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研究论文之一
系列研究论文之一
一,青蒿素的发现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Artemisinin),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引起人们对参与青蒿素研制人员的关注,特别是周维善院士等人全合成青蒿素,得到媒体大量报道。
1970年代初,屠呦呦从植物中提取了青蒿素。
1979年上海生物物理所确定了蒿素青的绝对空间构型。
1977年报道了青蒿素结构。[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3):142.]
1979年12月以英文公开报道青蒿素抗疟作用。[Qinghaosu Antimalarial Coordinatiing Research Group, Antimalarial studies on qinghaosu.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1979, 92(12):811-816.]
(It remained largely unknown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for about seven years, until results were published in the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in report was met with skepticism at first, partly becaus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artemisinin, particularly the peroxide, appeared to be too unstable to be a viable drug.)
二,青蒿素的合成
全合成,新发现的化合物由已知化合物一步一步的人工合成的过程。
半合成,新发现的化合物由另一个未知化合物一步一步的人工合成的过程。
全合成在有机合成史中非常重要,几百年来创造许多经典的合成方法及技术等。
奎宁作为治疗疟疾的药物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青蒿素的前一代药物,从树皮中提取.大约在1850-2000年之间,有机化学家们不断地全合成奎宁化合物,涌现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开创一个又一个研究领域.
[1],1983年1月,Schmid G, Hofheinz W.发表青蒿素全合成论文.[Schmid G, Hofheinz W. Total synthesis of Qinghaosu. J Am Chem Soc, 1983, 105(3):624~625].
反应示意图见上面.以(-)-2-异薄荷醇((-)-Isopulegol)为原料,巧妙的设计,最后得到青蒿素.反应物(11)>>反应物(12)>>青蒿素是最后两步关键反应,其他研究者都参照该步骤.
[2],1983年6月,许杏祥,朱杰,黄大中,周维善发表了青蒿素半合成的论文.[许杏样,朱杰,黄大中,周维善.青蒿素及其一类物构造和合成的研讨. X. 从青蒿酸立体操纵合成青蒿素和脱氧青蒿素. 化学学报,1983,41(6):574-575].
系列论文研究之一,参考论文[1],大约经过5步反应,最后两步借用论文[1],没有独创性.
由已知开始物一步一步合成到最后的未知物,这篇论文却把最后5步先合成了,而且关键的两步还是借用论文[1],有疑团丛丛之感!!
(《化学学报》 1983年06期,中文摘要)
(化学学报(Acta Chim. Sinica),英文摘要)
[3],1984年5月许杏祥等报道以香草醛为原料合成双氢青蒿酸甲酯.[许杏祥,朱杰,黄大中,周维善.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构和合成的研究 XVII.双氢青蒿酸甲酯的立体控制性合成-青蒿素全合成,化学学报,1984,V42(9): 940-942].
结合论文[2],构成青蒿素的全合成.但至今为止,没被研究者引用过,不知什么原因,无法重复?
既然是全合成,为什么不直说哪?玩弄文字游戏?
