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视设计毕业论文
导视设计毕业论文
中外传统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研究建筑群落关系、建筑物的形态、建筑景观、建筑的区域性构造、建筑小品以及建筑物的装饰各方面,它涵盖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内容 摘要:本文着重从中外 环境 艺术 教育 方面作了比较,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教育现状作了例项比较,在景观设计和教育方面作了较深的对比,对 现代 和未来的环境艺术教育 发展 趋势有了明确论述,相信此文对从事这方面 工作的同志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 键 词:环境艺术 中外设计 教育比较
一、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1.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相融合例项现象
20世纪初, 中国 的室内设计主要由 建筑师来完成。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以自强的民族性格设计出一批富有民族传统的优秀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如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堂、中山陵藏经楼等建筑,室内采用传统八角形藻井装饰和梁枋彩画装饰,中山堂内装饰也是用传统民族色调构成色彩鲜明、富丽。当时在西方建筑和装饰风潮的 影响 下,也出现了兼合中西的折中主义的设计风格,在现代建筑结构和空间中,适当运用中国民族装饰元素如木构造型、彩画、纹样等。如1936年陆谦设计的上海中国银行的室内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处理手法和装饰元素 语言,做到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20世纪上半叶大量现代建筑的室内设计吸收了西方环境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修风格,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随着国家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不仅高档宾馆、饭店、写字楼建设装修形成热潮,大型商场、一般商店也开始步入装修大潮中。随着住宅建设的加快,民用住宅的室内装修逐渐成为装修的主要领域。因此,室内设计从公共场所走向民众日常生活领域,不仅极大地扩充套件了设计范围,更使一般民众从室内设计中体验到了艺术设计的价值与审美情趣。可以说,室内设计是整个艺术设计中涉及面最广、涉及人群最多的一个专业领域。环境艺术教育也成为根本改变生活环境、迅速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开始于1957年。首先中央工艺 美术学院成立了室内装饰系,1988年因专业的拓宽而易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设立室内设计专业。至今已有100多所院校设立了本专业,室内设计的专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毕业生呈供不应求的趋势。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发展空间很大;二是 历史 不长,基础不厚。在近2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虽然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但在 经济 利益驱使下,大量非专业人员从事这一行业致使其领域鱼龙混杂,许多设计处于抄袭模仿阶段,尤其是照搬港台地区及日本和欧美的设计,甚至不顾功能、不分场合地照搬。有的设计人员一味地迎合甲方低俗的要求,为求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有的堆砌材料追求所谓豪华高档,而缺少真正的设计。如果与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相比,我们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优先发展环境艺术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设计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已有设计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当代环境艺术教育就是以现代需求改造旧的城区为中心,使之满足现代人的新需求,但要保持旧城市的尺度,旧的面貌,包括旧建筑的面貌和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保留旧城市的完整的面貌,赋予它新的功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将欧美环境艺术教育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设计,探索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商业潜力的环境艺术教育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2.环境艺术教育层面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不论是在 实践层面还是在 理论 层面,关于“新”与“旧”的命题,总是被人们特别关注,追“新”本身就是设计思维的“卖点”。在绝大多数的设计领域中,几乎都是以追“新”为原动力的。其陈腐应归咎于传统 文化,欲求中国之新昌盛,必要求“新”意,要“现代化”,其深层的意思其实就是要“国际化”。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西边认为旧的,东边则以为新,只因中部隔着一条河。而在这条河上,缺的仅仅就是一座桥。于是,结论就大相径庭,其严重性不亚于瞎子摸象。在我们的生活经历里面,世界上的事物及其变化 规律 之本质,难道不是更多地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吗?
