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汉代外戚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11:58

汉代外戚研究论文

《汉代夫妇合葬习俗与“夫妇有别”观念》,《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清代族谱谱例中的女子书法》,《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年第十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吕后“病犬祸而崩”新论》》(与马孟龙合作),《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吕后“病犬祸而崩”新说——从医疗史的视角对吕后之死史料的解释》(与马孟龙合作),《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汉书·韦贤传〉中“宗家”与“室家”之辨——兼论西汉时期贵族的立嗣与妻室的紧密关系》,《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汉代诗歌中所见之女性劳作观与财富观》(与张雪丽合著,第二作者),《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5年,第六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2月版《〈资治通鉴〉“世民跪而吮上乳”的解说——兼谈中国古代的“乳翁”遗俗》,《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衣冠与中国古代的礼俗文明略谈》,《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汉代外戚侍帷幄制考述》,韩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史研究》第22辑,汉城,2003年2月《汉晋皇室婚姻方式的嬗变》,收入《中国中古史论集——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张国刚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齐文化学科的奠基之作——〈齐文化通论〉评介》,《历史教学》2000年第11期《〈克殷解〉“太卒之左”句疑文辨析》,《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收入《中国社会史论》(周积明、宋德金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论宋明以来家训著作编著的通俗化趋向》,《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返朴归真──论历史文选的教材编纂应以影印线装书版式为宜》,收入《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论文集》第三集(杨燕起等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宋明庶民始祖之祭与“一本”观念的提倡》,韩国《东洋学研究》第四辑,汉城,1998年6月《中国古代老人的怡乐会社》,台湾《历史月刊》1997年6月《古代荒政中的植树备荒救灾之策》,《历史月刊》1997年5月《断袖之欢──历史上娼妓中的男色》,《历史月刊》1996年12月《读〈明朝总督巡抚辖区研究〉》,《历史教学》1996年第12期《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中国古代史〉(选修)专题导读》,《历史教学》1993年第8期《明代南方的人口教育和人口素质》,《历史教学》1993 年第6期《壬辰战争中被遗忘的统帅宋应昌》,台湾《历史月刊》1993年4月《“大礼议”之争与明代的宗法思想》,《南开史学》1991年第1期《西汉家庭成员的内部关系及其特点》,《历史教学》1990 年第3期

汉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外戚干政?

汉朝是我国第一个封建专制大一统的王朝。汉朝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它强大,却饱受外族骚扰;它集权,却频频出现外戚干政事件。与其他朝代只在末期频发外戚干政不同,外戚甚至成了这个强大又羸弱的王朝的特色。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汉代外戚干政的时间特点。汉代外戚干政主要出现在西汉前期和整个东汉时期。西汉前期的外戚干政主要是指吕后之乱,其原因也是汉朝刚刚建立政权并不稳定,刘邦留下几个幼儿撒手人寰,吕后干政是必然的,没有什么可说的。

外戚干政贯穿整个东汉王朝的始末,自王莽篡汉开始到董卓控制汉献帝为止,外戚干政就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汉和帝及其之后(东汉中后期)外戚干政达到巅峰时期,除了外戚,甚至宦官都曾有过把持国家大权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要从多个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就是东汉时期中央集权过分加强,导致国家重要官职如尚书台位卑权重易于控制,外戚控制朝廷中的重要职位为己用,把持国家大政;其次就是东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发展,外戚凭借自身特殊政治地位大肆兼并土地,获得经济优势,进而染指政治。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东汉中期之后许多皇帝都英年早逝,幼子早早继位。年幼无知的孩子哪里懂得国家治理,中央大全自然旁落到了宗亲外戚乃至宦官手中。皇帝夭亡大多是有人安排,幼子继位,母后当然要垂帘听政,但是深宫妇人根本无法应付繁琐的政治事务和国家大事,那么这些太后的娘家,也就是外戚就有了干政的一切条件,所以汉朝外戚干政之风盛行,是别的朝代不能比拟的。以后的朝代吸取了汉朝的教训,也都对外戚千防万防。

