄙视和嘲讽。
五、结语
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相关内容,本文试图阐明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可以在该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乔治·卢卡契欣赏现实主义作品,因为现实主义作品可以反映社会或历史。《百万英镑》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作品中许多的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特性。通过人们对面值百万英镑的钞票的态度及对钞票使用者亨利的前后形成强烈反差的态度的刻画,充分显现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金钱普遍崇拜的现象。小说同时也塑造了亨利这个典型形象,身处拜物化的社会中,他自然受到很大影响,虽然思想斗争激烈,最终他没有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同时,凭借自身的善良、坦诚和聪明,他赢得了朗汉姆小姐小芳心也为自己赚了一百万美金。他的经历充分表现了社会现实,也深刻地批判了拜物化的社会现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这一点充分表现了卢卡契的观点:文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表面的镜映,而是对客观现实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映。
参考文献:
[1]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看了“什么是研究性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理论研究型学术论文
2. 研究性论文写作基本方法
3. 对学术论文的认识
4. 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的认识
5. 关于大学学术论文
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便于学校和毕业生录用单位全面地了解和考察每个学生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 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学术论文定义,谢谢你的阅读。
学术论文类的定义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基本类别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关于人情的学术论文
农村人情礼俗消费分析
摘要: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也随之水涨船高,传统朴素的人际互助与交往正在被异化成令人生厌的功利性人情礼俗消费。本文对s村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现状进行描述,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对其进行解读和分析,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以减少农民负担,促进农村人际关系和谐。
关键词:人情消费;农村礼俗;社会交换理论
礼俗消费是指人们在风俗习惯的典礼仪式活动中的消费行为,包括物质形式与货币形式。例如在我国传统节日春节中,亲友之间互赠礼物表示祝福,长辈给晚辈的压岁钱等。所谓人情消费,是指由于人际关系而非自身的直接消费支付给他人的支出,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目的是表达祝福心情和获得人际交往中的声望和社会支持。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即是指在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上的人情消费支出,也称为“随礼”。
一、S村人情礼俗消费发展现状描述
2010年春节期间,作者在S村进行了实地调查。S村地处长春市郊,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由于距市区较近,农闲时外出务工也是一项收入来源。常住人口195户,平均每户3.78人,2009年人均年收入5137元。2009年以每户村民家庭为单位,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少则五六笔,多则十三四笔,一年中平均每户家庭支出7.96笔,平均每笔人情礼俗消费支出178元,平均每户家庭支出1416.88元,“随礼”已成为农民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调查显示,S村的人情礼俗消费呈现出3个特点:
1、人情礼俗消费的种类逐渐增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中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主要是围绕岁时周期和人生周期两大节律展开。岁时周期中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俗,村民们走亲会客,互送礼物表达祝福,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祝愿健康成长。出生礼、婚礼、葬礼构成了人生周期的三大庆典,村民们会准备酒宴,广发请帖,宴请亲朋。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多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之间相对独立,庆祝人生周期的三大庆典便成了家族聚会、亲友互相交流的机会。而近几年,乔迁新居、考上大学、参军获奖、生意开张等也成为请客收礼的名目,造成了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增多。
2、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由物质形式演变为货币形式。且礼金数额逐渐攀升。以前农村遇到哪家结婚生子、老人生日,一般会赠送一些鸡蛋、面点或土特产品等,也有在婚礼时送些日常用品的。礼金大约都在二三十元,五十元并不常见,如今只有关系最疏离的邻居才会送出五十元礼金。调查中发现。现在农村人情礼俗交往中互赠礼物的现象已经逐渐减少,多是礼金与礼物相结合,而且礼金的数额逐渐增加,由原米的二三十元,上涨至一二百元,关系紧密的亲友甚至会达到500-1000元。人际关系的亲疏等同于礼金的多少,而且本着回礼要比收礼时稍多以表达感谢的原则。礼金数额也在逐渐攀升。
