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研究茨威格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07:11

研究茨威格的论文

作为当代美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之一,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获得的殊荣难以胜计:6次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3次普利策奖提名、29次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福克纳奖、菲茨杰拉德文学奖终生成就奖……她在1963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之后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共有作品集159部,囊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书评、传记、文艺理论等多个领域,体裁包罗万象、风格不一而足。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心理现实主义在欧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心理现实主义在欧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全文如下:

摘要: 在现当代的欧美文学流派中,心理现实主义占有重要的文学地位。心理现实主义是在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心理现实主义的作品中现实心理化与心理现实化是一对有机统一的表象表述关系。欧茨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其作品的研究对中国学术界走向国际化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自1963年出版首部短篇小说集《北门边》(By the North Gate)以来,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坛,迄今为止已发表长篇小说四十余部,另著有多部短篇小说、诗歌、戏剧、随笔、文学评论等文集。1970年以长篇小说代表作《他们》(Them)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欧茨经历了小说发展史中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时期,她在结合、吸收传统的小说精华之后,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把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展了心理现实主义,从而开始从事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欧茨小说中的心理现实主义是对西方文学史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形式,对欧茨的创作进行研究,可以在了解世界文学的基础上,探寻中国文学的发展之路,推动中国文学的国际化。

一 心理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发展

心理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对西方有深远影响的文学流派,其形成的过程也是经过多位文学大师慢慢发展而来的。心理现实主义最早的文学表现形式是理查生、卢梭、斯泰因等大师的伤感文学,伤感文学的发展是心理现实主义最早的文学表现形式,为心理现实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伤感文学发展到心理小说是心理现实主义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心理小说的代表人物包括福楼拜、司汤达、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心理小说为心理现实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心理现实主义真正成为一个文学流派得到评论界的认可是19世纪末,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对心理现实主义的文学做了系统的理论阐释。亨利?詹姆斯除了对心理现实主义做了系统的理论阐释以外,还进行了自觉的创作实践,而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的开创者。在他之后,心理现实主义经过塞林格、欧茨、厄普代克时期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二 心理现实主义在欧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1 心理现实主义在《我的妹妹,我的爱》中的体现

《我的妹妹,我的爱》是欧茨众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属于欧茨的长篇小说系列。《我的妹妹,我的爱》是根据1996年美国轰动一时的瑞姆森谋杀案改编而来,小说《我的妹妹,我的爱》中主要围绕一个6岁的童星被杀害而展开,约伯奈特?瑞姆森因参加选美而出名,但是此后不久被杀害于家中地下室,案件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却一直没有侦破,最终成为美国当时的一大悬案。欧茨针对这一真实的故事,根据对受害者哥哥的心理路程展开了描写,在受害者哥哥斯凯勒的心理路程的背后是整个社会悲剧的缩影。

小说通过对哥哥斯凯勒心理路程的描写,揭示了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的真实状况,当时的美国社会都是利益的追逐者,利益在生活中已经成为生活的全部,也因为这种追逐名利造成了很多家庭惨剧,而家庭里的儿童就是这一代家庭惨剧的牺牲品,因为成年人的道德滑坡、贪慕虚荣、漠视孩子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这一时期,很多家庭的孩子成为了家长追逐名利的工具,完全忽略掉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在这一阶段是重要的生长期,因为长时间的缺乏关心、爱护,最终导致孩子出现了心理疾病的情况,很多孩子不得不依靠药物来维持生活,更有严重的孩子不得不接受心理疾病的治疗。

在欧茨的《我的妹妹,我的爱》中,欧茨采用了“内聚焦”的描述方式,即主要通过小说中斯凯勒的心理活动而展开,斯凯勒也在小说中充当了叙述者的角色,通过斯凯勒的叙述把小说的各个情节串联起来,在进行情节描述的时候,欧茨选择了现在和过去交叉进行的方式进行展开,还在叙述中通过插入一些难懂的段落和语句表达了因为斯凯勒的父母的行为导致斯凯勒长期的紧张和压抑。

2 心理现实主义在《那年秋天》中的体现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讲述的“时间”是由一个个场景累加而成的一条有效的延长线,也就是“空间时间”,但是这并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所讲述的绝对时间。这是一种连续性的状态,其中的每一种状态都与未来、过去有着紧密相关的联系,也是我们现在所讲述的“心理时间”。它不但遵循客观时间的各方面特性,同时还带有很强的主动性,与过去、现在、未来有着一定的分界,可以选择回流、跳跃、切换、拼接等等,却又很容易失去。在一般情况下,要对心理时间及时快速的掌握,作家需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现象进行有效准确的掌握。在《那年秋天》这部小说中,它不但进一步排斥作家以一种的“全知”的上帝视角对小说中的一些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进行评价和干涉,还将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得惟妙惟肖,所以说,《那年秋天》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这也是这部小说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

当代,传统家庭的婚姻遭遇到各种危机,婚姻和道德约束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无视,由于这一现状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是十分令人堪忧的。欧茨借助杰明这个人物角色进一步将小说的主旨揭示,他不但羞辱了艾莉诺,而且讲述了自身的经历,进一步戳破了艾莉诺很难以忘记的“虚伪”爱情。文中的所谓的强烈的感情其实只是男女双方共同违背了家庭伦理道德所造成的罪证。在小说中,欧茨并没有将这个第三者多加批评,而是把她作为关照对象,在突出主题时,也不缺少女性作家该有的悲悯之心。

