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写意人物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05:51

写意人物毕业论文

这里有几篇你看行不行,如果觉得不怎么样,你可以去美术论文网看看,里面篇数很多

-----------------------------------
“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翌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须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二、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仰韶文化的彩陶纹样。是中国最早用线的作品,鲜明、生动、挺拔的线条,描绘了漩蜗纹、弦纹以及人的面形、虫鱼、鸟兽等形象,体现了原始艺术朴素、稚拙的美。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厂一个高潮。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元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元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三、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盛,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厂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如:吴谥械淖髌吩谙叩运用上有新意,线的节奏和韵律美十分强烈和鲜明。对中外美术作品的优良传统,都应认真研究继承,在学好我国传统绘画课的基础上,还需了解西方美术。“西为中用用”,使我们民族的绘画艺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

-----------------------------------

对于传统色彩学的新认识

绘画中的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但色彩艺术同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努力和探索,其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逼真地再现物象的色彩,表达物象的质感,已不是绘画中色彩的最终目的,色彩自身应具有充分的表现力和相对的独立性。
从早期文艺复兴至今,绘画中色彩的表现方法丰富多彩,一代代艺术大师们耕耘不止,给后人们留下了无数的艺术财富。
十五世纪上半叶,凡·爱克兄弟在再现人体和物体的固有色彩方面开始形成了艺术风格。他们的作品,在坚实的造型基础上,加以逼真细腻的色彩表现。作品中的色彩主要是表现物象的固有颜色,这些色彩,通过模糊与鲜明、明亮与阴暗的调子,创造出了令人信服的自然形象。弗朗切斯卡在色彩绘画中则强调鲜明的轮廓线和富有表现力的大色块来进行创作,其色彩已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达·芬奇则采用极单纯而又丰富的色调创造出了不朽的艺术形象;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用一种奇特的、只有他才具有的色彩来进行创作,其色调已经超越了物象本身的色彩范畴,达到了一种色彩的抽象概括,其色彩运用,更多的是为适应精神上富有表现力的主题的要求,不受物象色彩的制约,他根椐画面上节奏、旋律的需要而重新组合色调,作品富有现代精神;伦勃朗利用强烈的明暗对照,单纯而强烈的色彩来突出主题,人物在幽暗模糊的环境中闪闪发光,作品充满了深度。
十九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一些有关色彩理论的论述在欧洲问世,这为艺术家们进一步研究色彩的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矗由于印象派画家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和描绘,使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色彩世界。印象派画家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色彩观念,采用鲜明的色彩来描绘天空、田野,画家们致力于风景画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莫奈所作教堂系列充分体现了这一切。
艺术探索是无止境的,康定斯基则比印象派画家更大胆地反叛了传统。在印象派画家那里,色彩还是依附于形体之上,色彩所呈现出来的是具象的物体。而在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已见不到传统绘画中的具象物体,色彩已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存在,他使色彩从绘画中独立出来并具有其价值。艺术贵在创新,而每一次创新,都需要勇气打破条条框框,用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和感应世界,推动艺术的发展。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色彩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我们理应对色彩有一个广泛的、全方位的认识,而不应将目光局限在某一点上。如何在色彩教学中汲取多种营养成份,全面推进学生的色彩感应力,应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在色彩教学中采用的理论依据,是在印象派前后时期的色彩理论加之俄罗斯画派的色彩理论综合而成。其核心内容是强调条件色,认为色彩的产生要依靠光源色、环境色及物体自身的颜色综合而成。在色彩的对比上也有一定有规则,亮部冷,暗部就要暖;在色彩的训练上比较强调作画过程的程序性,即通常的画大关系,然后深入,再回到大的关系上来。这样的训练方法及色彩理论固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过多地重视科学规则和相应的客观因素,忽略了做画者对于色彩的直接感应。但在做画过程中这种感应又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它,艺术作品就会缺乏生气,枯燥无味。所以,在色彩训练中,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对色彩的直接感应,不要让过多的理论缚住做画者的手脚。
传统的色彩理论对于画面的色彩构成更多的是依靠色彩的空间关系去表达(物体离观者近则色彩鲜明突出,退远则变淡变冷)。但在现代的许多绘画大师的作品中,这种理论已被打破,艺术家们根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应,重新组合、安排色彩来构成画面。空间关系,应理解为色彩结构上的位置关系,色彩的强与弱应根椐画面的需要来分配。
法国艺术大师巴尔蒂斯对于东方绘画非常崇尚;凡高的作品中也充满着东方情趣;米罗的作品更是如此。为什么东方绘画有如此之大的魅力,使这些艺术家顶膜礼拜呢?关键就是在东方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因素。东方的作品,如中国画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使艺术中具有更多的抽象因素。如能较好地将东方绘画中的精华运用到色彩实践中的话,将会创造出更广大的艺术天地。
-----------------------------------
美术课在美育中的作用

