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大纲
硕士毕业论文大纲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3篇
导语: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是怎样的呢?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如何书写呢?下面是我分享的硕士毕业论文提纲模板3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题目:主标题 数据结构课程建设
副标题——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摘要:本问简要介绍了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以及我过网络教学的模式现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2000字)
1.1 .网络教学现状-----------------------------------
1.2.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1.3.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2000字)
2.1. 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2.2. 我过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 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2000字)
四,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
-- 技术文章--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2000字)
5.1.课堂学习-----------------------------
5.2. 公告板------------------------------------
5.3.概念检索-----------------------------
5.4.技术文章---------------------------------
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与现实(1000字)----------
七,用户管理权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八,结论(500字)------------------------------
九,参考文献(200字)----------------------
一、编写提纲的意义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二、编写提纲的步骤
编写提纲的步骤可以是这样: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所谓提纲,就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
硕士毕业论文提纲范例
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提纲时最好仔细地琢磨一下论文的概要,方便论文工作的进行。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绪论 9-16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1.1.1 选题背景 9
1.1.2 研究目的 9-10
1.1.3 研究意义 10
1.2 文献综述 10-14
1.2.1 关于舞弊的动因 10-11
1.2.2 针对舞弊的审计方法 11-12
1.2.3 关于审计失败的原因 12-14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2 财务舞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6-21
2.1 舞弊及相关概念界定 16-19
2.2 舞弊动因理论 19-21
3 案例描述 21-30
3.1 案例背景 21-23
3.1.1 证券市场背景 21-22
3.1.2 新大地企业概况 22-23
3.2 新大地财务舞弊过程 23-28
3.2.1 虚增收入 23-25
3.2.2 虚减成本 25
3.2.3 虚增资产 25-26
3.2.4 隐瞒关联方交易 26-28
3.3 新大地的舞弊后果 28-30
4 案例分析 30-42
4.1 舞弊动因分析 30-34
4.1.1 压力 30-32
4.1.2 机会 32-33
4.1.3 借口 33-34
4.2 CPA 审计失败分析 34-42
4.2.1 独立性缺失 34-35
4.2.2 缺少职业怀疑态度与应有的关注 35-36
4.2.3 未充分执行分析性复核 36-40
4.2.4 审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 40-42
5 案例结论及对策 42-48
5.1 结论 42
5.2 财务舞弊的防范对策 42-44
5.2.1 减轻舞弊的压力 42-43
5.2.2 减少舞弊的机会 43-44
5.2.3 减少舞弊的'借口 44
5.3 审计失败的防范对策 44-48
5.3.1 改进审计独立性 44-45
5.3.2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与谨慎性 45-46
5.3.3 充分利用分析性复核 46
5.3.4 提高审计专业胜任能力 46
5.3.5 执行风险导向审计 46-48
参考文献 48-51
附录 51-53
后记 53
摘要 4-6
Abstract 6-7
第一章 绪论 11-32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3
第二节 概念界定 13-18
第三节 理论基础 18-23
第四节 文献综述 23-29
第五节 研究设计 29-32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32-46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35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 35-43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反思 43-46
第三章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 46-72
第一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现状 46-59
第二节 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59-66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观 66-72
第四章 S、A的职业生涯成长故事叙说 72-86
第一节 S辅导员:从单纯到成熟的职业历程 72-78
第二节 A辅导员:从茫然到专业的转变 78-86
第五章 研究体验 86-93
第一节 研究发现 86-91
第二节 研究反思 91-93
附录 93-97
附录1 受访邀请函 93-94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94-96
附录3 辅导员访谈提纲 96-97