在她的笔下所描写出来的艾莉诺不但是那个直接闯入别人家里和别人偷情年轻漂亮的女孩,而且还是个害怕孤独的情妇,在她年老色衰时候,遭到别人的抛弃,同时那个一夜成名的诗人,在他63岁的时候却遭到抛弃,被现实狠狠地沉重一击。与传统小说相对比,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比较容易刻画出一些具体的现实人物,传统的小说所描写出来的人物性格特征大概都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而心理现实小说比较更加容易凸显一些人物的真实性格,将他们的性格特征、爱好兴趣进一步刻画出来。

3 心理现实主义在《表姐妹》中的体现

《表姐妹》是欧茨最近年来的一篇心理现实佳作,全篇都采用书信体,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两名接近六旬的老年妇女一年来的书信往来。整个故事的具体情节如下:芝加哥大学的生物人类学教授芙瑞达?摩根斯顿,近期发表了一篇有关于少女时代犹太集中生活的会议记录篇,这篇记录引起很多人们的关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片狂潮,这本书被一名老妇人偶然看到,通过小说中摩根斯顿教授对犹太种族的追杀的表述,丽贝卡猜测对方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表姐,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挂念着表姐,并且时常写信给她,和她一起回忆往事,希望有一天姐妹能够相认。可是摩根斯坦教授却十分残忍地拒绝了她,最终丽贝卡的坚持打动了芙瑞达,两个人开始用书信互相倾诉童年的悲苦和凄凉,芙瑞达开始逐渐接受这个妹妹,当两个决定相认的时候,丽贝卡却患上了不治之症,这篇小说虽然结局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却从一定程度上表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以及对一些社会现实不满的情绪。

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其所体现出的写作技巧却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句话需要作者仔细琢磨。这29封信看起来就是普通的信件,却深入揭示出大屠杀带给犹太民族的大灾难,这场灾难使很多幸福的家庭毁于一旦。小说通篇所采用的书信形式分为两个主角,分别提供出不受任何干扰的叙事空间,使读者在阅读这些信件中,根据写信人的语气就能进一步推出写信另外一方的心理变化以及情绪变动。此外,欧茨所采纳的双重叙事的写作手法,使这篇小说的情节发展更加复杂,这对表姐妹在和对方讲述自身过去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时,双方以交叉进行叙述,为了进一步讲述“犹太大屠杀”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了层层深入的空间解读,使作品在无形之中加深了阅读的深度。从小说的表面上上看,讲述的是两个姐妹在认亲的故事,其实深入一层的含义则是反映出犹太大屠杀对很多个家庭所造成的伤害,这种伤害给两个姐妹的心理上、身体上留下了不可抹灭的阴影。

三 欧茨小说中对心理现实主义表达技巧的革新和突破

回顾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欧茨对心理现实小说有着很大的贡献,主要贡献有:

(1)进一步丰富了心理小说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从当代主义以及时代作品借鉴了很多的现代因素,比如象征、意象、荒诞、切换视角等等。笔者认为,欧茨所写的小说,最令人感觉到惊喜的是,在读者的视觉体验上以及字体排版上,欧茨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在《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和《大瀑布》中,欧茨运用黑体字来掌握人物的内心变化;在小说《我的妹妹,我的爱》中,则采用大量的脚注,用很多黑体字做点缀,字体大小也不同,同时又运用一些星号做标记,与小报媒体的格调有几分相似;

(2)在对象描写的选择上,亨利?詹姆斯所了解的基本都是自己圈内的人物,茨威格喜欢分析别人的极端人格,但她所关心的人,又都是一些普通的平凡人,这些人的贪婪、虚伪、孤独、固执等等心态,都是当代社会每个人都具有的,都曾经体验过及经历过,她洞察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以及观察当代的心理状态,不但深入研究,而且还十分准确;

(3)欧茨最喜欢从一些古旧的故事里、体裁中获取灵感,将这些古旧的故事写成当代的故事,她所出版的一些短篇故事小说,大多数都是将一些著名的小说巨匠的故事借助自身的想象将这些真实发生过的故事重新进行编写,根据小说里的人物性格为他们编写出一个适合他们性格的晚年。不管从哪方面上来讲,欧茨在心理现实主义突破方面以及表达技巧方面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是一个非常敢于突破传统并且能够实现自我超越的作家。她在进行写作叙述时,没有单纯地运用熟练的技巧来进行人与物的叙述,而在通过不断地创新新的创作技巧来实现自我超越。她在其所创作的小说中,为了要为小说营造出一个戏剧化效果,会结合小说发展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环境,并且通过她娴熟的创作技巧把所有与之相关的人物、环境、事件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的一个创作方式在其后期的作品《大瀑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 结语

《滑铁卢的一分钟》的论文

滑铁卢的一分钟

茨威格

拿破仑 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原是科西嘉岛上一个破落贵族的儿子。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二十岁的拿破仑参加法国革命军,乘着法国大革命的多变局势平步青云。一七九九年十一月九日(雾月十八日),拿破仑发动政变,自任第一执政。一八零四年,元老院授予拿破仑以皇帝称号,法国由资产阶级共和国变为资产阶级帝国。随着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开始变为同英、俄争霸和掠夺、奴役别国的侵略战争,毕生东征西战,权势极一时之盛。一八一二年他兵败莫斯科。一八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为反法联军击败,被迫退位,被囚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岛。被推翻的波旁王朝路易十八(路易十六之弟)在反法联军的刺刀保护下在法国复辟。法国人民尽管对拿破仑有所不满,但更加痛恨波旁王朝的复辟。拿破仑利用这种情绪,于一八一五年三月潜回法国,三月二十日重返巴黎,重登皇位。正在维也纳开分赃会议的欧洲各国君主又拼凑了第七次反法同盟,六月十八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再败法军,拿破仑第二次退位,被流放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译者