美育一般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直观性,包括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而美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欣赏、绘画、工艺三大类课业非常直接地体现着这种直观性。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来拨动人的心弦,使人精神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例如欣赏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可感受到作者通过构思,构图和色彩,表现了中华民族永远起来了的信心和气魄。欣赏白石老人的国画《却教蜂蝶为花忙》,透过蜜蜂在艳丽的凤仙花旁飞舞采蜜的忙碌情景喻意颂扬了勤奋劳动的精神。作者从普通的生活景致中表达出高雅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品味、鉴赏激起了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慕。

美术绘画课的教学除了学习线条、形体、空间、明暗、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语言”之外,还要学习临摹,写生和创作等艺术的表现手法。例如静物写生课,不管是一瓶沐浴着阳光、摆在窗前的鲜花,还是随意堆在桌上的肥硕水果;不管是一组闪耀着光泽的玻璃器皿,还是刚买回来的新鲜蔬菜,那生意盎然的色彩、情趣横生的形态,都能人学生以情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人物头像绘画课,不仅使学生明白头型的“八格”、五官的比例尺“三停五眼”,还要懂得“形神兼备”的意义。人像的美,并不是“浓眉大眼”或“樱桃小嘴”等概念,关键是创造生活中有个性特征的感人形象。例如周思聪先生的肖像画《老矿工》,极为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从旧社会生活过来的老矿工的形象。在老矿工布满班痕的脸上,可以看到这位煤矿工人的艰苦劳动的一生,然而他又是那样善良,淳朴和敦厚。美术作品并不是以“像不像”“美不美”“好看不好看”为评价标准。教师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形象的感受、想象与思考,认识肖像画的艺术美,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在美的感受中受到教育。

工艺课是一种带有设计意识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美术课上学过色彩知识和造型规律,学生掌握这些形、色的审美常识,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点,对于学生盲目追求流行时装、奇怪发式的现象,有正确引导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思想品德的提高。

另外,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根据科学研究,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维,许多复杂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两半球协同完成的。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而美术课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在绘画课上,教师总是强调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由表及里的观察,由近及远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只有正确的观察,才有正确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进而是逻辑思维的发展。这样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人脑的潜力。
美育被明确地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美术课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创作家,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治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

急求一篇论传统中国画的嘘与实

虚与实、言与意是中国古典艺术的重要范畴,前者体现于书画、而后者发明于诗文,虚与实的把握,言与意的探求成了中国人艺术审美和艺术鉴赏的显著特征。

特征、特色这样的概念是在比较与对话中得到的,中国艺术正是与西方的艺术作了深入的比较,才可能使其特征突显出来。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古埃及、古希腊的雕塑,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绘画,展现的都是一个个真实的空间、塑造的都是一副副真实的人体,描摹的都是一组组真实的线条,无怪于西方大哲亚里士多德要说“艺术是现实的摹本”。而中国的古典艺术,不管是弥漫着浓厚宗教色彩的石窟佛雕,还是洋溢着丰富的生活气息的仕女图、山水画,其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对象本身,而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姿态和一缕幽微的生命感触。可以说,西方重写实的再现型艺术是科学的,而中国重写意的表现性艺术才真正是艺术的。

艺术、美学观念的形成与人类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西方人注重逻辑思辨,哲学就是滥觞于古希腊的一套探求世界本体的爱智学问,同时,西方的艺术也被赋予了某种程度的哲学求真品质,“以物观物”,似乎艺术家门也同样是在用技艺把握隐藏在大千世界、宇宙万物之中的“理式”、“逻格斯”,与西方人的这种逻辑思辨不同,中国人的理性思维、感性思维都未曾彻底地分化开来,停留在物我不分的混沌状态,中国人善于“以我观物”,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以我观物,凡物皆著我之色彩”,艺术不过是“我”的一种对象化,是表现自我的途径。中国人的思维还充满了二元论的色彩,注重阴阳的相反相成,由此,中国人才构建了虚与实、言与意、动与静、繁与简、风与骨、有法与无法、阳刚之美与阴柔之韵等等的一系列成双成对的美学范畴,也才生发出建筑中的方位格局、戏剧中的团圆结局、绘画中的黑白布局、书法中的刚柔用笔,乃至于文章中的骈散句式、诗词中的平仄韵律等等的美学风格。

