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环保花盆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09:37

环保花盆毕业论文

1、首先写智能花盆国内外研究现状。
2、然后写智能花盆的优缺点。
3、最后写智能花盆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制作轮胎花盆写作文

我们家新发芽的虎皮兰又快要把花盆撑破了,妈妈一边嘟哝着要去市场买两个花盆,一边拿着几张废旧光盘正要往垃圾筒扔。突然,我灵光一现,对妈妈说:“妈妈,别扔,咱们就用这些废旧光盘来做一个小花盆吧!”

我准备了11张废弃光盘;透明胶、双面胶、剪刀和纸杯各一个。开工喽!

我把其中的四张光盘横着摆放整齐,用透明胶粘在一起,有一头要留出一小截透明胶。粘的时候每两张光盘之间要留有一定的距离,要不光盘就不能自由折卷、弯曲

了。然后把这些光盘折成一个正方形,用那截留出的透明胶固定住。再用一张光盘粘在正方形的底部当底座。记得这些步骤一定要把光盘的光面朝里。接着,为了让

花盆更坚固,需要用双面胶在每个光盘外侧再粘一片光盘。这一次,一定要让新粘的光盘光面朝外。这样,这个花盆的里外都是晶莹剔透的了,在太阳光下还闪着五彩的光芒呢!最后一步就是在盆里装一个纸杯,纸杯里装些水或花土,用最后一张光盘盖住,光面朝上,一个花盆就完成了!

我轻轻地把虎皮兰沿着纸杯上方的光盘孔 *** 去,让虎皮兰根部正好落在纸杯里。耶,小虎皮兰又有新家啦!

妈妈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这盆小花,竖起大拇指夸我:“儿子,你可真会帮妈妈省钱呀!这个小花盆又环保又低碳又美观又时尚!虎皮兰呀,你可一定要茁壮成长哦!”

参考参考吧,采纳

“呀!”随着我的尖叫声,我可爱的小玻璃花瓶一下就没了生命。望着玻璃碎片,我真伤心,我突然想:嘿,我可以做一个塑料花瓶呀!既省钱,又开发了智力,还打不烂,嗯!说做就做。

我拿来废塑料瓶,剪刀,彩纸,双面胶和水彩笔。一切准备好后,我开始做了。首先,用剪刀把塑料瓶的上端剪掉,这个工作真难呀!看,塑料瓶像一个淘气娃娃,时不时从我的手中跑开,好不容易把它剪开了,又要投入下一个步骤:妆点。我用彩纸先在瓶外包一圈,然后在这层纸外面涂一些花纹,再贴一些好看的图片和贴纸,这个花瓶就做好了,我把它放到阳台上,再插几朵花放到里面,哇!自己做的花瓶里插上花的味道就是不一样呀!

我会经常看花瓶的,它会时不时地告诉我:小主人,要坚持!你连我都做出来了,还有什么干不好的,我相信你!加油!

DIY花盆各步骤做法如下:

1、集齐全部材料,用粉笔如图在轮胎的一面画出三角花瓣图案。

2、图案画好以后,用小刀沿着图案把轮胎分切成两个部分,注意三角花瓣的内侧千万不要切断,起码保留2-3cm左右时相连的。

3、最终把轮胎切成以下两个部分,较小的部分将会用作改造成花盆托盘,较大的部分将会用作制成花盆主体。

4、把切下的大的部分三角花瓣翻到朝外,然后整个轮胎翻转,让花瓣朝下。

5、用螺丝把轮胎两个部分重新拧在一起,花盆主体以及托盘就连起来了。

6、做好的花盆,用白色(或其他颜色)在表面刷漆。把花盆翻回到开口朝上的方向,在里面垫一块废木板,堵住轮胎出口,木板上再垫一层用塑料袋展开得到的塑料膜。

7、种上植物,把轮胎花盆挪到适当位置,完工。

最近,我养的一盆“落地生根”越长越大,大得不成比例,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虽然可惜,但是事物总有个新旧交替吧,就让他的后代来结果他生命的接力棒,继续传承生命.而且,由于这种花的特性,花盆里大大小小挤满了小苗,我就决定把它换掉. 我把花盆贴近边壁的土挖松,把花盆里整坨的土都倒了出来,然后从中选择了两颗较好的小苗,放在一边.之后,用一块鸡蛋大小的鹅卵石把花盆底部的空洞挡上,把原来的大的花撕碎铺在底部,我想:他们将来会变成花肥的吧,这样也免得浪费,化作春泥更护花.下一步就是往里面放上土,再把留出的两颗小苗栽在里面,主要的工作就做完了.最后一步,往里面浇水.其实,我知道有一种说法,就是有些花换完盆后不能直接浇水,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浇水,但是,养这种花使我感觉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希望两颗小苗能像他们的上一辈一样,茁壮成长.。

