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板壳力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05:41

板壳力学研究论文

男,汉族, 1953年12月18日生,陕西武功人。中国民主同盟陕西省委常委,中国民主同盟长安大学委员会主委,西安市政协委员。
夏永旭是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工程力学学科带头人,桥梁与隧道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桥梁与隧道专业硕士、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加权残值法及其工程应
用协作组副组长,陕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力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强度与环境》、《长安大学学报》编委。

  

夏永旭 - 研究领域或方向

  a)公路隧道结构与施工数值模拟;

  b)公路隧道通风与防火救灾;

  c)公路隧道工程安全与工程质量控制;

  d)公路隧道运营管理;

  e)道路结构力学特性;

  f)结构工程数值方法。

  

夏永旭 - 学术简历

  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西安公路学院上大学。

  1982年1月毕业于西安公路学院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0年3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获道路与铁道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1982年1月~1995年7月在西安公路学院基础部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5年8月至今在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任副教授、教授。

  其中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北京语言学院进修法语,获教育部和法国驻华使馆的颁发的法语中级培训合格证书。

  

夏永旭 - 学术及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课题

  (1)板壳力学中的加权残值法 (已完成) 自选项目

  (2)高等级公路下伏空洞勘察、危害程度评价、处治及质量检验技术研究(已完成) 山西省

  (3)跨构造物路面结构理论与设计方法 (已完成) 交通部

  (4)道路结构温度场研究 (已完成) 河南省

  (5)长大公路隧道防火救灾对策研究 (已完成)交通部

  (6)公路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改革与提高 (国际交流项目) 科技部

  (7)雁门关公路隧道通风方案研究 山西省

  (8)路面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河南省

  (9)黄土公路隧道结构与施工技术研究 陕西省

  (10)公路隧道建设管理研究 山西省

  (11)公路隧道运营管理技术研究 陕西省

  

夏永旭 - 获奖情况

  (1)板壳力学中的加权残值法 交通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高等级公路下伏空洞勘察、危害程度评价及处治研究 交通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

  (3)路面长期性能研究 2002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4)跨构造物路面结构研究 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科学技术三等奖;

  (5)1997年度全国优秀力学教师,中国力学学会。

  

夏永旭 - 主要论著及发表论文

  (1)《板壳力学中的加权残值法》,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1;

  (2)《高等级公路下伏空洞勘察、危害程度评价及处治研究科研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0.1;

  (3)《道路结构力学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

  (4)《隧道结构计算与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即将出版;

  (5)《结构工程数值方法》,人民交通出版社,即将出版;另外,先后在国内外会议和正式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77篇,被EI收录十多篇。

加劲板壳的力学分析

1902~1914年,俄国学者..布勃诺夫对有纵横加劲杆的钢板作过应力分析。1915年,S.P.铁木辛柯首先建议用能量的观点来研究和解决各种载荷和边界条件下加劲板的弹性稳定性问题。由于有了加筋杆,对加劲板壳的力学分析比对通常的光板壳要复杂得多。在分析加劲板壳时,可先近似地折合成通常的光板壳问题(如采用有效宽度概念),然后用处理光板壳问题的方法进行计算。用这种方法计算加劲杆密集并对称分布于板中面两侧的问题误差较小。对于非密集加劲板壳问题则可采用能量方法,如瑞利-里兹法等。近年来,借助电子计算机,可利用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方法对加劲板壳进行分析和计算。先进计算工具和计算方法的使用促进了加劲板壳的工程应用。

张为民的学习工作经历

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 湘潭大学子弟学校,初中毕业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 湘潭大学子弟学校,高中一年级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 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中二年级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 湘潭大学子弟学校,高中三年级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 湘潭大学机械系化工机械专业,大学本科,四年获工学学士学位,由湘潭大学颁发毕业证书(文凭编号:毕业文凭字第910928号)。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 湘潭大学基础力学与材料设计研究所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由湘潭大学颁发学位证书:T105303010012主讲课程在教学方面,热爱本职工作,治学严谨,讲究师德。自2001年任副教授以来,主要讲授承担《弹性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板壳力学》等5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担任研究生课程《流变学基础》的主讲教师。研究方向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出版英文研究生教材一部(科学出版社),本科生教材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共14篇(其中有7篇为核心期刊,两篇被SCI收录,两篇被ISTP收录);获省部级奖励两项; 主持省教育厅项目两项: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非线性粘弹性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破坏过程(01C083)”,参加了纵向科研5项,任职五年来共撰写论文20篇,其中有9篇力学刊物属于EI和SCI全文收录的源刊。参加湘潭大学校级项目“工科力学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杨春秋是何许人