中国人的思维是物我不分的混沌模式,这客观上造成了中国艺术不善于或者说根本没有能力去如实地反映自然,这可以算作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缺憾,但另一方面,这种思维模式又让中国人的艺术对象由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转向到内在于心的主观世界,物我不分,物在向我靠拢,而我又极容易通过“移情”的艺术手段将我的主观感情投射到外在的物当中去,在艺术中实现我与物的交融,这正是宗白华先生所谓的“移世界”“移感情”,物与我双向靠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正是在艺术中,中国人才借以实现了自己的最高理想——天人合一。

以下是一篇有关的论文:

论 水 墨 人 物 画 造 型 与 表 现
——“意象造型”的书写性笔墨

[摘要]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强调主观情思及抒情性情感表达,造型上要运用“意象造型”,用笔用墨要偏重其书写性。书写性笔墨对造型的统摄力越强,统一就越明显,作品的意境就越感人。
[关键词] 水墨人物画 “意象造型” “书写性” “笔墨”

中国艺术是世界艺术之林“景观”中最茂盛的尊贵族群,它以独特的艺术方式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写意人物画便是这一族群中粗状而结实一株,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依然苍翠茂盛,中国美术史记载的《战国人物帛画》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唐代吴道子的《释迦降生图卷》也有一千多年,宋代梁楷首创的大写意《泼墨仙人图》也有近千年,清代任伯年的肖像及仕女、高士人物画再次将它推向高峰。现代大师蒋兆和以坚实的造型、苍劲的笔调,黄胄以流畅、抒情、率真的用笔再次书写了它辉煌的历史,二十世纪末它有了一个新的名称——水墨人物画。
水墨人物画也称“写意人物画”,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写意性”通过写意的笔法进行造型创作。从水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种内容题材的表现难度来看,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难度要大于其它二种,东晋画家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一书中写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①。因该画种的难度大,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山水、花鸟要少。而自由创造表现又是艺术创造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家追求的最佳境界。要达到自由创造的境界,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对客观物象的自然写照及表现能力,它通过练习素描写生及速写来达到。第二就是在解决好自然物象的表现能力后,将其提升为“意象造型”表现,强调它的书写性、抒情性。对中国理论上讲的“书画同源”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因为,写意精神融入了书法意蕴的骨法用笔。南北朝理论家谢赫在他的《古画品录》“六法论”中针对人物画写到:“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②其中与造型、意象、书写有关的就有四点,可见人物画强调“意象造型”及书写性的表现在绘画活动中是多么重要。
一、 “意象造型”是一种表达人的主观情思与情感的艺术造型
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强调主观情思及抒情性情感表达,造型上要运用“意象造型”,用笔用墨要偏重其书写性。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理论很早就重视画家主观情思表现,强调艺术家个人的内在人品、胸次、气质、情性、意兴的重要性。艺术家表现不再着眼于客观对象之形神气韵。而专注于艺术家个人内在的精神情思和气韵意兴,使水墨画所洋溢的抒情写意性艺术体现为一种哲思,一种自我的精神、情感的升华,一种民族精神在绘画中的延续。
