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知母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3-03-14 05:31

知母论文参考文献

浅析我国中药材的未来发展趋势
张绍波 曲影
( 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近年来, 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 尤
其是在加入WTO 后,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激烈,
各地纷纷兴起的“种药热”, 致使许多药材供过
于求, 市场滞销, 价格偏低。特别是一些年销量
在千吨、万吨以上的大宗常用中药材, 几年来一
直在低谷中运行: 如板蓝根、家种丹参、黄芪、白
芍、厚朴、茯苓等。但现在, 沉寂多年的中药材交
易再次活跃起来, 防风、贯众、银花等价格竟然
上涨了几十倍之多, 就连板蓝根、黄芪、白芍等
多年的滥市品种也被抢购一空。现结合中药材
市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预测一下我国中药材
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
1 中药材市的现状
1.1 幅震荡调整变化异乎寻常
受各地疫情影响, 中药材交易跌宕起伏,
变化异乎寻常, 整体走势明显好于往年。中药材
交易红火, 销量持续攀升, 品种升多降少, 呈现
出近年来少有的活跃态势。从时间来看, 每年
1~3 月份, 中药材行情由疲转畅, 交易比上一年
冬明显增多, 大部分品种价格稳中有升, 市场开
始复苏; 4~6 月上旬, 药材购销两旺, 批量成交
加快, 不少品种价格飞涨, 热点药材市价创历史
新高; 6 月份以后, 药材交易迅速回落, 跌入低
谷; 进入9 月份, 药材交易重现生机, 市场渐趋
活跃。
1.2 销量不断攀升, 品种升多降少
综观本年度的药材交易, 无论是销售量还
是销售额都较往年有大幅攀升。全国17 个中药
材专业市场的近300 种常用大宗药材的销售量
和销售额平均较上一年分别增长25%~48%和
33%~42%不等。其中, 价格上升的品种约占统
计口径的48.5%~54.3%, 价格稳定的品种约占
28%~33% , 价格下降的品种约占12.7%~
23.5%。
1.3 五大诱因催生药材交易热
药材交易红火, 虽然中间震荡起伏, 但整
体交易明显好于以往, 是难得的丰收年。出现这
种向好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3.1 受疫情的刺激, 药材销售旺盛。在狙
击疫情的战斗中, 传统中医药大放异彩, 发挥了
重要作用。一时间出现了抢购中药材热潮, 给疲
软的药材交易注入了活力, 拉动多数家种药材
走出低谷。
1.3.2 受旱涝灾害影响, 药材产量下降。我
国南方和北方先后出现旱涝灾害, 致使湖南、广
西、广东、安徽、黑龙江、吉林等药材主产区的市
场供给量严重下滑, 板蓝根、桔梗、白术、白芷、
生地、关龙胆等根茎类药材和北五味子、车前
子、山栀子、酸枣仁、柏子仁、春砂仁等种子类药
材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浮。
1.3.3 受禁猎禁采野生动植物和退耕还林、环
境保护等政策性因素制约, 特别是几十年来的过
度开发利用造成野生药材资源稀缺, 市场供应日
趋减少, 致使价格不断上升。野生药材成为市场近
年来追逐的热点。冬虫夏草、关防风、秦艽、野山
参、穿山龙、虻虫、马宝、林蛙油等野生药材一直处
于高价位。野生药材价格涨得最多的品种当属冬
虫夏草, 由年初的16000 元上涨到26750 元, 特大
虫草王已涨至41000 元的高峰。
1.3.4 出口需求增加。中药材出口呈现恢
复性增长, 整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我
国加入WTO 后, 中药材出口渠道拓宽, 销售范
围扩大。桔梗、北沙参、山药、黄芩、太子参、罗汉
果等品种出口顺畅。
1.3.5 受粮棉油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牵动, 部
分家种品种都不约而同的跟随农产品价格上浮。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明年中药材市场依然是优势与风险同在,
机遇与挑战共存。中药材总体走势将如下。
2.1 中药材出口走畅, 呈上升之势。目前,
国际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选择自然已成为不
可逆转的潮流。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