[4],论文[3]英文版[《Acta Chim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1984年02期,Studies on structures and syntheses of arteannuin and its related compounds——ⅩⅦ.The 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methyl dihydroarteannuate—T
曾大兴的主要论文
1,稼轩词阳刚阴柔的美学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85.22,柳永的生活道路与创作分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6.12转载3,论柳永的创作道路,《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87.14,人才的道德评价环境,《湖北青年》1986.95,建国以来柳永研究综述,《语文导报》1987.1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1转载6,柳永词的市民文学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8.1转载7,大学中文系应成为文学家的摇篮,《民族高教研究》1988.28,封建中国的军事人才悲剧——《水浒传》主题新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29,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社科信息》1989.12,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4转载10,《琵琶行》的创作过程及其败笔,《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511,柳永以赋为词论,《江汉论坛》1990.6,《新华文摘》1990.9摘要12,楚文化的诗的礼赞,《学习与实践》1990.1013,文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时代青年研究》1991.114,李清照成才原因面面观,收入《李清照研究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版15,真善美的确认与期待----当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一,《时代青年研究》1991.316,农桑为本与舍本逐末----中国古代南北民歌比较研究之一,《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6,《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1992.217,羞耻感与罪恶感----当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二,《时代青年研究》1992.118,柳永研究的重要收获,《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119,复仇意识与非理性----当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三,《时代青年研究》1992.320,中华文化的回归与重新认同----当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四,《时代青年研究》1992.421,中国古代歌谣理论概观,《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3.6转载22,主体生命意识的张扬----当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五,《时代青年研究》1993.123,精神家园的寻求----当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六,《时代青年研究》1993.324,英雄崇拜与美人崇拜----中国古代南北民歌比较研究之二,《广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4转载25,柳永辨正,《辞书研究》2000.626,北方崇拜英雄,南方崇拜美人,《广州日报》(品书版)2001.1.1427,换一个角度解读《水浒传》,《开放时代》2001.428,别具手眼,自成一格——毛泽东评点中国古典诗词,《广州大学学报》2001.729,在句式上和诗相同的词之特点,《诗词》2002.730,柳永的文学贡献及其成功之秘,《广州大学学报》2002.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年鉴》(2003年度)转载.31,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谈文学的地域性,《学术月刊》2003.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2转载32,柳永宦迹游踪考述,《广州大学学报》2003.633,柳永都市风情词的历史价值与民俗价值,《暨南学报》2003.434,柳永《乐章集》与北宋东京民俗,《中山大学学报》2003.535,文学地域性研究的最新收获,《唐都学刊》2004.636,古代文学教学的目方的与法,《广州大学学报》2004.237,广州呼唤真正的心理咨询师,收入《广州发展研究》,广州出版社2004.638,心理咨询面临职业性尴尬,《南风窗》2004.8上半月39,浦江清先生的学术道路与词学交游,《广州大学学报》2005.840,浦江清先生的词学贡献,《清华大学学报》2006.1,《文摘报》2006.1.1摘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2转载41,胡云翼先生的词学贡献,《文学遗产》2006.