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厦门民俗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4 07:25

厦门民俗研究论文

民俗风情,在旅游中作为人文景观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以其美学风貌,具
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在于人的美的昭示和显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开放、改革的近十几年来,我们又在如何开展民俗
风情游、加强美育薰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和发扬。本文围绕以
上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
中国旅游的审美对象,一般依次排列有: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等。民俗风情,次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排列老三,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
因为我国幅员十分广阔,地质地貌多样,名山大川遍布,山水美一直享有盛誉,
列为榜首,理所当然。同时,我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璀璨无比的历代
的文化遗产;帝王将相、名哲圣贤、道长高僧、文人雅士等在名山大川留下了众
多的名胜古迹。所以,我一直坚持中国旅游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不可分”
的观点。如今要把“排行老三”单挑出来,改变传统的模式,开拓新的旅游领域
和项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从旅游审美来看,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都是“全身心”的感官开放和接纳、高级的精神享受,都是动静结合的休闲、娱
乐的活动。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比较,在旅游审美中,在
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陌生新奇。
我国有五十五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家庭,平等和睦,繁荣昌盛。就旅游资源的
分布来看,五岳、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都在汉族居住地,少数民族的
民俗风情游,比山水风光游的开发、利用,更占优势。就国内旅游客源的组成来
看,由于汉族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到汉族文化复盖的旅游风景区,与
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游览区相比,凭添了由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大有不
到异域胜异域的感受。本来,旅游,就是生存和生活时空的一种移动或更换。由
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相对于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来说的。蔡元培曾揭示
了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2页)美在发现中得以开拓,又经过对照,变
得更加强烈和新鲜。要知道人类不会倒退到旧石器时代,以良好环境能定居下来
为满足了。游人的陌生新奇感,既可以扩大“新知”,又可以激起游兴。正如沈
明编著《旅行》一书所指出的:
我国是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具一格的诱人的习俗,到少数民族聚
居区作风情旅游,了解那里的历史变迁、生活现状和风情民俗,采集那里的民间
文艺珍品,直接感受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会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有着更为形象的
知识。总之,旅游处处皆学问,只要留意学习,定会得益非浅。(广西民族出版
社1990年版,第29页)
第二、参与亲切。
山水是自然物,古迹虽能“睹物思人”,毕竟是伴随着历史的回声,游人无
法直接参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民俗风情则不一样,它是一种多功能
的群众性的活动,可以把游人裹夹进去,士农工商,全心投入,忘乎所以。如火
把节的习俗,至今在我国西南十几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节日那天,人们穿起
民族盛装,杀牲庆贺,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晚上举着火把,排成火龙,在山间田
野上漫游,并互相“泼火”,互换吉祥。这个“泼火”,与云南傣族的“泼水”,
形成了鲜明对比,提供了人人参与的特定氛围。这样,“旅游经历就将新鲜程度
和亲切程度联系起来,将旧习惯的可靠性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
〔美〕罗伯特?麦金托金和夏希肯特?格波物《旅游学》,第81页),促使整
个身心健康,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喜庆认同。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通过审美主体个体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发现美、体验美、
认同美。这种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在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的
旅游活动中,是相同的。香港华莎《母女浪游中国》一书中,就对山水风光、名
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的忠实的记录,
充分体现了“龙的传人”寻根探美的心迹。如,敦煌的鸣沙山从“单纯一致”的
形式美的角度,描绘了这座傍晚下的金黄色的山的色彩,线条和整个画面,鲜明、
晶亮,没有深浅,没有参杂,没有渗透,给人一种美的惊奇、爱的震摄。于是,
她说:“如果草原象征了青春的欢乐,荒漠象征了暮年的悲苦,那么鸣沙山就象
征了壮年胜利的喜悦了。”(第98―99页)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
名胜古迹在审美认同方面,还有差别。主要在于从美学的范畴来讲,山水(如,
桂林、西湖)偏于优美,古迹(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偏于崇高,而
民俗风情大多与节日活动联系在一起,则偏于喜剧性的范畴了。普天同庆,其乐
融融,使审美认同,比其他旅游审美对象来说,来得轻松、自如,不费什么心思。
这从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越办越火红,就看得出这个审美认同
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被称为“新民俗”。(《厦门晚报》1995年2月16
日刊《新华社发表春节晚会笔谈,认为电视观众欣赏心理成熟了》)

(二)
民俗风情美属于社会美的一种。但它又与社会美中社会事物的美,有所不同。
社会事物(如,劳动产品、工具)一般取物化形态,很难直接看到创造的过程。
而民俗风情,多为一种社会的群体活动,有着创造者本身的全过程的参与,可以
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和对话。因此,作为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来看,社会事物
美的显现程度,当然不如民俗风情美了。具体说来,大致有四方面:
第一、民俗风情与人的形体美。
民俗风情中,保留了不少远古的遗迹。那时,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
远古人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艰难和困苦。为了社会生产和自身生产,必须具有健
壮的体魂。这在一些民俗风情的艺术表演中充分体现出来。如,泉州的拍胸舞。
“表演者上身赤膊,头带草帽,上肢随着节拍有节奏地拍击胸膛、腋窝、大腿,
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舞蹈音乐配以脍炙人口的南曲《三千两
金》或其他车鼓乐。基本动作有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
才抢牌、青蛙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厦门市思明区文艺联谊会《闽
台民俗风情》,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试想,如果表演者都是
些鲁迅笔下的“驼背五少”,岂能赤裸干瘪的上身,又岂能进行如此的高难度的
舞蹈动作呢?同样,民俗一些节日,本身就含有旅游的审美意义,也与参与主体
(游人)的形体的健康、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在《登高、踏青、远足(旅游别
称的审美意义)》一文中,指出:
中国古代旅游的大众化的趋势,与西方不完全一样。西方现代旅游,依托着
交通工具中火车的出现、组团的经营手段。中国宋元明以后,旅游大众化的趋势,
主要是利用民间节日。登高与重阳节、踏青与清明节,早已成为民间习俗。远足,
一般也安排在公休假日。(《中国旅游报》1992年3月24日)
至于有的民俗的体育竞技项目,成为健、力、美的象征,规模宏大,深入人
心。“如端午赛龙舟,近年发展为跨县跨省的大型体育竞技活动,得到跨国公司
的赞助。1988年广东番禺县举办的莲花杯和希尔顿杯龙船大赛,观看者达二
十万人之众。近几年来每年重阳节到白云山登高者,也在三十万人左右。”(叶
春生《民俗美》,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第二、民俗风情与人的装饰美。
服饰是人的装饰主要方面。服饰,不仅是人的“第二肌肤”,是文化的表征,
而且是各少数民族相互区别的外部特征。我国55个民族中,除了西北几个少数
民族为白种人外,大都为黄种人。我读一本人类学的书,说中国黄种人,北方为
蒙古种,南方为马来种。这就是说,一个标准的北方人和一个标准的南方人,在
体质上还是有区别的。而我们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散布在全国各地,无法用是北
方人,还是南方人这个标准来衡量。服饰往往成了少数民族外部标志。或者说,
什么民族有什么样服饰,什么样服饰就是什么民族。这在民俗风情游的审美对象
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傣族的统裙、满族的旗袍、瑶族的花裤、藏族的哈达、
蒙古族的马靴,等等,无不装点着旅游的景观,制造了特定的审美氛围,保留着
诱人的魅力。有的经过一定文化教育或长期生活在他乡城镇内,不愿意穿本民族
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也不想也不可能在这里讨论。但有一条,既然作
为旅游部门组织的民俗风情游,在接待地的各少数民族应该依据民俗要求来着装,
才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情来,这是肯定的。
第三、民俗风情与人的风度仪表美。
在民俗风情美中,有两大部分,即社交风俗美和婚嫁民俗美,涉及人的风度
仪表美。我国素称为礼仪之邦。无论在行为、举止上,还是在待人接物上,均有
优良的传统和现行的规范。其中有一部分沉积在民俗风情上,时而清醒,时而狂
迷,烘托出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花兰瑶胞,是
个很讲礼节的民族,他们有一种迎客仪式,瑶语叫“离贯侯棋”,直译为“远方
的朋友”,意译为“礼歌会”。又如,我国许多民族都有“打同年”的风俗。苗
语称为“嘎江”,直译为“老树的根”,意思是“结交最知心、最忠实可靠的朋
友”,俗称“拜把”、“结义”。不但在同一民族中,在不同民族中也相当盛行。
它成了团结的纽带,友谊的桥梁,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佳话。
第四、民俗风情与人的精神美。
民俗风情的形成、流传,与其蕴含的民族的深层心理有极大关系,张扬一种
人格精神。清明与纪念介子推、端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幼共知,耳熟能详。
至于“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民俗礼仪中,婚姻习俗,最为繁缛,也最为有趣。千百
年来,这些礼俗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变化,它从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人
民的心理、德行和品格,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许多场面本身,就是一幅美好的民俗风情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
美》,第141页)
以上只是简单地将民俗风情与人的美的四个不同层次,作了一点探讨和研究,
无非是说民俗风情在旅游中真正能够发挥使用的,在于人的美。人的美是民俗风
情美的核心。作为民俗风情游的组织、策划和实施者应该明白这一点。否则,这
一活动,不是搞成徒具形式的大轰大嗡,就是搞成庸俗、猎奇的走火入魔。