改变, 使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用天然药物替代化
学药品已成为今后国际医药发展的趋势。中药
的特色和优势顺应了世界医药的发展趋势, 中
药材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我国已加入
WTO, 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多, 国际社会对中医
药的认识不断提高, 因此预计明年中药材出口
仍将呈走畅上升之势。
2.2 国内药厂总体需求依然不旺。目前, 全
国药厂通过GMP 认证的企业尚不到一半, 将有
部分药厂被淘汰, 被认证合格的和即将认证的
企业通过重组、更新改造, 已花费了大量资金,
多数厂家流动资金偏紧, 所以明年全国药厂对
中药材的需求总体依然不旺, 仅呈稳步缓慢微
升之势。
2.3 多数药食兼用品种需求增加, 走势顺
畅。如白芷、山药、桔梗、百合、干姜、枸杞、大茴、
小茴、白胡椒、花椒、杏仁、草果、山楂、桂圆肉、
陈皮、赤小豆、白扁豆、黑芝麻、木瓜、罗汉果、薏
苡仁、莲子、芡实、红枣、薄荷、菊花、金银花、丁
香、肉桂、茯苓、银耳、全蝎等。
2.4 受灾减产减收品种供求偏紧。去年从
夏末至秋季,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长达数月的阴
雨连绵, 致使部分根茎类、果实子仁类和全草类
药材减产减收, 价格上涨。具体品种有半夏、白
术、太子参、丹参、黄芩、白芷、桔梗、防风、香附、
知母、射干、黑芝麻、芡实、酸枣仁、栀子、车前
子、茺蔚子、野菊花、菊花、玉米须、蒲公英、地
丁、半枝莲、马齿苋等。
2.5 补益保健类药材需求旺盛。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 特别是通
过“非典”疫情, 人们更多关注增强免疫力, 补益
类保健品需求旺盛, 呈稳步上升之势。如各类人
参、西洋参、太子参、党参、黄芪、黄精、白术、熟
地、何首乌、巴戟天、刺五加、覆盆子、金樱子、山
萸肉、淫羊藿、肉苁蓉、冬虫夏草、灵芝、鹿茸、黑
蚂蚁、海龙、海马、海狗肾、紫河车、蛤蚧、桑螵
蛸、阿胶等。
2.6 野生动植物品种货俏价仍高。许多野
生动植物品种因生态环境变化和连年无序大量
捕捉、采收, 资源逐渐减少, 甚至濒临枯竭。货紧
走俏仍呈高价位的有: 天然牛黄、猴枣、马宝、熊
胆、蟾酥、天龙、海龙、田鸡油、龟板、刺猬皮、斑
蝥、红娘、虻虫、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软蜂房、
野山参、雪莲花、节菖蒲等。因需求旺盛继续上
涨的有: 麝香、蝉蜕、桑螵蛸、海马、海狗肾、野生
丹参、羌活、白及、秦艽、刺五加、苍术、蒲公英、
黄草、石斛、猪苓、冬虫夏草、阿胶等。
2.7 冷背品种供不应求缺口大。常用大宗
品种和较常用的一般品种真正缺口大的不多,
仅有半夏、麝香、黑芝麻、马齿苋、水蛭、茯苓、猪
苓、桑螵蛸、冬虫夏草、蝉蜕等。而许多用量小的
冷背品种因常不被大家注意和重视, 经常出现
紧缺断挡、有求无供。如红大戟、茺蔚子、蛇蜕、
象皮、五谷虫、人指甲、蝼蛄象牙、苦丁香、桔霜、
百草霜、墓头回、鬼箭羽、木槿皮、土槿皮、藤黄、
藜芦、紫梢花、橘络、落水沉香、高山玉桂、苏合
香、安息香、龙涎香、千金子、纯铜绿等。
2.8 常用大宗品种苦乐不均。常用大宗中
药材供不应求的品种在前第7 项中已有述, 大
部分品种供求基本平衡, 价格趋稳。虽有受灾减
产或减种的, 但因陈货库存较丰, 或虽主产地减
产减种, 而次产地、新产地增产、扩种和炒作等
因素, 药价时有波动, 但升降幅度也不会。如人
参、党参、黄芪、玄参、三七、甘草、当归、元胡、生
地、山药、大黄、云木香、家种柴胡、远志、川牛
膝、紫菀、木瓜、枸杞、大茴、花椒、山茱萸、吴茱
萸、砂仁、山楂、连翘、枳壳、枳实、陈皮、牡丹皮、
红花、菊花、金银花、厚朴、黄柏、肉桂等。供过于
求价格持续走低或下跌的大宗品种有白芍、川
芎、黄连、泽泻、天麻、板蓝根、贯众、蔓荆子、补
骨脂、黑胡椒、白胡椒、佛手、大腹皮、槐角、石榴
皮、木蝴蝶、夏枯草、款冬花、杜仲、辛荑花、玫瑰
花、鸡内金、珍珠等。
参考文献
[1]高学敏.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M].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沈映君.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 [M].北
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3]高学敏, 钟赣生等.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
校规划教材配套书中药学习题集[M].北京: 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请问写一篇综述要参考文献的数量大约是多少