我是一个身穿花衣、怀抱绿草的漂亮花盆,在七班幸福地生活着,这里的一切平静而美好。

我喜欢这个班的老师:语文老师认真负责,英语老师幽默诙谐,数学老师严谨敬业,物理老师温柔细心……我也喜欢这个班的学生,他们阳光上进、单纯可爱。我尤其喜欢把我捐到这个班来的那个男孩,人们叫他虎子。虎子有点马虎,有点调皮,但他兴趣广泛,很有爱心。

我以为我的日子可以一直这样继续,可那一天我生活的平静被打破了——

“何沛林,我的书包!!”我被这声大叫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虎子的书包被何沛林系在了窗户外面。不一会,又被他转移到了电扇上。你想,虎子能不生气嘛!可虎子还没发火呢,那个叫何沛林的家伙却又打了虎子几拳。

这回虎子可真生气了。只见他的脸气得通红,鼻翼一扇一扇的,他说:“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虎子发威了,猛地推了何沛林几下。他们很快就打到了我的身边,我尖叫起来,可他们听不见。我向前滚了滚,差点掉下去。惊魂未定之际,我所立足的桌子又一晃,我便掉下了悬崖。立即粉身碎骨。

昏迷之中,有个人把我扫了起来。我勉强睁开眼睛,看见是虎子。虎子的眼中似乎有泪光。

下午,一个新的花盆来担任我的职务了。这个花盆是虎子的妈妈最心爱的花盆,但妈妈还是同意虎子把它送给了七班,因为妈妈知道虎子爱七班。

躺在灰斗里的我躲在角落里暗暗哭泣。唉!想当年我抱着花中君子——兰花,亭亭玉立,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眼光。也给班级增添了一抹绿色。在众多花盆中,我可以说是名列第一。想不到竟落得这般田地。真是不堪回首啊!

我在七班服役已经有一个年头了,如今要离开这里,我真有些舍不得。还记得穿着一身新衣,抱着一株青翠欲滴的兰花来到七班时,大家热烈地欢迎我。我为同学们制造清新的空气,同学们为我带来了花肥,给我浇水,还时不时地抱我出去晒太阳。那时,我是多么的幸福啊!可如今……我的心都碎了!

真希望我生命的逝去能让那些粗心大意的孩子细心起来,那些冒冒失失的孩子冷静起来。这样就不会再有花盆姐妹们像我这样伤心地离开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多为大家服务几年,而不是提前退休了。

亲爱的朋友,我的短暂的一生就要结束了。我想再次对那些冒冒失失的同学、打打闹闹的同学说:再不要这样了,不要让我的花盆姐妹们英年早逝。让我们永远陪伴着你们,永远为班级增添一抹带着希望的绿色吧!

制作微型盆景

今年7月,我们全家去四川旅游,爸爸在回来时顺便采了一袋苔藓。没想到苔藓里还夹着两棵小杉树。于是我和爸爸决定用它们来制作微型盆景。

我们先找来各种材料,有小花盆、鹅卵石、花铲、水壶等,还在自家花园里挖了一些比较松软的泥土。

开始动手栽盆景了。我们先把一小块鹅卵石盖在小花盆底部的小洞上。爸爸解释说,这样土漏不出去,水却能流得出去,不会烂根。之后,爸爸把小杉树放在花盆中央,我往花盆里填上一半细土,用手把树根压住,摆正方向,又铺上一层泥土,再用力压实。然后铺上从外地带回来的苔藓,足足有三四厘米厚。最后,我用洒水壶浇浇水,擦净花盆,一个微型盆景就大功告成了。

在仔细欣赏我们的微型盆景作品时,我们又惊喜地发现——小杉树上竟然还长着一株松萝!这可是四川高原地区独一无二的珍贵物种,它像蛛网一样附着在杉树上,是奇特的寄生植物。

我灵机一动,拿起相机把我们的杰作拍成照片存了下来。我想:如果把制作微型盆景的过程写成作文,再配上几张盆景图片,放到我的博客里与好友分享,岂不妙哉?