命运总是迎着强有力的人物和不可一世者走去。多少年来命运总是使自己屈从于这样的个人: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因为命运喜欢这些象自己那样不可捉摸的强权人物。

但是有时候,当然,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极为罕见的,命运也会出于一种奇怪的心情,把自己抛到一个平庸之辈的手中。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英雄们的世界游戏象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他们几乎都是把抛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一个平庸之辈能抓住机缘使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很难得的。因为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遍。
滑铁卢的上午

时间已是上午九点钟。但部队尚未全部到齐。下了三天的雨,地上又湿又软,行路困难,妨碍了炮兵的转移。到这时侯,太阳才渐渐地从阴云中露出来,照耀着大地。空中刮着大风。今夭的太阳可不象当年奥斯特里茨【17】的太阳那样金光灿烂,预兆着吉样。今天的太阳只散射出淡黄色的微光,显得阴郁无力。这是北方的阳光。部队终于准备就绪,处于待命状态。战役打响以前,拿破仑又一次骑着自己的自色牝马,沿着前线,从头至尾检阅一番。在呼啸的寒风里,旗手们举起战旗,骑兵们英武地挥动战刀,步兵们用刺刀尖挑起自己的熊皮军帽,向皇帝致意。所有的战鼓狂热地敲响,所有的军号都对着自己的统帅快乐地吹出清亮的号音。但是,盖过这一切响彻四方声音的,却是雷鸣般的欢呼声,它从各个师团滚滚而来.这是从七万士兵的喉咙里进发出来的、低沉而又宏亮的欢呼声:“皇帝万岁!”

二十年来,拿破仑进行过无数次检阅,从未有象他这最后一次检阅这样壮现、热烈。欢呼声刚一消失,十一点钟——比预定时间晚了两小时,而这恰恰是致命文件的两小时!——炮手们接到命令,用榴弹炮轰击山头上的身穿红衣的英国士兵。接着,内伊——这位“雄中之杰”,率领步兵发起冲锋。决定拿破仑命运的时刻开始了。关于这次战役,曾经有过无数的描述。但人们似乎从不厌倦去阅读关于它的各种各样激动人心的记载,一会儿去读司各特写的宏篇巨制【18】,一会儿去读斯汤达写的片断插曲【19】。这次战役,无论是从远看,还是从近看,无论是从统帅的山头上看,还是从盔甲骑兵的马鞍上看,它都是伟大的,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杰作:一会儿陷入畏惧,一会儿又充满希望,两者不停地变换着位置,最后,这种变换突然成了一场灭顶之灾。这次故役是真正悲剧的典型,因为欧洲的命运全系在拿破仑这一个人的命运上,拿破仑的存在,犹如节日迷人的焰火,它象爆竹一样,在倏然坠地、水远熄灭之前,又再次冲上云霄。

从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法军师团向高地进攻,一度占领了村庄和阵地,但又被击退下来,继而又发起进攻。在空旷、泥泞的山坡上己覆盖着一万具尸体。可是除了大量消耗以外,什么也没有达到。双方的军队都已疲惫不堪,双方的统帅都焦虑不安。双方都知道,谁先得到增援,谁就是胜利者。威灵顿等待着布吕歇尔;拿破仑盼望着格鲁希。拿破仑心情焦灼,不时端起望远镜,接二连三地派传令兵到格鲁希那里去;一旦他的这位元帅及时赶到,那么奥斯特里茨的太阳将会重新在法兰西上空照耀。

格鲁希的错误

但是,格鲁希井未意识到拿破仑的命运拿握在他手中,他只是遵照命令于六月十七日晚间出发,按预计方向去追击普鲁士军。雨已经停止。那些昨天才第一次尝到火药味的年轻连队士兵,在无忧无虑地、慢腾腾地行走着,好象是在一个和平的国度里,因为敌人始终没有出现,被击溃的普军撤退的踪迹也始终没有找到。

正当格鲁希元帅在一户农民家里急急忙忙进早餐时,他脚底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动起来。所有的人都悉心细听。从远处一再传来沉闷的、渐渐消失的声音:这是大炮的声音,是远处炮兵正在开炮的声音,不过井不太远,至多只有三小时的路程。几个军官用印第安人的姿势伏在地上,试图进一步听清方向。从远处传来的沉闷回声依然不停地隆隆滚来。这是圣让山上的炮火声,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声音。格鲁希征求意见。副司令热拉尔【20】急切地要求:“立即向开炮的方向前进!”第二个发言的军官也赞同说:赶紧向开炮的方向转移,只是要快!所有的人都毫不怀疑:皇帝已经向英军发起攻击了,一次重大的战役已经开始。可是格鲁希却拿不定主意。他习惯于唯命是从,他胆小怕事地死抱着写在纸上的条文——皇帝的命令:追击撤退的普军。热拉尔看到他如此犹豫不决,便激动起来,急冲冲地说:“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这位副司令当着二十名军官和平民的面提出这样的要求,说话的口气简直象是在下命令,而不是在请求。这使格鲁希非常不快。他用更为严厉和生硬的语气说,在皇帝撤回成命以前,他决不偏离自己的责任。军官们绝望了,而隆隆的大炮声却在这时不祥地沉默下来。