(三)
大力开展民俗风情游,深层发挥旅游审美中的人文资源。基于以上的认识,
结合开发、利用的实践,大致说来,要注意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拳头产品和联片开发。
每一民族、每一地域都应该把自身民俗风情的旅游资源,作一次全面的模底
排队,进行学者、专家的论证,什么是这一民族、这一地域民俗风情的拳头产品,
力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前一段,厦门市文化界一次聚会,讨论到南
音问题。泉州有南音,厦门也有南音。两地南音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有所不
同,开始形成流派。有人主张有。有人主张不分。这说明已是个客观存在。厦门
南音就应该助长自身流派的更加成熟,拿出整套、整台的节目出来,形成拳头产
品。
然而,旅游有日程安排,不能过于单调。要在形成拳头产品后,相应地进行
联片开发,点面结合,才能留得住游人。这里民俗风情自身有宽度和深度以外,
还可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积极地配合、穿插地进行,不能单打一。
第二、维护传统和开发新项。
日本进入现代化以后,十分重视民俗风情的发扬光大,将传统注入新的时代
意义。在东南亚,民俗风情,是他们旅游中的强项。近几年,山东曲阜的祭孔、
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广东春节花市、广西三江口的歌圩和福建妈祖文化节,公祭
客家母亲河(汀江)、土楼文化节等,为我国旅游事业增加了异彩。我们应该看
到,民俗风情有双重性。一面有变异性、革新性,另一面有陋俗恶习,有惰性。
报载:“我国禁放烟花爆竹的城市今年已达到40多个,其中主要是北京、南京、
沈阳、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厦门晚报》1995年2月13日),就是革
除陋俗恶习的一例。我们在组织、策划和实施民俗风情游中,要坚持这一审美标
准和审美理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旅游搭台,经贸唱戏。
据新华社电讯,“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最新统计结果表明,1994
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73.23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950亿元人民币,
两项合计折合1600亿元人民币,说明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我国已在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跃居第八位。”(《厦
门日报》1995年2月10日)这说明,旅游业本身给社会既带来了经济效益,
又带来了社会效益。由于民俗风情这一旅游审美资源,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
比,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参与性,几乎是它所依附的那一民族、那一
地域的人民,都须介入其中,更应该注意在开发、利用这一旅游项目时,给那一
民族、那一地域带来经济上的实惠。而“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是个较好的组
织形式。上引的新华社电讯中,还有一段话说,“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旅游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厦门日报》1994年2月10日)这段话中的第二句话,
“各级政府重视”,也得到了旅游为经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的回报。既然
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已为实践证明了的较好的活动方式,就应该把民俗风情游
尽量纳入其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构成良性循环。当然,任何问题不能绝对
化。我们强调旅游与经贸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否认民俗风情游有
独立的审美价值。

旅游民俗论文

  民俗风情,在旅游中作为人文景观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以其美学风貌,具
  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的核心在于人的美的昭示和显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尤其是开放、改革的近十几年来,我们又在如何开展民俗
  风情游、加强美育薰陶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很值得总结和发扬。本文围绕以
  上的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一)
  中国旅游的审美对象,一般依次排列有: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
  …等。民俗风情,次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排列老三,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是
  因为我国幅员十分广阔,地质地貌多样,名山大川遍布,山水美一直享有盛誉,
  列为榜首,理所当然。同时,我国又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璀璨无比的历代
  的文化遗产;帝王将相、名哲圣贤、道长高僧、文人雅士等在名山大川留下了众
  多的名胜古迹。所以,我一直坚持中国旅游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密不可分”
  的观点。如今要把“排行老三”单挑出来,改变传统的模式,开拓新的旅游领域
  和项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从旅游审美来看,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在总体上是一致的,
  都是“全身心”的感官开放和接纳、高级的精神享受,都是动静结合的休闲、娱
  乐的活动。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比较,在旅游审美中,在
  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陌生新奇。
  我国有五十五个民族组成一个大家庭,平等和睦,繁荣昌盛。就旅游资源的
  分布来看,五岳、佛教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都在汉族居住地,少数民族的
  民俗风情游,比山水风光游的开发、利用,更占优势。就国内旅游客源的组成来
  看,由于汉族在全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他们到汉族文化复盖的旅游风景区,与
  到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游览区相比,凭添了由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大有不
  到异域胜异域的感受。本来,旅游,就是生存和生活时空的一种移动或更换。由
  新奇、神秘引起的陌生感,相对于日常生活、工作的环境来说的。蔡元培曾揭示
  了人有一种“习久的心理”,“常住繁荣城市的人,一到乡村,觉得格外清幽。
  ”(《蔡元培美学文选》,第172页)美在发现中得以开拓,又经过对照,变
  得更加强烈和新鲜。要知道人类不会倒退到旧石器时代,以良好环境能定居下来
  为满足了。游人的陌生新奇感,既可以扩大“新知”,又可以激起游兴。正如沈
  明编著《旅行》一书所指出的:
  我国是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都有着独具一格的诱人的习俗,到少数民族聚
  居区作风情旅游,了解那里的历史变迁、生活现状和风情民俗,采集那里的民间
  文艺珍品,直接感受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会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有着更为形象的
  知识。总之,旅游处处皆学问,只要留意学习,定会得益非浅。(广西民族出版
  社1990年版,第29页)
  第二、参与亲切。
  山水是自然物,古迹虽能“睹物思人”,毕竟是伴随着历史的回声,游人无
  法直接参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而民俗风情则不一样,它是一种多功能
  的群众性的活动,可以把游人裹夹进去,士农工商,全心投入,忘乎所以。如火
  把节的习俗,至今在我国西南十几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节日那天,人们穿起
  民族盛装,杀牲庆贺,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晚上举着火把,排成火龙,在山间田
  野上漫游,并互相“泼火”,互换吉祥。这个“泼火”,与云南傣族的“泼水”,
  形成了鲜明对比,提供了人人参与的特定氛围。这样,“旅游经历就将新鲜程度
  和亲切程度联系起来,将旧习惯的可靠性与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兴奋联系起来”(
  〔美〕罗伯特?麦金托金和夏希肯特?格波物《旅游学》,第81页),促使整
  个身心健康,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喜庆认同。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通过审美主体个体进行的,其目的在于发现美、体验美、
  认同美。这种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在山水风光、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的
  旅游活动中,是相同的。香港华莎《母女浪游中国》一书中,就对山水风光、名
  胜古迹、民俗风情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发现美、体验美、认同美的忠实的记录,
  充分体现了“龙的传人”寻根探美的心迹。如,敦煌的鸣沙山从“单纯一致”的
  形式美的角度,描绘了这座傍晚下的金黄色的山的色彩,线条和整个画面,鲜明、
  晶亮,没有深浅,没有参杂,没有渗透,给人一种美的惊奇、爱的震摄。于是,
  她说:“如果草原象征了青春的欢乐,荒漠象征了暮年的悲苦,那么鸣沙山就象
  征了壮年胜利的喜悦了。”(第98―99页)但是,民俗风情,与山水风光、
  名胜古迹在审美认同方面,还有差别。主要在于从美学的范畴来讲,山水(如,
  桂林、西湖)偏于优美,古迹(如,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偏于崇高,而
  民俗风情大多与节日活动联系在一起,则偏于喜剧性的范畴了。普天同庆,其乐
  融融,使审美认同,比其他旅游审美对象来说,来得轻松、自如,不费什么心思。
  这从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越办越火红,就看得出这个审美认同
  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被称为“新民俗”。(《厦门晚报》1995年2月16
  日刊《新华社发表春节晚会笔谈,认为电视观众欣赏心理成熟了》)