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只要细心发现,你就会与快乐同行。

生态学论文范文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态学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教育 生态学视角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不断融入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从教素质的发展过程,其过程侧重自主性、持续性、动态性。但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培养模式倾向教育理论的灌输,往往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突破教师发展集中在教育学领域的局限,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成为现实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

教育生态学最早于20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劳伦斯•克雷明在其著名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主要指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教育领域的种种现象和成因,探讨教育构成要素,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是一门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我国教育学者范国睿认为教育生态学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该理论的核心在于用系统观、整体观、平衡观来看问题,而高教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兼具整体关联和动态持续的研究课题,与教育生态观彼此契合。教育生态观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可透过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阻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知识结构单一, 教学 方法 陈旧

为满足如何教的需求,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所从事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而现实是部分高校教师仅仅具备自己专科领域的单一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严重匮乏。职前培训也只能帮助教师掌握其皮毛,难以全面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无法做到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培训教材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难以做到应用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去灵活指导教学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职后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过分强调科研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导致教师并不注重教育理论技能的探索,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教师生态主体长时间占据课堂的统治地位,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和考试内容的灌输,忽视学生生态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平衡。

(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泊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就是其专业发展意识,然而,一些高校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科研意识缺乏, 反思 能力不足和专业情意枯竭。科研意识缺乏表现在部分教师对科研重视不足,无法正确把握科研和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科研投入不足;或是受到功利化倾向的引导,为实现晋升评职的短期利益,不惜花钱制造学术垃圾。导致学术研究有数量无质量,学术乱象导致的学术腐败广为诟病。反思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反思形式单一,集中在课后反思;反思过程流于形式,基于行政化的命令要求将反思过程机械化,缺少对课堂教学真实问题的认真思索;反思方式封闭化,很多高校教师孤军作战,相互排斥和隔离。教师专业情意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倾向,情意越高,越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前高校教师专业情意枯竭主要体现在:一,职业倦怠感强。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工资收入水平低,发展前景迷失,很多高校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休眠期,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事业进取心。二,职业伦理道德感差。少数教师缺少敬业爱岗精神,对于教学敷衍了事,个别的受功利主义刺激,学术上伪造数据,败坏了学术风气。

(三)师资引进和聘任制度的阻隔

导致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失衡的外部因素是制度阻隔。高校引进教师后普遍推行名义上的聘任制,实则是“终身制”,除非教师主动退出,否则被动淘汰的几率很低。尽管有些高校仿制“非升即走”制,尝试推行“有限聘期”和“有限次晋升”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或中途腰斩,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固若金汤的“终身制”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高校教师不完善的流动机制。教师流动性呈现两种趋势:一是高校教师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向上流动,导致优秀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造成高校教师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的校际互访呈现下降趋势。长期不更换工作环境,调整工作内容,必然导致高校教师缺乏竞争意识和工作激情,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教师创造力的枯萎。(四)教师评价管理体系失衡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个外部因素就是管理失衡,表现在评价体系的内在冲突:一是评价理念偏差,主要表现在工具性价值和人本主义关怀的冲突。高校教师评价体系视教师为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的工具,以严格的 规章制度 来控制和管理教师的行为,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评价教师的好坏,漠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忽略教师也是一个有情感、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然人,扼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二是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表现在量化和质化的冲突。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往往过分依赖量化指标:教学工作过分依赖数量化,简单考虑教学工作量的多少,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更新,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的主动性、创造性等隐性因素,削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科研工作过分依赖量化标准直接导致教师“重量轻质”,一味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教师、评判教师科研效果,忽视论文的级别,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变相地助长了学术功利化的不正之风。三是评价方式单一。高校教师评价管理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考核评估方式,根据聘任合同的责任细节对教师进行业绩评定,行政化色彩浓厚。而教师对于评价过程的公开性无法质疑,无法全面把握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所在,无法明确长远发展的方向。这样一种完全“他评”的考核方式,剥夺了教师的知情权,助长了教师对于评价考核体系的排斥心理。教师评价管理体系的失衡令大部分高校教师失去了专业发展的动力,造成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的困局。