热拉尔只能尽最后的努力。他恳切地请求,至少能让他率领自已的一师部队和若干骑兵到那战场上去。他说他能保证及时赶到。格鲁希考虑了一下。他只考虑了一秒钟。

决定世界历史的一瞬回

然而格鲁希考虑的这一秒钟却决定了他自已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在瓦尔海姆的一家农舍里逝去的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十九世纪。而这一秒钟全取决于这个迂腐庸人的一张嘴巴。这一秒钟全掌握在这双神经质地揉皱了皇帝命令的手中。——这是多么的不幸!徜若格鲁希在这刹那之间有勇气、有魄力、不拘泥于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那么法国也就得救了。可惜这个毫无主见的家伙只会始终听命于写在纸上的条文,而从不会听从命运的召唤。

格鲁希使劲地摇了摇手。他说,把这样一支小部队再分散兵力是不负责任的,他的任务是追击普军,而不是其他。就这样,他拒绝了这一违背皇帝命令的行动。军官们闷闷不乐地沉默了。在他周围鸦雀无声。而决定性的一秒钟就在这一片静默之中消逝了,它一去不复返,以后,无论用怎样的言辞和行动都无法弥补这一秒钟。——威灵顿胜利了。

格鲁希的部队继续往前走。热位尔和旺达姆【21】愤怒地紧握着拳头。不久,格鲁希自己也不安起来,随着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他越来越没有把握,因为令人奇怪的是,普军始终没有出现。显然,他们离开了退往布鲁塞尔去的方向。接着,情报人员报告了种种可疑的迹象,说明普军在撤退过程中已分几路转移到了正在激战的战场。如果这时候格鲁希赶紧率领队伍去增援皇帝,还是来得及的。但他只是怀着愈来愈不安的心情,依然等待着消息,等待着皇帝要他返回的命令。可是没有消息来。只有低沉的隆隆炮声震颤着大地,炮声却愈来愈远。孤注一掷的滑铁卢搏斗正在进行,炮弹便是投下来的铁骰子。

滑铁卢的下午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一点钟。拿破仑的四次进攻虽然被击退下来,但威灵顿主阵地的防线显然也出现了空隙。拿破仑正准备发起一次决定性的攻击。他加强了对英军阵地的炮击。在炮火的硝烟象屏幕似的挡住山头以前,拿破仑向战场最后看了一遍。

这时,他发现东北方向有一股黑魆魆的人群迎面奔来,象是从树林里窜出来的。一支新的部队!所有的望远镜都立刻对准着这个方向。难道是格鲁希大胆地违背命令,奇迹般地及时赶到了?可是不!——一个带上来的俘虏报告说,这是布吕歇尔将军的前卫部队,是普鲁士军队。此刻,皇帝第一次预感到,那支被击溃的普军为了抢先与英军会合,已摆脱了追击,而他——拿破仑自己却用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在空地上作毫无用处、失去目标的运动。他立即给格鲁希写了一封信,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赶紧与自己靠拢,并阻止普军向威灵顿的战场集结。

与此同时,内伊元帅又接到了进攻的命令。必须在普军到达以前歼灭威灵顿部队。获胜的机会突然之间大大减少了。此叶此刻,不管下多大的赌注,都不能算是冒险。整个下午,向威灵顿的高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战斗一次比一次残酷,投入的步兵一次比一次多。他们几次冲进被炮弹炸毁的村庄,又几次被击退出来,随后又擎着飘扬的旗帜向着已被击散的方阵蜂拥而上。但是威灵顿依旧岿然不动。而格鲁希那边却始终没有消息来。当拿破仑看到普军的前卫正在渐渐逼近时,他心神不安地喃喃低语,“格鲁希在哪里?他究竟呆在什么地方呢?”他手下的指挥官们也都变得急不可耐。内伊元帅已决定把全部队伍都拉上去,决一死战(他的乘骑已有三匹被击毙)——他是那样的鲁莽勇敢,而格鲁希又是那样的优柔寡断。内伊把全部骑兵投入战斗。于是,一万名殊死一战的盔甲骑兵和步骑兵踩烂了英军的方阵,砍死了英军的炮手,冲破了英军的最初几道防线。虽然他们自己再次被迫撤退,但英军的战斗力已濒于殆尽。山头上象箍捅似的严密防线开始松散了。当受到重大伤亡的法军骑兵被炮火击退下来时,拿破仑的最后预备队——老近卫军正步履艰难地向山头进攻。欧洲的命运全系在能否攻占这一山头上。

决 战

自上午以来,双方的四百门大炮不停地轰击着。前线响彻骑兵队向开火的方阵冲杀的铁蹄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咚咚战鼓声,震耳欲聋,整个平原都在颤动!但是在双方的山头上,双方的统帅似乎都听不见这嘈杂的人声。他们只是倾听着更为微弱的声音。