  杨春秋优秀共产党员事迹

  杨春秋教授是有3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从事教学工作逾30年。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视教书育人为己任,教学与科研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管理结合,致力改革创新;教书与育人结合,培养力学人才。
  一、教学与科研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
  杨春秋教授视教学为一门科学,在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际合作项目一项,省部级科学基金三项,横向委托课题五项,其中七项为课题负责人。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参加冶金部基金项目“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八五”科技攻关项目“3600m3/h斗轮挖掘机结构分析”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曾先后赴日本、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亚太地区地震和海啸减灾技术”、“微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等国际会议。科学研究工作既提高个人的学术造诣又能掌握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还能增强敏感的信息意识,她把教学与科研结合,科研教学联动,注意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艺术的升华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教学与科研结合,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更详实、更具说服力。编写出版了《工程薄壁结构计算》、《工程概论》、《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一土木工程篇》、《板壳力学补充讲义》等教材。为适应计算机发展给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手段带来的变化,提出了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方案,得到大连理工大学重大教改立项资助,重新编写计算结构力学教材等。她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讲授结构力学、计算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板壳力学、工程结构抗震等专业课程,培养了12名硕士研究生,指导国内访问学者3人,教学工作量年均达2000以上。她主讲的板壳力学被学生们称为“老虎课”,由于备课充分,讲解逻辑性强,探入浅出,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们普遍好评,她在被学生们称为“杀手”的同时,又被学生们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杨春秋教授始终认为做好教学工作基础要够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就在三尺讲台上得到最直接体现。她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师德修养,不愧对渴望求知的学生,不愧对神圣的教师职业。
  二、教学与管理结合 致力改革创新
  杨春秋教授任工程力学系教学副系主任。在教学工作量超负荷的情况下,热心投入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工程力学专业曾经历过辉煌,也面临过困境,唯有改革创新,才能适应于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力学人才。她先后主持和承担教改立项十三项,其中教育部两项、辽宁省四项,校级重点项目二项和一般项目五项。
  杨春秋教授提出了“适应社会需求改革专业和课程多层次多模式多渠道培养工程力学人才”,实施在专业下设置方向,制定了与之匹配的指导性培养计划和一系列改革措施。她主持“工程力学优势专业建设”和“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项目是大连理工大学重点教改立项。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大力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素质有大幅度的提高,保送和考取硕士生、攻读双学位及出国留学四项合计平均比例达70%。
  杨春秋教授编写出版《力学教学研究与教育改革》和《力学应用与研究》。先后发表了“工程力学专业面临的困境和我们的改革对策”、“构筑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新模式”、“关于优势专业的思考与建设”、“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改革”、“中外力学学科和专业对比研究”和“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等教学研究论文。她主持教改项目获得大连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工程力学专业被评为大连理工大学优势专业并申报参评辽宁省示范性专业。
  三、教学与育人结合 培养力学人才
  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个教师的天职。杨春秋教授深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努力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更保持清醒政治头脑和良好的思想修养,用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去熏陶和感染学生,把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结合,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她指导的12名硕士研究生,除3名是在本科期间入党,其余9名均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己毕业的硕士有5人考取博士,在力学专业继续深造。对于本科生,她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一名本科生参加大连理工大学多媒体创新中心课外科技活动,曾一度影响专业课的学习,杨春秋教授帮助他摆正主业和副业,专业学习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关系,使他不仅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还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攻读直博。杨春秋教授组织大学生参加科研实践,组织大学生科技论坛,组织教授学术讲座等,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学习的重心由一维拓展向三维(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使学生有利于思考,有利于实践,有利于创新,使优秀学生更加出类拔萃。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逐一分析,找出症结,对症解除固疾,增强自信心,奋起直追,处于中间的学生就不甘落后了。杨春秋教授不仅政治上学习上关心学生,也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一名研究生手术住院,她煮了鸡蛋包了水饺送到病房;一名本科生因献血晕针摔掉了门牙,她嘘长问短并争取到补助经费解决了该生的医疗费用。
  岁月如水,斗转星移,杨春秋教授迎来了一批批胸怀大志的新生,送走一届届学业有成的力学毕业生,心中油然生起神圣的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她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使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教书与育人的结合中得到完美的体现。她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力学教师、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大连市优秀教师,大连理工大学三育人标兵和优秀女职工等荣誉称号。

  工程力学系 党总支
  2005年5月11日

上一篇:论文答辩稿演讲稿

下一篇:会展工作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