  (二)
  民俗风情美属于社会美的一种。但它又与社会美中社会事物的美,有所不同。
  社会事物(如,劳动产品、工具)一般取物化形态,很难直接看到创造的过程。
  而民俗风情,多为一种社会的群体活动,有着创造者本身的全过程的参与,可以
  进行直接沟通、交流和对话。因此,作为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来看,社会事物
  美的显现程度,当然不如民俗风情美了。具体说来,大致有四方面:
  第一、民俗风情与人的形体美。
  民俗风情中,保留了不少远古的遗迹。那时,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
  远古人面临着生存和生活的艰难和困苦。为了社会生产和自身生产,必须具有健
  壮的体魂。这在一些民俗风情的艺术表演中充分体现出来。如,泉州的拍胸舞。
  “表演者上身赤膊,头带草帽,上肢随着节拍有节奏地拍击胸膛、腋窝、大腿,
  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舞蹈音乐配以脍炙人口的南曲《三千两
  金》或其他车鼓乐。基本动作有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
  才抢牌、青蛙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等”(厦门市思明区文艺联谊会《闽
  台民俗风情》,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试想,如果表演者都是
  些鲁迅笔下的“驼背五少”,岂能赤裸干瘪的上身,又岂能进行如此的高难度的
  舞蹈动作呢?同样,民俗一些节日,本身就含有旅游的审美意义,也与参与主体
  (游人)的形体的健康、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在《登高、踏青、远足(旅游别
  称的审美意义)》一文中,指出:
  中国古代旅游的大众化的趋势,与西方不完全一样。西方现代旅游,依托着
  交通工具中火车的出现、组团的经营手段。中国宋元明以后,旅游大众化的趋势,
  主要是利用民间节日。登高与重阳节、踏青与清明节,早已成为民间习俗。远足,
  一般也安排在公休假日。(《中国旅游报》1992年3月24日)
  至于有的民俗的体育竞技项目,成为健、力、美的象征,规模宏大,深入人
  心。“如端午赛龙舟,近年发展为跨县跨省的大型体育竞技活动,得到跨国公司
  的赞助。1988年广东番禺县举办的莲花杯和希尔顿杯龙船大赛,观看者达二
  十万人之众。近几年来每年重阳节到白云山登高者,也在三十万人左右。”(叶
  春生《民俗美》,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第二、民俗风情与人的装饰美。
  服饰是人的装饰主要方面。服饰,不仅是人的“第二肌肤”,是文化的表征,
  而且是各少数民族相互区别的外部特征。我国55个民族中,除了西北几个少数
  民族为白种人外,大都为黄种人。我读一本人类学的书,说中国黄种人,北方为
  蒙古种,南方为马来种。这就是说,一个标准的北方人和一个标准的南方人,在
  体质上还是有区别的。而我们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散布在全国各地,无法用是北
  方人,还是南方人这个标准来衡量。服饰往往成了少数民族外部标志。或者说,
  什么民族有什么样服饰,什么样服饰就是什么民族。这在民俗风情游的审美对象
  中,也是十分突出的。
  维吾尔族的小花帽、傣族的统裙、满族的旗袍、瑶族的花裤、藏族的哈达、
  蒙古族的马靴,等等,无不装点着旅游的景观,制造了特定的审美氛围,保留着
  诱人的魅力。有的经过一定文化教育或长期生活在他乡城镇内,不愿意穿本民族
  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也不想也不可能在这里讨论。但有一条,既然作
  为旅游部门组织的民俗风情游,在接待地的各少数民族应该依据民俗要求来着装,
  才能体现出一定的风情来,这是肯定的。
  第三、民俗风情与人的风度仪表美。
  在民俗风情美中,有两大部分,即社交风俗美和婚嫁民俗美,涉及人的风度
  仪表美。我国素称为礼仪之邦。无论在行为、举止上,还是在待人接物上,均有
  优良的传统和现行的规范。其中有一部分沉积在民俗风情上,时而清醒,时而狂
  迷,烘托出人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如,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花兰瑶胞,是
  个很讲礼节的民族,他们有一种迎客仪式,瑶语叫“离贯侯棋”,直译为“远方
  的朋友”,意译为“礼歌会”。又如,我国许多民族都有“打同年”的风俗。苗
  语称为“嘎江”,直译为“老树的根”,意思是“结交最知心、最忠实可靠的朋
  友”,俗称“拜把”、“结义”。不但在同一民族中,在不同民族中也相当盛行。
  它成了团结的纽带,友谊的桥梁,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佳话。
  第四、民俗风情与人的精神美。
  民俗风情的形成、流传,与其蕴含的民族的深层心理有极大关系,张扬一种
  人格精神。清明与纪念介子推、端午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幼共知,耳熟能详。
  至于“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民俗礼仪中,婚姻习俗,最为繁缛,也最为有趣。千百
  年来,这些礼俗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而不断变化,它从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人
  民的心理、德行和品格,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许多场面本身,就是一幅美好的民俗风情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
  美》,第141页)
  以上只是简单地将民俗风情与人的美的四个不同层次,作了一点探讨和研究,
  无非是说民俗风情在旅游中真正能够发挥使用的,在于人的美。人的美是民俗风
  情美的核心。作为民俗风情游的组织、策划和实施者应该明白这一点。否则,这
  一活动,不是搞成徒具形式的大轰大嗡,就是搞成庸俗、猎奇的走火入魔。