3、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于S村经济的发展,使得村民们自主选择的发展方向增多,近几年来,S村由一个传统的粮食种植村发展成为一个集蔬菜种植、家庭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等多元经济收入相结合的村庄,村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些促进了人际交往圈的不断扩大。村民们过去的人际交往范围有亲缘关系较近的亲属、朋友与邻居,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增多,工友、同事、一般亲属和更大范围的乡亲也纳入了人情礼俗交往范围,这样,势必会增加人情礼俗消费支出的机会。调查中有村民反映说过去一年中能碰到几次随礼的事情,而现在几乎每月都有,虽然有些是不情愿参加的,但是想到以后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尴尬。也只能无奈前往。
二、应用社会交换理论对人情礼俗消费的分析
社会交换理论将个人和集体行动者之间的社会互动交往过程视为有价值的资源交换过程,具体到人情礼俗消费行为中可以通过礼金礼品的往来互动,平衡交换资源的人,使交换得以顺利实施。社会交换行为不仅存在于市场关系中,而且存在于像友谊、亲情、邻居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交往或者建立某种关系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种交往关系谋取其他利益。如金钱、社会声望、尊重、帮助等。人情交往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外在体现,礼物的轻重与礼金的多少能够体现出人际关系的远近。人情是建立、维系、巩固、发展农民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是农村重要的情感与社会关系资源,这是处在半开放半封闭状态的中国农村独特的传统文化。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情交际往来与市场经济相冲突必然会表现出不适应现代社会理性发展的一些特征,比如盲目的人情礼俗消费上涨导致的浪费等。但是人情礼俗消费行为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全消失,因此农民之间的人情礼俗往来就会发生着一些变化,本来以情感为中心的人情交往被资源互换所取代,成为人情交往的首要目的,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渐渐冲淡了人情中的情感因素,人际交往中的功利意识明显增强,市场经济内在的等价交换原则被人们应用于人际交往中,导致了人际交往向互惠互利的方向发展。
社会交换理论将心理因素纳入到社会交换中,体现出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主体性,人情礼俗消费过程中人们往往考虑的是今天的付出能否得到回报,回报多少,表达感情与经济互助已不再是人们之间人际交往互动的唯一目的。人际交往成为人们获得更多其他利益的工具,这种功利性因素使得人际交往中情感因素减弱,人们突破了乡亲、亲友的界限建立起了更多、更新型的人际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交换理论更好地揭示了当前农民人情礼俗消费中的人际心理因素。通常人们都是以最大化自己的回报并且最小化自己的成本为目标,但在人际交往互动中,为了获得回报,不得不舍弃付出最小的原则。布劳认为,为了能够继续得到利益,人们需要对给予自己以利益的对方做出回报,社会交换使社会各方承担了某些未具体规定的义务,同时,人们对某些不能预先规定的、未来的报酬存在一种普遍的期待。
农村人际之间的人情交往,尤其是以礼物礼金流动的形式,是一种人际关系的符号表达,是农村的一种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源,它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关系型交换,既联系了感情又促成了目标的完成,达到了与行动者的主观意向相符。农民中的人情往来,如婚丧嫁娶的随礼等,通过这种方式换得彼此间的信任与关系的加深,为人们进行社会资本的构建提供了便利。社会交换行为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其本质与社会交换行为是一致的,社会交换理论能够诠释农村人情礼俗消费行为的原因与规律。
三、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人际交往理念是农耕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互利合作,通过人情礼俗互动方式的人际交往,能够促进人的社会化。村民之间适度的人情礼俗互动往来,能够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与感情的交流融通,增进友谊,有利于人际关系团结和谐,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是,过度的人情礼俗消费支出只能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应倡导适度的人情礼俗消费。首先,从心态上重新认识人情礼俗消费行为,在心理上认同不以礼物轻重与礼金多少论感情;其次,应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尽量不要创造出不必要的人情往来活动,避免铺张浪费:最后,社会舆论引导广大农民适度合理安排人情消费,促进人际关系与日常生活的协调发展。
看了“什么是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格式 如何写作学术论文
2. 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的认识
3. 关于大学学术论文
4.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吗
5. 大学学术论文怎么写
什么论文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方法。下面是由我整理的什么论文才是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学术论文的解释
1、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2、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作者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3、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4、其分类如下:
(1)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2)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3)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门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关于人情的学术论文
中国人情关系浅析