二、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更新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育生态学强调整体观和开放观。整个教学活动被视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生态主体、生态客体、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和谐共生的关系,任何一个联系的割裂开都会影响教学的整体价值。因此,高校管理层及高校教师需要用动态、平衡和关联的理念去看待教学活动。将教育生态观的整体平衡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就需要高校教师充分考虑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针对高校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主动整合人文社科知识、专业专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职前教育要注重课堂实践的重要性,职后教育要注重教育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开放、平衡的原则,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参与性、能动性和体验性,努力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生态环境,建立平等的师生 文化 氛围,缩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感,在彰显课堂整体性的同时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教学的需求。

(二)建立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

针对高校教师自我发展专业意识淡泊,科研动力不强、反思意识不足和专业情意枯竭等问题,最理想的解决方式就是组成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教育生态学认为,生态个体不能脱离系统而单独存在,个体间的竞争和协作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系统又反过来推动单个教师生态主体的成长。生态系统的整体价值并不是个体价值的简单叠加,而是大于个体价值之和,这符合生态论中共生的思想。而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恰恰能满足这一需求。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在共同愿景的引领下,在学校组织或是教师自发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合作、协商、反思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共同分享信息和资源,以开放、平等、合作、互信的方式来促进个体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所建立的一个学习组织。教师共同体打破了教师间的生态地域的限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共同愿景,通过合作对话的方式增加交流,挖掘群体的共同资源,在讨论分享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科研上共同分享科研最新动态,打破教师间的“花盆效应”,使教师围绕所研究的课题共同探索,唤醒教师学科专业自觉性,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三)教师聘任打破终身制,引进竞争淘汰机制

一,打破教师聘任终身制的壁垒,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流动机制。鉴于我国高校教师助教、讲师人员数量最为庞大,可以首先实施对助教、讲师推行非终身制,给予他们相对长时间的任期考察,并借此机制来遴选青年优秀教师人才。二,引进“有进有出”的竞争淘汰机制,促进教师的合理分流,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平衡。具体就是引进竞争机制,如公开招聘制、末位淘汰制、非升即降制等。在淘汰竞争机制的引导下,形成一种竞争、合作、互助互利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念的指引下,激发高教教师的生存发展能力。正如殷世东所言,“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生态竞争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因和最有效工具。”淘汰竞争机制能够极大地增强高校教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断提高学术科研生产力,有效地促进教师在优胜劣汰中实现互生互利,实现高校教育环境的生态平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

(四)完善多维评价体系

教育生态系统中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生态因子就是学校管理因子,将这些管理因子调试到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耐受范围内,这些因子就由限制因子变成促进因子。从教育生态学视角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管理因子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第一,建立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和差异的评价理念。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而不是把教师培养成可操控的工具。学校组织管理部门所实行奖励、惩处手段虽然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却是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无法促进教师长期的个人专业发展。因此构建教师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个体情感,尊严和生命价值,推行教师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内部激励手段。另外,针对不同高校定位不同,学科、专业类型不同的特点,摒弃一刀切的统一评价模式,尽可能制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多元教师评价职称体系,尊重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特点,帮助教师制定符合他们个性化需要的长期发展规划,突出其个体专业发展的层次性。

第二,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应注重量化和质化的结合,对于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清楚,如教师工作量。对于科研成果不仅要结合课题或论文的级别进行量化打分,更应该注重科研或论文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影响因子,在考核量的同时更注重质的提高。

第三,采用多维评价方式,推行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领导评价相结合的多维动态评价方式。强调多层次、多角度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教师专业发展获取全面信息提供保证。同时也更增加了评价体系的真实性、公开性和科学性。教师自评处于核心地位也凸显了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性,因为只有教师自己最清楚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改进,体现了教师作为生态主体的参与主动性,帮助教师通过认识自我,分析自我从而达到自我的突破。高校教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突破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充分了解造成目前高校教师发展的内因和外因,采取合理有效的 措施 使教师专业发展处于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性提供现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

[3]朱旭东,陈兰枝.构建教师教育学科体系推动教师教育事业发展———访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J].教师教育论坛,2014,(2).

[4]殷世东.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阻隔与运作[J].教师教育研究,2014,(5).

