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性的心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3 14:26

性的心理研究论文

大学阶段是人们性生理成熟的决定阶段,也是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受中国传统性封闭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仍旧是谈“性”色变,很少有人来引导大学生在性方面的健康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对策》

【摘 要】大学阶段是人们性生理成熟的决定阶段,也是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受中国传统性封闭观念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仍旧是谈“性”色变,很少有人来引导大学生在性方面的健康发展。为此,文章主要介绍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及特点,以便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健康性心理的对策,最终形成对性心理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健康性心理;培养对策;心理咨询

一、性心理理论及其发展

性心理是指在个体性生理成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性征、性欲、性行为有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过程,包括异性交往、恋爱、婚姻等与异性有关的心理状态。根据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来看大学生都处于性意识成熟时期,他们的心理能量主要投注于形成友谊、生涯准备、示爱以及结婚等活动中,已完成生儿育女的终极目标,使成熟的性本能得到满足。每个阶段都有它特定的社会化的任务,如果社会化过程出现障碍(如中断、缩短、变异),以后将可能是导致人格障碍的一切心理疾病的病根。

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一)性器官和性生理迅速发展与性心理尚未成熟的矛盾。大学生大都已年满18岁,在性生理方面发育已走向成熟,对异性的爱慕还具有生理的本能性和朦胧性特点;在对性冲动的自制性、对性的审美情趣,性爱的技巧等方面还存在着知识的盲区。

(二)对恋爱的渴望与对异性心理了解不深的矛盾。大学生有了对恋爱的渴望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异性心理的了解并不深,不能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在恋爱期间,双方常争吵、生气、发生矛盾,乃至轻生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三)性的身心需求与社会规范和道德责任的矛盾。从性成熟到形成合法婚姻,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此段时间即所谓的“性饥渴期”、“性等待期”。恋爱中的男女青年独处时常会产生强烈的相互吸引,相互爱抚、接吻甚至是性交等性行为,而这些都与传统教育、社会舆论和道德责任相违背,在内心可能会引发道德焦虑。

(四)开放的性观念与表现上文饰性的矛盾。当大学生常处于理智与感情矛盾的漩涡中,在理性认识上认为自身应该保持贞操或希望对方要遵守传统理论道德,但在爱的激情下,又不愿受传统观念束缚,压抑自己的性欲。

(五)情感依赖较重,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恋爱期间常常显示出依赖心理,特别是女性在恋爱中更为依赖男性,一旦男性一方出现什么变化,这位女性将是痛苦不堪,有的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三、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惑

(一)性生理困扰。(1)性体像的困扰。自我对身体形态发育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不能以科学的眼光正视自己生理方面的发育情况。(2)遗精或月经的困扰。部分女性伴随痛经现象,这不仅使得女性身体不舒服,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还让他们的心理受到影响。男性由于体质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遗精的次数和频率是不一样的,部分遗精现象频率多的男性认为自己不洁,思想里都是些杂念,有的甚至自己看不起自己。

(二)性心理困惑。其中性别认同困惑是一种心理疾病,在我们大学生中也存在类似的人群,特别是变性人更易于抑郁、焦虑、自杀,这种心理疾病不及时给予治疗将对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三)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性神经病、性别认同紊乱、攻击性性变态、隐匿性性变态。

四、大学生健康性心理的培养

(一)树立科学的性心理意识,学会获取科学性知识的技巧和方法。首先,科学性知识获取的渠道千万不能只是那些色情片中的部分夸张手法所宣传的知识,学生可以从一些权威发布的科教片或理论著作中获取知识,家长或者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引导和推荐属于科普类的知识读本给学生。其次,从儿童期就要教育孩子学会认可自己的性别,要教育孩子个体的心理行为如何与自身的性生理发展状况、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保持一种和谐状态。

(二)塑造高尚的性人格。高尚的性人格是性心理健康的保证,首先要欣赏自己的性别角色;其次要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意志力;最后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性面前我们必须要树立高尚的性人格,才不会既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

(三)积极调控自我,恢复心理平衡。首先,将性冲动转化为精神追求,如提高学习成绩、参加社团活动。另外就是转移性冲动,可以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其次,学生要消除对月经和遗精的焦虑。生理期保持舒畅的心情,家长、教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再次,正确对待性幻想、性梦和手淫。特别是手淫,并不是病态。最后,调节与异性交往的不适,注意区分好感、喜欢与爱情,交往时把握好尺度。

