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人格论文题目
大五人格论文题目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浅析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近年来人格心理研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日渐增多。本文概述了人格心理学的概念和内容,分别分析了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岗位匹配、薪酬设计、激励机制、绩效测评等管理环节的作用和运用。有利于发挥人格心理学理论在各种组织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格心理学;测评;激励
一、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心理学的内涵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格是稳定的。二则是关注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人格心理学形成并集各家之长后,主要有六个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看
1人格型别理论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型别》一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心理型别,个体的差异进一步的划分可以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机能。
内倾型的人在性格上表现出沉静、含蓄、内敛的特质,较多关心自身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对知识性思考性的工作较有兴趣。而外倾型的人在性格上则表现出活泼、善言辞的特质,关心周围的一切,喜欢参与社会活动。
合理把握对人格型别理论的运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招聘环节息息相关。外倾型的人更为主动,在招聘中往往会表现出更加出彩的一面,与招聘官进行交流时思路流畅,举止落落大方。这样的表现在社会知觉偏差中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岗位仍要以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素质测评的判断指标设计,才能使性格与职业匹配。一个企业的科研部门职位的招聘更加应该看重的是独立思考,善于思索的能力,内倾型人才可能会更加适合这样的知识性员工岗位。
人格的不同型别在进行员工管理和员工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极大的影响,它影响员工选择更为适合的职业或者进行职业族的规划,在日后的培训内容选择和岗位晋升方向上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另外一方面,其预测也影响着绩效标准,外倾预测管理类的工作绩效更佳,因为这些岗位需要较多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以集体无意识理论观跨文化人力资源的价值观管理。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即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荣格认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分是弗洛伊德没有谈到过的,他把这部分叫做集体无意识,以表明它与个体无意识的区别,它由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理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
不同民族所独有的“集体意识”在“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显得突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国外所属分公司的团队建设中,必然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由“集体无意识”造成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跨文化的管理问题。一个跨文化的管理团队,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磨合性,这不仅存在不同拥有国籍,文化的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也存在外派人员自身需要经历的一个“文化休克震颤”的认知过程,社会角色的模糊、价值观的冲突、异国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不适应等等,都需要一个心理的调适期。
除了文化和心理上的冲突,由此延伸而来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薪资制度不同,待遇差异也可能导致问题。因此除了不断调整薪酬体系,使员工理解和认同差异性,进行价值观管理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的特征使得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都是集体主义和权威服从的家长式文化。
荣格理论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认识流传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不易被割舍,平时不明显,但潜在的隐藏并影响着我们。在管理中包括价值观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树立都与此有关联,如何灵活的运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员工的忠诚感,形成稳定的组织承诺值得借鉴。
3“阴影”原型的以小窥大。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关于意识的重要原型,有“阴影”这个原型。阴影一词具有戏剧性,但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的阴暗面。荣格主张,一个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能把善与恶都结合进自己的整体中。