摘 要: 人情面子现象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特质,在中国的社会的交往中,人情是关系的起点,它也在关系维系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种文化现象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儒家文化)、人情社会、农业社会都有极大的关系。对人情面子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说法。人情面子本身的象征意义,在社会功能方面,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总结探讨人情面子的相关定义及人情面子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社会关系;面子;人情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2-0224-02
我们时常听到类似的关于面子的用语,“爱面子”、“给个面子”、“面子不够”、“太有面子了”,可以说“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关系现象。当陌生人介入到我们中国社会时,会感到十分困惑,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面子文化,不了解其根深蒂固的程度。明恩溥在其著作《中国人的素质》中,讲道:中国人善于“爱面子”,可谓中国人的第一性格[1]。中国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也曾经对“面子”进行比较深刻的研究,他曾经说过,“面子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的地方,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的最细腻的标准。”
一、面子的定义
面子可以归为一种中国特有的心理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它更为贴切的描述了中国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研究探讨面子的定义与功能有助于了解中国人人际交往中的关系脉络。以下是前人总结的有关面子的定义。
1.胡先缙对面子的定义。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女士,用语义分析的方法,把脸定义为“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把面子定义为“成就而拥有的声望,是社会对人看得见的成就的承认” [2]。胡氏定义将“面子”和“脸”做了严格的区分,他强调“面子”是有成就色彩的。但是这种分割显然过于片面,也因而受到学术界的质疑。
2.金耀基对面子的定义。金耀基认为,“‘社会性的面子’是社会赋予个人的。除非他的行为证明是实至名归,否则社会可以收回给予他的面子。社会性的面子体现了社会互动中他律性的一面,与西方‘耻’(shame)的概念相联系。‘道德性的面子’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团体对一个具有道德声誉的人的尊敬’。它是人人可拥有的,至少有普遍拥有的潜能。它与西方‘罪’(guilty)的概念相联系,体现了社会互动中的自律性。”[3]从金耀基的研究中似乎能看到马克思的影子,因为都存在着阶级意识,金耀基认为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面子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而且这中针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3.翟学伟对面子的定义。翟学伟把社会上的人分为四个类型:“第一类:有脸,有面子。这类人,既能恪守道德规范,塑造自我形象,又能在他人心目中获得较高的心理地位。第二类:有脸,没面子。他们属于那种刚正、铁面、讲原则、讲理想、讲骨气、笃信好学,死守善道之人。不通情理,做事太认真,太正经,不会做人等等。第三类:没脸,没面子。他们因脸面资源均不足而处在社会底层,但追求脸面的欲望也强烈。第四类:没脸、有面子。他们非但不讲究道德修养和社会规范,而且为人圆滑,有手腕,善于见风使舵,会耍阴险,会弄权术。”[4]
翟教授的分析很深刻,面子并非人们主观意向就能争取来的,它和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地位息息相关,当然也与后天的努力不可分割。
4.定义综述讨论。通过以上文献综述的梳理,我们知道面子文化的研究确实应该本土化一些,因为面子本身就是一个本土概念。所以,更不能直接运用西方心理学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解析,但是不是否决所有的西方心理理论在分析面子时的实用性,只是本土的研究解析更为合理和适用。这样一来,就给中国学者提出了挑战,我们是否能够研究出自己本土的理论来解释面子文化,这也是本篇文章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二、面子的根源
“面”的字面意思就是指人的脸,头的前部,之一种生理上的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推进,其象征意义更为广泛的被人们接受,也就是其象征价值——心理和社会意义。据胡先缙先生考证,早在公元前 4 世纪,“面”就已经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具有了社会象征意义。
1.面子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强调“礼”,礼的意思起源于祭祀逐渐演变成世俗礼仪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接人待物的正确的行为准则,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5] 、“礼以行之”[6],即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其行为举止收到社会礼俗的指引和制约,如果行为举止超出了礼俗的范围,或者违背了礼俗的规定有失身份,通俗的讲就是丢脸。朱瑞玲指出“礼仪”的特殊化说法其实就是“面子”[7]。成中英通过考察儒家关于“礼”、“德”、“名”的观点,阐明了“面子”和儒家文化的关系。他指出,“面子是个人之成就被认可的形象,它与自我修养的目标即他的社会声望和影响相关,在儒家体系中是个人道德规范 (礼)的社会延伸;而德是个人自我修养的结果,是个人的荣誉 。”[8]。由此可见,面子文化源于儒家文化,是儒家文化的一种延伸。
2.面子与耻感文化孙隆基对此解释道:“‘罪恶感’是不以人为主的,而是看事情本身对不对,亦即是以内省的方式审视有否违背自己的原则 。因此,比较容易产生不因人而异的原则性态度 。至于纯粹的‘羞耻感’,则是以别人怎么想为主的,自己觉得事情该不该,是由于别人会怎么想。因此,怕对不起人的倾向,就会压倒怕对不起原则的倾向。”[9]中国人社会化过程中形成这种理念,促成了中国人耻感意识,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面子文化。
三、面子的社会功能