  (三)
  大力开展民俗风情游,深层发挥旅游审美中的人文资源。基于以上的认识,
  结合开发、利用的实践,大致说来,要注意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拳头产品和联片开发。
  每一民族、每一地域都应该把自身民俗风情的旅游资源,作一次全面的模底
  排队,进行学者、专家的论证,什么是这一民族、这一地域民俗风情的拳头产品,
  力争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前一段,厦门市文化界一次聚会,讨论到南
  音问题。泉州有南音,厦门也有南音。两地南音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有所不
  同,开始形成流派。有人主张有。有人主张不分。这说明已是个客观存在。厦门
  南音就应该助长自身流派的更加成熟,拿出整套、整台的节目出来,形成拳头产
  品。
  然而,旅游有日程安排,不能过于单调。要在形成拳头产品后,相应地进行
  联片开发,点面结合,才能留得住游人。这里民俗风情自身有宽度和深度以外,
  还可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等积极地配合、穿插地进行,不能单打一。
  第二、维护传统和开发新项。
  日本进入现代化以后,十分重视民俗风情的发扬光大,将传统注入新的时代
  意义。在东南亚,民俗风情,是他们旅游中的强项。近几年,山东曲阜的祭孔、
  潍坊的国际风筝节、广东春节花市、广西三江口的歌圩和福建妈祖文化节,公祭
  客家母亲河(汀江)、土楼文化节等,为我国旅游事业增加了异彩。我们应该看
  到,民俗风情有双重性。一面有变异性、革新性,另一面有陋俗恶习,有惰性。
  报载:“我国禁放烟花爆竹的城市今年已达到40多个,其中主要是北京、南京、
  沈阳、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厦门晚报》1995年2月13日),就是革
  除陋俗恶习的一例。我们在组织、策划和实施民俗风情游中,要坚持这一审美标
  准和审美理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旅游搭台,经贸唱戏。
  据新华社电讯,“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最新统计结果表明,1994
  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达73.23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950亿元人民币,
  两项合计折合1600亿元人民币,说明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产业。…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我国已在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跃居第八位。”(《厦
  门日报》1995年2月10日)这说明,旅游业本身给社会既带来了经济效益,
  又带来了社会效益。由于民俗风情这一旅游审美资源,与山水风光、名胜古迹相
  比,它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参与性,几乎是它所依附的那一民族、那一
  地域的人民,都须介入其中,更应该注意在开发、利用这一旅游项目时,给那一
  民族、那一地域带来经济上的实惠。而“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是个较好的组
  织形式。上引的新华社电讯中,还有一段话说,“我国具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
  改革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旅游资源优势正在逐步转化为
  现实生产力。”(《厦门日报》1994年2月10日)这段话中的第二句话,
  “各级政府重视”,也得到了旅游为经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的回报。既然
  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已为实践证明了的较好的活动方式,就应该把民俗风情游
  尽量纳入其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构成良性循环。当然,任何问题不能绝对
  化。我们强调旅游与经贸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否认民俗风情游有
  独立的审美价值。

民风民俗作文450字六年级(厦门)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一年一度的泰国新年——泼水节来临,4月13日开始,一连三天全泰国均笼罩在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在这个时刻,泰国人通常以相互泼水来庆祝,故又叫做泼水节。泼水的传统习俗意谓着可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利,重新出发新的一年。现在的泼水节则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时到泰国,若被泼的全身湿淋淋的,千万可别生气喔!其实泼水节的传统,并非只有泰国才有的。像是邻近的国家如:缅甸与柬埔寨等,也都同时庆祝这个节日。在这一天男女老幼都会穿着新衣,并带着食物供品前往寺庙供奉和尚。在新年中最忙的还是家庭主妇,在新年前夕忙着打扫住家内外的环境,家中的旧衣物或旧东西则放火焚毁,因为根据传统,若不将旧东西或无用的物品丢掉的话则会带来坏运气。到了4月13日下午,人们会清洗佛像,同时年轻的一辈要把芳香的水倒在长辈和父母的手中,代表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并祈求保佑。在芭达雅每年都会在此时举一些庆祝活动,像是食品展、花车游行、选美比赛以及各式各样的烟火表演等。而在清迈则会举选美和游行等活动,在泰国慎终追远是很重要的,所以此时人们也会携带祖先的骨灰坛前往寺庙里举行祭拜仪式祈福。[编辑本段]德昂人的泼水节德昂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待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德昂族泼水节与傣族的泼水节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临近节日,人们忙着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龙、水桶等泼水工具。老年信徒们齐集佛寺,搭建泼水节时为释迦牟尼雕像洗尘的小屋、架好水龙。水龙是由一根粗木头雕凿而成,长约四五米,彩绘一新,上有槽口。泼水时,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为佛洗尘。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鲜花,蘸水轻轻地洒向周围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贺新年的开始。这时,人们开始兴奋起来,纷纷互相祝贺新年,年轻人将水桶高高举头顶,将水滴洒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们生活快乐、健康长寿。老人们则伸出双手,将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词,为年轻人道喜、祝福。这种仪式之后,人们便以象脚鼓为前导,排成长队,拥向泉边、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泼水。泼水节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德昂族流行一种赠竹篮子,并乘夜深人静串姑娘时,将篮子分别送给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给自己最喜爱的姑娘,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意,试探对方的反应。因此,这时每个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几个竹篮,然而姑娘究竟钟情于谁呢?这就要看泼水节那天姑娘背的是谁送她的那只竹篮了。到了这一天,姑娘们人人都背上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竹篮,但究竟是谁的呢?这下可忙坏了小伙子们,他们睁圆双眼,紧盯着姑娘们身上的竹篮,仔细辨认着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给她的那只竹篮。对对情人相遇后,便互相尽情地泼水、嬉戏,以表达自己激动、喜悦的心情。[编辑本段]傣族泼水节中国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其他散居于云南各地。傣族历史悠久,傣语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傣语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农业祭祀、狩猎祭祀、灵物崇拜等。泼水节实为傣族的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15日这三天。一、起源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色彩。二、传说关于泼水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弄得庄稼无收,人心不宁,民不聊生。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魔王已有6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7个姑娘们看到自己的同胞过着悲惨的生活,决心找到消灭恶魔的法。聪明的姑娘们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在地下,可是头一着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将酿成灾祸,姑娘们立即拾起头颅,大火就熄灭了。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为免除灾难祸害百姓,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抱头的姑娘泼一次清水,以便冲去身上的血污和成年的疲惫,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后来,傣族人民为纪念这七位机智勇敢的妇女,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互相泼水,从此形成了傣族辞旧迎新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三、主要活动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傣语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旧。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第二天称为"恼日","恼"意为"空",按习惯这一日既不属前一年,亦不属后一年,故为"空日";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称此麦帕雅晚玛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视为"日子之王来临",是傣历的元旦。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泼水节的内容,除泼水外,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1、泼水节"祝福":浴佛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戏,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洒,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2、泼水节"爱情":丢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3、泼水节"力量":赛龙舟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4、泼水节"舞蹈":象脚舞和孔雀舞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5、泼水节"高升":放高升和孔明灯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又一项保留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甚是美妙。地上则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议论声、赞美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高升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也觉得更光彩、更吉祥。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一盏盏明亮的孔明灯在漆黑的夜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四、传承价值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能给人以艺术享受,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辑本段]缅甸泼水节泼水节也是缅甸人民的传统节日,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通常历时3、4天。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讲究的人,用香樱桃花枝,从银钵中蘸取浸有玫瑰花瓣的清水,轻轻地向别人身上抖洒。普通人喜欢整桶整盆地泼,甚至用水龙管喷浇。小孩用水枪向大人喷,也不会被责骂。人们被泼得越多越高兴,因为水象征着幸福。缅甸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有一种说法是:有一年,缅王在宫中遇到神仙下凡,缅王龙心大悦,命人用香料和清水混合,泼洒在文武百官的身上,表示洗旧除污,迎新接福。