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年卷)转载42,古今流行歌曲的文学演变,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古今演变论集》,上海古籍出版2006.243,广东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化背景,《学术研究》2006.544,胡云翼词学思想的形成条件,《广州大学学报》2006.845,旅游景点和设施的命名问题,《生产力研究》2006.446,大学生自杀背后的文化根源,《广州日报》(理论版)2006.8.14,47,缪钺对王国维词学思想的继承与超越,《四川大学学报》2006.648,王国维的“境界说”与顾随的“高致说”,《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1,《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7.2摘要49,忧患人生与潇洒人生----中国古代南北民歌比较研究之三,《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50,刘尧民先生的词学研究,《词学》第18辑(2007)51,唐圭璋对朱、况词学的继承与超越,《中国韵文学刊》2007.452,俞平伯与词的鉴赏之学,《长江学术》2007.253,中国历代流行歌曲的演变,《广州大学学报》2007.1154,詹安泰对常州派词学的继承与修正,《学术研究》2008.155,夏承焘的考据之学与批评之学,《浙江大学学报》2008.356,况周颐《蕙风词话》的得与失,《文艺研究》2008.557, 晚清四大家中的一个“另类”——郑文焯的词学主张,《苏州大学学报》2008.458,吴世昌先生的词学研究,《燕京学报》新第25辑59,冯沅君和她的词学研究,《广州大学学报》2008.1160,刘永济先生的词学研究,《词学》第20辑61,建设广州文学馆,展示广州软实力,《广州市第七届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8.11,《广州日报》2008.11.2762,朱彊村标举吴梦窗,《中国韵文研究》2009.163,张国光先生学术研究之特点,《张国光先生纪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64,朱彊村与20世纪词学史上的“梦窗热”,《学术月刊》2009.665,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价值,《文艺研究》2009.10,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转载66,胡适治词的目的、方法与贡献,《广州大学学报》2009.1167,“还原”与“发挥”——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师道》2010.368,论陈洵在桂派词学中的重要地位,《学术研究》2010.369,请不要误解“和谐”与“盛世”, 《粤海风》2010.370,从几组数据看广东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南方日报》1010.10.1671,广东是少有的传统文化“绿州”,《广东省情内参》2010.1272,顾随先生和他的“高致说”,《燕京学报》新第29期(2010年下半年刊)73,中外学者谈气候与文学之关系,《广州大学学报》2010.1274,建立“广州文学馆”的意义与构想,《探求》2011.175,关于建立“岭南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的构想,《从田野到讲坛》,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76,驳“广东文化沙漠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777,二十世纪“南派词学”与“北派词学”素描,《中国韵文学刊》2011.278,龙榆生的词学主张与实践,《词学》第25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79,关于广东文化地位的指标阅读,《粤海风》,2011.280,建设与“文学史学”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4.1981,构建文学地理学“立体图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882,文学景观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83,“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中国古代南北民歌比较研究之四,《广州大学学报》2011.1184,论岭南气候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南国人文学刊》(澳门)2011年第2期85,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败笔,《广州日报》2011年12月29日(国学版)86,今天的广州还是“花城”吗?《广州文艺》2012.187,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文学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江西社会科学》2012.188,广东文学景观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89,中国智库应超越“只谈经济”,《广州日报》2012年2月6日90,夏敬观先生的词与词学批评,《词学》第2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91,登高知几重,太白连太乙——施议对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12年第7辑92,关于广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研究报告,收入《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发展报告》(2012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8月版93,世界文化名城的基本特色与广州的定位,收入《新型城市化发展高峰论坛文集》,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编印。94,气候与小说、戏剧人物之关系,《广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0期95,理论品质的提升与理论体系的建构——文学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学术月刊》2012年第10期96,岭南诗歌清淡风格与气候之关系,《学术研究》2012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97,朱敦儒在岭南的生活与创作,《词学》第28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二作者)98,气候(物候)的差异性与文学的地域性,《浙江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99,《缪钺先生与曾大兴论词书》及有关说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5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13年4月版100,气候(物候)与文学创作的触发机制——《文心雕龙》“应物斯感”新解,《文心雕龙研究》第10期,学苑出版社2013年版101,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2013年第8期