两只表在双方的统帅手中,象小鸟的心脏似的在嘀嗒嘀嗒地响。这轻轻的钟表声超过所有震天的吼叫声。拿破仑和威灵顿各自拿着自己的计时器,数着每一小时,每一分钟,计算着还有多少时间,最后的决定性的增援部队就该到达了。威灵顿知道布吕歇尔就在附近。而拿破仑则希望格鲁希也在附近。现在双方都己没有后备部队了。谁的增援部队先到,谁就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两位统帅都在用望远镜观察着树林边缘。现在,普军的先头部队象一阵烟似的开始在那里出现了。难道这仅仅是一些被格鲁希追击的散兵?还是被追击的普军主力?这会儿,英军只能作最后的抵抗了,而法国部队也已精疲力竭。就象两个气喘吁吁的摔跤对手,双臂都已瘫软,在进行最后一次较量前,喘着一口气:决定性的最后一个回合已经来到。

普军的侧翼终于响起了枪击声。难道发生了遭遇战?只听见轻火器的声音!拿破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格鲁希终于来了!”他以为白己的侧翼现在已有了保护,于是集中了最后剩下的全部兵力,向威灵顿的主阵地再次发起攻击。这主阵地就是布鲁塞尔的门闩,必须将它摧毁,这主阵地就是欧洲的大门,必须将它冲破

然而刚才那一阵枪声仅仅是一场误会。由于汉诺威兵团穿着别样的军装,前来的普军向汉诺威士兵开了枪。但这场误会的遭遇战很快就停止了。现在,普军的大批人马毫无阻挡地、浩浩荡荡地从树林里穿出来。——迎面而来的根本不是格鲁希率领的部队,而是布吕歇尔的普军。厄运就此降临了。这一消息飞快地在拿破仑的部队中传开。部队开始退却,但还有一定的秩序。而威灵顿却抓住这一关键时刻,骑着马,走到坚守住的山头前沿,脱下帽子,在头上向着退却的敌人挥动。他的士兵立刻明自了这一预示着胜利的手势。所有剩下的英军一下子全都跃身而起,向着溃退的敌人冲去。与此同时,普鲁士骑兵也从侧面向仓惶逃窜、疲于奔命的法军冲杀过去,只听得一片惊恐的尖叫声:“各自逃命吧!”仅仅几分钟的工夫,这支赫赫军威的部队变成了一股被人驱赶的抱头鼠窜、惊慌失措的人流。它卷走了一切,也卷走了拿破仑本人。策鞭追赶的骑兵对待这股迅速向后奔跑的人流,就象对待毫无抵抗、毫无感觉的流水,猛击猛打。在一片惊恐的混乱叫喊声中。他们轻而易举地捕获了拿破仑的御用马车和全军的贵重财物,俘虏了全部炮兵。只是由于黑夜的降临,才拯救了拿破仑的性命和自由。——直到半夜,满身污垢、头昏目眩的拿破仑才在一家低矮的乡村客店里,疲倦地躺坐在扶手软椅上,这时,他已不再是个皇帝了。他的帝国、他的皇朝、他的命运全完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的怯懦毁坏了他这个最有胆识、最有远见的人物在二十年里所建立起来的全部英雄业绩。

回到平凡之中

当英军的进攻刚刚击溃拿破仑的部队,就有一个当时几乎名不见经传的人,乘着一辆特快的四轮马车向布鲁塞尔急驶而去,然后又从布鲁塞尔驶到海边。一艘般只正在那里等着他。他扬帆过海,以便赶在政府信使之前先到达伦敦。由于当时大家还不知道拿破仑已经失败的消息,他立刻进行了大宗的证券投机买卖。此人就是罗茨舍尔德【22】。他以这突如其来的机敏之举建立了另一个帝国,另一个新王朝。第二天,英国获悉自己胜利的消息,同时巴粱的富歇——这个一贯依靠出卖发迹的家伙也知道了拿破仑的失败。这时,布普塞尔和德国都已响起了胜利的钟声。

到了第二天,只有一个人还丝毫不知滑铁卢发生的事,尽管他离这个决定命运的地方只有四小时的路程。他,就是造成全部不幸的格鲁希。他还一直死抱着那道追击普军的命令。奇怪的是,他始终没有找到普军。这使他忐忑不安。近处传来的炮声越来越响,好象它们在大声呼救似的。大地震颤着。每一炮都象是打进自己的心里。现在人人都已明白这绝不是什么小小的遭遇战,而是一次巨大的故役,一次决定性的故役已经打响。