设计的技术化倾向的教育思维已经成为设计开展的阻碍,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 *** 著 社会 的新的消费模式的产生,设计师疲于奔命或仅仅满足于客户的一般要求,中国的现代设计长时间内在低水平上重复。与之相应,现代设计教育也以培养市场需要的设计专业为目标。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离市场太近,缺乏理想,缺乏创意,已经使原本最有活力的中国设计停滞不前。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思考与人类对于“设计”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思考的主题结合起来,将广阔的人 文学科的内容带入设计教育学科,让环境艺术教育者成为具有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的人,才能创作出对人类的今天及未来有益的设计。
二、中外现代环境艺术教育趋势
教育应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机制,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工程。抓住机遇,必须实现产业链上的突破,提高艺术设计和生产的总体水平。产业提升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它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稳步迈向国际舞台搭建了持续不息的能源再生基地。
促进学科发展和教育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走向社会、宣传自我和提高社会影响的平台。通过学术论坛、大型比赛、大师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成果,同时也将世界上最好的环艺设计成果和教育成果引进中国。
通过展览、比赛促使学生努力适应市场,融汇东西方文化和 时尚 ,促进我国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竞争意识,发掘人才和推荐人才,出版各个专业方向的作品集,向家长、学校、 企业 和社会各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压力与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学生 学习 和创造的 *** 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 教育 机制方面实行学分制。学生将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等方面真正成为“上帝”,使学生读自己想读的专业,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变成可能。这一举措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实惠,但也给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和办学条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学科淘汰机制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同时对各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警示”和促进作用。
实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由学生对每一门课程的任教老师进行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的评估打分,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两年内缓升 职称,情况严重的须限期调离。这种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的 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真正起到了推动作用。基本形成科研与 科学 紧密结合,立足为学科服务的宗旨,把教师按照功能 研究 、人体 工学、博物馆建设、市场营销等进行规划,每一个团队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合并的团员形式组成科研小组。科学意味着创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深化的环艺设计教育改革精神。
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动传统教育机制的创新,以科学 文化的进步提升教育文化品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纪元,树立 中国 环境 艺术 教育的新形象。走国际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中国环境艺术走品牌之路构筑了持续不息的人力再生资源的开发基地。
1.现在和将来的设计需要彻底转变对 自然 环境的态度,转变与使用者以及内在 科技 的关系。尽管有不断的尝试,但箭镞环境上生态与科技的落后状况总体上不应该成为保持箭镞环境艺术方式的连续性或者采用传统表现形式的借口。需要在真正合适经历过考验或者说从更长的时间概念上可以算作“正确”的方式与常常伴随“正确”出现,又通常不会受到质疑的其他现象和方式之间做出明确区分。
2.在找寻适合当代和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 语言方面,打破传统定型的设计概念,代之以对与“工程”全面的诠释。需要设计师与工程师理念一致及多区域的知识,如纺织工艺、仿生学、时装和飞机制造等。用比盘的思维、细致和付出成就了很多设计,记录我们至今的成果。
三、中外环境艺术教育新理念
中外环境艺术教学思想、形式、结果的比较,并非是中国的学生与外国学生的比较,而是中国教师与外国教师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所产生的现象,是环境艺术教育的观念、思想、教育 方法 和形式的差异的比较。对学生年龄、 心理等特点的不理解,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创造等的压制,是一种由非艺术技法训练***中国传统临摹***和非艺术设计 理论 体系所组成的非艺术设计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不能适应 社会 发展 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的。因此,学生只有被动地、盲目地再现可能,却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与审美的余地。