论东汉兴亡议论文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从一个失去爵位的刘氏子孙,一介草民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光复大汉的历史使命。在接下来的汉明帝汉章帝的共同努力下中兴了大汉。延续了大汉的国作。两千年后的今天。回看东汉,除了光武中兴。最让人熟知的却是黄巾军起义后的军阀混战。许多看客也许会和笔者一样有着相同的看法。东汉王朝是强大的。比之西汉王朝其繁荣程度也是不差的。
我们判断古代的一个王朝是否繁荣其实只需要看他的人口便可以知道。人口能说明很多问题尤其在古代(别扯现在的中国,这是捣乱)因为人口的多少决定于国家的粮食产量。粮食多当然养活的人也多。而只有在有人耕作的情况下地才产粮食。所以至少证明这个国家没有大规模的战乱,人民生活比较安定,耕者有其田。人民生活至少解决温饱问题。我们知道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尤其是中国古代的人们来说。有地就是衡量是否幸福的一个最重要因素。黄巾军大乱前的东汉王朝有5000万人口。这其实已经接近了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上限。当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上限是有提升的。从这个方面来看东汉王朝是一个不择不扣强大的王朝。中国历史上达到或者超过这个数字的时代都有自己的成就。举例:西汉王朝:一句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或许就能概括其成就。隋唐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巅峰也不用言说。北宋时期:单看宋仁宗皇帝时期群臣名字就知道那个时代文化是多么的繁荣(司马光,王安石,欧阳修,欧阳询,苏轼,苏撤,苏洵.黄庭坚等等…)清朝时期:康乾时期的中国占世界GDP的一半比现在美国还高。那么我们就要问问这个东汉王朝到底做了些什么?为什么国家如此强大却没有做出什么让后人记得的大事。反而大家对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更加的了解这是为什么呢?
讲道这里也许大家会把问题归结到三国演义这本奇书的身上。诚然如此奇书必定是有很大因素的。但是唐朝也有安史之乱,大宋也有岳飞抗金。由此改编而成的戏剧小说诗词不比三国时期的少。但是却一点也不影响大家记住唐朝的繁荣富强。大宋的经济文化。问题还是回到了原点。东汉这将近200年时间到底干什么去了?答案只有一个。内斗,因为内斗所以抽不出身干别的什么事情。古语讲:家和万事兴。家和了才有闲工夫去做其他的事。同样也是因为内斗消耗了国家的实力使它也没有过多的资源去干别的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内斗?又是谁跟谁内斗?这个内斗是怎么开始的?这个内斗怎么就结束不了呢?这个国家的内斗是循环的而且还是反复出现的。那么一定是体制上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深究东汉王朝的体制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是那句话。一个王朝的建立必然的要考虑借鉴前朝亡国的教训,兴盛的原因。那么东汉王朝他的建立有着西汉帝国这么一个老师。东汉王朝还是少走了很多的弯路的。至少是汉武帝以前的阶段她是直接跳过得。第一中央集权制是必然的。第二地方诸侯是限制的。以这两条来建立一个国家。当然是好的。那具体的执行呢?光武,明帝,章帝。这三个皇帝时期。基本来说是严格执行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东汉帝国历史上留下的功绩几乎全都是这祖孙三代完成的。举例:重新控制西域。疏通黄河治理黄河水患。伏波将军平定越南(著名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到了章帝以后出问题了。什么问题呢?太子继位时年龄过小无法亲政.于是由太后摄政.年轻的太后在朝廷也没什么势力.只能依靠自己娘家的哥哥弟弟们.就此外戚把持朝政开始了.小皇帝长大后不甘心国家控制在外戚手中于是日思夜想希望把权力拿回来.可是一个小孩子.从小长在深宫大院.除了皇帝的名头外没什么势力。诸侯王在推恩令的作用下也是有名无实。所以皇室的力量也是没有的。身边能依靠的只有宦官集团.于是就出现了小皇帝依靠宦官的力量夺权.成功后宦官专权的情况.终东汉一朝外戚专权,宦官专权交替出现.而这种形势的出现使得东汉王朝在章帝以后基本就没做出任何的在历史上有影响的能获得足够历史地位的成绩.简单的说就是他的实力足以做出点什么可是却什么也没做出来.历史成就与后世的唐宋明清等朝有明显差距.究其原因.便是长期的内斗消耗了国家潜在的实力比如开疆拓土的潜力,打下来的地方还控制不了。举例:越南。统治者(皇帝)实际掌权者(外戚或者是宦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权力的争夺上,也没有更多的对于国家未来的规划.最终导致国家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却一件都没有去做.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同饱受伤病折磨得姚明没能达到他应该达到的高度.