关于大学民俗文化论文范文3000字

民俗 文化 是千百年来历史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生存智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生活准则。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传统文化 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由多个民族组成,传统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是在现阶段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在不断的被压缩当中,如何保证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了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 传说 、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

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西方节日 在进入中国后, 中国传统节日 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 反思 。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 措施 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 调研 报告 [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3]王晓洋.浅析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苏州及其周边地区为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王新亮.保护视野下的淮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

浅谈民俗文化市场化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众的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的趋向,大众的旅游活动形式已不再限于满足传统的有形的旅游产品,而是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历史内涵,从消费有形的旅游产品转向消费无形的旅游文化。为迎合大众的这种需求,许多区域、城市、景区再次把目光移向曾经被冷落的精神性文化消费领域――民俗文化。

市场上开始出现所谓的“人造文化”,并有泛滥之势,许多学者、人士开始抨击、批判这种旅游文化市场化的行为,呼吁文化回归、保持原始状态。通过对民俗旅游文化现状的一些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指出文化商品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无是处,正当、适当的商业化手段对文化的传统和发扬还能起到促进作用。就此探究某些商业化的 市场营销 是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内涵

1 引言

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开始厌烦喧嚣的城市生活,渴望在闲暇之余呼吸一下清新的乡村空气和恬静特异的民族风情,这种对大自然和原始生态的回归动力,驱使着广大游客前往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地旅游,去民俗村寻求内心的渴望和满足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渴求,这体现了游客的休闲需求,也说明当前民俗旅游文化正是在这种呼之欲出情况下逐渐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内。

正是基于此,我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及其发展都大有成效,然而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合理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在旅游发展的前提下。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避免庸俗化、导致畸形发展,使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当前一个值的研究的 热点 。

2 民俗旅游文化的内涵

2.1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内涵包括饮食、服饰、家居等物质民俗}组织制度、人生礼俗等社会民俗;民间信仰、巫术禁忌、娱乐游艺、民间工艺等精神民俗;神话、传说、 故事 、民谣、 谚语 等语言民俗。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由此可见优良的民俗文化是对传统民俗事物和现象的梳理和检验后形成的。其表现形式多样,如今年开始实行的法定 清明 节、 端午节 、 中秋节 。在旅游中,民俗文化是很活跃的旅游资源,涉及旅游的行、游、住、食、购、娱的方方面面,由于各地的民俗对异地游客有一新奇感,激发民众的奇心,娱乐性、参与性也很强,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游客为能亲身体验另一地域的文化特征,不惜奔走千里。如西藏香格里拉,云南西双版纳、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等地正是由于具有特有的民族风情村及少数民族习俗才闻名于世,吸引了广大国内外游客。

2.2 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为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温锦英定义:民俗旅游就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突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它的魅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巴兆祥界定:民俗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韵居所,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民俗旅游的主要类型包括与山水风光相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民居及其他建筑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饮食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礼仪结合的民俗风情游、与喜庆结合的民俗风情旅游、与大型民族风情园景为产品的民俗风情游等六大种类。围绕以上不同类型,民俗旅游可以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民族的古老文、传统习俗,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求新、求异、求同、求知的心里需要。因此,简单地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

作为以民俗文化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游客关注的是精神层次的消费,这和观光型景区截然不同。民俗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来说,特有的民俗文化是一种极其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从而扩充了旅游地的客源和市场需求,增加了经济收入,提高了社会收益。

3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旅游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

这些年来,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极为迅速。已经成为旅游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地区都纷纷投资兴建民俗旅游度假村、民俗旅游专业村、农业民俗旅游村以及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等,承办民俗旅游节日,举办大型民俗旅游活动。

如山西民居以及乔家民俗博物馆,赣南的客家民俗文化、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大理丽江泸沽湖、山东日照的渔家乐民俗旅游度假村等地推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内容和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游玩。如今,很多地区将旅游业看作扶贫行业,民俗旅游开发也作为发展地区经济的手段被滥用。不可否认民俗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促进了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激活了一些地区其他的行业,解决了社会就业问题。正是这个原因,有些不具备开发观光型旅游地的地方,基于发展经济为目的,盲目投资建立形式各样的民俗文化村,大打“民俗文化”牌子。

3.2 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过大。

民俗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很多地方不顾自身环境条件的限制,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致使当地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无序,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长此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乃至文化传统传承。

(2)部分优秀的民俗文化庸俗化。

由于民俗旅游的经济效应较大,许多旅游景区片面注重对旅游景点的外观和形式的建造,不考虑当地的特色,只是想通过美观的造型来吸引游客的眼球。片面追求经理利益,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

(3)特色不鲜明。

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的主要依托。黄金周刚兴起时,国内许多城市对旅游业还不是很重视,有的地方甚至连像样的景点也没几家。近几年,各地都把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甚至支柱产业来抓,大抓特抓民俗旅游,民俗活动逐渐趋向同化。你敲锣打鼓,我也敲锣打鼓,你舞龙舞狮,我也舞龙舞狮。项目雷同,风格雷同,缺乏新意、创意与吸引力,民俗旅游正在失去特色。由此,我们务必要保留各

地民风质朴淳厚的特点,才能使民俗旅游项目持续吸引旅游者。

(4)内容肤浅,缺乏内涵。

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游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 文章 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

(5)缺乏要有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

一些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在实施过程中操之过急,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些,如深圳民俗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村投资均在1亿元左右,开业时间也十分接近,前者很快收回投资,后者则连投资的利息都难以偿还,除了经营管理原因之外,云南民族村的建设选址过于匆忙,没有统筹分析,前者处于口岸城市,经济发达,项目内容与现代化城市形成鲜明反差。昆明人口流量小,民族村项目地处少数民族实际分布区,具有原地浓缩式开发模式的弊端。对当地居民吸引力不大,也损失了一部分追求真实感和亲身体会身临其境的外地游客。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两个同质景点的不同结局,可见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在开发民俗旅游中必不可少。

(6)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手段。

如果说文化是民俗旅游发展的根本,科学有效的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则是民俗旅游发展的保障。民俗旅游的发展不能单单从形式上考虑如何去作,去延续,还要从经济效益上去统筹,没有了收入作支撑,民俗的发展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证。我国有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到今天都流失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些拥有这些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求生存而改从其他行业。民俗文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的运用市场的手段运作,只是作为一个纯艺术形式也不可能长久存活。我们知道,旅游刚刚起步的时候,民俗旅游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那时的民旅风情只是旅游中的一个小小点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风情村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异地民俗发展开来,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游的带动,从而使其找到了一个生存发展的基本裁体。但今天旅游中的到处泛滥的民俗村要求它自身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市运作手段作保障。张艺谋的《英雄》开创了我国影视市场成功商业化运作的典范。其“印象刘三姐”,“印象桂林”等系列,让桂林更是驰名中外,也让人们看到了民俗文化同样可以包装,而且精美的包装会带来更大的收益,科学正确的商业化会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发展更好。