(四)避免性骚扰的侵害。首先,应当维护自立、自强的自我形象,做到举止大方、行为得体。一身透视装可能成为部分意志力薄弱男性犯罪的导火索。其次,大学生要学会一些自我防卫的技巧和方法。

(五)寻求心理咨询。一女生小姜暗恋一位年轻男教师,小姜性格内向,不善于向他人诉说自己的心事,只能把对青年教师的爱恋之情深埋在内心深处,久而久之,该女生出现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发呆的现象,学习成绩下降,严重地影向了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过分沉溺于性幻想之中,也可能会导致性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后果。出现这类情况时,可以求助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倾诉压抑的情感,丰富生活内容,转移注意力,树立健康的性爱观念,缓解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 沈弈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 赵树勤.女性文化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张洁(1985- ),女,四川人,玉溪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学、心理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性心理健康论文

急求一篇大学生心理课的3000字的论文!!!

  恩 呵呵 明白 再给你一篇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 性心理 网恋心理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 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04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01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85.98%,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67%。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03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经验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面对大学校园中越来越多的网恋现象,大学生们持什么态度呢?调查显示,多数(占65%)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既不明确表示反对,也不公开表示赞成。而对网恋明确表示赞成(占12%)或反对(占24%)的都是少数。但对于网恋是否有可能成功,受访者的回答分化较大。8%的被访者认为“十分可能”,认为“有一点可能”和“不确定”的分别占到36%和28%,另外还有25%和4%的被访者选择了“不太可能”和“绝对不可能”。在整体上,对网恋成功持乐观态度的大学生要更多一些。乐观者认为,网恋更注重思想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爱情应该更加牢固,成功的机会也比较大。而悲观者则认为,网上聊天是网恋初期相对单一的了解方式,这种方式使双方缺乏实际的真正的接触和了解,因此.很容易“见光死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大学生性心理与保障500字论文3

论性
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
平易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
专业性
是区别不同类型论文的主要标志,也是论文分类的主要依据。
实践性

求一篇心理学论文《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只要与大学生性别意识相关的都行。谢谢了。

一、性别意识的内涵
性别意识,是近年国际社会流行的一个新概念
即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和
文化等现象,对性别进行分析和规划,以便防止和克
服不利于两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这是观察社会的
一种新的视角,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男
女两性及其规范,对其加以重新思考和评价。目的
在于消除两性成长中的文化壁垒和障碍,避免两性
差异的扩大和加深,促进两大性别平衡、协调发展
它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时代特征,与人口意识
环境意识、人权意识同属于现代意识的范畴。
性别意识是一种觉醒,是对传统父权社会规范

下性别关系的挑战。性别意识对性别的分析和规
划,主要从性别特质、性别角色方面进行。性别特质
是社会文化所认可的性别特征,包括不同性别的表
象、行为和人格等;性别角色指社会基于性别的不
同,赋予两性不同的行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
由于性别特质最能反映社会性别的本质,所以在性
别的分析和规划中,人们更多地是分析传统性别特
质,规划新的性别特质。
二、建立性别意识是大学生
人格塑造中的重要内容
1.大学生的人格形成与性别有密切的关系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影响着一个人
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是支配行为的最本质、最核心
的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
系最为密切,积极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促进良好
人格的形成。同时,不良的人格特征也往往成为心
理疾病的基础。
大学生与其他人一样,其人格并非与生俱来,而
是在其生理素质基础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受教
育和与他人相互交往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生理基础即为性别。性别本身仅仅是作
为区分不同性质个体的自然要素,却在社会环境的
作用下,给个体的心理、行为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带
来深远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个体的人格。
在大学生人格形成的进程中,性别因素一直在
起重要作用。根据社会性别理论,我们知道人的性
别可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即每个人除了自身