水墨人物画家在全面的文化、哲学及艺术修养的基础上,以坚实的绘画能力,再通过他对人生的理解,用灵活多变的笔法,自由地“写意”表现,这样画面中所反映的完全是画家胸中之“心象”或“意象”的迹化或“外化”之物,即所谓意象表现。意者:意思、意味,象者:形象、物象[词海:注解],也就是有意思有味道的形象表现,它是以“意象造型”为造型手段的。这种“意象造型”它不同于注重视觉真实、以形似为目的表现景物的“写实造型”,也不同于抽象艺术绘画脱离客观物象,找不到自然具体物象的“抽象超越”。而是既感悟造化,又依据心源,达到物我之间,一种交溶的和谐。是艺术家在生活中提炼过的艺术形象,是有意思有味道的个性形象造型。这种“意象造型”离不开对客观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与超越。更要求自然合度,气韵生动,神完意美。这种意象表现既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和主观创造性,又非完全脱离视觉经验的纯抽象表现,它有较好的审美普遍性特点,如民间的刺绣、木窗花、青花及五彩瓷器上都有意象造型的人物、动物、植物的形象塑造。在美学思想上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画中有诗”,追求“诗情画意”的文学意味的“意象造型”形式。它还需要用文学的艺术思想和书法的美学观念来指导画中的“意象造型”,并在水墨画中充分地表现艺术家的梦境,文人的书卷气,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使其成为一种讲境界、讲格调、讲品味的艺术。
二、继承与开拓水墨人物画的“意象造型”是保持中国味的基本,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在“国际化”、“全球化”的文化口号成为时髦语时,我们更应该强化和挖掘自己民族文化中有个性的表现语言。中国艺术是在几千年文明的基础上,是在通过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禅宗文化等主流文化的基准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具备了一种“内敛”的价值意识,坚持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注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强调艺术的表现、抒情、言志。在“美与善”、“虚与实”、师法造化“虚静”与“空灵”中打着中国的“太极拳”,造就了中国艺术以景象为原象,以意象为本体,以天地为生成变化的天人和一的理想、梦幻境界。
这种境界是国民艺术的血肉,抛弃不得,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奋勇开拓才是正道。
“民族的精神是国民艺术的血肉,外界思想是国民艺术的滋补品”③(潘天涛语)
“现在我们应该自己站起来,发扬我们民学的精神,向世界伸开臂膀,准备和任何来者握手”(黄宾虹语),如果我们不在传统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是以西方人的造型观念为准绳,用西方材料和技术来表现,就很难达到咱们自身艺术的高度,别说向世界伸开臂膀并与他们握手了,就是到它国拜访他们,人家也不会拿正眼看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油画家靳尚谊,在最近的中央电视二台《大家》栏目里跟主持说:“中国油画就目前来说,很难达到一个高度,因为它是外来品种,人家已把“十八班武艺”都玩过了。而真正有希望的是从传统土壤里诞生的水墨画,它能与世界高层艺术抗衡、比肩。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推进,经济迅猛发展后,文化必然产生强势,这时以国学为底子的中国水墨画将代表中国民族形象与世界艺术强国,美国、英国、欧盟诸国的艺术界一流大师对话。”
“意象造型”是中国水墨画的基本骨骼元素,离开了它就没有中国味,也就产生不了有诗意、有境界的水墨画作品,与西方艺术界的对话就更无从谈起。所以说继承与开拓水墨画的“意象造型”表现形式,从全局——国家利益来谈,是为将来同世界一流艺术家对话做准备。从小处局部——个人利益来看是为自己今后的艺途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再者中国画的笔墨工具材料,适合这种“意象造型”的表现。这也是我们坚持与西方艺术拉开距离的理由。
三、“意象造型”与书写性笔墨形式统一是艺术的标准,也是水墨人物画的追求
1. 中国水墨画“意象造型”的书写性与笔墨、形式、风格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线为代表,线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高度概括提炼后形成的主观艺术语言形式。以线为造型手段的中国水墨画表现的是一种“意象造型”精神。而线必须是以书写形式来完成,无论是书法中的线还是画中的线,只有用书写方式才能完美表达它自身的内涵。
书写性来源于书法,汉代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谈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也就是说,书法的书写一定要放开心情,自由书写,若心中有它事,用再好的工具也写不出好字。书写性能使人的情感自觉或不自觉地外泄出来,并得以轻松诉诸表现。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尤其如此。其隐含的便是自身的存在及情感价值。书画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要求人必须进入特定的心理结构之中,从空间的意义上来说叫心理场,从时间的意义上来说叫心理流④。