说实话,我以前也写过,也看过很多文献综述,这里面涉及到的文献量是比较大的,我见过一篇综述有40多篇文献,中英文都有。就你的来说,8篇肯定少了,因为综述要求占有资料全面、完整、广泛,应尽量把相关的研究文献都找到,这样写出来的文献综述才具有全局性,才有说服力,才能为论文的写作提供坚实的支撑。当然,10多篇文献的也有。关键看是否能够尽可能的把相关领域的重要成果都涉及到。关于中英文文献的比例,实际上也没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而言,基本上是中文3/4,英文1/4。这是个大概比例。当然,还要看你所写的文献综述涉及到的内容本身,如果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很少,国外很多,那么国内的文献量就要比国外的文献量小了。

求一篇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探讨了药对在中药学教学中所发挥的辅助作用。认为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和应用的学习和记忆;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关键词】 药对; 中药学教学; 药物“七情”

  药对,又叫对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的最小配伍单位和核心部分,也是药物上升到药方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在中药学教学中,通过阐释药对的用药规律及作用对讲清、讲透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现探讨如下。

  1 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

  药物“七情”,是指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间的六种配伍关系类型,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一概念,单从字意上理解,学生好像一听就能明白,但每届考试,总有一些学生把它答成“喜、怒、忧、思、悲、恐、惊”,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从药物配伍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常以深化对药对用药规律的阐述为切入点,并列举一些相差的简单病例。即:在讲药物“七情”概念之前,先以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相须药对导出“相须”含义;以黄芪—茯苓、黄连—木香相使药对导出“相使”含义;以人参—莱菔子、生姜—黄芩相反相成药对导出“相恶”含义等,然后把这些含义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药物“七情”的概念。这样,药物“七情”就清楚地被界定在中药学的概念体系当中,使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不至于将其混淆为中医学中人的“七情”。

  2 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

  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是临床中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但由于中药内容繁杂,临床应用又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因此学生普遍感觉难学、难记。笔者认为,以药对为主线,以药对所治病证为归类依据,可将各章不同药物串联起来,形成“单味药(功效)—药对(功效)—主治证(症)”的中药学习链条,从而起到简化中药学习内容、减小记忆量,使中药知识得以系统有序地排列等作用,进而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如,讲完附子、干姜药物之后,可重点阐释附子—干姜药对的配伍规律、作用及主治病证,并让学生掌握四点内容:①附子、干姜为常用相须药对;②二者合用其温里祛寒、回阳救逆作用增强;③主要用治亡阳厥逆危证、中焦虚寒证及阳虚水肿证;④最能体现该药对功效的代表方是四逆汤。这样做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把附子、干姜联系起来学习、记忆,遇到相类似病证时知晓将二者相须同用。为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进一步将附子—干姜药对的用药规律拓展到“同章者同类,同类者相须,相须者增效”的理论层面上来。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药对学习的印象,也可通过拟人手法描述药对间的配伍关系,如人参—甘草为“君臣”相配,益母草—茺蔚子为“母子”相配,附子—肉桂同类性温属阳为“兄弟”相配,黄柏—知母同类性寒属阴为“姊妹”相配等等。同时,也可选一些易懂、顺口、好记的历代医家应用药对的经验名句讲述给学生,如“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无知母不寒”“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及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将军之无马”等,以提高学习兴趣。

  3 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中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而中药治病主要是以复方配伍形式。药对配伍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殊配伍形式,是组成中药复方的核心内容,具有与复方相一致的基本主治功能,也是单味药向方剂过渡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中药学教学中,深化对药对配伍作用的阐释,可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使中药学顺利从理论走向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病不外是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因此,中药治病就是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重新恢复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教学中,笔者针对疾病病机,归纳出养血滋阴药对(如当归—生地)、补气养血药对(如黄芪—当归)、凉血补血药对(如生地—熟地)、补气健脾药对(如人参—黄芪)、和胃止呕药对(如生姜—半夏)、调和营卫药对(如桂枝—白芍)、清泻相火药对(如知母、黄柏)、清泻胃热药对(如石膏—知母)等等,通过这些药对把“药—证”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治疗某证的常用药物和简单配伍,为今后临床遣方用药打好基础。

  4 学习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相反相成药对,是指性能相反的两味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通过药性的相反相制,以达到功用上的协调相成,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灵活用药、适证化裁。笔者依据教材内容,归纳出了寒热并用药对(如麻黄—石膏、大黄—附子)、补泻同施药对(如枳实—白术、泽泻—白术)、升降相随药对(如麻黄—杏仁、柴胡—枳实)、散收同用药对(如干姜—五味子、桂枝—白芍)、刚柔相济药对(如附子—白芍、白芍—枳实)等,通过对其配伍特点的阐释,使学生认识到,当临床出现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复杂病机时,若能善于利用药物间相畏、相杀等配伍关系,则更能趋利避短,收到相反相成的效果,意图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总之,在中药学教学中,深化对药对用药规律及作用的阐释,可执简驭繁,提高教学效果,并为学生后期的临床课学习和实际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中俄贸易论文题目

下一篇:机电论文题目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