参考文献 97-101
致谢 101-102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1.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7-9
1.1.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7-8
1.1.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8-9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9-10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9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9-10
1.3 选题的基本内容 10-12
1.3.1 主要思想 10-11
1.3.2 重点和难点 11
1.3.3 创新或特色 11-12
1.4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5
1.4.1 研究思路 12
1.4.2 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实证研究的基本情况 15-27
2.1 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5-16
2.1.1 信度和效度的统计分析 15-16
2.1.2 信度和效度的质量控制 16
2.2 实证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16-17
2.2.1 高校类型 16-17
2.2.2 专业类型 17
2.2.3 年级 17
2.2.4 性别 17
2.3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的食品安全基本情况 17-27
2.3.1 系统的《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参加情况 17-19
2.3.2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 19-20
2.3.3 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 20-21
2.3.4 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选择 21-25
2.3.5 了解《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的途径 25-27
第三章 无锡地区部分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7-43
3.1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分析 27-32
3.1.1 我国《食品安全法》施行时间 27
3.1.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27-28
3.1.3 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 28
3.1.4 废除免检制度 28-29
3.1.5 十倍赔偿制度 29
3.1.6 有机食品的相关说法 29-30
3.1.7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30
3.1.8 我国新版QS标志的中文标注 30-31
3.1.9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 31-32
3.2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分析 32-37
3.2.1 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志的查看情况 32
3.2.2 购买保质期内食品最关注的方面 32-33
3.2.3 对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的处理方式 33-34
3.2.4 最放心的食品 34-35
3.2.5 维权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5
3.2.6 开设《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35-36
3.2.7 参加《食品安全法》相关课程或宣传教育活动 36
3.2.8 宣传《食品安全法》及相关知识 36
3.2.9 护法意识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 36-37
3.3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分析 37-38
3.3.1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 37-38
3.3.2 食品安全知识条目得分 38
3.3.3 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条目得分 38
3.4 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38-43
3.4.1 高校类型 38-39
3.4.2 专业类型 39
3.4.3 年级 39-40
3.4.4 性别 40-43
第四章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43-49
4.1 实证研究反映的情况与问题 43-44
4.1.1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不容乐观 43
4.1.2 高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差异会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43-44
4.1.3 髙校学生具有提髙自身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愿望,其获取知识的途径日趋多样化 44
4.2 提高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水平的对策建议 44-49
4.2.1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稳步推进高校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开展 44-45
4.2.2 充分考虑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45-46
4.2.3 结合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实际对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46-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附录一: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 54-57
附录二:问卷评分标准 57-58
附录三:关于高校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访谈提纲 58-59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9