对于善与恶的合理把握,与人性的基本假设理论相关。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人性假设的特质,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实践更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与假设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提出了人性截然不同的X理论和Y理论,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熟的超Y理论体现了阴影的善与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超Y理论主张组织和工作的匹配性,这有利于个人的胜任感和工作的效率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将工作设计与人结合起来,使得性格与工作相匹配,让特定的岗位由适合的人员担任,有助于实现“人岗匹配”的目的。对于工作内容与情绪,态度,动机方面需求的重视,在决策中可以建立合理的工作任务安排,薪资待遇和管理制度。而针对性格的差异化与动机态度的不同,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调整更加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效的培训结果可以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胜任率。
2、从特质学派的角度来看
1人格型别维度视角的用人。人格测验是人员测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人员选拔工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和能力,而忽视了个性方面的特征。渐渐地,由于人格测验有利于提高选聘工作的有效性,此类测验在选拔和雇佣人才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古希腊的四种气质型别,荣格的心理型别学说,大五人格模型,霍兰德的六种与工作相匹配的性格维度等都证明了人格型别理论在人员测评中的广泛运用。通过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等等测量方式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的一些性格特质,利于对员工进行考评。
人格理论的特质流派中最为典型的是“大五模型”及其建立的一系列具有信度与效度的人格测量量表。“大五模型”人格的各种维度对招聘雇佣环节也有影响,包括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经验的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对性格与职业相匹配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外向性、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是衡量领导力的强有力的指标。在另一项对“大五人格”的研究中,神经质与动机负相关,而责任感与动机正相关。“大五人格”的五部分,尤其是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也与职业兴趣和职业型别有关联。而且,在人格研究中,责任感是衡量工作绩效最一致、最普遍的指标。故而公司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会侧重于对于员工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培养。
2员工激励视角的薪酬设计。特质流派中的成就动机,归因,A型人格,情绪和逆境商AQ的相关知识也与组织的人才管理具有关联性。高成就动机的人,我们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需要注意到薪资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甚至可能薪酬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工作时间长短上出现“拐点”,反而下降,这与薪酬管理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发生都息息相关。
3归因视角的绩效评估效度。归因理论对于绩效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区分是内因还是外因的判断标准可以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来解释,它有三个原则:一致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正是由于归因中存在着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问题,在很多的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才会采取多角度的绩效评估体系。360度反馈体系正是基此缘由,从不同的物件中获得大量反馈资讯,大大提高了绩效评估的信度与效度。
3、从人本主义流派的角度来看
以马斯洛为首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企业进行人才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得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仅仅要重视建立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体系,也要从其他方面出发,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如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工作轮岗,带薪休假,学习与培训机会,晋升通道,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以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绩效,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真正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4、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来看