梳理到这里我们可以确认一件事情.内斗是东汉王朝最大的问题.当我们翻看东汉王朝的历史.不难发现光武,明帝.章帝三位皇帝在朝时做出了很多的成绩(前文有提到)而章帝以后基本没有成绩.原因是内斗.那么为什么章帝以前就没有外戚专权.而章帝以后的东汉历史犹如克隆的一般反复出现外戚专权皇帝联合宦官夺权。在到外戚专权,皇帝联合宦官在夺取。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我想合理的解释是皇帝即位时年龄过小.为什么会过小呢?老皇帝死得时候太年轻.也许是这个家族守到了诅咒。臆测看客务要认真。本人认为一切都是可以解释的。唯独这个活多久,真是解释不了得。纵观东汉历史除了光武皇帝刘秀活了63岁.汉献帝刘协活了54岁.汉明帝刘庄活了48岁.其它皇帝都没有活过40岁.父亲都只活了这么点儿子即位时肯定大不了东汉王朝除了明帝外其它皇帝继位时年龄都没有超过20岁这样就给了外戚掌权以绝对的机会。一定会出现外戚掌权.逐渐架空皇帝.那么为什么外戚已然架空皇权,甚至达到了毒杀皇帝废立皇帝的地步.既然都能到这一步了那么为什么却从来没有东汉的外戚篡权自己当皇帝的呢?(曹氏也该算军阀吧)
原因之一是整个刘氏天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样的传统礼教制度禁锢住了当时人的思想使其不敢大逆不道.篡位夺权.这就要归功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以及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决策了.举例:吕后当年如此权威也仍然承认天下仍然是刘氏的天下。仅仅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吗?如果只是这样当然是不足以说服我们的.因为王莽篡汉近在眼前历历在目.如果礼教控制成立.对于王莽事件便无法解释.我们当然不能够解释为王莽事件有其特殊性.这样的解释基本就属于不负责任的推托.一旦发生解释不了的事情都可以加上一句有其特殊性.如此来看待历史是要出大问题的.到此结论只能是礼教是一个重要因素.它能够杜绝大部分人对最高权力的觊觎.但是如同王莽一样的人是没用的.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有说服力的原因来解释为什么东汉外戚没能从外戚变成皇室.也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外戚每个朝代都有却唯独在东汉王朝特别严重而且始终无法根治.为了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看一看东汉王朝专权外戚的成分纵观整个东汉,选后大致不超出窦融、邓禹、马援、梁绕等功臣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笼络功臣.为什么要笼络功臣,而不是像汉高祖刘邦一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呢?这样解不是更简单吗?而且还免得他们日后专权。光武帝刘秀比汉高祖刘邦善良。这个肯定是不可能的.政治上没有善良与不善良的.只有利益,一切决定都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换句话说当年高祖杀功臣是为了维护大汉王朝的统治.而今天光武帝不杀功臣反而笼络功臣也是为了维护大汉的统治.一个用刚一个用柔.并不代表谁善良.只是时移世易下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解决方案而已.高祖时期的政策上一章已经有过具体的详述在此就不多讲了.主要来看看光武帝的考虑.光武帝与高祖时期最大的区别在于高祖时期有同姓诸侯帮助皇室控制国家所以高祖皇帝敢于大杀功臣.而光武帝时期一开始依靠同姓王的坐镇但是又害怕同姓王造反。于是用推恩令等等各种限制,使得诸侯王实力不断下降。但是皇权仍然需要完成对天下的掌控.所以不但不能擅杀功臣反而还要笼络功臣.因为功臣集团在地方上拥有了大量的土地.大量的家奴.最后家奴成为了地方上一种变相的军事存在(刘秀取消常备军,改为募兵制这些家奴在打仗的时候就是征召对象).导致了功臣集团逐渐向仕族阶级过渡.出现了中央到地方的一整个关系网.在此情况下东汉初年的政治体系逐渐清晰了起来.皇帝控制朝中望族.朝中望族的各个家族控制着地方。皇帝再以联姻的方式.将各个家族变成皇室的姻亲.完成对其的控制。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既然望族掌握着中央到地方的如此大的实权.还控制着皇帝为什么没有取而代之呢?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释。原因之一望族内部分化严重.不当权的望族反而与皇帝更为亲近.当权的外戚害怕成为众矢之的.始终不敢取代刘氏.但是他们还是在做着努力.比如和帝时期的窦氏.便做了许多工作.如开放盐铁等等.尽量的拉拢其他中小地主阶级.。(注意窦氏这样做证明了他们对皇位是有想法的)结果是:没用。为什么?有实力的拉拢才是拉拢,否则就是在壮大自己的敌人。人家不回应你。人家凭什么拥护你当皇帝呢?尤其是最有势力的几家望族。比如日后专权的梁氏。这些人肯定不会支持你窦氏。