研究性论文
西方音乐史研究综述
王丽君
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的尴尬状况,不仅使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困惑,同时也令其他领域的同仁为其担忧。八十年代以来,尽管我们尽最大努力填补对西方音乐研究的空白,而且也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我们始终还是未摆脱“被牵着鼻子走”的状况,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工作仅仅是介绍和引入国外的研究成果,但对于国内来说却显得意义重大,即便是这样,我们仍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空白没有填补,而对于国际上新气象和新动态更是知之甚少。在这里,笔者将对2000年国内出版或发表的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简单归纳整理,并稍加评述,以提供这一年度国内在西方音乐史研究方面的新动向。
一、热点研究
首先,鉴于2000年是柴科夫斯基诞辰160周年,这年也成为研究柴科夫斯基成果丰硕的一年。毛宇宽的论文《骇人听闻的惨剧-柴科夫斯基死因考》,将国际上所关注的柴科夫斯基死因再考的论题引入国内,并加入了论争。文章指出:历史上和当今在国际上关于柴科夫斯基死因的描述存在重重矛盾,并一一提出质疑,进而予以否定。最后建立在最新披露的论据之上,得出最终结论,即柴科夫斯基并非死于霍乱,而是自杀致死。同时,进一步论述了这种惨剧背后隐含的社会和历史根源。我们姑且不去讨论这种论争孰是孰非,仅从学科意义上来说,这一讨论不仅对国内柴科夫斯基研究有所贡献,而且显示出国内学者在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内容上更为细致,形式上更注重实证,同时也加强了国际对话的决心和信心。彭志敏的《从bE大调交响曲到<第七交响曲>——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60周年》则是介绍鲜为人知的柴科夫斯基《第七交响曲》来源及其特征。除了这两篇论文外,2000年还出版了一系列柴科夫斯基研究专著。其中《柴科夫斯基书信选》(高士彦)和《彼得·柴科夫斯基——一幅真实画像》(VladimirVolkoff著,冷杉译)是两部译著,前者为我们研究柴科夫斯基提供了较为直接的材料,后者则是一部描述柴科夫斯基生活和创作道路点滴的传记。还有一部著作是《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彭志敏著),虽被作为《外国音乐欣赏丛书》之一出版,但就其内容来说,提供了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全貌,既是一部作曲家作品研究的专著,又具有体裁风格史研究视角,同时既具备学术性质,也适宜音乐爱好者阅读,可谓雅俗共赏。
其次,据掌握的材料看,国内近几年马勒研究热潮,有增无减,2000年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点。尤其是对马勒《大地之歌》的研究和争论可看作是马勒研究的焦点之一。在这方面主要有几篇文章值得关注:廖辅叔的《关于<大地之歌>那两首唐诗的难题》主要对马勒《大地之歌》第二和第三乐章的两首唐诗的来源进行了考证和推论,其中对第三乐章的《瓷亭》与李白的诗《宴陶家亭子》的比较分析和推断论证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但作者最后未下定论。严宝瑜的《马勒<大地之歌>德文歌词汉译以及与原唐诗的比较》将《大地之歌》的德文歌词译为汉文,与原唐诗进行比较分析,作者尽力保留德译诗的风格和情调,意在说明德译诗和马勒音乐中的“没落情调”。钱仁康的《<大地之歌>歌词溯源》同样将德译诗反译为中文与唐诗原文进行对照,与严宝瑜不同的是,作者认为马勒在采用德译诗歌的时候,作了一些修改,用意在于避免没落而表达“光明的期望”。孟文涛的《<大地之歌>唐诗疑云未尽散——二、三乐章解题众说仍纷纭》收集到八种有关的研究文献,除作评说外,肯定其第二乐章以告破解,第三乐章仍属悬案,并由此引发出对大地之歌是否为资产阶级没落情绪-世纪末情绪在音乐艺术上作意识形态反映之争。以上的关于马勒《大地之歌》歌词来源的考证和辨析实际上不只对音乐史研究有意义,而且也在文学界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推进了国内的学术研究,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价值。除此以外,还有一篇论述马勒作品风格特征的文章,就是陈鸿铎的《谈马勒<第一交响曲>的音乐创作》,虽只选用了一部马勒早期的作品,但基本抓住了贯穿马勒创作的一些主要创作特点。
二、作曲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研究
