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现状研究论文
茂陵现状研究论文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征总体而言就是: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
汉茂陵石刻的艺术特征茂是:突出显示了汉代石刻气魄深沉宏大,风格豪迈生动,造型传神逼真、妙趣横生的艺术特征。
陕西汉武帝陵什么时候发展?
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征募工匠、徭役数万人,在槐里县(今陕西省兴平市)茂乡,开始修建茂陵。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葬茂陵东侧1公里处,墓像祁连山。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病逝,葬茂陵东,墓像庐山,与霍去病墓并列。 汉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二月,武帝巡游,病逝于周至五柞宫,入殡未央宫前殿,逝后18日,葬于茂陵。霍光追封已故的李夫人为孝武李皇后,李夫人墓迁至茂陵。 汉昭帝始元三年(公元前84年),茂陵被盗掘。4年后,有人在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买得墓中所葬玉箱、玉杖二物。 汉宣帝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茂陵复建置茂陵县,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居住此地。 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茂陵被盗掘。后河东功曹李友,入上党抱犊山采药,于崖石中得武帝地宫所藏杂经30卷,盛以金箱。 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5年),赤眉军退走长安,西行途中盗掘茂陵。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 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 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地方官吏在霍去病墓前竖石碑一座,保存至今。 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为茂陵和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墓前各竖石碑一通。今霍光墓碑已损,其余完好。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六月,关中东府渭南、华县、大荔回民起义,进逼兴平,本县回民群起策应。28日,战事延至茂陵一带,团练头领边献壁率众团丁为占据有利地形,抢登茂陵,因陵上无工事作掩护,回民以枪炮轰击,攻势凶猛,经半日激战,团练死伤400余人。 民国二十年(1931年)西京筹备委员会负责人张继,在霍去病墓北设立茂陵小学,于校内设立“茂陵办事处”,胡际平为主任,负责管理文物,并在墓南面两侧,修建两座瓦房,将9件石刻移至室内。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26日,日本学者水野清一在东京出版的《东方学报》第三册特刊发表《关于西汉的墓饰石刻——霍去病墓的石刻》的研究论文。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21日,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由张学良、杨虎城等陪同,游览茂陵。 1956年,茂陵文管所成立。所址位于茂陵东侧1公里处霍去病墓前。仅有3间瓦房,16件大型石刻。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茂陵、霍去病墓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1月11日,兴平县豆马村村民赵振秀在村北土壕起土时,发现西汉珍贵文物铜犀尊,积极交献国家。经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5月,茂陵文管所陈列室(即两间旧瓦房)整修完毕,16件西汉大型石刻开放展出。
关于焦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时,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还分封前代圣贤之后,经查访,他找到神农氏的嫡系后裔,就将其封于焦,建立焦国,因其为伯爵,故世称焦伯。春秋时,焦国被晋国所吞并,其后子孙即以故国为氏,称焦姓。
焦国子孙纷纷出奔,或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西徙陕西,或向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播迁。先秦时期,焦姓人于史书不显,表现得较为沉寂。西汉时,见诸史册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寿外,还有在《田延年传》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富人焦氏。东汉时,入载史册之焦姓有焦触、焦和、焦永,还有庐江(今属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东太守的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焦贶。这些资料表明,此际焦姓除继续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长江以北之安徽,长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鸡泽东)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
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胜。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以及五代十国虽造成焦姓人口锐减,但其繁衍播迁却是呈小规模、无序的播迁,原因是藩镇割据或各国分立,哪里还有战火不焚烧的净土。宋靖康之耻后,焦姓避居江东,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宋理宗时,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迁居浙江嘉兴。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迁于更广泛的南方其他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明清之际,焦姓人家大量出现于江南各地,同时人才辈出,声誉响亮,使得迄今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个著名的姓氏。
如今,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关于万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有哪些?
万姓的历史:春秋时期,芮国占据今山西、陕西间地,晋国则占山西一带,故早期万氏当发源于山西、陕西省境,此二省亦为后世万氏支系的主要源头。汉朝以前,万氏族人有入迁山东者,如战国时期有山东人万章,但两发源地仍为万氏族人主要繁衍生息之地。两汉时期,陕西扶风一带万氏族人枝繁叶茂,遂有郡望——扶风郡。
万姓的现状:万氏族人尤以山东、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多此姓,这四省万氏族人约占全国万氏人口的40%以上。
万姓的历史名人
1、万章
齐国人,战国时期孟子门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万脩
茂陵人,东汉名将。光武帝时历任信都令、偏将军等职,因功封槐里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3、万回
唐代高僧,曾预言安乐公主将被诛,玄宗可作五十年太平天子等事,其神异类此。传其一日忽求阌乡(今属河南省)河水,饮毕圆寂。
上一篇:毕业论文写的时间
下一篇:怎么知道论文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