为什么一定要其他望族支持呢?西汉时期王莽代汉其他望族就支持吗?我想可定是有反对的。为什么王莽敢于不顾反对现在的外戚都怕呢?这个问题可以参看公元184年黄巾军起义后。天下望族的能量。那些家奴可不是善茬。没有其他望族的支持。一家是搞不定这些准军事组织的。
所以东汉王朝始终没被外戚取代的原因是:外戚始终无法获取大部分地主阶级的支持。那么其他望族为什么不支持外戚呢?这就要归结于皇室与大量的联姻.皇室与功臣集团结合成了一个完整的体制.维护皇室就变成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优点。缺点是这个体制又必然导致外戚专权。只要有一个皇帝即位时年龄很小那么外戚就必然专权。但是外戚无论怎么专权。却也没办法撼动皇权。这样的循环由体制造就。所以想在这个体制框架中解决是不可能的.举例:和帝年间除掉了窦氏外戚.恒帝年间除掉了外戚梁氏.他们既然除掉了外戚必然知道外戚存在对皇权的危害。必然会希望根治这一顽疾。可是无从下手解决.因为维护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刘秀立国之本.皇帝本身就相当于天下最大的地主.而外戚集团则是隐藏在天下中小地主中间。要保证以后再不出现外戚乱政的局面就必须打击地主阶级。但是皇帝可以消灭一家外戚,他可能消灭天下的地主吗?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为了以后外戚不乱政,你还能把林子砍咯?面对这样一个制度.和帝,恒帝束手无策。立国之本不可动摇。不但是个绳结还是个死扣无解。除非推到重建。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刘秀制定的政策在长期的执行当中逐渐出现一个趋势。皇帝的权利越来越空洞。没有根基(也许在刘秀意料之外)皇权的行使有赖于中小地主阶级.而皇帝得传承之所以不会跳出刘氏集团.并不在于刘氏集团拥有多大的实力.而是在于其它几家较大的地主阶级对于现在掌权的外戚集团的制约.出现的结果是皇族没有实力叛乱.外戚在望族集团内循环.当其中一个望族变为外戚的时候.其权力又被其它望族牵制.无法篡权.保证了刘氏集团对于皇权的实际控制.这个政策的制定主要是针对的这几个集团.一刘氏宗亲.避免他们实力过大争夺皇权.效果很好终东汉一朝没有出现皇室叛乱问题.二功臣集团.三地方实力派.四外戚.后面这三种势力在西汉王朝的办法是功臣集团直接杀掉.地方实力派用皇室取代.外戚则是用来平衡皇室宗亲.西汉遇上的问题是功臣集团杀光了当然有什么问题.皇室宗亲和外戚集团一个接一个的出问题最后亡在外戚的手里面.面对这样的情况光武大帝别出心裁的把功臣集团地方实力派综合在一起并且把他们全部变成了外戚。
如此一来等于天下都是刘家的亲戚.刘家通过朝中的望族对天下完成控制.无论是那家望族上台变成外戚,其他的望族都是敌视的。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联姻的问题。而是权与利的互相交融。皇权几乎交融进了每个望族的权利中。而望族之间却无法做到。这就保证了。外戚专权可以,其他望族不反对。过几年没准我家内姑娘也成太后了呢?想换皇帝,没门。我们大家都不跟你走。举例:和帝,恒帝灭外戚都是用宦官的力量。后世也有效法的魏国曹髦不也是带着宦官去杀司马昭吗?结果:成济一戟刺曹髦于马下。你看都是宦官帮忙诛杀权臣。和帝,恒帝都成功了。原因就在于东汉没成济这样的人。人家不跟你外戚走。所以东汉的皇室虽然很弱,经常出现小皇帝.废帝。明帝以后除去献帝没有一个活过40的。外戚宦官轮番掌权,比起皇帝掌权的时期还长。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换了其他的朝代亡了八次了。而东汉始终屹立不到。体制的作用想必大家也是看到了的。
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西汉帝国走得是镇压.而东汉帝国走得是融合.镇压走的时而太平盛世,时而风浪骤起。不反抗的时候天下升平。一反抗便是疾风骤雨.西汉王朝四次外戚叛乱十多次诸侯谋反。相反融合虽然走的步步惊心,章帝之后天天都在宫斗.时时不得安宁.看似摇摇欲坠却始终不坠.在黄巾军起义之前。正是由于这个体制的互相制约。皇权无数次的出现危机,外戚无数次的登上巅峰。却始终无法动摇皇权在刘氏中间传递。直到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打破了这一体制的平衡。望族终于脱离了这个体制。一旦脱离在也无法束缚。这是下一章的内容这里就不详述了。