这部分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也称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或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很高的员工,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新环境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期望也较高,渴望获得成功与认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环节,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经过培训之后,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承担分配的任务并且努力的工作。从期望的角度来说,个体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和绩效之间具有的关系,以达到激励效果。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们的个性特征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人格研究在企业管理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十多年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个性特征在特定的岗位或者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合度,从而导致各种组织普遍开始关注人格理论在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人员测评,激励机制,薪酬设计,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如今的社会是知本社会,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结合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有利于发挥性格,兴趣与职位匹配的功效,利用动机与需求,真正达到“人岗匹配”,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人格心理学第七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李原,孙敏健译.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篇二
《浅谈大学生“御宅族”及其人格心理学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之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御宅族”,他们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需要,在与社会双向互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大学生御宅族及对其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并深刻认识到“御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力求大学生正确的看待“宅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 御宅族 宅文化 心理 人格
一、引言
“御宅族”,一个日语词汇,是对热衷动画、漫画及游戏等人群的统称,也可指其他领域的狂热者。近年来,御宅一词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宅男、宅女都成为大学校园“御宅族”的代名词。根据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御宅族”沉迷于虚拟的网路世界,他们主要特征是个性封闭和不修边幅,甚至脱离班级的集体活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选择宅生活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退缩在起作用,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压力和挫败,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带来的满足和成就感,这种行为可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受挫或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同时也是社会衰退的表现。其他研究和生活经验均告诉我们,御宅族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与全国常模和非宅人相比,大学生御宅族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积极或消极的特征,与有关研究大学生宅心理与行为特点方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如不爱出门、不愿主动与人交往、身心处于亚健康、时间管理能力较差、沉迷自己的兴趣、很强的资讯蒐集和处理能力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其御宅现象呈现太多的消极因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现状
当下大学生“御宅族”生活相成分当简单。他们除了上课需要去教室,其余时间基本全部消磨在宿舍。往往又由于与同宿舍的几个舍友“宅”在一起,宅的程度越来越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大学生大多使用多种精良的电子产品,他们的生活主要依赖于网路。他们吃饭时可以叫外卖,购买日常用品及零食则靠网购,快递送货上门,他们只需开门签收即可。而精神需求方面则通过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网上交友等满足。大批的“御宅族”在网路上相遇,通过各种软体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在网路上形成了小团体,在虚拟的网路上找到了归属感,令他们更加的“宅”。
三、原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分析
1、媒体的作用。网际网路对于“御宅族”的形成发展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路来完成。网上订餐、购物、娱乐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日程生活中的一部分。网路资源的存在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网路游戏更是成为多数大学生休闲娱乐的方式。无需迈出家门,“御宅族”就能满足日常的生活需求,很多年轻人乐于保持“宅”的生活状态。
2、大学生活相对闲暇。大学中不仅课业大幅度减少,相对于高中而言,更是没有了鞭挞我们前进的升学压力。除了上课就是呆在宿舍消磨时间,考试前熬通宵复习,就是很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
3、传统家庭模式的演变和代际冲突
现在的青少年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间的互动是家庭沟通和交流的主