的因生理差异而形成的自然性别之外,还有社会由
于男女的生理差异而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期
望、要求和限制,包括群体特征、行为方式、职业分工
和社会地位等。这种社会性别不仅仅是男女的不平
等,而且在男女之间划分出泾渭分明的性别人格沟
壑。男性要具有工具性!、主动性!的人格特质,
而女性则要具备表达性!、被动性!的人格特质。
有性别之分的大学生,出生之初就生活在社会对他
们性别的不同期望和塑造之中,来自于家庭、社会,
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性别上的教育,男女应该各自具
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已经内化为其思想。近年来
对于大学生人格所作的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
男性应具备勇敢、刚强、独立、豪放等特质,而女性应
具备细心、整洁、温柔、顺从等特质。这些人格特质
带有典型的性别因素,和社会性别规定的人格属性
模式不谋而合。
同时,大学生性别人格思想也积淀成与性别角
色期待相一致的人格,即所谓的性别类型化人格。
他们依据社会性别来认知应有的人格内涵,依据社
会性别来评价自身行为的合理与否,努力使自己的
人格符合社会文化的规定。社会性别图式成为思想
和行为的指导标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尽管存在着个体的
性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差异,但作为男女两大性别类
型的人格特征,还是十分明显的,大多数表现出社会
所期望的与性别相符的人格。大学生的性别与人格
之间呈现出互为的关系,人格通过性别来表现,而性
别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2.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片面性
显而易见,大学生的性别因素对人格塑造有重
大影响。这是否是好事?是否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
全人格?答案是令人遗憾的。健全人格的显著特点
是个体有着体贴、关心、善解人意、利他的共性特质,
包容、豁达、民主、尊重的开放特质,积极、活跃、敢
为、精力充沛的自信特质,其外在的思想、行为、情感
表现与内心是协调一致的。否则,就会出现认识扭
曲、情绪变态、行为失控等问题。
大学作为走向社会的前沿阵地,学生们从进入
大学之日起,就开始为走向社会作准备。逐渐成熟
的性心理作用,使他们潜意识里的性别人格特质概
念更加明晰。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他们也
学做真正!的男人或者女人,追求男人味!或者
女人味!。殊不知,这种学习、追求,是强化了传统
的性别特质文化,人格上是在自觉不自觉地定位发
展,实质是片面发展、扭曲发展。根据健全人格标准
来考察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发现他们不仅头脑里的
性别人格特质观念强烈,而且行为上有的表现也很
明显。他们认为男人是太阳、是山、是天,女人是
月亮、是水、是地!;男人为金钱、地位、家庭而奋
斗,女人为爱而活着!。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方
式、闲暇活动、性别特征、职业和发展期待等方面都
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相当多的人甚至认为这些差
异是自然的、正常的。![1]1-2大学生中流传着一句
话,哲学叫女人走开!,意思是充满理性的哲学领
域是男性的天地,女性是不能涉足的。显然,大学生
把健全人格特质分解属于不同的性别,过分张扬作
为自然性别的人格特点,人格的发展方向上认同于
传统的性别类型化人格。
人格片面性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是心理上
的冲突。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都兼有男性
与女性的人格特质。人格片面发展,无形中会极力
压抑异性人格特质的发展。这样一来,个体容易自
我设限、自我压抑,在生活及精神上产生困扰,负面
情绪体验较多。传统性别人格认为男性应该孤傲、
沉默,于是为了树立大众期望的男子汉形象,男大学
生们极力掩饰自己的脆弱,极有可能出现焦虑、低自
尊和心理压力,甚至人际交往也出现问题。一些男
大学生乐群性低,不易与人沟通和合作,适应集体的
人际关系环境较慢,在成长过程中易受环境不适应
的干扰;传统性别人格认为女性应该依赖,可是现实
社会的激烈竞争又不允许女性柔弱,于是有的女大
学生忧虑、抑郁、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焦虑,时常感到
困扰,易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这正如美国学者玛格
丽特?米德在研究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时发现
的,由于特定社会中两种社会人格及性别支配、性
别限定人格的存在,使出生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人都
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2]268
由此可见,性别心理的社会化,使大学生人格成
长,并不是按照人!,完整意义上的人塑造,而是带着
性别的标签操作,从而形成了片面的人格。社会性别
的培养过程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一个扭曲人格的过程,
把一个完整的人培养成为一个不完整人的过程。
3.性别意识教育是纠正大学生人格片面发展
的手段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学阶段是至关重要
的。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此时的大学生处于身心
?89?
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
殊阶段,因而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与定型的关键时