国家的渐进,制度的渐进。这是一个明显的过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背后不是勇气。而是另一个山上有更加凶猛的怪兽。异性诸侯.同姓诸侯.都靠不住。天下还需要控制。皇权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完全的控制全国。所以刘秀只能选择中小地主阶级。但是其后的一系列影响却是刘秀所无法估计的。历史真的很有趣。一个王朝因为什么兴盛,便会因为什么而灭亡。举例:大秦因为严法而平灭六国,因平灭六国而名垂千古。却也因为严法而失民心,因六国旧贵失其天下。西汉王朝因平灭皇室诸侯得以集中力量。因为集中力量而在武帝时期达到鼎盛。却最终因为皇室被平灭而无实力对抗外戚失了天下。如今的东汉王朝因地主阶级的拥护而起风云,两百年后也因地主阶级的割据而失其鹿。东汉是如何矢其鹿的。地主阶级是如何崛起的呢?
公元184年汉灵帝年间。爆发了全国性质的农民起义。正是黄巾军起义吹响了东汉王朝倾覆的号角。这次起义规模很大。可是却在不足一年时间便被镇压。(大规模的没有了小规模的还持续了许多年)。但是以东汉王朝当年对全国的控制力,怎么就能如此迅速的击败了起义军。依靠地主豪强。那么为什么地方望族有能力平灭叛军呢?一个家族盘踞在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有大量的土地必定有大量的人耕作。这些人就而久之就成为家奴,家奴变成私人武装。天下无数的中小地主就等于无数的准军事化组织。只是身躯一动便迅速解决了黄巾军起义。我们终于见识到了100多年蛰伏后地主阶级的能量。全国无数的准军事化组织出现了。接着各个军阀互相吞并逐渐的产生了几家大的军阀。经过40年的吞并战争最后由三家地主军阀刮分了东汉。
那么地主阶级的实力当然不是公元184突然有的。肯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甚至有的重东汉初年就开始了积累。举例:伏波将军后人马腾。那么我们就要提问了。为什么早就有实力而却一直不发作。一直等到184年才出现呢?如果看客仔细看过上一章便会知道。大汉帝国在当时产生了一个微妙的政治平衡。地主阶级又实力,却谁都不愿意率先发难。所以一直持续到公元184年。这一刻黄巾军的出现使得东汉王朝的政治平衡被打破各个望族开始了以平叛为名的大起兵。叛乱平息后却不愿意就地解散。逐渐的控制了望族所在的附近地区。军阀割据开始了。所以黄巾起义是压死东汉王朝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出现直接打乱了东汉王朝所依赖的一切。一旦政治平衡失去那么改朝换代的进程就已经启动了。谁也无法阻挡。
那么为什么黄巾军会起义呢?难道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当然不是。土地兼并严重。是原因。很多分析到此就为止了。我想也许有很多看客与笔者一样会默默的问为什么?是啊为什么?地主政治。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地主。外戚是第二大的地主。其他朝中望族是第三大的地主。而且随时准备接上一任外戚的班儿。在东汉王朝几乎是有多大的官。你家就能有多大的地。这一点很重要。在九品中正之前都是这样的。这个问题就大了。大地主兼并小地主,小地主兼并老百姓。所以大量的土地兼并出现了。而且皇帝还不管。是皇帝不管吗?不是。是他没法管。国家就建立在这些地主的支持上。除非不准买卖土地,否则没戏。你不准买卖土地谁支持你。王莽的例子摆那呢。总结来说笼络地主是东汉立国之本。土地兼并又是各个大小地主的立身之本。死扣无解。除非推到重建。这个死扣直到400多年后才被解开。在这就不加详述了。
之前不是讲到了政治上的微妙平衡。使得皇帝的位置在刘家一直传递下去吗?现在怎么就变了?曹魏代汉其他望族不反对了?是滴。不反对了。为什么?跟皇帝走的都没兵。不跟皇帝走的都有兵。有枪就是草头王啊。从董卓进京开始地主阶级的武装力量开始割据四方。皇帝变成了地主阶级更进一步的阻碍。而不在是盟友。下面的有实权的文武百官都听军阀的。在刘秀的体制中玩了100多年的地主阶级。发现我直接起兵比在那内斗强的多,快的多。而且成功的几率更大。当天下人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东汉的游戏玩不下去了。东汉走到历史的尽头,成为了必然。
明君在朝,汉室延续。昏君当政,汉室蒙尘。影响汉室推倒重建。