课堂教学不应是黑板***范画***——学生的眼睛——学生用手把样板设计下来,尽管这种拷贝、克隆的技术不断提高,这种没有心的参与而只是简单地从眼到手的过程,不能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流于形式。新世纪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环境艺术教师必须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和不同寻常的想法,教师要向学生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教师要为学生自发地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教师要给学生 实践或 学习 提供一个宽松的、一般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自由想法的环境。
教师要认真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弄清环境艺术自主发展的模式与灌注式、放任式、参与式本质的区别。教师应搞清在指导学生怎样学的 问题 上,关键是弄清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清醒自觉与盲目糊涂、立学高校与低产尝试之间的区别。在“怎样指导著学生自主地学”的问题上,关键是教师要站准位置,扮好角色。站准位置就是教师要站在“侧位”,从旁指导学生自主发展,不要站到前位,“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那是“越位”,也不要站在“后位”跟着学生跑,那是“不到位”。做到“守位,及时补位,不越位”,合理把握导的“度”。教师要有善于培养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自发性与原创性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只去喂学生或让学生形成等你喂灌的意识。不能用“统一标准”培养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的想象力、个性品质、艺术创造力,民主性、人文关怀精神,应增长学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变迁能力。
1.应给环艺设计学生一些宽松的学习氛围。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应是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制。
2.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实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人文、科技课程的整合作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关联,与 现代 新学科、文化、地域、 历史 、生活沟通起来。强化环境艺术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创造思维能力。
3.中国环境艺术教育若要与世界环境艺术教育同步发展,应从加强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入手,促进校际间、地域间、国际间环境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以达到加快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发展步伐的目的。
4.重视工艺 美术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扩充套件环境艺术教育的 内容 和表现手段,制定与终身学习、资讯化社会相对应的多元化的环境艺术教育目标。
5.重视跨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由于每个人出生以后所受文化薰陶对他有决定性的 影响 ,因此每个人都是其母文化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应逐渐开阔视野心胸,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能用文化的观点把世界上所有大小新旧文化都平等看待。
6.开放式办学。在高科技产业区域内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这个设计中心主要负责举办展览,设立设计奖,安排设计 报告, 组织召开设计学术研讨会,出版设计专著、杂志等,并且聘请有关 企业 作为技术专业教学力量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保持领先的地位。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还应与周边 建筑规划、房地产等部门保持紧密 联络,这样可以直接掌握 时代 的脉搏,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鼓励学生到企事业长期 实习,让学生有目的选做课题,并由环艺专业的学生与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在互相协作中,了解企事业具体运作中的消费者的调整、市场 分析 、产品定位、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中的每一个过程,在市场商业竞争中获取最大的成功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广泛和基础学科的深入探索,崭新学科不断被发现……这一切,都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教师只能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不断地学习,同时又要不断去传授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为下一代当好“二传手”。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者和培养者。应该激发学生对环境艺术爱好和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水平。
参考 文献 :
[1]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 1995
[2]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 商务印书馆 1997
【摘 要】世界最早的地铁标志在1918年的伦敦被正式使用并沿用至今,地铁寻路系统伴随着地铁的成长不断发展,有着悠久地铁历史的国家在多年的设计积累中使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更加合理。现如今,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不仅具有导向与指示功能,同时它还成为了城市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本文选取了伦敦、墨西哥、北京、南京四个城市,从城市文化这一视角对各城市的地铁环境视觉设计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地铁 环境视觉设计 城市文化 比较