硕士毕业论文大纲参考
硕士毕业论文大纲范文参考
范文一
摘要 3-5
Abstract 5-6
第1章 绪论 13-28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4
1.2 IEEE标准1597.1和1597.2概述 14-17
1.3 仿真结果可信度定量化评估方法综述 17-20
1.3.1 VV&A中的的数据可信度评估方法 18-19
1.3.2 基于特征提取的数据可信度评估方法 19-20
1.4 FSV方法及其研究现状 20-26
1.4.1 FSV方法 20-25
1.4.2 FSV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25-26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6-28
第2章 FSV方法的主要特性分析 28-59
2.1 引言 28
2.2 FSV方法对电磁仿真结果可信度评估的适用性分析 28-36
2.2.1 常用数据差异评估算法 28-31
2.2.2 几种评估算法的性能对比 31-36
2.3 FSV方法数据敏感度分析 36-47
2.3.1 数据密度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36-42
2.3.2 数据不完整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42-47
2.4 FSV方法参数敏感度分析 47-57
2.4.1 参数敏感度分析方法 47-49
2.4.2 直流分量对应频点数量的敏感度分析 49-51
2.4.3 低频和高频分量的分界点敏感度分析 51-52
2.4.4 FDM计算参数的敏感度分析 52-55
2.4.5 敏感参数选取合理性的分析 55-57
2.5 本章小结 57-59
第3章 FSV评估结果定性表达方法的改进 59-84
3.1 引言 59
3.2 FSV评估结果定性表现形式的改进 59-63
3.2.1 FSV评估结果分布的概率密度估计 61-62
3.2.2 FSV评估结果的统计指标分析 62-63
3.3 专家定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63-72
3.3.1 调查问卷设计 64-66
3.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66-72
3.4 FSV方法定性与定量评估结果映射关系改进 72-83
3.4.1 三种模糊隶属度函数的分类效果分析 72-77
3.4.2 采用浮动边界的FSV评估结果分类方法 77-83
3.5 本章小结 83-84
第4章 FSV方法评估失效分析及改进 84-106
4.1 引言 84
4.2 正负交替数据的评估失效改进 84-91
4.2.1 失效原因分析 84-88
4.2.2 失效情况改进及效果分析 88-90
4.2.3 改进效果验证 90-91
4.3 含有瞬态分量数据评估失效改进 91-100
4.3.1 目测评估特点分析 92-93
4.3.2 数据分段算法 93-96
4.3.3 数据分段的权重计算 96-97
4.3.4 改进效果及讨论 97-100
4.4 畸变数据评估失效改进 100-105
4.4.1 问题的提出 100-101
4.4.2 畸变数据校正技术 101-104
4.4.3 结果及分析 104-105
4.5 本章小结 105-106
第5章 多仿真结果可信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106-128
5.1 引言 106
5.2 多仿真结果可信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106-109
5.2.1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106-107
5.2.2 权重的确定方法 107-109
5.3 高频多导体串扰简化模型及其验证 109-121
5.3.1 高频多导体串扰模型简化流程 109-111
5.3.2 仿真算例及结果 111-115
5.3.3 算例结果的综合评价 115-121
5.4 简化模型的时域验证及应用 121-126
5.4.1 算例1和算例2的时域验证 121-123
5.4.2 简化模型的应用 123-126
5.5 本章小结 126-128
结论 128-131
参考文献 131-14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141-144
致谢 144-145
个人简历 145
范文二
摘要 3-4
Abstract 4-5
第1章 绪论 10-34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 高温记忆合金的研究现状 11-18
1.2.1 Ti-Ni基高温记忆合金 12-14
1.2.2 Ni-Mn-Ga高温记忆合金 14-15
1.2.3 Cu基高温记忆合金 15-16
1.2.4 Ni基高温记忆合金 16-17
1.2.5 Ti基高温记忆合金 17-18
1.3 Ti-Ta基高温记忆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18-30
1.4 Ti-Ta基高温记忆合金的力学行为和形状记忆效应 30-33
1.5 主要研究内容 33-34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34-38
2.1 试验材料 34
2.2 相变温度测量 34-36
2.3 组织结构分析 36
2.4 性能测试 36-38
第3章 Ti-Ta-Zr合金的组织结构 38-57
3.1 引言 38
3.2 固溶态Ti-Ta-Zr合金的组织结构 38-46
3.2.1 显微组织及相组成 38-41
3.2.2 马氏体形貌及亚结构 41-46
3.3 热机械处理Ti-Ta-Zr合金的组织结构 46-56
3.4 本章小结 56-57
第4章 Ti-Ta-Zr合金的'马氏体相变 57-74
4.1 引言 57
4.2 Zr含量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57-58
4.3 热机械处理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58-62
4.4 显微组织与相变稳定性 62-73
4.5 本章小结 73-74
第5章 Ti-Ta-Zr合金的力学行为 74-85
5.1 引言 74
5.2 Zr含量对Ti-Ta-Zr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 74-79
5.3 热机械处理对Ti-Ta-Zr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 79-83
5.4 本章小结 83-85
第6章 Ti-Ta-Zr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 85-100
6.1 引言 85
6.2 Zr含量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85-92
6.3 热机械处理对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 92-96
6.4 形状记忆效应的稳定性 96-99
6.5 本章小结 99-100
结论 100-102
参考文献 102-1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15-117
致谢 117-118
个人简历 118
上一篇:查重论文网站知末
下一篇:论文查重期刊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