公元前154年由于景帝削藩刘氏诸侯叛乱史称七王公元220年曹魏代汉。汉朝结束。接下来的中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面对着满天下地主阶级的私人武装。最为强大的三个军阀也不过是这些地主阶级私人武装的总头目。我们没次翻看这一时期的历史。总是看到互相如何攻伐。但却很少看到三大集团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想做为无数私人武装的总头目。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整合内部。所以在内部做的文章远必在外攻略所做的多的多。下一章我们来具体看看魏蜀吴三国是如何处理其内部构件的问题的。

为什么汉朝多次出现外戚专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古代朝廷出现外戚专权的原因不外乎是君主皇权统治不够集中,依赖外戚。还有就是当时的君主上位年纪太小,必须依靠太后家族等外戚扶持。

大家都知道汉代创立者为汉高祖刘邦,他曾经就是个无名小卒,放过亭长。但被吕雉父亲看中了并把女儿嫁给了她,吕家的条件在当时可比起刘邦好太多了,给予刘邦挺多帮助。最后在刘邦上位后,吕雉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后,吕雉家族也从此顺风顺水,水涨船高。后来刘邦去世穿位于吕雉之子,吕雉成为了皇太后。吕雉之子性格懦弱,使得吕雉家族掌握了极大权力,逐渐发展成为当时朝廷里不可忽视而且能左右君主决定的势力,这就是汉代最开始的外戚专权。后面几个皇帝也出现过很有名的外戚,比如汉武帝皇后的弟弟就是有名的卫青将军,但并没有再出现类似外戚专权的事情。

外戚的形成原因大部分来自于君主的伴侣也就是后宫,君主需求娶有权势的大臣之女为后为妃,加强君臣关系,使得臣子更加忠心,也因此让后宫嫔妃的家族因此更加得势。更由于普遍女性寿命高于男性,因此在君主去世后,下一任君主继位时更加依赖后宫嫔妃家族,如此循环,外戚专权集团不断的增强增大并形成系统。西汉后期经历了窦家、霍家外戚手握大权,到了汉成帝期间,他昏庸无能,贪图酒色,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可这时候大权已经不在他手里,而在他母亲王太后家族里,这也为后面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

到了东汉期间,光武帝刘秀为了阻止外戚专权,引进了宦官集团,但天不遂人愿,东汉的情况并没有比西汉好多少。东汉自汉章帝以后,上位的基本上都是年纪小的君主,这直接导致了当时的太后、太皇太后家族可以把持朝政,重用自家人,形成了外戚专权集团,最后的结果就是东汉后期皇帝不断被杀害,朝廷动荡不安,最终民不聊生。

急求一篇关于汉书的论文

试论《汉书》的文学个性

潘定武

(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
245041)

摘要:自历史散文的进程观,《汉书》在文学史上与《史记》同样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汉书》具有严谨有度而
又曲折多变的结构,其语言典则而不乏灵动,情感虽内敛而仍然丰富,其刻画人物,每于细微处显精神。《汉书》
在叙事体例、叙事内容及语言锤炼方面更为精当。与《史记》雄放酣畅的风格不同,《汉书》整体上呈现一种在严
格法度之下具有的从容娴雅之美。
关键词:历史散文;《汉书》;文学个性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794(2008)02-0004-03

作者简介:潘定武(1967-),男,安徽舒城人,讲师,博士,黄山学院文学院。

《汉书》作为《史记》之后又一部杰出的史著,在史
学上的创新之功和文化上的巨大意义有目共睹。自先秦
两汉历史散文的进程观之,《汉书》在文学史上同样具有
其不可取代的价值。然而,对《汉书》的文学评价在当代
总体显得低调,文学研究目前仍基本局限于少数名篇,整
体性架构相对缺乏,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汉书》的文学成
就尤其是文学个性认识不足。

从《春秋》到《史记》,历史散文多不同程度地显示
了各自的文学个性,有着各自不可抹煞的文学价值,《史
记》尤具有无法重复性。因而,恰如诗歌在唐代取得极盛
而宋诗不得不另辟蹊径一样,《汉书》只有以其不同于

《史记》的面目出现方才有其独立的文学与审美价值。人
们对宋诗的认识在经历了一系列曲折之后,以新的眼光
的审视与评判,终于肯定其艺术上虽稍逊于唐诗而仍可
与唐诗双峰并峙。同样可以相信,当我们以不同于鉴赏

《史记》的眼光来品评《汉书》时,也会看到《史》、《汉》
在历史散文上的双峰并峙。对《汉书》独特的文学个性,
下面试从六个方面予以概述。

一、结构于严整中见通达
因草创所致,加之司马迁本人多浪漫情怀,《史记》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sk308)
收稿日期:2007-03-05-4

结构虽宏伟而史体时有疏漏。班固经过精心调理,使《汉

书》的形式更加整齐,体制更加严密。当然,这也正是《汉

书》被人批评为谨固以至板滞的原因。其实,《汉书》的整

体结构是严整有度而又通达圆融。

《汉书》以高祖创汉始,以王莽覆汉终,且《高祖纪》

和《王莽传》无疑正是班固最为着力的两篇。《高帝纪》
写得严正雍穆,最能体现天汉气象;《王莽传》则“为全书
中第一巨篇,亦为全书中第一变体”[1](《汉书评议》,P258),其体例
集本纪与列传为一身,结构宏大而脉络清晰,传末结以
“天下悉归汉”一语一锤定音,不但为一传总结,而且也
使全书首尾圆融。通观全书,结构上整饬有度而又不乏通
达变化。就单篇来看,《王莽传》洋洋四万言,而以“以诈
立心”贯串始终,分言之,又以“外交英俊”、“内事诸
父”、“匿情求名”三方面写其“诈”;—自欺