环境视觉设计,被美国SEGD***环境图形设计协会***称为为环境图形设计是一门复杂性和融合性很强的设计门类,与许多设计学科相关包括平面、建筑、室内、景观、工业设计等所有与导向、资讯与特征传递、环境塑造相关的视觉形式。由于这一设计门类以视觉为主要传达媒介,所以也被很多人称为环境视觉设计。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主要涉及地铁站内、站与站之间的寻路系统,指示牌、标识图形、动态环境、形象设计、站内壁画、主题环境等。
1.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起源
地铁环境视觉设计起源于地铁初创时期。19世纪60年代,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在伦敦诞生,并一直是世界最发达的地铁网路之一,伦敦也被称作“建在地铁上的城市”。为了帮助乘客辨识地铁站的方位,地铁标志成为很多城市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起点。本文介绍的四座城市,他们的地铁标志各具特色,采用了不同的符号元素,墨西哥与南京地铁的标志由“Metro”中的字母M结合城市特色设计而成,北京地铁标志则由“北京”、“地铁”、“轨道”三个词的开头拼音字母组成,而伦敦地铁标志由于设计最早也最有故事。20世纪初的英国受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具有大工业生产特色的几何图形成为很多设计师运用的元素。伦敦地铁运营总监弗兰克·毕克***Frank Pick***从交通工具的特征出发,结合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组织规划了以简洁的小圆盘***Roundel***为主要元素的伦敦地铁标志,届时又聘请了著名字型设计师爱德华·琼斯顿***Edward Johnson***将其设计的“地铁体”融入到小圆盘标志,设计出了全新的伦敦地铁标志,并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式使用,成为全球第一枚地铁标志。伦敦地铁标志的红色圆环即像车轮,又像地铁的圆形隧道,很好的突出了伦敦地铁的特征。随后,小圆盘标志通过改变蓝色横条内的文字,成为乘客快速辨识的站名牌;通过改变色彩成为伦敦不同交通工具的标志。如今,小圆盘标志完全成为了伦敦,甚至英国的象征。
伦敦地铁开创的另一个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先河是伦敦地铁地图。1933年电子工程师亨利·贝克***Henry C. Beck***突破了实际空间位置的束缚,设计了举世闻名的伦敦地铁地图。他不仅将蜿蜒的线路简化为规范、均衡的水平线、垂直线和45度折线,而且还利用不同的鲜艳色彩来区别每一条线路,结合“地铁体”的站名标注,帮助乘客快速识别每一个站点与线路,形成较为准确的伦敦地铁站点分布认知。伦敦地铁图标准化的视觉识别设计开创了现代地图设计的新模式,也成为环境视觉设计最早的典范。
2.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文化特色比较
2.1伦敦地铁文化特色
伦敦地铁不仅是伦敦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文化与艺术的殿堂,从1908年首次推出地铁海报专案以来,伦敦地铁一直吸引著众多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为其创作。从精美的口袋版的地铁地图封面、活动海报、站点海报、壁画,到别具特色的文化纪念品,伦敦地铁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史蒂文·赫勒***Steven Heller***和路易丝·菲利***Louise Fili***在他们的著作《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一书中评价,英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开始于伦敦地铁系统,并由此向外扩充套件***Modern English graphic design began underground and surger upward***。[1]伦敦地铁由于建设年代跨度大,所以即便是在车站的建筑形象与装饰上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设计风格,这为乘客辨识站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后期的纯钢铁架构,现在钢化玻璃站台,相互之间看似缺乏统一性,但却很好的展现了伦敦地铁1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每条线路的环境视觉设计中不仅可以看到伦敦文化与历史的踪迹,同时也是英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历史。
2.2墨西哥地铁文化特色
墨西哥城的第一条地铁线建成于1969年,在对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中,墨西哥城对城市文化采用了独特的设计构想。由美国著名的空间导视系统设计师兰斯·威曼***Lance Wyman***设计的墨西哥地铁站名符号,开创了地下交通空间导视符号运用的一个先河。每个车站根据站点特殊的历史文化或者外观形态进行图形化设计,形成独特的站名符号,并将其编入地铁地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理工学院站的标识是不远处国家理工学院的校徽,而萨帕塔站的标识则是1910年墨西哥农民运动领袖萨帕塔的头像。
图3 墨西哥城地铁独特的车站标识
墨西哥城地铁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浓郁的文化氛围。1984年墨西哥 *** 启动了“地铁文化空间”计划,定期在地铁站内举办不同主题与形式的展览,以及文化活动,使车站成为反映墨西哥各种文化的重要视窗。2004年开始的“地铁读书计划”也成为墨西哥地铁别具一格的地铁文化特色。地铁在营运的高峰时段向乘客免费提供书籍,不仅帮助乘客打发无聊的乘车时间,也有利于市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3北京地铁文化特色
北京地铁作为中国最早开通的地铁,对我国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有一定的表率作用。首都城市大气磅礴的文化特色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其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中。现在的北京地铁除了有精美的壁画、完善的寻路系统、指示牌之外,在环境视觉设计方面非常注重车站建筑设计与主题环境的塑造,从细节到整体格调与文化气息的营造都有了很多的思考。如,雍和宫站,在地铁出***建筑的设计上能结合站点文化特征采用仿古建筑形式朱墙青瓦,站厅与站台红色立柱、汉白玉栏杆都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2008年建成的地铁奥运支线采用“一站一主题”进行设计,演绎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森林公园站的“白色森林”, 奥林匹克公园站的“水世界”,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等都是以主题环境设计的方式进行环境视觉设计,展现站点文化特色。 2.4南京地铁文化特色