要方式,可是这种沟通会因为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上的差异而产生代际冲突。父母往往会反复的用枯燥的话语去教育子女,对于子女身上变现出来的不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予以打压。有御宅倾向的年轻人在童年时期很少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他们从小生活在孤单和溺爱中,缺乏安全感、沟通能力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在学校生活中,社会交往有时会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内心有想法却又不善于与他人沟通,所以更加留恋熟悉的家庭环境和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精神依托和成就感。
二内部因素分析
1、寄托希望于虚拟世界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缺乏优良的交际能力,导致性格内向和交往障碍。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一方面又因为自己社交能力有限,在社交活动中不得要领,始终不能如愿。若是再遭受挫折,会是他们更加自卑。一部分大学生开始在网路上塑造理想中的“自己”,在虚拟的网路上,他们不用直面他人,寄托于虚幻的感情。
2、缓解压力、逃避现实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有的人选择直面,有的人却选择了逃避。部分“御宅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己面对的挑战,却不愿去克服,任由自己“宅”在自己的世界中。
3、内心脆弱,易受外界事物吸引,并且成瘾性强,有惰性心理。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从小没有培养坚韧的心智,也不曾面对花花世界中的各种诱惑。初入大学,各种诱惑接踵而至,他们偏好舒适、懒散。可一旦养成习惯,就会渐渐的丧失斗志,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4、从众心理
大学生具有回归群体和被群体认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不想被排斥或受到攻击,所以他们需要与其他成员保持步调一致。这种从众心理是盲目的,缺乏自身对群体行为的判断。所以如果宿舍的大部人或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都变成了“御宅族”。其他人都跟着宅也并不奇怪。
三对大学生“御宅族”问题的人格心理学思考
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大学生“御宅族”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一环。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而言,社交体验是个体的人格发展的重要条件。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其心理是否健康,集中体现在他的生活风格上,而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联络。在“御宅族”的生活中,社交活动的缺乏导致其社交能力的下降,阻碍个体社会化的正常程序,尤其是处于个性心理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御宅族”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深刻。在人格发展方面,从小具有御宅倾向的青少年,在数个人格发展过程中往往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父母对于他们通常采用的是“一手包办”,导致他们能对一些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思考,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御宅现象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的结果。其次,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这种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面对自身的缺陷和失败的现实,而是倾向于借助某种机制,来解除自己不适应和焦虑,这就是防御机制或者调整机制。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境遇,它威胁着我们心理平衡的可能,防御机制保护我们在这些关键时刻免遭可能有的伤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护机制,它能够对危机有所防御从而得到自我解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退缩?遇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时,现实中的“我”萎缩,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方式来应对挫折从而得心理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日常生活中不善交际,而在游戏、部落格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敏锐和活泼;而虚拟世界中的“我”不断膨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逐渐减少。
四、“御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御宅”虽然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简单化、缓解了压力,令他们的生活相对的更加自由,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更加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御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他的好处。在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思想方面
“御宅族”长期的滞留在相对较小的圈子里,不能与外界进行良好的社会交流。现今网路上资讯种类繁多,不免包括了一些不良资讯。部分心智不坚定的大学生在长期接触此类资讯的情况下,价值观有可能产生扭曲,偏离道德航线,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生活方面