书写中的笔触也是其表现水墨人物画的重要一环,书写性的情感要通过笔及墨在宣纸上的笔触来造型表达,传统称之为“笔墨”关系。用笔有笔调,古人谓之笔法,蔡邕在《九势》一书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熟背,逆锋、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此名九势。”九势虽是针对书法而言的,但“书画同源”,书法中的笔法可借鉴。画中的笔调也是通过运笔的起伏跌宕呈现出来的频率基调。“提、按、顿、挫”表现为用笔的上下运动频率,“轻、重、缓、急”表现用笔的水平运动频率。笔调仿佛音乐中的旋律,随着绘画过程展现其价值,情调与笔调的时间节奏相统一为“同律”。
用墨有墨调,通过对墨的“润、枯、浓、淡”的侧重性运用,形成具有变化的墨白整体效果,墨调浓重适合于表现阳刚、庄重、丰实,墨调清淡宜于呈现阴柔、虚实、淡泊,墨调润泽长于显示华滋、秀润、丽质,墨调枯竭易于展现苍劲、厚朴、无华。各种墨调的墨法组合起来可形成有节奏的表现阶梯,明钦抑在《画解》中有“笔简意多,求之形象之外”的理论,也就是说在人物画的表现中,对繁琐的细节,进行概括提炼,摄取神情,从而只塑造他的神韵、气韵、形式。
笔墨不仅可以塑造物体,也可组成单独的表现元素,形成肌理效果,产生质感变化,更新画面的视觉和形式美,清周济说“笔能干出水墨,使之旁行,恐其浮也,则御之以顿挫,恐其俭也,则佐之排荡,顿者卓锋使坚凝,挫者衄锋使转侧,排者铺毫以平其内,荡者掣管以行其外,干之用疾,顿挫之用涩,排荡之用活,分而习之,合而用之,至于文成而不显。唯见丰美流逸则庶平气韵生动者”,可见不同的笔墨表现能代表不同的情感,有一定的形式美。
统一笔墨形式及风格是“意象造型”书写性的完美追求及结果。它必须对构图、笔调、墨调有一个有机的融合,方能呈现出整体氛围,才能达到一定的绘画意境,作品意境中透露出的情感越浓烈。书写性笔墨对造型的统摄力越强、统一就越明显、作品的意境就越感人。
水墨人物画的境界是:在含有情感化的书写性笔墨中通过“意象造型”,经过有机融合所呈现的绘画审美。在情感作用下,用协调的笔墨创作出有特色、个性的作品,使之统一在和谐的整体氛围内——这便是个人艺术风格形成后的艺术境界。
2. 西洋绘画的笔触、书写性与主观情感抒发
西洋绘画虽然与中国绘画有本质的区别,但因十九世纪末以来受东方艺术的影响也开始将主观抒情写意性的艺术表现形式用之于油画中,形成了有笔触及书写性油彩的油画作品,这一现象是西方艺术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完成这次飞跃的是后期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梵高、高更。特别是梵高在《向日葵》、《自画象》、《阿文风景》、《咖啡店之夜》等作品,把发至生命深处的情感、狂热、激动的情绪,通过笔触、线条、书写性油彩表现了出来。他认为艺术是“传达自己的印象——这仅是艺术家的第一个任务,第二个,而且是最主要的任务,是在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感情”⑤。梵高的作品以其燃烧的热情给大自然以生命。高更的塔希提岛系列作品,用笔粗犷,颜色单纯,有强烈的东方风味及装饰美,笔触感及书写味也很足。野兽派代表人物马蒂斯对线及书写性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理论界有人认为他的作品就其画意来说,和我国某些文人画有共同之处。立体派的开山大师毕加索的作品也是用强烈的笔触及书写性的线条及色块,以独特的风格表现他的主观世界。
综上所述,“意象造型”及笔触、书写性笔墨(或油彩),不论是在中国水墨画,还是西方油画中都有所体现。只是在中国传统艺术的长河中它出现得早,表现的较为深刻。它更适合中国人的情感、诗境的表达。更适合中国的绘画材料及工具。这种以“意象造型”为骨骼核心的水墨人物画,用书写性的笔墨为其表现的基本形式。定将体现现代水墨画的优势,使它能在新时代、新语境中自由抒发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并展示其耐人寻味的形式美感。保持和发扬这种既有传统又很现代的水墨人物画的造型及表现形式,能起到丰富人类精神文化的作用。为继承和开拓中国艺术的精华、弘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2007年5月完稿于北京

参考文献:
① 中国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第一版
② 中国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1992年5月第一版
③ 潘天涛,《中国绘画史略》
④ 李正天《艺术心理学论纲》
⑤ 西方美术史纲,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1980李浴著

上一篇:物理小议论文范文

下一篇:论文查重选择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