南京地铁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人文地铁”的概念,在地铁二号线及一号线南延线打造了风格各异的、富有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墙。站内的文化墙与周围环境呼应,起到文化导视的作用,乘客通过直观的视觉印象可以了解站点所处的区域环境。如,夫子庙附近三山街站的壁画以夫子庙灯会为主题,以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场景,点名了站点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区域文化。南京地铁二号线文化墙的创作则打破了以往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一站一景”,主题与所在站点历史文脉、环境特点或重大事件相连的创作方法,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设计主题。通过将传统节日与车站站名组合产生谐音寓意,或节日与地域特点结合的方式对整条线路的壁画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如,兴隆大街站对应“国庆节”设计了以载歌载舞的56个民族人物为元素的巨幅壁画;苜蓿园站讲述的是牛郎织女“七夕”的故事;莫愁湖站是“端午节”赛龙舟。
3.总结
由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地铁建设相对较晚,所以不如像伦敦这样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地铁,具有浓厚的地铁环境视觉文化积淀,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地铁环境视觉设计在借鉴了很多城市的优秀案例后,拥有了较高的设计起点,从而发展迅速。随着时代的转变,设计师们也开始意识到城市文化对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地铁环境视觉设计在追求寻路与资讯传达功能有效实现的基础上,各个城市开始思考更加人性化,并具有一定城市文化特色的地铁环境塑造。很多城市在地铁线路建设之初就提出了“文化”这一命题,从车站建筑设计、主题环境、公共艺术、寻路系统、指示牌、APP等多个角度对城市地铁进行环境视觉设计。
事实上,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成为了地铁文化塑造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自然的将城市文化引入地铁空间,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一个城市与国家的标志。
参考文献:
[1]Steven Heller, Louise Fili. 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M]. San Francisco:Chronicle Books,1998:58
[2]马伶伶,李得伟. 墨西哥城地铁的特点及其对北京地铁的启示[J]. 都市快轨交通,2012,2***5***:139-142
[3] 奚协. 伦敦与南京地铁的视觉传达设计比较研究[J]. 艺术百家,2008,105***06***:140-150
学平面设计的人毕业论文可以写哪些
在中国做这方面的论文题目有太多要写的,如包装系统,绿色包装系统,包装材料等;还有环境导视,现在中国连环境导视这方面的正规材料都没有,更有很多地方可以去研究;还有就是标志和品牌等等。。。。
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貌似毕业时候没做论文哦= = ||||
咳咳~~~~但以工作经验来看,先设定一个企业,做出标志,然后是标志的应用,以标志为基础,做应用。
应用中用到的颜色和标志,要遵守基础部分中设定的规范。
VI包括:
基础部分(标志,标志规范、标志组合、标志颜色、辅助色...)
办公用品(信封信纸名片纸袋胸卡...)
视觉导视(楼体标牌、园区指示牌、户外广告、横幅、彩球)
车体识别(车体广告....)
PS:若设定的企业有产品包装的话可加一部分“产品包装”。
哎呀~白话这么多也不知道对你有帮助没啊~
要是...最后还要打印成本子上交的话,排版规矩些,就应该没问题啦~~
就说这么多吧~
END
什么是导视系统设计,有什么作用?
晟景文旅:爱情海景区导视
1、信息传达
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景区标识会帮助游客顺利的了解环境,并且做出正确的相关选择。
2、安排行程
健全的景区导视系统设计有利于游客在景区过程中合理安排景区行程,节约景区时间,便于游客更好地熟悉景区路线,了解景点、景区环境的概况。
3、维护秩序
标识导视系统可以反映一个景区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它的功能可以简化和组织复杂的环境信息,规范游客的活动范围,因此在维护景区秩序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
4、空间利用
完善的标识设计导视系统能够将景区的环境信息全面地展示在人们面前,避免游客们在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的情况出现,这样可以提高景区空间的整体利用率,从而将景区的亲和力得到提升。
5、景区形象
景区标识系统是游客对景区认知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景区标识导视系统在视觉方面可以通过其独有的艺术性设计在塑造景区形象和改善景区环境方面有积极性的意义。
四川晟景文旅,专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资源价值盘活与开发为导向,以“运营前置”的思维,致力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农业旅游目的地”提供文旅融合整体解决服务。
导视系统的概念
导视系统的概念
第一,导视系统必须具有引导、指示人们在空间环境中自由活动的功能,也烈地被感知。”导视系统作为城市其较关键的原因是导视设计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建筑学、信息学、符号学、人体工程学等多种学科交叉,又与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城市设计等多种设计行业交叉。
导视系统的这种性质造成了该研究领域缺乏确定性和精确性,概念模糊多义,难于界定且不易把握.
