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君悲剧研究论文
子君悲剧研究论文
这是我前两天自己写的一点读后感。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以青年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小说讲的是两个具有“新思想”的青年,自由恋爱,冲破重重阻力,走到一起。但是最终却以悲剧而收尾,反映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社会悲剧。鲁迅对当时“妇女解放”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即精神上的解放要以经济的独立为保证。小说对爱情,对婚姻,对人生都进行了探索。
鲁迅的小说读起来比较枯燥,但是如果仔细的阅读,也能收获很多。
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思考后,我有以下几点感触。其中很多大概也是鲁迅的观点。
“人的生活的第一要义是求生,在这求生的路上两个人应该携手同行,共同战斗”。所以子君思想的不成熟,追求到爱情后,仅仅安于做一个家庭主妇,在涓生被辞退后,家庭出现经济危机时,没能给涓生支持,反而“捶着人的衣角”,这是子君思想的时代局限性,是悲剧产生的一个原因。
爱是盲目的,恋爱中的两个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对方。涓生感叹子君“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其实子君并没有改变,变得是环境。涓生面对的是在两个环境下的同一个人。
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理想状态下,爱情不应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正如涓生所想:“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为了盲目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人必须首先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涓生与子君的感情是精神上的,不是物质上的。两个人“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但是二者关系解体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的拮据导致二人关系出现矛盾。子君喜欢的“油鸡们逐渐成为肴馔,阿随由我带到南郊去放掉了,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子君由此认定涓生是一个“忍心的人”。
“安宁和幸福是要凝固的。”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和创造”。涓生和子君走到一起后,成为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安于现状。“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自然与涓生的思想越来越远。两个人也逐渐出现隔膜。
子君的死涓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涓生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悔恨当中。“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面临感情危机,涓生认为新的希望在外子君的离去。“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
涓生没有负起虚伪的重担的勇气,将真实的重担卸给了子君。子君在旁人的严威和冷眼中选择了死亡。虚伪尽管对自己来说是一种痛苦,自己不愿承担虚伪有时候就意味着自己亲近的人承担真实的痛苦。这也是人生必须做出的选择。最后涓生“ 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 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
你如何看待鲁迅《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看法
记叙文一般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咏物等几种。记人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叙事要写出事件所蕴涵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是政治思想方面的,也可以表达某种哲理或某种情趣。
例文
一代文学鲁迅先生用他那犀利的语言,独到的文笔,写下了他唯一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文章《伤逝》,诠释了那个时代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的年轻人的爱情悲剧。子君是一个追求个性的女性。她愿意为了她爱的人而放弃家人,放弃理想,和自己心爱的人长相厮守。
她有一句话让我记忆匪浅“我就是我自己,谁也没有干涉我的爱情”。就因为她的这句话,涓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有个性的女子,并和她生活在了一起。是啊,人做到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去在乎别人的想法。我也是这样想的。曾经我也对他说过类似的话“只要我喜欢的。
谁没法说服我放弃”。但是,我还是违背了我的承诺,放弃了我爱的人。子君和涓生为了爱情,不顾世俗的干扰,毅然地走到了一起,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们的这份对爱的执著。开始的生活是很幸福的,男主外女主内。但是渐渐地,恼人的生活令他们的爱情有了隔阂。
繁琐的生活使子君从一个有理想,有个性的女性变为了一个发福的,常因为一件小事也和邻居争吵的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我是一个有理想的女生,我不想让自己的理想会因为烦人的生活琐事所抑制了,像子君那样过着没理想的生活。
爱情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创造。停滞不前的爱情不会长久下去。这是我从《伤逝》读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啊,爱情是人生的一部分,要不断发展变化才行。没有变化的事物就不会永存下去。在这两年的爱情里,我和他聊了很多,但是最近发现。
我们之间开始有点问题,每次讨论的都是那种很遥远,没什么意义的事情,而且老是重复。涓生是一个懦弱的男人。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很多人的非议,也因为他们的爱情,涓生失掉了唯一的工作,成了失业人员。好强的他觉得这没什么,认为能干的自己会找到工作的。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生活的压力像他们扑来,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生存都成问题了,爱情又从何谈起呢?涓生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也接受不了子君的变化,认为她的变化是她自己的原因,所以抛弃了子君自己生活去了。
我知道他不是那种没有责任感的男人,但是,未来的生活没有他想像的那么容易,因为他真正经历过的苦难太少太少。
论述《伤逝》中子君爱情悲剧的意义
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思想意义在于,从反面告诉我们: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真正实现个性解放,必须同改造社会的斗争结合起来,才有出路。也就是说,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有两方面: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原因和涓生、子君思想上主观原因。造成涓生和子君爱情悲百的客观原因。在客观上,他们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行为,既不容于家庭,也不容于社会。涓生在百无聊赖中等待子君就曾“我便要取了帽子去看她,然而她的胞叔就曾当面骂过我。”可以想见封建家庭礼教的代表子君的“胞叔”对“爱情自由”、“婚姻自主”是多么残酷。
子君的悲剧原因
子君是一个接受了“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的新女性。她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势力对她恋爱、婚姻的干涉、束缚。
因而,庄严地对涓生宣称:“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并不惜和封建旧家庭闹翻,毫不理会“老东西”、“小东西”和路人的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和涓生自由恋爱并建立起小家庭。
涓生是“五四”新思潮影响下具有某种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他跟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成了子君思想的启蒙者。他大胆地向子君求爱,而且爱得热烈纯真。为了爱情,当街上的行人投以讥笑、轻蔑的眼光,他即刻提起“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并且还跟朋友绝了交。
这样的时代强音,并付诸了果敢的行动。但是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结局。原因如下,一,封建势力的强大,五四时期虽然出现了新思想新文化,封建思想意识并不是即刻就被一扫而尽的,它仍然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扩展资料: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小说通过涓生、子君始以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终却落到悲剧结局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和社会的冲突:离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个性的解放和婚姻自主是无法实现的。
小说语言优美凝炼,富有诗的情韵;开头结尾部分有些语句的故意重复,不仅在结构上起着贯通前后的作用,而且有物是人非之感,加强了抒情气氛,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有些句子写得委婉含蓄,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深化了主题
“五四”时期,诉说婚姻不自由的痛苦,是许多青年的公意,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已成为当时个性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创作,描写男女恋爱的占了全数的百分之九十八,其中最多的是写婚姻不自由。鲁迅对个性解放的反封建意义,是予以充分肯定的,但同时也敏锐地发现隐藏在恋爱婚姻自由背后的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逝
上一篇:知网论文调整技巧
下一篇:物理论文外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