“御宅族”生活上则比较懒散,三餐基本用外卖打发,衣服经常堆成“小山”,更有甚者懒于打理个人卫生,整日以邋遢萎靡的状态示人。由于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的状态,会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3、学习方面
部分大学生“御宅族”不仅在生活上懒散,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到了学习上来。为了能过“宅”的更彻底,甚至拒绝了班级的社交活动、逃课等等,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挂科数目过多以至于不能毕业。
4、能力培养方面
长期依赖于网路的“御宅族”在社会化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大学生在进入校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御宅族”生活各方面都依托于网路,导致其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解决对策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著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永续性和选择性。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能被大学生所能够接受的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御宅族”走出宿舍,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充实精神生活,升华道德境界,而不是一味的窝在宿舍上网消磨时间,打游戏。
2、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教学模式。在处理大学生“御宅族”问题上更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他们特有的个性特点,加以引导,扬长避短,鼓励他们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刻苦钻研,有所成就,而不是单纯娱乐、打磨时间。同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就业等各方压力也需要心理疏导,尤其对“御宅族”来说,由于他们喜欢自我封闭,常常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加强父母与子女的交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与子女间的平等对话有利于青少年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形成、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对孩子的物质供给,要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孩子面对困难、挑战。
4、大学生“御宅族”主动调整状态,积极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规划。大学生在遇到压力与挫折之时,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以乐观的心态去解决,决不可选择避世的方式去躲避,要学会除错心理,坦然面对压力。大学生应主动地与人交流,参与多种形式的现实交往活动,发挥在社会群体中的作用,从而认识自身价值。另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宅”在家里,也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个规划,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并且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进行室外活动。
六、总结
在这个自由、多彩、追求个性的时代,在不损害他人、社会的利益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作为旁观者,我们也没有过多的权利对他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置喙的余地。对于现阶段几乎是风靡各大高校的“宅文化”,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但单就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可取的。个性化可以使我们具有超越现实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但是又不能忽视社会化,只有走出有形的“宅”和无形的内心的“宅”,才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大学四年的光阴。
参考文献:
【1】刘梅,大学生“御宅族”现象分析及对策探索,职业教育,2012.09.25
【2】 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15
【3】罗芳,国内“御宅族”大学生产生的原因分析,青春岁月,2011.12.23
【4】彭琼,浅谈“御宅族”现象及其心理学分析,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法官论坛,2011.03.29
人格心理学论文
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
第一,人格大体上仍然是对自我印象的研究。这是针对人格研究方法而言。它仍以自我报告为主;第二,当前的人格研究仍然基本上只涉及意识的或认知的变量;第三,人格研究远未成为一门日益积累的科学,而只是众多分散工作的总称。他说每个人似乎更醉心于提出一个新途径。第四,与心理学的其他很多研究一样,人格研究还主要集中在过程上,而不是内容。心理学还是一门研究"ing"的科学。
"大五"是当代人格心理学的新型特质理论。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和完善,其理论和研究模式已经由初具规模趋向成熟。主要做法是这样:首先把某一语系的所有描写人的词汇挑选出来,然后进行筛选、比较和匹配,根据语义将词分入不同的范畴组,制成词表,用这个词表让被试对自我或他人进行描述,最后对各个范畴求出相关,形成相关矩阵,再作因素分析。结果得到几个因素,取前几个载荷量大的因子作为人格的基本因素。
许多这方面的研究表明,不论是用英语词汇还是用中文词汇,不论是让被试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描述,不论采用什么因素抽取和旋转法,结果都是得到了五个主要因素,它们是:Extraversion:外向、有活力、热情;Agreeableness:愉快、利他、有感染力;Conscientionusness:公正、拘谨、克制;Neuroticism: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Openness to experience: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这五个因素的字母缩写为OCEAN,意味着"大五"系统的广泛代表性。