格鲁希骑着马,在自己的军官们中间惶惶惑惑地行走。军官们都避免同他商谈,因为他们先前的建议完全被他置之不理。

当他们在瓦弗附近遇到一支孤立的普军——布吕歇尔的后卫部队时,全都以为挽救的机会到了,于是发狂似地向普军的防御工事冲去。热拉尔一马当先,好象被一种不祥的预感所驱使,去找死似的。一颗子弹随即把他打倒在地。这个最喜欢提意见的人现在一声不吭了。随着黑夜的降临,格鲁希的部队攻占了村庄,但他们似乎感到,对这支小小的后卫部队所取得的胜利,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因为在那边的战场上突然变得一片寂静。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寂静,可怕的和平,一种阴森森、死一般的沉默。所有的人都觉得,与其是这种咬啮神经的惘然沉默,倒不如听见隆隆的大炮声更好。格鲁希现在才终于收到那张拿破仑写来的要他到滑铁卢紧急增援的便条(可惜为时太晚了!)。滑铁卢一仗想必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可是谁赢得了这次巨大战役的胜利呢?格鲁希的部队又等了整整一夜,完全是自等!从滑铁卢那边再也没有消息来。好象这支伟大的军队已经将他们遗忘。他们毫无意义地站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周围空空荡荡。清晨,他们拆除营地,继续行军。他们个个累得要死,并且早已意识到,他们的一切行军和运动完全是漫无目的的。上午十点钟,总参谋部的一个军宫终于骑着马奔驰而来。他们把他扶下马,向他提出一大堆问题,可是他却满脸惊慌的神色,两鬓头发湿漉漉的,由于过度紧张,全身颤抖着。至于他结结巴巴说出来的话,尽是他们听不明白的,或者说,是他们无法明白和不愿意明白的。他说,再也没有皇帝了,再也没有皇帝的军队!法兰西失败了……这时,所有的人都把他当成疯子,当成醉汉。然而他们终于渐渐地从他嘴里弄清了全部真相,听完了他的令人沮丧颓唐、甚至使人瘫痪的报告。格鲁希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用军刀支撑着自己的身休。他知道自己殉难成仁的时刻来临了。他决心承担起力不从心的任务,以弥补自己的全部过失。这个唯命是从、畏首畏尾的拿破仑部下,在那关键的一秒中没有看到决定性的战机,而现在.眼看危险迫在眉睫,却又成了一个男子汉,甚至象是一个英雄似的。他立刻召集起所有的军官,发表了一通简短的讲话——眼眶里噙着愤怒和悲伤的泪水。他在讲话中既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辩解,同时又自责自怨。那些昨天还怨恨他的军官们,此刻都默不作声地听他讲。本来,现在谁都可以责怪他,谁都可以自夸自己当时意见的正确。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这样做,也不愿意这样做。他们只是沉默,沉默。突如其来的悲哀使他们都成了哑巴。

错过了那一秒钟的格鲁希,在现在这一小时内又表现出了军人的全部力量——可惜太晚了!当他重新恢复了自信而不再拘泥于成文的命令之后,他的全部崇高美德——审慎、干练、周密、责任心,都表现得清清楚楚。他虽然被五倍于自己的敌军包围,却能率领自已的部队突围归来,而不损失一兵一卒,不丢失一门大炮——堪称卓绝的指挥。他要去拯救法兰西,去解救拿破仑帝国的最后一支军队。可是当他回到那里时,皇帝已经不在了。没有人向他表示感激,在他面前也不再有任何敌人。他来得太晚了!永远是太晚了!尽管从表面看,格鲁希以后又继续升迁,他被任命为总司令、法国贵族院议员,而且在每个职位上都表现出具有魄力和能干。可是这些都无法替他赎回被他贻误的那一瞬间。那一瞬向原可以使他成为命运的主人,而他却错过了机缘。

那关健的一秒钟就是这样进行了可怕的报复。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时,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论茨威格小说的心理语言

        茨威格生于1881年,是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历年来,对于茨威格的研究和讨论一直未曾停息。茨威格的作品以心理刻画见长。

       茨威格的心理语言表述方式分为第三人称的叙述和第一人称的叙述。前者多发生在茨威格早期创作的作品里。但第三人称的叙事往往是一种上帝视角,不够真实,无法令读者完全信服。因此,茨威格中后期的作品大多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一般在第一人称叙述小说里,“我”是唯一的,贯穿始终的叙述者,然而茨威格的作品通常转换了叙事的视角。

        第一个“我”是次要的,作用仅仅是交待背景,引出真正的叙述者“他”。“他”为“我”讲述一件事,于是在叙述里“他”成了第二个第一人称的“我”。 如《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酒店里发生了一件风月案,一个家庭圆满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年轻的英俊男子私奔,“我”替私奔者辩护,触动了年老正派的c太太。c太太给我讲述了几十年前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天的故事,详细地讲述了自己在这一天里激烈的情感变化。这篇小说里,第一个第一人称“我”只是为了引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个“我”c太太才是要表现的主体。同样,在《马来狂人》里,叙述者也经历了从第三人称“他”转换为第一人称“我”的过程。

       茨威格的小说中嵌套了现实时空和过去时空,类似于戏中戏。 之所以要用这种叙述方式,原因有两个:第一,叙述视角转换阻隔在读者和主人公之间,人们关心真正叙述者在过去时空的命运,末尾又被拉回到现实时空里,无形中拉远了读者和角色的距离,产生陌生感。这样读者既能体验当事人的内心,又能抽脱出来审视人物的行为。第二,第一人称使心理描写更加直接、具有真实性。“独白”这一形式充满了情感力量,人物的情感累积到一个点,必须给一个人讲述来宣泄内心的不安。这与茨威格作品里“激情”的主题是相契合的。

        在刻画心理的过程中,茨威格通常将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使读者进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里,作者花大量笔墨刻画了“我”和赌徒相遇的场面。他将赌徒的鼻子比做“猎犬”,“寻找真正猎物的踪迹”。将管台子的人的声音,比做“鞭子”,年轻人沉浸在赌博里,被他的声音“猛抽了一下”。“我”被年轻人的激情感染,周围的人成了“黄色的烟雾”,而年轻人“宛如火焰之中的火焰。”这些描写生动地刻画出赌徒痴迷的状态,而“我”情不自禁被他吸引,卷入情潮。之后,“我”和年轻人度过了一夜春宵。醒来之后,“我”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情景,“我听见隔壁房间有人说话,水管的水哗哗地流,门外走廊里有脚步声。”“我”的感官变得无比灵敏,反映出“我”彷徨失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四肢冰凉地躺在床上,情欲则吮吸完“我”的生命。

        c太太四十年来都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规则之中,道德上完美无缺。年轻赌徒狂热的姿态叩开了她压抑已久的欲望,属于“本我”的那部分冲出来,让c太太陷入无可自拔的激情中。