以“欺人——
欺人—
———自欺”一脉承之,全文结构收放自如。《汉书》
中,如《王莽传》一样结构既谨严明晰而又曲折有致者并
不少见。《东方朔传》曾被刘知几批评为“委琐烦碎,不类
诸篇”[2](卷
16《杂说上》),然东方朔实为西汉“滑稽之雄”,班固
此文也别具风韵。传中所叙诸事,无不理正而语谐,作者
将东方朔左右圣主、吞吐古今的滑稽才能置于武帝政治

的大背景中多方刻画,无疑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而绝无

委琐烦碎之嫌。通篇结构行文奇正相生,堪称《汉书》人

物传记之别调。

二、叙事于平实中生姿

与司马迁相比,班固更具有严谨笃实的个性,创作上

追求一种稳重平实的风格。《汉书》叙事追求的是一种典

正无华的风格,无论写人述事,都不以铺张扬厉、跌宕雄

肆见长,然而,班固的文学才华仍能充分地表现于创作之

中,与《史记》相比,《汉书》叙事虽总体平实而仍不乏多

姿多彩。

《张禹传》只是闲闲道来,但因精选材料,善用白描

对比,无限意蕴寓于平淡之中。尤其是张禹分别接待彭

宣、戴崇及为幼子求官二节,前一节寥寥数语就典型地刻

画出一个官场两面人的形象,而补缀以“及两人闻知,各

自得也”,意味更加深长。后一节写张禹趁成帝前来问病

之机为其幼子求官,仅“禹数视其小子”一语,就将其身

居高位而心底龌龊的实质揭露无疑。《孙宝传》则善于在

复杂矛盾中刻画人物,特别是写侯文一段,于极复杂的人

情关系之中,将孙宝、侯文、杜稚季均刻画得有声有色。

三、写人于细微处见风神

《汉书》重点描写人物在百人以上,其中多数个性较

为鲜明,不少已成为典型的人物形象。班固同样注意以代

表性的事件、在复杂矛盾中表现人物个性,然与《史记》

相比,《汉书》叙事不但风格平实,而且更善于叙写琐碎

之事,往往捕捉看似微不足道的细事。《汉书》细腻的笔

触往往直达人物的灵魂深处,具有传神入画之功。

《孔光传》写有人向孔光探问宫中树木如何,而孔光

竟以他语答之。表现孔光守法不泄,可谓即小见大,平中

见奇。《霍光传》写霍光为人,仅写其日常行止,见之以细

微之事,且只有“止进有常处”、“不失尺寸”数字,然而,

霍光的端正不苟已有充分表现;又写霍光谒见宣帝,仅以
“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一语,就尽现宣帝对霍光
的畏忌之深,也为霍氏家族的诛夷作了暗伏。《王莽传》
写王莽成名前的曲己邀誉,也是通过其妻布衣迎客这件
小事来展现的。尤为精彩的是《外戚传》叙写史皇孙王夫
人外家母女相失复相得之经过,将琐琐小事叙述得历历
如画,而小人物命运之凄惨与作者无言的感慨也就蕴含

其中。

四、语言之亦雅亦俗

对《汉书》语言工雅精练的特点,古人颇多称道,如
刘知几赞其“言皆精炼,事甚该密”
[2](卷
1《六家》);刘熙载则
许其“尔雅深厚”
[3](《文概》,P15)。现当代以来,多数学者则评
价较低,甚至完全否定其语言成就。或认为
“《汉书》喜用
古字,崇尚藻饰,倾于排偶,文辞艰深”
[4](P162),或称“在语

言上,《汉书》也不如《史记》自然流利,骈化和雕琢的辞

句很多,风格陷于平板沉滞”
[5](P162)。

诚然,《汉书》语言不及《史记》口语化,但绝非一味

雕琢与追求雅化。受时代风气和作者个性影响的《汉

书》,风格严谨醇厚,写人叙事往往以白描见长,语言尔雅

而不艰深,句式多整散结合,且大量引用俗语民谚等口语

材料,以增加其语言的生动风趣性,整体上可谓雅俗兼

得,而很少有板滞之嫌。

五、情感之内敛而丰富

班固在作史时也是伴随着复杂的情感以至矛盾的心
态的,由于政治的高压和班固自身个性的醇谨,形成了
《汉书》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除了个别篇章,如《王莽