运用“大五人格”理论谈谈如何开展职业选择?
性格对职业选择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内倾性明显,反应慢但具有沉稳性者,则大多适宜选择清静,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具有较强外倾性和可塑性者,则更愿意选择能体现出明显工作效率的工作。有的人选择的职业与性格特点不相适应,工作起来显得使不上劲,缺乏朝气;有的人选择的职业与性格特点相适应,工作起来劲头足,热情高而持久,且能够适应比较艰苦的职业或工种。做事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人适宜选择要求严格的职业或工程,而性格多变者,容易在职业选择上出现“挑肥选瘦、怨天尤人”、“朝秦暮楚”的倾向,从而一事无成. 的确,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决定着主观择业的方向.但是,性格特征差异不能决定一切,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除了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格——总之,要结合职业、行业、岗位要求与人才人格进行匹配,以开展职业选择。
以下为大五人格及其解释(引自百度文库知识)
大五人格
大五人格(OCEAN),也被称之为人格的海洋,可以通过NEO-PI-R(需要进一步了解评定标准及内容)评定。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随和性(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大五人格解释
神经质
神经质反映个体情感调节过程,反映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高神经质个体倾向于有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冲动,更容易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应对能力比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并且这些人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比较差。相反,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比较平静。神经质有六个子维度,对于每个子维度都有一些说明性的形容词。
N1 焦虑(ANXIETY)u 焦虑的个体忧虑、恐惧、容易担忧、紧张、神经过敏。得高分的人更可能有自由浮动的焦虑和恐惧。低分的人则是平静的、放松的。他们不会总是担心事情可能会出问题。
u 高分特点:焦虑,容易感觉到危险和威胁,容易紧张、恐惧、担忧、不安。
u 低分特点:心态平静,放松,不容易感到害怕,不会总是担心事情可能会出问题,情绪平静、放松、稳定。
N2 愤怒和敌意(ANGRY HOSTILITY)u 反映的是体验愤怒以及有关状态(如挫折、痛苦)的倾向,测量个体体验愤怒的容易程度。
u 高分特点:容易发火,在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会充满怨恨,暴躁的、愤怒的和受挫的。
u 低分特点:不容易生气、发火,友好的、脾气随和,不易动怒。
N3 抑郁(DEPRESSION)u 测量正常个体在体验抑郁情感时的不同倾向。高分者容易感到内疚、悲伤、失望和孤独。他们容易受打击,经常情绪低落。低分者很少有这种情绪体验。
u 高分特点:绝望的、内疚的、郁闷的、沮丧的。容易感到悲伤、被遗弃、灰心丧气。容易感到内疚、悲伤、失望和孤独。他们容易受打击,经常情绪低落。
u 低分特点:不容易感到悲伤、很少被遗弃感。
N4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u 核心部分是害羞和尴尬情绪体验。这样的个体在人群中会感到不舒服、对嘲弄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感。自我意识类似于害羞和社交焦虑。低分者不一定有优雅良好的社会技能,他们只是较少被一些难堪的社会情景所扰乱。
u 高分特点:太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害怕别人嘲笑自己,在社交场合容易感到害羞、焦虑、、自卑、易尴尬。
u 低分特点:在社交场合镇定、自信,不容易感到紧张、害羞。
N5 冲动性(IMPULSIVENESS)u 指个体对冲动和渴望的控制。个体对欲望的觉察太强烈(如对食物、香烟和财产)以致不能抗拒,虽然事后他们也会为他们的行为后悔。低分者更易抵挡这些诱惑,对挫折有更高的容忍力。
u 高分特点:在感受到强烈的诱惑时,不容易抑制,容易追求短时的满足而不考虑长期的后果。不能抵抗渴望的、草率的、爱挖苦人的、自我中心的。
u 低分者特点:自我控制的、能抵挡诱惑的。
N6 脆弱性(VULNERABILITY)u 指在遭受压力时的脆弱性。高分者应付压力能力差,遇到紧急情况时变得依赖、失去希望、惊慌失措。低分者认为他们自己能正确处理困难情况。
u 高分特点:压力下,容易感到惊慌、混乱、无助,不能应付压力。
u 低分特点:压力下,感到平静、自信。适应力强的、头脑清醒的、勇敢的
外向性
外向性来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这个维度将社会性的、主动的、个人定向的个体和沉默的、严肃的、腼腆的、安静的人作对比。这个方面可由两个品质加以衡量:人际的卷入水平和活力水平。前者评估个体喜欢他人陪伴的程度,而后者反映了个体个人的节奏和活力水平。
外向的人喜欢与人接触,充满活力,经常感受到积极的情绪。他们热情,喜欢运动,喜欢刺激冒险。在一个群体当中,他们非常健谈,自信,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内向的人比较安静,谨慎,不喜欢与外界过多接触。他们不喜欢与人接触不能被解释为害羞或者抑郁,这仅仅是因为比起外向的人,他们不需要那么多的刺激,因此喜欢一个人独处。内向人的这种特点有时会被人误认为是傲慢或者不友好,其实一旦和他接触你经常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人。
外向可以分为以下六个子维度。
E1 热情(WARMTH)u 它和人际亲密问题最相关。热情的人富有感情、友好。他们真心地喜欢他人,并很容易和别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低分者并不是怀有敌意或一定缺少同情心,而是更正式、沉默、在行为举止上比高分者冷淡。
u 高分特点:热情的人喜欢周围的人,经常会向他们表达积极友好的情绪。他们善于交朋友,容易和别人形成亲密的关系。好交际的、健谈的、富有情感的。
u 低分特点:虽然并不意味着冷淡、不友好,但通常会被别人是对人疏远的
E2 乐群性(GREGARIOUSNESS)
u 指偏爱有他人的陪伴。合群的人喜欢他人的陪同,人越多他就越开心。低分者往往是孤独者,他不寻求甚至主动避免社会刺激。
