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毕业论文
寻根文学毕业论文
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复兴、繁荣、理性和回归四个阶段。从二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与文学发展的轨迹看,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事实上是一个文学创作与文学风格逐渐回归本源的过程,这有两个标志,一是内容上向现实主义回归,一是风格上向写实传统回归。当代文学的这种嬗变的过程今天看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全中国思想刚刚解放,作家积压在心中的十年郁闷希望一吐为快,这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为代表。伤痕文学虽然感情上比较饱满,切中人心,直抒胸臆,但从艺术上来说未免粗糙,这就为紧接着出现的寻根文学、先锋派等文学流派的出现做了铺垫。事实上,其后出现的意识流、寻根文学、先锋派和新写实主义等,从广义上说,都可以称之为先锋文学。先锋文学的集中出现,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和土壤。八十年代中后期探索性的作品大量涌现,是中国当代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对以往文革遗风的一种反拨和革命,是对“老三篇”式的高、大、全文学的一次反动。在时代精神上也契合了改革开放学习西方文明和先进思想的社会思潮,这种进步思潮反映到文学中来,便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的文学革命,这种革命首先表现为形式上的革命。中国当代作家们尤其年轻的一代,他们不满以往的传统模式和八股传统,希望学习西方文学借鉴西方作家的技巧,并与本国的文学创作相结合,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表现形式。这种努力表现为一大批新老作家在形式上不断探索,主要采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比如王蒙的早期小说,以及以池莉《烦恼人生》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等等,总体上这个时间的小说,在内容上创新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形式上,借鉴西方早已出现的先锋小说和新潮小说的形式,多数以形式的创新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革新既体现在语言上、叙述风格上,也体现在故事结构、文体等方面,这个阶段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集中向外国同行学习的时期,作家们力图在形式上寻求一种突破,一改以往传统单一的叙述方式和刻板的表现形式,改变以往文以载道以及高大全的文学观念,各种形式不断涌现,流派纷呈。意识流、先锋派、新写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一并包收并容,并在中国当代文坛进行某种形式的复制和实验,文坛和读者对这种探索表现出相当的宽容、支持与欢迎,这使八十年代的文学实验和文学创作形成了文革后的第一个高峰,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取得了从来没有的自由,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时期的文学革命是与当时的全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相吻合的。但回过头来看,这种对西方文学技巧文学形式的学习,基本上还是囫囵吞枣式的生吞活剥,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就其本质来说,还是一种形式上的革新和风格上的变化。但它对当代文学和当代作家思维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中国作家第一次开始学会以开放的眼光来认识世界文学,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同时也开始以世界的眼光审视当代文坛和当代文学创作,文学开始有了创新的意识,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可以称得上一次文学上的革命。虽然还带有幼稚学步的成分。
什么是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
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综合来看,"寻根派"的文学主张是希望能立足于我国自己的民族土壤中,挖掘分析国民的劣质,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理想、价值标准,努力创造出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从作家选取的某个地域做为切入文化层面基点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把"寻根文学"划分为"城市文化寻根"和"乡野文化寻根"两个大范围。代表作家有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等。
寻根文学的内容
寻根文学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阿城和他的《棋王》;王安忆和她的《小鲍庄》;郑义和他的《老井》;韩少功和他的《爸爸爸》;郑万隆和他的《老棒子酒馆》;张承志和他的《北方的河》;李杭育和他的“葛川江系列”小说。这是寻根文学全盛期最受关注的作家和作品。至于莫言的《红高粱》,虽然影响也不小,但赶上了寻根文学的衰退期,一般不作为典型之作来看。寻根文学的影响就在于它在新时期以来激进而浮躁的现代化进程中挽留了传统的声音,在汹涌的西化文化大潮中努力发出民族的、本土的声音。这都是一种逆流而上的反拨。寻根文学的局限往往可以从作家的理论宣言和创作实践之间的矛盾中体现出来。韩少功等人口口声声要重新镀亮传统,给传统以现代的生命;结果却不约而同地以断裂性的思维让传统与现代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而没有达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写作预期。更令人惊愕的是,韩少功最早打出文化寻根的大旗,其创作却非“寻根”,而是启蒙批判式的“刨根”!
求大神帮忙,谢谢,请简述寻根文学的文化美学特征
寻根文学指的是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
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首先,寻根文学是一次文学寻找自我的思潮,其特点一是寻找民族文化、民族文学的自我,二是寻找作家的个性自我。寻根文学彻底摒弃了对生活和历史进行单纯政治层面剖析的创作手法,而把探寻的笔触伸进了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结构中去,超越政治批判层面而突人到历史文化反思层面。从宏观上说,它表现为现实主义时期文学进程中一种必然的深化、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批判、对人类理性天空的向往。尤为重要的是寻根文学虽然也写民俗,但并不停留新旧民俗的斗争上;虽然也写山野村夫,但并不一般地赞美他们的素朴纯真;虽然也描写国民的劣根性,但并不以批判封建礼教为重点。寻根作家的超越前贤之处,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主要也就是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认同,比如贾平凹商州系列,高扬秦汉雄风,王安忆的《小鲍庄》对仁学思想的阐释,阿城的《棋王》放射出道家文化的风流神韵,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的吴越文化,韩少功的楚文化儒思想??寻根文学是第一次自觉的浪漫主义的完成式。自然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三大问题(自然、生命、传统)之一。“回到自然”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口号和标志。许多寻根文学作家都不断返回,寻找个性自我,给自然注入灵性,“在自然中看到上帝,在上帝中看到自然”,完成了浪漫的叩问。比如农裔城籍作家返回乡土,如路遥、贾平凹、陈忠实、莫言等。又比如非主流作家返传统,如汪曾祺、阿城、何立伟。汪返回儒家传统,养心,养性;何、阿返回道家文化,追求无为而治,淡泊人生。
总之, “寻根文学”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上无疑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很多寻根文学作家也在创作时吸收了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但是,寻根文学也带有“复古”倾向,在思想倾向和价值估断上,显然表现得复杂而暖昧。大多数作家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却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潜入僻远、原始、蛮荒,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忽略对现实社会人生问题、矛盾的揭示,从而导致了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虽然寻根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是“昙花一现”,1987年就渐入式微。但它毕竟如一颗流星曾经划破过中十世纪文学的茫茫夜空,完成了一次对文学苍茫宇宙的浪漫叩问。
上一篇:个案论文格式模板
下一篇:毕业论文收集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