《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发展 》

摘要:生态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恢复生态学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 对恢复生态学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一些常用的术语以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研究进展;理论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增加、工业产业化急剧发展,使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人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使很多资源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解决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协调人类的活动和生态环境,使人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渐实现对生态的恢复和保护,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和理论基础

1.1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词,主要针对生态问题产生,致力于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由于这个领域涉及的学科很多,因此也叫做综合生态学。简单来讲,恢复生态学是一门有关于生态的修复的学科,指的是通过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从而不断对那些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重建和恢复的过程,使生态环境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生态功能,而且能够使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科学。在这个研究领域中最关键就是恢复,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这种恢复可以分为广义上的恢复和狭义上的恢复,狭义来讲,就是一种将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工作,广义的恢复是人类社会需求意义上,要依据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对于一些被损坏的自然系统进行重建。由此可见,恢复生态学在加强生态系统的建设以及优化管理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恢复生态学理论基础

恢复生态学相对应的是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生态的破坏可以理解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出现退化、生态自然的关系出现紊乱。所以这个恢复的过程就是要将自然还原到一个协调的关系上。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取向影响,生态恢复并不能做到将被破坏的环境恢复到最原始的状态,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尽量恢复和还原,使生态自然系统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态功能。生态恢复是在生态环境受损之后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活动,通过各种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对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演变的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重建的过程。

2恢复生态学的发展

2.1国外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发展概况

人类开始对恢复生态学进行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有学者认为生态恢复只是恢复中的第1步,一个生态系统想要保持整体性和稳定性,就需要进行全局思考。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欧洲以及北美的很多国家都开始注意自己国家内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有一些研究,利用一些工程和生物措施对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进行整治,从20世纪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国家在加强生态修复,比如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在加强对水体以及热带雨林的恢复,日本加强对一些退化植被的恢复。关于生态恢复的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召开的“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国际研讨会,就生态系统受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同期还出版相应的书籍,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恢复问题进行探讨。1984年又召开恢复生态学研讨会,对恢复生态学理论以及实践的统一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提出恢复生态学在经济发展以及自然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生态恢复的首要功能是完成生态环境的恢复,使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原来的平衡,其次,也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为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分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1985年,美国成立“恢复地球”组织,使生态恢复工作实现组织化和系统化。1996年,在瑞士召开第一届世界恢复生态学大会,会议强调恢复生态学在生态学领域中的地位,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更进一步。但是每个地区的侧重点不相同,比如欧洲更倾向于对矿地的恢复,北美更倾向于对水体以及林地进行恢复,我国更强调农业资源综合利用。

2.2国内关于恢复生态学的研究概况

我国的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受到的损坏也十分严重,加强生态恢复学的研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也意识到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因此开始生态恢复已经有较长的历史时间。比较典型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在过大牧压下退化后封育恢复退化的过程,这个研究从退化的草原群落的基本特征、恢复的动力等为基础建立退化的数学模型,并且借助该模型对草原恢复的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使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我国西南部,也有学者对贵州省茂兰喀斯特退化群落进行恢复,从退化的生态环境着手,对具体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且结合生态恢复学的理论,使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得到有效的进展。包维楷等对眠江上游大沟流域人为干扰体类型、干扰强度、频度、时空格局等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及物种的组成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对人为影响进行分析,还有的学者对土壤结构、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提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恢复力,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我国的地域十分广阔,森林资源也比较丰富、森林植被的恢复工作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植被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比较多,而且也都取得很大的进步。比如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探讨、矿山废弃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沙漠植被的恢复工作进行探讨等,使我国的多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系统都得到有效的恢复,而且在恢复工作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还出现很多研究文献,这对后代的生态恢复以及生态保护都有很大帮助。自然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但对于受损比较严重的生态系统,加强人为修复是一个重要途径,对此,我国也积极加强各种修复技术的研究,利用人为的生态工程可加速生态系统恢复,尤其被极度破坏的生态环境,更需要利用人工修复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加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生态恢复是维持自然界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恢复生态学主要针对生态环境的恢复,这个研究领域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国内外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增多,对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蒲扬.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

2高彦华,汪宏清,刘琪璟.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03(13)

3黄传响,亢新刚,崔秋华.恢复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浅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9(5)

有关生态学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2. 有关生态环境论文范文

3. 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范文

4.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5. 生态旅游论文范文

6. 生态文明建设思考毕业论文范文

环保花盆的介绍

环保花盆,使用的是农业废弃物,是可以经光合作用再生的,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其次,环保花盆加工所需能耗很低,只有原材料粉碎、搅拌、成型加热三个环节需少量的电能。再次,环保花盆不用之后,可以迅速完全分解为自然中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土壤的肥料。

上一篇:输送系统毕业论文

下一篇:江小白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