u 高分特点:喜欢与人相处,喜欢人多热闹的场合。开朗的、有许多朋友的、寻求社会联系的
u 低分特点:避免人群,感觉太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独处,有自己的个人空间。避开人群的、喜欢独处的。
E3 独断性(ASSERTIVENESS)u 高分者有支配性、有说服力、在社会上有支配力的。他们说话毫不犹豫,通常成为群体的领导。低分者宁愿躲在幕后,让他人谈论。
u 高分特点:喜欢在人群中处于支配地位,指挥别人,影响别人的行为。支配的、有说服力的自信的、果断的。
u 低分特点:在人群中话很少,让别人处于主导支配地位。谦逊的、腼腆的、沉默寡言的。
E4 活力(ACTIVITY)
u 在这项上得高分被视为快节奏和激烈的运动,有活力感,有保持忙碌的需要,忙碌的人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低分者更悠闲和放松,但不一定懒惰或行动迟缓。
u 高分特点:在生活工作中快节奏,忙碌。显得充满精力,喜欢参与很多事情。精力充沛的、快节奏的、充满活力的。
u 低分特点:在生活工作中慢节奏,悠闲的。不着急的、缓慢的、从容不迫的。
E5 寻求刺激(EXCITEMENT SEEEKING)
u 高分者渴望得到兴奋和刺激,喜欢鲜亮的(bright color)、喧闹的环境。寻求刺激类似于寻找感觉的一些方面。低分者几乎对兴奋没有什么需要,喜欢那种被高分者看来是枯燥的生活。
u 高分特点:在缺乏刺激的情况下容易感到厌烦,喜欢喧嚣吵闹,喜欢冒险,寻求刺激。浮华的(flashy)、寻求强烈刺激的、喜欢冒险的。
u 低分特点:避免喧嚣和吵闹,讨厌冒险。谨慎的、沉静的(staid)、对刺激不感兴趣的。
E6 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S)
u 表示体验积极情绪(如喜悦、快乐、爱和兴奋)的倾向。
u 高分特点:容易感受到各种积极的情绪,如快乐、乐观、兴奋等。快乐的情绪高涨的、愉悦的、乐观的
低分特点:不容易感受到各种积极的情绪,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受到各种负面情绪。低分者只是不那么容易兴奋起来。不热情的、平静的、严肃的。
开放性
开放性描述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对经验的开放性被定义为:为了自身的缘故对经验的前摄(proactive)寻求和对的理解,以及对陌生情境的容忍和探索。这个维度将那些好奇的、新颖的、非传统的以及有创造性的个体与那些传统的、无艺术兴趣的、无分析能力的个体做比较。开放性的人偏爱抽象思维,兴趣广泛。封闭性的人讲求实际,偏爱常规,比较传统和保守。开放性的人适合教授等职业,封闭性的人适合警察、销售、服务性职业等。
开放性可以分为六个小的方面:
O1 想象力(FANTASY)u 对想象开放的人有生动的想象和活跃的幻想生活。他们的白日梦不仅仅只是一种逃避,而更是一种创造有趣的内心世界的方式。他们详尽描述和展开他们的幻想,并相信想象对丰富多彩的、有创造性的生活功不可没。低分者更单调乏味,喜欢把注意力放在手头的任务上。
u 高分特点:对于他们来说,现实世界太平淡了。喜欢充满幻想,创造一个更有趣、丰富的世界。想象力丰富的、爱做白日梦的。
u 低分特点:理性的、现实的。实干的、更喜欢现实思考的。
O2 审美(AESTHETICS)u 高分者对艺术和美有很深刻的理解。他们被诗歌感动、陶醉于音乐之中,为艺术所触动。他们不一定有艺术的天赋,甚至不必和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有高品位,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艺术感兴趣,这使得他们比常人发展更广泛的知识和欣赏能力。低分者相对来说,对艺术和美不那么敏感和感兴趣。
u 高分特点:欣赏自然和艺术中的美。重视审美经历的、能为艺术和美所感动的。
u 低分特点:对美缺乏敏感性,对艺术不感兴趣。对艺术不敏感的、不理解的。
O3 感受丰富的(FEELINGS)u 表示对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接纳能力,把情绪评价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分者能体验到更深的情绪状态,并能不同的情绪状态区分开来,他们比其他人更强烈地体验到开心和不开心。低分者感情较迟钝,不认为感受状态有多重要。
u 高分特点:容易感知自己的情绪和内心世界。敏感的、移情的、重视自己感受的。
u 低分特点:较少感知到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也不愿意坦率地表达出来。情绪范围窄、对环境不敏感。
O4 尝新(ACTIONS)u 开放性在行为上被视为愿意尝试不同的活动、去新的地方、吃不寻常的食物。高分者更喜欢新奇和多样性的事物,而不是熟悉和常规的事物。在一段时间内,他可能有一系列不同的爱好。低分者发现改变有困难,宁可坚持已尝试过的、可靠的活动。
u 高分特点:喜欢接触新的事物,去外面旅行、体验不同的经验。感觉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寻求新异和多样性、尝试新的活动。
u 低分特点:对不熟悉的事物感到有些不舒服,喜欢熟悉的环境和人。生活方式固定、喜欢熟悉的事物。
O5 思辨(IDEAS)u 求知欲是开放性的一个方面,不仅体现在为了他们自身的缘故而积极追求理智上的兴趣(intellectual interests),而且表现为思路开阔、愿意思考新的、非常规的观点。高分者喜欢哲学的辩论和“头脑风暴”(brain-teasers)。低分者的求知欲有限,如果他们是聪明的,也只是将他们的资源狭窄地集中于有限地几个主题上。智力兴趣和艺术兴趣是开放性比较高的人的两种主要的兴趣点:高智力兴趣的人喜欢抽象的概念,喜欢讨论理论性问题,喜欢解决复杂的智力问题。而低智力兴趣的人则更喜欢和具体的人与事情打交道,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感觉抽象的思考是在浪费时间。
u 高分特点:有求知欲的、善于分析的、理论定向的。
u 低分特点:事务的、事实定向的、不欣赏思想挑战的。
O6 价值观(VALUES)u 对价值观念开放意味着不断检验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价值观念。封闭的个体倾向于接受权威,尊重传统,结果导致不管他属于什么政治党派,他都是保守的。
u 高分特点:喜欢挑战权威、常规和传统观念。在极端状态下,他们会表现出对现存规则的敌意,同情那些打破现存法律的人喜欢混乱、冲突和无序的状态。能容忍的、宽宏大量的、不顺从的。
低分特点:喜欢遵循权威和常规带来的稳定和安全感,不会去挑战现有秩序和权威。教条的、保守的、顺从的。
宜人性
外倾性是评估个体喜欢与他人一同出现的程度,而宜人性则考察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这些态度一方面包括亲近人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的、宽大的、心软的,另一方面包括敌对的、愤世嫉俗的、爱摆布人的、复仇心重的、无情的。这里所说的广义的人际定向范围。宜人性代表了“爱”,对合作和人际和谐是否看重。宜人性高的人是善解人意的、友好的、慷慨大方的、乐于助人的,愿意为了别人放弃自己的利益。宜人性高的人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相信人性本善。宜人性低的人则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的利益之上。本质上,他们不关心别人的利益,因此也不乐意去帮助别人。有时候,他们对别人是非常多疑的,怀疑别人的动机。