面子在社会互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起到了一种呼号象征、社会控制以及社会交换的作用。以下对面子的功能进行论述。
1.面子的符号象征。著名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了戏剧理论,他认为人们的日程生活分为“前台”、“后台”。前台主要是表演给周围的人看,是一种有意识的面子行为。个体在所在社会网络成员面前演戏,为了挣足自己的面子。他可能会刻意的安排与他人见面的场景,穿一些代表身份地位的服装,这些名贵的的服装是一种象征符号,能够为他带来社会地位的表征。这样的准备,是为了在别人眼中塑造出一个特定的社会形象。这些都是“面子功夫”,即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社会印象而刻意做给别人看的社会行为。
2.面子的社会交换功能。在布劳社会交换学说中,“社会交换指的是参与交往的各方都期待着对方的回报,一旦他人停止了所期待的回报,这一交往关系便会停止”[10]。在中国社会里,面子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资源,有时候比正规的社会法则还重要。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相互交换“面子”这种社会资源不足为奇,甚至十分常见。这种交换是一种双方人情关系的体现。面子其实也是社会阶层化的产物之一。社会阶层越明显,就越重视面子。在中国这种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个人关系是体现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黄光国认为,“个人的社会关系网越大,其中有权有势的人越多,他在别人心目中的权力形象也越大”。
3.面子的社会控制功能。前面提到过,儒家思想以“礼”为重,中国人向来遵从礼俗的规定进行社会行为。“礼之用,和为贵”,因此“面子”的作用能使社会关系网中的个体做到相互宽容,相互忍让,相互扶持。面子可以说是社会认可的“自我”,也代表了个人的社会影响力。追求面子完美的同时,就会注意给别人面子,因为这种社会资源是相互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面子具有一定的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作用 。在这种无形的控制中,人们才能够和谐稳定的相处。
四、结语
简单说来,“面子”是中国所特有的本土概念,不能仅仅把国外的心理学理论直接套用解释,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研究出中国本土的社会理论予以分析面子行为,这有助于对面子文化的进一步理解。面子与中国儒家文化、耻感文化以及人情文化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也正是这种联系促成了今天的面子文化。这种文化深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不断地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同时也对整个社会互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人们对这种社会资源的追求使得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相互扶持,相互包容。面子文化具有符号象征意义,并且在社会控制、社会交换方面起到了极其大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面子文化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美]明恩溥.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M].舒扬,等,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3.
[2] 胡先缙,黄光国.中国人的面子观[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9:57.
[3] 金耀基.“面”、“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88:289-345
[4]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7.
[5] 论语·尧曰[Z].
[6] 论语·卫灵公[Z].
[7] 朱瑞玲.中国人的社会互动:论面子的问题[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89-194.
[8] 成中英.脸面观念及其儒学根源[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3.
[9]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175.
[10]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册[M].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84.
看了“什么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学术论文的重要性的认识
2. 好的学术论文具有哪些特点
3.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吗
4. 什么是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格式 如何写作学术论文
5. 对学术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学术论文是什么?
学术论文是反映科研成果的一种载体形式,主要是为了阐述研究成果或进展,记录前人尚未报道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的资料。撰写学术论文是考察本科生、研究生的才华和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学术论文分类:
1、学年论文
2、毕业论文
3、学位论文
4、科技论文
二、学术论文写作重点
1、材料准备
学术论文是作者对于学术成果认识上的总结和提高,是作者对学术的主题内容认识论上的升华。学术论文写作准备有材料准备和思维准备两方面。
2、拟定提纲
提纲是论文的前期形态和简化形式。编写提纲为论文的写作和修改提供依据与参照,会更清楚地意识到行文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找到修改的恰当方法。
3、论文初稿
初稿的写作是论文形成过程中最艰苦阶段。初稿的目的是要把所有想写的内容全部表达出来,对全部实验数据和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归类。从初稿的写作过程中还可及时发现前期研究工作有无不足或错误。
上一篇:美术研究论文格式
下一篇:论文答辩他人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