       茨威格的心理语言最无法忽视的特征就是它的 激情性 。小说的第一次人称叙述、修辞手法的使用,都是为“激情”而服务。“激情”是茨威格的底色。从早期作品《夜色朦胧》到最富盛名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他呈现的都是主人公近乎绝望的爱恋。

       联系到作者本身,茨威格从小热爱写作,为了写作常常把自己关在家里。一战期间,他四处奔走宣传反战,对人的热爱支撑起他的反战历程。他在二战中自杀,一方面是因为失望于欧洲大陆的沦陷,一方面是自己年老,没有精力继续反战。纵观茨威格一生可以发现,他一直是个富有激情的人,他将生命的热情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带有纯粹强烈的情感,为所爱事物赴死的勇气。 激情构建出了茨威格的小说世界,也铺垫出了茨威格本人的人生底色。 他同情这些卷入激情中无法克制的人,也赞美他们因心中珍重的事物而死的行为。因此,小说末尾听完c太太故事的“我”,“恭恭敬敬地吻了吻她那似枯萎的像秋叶似的微微颤抖的手”,作者最终表达了对c太太的人道主义关怀。

       心理语言是茨威格小说的一大特色。而这些精彩的心理刻画背后,体现的是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便是茨威格的伟大之处。

 

 

参考文献

1、张帆《茨威格 论死亡与激情》

2、廖生慧《论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3、郭春兰《茨威格小说的心理世界》

解除心灵的监禁的议论文

世界知名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获得一本棋谱后,他成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从而日子过得飞快,轻松愉快地几乎把牢狱之苦全然赦免。可是生活中有许多人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李,不肯自我赦免。
请以“解除心灵的监禁”为话题写一篇部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解除心灵的监禁”这个话题含义丰厚,再结合材料来看,至少应该包含这么几方面的信息:其一,心中有“狱”,即困境或“监禁”;其二,必须“越狱”,心灵需要“出狱”,即解除心灵的监禁,使心灵得到升华;其三,“出狱”须有条件,即找到寄托从而使自己得到赦免,而材料中的“棋谱”就是一种寄托。归根结底,这就是说怎样在困境中找到解脱的办法从而达到赦免自己的效果。而解决的办法也容易想到:通过所寄之物改变心态从而适应环境战胜困境。
面对这个话题,学生也很容易能想到苏轼、柳宗元、韩愈等耳熟能详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取的材料在运用时要注意选用方向。例如,柳宗元的例子我们除了选用其在困境(贬谪)中寄情山水找到解脱这个角度,还可以从他抨击时政、关心民生疾苦等角度分析,但这些角度已经不适合本话题要求了。只要能合理选取角度运用材料,就能使旧材料绽放异彩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在构思时,文章最好加入一些思辩性的语句,使文章睿智有思想,同时在文章的文采辞色内蕴等方面也要下些工夫。
[范文展评之一]
把心放宽
马涛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看似平坦的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人生的痛苦如同盐,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总有一定数量,我们承受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就把你的心灵放宽些,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相反把心灵囚禁,只会更加痛苦。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窄之人,因身处困境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折而志气消陈。三国时期的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痛苦,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因心灵狭窄,被痛苦所囚禁,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可见,对心灵监禁使心灵变得异常脆弱而狭隘,不是被别人打倒,而是自己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心造监狱里生活,不但不能自我赦免,却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如果身处困境而能够面对现实,哪怕冷眼看世,心灵变得宽广,心胸豁达些,那人生将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可谓“时运不齐,命运多舜”,然而身处逆境,他却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他豁达的胸襟,哪能吟出“海内知已,天涯若比邻”的历史绝唱?
“安能搉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时,他沉寂了吗,他毅然在远离仕途寄心灵于崇山水,饮酒赋诗,访遍名山名水,终于成功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那么剩下的将靠我们去完成了。时刻主宰好自己的心灵,别让它拘泥于狭小的空间,那样你容纳得太少;别让心灵处于一种无依无靠的空虚状态,而要寻找精神寄托,这样才会轻松愉快赦免苦难。正如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得一个囚徒无所事事,度日如年,后来得到一本棋谱,在脑中对奕,日子便飞快过去,轻松愉快把牢狱之苦赦免。虽然他身处牢狱,可他的心是自由的,牢狱没有囚禁他的心灵,他才获得快乐。你呢,你是否也能在优越自由的环境中让心灵获得自由?
是的,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上挫折,那就把心放宽,把挫折当作一缕清风,从你耳边轻轻吹过;把痛苦当作你眼中一粒尘粒,眨眨眼,滴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把心放宽,擦擦额上的汗,拭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还有嘴角甜甜的笑。
点评:本文贵在切题而又文采斐然意味深长,文脉流畅而无斧凿之迹。“把心放宽”实际上就是要让自己解除禁锢心灵的牢笼,作者开篇点题,然后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巧妙嵌入古今事例及话题材料,层层深入又步步为营,最后又自然合围,浑然天成。