4 结论

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有其地方的独特性,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其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可进人性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需要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市场营销。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商品化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发展未必能够长久。笔者认为,民俗文化不存在所谓永远的原汁原味,只要社会在发展,民俗文化就在不断演变,也只有不断变化了的民俗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市场化、商品化也是一种在社会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改变,但可以人为的引导其正确的发展。

因此,传统的民俗文化当前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其本身的独特性,市场细分,对一些特色民俗文化进行精美包装,以经济带艺术,以艺术促经济协同发展。这样,也许很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都可以如东巴文化一样发扬开来,再次张现其生命魅力。

厦门的民俗文化


歌 仔 戏

是流行于闽南、台湾和南洋华人聚居地的戏曲剧种,它的曲调来自民间,唱词通俗易懂,故为群众喜闻乐见。

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闽南民间艺术流行台湾,其中用闽南方言演唱的锦歌,颇为台湾民众喜爱。他们自发组织演唱锦歌的“乐社”和“歌仔阵”。清代,在台湾有人以锦歌为基础,揉合车鼓、采茶产生了表演程式比较简单的“采茶戏”。至清末,这些民间表演艺术,又吸收了乱弹的锣鼓科白,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歌仔戏”,又因其多在广场上演出,故又称“落地扫”。近代,歌仔戏向四平戏、京剧学习借鉴,有了较完整的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逐步丰富剧目,从广场走向舞台成为台湾剧坛的主要剧种。

1928年,台湾“三乐轩”歌仔戏班回龙海白礁慈济宫祭祖进香,途经厦门,上演歌仔戏。由于语言相同,曲调相似,剧中唱、白全能听懂唱腔旋律和语调紧密结合,悦耳动听。因此,一时风靡厦门。此后,每年都有台湾剧团来演出,歌仔戏也随之流行于闽南。厦门、漳州、泉州等地相继成立许多歌仔戏班,随着闽 南人民侨居南洋各地,歌仔戏又流传到南洋。

歌仔戏的音乐曲调包括《七字调》、《哭词》、《杂念调》唱腔道白则是以厦门、漳州方言合成的台湾腔。唱词视情节而定,可 长可短。

歌仔戏乐器和其他戏曲一样,分文场戏和武场戏,武场戏的乐器同京剧相似,有通鼓、竖权、板鼓、木鱼、小钹、大钹、大锣、小锣、铜铃,还加上小叫、柳盏等。文场戏乐器,早期以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为主,后来又采用二胡、洞萧、鸭母笛、唢呐;近年又有以琵琶、大唢呐及西洋乐器参与伴奏的。

歌仔戏的代表剧目有《三家福》、《安安认母》、《加令记》、《火烧楼》等,此外,还创作了不少新剧目。

中秋节搏状元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花红月圆,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加倍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许多旅居海外的乡亲以及港、澳台同胞,届时都纷纷踏上归途,与家人好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畅叙别后情谊。厦门一带除了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以外,还有一种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最为吸引人。

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更加思念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会饼设状元一个,直径约6寸,宛似一轮明月,饼上印有“媒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对堂两个,直径4寸左右;三红四个,直径2至3寸;四进八个,直径1寸半左右;二举十六个,直径约1寸;一秀三十二个,直径半寸有余,它们分别代表文、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博状元”的工具很简单,只需六个骰子和一只碗,每人轮流掷股子,根据投到碗里的股子的红豆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如果六骰相同,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

由于搏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前后六夜,军中按单双口分批轮流赏月搏 饼。

这种中秋节玩会饼搏状元的习俗,三百多年来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有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大量生产会饼上市供应,有馅饼,广东饼、饼干式或三者综合。近年来,包装越发精美,成为送礼佳品。


另外一个
【儿童饮食的禁忌】
厦门儿童饮食的禁忌似乎比大人还要多一些,这或许是因为对孩子的希望更多,寄望更大,才带来更多的禁忌。
厦门俗话"吃饭皇帝大",因此禁忌在吃饭时打骂孩子。这一民俗使孩子安心吃饭,不致消化不良,也使父母安心吃饭,合家欢乐。
小孩吃饭时虽可免去父母的打骂,但许多食物却是被禁忌而不准吃的。吃鸡时,鸡脚、鸡翅膀、鸡肠子,小孩不能吃。据说小孩吃了鸡脚,将来手会发抖,写不好字,而已手指会如鸡爪一样抓破书 。同时,厦门人吃鸡时本来就有一奇怪的说法,认为吃鸡脚和鸡翅要两支一起吃,若家里两个人各吃一支,那就会互相打起架来。大约是看见鸡相互攻击时都用脚和翅当武器而引起的联想吧 。但为什么变成分吃一只鸡的两只脚或两个翅膀会导致互相打架,实在令人费解。也许,这只不过是哪位对鸡翅和鸡脚特别嗜好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与自己争食所发明的?
鸡肠则因其弯弯扭扭缠在一起,使大人们因害怕自己的孩子缠哭不休,而禁止小孩吃。
猪蹄同样也与孩子无缘。因为猪蹄是用来走路的,小孩若吃了,将来长大,婚事就有走掉的可能。这种说法当然是极为可笑的 。推测只是小孩啃猪蹄总是吃不干净,人人难逃暴珍天物之咎,干脆就不让孩子吃算了。
鱼卵也是不准孩子吃的,据说吃了将来就不会计算 。这大约是因为一块鱼卵包含千万粒小卵,在无从算起的情况下,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不数为宜,进而引为不吃为宜。

【盖屋禁忌】
旧时的大厝建造之时,禁忌很多。要先盖内后盖外,忌先盖外后盖内。房间一定要单数,不能双数。前边的房子一定要比后边的低。屋脊上要安放碗、钵或土偶,据说可以压邪 。住宅的门口忌讳对冲着路口巷口,据说容易招来鬼魅。若无法变动,那就要在大门口高悬"八卦镜",或在门旁立"石敢当"。不过最大的忌讳当是被人暗中埋下崇物 。祟物可以是各种各样,甚至在厕所灰浆未干时按上一个手掌印.据说也会今主人家不得安宁 。能安放祟物的当然主要是工匠师傅,因此,盖房时对师傅是极为恭谦尊重的。
房屋的坐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忌朝北和朝东。尤其是店铺,厦门的俗语:"朝南,赚钱一世人(一辈子);朝东,剥空空;朝北,蚀本又脱壳;朝西,赚钱没人知 。"有这么几句,可知朝向之重要了。

【忌满斟茶酒】
"七分茶、八分酒"是厦门民间的一句俗语,谓斟酒斟茶不可斟满,让客人不好端,溢出了酒水茶水,不但浪费,也总会烫着客人的手或撤泼到衣服上,令人尴尬 。因此,斟酒斟茶以七八分为宜,太多或太少都会被认为不识礼数。

【忌留碗底】
民以食为天",而作为闽南人主食的大米,更被十分珍惜,乃至敬重。糟踏粮食,被视为暴珍天物,不但父母兄弟,连邻居路人都会加以遣责。因此,小孩如果吃饭时不将碗底的饭吃十净,大人便要督促他,并警告说,留碗底会娶"猫某",嫁"猫丈夫"。即是说将来讨的老婆或嫁的丈夫一定会是麻脸 。这当然是骗孩子的话,但其用心却是教育儿童自幼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不仅小孩,大人也是如此。倘若去作客吃饭留碗底,那一定会被斥为"歹样"。
但在作客时,对于每一道菜看却是要留碗底,不能把菜吃得精光 。这不但因为吃光会使人产生是否菜太少的疑问,而且因为旧时厦门习惯,男人上桌,女人下厨,厨房里的人还等着这些剩菜吃呢。