对于某些职位来说,太高的宜人性是没有必要的,尤其是需要强硬和客观判断的场合,例如科学家、评论家和士兵。
宜人性可以分为六个子维度:
A1 信任(TRUST)
u 高分者认为他人是诚实的、是心怀善意的。低分者往往愤世嫉俗、有疑心,认为他人不诚实、是危险的。
u 高分特点:相信别人是诚实、可信和有良好动机的。宽恕的、信任他人的、平和的。
u 低分特点:认为别人是自私、危险、想占自己便宜。谨慎的、悲观的、猜忌的、铁石心肠的。
A2坦诚(STRAIGHTFORWARDNESS)
u 高分者为人坦率、真挚、老实。低分者更愿意通过奉承、诡辩、欺骗来操纵别人。他们认为这是必要的社会技能,认为直率的人很天真。
u 高分特点:认为在与人交往时没有必要去掩饰,显得坦率、真诚。直接的、坦率的、坦白的、老实的。
u 低分特点:在与人交往时往往会掩饰自己,防卫心理较重,不愿意向别人露出自己的底牌。精明的、机敏的(clever)、献媚的(charming)
A3 利他(AULTRUISM)
u 高分者主动关心别人的幸福,表现在对他人的慷慨和关心上以及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提供帮助的意愿上。低分者多少有点自我中心,不愿意卷入别人的麻烦中去。
u 高分特点:愿意帮助别人,感觉帮助别人是一种乐趣。热心的、心软的、温和的、慷慨的、好心的。
u 低分特点:不愿意帮助别人,感觉帮助别人是一种负担。自私的、愤世嫉俗的、冷酷的、势力的。
A4 顺从(COMPLIANCE)
u 表示与人际冲突有关的性格。高分者往往尊重服从他人,克制攻击性、宽恕和遗忘的。顺从的人很温顺、温和。低分者有攻击性,更喜欢竞争而不是合作,在必要时毫不客气地表示愤怒。
u 高分特点: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为了与人相处,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或者否定自己的需要。恭顺的、有求必应的、好心的
u 低分特点:不介意与人发生冲突,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去威胁别人。倔强的、有过分要求的、刚愎自用的、铁石心肠的。
A5 谦逊(MODEST)
u 高分者很谦逊,不爱出风头(self-effacing)。低分者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其他人可能认为他们自负、傲慢。
u 高分特点:谦逊的、不摆架子的。
u 低分者被他人视为:攻击的、傲慢的、爱炫耀的、粗暴的。
A6 同理心(TENDER-MINDEDNESS)
u 这是测量对他人的同情心和关心的态度。高分者为他人的需要所动,强大社会政策中人道的部分。低分者更铁石心肠,很少为恳求所打动而产生怜悯之感。他们将自己视为现实主义者,在冷静的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决策。
u 高分特点:富有同情心,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悲伤,表示同情。友好的、热心的、温和的、心软的。
低分特点:对别人的痛苦没有强烈的感受,为自己的客观而感到自豪,更关心真实、公平而不是仁慈。心胸狭窄的、冷酷的、固执己见的、势力的。
尽责性
尽责性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它把可信赖的、讲究的个体和懒散的、马虎的个体作比较。同时反映个体自我控制的程度以及推迟需求满足的能力。冲动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有时候环境要求我们能够快速决策。冲动的个体常被认为是快乐的、有趣的、很好的玩伴。但是冲动的行为常常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虽然会给个体带来暂时的满足,但却容易产生长期的不良后果,比如攻击他人,吸食毒品等等。冲动的个体一般不会获得很大的成就。谨慎的人容易避免麻烦,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人们一般认为谨慎的人更加聪明和可靠,但是谨慎的人可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是一个工作狂。极端谨慎的个体让人觉得单调、乏味、缺少生气。
尽责性可以分为六个子维度:
C1能力(COMPETENCE)
u 表示对某人有能力的、明智的、深谋远虑的、高效的感觉。高分者感到对应付生活有很充分的准备。低分者对自己的能力看法交底,他们承认自己常常准备补充,而且无能。
u 高分特点:对自己的能力自信的。高效的、一丝不苟的自信的聪明的
u 低分特点: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困惑的、健忘的、愚蠢的。
C2 条理性(ORDER)
u 高分者整齐、整洁、组织得很有条理,他们把东西拜访在恰当的地方。低分者不能很好地组织,认为自己很没有条理。
u 高分特点:具有良好的条理性,喜欢制定计划,并按规则办事。精确的、高效的、有条不紊的。
u 低分特点:没有计划性和条理性,显得杂乱无章。无序的、易冲动的、粗心的。
C3 责任感(DUTIFULNESS)
u 从某方面来说,责任心意味着受良心的支配,而那是由尽责这一子维度来评估的。高分者严格遵守他们的道德原则,一丝不苟地完成他们的道德义务。低分者在这些事情上是漫不经心的,多少不可信赖或不可靠。
u 高分特点:有责任感,按规矩办事。可信赖的、有礼貌的、有组织的、一丝不苟的。
u 低分特点:感觉规矩、条例是一种约束。经常被别人看作是不可靠、不负责任的。懒散的、漫不经心的、不专心的。
C4 追求成就(ACHIEVEMENT STRIVING)
u 高分者有较高的抱负水平,并努力工作以实现他们的目标。他们勤奋、有目标、有生活方向感。低分者懒散,甚至可能懒惰,他们没有追求成功的动力,缺乏抱负,可能看起来毫无目标,但他们常常对自己低水平的成就感到非常满意。
u 高分特点:追求成功和卓越,通常有目标感的,甚至会被别人当作工作狂。有抱负的、勤奋的、富有进取心的、坚忍不拔的。悠闲的、爱空想的、无组织的。
u 低分特点:满足于完成基本的工作,被别人看作是懒惰的。
C5 自律(SELF-DISCIPLINE)
u 指即使枯燥乏味或有其它干扰,也能执行任务并将其完成。高分者有激励自己把工作完成的能力。低分者拖延例行工作开始的时间,容易丧失信心并放弃。
u 高分特点:尽力完成工作和任务,克服困难,专著于自己的任务。有组织的、一丝不苟的、精力充沛的、能干的、高效的。
u 低分特点:做事拖延,经常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没有抱负的、健忘的、心不在焉的。
C6审慎(DELIBERATION)
u 这个子维度评估行动前是否仔细考虑的倾向。高分者谨慎、深思熟虑。低分者草率、说话做事不计后果。
u 高分特点:三思而后行,不冲动。谨慎的、有逻辑性的、成熟的。
低分特点:没有考虑后果,冲动,想到什么做什么。不成熟的、草率的、冲动的、粗心的。
上一篇:解析一篇学术论文
下一篇:论文文献查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