对于本学科的名称主要有三种说法:导视、导识、导向其共同点是都是为人们指明方向.
导视系统强调的是用眼睛看,通过视觉进行引导,引发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视觉上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导视系统是为了让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安全、快捷的识别环境,而将多种信息按照一定规范组合成的,以传递环境信息为目的设计的一个视觉信息系统。它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表现为标志、标志牌、标志物、路牌、告示牌、地图等每种形式的使用,都与其所处的环境特点息息相关,既是环境信息的载体,也是环境整体的延伸。它采用视觉引导的方式,通过图案、形状、色彩、字体、形式、材料等要素,传达关于环境空间的信息,给与使用者识别上的帮助。
本设计师田中直人、岩田三千子认为:“所谓标识就是‘记号’、‘符号’、‘信号’等,就是把想要传达的事情用记号来表示的形式和作法。”就是“导向”的基本功能。传达准确的空间信息,是导视设计的基本要求。导视设计的首要功能就如同一张地图,把各个场所、方位、设施、道路的地理位置准确、清晰的标明,例如体育场入口、卫生间、停车场等等。毋庸置疑,能否及时有效地传达空间地理位置信息,是评价一套导视系统的首要标准;
第二,导视系统还承载空间环境的精神意向,并完整清晰的呈现,便于人们更完整的“读懂”空间。“可读”不是简单的可视认性,可不仅包括表象特征的可读,也包含抽象意向的可读。“‘可意向性’,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有可能唤起强烈意向的特性。形状、颜色或是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向,这也可以称作‘可读性’,或是更高意义上的“可见性”,物体不只是被看见,而且是清晰、强烈地被感知。空间中的公共信息设施,应该有明晰的视觉架构,其形式、造型、质感以及其安置上应该与空间中的其他装饰一道,共同体现出城市的文脉,突出空间的精神意向,并被人们所感知。
第三,无论是作为前提的功能性,还是承载城市空间的意向性,导视系统服务于人,其本质功能是更好的满足人们使用时的需求。这就要求导视系统在信息呈现和意向承载的同时,可以与人沟通,以满足人们读取城市空间信息时的心理需求。我们在山清水秀的风景区旅游时,粗糙简陋的路牌、标语,会使导视系统设计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虽然指引了方向却破坏了环境氛围。这此境下,即便能够顺利的找到方向,游客的心情也必然会变得糟糕。与整体环境相和谐,体现作为承载空间信息的媒介,以及空间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者,能否在具体环境相下,更好地把人与环境有机的结合,也是评判导视系统的重要标准。
从导视系统的功能角度出发,一套完整的导视系统应包含五种类型:①空间类导视,是通过地图的形式反映空间元素的组织关系,使人对空间环境首先产生一个视觉的整体印象。②信息类导视,是通过文字、数字或图形的形式描述空间信息,同时也是对空间类导识进行必要的信息补充。③导向类导视,是通过箭头的形式标示空间信息的方位,帮助人们选择正确的方向。④识别类导视,是通过文字、数字或图形的形式描述空间信息,以区别空间的不同,帮助人们确定正确的目标点。⑤管理类导视,是通过文字、数字或图形的形式提示规章制度、流程、警告、敬告、宣教等信息,以提醒人们注意为目的。
设计亦是造物,不能只在物质功用上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要在情感认知上给人以慰籍和关怀。设计使人产生的情感体验,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心理活动特别是情感产生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的研究和分析,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各元素的组合与表现,通过表层的视觉感官给人传递情感信息,激发人们的某种情感。