【忌将核子插在饭碗中央】
由于将筷子插在饭碗中央,同丧俗"拜脚尾饭"时白饭中间插一双筷子的情形一样,因而是非常忌讳的 。小孩子这么做,一定会招来大人的喝斤,而如果客人这么做,则一定会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快。

【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
厦门人认为,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挨家挨户乞讨。因此,小孩子如果在吃饭时或开饭前以筷敲碗,作父母的就一定会严加喝斥 。大人就更不必说了,一时兴起,敲碗作乐,总要惹起老人的不快。
讲究一点的人家,拿筷子甚至不允许执筷头或筷尾,必须恰在适中 。据说,著执筷头(底部)吃饭,将来婚嫁对象就在近邻;而若执筷尾(顶部),则对象远在天边。
另外,端碗的手势也有讲究,大拇指一定要搁在碗沿,若是五个手指都托在碗底,也是要被斥为"乞丐相"。

【忌进餐中收拾碗筷残渣】
旧时厦门民间宴客,不是像现在一道菜吃完再上另一道菜,而是一道紧接着一道上,把桌子摆得满满荡荡,那才算热烈丰盛。而每个人吃剩的鸡鸭鱼骨头等,也必须弃在自己面前的桌上 。当客人尚未起身离席,如果去打扫他面前的残渣骨头,那无异于赶客离席,更不用说把他的碗筷收起了。如果只收拾自己的,则又好像是催促未吃饱的其他人 。因此,一直到现在,许多人家仍然忌讳在进餐中收拾碗筷残渣。但是有些餐馆,客人还未起立付账,服务员就忙不送过来一股脑儿将碗筷收走,有的还要弄出很大的声响 。即使再好的美食,此时也会反胃。

【忌办喜事煮咸粥】
咸粥本是厦门人所喜爱的,好吃又省事。办丧事的时候,孝男孝女只负责哭泣,帮忙的人很多,三餐又无法正常,往往煮咸粥来招待,无形中咸粥便成为丧事必备的项目之一 。现今大生里火葬场也有专门煮咸粥来供应守灵的人。这样一来,办喜事时,当然就视咸粥为大忌了。

【忌补冬时吃萝卜、白菜】
厦门人极重食补,尤其在秋冬之际,总要吃些壮气养神补血益肾的食物。这些食物自然是以热性为主,如鳗、鸡等。同时,还要加上参茸等中药补剂,也都是热性 。而萝卜、白菜被认为是冷性食物,吃了当然会使这些补品的功效大打折扣。

【忌食物相克中毒】
厦门民间有许多关于同时吃某两样食物相克中毒的传说,有的甚至还有人物故事,那些人物还有姓名有地址,不由你不信。传说最多的是,酒和柿子不能一起吃,牛肉和橄榄不能一起吃,生蛇和红糖不能一起吃,南瓜和虾不能一起吃,番薯和石榴不能一起吃,鳝鱼和红枣不能一起吃,苋莱和鳖不能一起吃等等,大约有四五十种 。其中恐怕有真有假,并不太可靠,也未听说科学家们曾加以化验论证。但世人"小心不蚀本",有谁愿以命相试?至今依然禁忌。

【忌孕妇吃姜吃蟹吃兔】
据说孕妇吃姜,婴儿会生出十一支手指头来;如果吃蟹,婴儿会喜抓挠他人;如果吃兔子,生子会缺唇。这大约是由于姜尾多歧如指,螃蟹多脚横走,而兔子则豁唇所引起的联想 。只是鸡照吃,却不怕孩子生出来头上长鸡冠;鱼照吃,也不怕孩子生出来没有手脚。

【忌蒸?时有人在一旁说话】
过年过节蒸发?,忌讳孩子或其他人在灶旁指指点点,大声说话或猜测发与不发。如果万一不发,那就一定要迁怒于这些人;即使发了,也要怪说发得不够 。如果是发得很好,那就庆幸刚才及时地赶走了这些"帮败鬼"。

【忌祝寿时用筷子夹断线面】
老人作寿都要吃面条或线面。当这一盘寿面上来时,大家就要一起举筷,夹起面条或线面,一边嘴里还要念"给某某抽寿了"。这面条越抽越长,那主人才越高兴 。如果此时哪位用筷子去夹断面条,不但败兴,而且也大不知趣了。

【忌反穿衣】
厦门旧时丧葬中有"接外客"和"套衫"之俗。所谓"接外客",也称"接外家",即家中女眷去世,人殓前必须迎接女眷娘家的舅舅前来审视 。这时,丧家预先放置一桌于门口,桌围需反面而结,桌上排烛台、香炉,但均不燃,专候女眷娘家之人。所谓"套衫",即替死者套上"寿衣"。"寿衣"有三层、五层、七层不等,必须先反穿在孝男身上,再脱下穿在死者身上 。由于有这些缘故,反穿衣,形同当孝男,是大不吉利的事。

【忌衣服晾干后未摆好就直接穿着】
晒衣晾衣有许多禁忌。比如夜间露天不可晒衣服,恐冲犯夜游神煞;竹尾不能晾衣服。因像丧事所举的旗幡;禁将女人的裙裤晾晒在行走之处,忌男人从晾晒的女裙裤下经过 。若衣服晒干,则必须先从竹竿上收下摺叠妥当,然后才可抖开来穿上,否则就不吉利。这当然都是些无稽之谈,只是要化解人们不祥的联想。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
过去有一种巫术,做个小人,穿上衣服,写上仇人的名字,然后用针刺在小人的心窝或头上。据说这样一来,仇人就会得病死亡。因此若把衣服穿在身上缝补,不仅穿针引线不便,失手有刺戳之虞,而且令人联想到这种巫术,心里总是有些发毛 。所以,缝补衣服是一定要脱下来的。

【忌在庭院植香蕉】
这主要是由于香蕉无籽,无籽即"无子",因此厦门人家的庭院是绝不种香蕉的。

【忌用字纸漆屁股】
字纸即写着或印着字的纸。旧时厦门人相当注重教育,儿孙好坏,首先看他读书如何。尊师重教,乃引申到对书、对字纸的敬重。如果将这令人敬重的字纸拿来擦屁股,简直是糟踏文明礼数 。这一禁忌虽然同样是牵强附会的臆想,却应该说是挺好的风俗。

【忌养白蹄或白尾猫】
在厦门话里"白脚蹄"是专指"帮败鬼"、"扫帚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如果是带来好运气的人,则称之为"好脚蹄"。因此养白蹄的猫,等于是给自己招致厄运,是非常忌讳的 。白尾猫却是因"白"总让人想起丧事。白尾,便是没有好结尾,不得善终。因此,不独白尾猫,所有白尾巴的家畜都十分忌讳 。不过如果全身都是白的倒问题不大。

【忌鸟粪落在人头上】
鸟飞空中,或歇枝头,人从其下过,偏偏有鸟粪不偏不倚落在头上,那实在是非常倒霉的事。人当然会联想自己一定有什么坏运气了。因此若遭此不幸,必须赶快改运消灾 。改运的办法就是吃一碗猪脚线面消灾 。所以运气虽然不好,却可大快朵颐,可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以致有些小孩反而期盼"鸟粪运",总在大树下留连忘返。