作曲家创作风格及其作品研究仍然是西方音乐史研究的主要方面,这类研究成果也最多,主要有:刘盾的《关于贝多芬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及小提琴版本考》两篇均为文献考证性质的研究。前者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贝多芬的另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的发现校订并作了简要介绍。后者则披露了关于舒曼将大提琴协奏曲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的考证。孙国忠的《<戈尔德堡变奏曲><巴赫的晚期风格及其研究>》,通过这部作品探讨巴赫晚期风格的倾向问题,进而,坚持巴赫晚期作品风格向前古典主义靠拢的看法。钱仁平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的音乐语言与潜在标题性》通过音乐分析并与肖斯塔科维奇先前的交响曲创作进行对照,揭示了这部作品在音乐语言尤其是在整体结构方面的“总结性”特点,以及作曲家通过对前人和自己音乐作品主题的摘引与融合,来表达相应的潜在标题性的方法。这一年,还出版了钱仁平的专著《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从中可以获得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风格特征的全貌。王文澜的《风格独具的表现主义音乐戏剧-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交响曲音乐学分析》是对作品的艺术特征的剖析。余丹红的《从预制钢琴到<4分33秒>》梳理了一条凯奇音乐风格发展变化的主要根源,即他的音色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变化。同时也为我们理解凯奇的作品提供了一条线索。何平的系列研究《科普兰“实用音乐”——戏剧音乐时期的芭蕾音乐作品》、《科普兰“实用音乐”——戏剧音乐时期的通俗管弦乐及戏剧、电影音乐作品》、《科普兰“实用音乐”和戏剧音乐作品的和声技法》以及《科普兰“实用音乐”和戏剧音乐作品的调性处理原则及其管弦乐手法》,在学科建设方面有重要意义。正如杨燕迪在《科普兰研究的新启示——读何平新著<科普兰和他的音乐世界>》中指出的那样,何平的新著是建立在自己一系列研究论文的基础上的最后结晶,它填补了我国音乐学研究的重要空白。
总的来说,作为音乐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对作曲家创作风格和作品的研究仍吸引着大多学者的目光,也是每位西方音乐史学者涉足最多的领域。就目前来看,每位学者的研究范畴越来越明确化和专门化,各有所长,各有所专。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一个好的势头,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专的同时,必然也面临着广度的局限,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自然地提出新的要求,就是对既有一定的广度又有一定的深度的研究群体的需求,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如果要谈到该领域的具体研究的话,存在着一个学科定性的问题。对作曲家创作风格和作品研究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音乐本体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那么作为史学研究究竟应该注重音乐本体风格研究,还是关注社会文化内涵,或两者兼顾之,西方音乐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而国内在这一方面从未卷入争论,立场是折中的。但问题是这个折中的度是不好取的,结果是要么偏重本体分析,向作曲技术理论倾向,要么陷入空泛的音乐描绘,还有的虽然将两者结合了,但各谈各的,生搬硬套。所以说,产物很多,但不都是具有史学价值的成果。作为青年一代研究者,我们需要做的首先就是学习,从而借鉴,时代和学科自身的发展对我们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能应要求而动,向“T”字型发展,既广又深,既博又专,这样才可能真正将我们学科带出尴尬境地。
三、专史研究
有些学者更关注西方音乐史上某时段或某领域的风格演变,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钟子林的《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回顾》极富历史感地对上个世纪的西方音乐潮流及学者对此潮流的看法与观点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归纳,指出二十世纪是一个“开拓、融合、多元”的世纪,并进一步寄希望于二十一世纪的“成熟”。凌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变异》侧重音乐风格变异与人文背景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指出音乐技巧和思想内容变化的必然性。范额伦的《从洛卡泰里到纳尔迪尼》是自1996年以来,在《音乐艺术》上连续发表的数篇小提琴专题研究论文之一,这一篇是前面对意大利小提琴学派艺术发展史研究的继续,主要论述了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发展。作者对这一专题的长期关注及研究,无疑弥补了西方音乐史中这方面研究的空缺,具有建设性意义。蔡觉民的《西方传统记谱法的变迁》介绍了西方几种记谱体系的演进和发展。董蓉的《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上)将巴洛克时期的装饰音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还有一部值得关注的体裁风格史《西方合唱音乐纵览》(韩斌编著)问世,标志着国内西方音乐史研究的又一空白得到填充。
四、译文
除在前面几个方面中提到的译文译著以外,值得一提的还有[美]萨拉·巴可瑟的《巴赫档案的国际追踪》(余志刚译)。这篇文章译自1999年8月16日的《纽约时报》,是一篇关于美国学者对巴赫家族档案追踪的进展情况的报道。译者还在附记中介绍了一些新近的发现以及相关的音乐活动。该篇为我们提供了国际上研究巴赫的最新成果和信息,有助于国内在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时,能与前人的研究以及国际的研究动态建立更多的联系。
以上是笔者根据搜集到的2000年国内出版和发表的西方音乐史研究成果进行的简要归纳和述评,需要指明的是,所列出的并非全部,本文旨在选取较为典型并可以代表这个年度西方音乐史研究特点的主要成果进行整理,当然,由于认识上的局限,可能对有些重要研究成果有所遗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笔者在做这样的工作前以及伴随着工作的同时,始终热切的关注本学科研究状况,包括对研究目的、观念、方法和对象的思考。因此,在归纳总结的同时不免发表了一些个人的观点,虽不成熟,但实属坦言。
上一篇:试验研究结课论文
下一篇:市场研究论文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