期,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对学生人格形成有极其
重要的影响。
当然,大学生是成年人,多年的受教育和参加社
会实践已经使之形成了一定的人格倾向性,他们的
心理面貌在不同的生活情况中都可以显示出相同的
品质,构成稳定的人格。但是,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
味着它是不可改变的。如前所述,社会环境是性别
人格特质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可见人格也具有可塑
性,它随着现实环境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或多或少
地发生变化。由此可以推断出,通过一定有效的教
育策略改变大学生的片面人格是可行的。
性别意识教育就是促进教育有效的重要策略之
一。一方面,大学生已有对性别问题探讨的向往与
自觉。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对性别人格的认识尽
管有传统文化的沉淀,但现实的环境变化还是使他
们对性别人格的定位充满了困惑和焦虑。为了把握
自己、发展自己,他们十分向往明确的答案,以指导
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缘由的现状,证明他们特别需要正确的人格知识和
观念。如果没有有意识的专门教育,他们仍然只能
象以前那样,从传统文化、个人经验、社会职业及其
分工的现实中,吸取仍是错误的性别人格规范,再次
轮回到历史的经典之中,形成扭曲的人格。因为科
学的人格知识是不可能自然生成的。更何况大学生
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正确的性别人格定位,不仅关
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成千上万未
来家庭的质量和未成年人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男女
平等的进程,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带来新的文化
气息。
由性别意识概念的本身,人们自然地认为性别
意识教育的目标是最终实现男女性别平等、男女和
谐相处。目前高校的性别意识教育也紧紧围绕此种
理想状态操作。毫无疑问这没有错,作者只觉得仅
此是不够的。性别意识教育还可以拓展到对大学生
人格的塑造上来。这种塑造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
想品德课里的心理素质教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心理咨询,而是从性别人格的健康发展角度进行塑
造。换句话说,大学里的性别意识教育应该立足于
大学生的人格现实状况,对大学生现有的人格特质
进行性别分析,剔除大学生前期性别社会化过程中
形成的不利于其心理成长的扭曲人格,着眼于大学
生未来成长与发展规划,使之逐渐成为完整意义上
的人。因此,极有必要尝试从性别意识教育的角度
入手推动人格塑造。
性别意识教育要注意从人!,而不是单纯的
男人!或女人!的角度出发,不要有预定的发展模
式,要将大学生从传统性别规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在发现个体人格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引导和帮
助,尤其是将他们隐藏或者退化了的异性人格特质
开发出来,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社会化时拥有优
秀的人格特质。简言之,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逻辑
起点是完整的人!,大学性别意识教育应该而且可
以成为纠正大学生人格片面发展的手段。
从性别意识角度塑造大学生的人格,主要是抛
弃性别类型化人格,培养双性化的人格特质。根据
美国心理学家贝姆的双性化概念,每个人皆具备男
女两种性别特质,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境有弹性地展
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表现适合该情境的合宜行为。
男性可以不安,可以哭泣,可以表达情感;女性也可
以果断,可以主动,可以发挥理性。男女性都兼有传
统意义上的男女两性的人格优点,既坚强独立,又温
柔细心。许多研究显示,能够展现出双性化特质的
人,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人际关系
处理上都有着较佳的能力,心理发展也和谐。
在具体操作上,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学习社会性
别理论,拓展其视野。修正大学生在性别角色和性
别特质上的认知系统,并加以重新建构,社会性别理
论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其次,赋权于大学生,不断
增强掌控人格自我发展的能力。引导大学生重新检
视自己的成长过程,剖析、质疑既有的生活经验,促
使其性别意识的觉醒。最后,鼓励大学生重新建构
新的人格特质,完善健全人格。要指导大学生破除
性别樊篱,不受性别的限制和压抑,尽力发挥自身的
潜能,培养双性化的人格特质,使人格全面发展。
三、性别意识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教育主体的性别意识
现在,高校要对大学生实施性别意识教育,已经
是呼声朗朗。但教育主体的性别意识问题,却没有
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政府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
2010)?中提出的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
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在中
小学教育中已有所反映,但高校的回应单薄。

上一篇:冬天论文答辩穿着

下一篇:学前男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