[范文展评之二]
从心灵的监狱中自我获释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到监狱探视他,临别时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紧张充实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有的人正巧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腕看看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呢。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郁闷仇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苦刑,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称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难言之隐在叹息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走出心灵的监狱
1994年5月10日,曾遭受长达27年牢狱之苦的南非黑人领袖约尔逊•曼德拉,在南非首度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当时作为美国特使团成员,参加了曼德拉总统的就职典礼。就职典礼后,曼德拉设宴招待各国特使、来宾时,希拉里问曼德拉,如何在激流险壑、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中保持一颗博大、宽容的心?曼德拉是这样回答希拉里的:“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27年的监禁生活,曼德拉经受了多少精神的摧残,饱尝了多少心灵的磨难,也许只有曼德拉本人能够说清楚、讲明白,但当他重获自由的时候,摧残也好,磨难也罢,所有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唯一感到重要的却是“能够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摆脱阴霾的困扰和束缚,卸下所有的心灵包袱,尽快走出心灵的监狱,轻装上阵,一往无前,继续投身到自己钟爱并为之奋斗一生的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没有博大、宽容的胸怀,没有忘我、执著的追求,没有无私无畏的勇气,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怎么能够得到南非人民的广泛支持和高度信赖,怎么能够在72岁高龄的时候当选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怎么能够成为国际政坛重量级的风云人物。
  据说曼德拉的回答和他博大宏观、乐观向上的精神,不但令希拉里颇为感动,而且给了她许多启迪和帮助,并试着像曼德拉那样,以宽宏的精神处理生活中遭逢的苦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当时,面对克林顿的绯闻和遭遇弹劾的尴尬,面对公众和舆论的强大压力,面对妻子和第一夫人的角色,希拉里的境况可想而知。但他最终还是把委屈、怨恨、悲痛“留在了身后”,通过自我调节,走出了心灵的监狱,宽恕了这个“沾花惹草”、“惹事生非”、“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总统丈夫。至于是不是曼德拉的话真的起了作用,是不是曼德拉的情怀感染了她,只有希拉里最能说清楚、讲明白。
  曼德拉的话对希拉里发挥了多少作用,希拉里从中受到了什么点拨,她又悟出了一些什么东西,姑且不去谈它。但我们在看到或听到这样充满智慧、充满友善,富有道义、富有理性的语言时,是不是真的感动过,是不是也照着实践过,是不是在遭遇挫折、面对不公,甚至受到迫害、受到冷落、受到攻击后,也会“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抛开心中的愤恨与杂念,笑对生活和你开的“玩笑”,自觉地走出心灵的监狱,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一如既往地不懈追求、奋发向上呢?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觉得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行动。有了这样的意识、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行动,我们的精神就会得到升华,心灵就会得到净化,心胸就会豁然开朗,视野就会宽阔深远,人生就会精彩无限。如果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而是总把这些东西深埋心底,以致郁郁寡欢、积恶成仇,内心就会因为承载过多的负荷、笼罩太多的阴影而负重难行、阴霾重重,心灵就会因此而扭曲变形、龌龊不堪,也就很难走出心灵的监狱,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成了自己的囚徒。如此下去,原本宽广的胸襟就会变得狭隘自私,原本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得凶险狡诈,原本积极的心态就会变得消极颓废,原本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会变得阴暗潮湿。
  要做到“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要懂得宽恕、学会宽容。古人云: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皮特森认为,宽恕与快乐紧紧相连,“宽恕是所有美德之中的王后,也是最难拥有的。”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的天地一定广阔;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的精神一定充实;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的人生一定美丽。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圣经上有个关于“宽恕”的典范:在圣经上记载的约瑟因得宠于父亲,而招来兄弟们不满与嫉妒把他卖到埃及为奴。本来他的表现使他深受重用,却无端遭家主的妻冤枉诬谄,结果他被判监。在狱中他表现了解梦的能力,之后为法老王解梦而被提升成为埃及的宰相。因著他解梦,使法老王度过了七年饥荒威胁。而他在乡间的哥哥们由于饥荒,也来到埃及购买粮食。就在约瑟手上,约瑟他也曾想过致他们于死地,但他回想,如果他们不是卖他到埃及,他那有今天的日子?虽然他们的原意是要害他,但神却要为他开另一个出路,使他得著高升,而百姓们可以免去饥荒之苦。想及此,他的创伤得到释放。他存著一个敞开的心灵,非常平静地接待兄长们,他的仁慈与宽恕,使兄长非常惭愧,双方抱头痛哭前嫌尽释。
  “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阿萨吉奥利语)。“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福莱语)。”当你还在为一件不快的事情而伤感、而闷闷不乐的时候,当你正在处心积虑地想给那个冒犯了你的人施以“颜色”的时候,当你正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时候,当你正在制定君子报仇的十年计划的时候,当你暗藏杀机想对那些曾经诬陷过你、诋毁过你、加害过你的人进行报复的时候,不妨以宽容的心态、宽恕的心境来面对一切,做到宽恕别人,升华自己。在没有烦恼和心灵羁绊的日子里,在没有痛苦和怨恨的空间里,你的生活定会处处充满阳光,你的事业定会得到蓬勃发展,你的心境定会舒畅饱满。
  懂得宽容,学会宽恕,摒弃所有恶的、不善的、有害的欲念,拥抱一切美好的理念、多彩的生活、无限的未来,坦然地走出心灵的监狱

上一篇:通用论文引言模板

下一篇:六西格玛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