传》情感表露直接鲜明外,总体而言,显得相对平和内敛,

与《史记》的激烈外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论者因此批评

班固在著史时不甚动情,甚至贬《汉书》为历史的帐单,

这无疑是极为片面的观点。在《汉书》之中,班固内敛而

丰富的情感可谓充溢各篇,几乎表现于每个重要的历史

人物身上。

对于苏武,班固怀有极大的崇扬心情,但《苏武传》

中,除末尾论赞引孔子“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

以害仁”之语以直接赞颂外,其余均是通过对苏武自身言

行的刻写和与卫律、张胜、李陵等的对比中表现人物并将

丰富的情感寓于其中的。通读《苏武传》,使我们不但感

受到苏武人格的伟大,而且也感受到作者对爱国主义精

神的颂扬以及班固自身的爱国思想。而与苏武形成对照

的李陵,班固对其抱则有相当复杂的感情,《李陵传》中,

作者既通过客观的叙述,将李陵与匈奴之战的险恶环境

以及李陵抗敌的壮烈生动展现出来,又对其兵败而未能

杀身成仁表示了极大的遗憾,然而,无论是作者对李陵的

同情,还是对他的批判,在传记中都没有直接的流露,只

是《汉书》这种内敛的情感表达方式丝毫也不影响我们

对其丰富含义的理解。

六、娴雅蕴藉的美学风格

与雄肆豪放的《史记》相比,《汉书》的美学风格则

是娴雅蕴藉,同时在典重之中又不乏灵动之美。

《汉书》典重含蓄的特点是与时代风气以及班固严

谨的作史态度密切相关的,东汉前期士风儒雅厚重,影响

到文风也以醇厚相尚。作为严肃的史家,班固更是本着切

于世用的原则,努力客观地展示西汉一代兴衰成败的历

史画卷,以垂鉴当世。《汉书》对《史记》文字的改造尽管

受到种种批评,但从史学角度观之,不能不说要较《史

记》更加严谨。其语言较《史记》为雅洁,其情感较《史

记》为含蓄,特有一种文质彬彬之美。如果说《史记》以夺

人的气势胜,《汉书》则以沉稳的风度胜。

-5

《汉书》在典则之中不时散发出灵动的韵味,自臻其

特殊的妙境。林纾曾评论
“《汉书》叙事,较《史记》稍见

繁细,然其风趣之妙,悉本天然”,又称
“《汉书》中之情

韵,虽偶然涉笔,亦断非他史所及”
[6](《应知八则》),并非虚誉。

无可否认,《史记》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而令后世历

史散文难以追模,更无法超越,就总体文学成就而言,《汉

书》实逊于《史记》。然而,《汉书》独到的文学价值不在

对《史记》的模仿与步趋,而在体现时代(下转第
14页)

(上接第
5页)与个性特色的创新。文学发展与时代风气

实不可分,时运交移,文学风貌也会随之而变。对于“一代

有一代之文学”的论断,人们往往只对其作宏观方面的理

解,其实,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来看,也应当如此。如以汉代

文学为例,西汉后期文学不同于西汉前期,东汉晚期文学
也不同于东汉早期。评判不同时期的文学,应当有历史、
辨证的眼光,而不便揆之以简单划一的标准。就总体风貌
观,《史记》如浪漫热情之少年,《汉书》如成熟有味之中
年;《史记》如挥毫泼墨之写意,《汉书》如精雕细刻之工
笔。《史记》如龙门黄河,恣肆腾跃,束缚不住;《汉书》如
石雕卧虎,内敛沉静,活力深藏。二书可谓各逞其能,各具
特色,各臻其妙,相对于《史记》的纵横疏宕与浪漫奔放,
《汉书》最突出的文学个性则是典雅雍容、平整精密,同
时又不乏多样的风格。内敛而不滞重,沉静而有活力,谨

严之法度凸现,感情之波澜深藏,《汉书》可以当之。而

《汉书》文学成就的取得是在东汉经术与谶纬笼罩的氛
围之中,在严格的法度制约之下,较之《史记》,更加难能
可贵。历来虽注意到《史》、《汉》创作背景及马、班个人
等因素的不同,却又往往无视《汉书》历史散文的独立
性,这无疑是研究《汉书》文学的最大误区。撇开这一误
区的干扰,我们就会看到《汉书》之中自有一片独具特色
的文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

[1]李景星
.四史评议
[M].长沙:岳麓书社,
1986.
[2]刘知几
.浦起龙通释
.史通通释
[M].上海:上海书店,
1988.
[3]刘熙载
.艺概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4]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5级集体
.中国文学史
[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
1958.
[5]吉林大学中文系
.中国文学史稿
[M].长春:吉林人民出
版社,
1961.
[6]林纾.春觉斋论文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审稿:江文贵;责编:曹小云
]

-6

上一篇:古代气象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论文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