导视系统的载体材质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金属材质、木材质、、普勒克西玻璃或者玻璃等。每一种材质都有自己的语言特征,都能表现个性独特的“表情”特质。材质是潜在的隐喻性语言,其本身不具有情感,意象承载的功能主要来自于本身具有的某种物理特性,这种特性决定了载体的形式和质感,并传达出特定的心理意向。
导视系统载体实质的存在于空间当中,就要有具体的规格与尺寸,这决定于导视系统需要呈现的信息量、安置空间的局限性、使用人数,使用者的视觉感知力、使用者的移动速度以及相关的法律条例的局限性等。
材质本身的承重力度与耐久度也是影响载体使用的因素之一。材质轻便,pvc制作成本也相对较低,但大面积使用时容易发生变形,不适于户外大型的导视牌的安装使用。古镇或自然风景区的导视系统设计需要融入环境,实质也是融入
历史。例如运用特异于环境的现代元素把导视系统设从古香古色的小镇中突显出来,显然不符合环境本身的历史纹理。尽管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做法可能会让来访者清楚地看到信息,但对于城市文化的破坏却会给人不和谐的刺激感,从而让人们不能很好的接受信息,不仅不能很好的实现导视系统的本质功能,也是对城市文化态度上的不尊重。
并且系统中每一个导视牌的安装方式都是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而定的,有的安装在油桶里,有的固定在水泥地上,有的固定在石墙上,有的甚至安置在树林里。这样因地制宜的制作方法,也是导视系统融入环境的体现。
导视系统的设计表现,从视觉语言上来看,涉及到图形、箭头、文字和色彩。从材料来看,涉及到石材、木材、金属等多种材料。从设计人群对象来看,涉及到老人、小孩和轮椅使用者、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以及色盲和色弱者。从人与物的关系上,涉及到人机工程学;从设计的人群对象和社会意义来看,涉及到通用性设计原则的思考,针对城市人群结构的复杂特点,导视系统也需要从多元化的角度来思考和设计,满足最大人群的空间行为需要。图形符号具有当作事物的记号和指涉对象的特征。在导视系统设计中,文字是传递信息内容的理性表达方式,而图形的作用是却是具象的。根据具体的实验,图形信息的快速文本比快,但也有直接感知的优势;而在二维平面内,图形所表达的一定数量的信息,所需要的面积比文字小,这样就可以优化设计内容,增加更多的实用信息。通过丰富多样的图形造型,使得整个系统活跃起来,增添了人在视觉感官上的美感,使公共视觉环境显得非常鲜明有序。图形在设计上往往有很多比较好的、可以利用的经验,比如在形状上要求简洁明了,不使单个图标看起来内容复杂,从而减少识别的时间过程等。注重功能性因素,相对复杂的图形会影响人们对图标的理解,使得在识别的时候失去了有用的应用价值。而且从功能的角度,符号学理论,表达,传递的是符号的含义,信息和知识的象征。符号是认识事物的简化方法,它是携带信息传达信息的同时,也是一个事物的特征。
材料是设计艺术本身不仅制约结构的设计和规模大小,也反映了材料本身的审美特性的物质基础。形状,材料成分,这将直接影响视觉的物质形态的性质和特点,触觉和嗅觉。同构默契,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成立了由人的主体移动,但事情往往就势表面纹理组织也启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逐渐与环境艺术标识系统,建筑,园林绿化,景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复紧密,除了木材,钢材,水泥,声,光,植被,煤气,自来水......几乎什么都可以作为礼物和组件。从不同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容易实现材料的设计
思想,必须具备一定的代价的人群的心理,物质的机制是不同的,影响人的视觉心理,选择美的重要因素,触觉体验舒适的材料完成系统标识符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人们悠闲生活节奏紧张的心理,对视觉感知体现出一种亲和力的人设计的,实现这一适应人群各种感官的结果
上一篇:焦作大学论文查重
下一篇:广播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