【忌乱送礼物】
厦门人待人热情,好客诚挚,朋友往来之间自然彼此会有馈赠 。但是厦门人对礼物却是有许多的忌讳,如果乱送礼,不但一番好意没人领,反而会引起误会。
忌以手巾、扇子、剪刀赠人。厦门话"巾"和‘根"同音,俗话有"送巾现断根",有断交之意。直至今日,厦门丧事完毕后都要送手巾给吊丧者,用意在于让吊丧者与死者"断绝"往来,魂魄不找生前友好 。因此如平时赠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丧事或断交之意。
扇子则只在夏季扇凉,一到深秋就弃之不用,是一时之交,用后即弃 。若是交友如此,岂不让人伤心?厦门话"扇"和"见"又偕音,俗话有"送扇,无相见",大有断交之意,所以也是禁忌作为礼物的。
至于剪刀,总是让人想起"一刀两断"、"一剪两断",在赠予者与受赠者之间不但有断交之意,而且有威胁之意,似要强行断绝,更是万不能作为礼物。
北方有的地方因"钟"、"终"同音,禁忌送钟。厦门却反而没有此忌。过去人家结婚时,还往往把别人送的时钟摆在相当显眼的地方 。除了手巾、扇子、剪刀,雨伞也是不宜作为礼物的。厦门话"伞"、"散"同音,而且"雨"和"给"也同音,而"给"在厦门话里又有"让"、"使"的意思,"雨伞"岂不就是"使"之"散"的意思吗?

【忌晚间去看望病人】
日落后阳气衰退,阴气渐长。对病人来说,也是处在阳气渐衰,阴气渐侵之时。探视病人若在白天,好似带去阳气,而在晚间却如带去阴气,有可能使病人病情加重 。同时,前人认为病乃鬼煞作祟所致,晚间鬼最活跃,探望者有可能也被病者的鬼煞所侵。因此,不宜晚间探望病人。

【忌将信封折角】
旧时民间报丧的讣闻信函,例有折角之俗。因此,一般人寄信绝对忌讳任意折角。同时,讣闻所用信函,例用全自,不得掺杂半丝红色字体或画线 。因此,普通人写信,也忌讳用全白的信封。

【忌穿红衣、花衣参加丧礼】
友人或友人亲属之丧,本是极为悲哀之事,如果穿红的、花的或色彩艳丽的衣裳,不但不能表达自己沉痛的心情,而且会令人误为幸灾乐祸,是非常禁忌之事。

【忌以鸭子赠产妇】
亲友有生育之喜,礼当祝贺,一般要送补品食物为产妇做月子,厦门话叫"做月内",产妇称"月内人"。"月内人"宜吃麻油鸡、猪肝、猪腰等热性的食物 。而厦门人认为鸭子却是冷性的食物,不补,因此"月内人"不宜吃。如果送鸭子就犯了恳。

【忌在店铺前的桌柜上坐卧】
店铺为生意场所,银钱出入之地,财运至关重要。生意好坏,除了自身的勤谨精明,经营有方,还要有点运气。可是运气这东西实际上是一种机遇,完全是偶然性的,捉摸不定,来去无踪,便使店主讲究起"彩头"。厦门所谓"彩头",即是运气的征兆 。好运将至,便称好彩头;坏运将至,便称坏彩头。好像听见喜鹊叫就高兴,听见乌鸦叫就倒霉一样。
店铺前的桌柜有如人之脸面,倘若让人放肆地坐卧,喧声吵闹,岂不是"坏彩头"吗?

【忌早上第一位客人不成交而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位客人若成交,叫开市吉利,这一天自然就得心应手。而且常常是有人来买,其他人看见了才会围拢过来,于是生意就热闹起来了 。所以店主或摊主总是竭力招呼第一位客人,力求成交。若不成交,新一天的希望一下子落空,心情总是不好,当然是很坏的"彩头"。因此,有时甚至情愿降价以求成交。

【忌匠人工作时手受伤的血溅到器物上】
不论桶匠、木匠、藤匠、席匠、鞋匠、铁匠、衣匠,都十分忌讳工作不小心,手受伤,血沾到器物上。据说若忘了擦干净这些血迹,那器物久而久之就会变成精魅祟人 。自古以来,血被视为生命的象征,人活靠血,血干则死。器物沾了血、获得血当然也就会有生命,但又不是人。有生命而非人,自然就是妖精鬼魅了 。这完全是原始时期对血的恐惧和神秘之感的积淀。

【忌艺人花脸入睡】
这一禁忌不但是艺人,就是一般人,尤其是小孩子,睡前脸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古人认为人人睡,灵魂就出窍去游荡,早上才又回到身体。若入睡前涂抹脸孔,恐怕灵魂认不得自己的身躯,回不来,那就会一觉不醒 。梨园子弟天天晚上要演戏,而且常常要演到三更半夜,年轻的易偷懒,不洗油彩,倒头便睡。据说不但自己的灵魂回不来,而且著画曹操扮相者,还会遭曹操鬼魂的纠缠和追逐 。如果是扮李逵者,那只怕会被李逵的鬼魂当作又一个李鬼,一斧劈掉。因此,绝对禁忌睡前不洗脸。

【门槛禁忌】
厦门话将门槛叫"户磴’。在俗信中,不但门有门神,门槛也有"户磴神"。偏偏小孩又最喜欢会踩踏或蹲坐在门槛上,因此往往被大人不断训斥 。不准其踩门槛。商店的门槛,更忌踩踏,无论有意或无心,被店主看到,总要皱起眉头,好似一天的买卖就此给砸了一般。

【扫帚的禁忌】
扫帚在厦门民间被视为具有灵力的东西,关于扫帚的忌讳就特别多。帮倒忙的人往往被骂为"扫帚星",没人愿意与之合作共事 。当然,也有很多时候,被指为"扫帚星"的人,其实只是失败之后众人的替死鬼罢了。
扫帚的禁忌,最要紧的是忌用竹扫帚打扫客厅房1司。一般的习惯,竹扫帚用来打扫庭院马路,只有在家中丧事时,才用它在放灵枢的厅里象征性地扫几下 。既然是只在丧事时才用,那平时自然是非常忌讳用竹扫帚扫厅房了。
客人来了,不准扫地.即使扫一半,也得停下来。因为扫地象征着扫地出门,颇有驱赶客人的含意,是绝不允许的。而市井里泼妇争吵,也往往扬言要用扫帚驱赶对手 。因此客人来,是万万不宜动扫帚的。
有些殷实人家更讲究。打扫客厅时,必从厅外扫到厅内 。据说,这样就会把外边的"金仔粉"扫人自家区内;反之,当然就有财气外泄的意思,是绝对不行的了。

【药店、棺材店忌对顾客说“扎阁来”】
厦门话"扎阁来"就是再来、再见的意思,一般店主在顾客告别时无不以此为招呼,期盼顾客再光临。但是药店、棺材店岂好一再光顾?除非病人不愈,死人不断,极不吉利 。药店、棺材店的老板若这么招呼顾客,岂不等于咒人生病死亡吗?那是要跟顾客吵架的,所以是绝对禁忌的。

【渔人之忌】
如果到厦门港的渔人之家作客,吃饭时则忌将盘中鱼翻过来。因为一翻则令人联想到船翻了。同样,如果不慎打破了汤匙碗盘,也不能讲"破了",只能说"掉了"。"破了"之语,难免想起"船破了"。

上一篇:救护知识论文范文

下一篇:副高论文要求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