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经济学位论文
垄断经济学位论文
这个题目我个人觉得没有论文的意义,感觉就是在写教材。
写的就是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行为这个章节,直接查找书籍资料吧。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一、 什么是完全垄断
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的障碍,这就产生完全垄断。
二、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
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下降)。
假定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它的价格与产量决策应在 MR = MC 之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这时企业所得利润最大),从MC曲线与MR曲线的交点,可求出它的最优产量,最优价格。
虽对价格有完全控制能力,但价格越高,需求量就会越小,高价不一定能带来高利润,根据MR = MC。在MR = M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中,MC 是正值,故MR也必须是正值,因此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的确定必然在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阶段。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并不能反映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
三、 市场进入的障碍
企业控制了产品的基本原料来源;企业拥有专利权;现有企业规模经济性显著,规模较大;政府特许。
四、 垄断企业的弊端
1.高价格
在完全竞争企业里,价格定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但在垄断企业里,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价格总是高于平均成本,这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产量不足
在完全竞争企业里,价格P=MR,而P=MC,产量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来说,是最优的。但是在垄断企业里,需求曲线并非象完全竞争那样是水平线而是向右下倾斜的,而当MR=MC点,显然P>MC,意味着用较少的追加资源可以生产出较高价值的产品来,这说明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来看,企业的产量未达到最优,即企业的产量不足,如果再能增加产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福利。
3.生产效率低
在完全竞争企业里,长期来看,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可以选用最优规模;而在垄断企业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并不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说明企业未能选用最优规模,规模经济型未被充分利用。另外,由于垄断企业没有竞争对手,缺乏竞争压力,因为缺乏推进技术创新和强化企业管理的动力和积极性,结果往往是技术停滞、管理松懈,一直在资源使用上浪费很大。
积极一面:规模较大,故规模经济性比较显著,产品生产销售采购广告和研究开发方面能节约成本,可在不同程度上抵消全部或者部分生产效率低的因素。
五、 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
1、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分解垄断企业、防止垄断的产生、阻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防止串通)。
2、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主要是价格管制)
从理论上讲,政府应该让企业把价格和产量定在 P=MC 处,因为在这里,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是最优的,但是由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倾斜,它的边际成本一定低于平均成本,结果就会使 P<AC,企业就要亏损,可见,按边际成本定价,理论可行,实际不可行。
实践中,较多的是允许企业按照平均成本来定价,即在P=AC之处定价。在这里,平均成本包含按“公正”的投资回报率计算的利润(正常利润)。这个时候产量较利润最大化的MR=MC来说要高,社会福利有了增加,但是这个时候仍然小于P=MC处产量,说明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看,还是没有达到最优。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一、 什么是寡头垄断
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了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现代社会,寡头垄断是最主要的一种市场模式。
寡头垄断可分:纯寡头垄断,有差别的寡头垄断。纯寡头垄断(无差别寡头垄断),行业中几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如原料。有差别寡头垄断,行业中几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有差别的,因素如设计、商标、包装、服务。
特点是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分为三种模式——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价格领导模式,卡特尔模式。
二、 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
模式特点是,假设一家企业如果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企业如果降价,其他企业会降价。
需求曲线由两部分组成D1和D2,由此可得边际收入曲线MR1和MR2,由这两部分构成的边际收入曲线是一条中断的折线。故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而是在非价格方面,包括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竞争等。
。。。。
经济学双学位论文 有哪些方向可写?
论文参考题目:
中国农业产业化研究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论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影响与治理对策
东亚的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
论中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影响与调整
论中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论中国当前居民消费不足的成因与对策
论中国当前投资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中国的对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民族产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电子产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通讯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论中国居民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影响与对策
论中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成因、影响与对策
论中国城市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成因、影响与对策
论中国农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成因、影响与对策
论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成因、影响与对策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论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论结构性失业及解决对策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运动研究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研究
论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与进程
1980年以来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趋势、影响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研究
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方向与步骤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处置研究
中国创业投资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有效性检验
论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住房贷款风险防范研究
中国投资管制体制改革研究
论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方向与步骤
论中国医疗社会保险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方向与步骤
论中国养老社会保险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方向与步骤
论中国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现状、成因与对策
论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可兼容性
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论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论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与管制
中国现阶段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研究
彩电行业的价格战研究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研究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比较研究
1990年以来国际上企业并购浪潮出现的原因与影响研究
论国际政治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法治、伦理与市场经济的运行
论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战略与政策
东亚的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
评新经济自由主义
评新制度经济学
评增长极理论
平衡增长战略与不平衡增长战略的比较研究
论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理论的演变
论负的外部性内在化的一般途径
对近期物价指数上涨的研究
人民币汇率、对外出口和国际经济关系有关问题
关于“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论文”怎么写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讲述本子目时,建议教师能从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入手,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做到温故而知新。
教材叙述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调节生产、增加投资、刺激消费、保证就业,就可以防止危机,它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面临战后重建的任务;30年代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主义在世界历史上头一次大规模创造性的成功试验,以上两点成为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的社会基础。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改过去对经济自由放任,完全依靠经济规律调节的态度,纷纷采取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证社会的安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战后的20多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建议教师采用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材料(文字或数据),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在战后普遍出现,是垄断资本主义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20世纪70年代以后
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前一阶段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下,各国发展很快。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入了严重的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交织的“滞胀”状态,“滞胀”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的简称,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面对“滞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进行调整,实行了不同程度上改革经济政策,开始减少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在讲述本目内容时,建议教师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其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经济”,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和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其二,教材中提到的“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点要特别向学生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二、建立“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的出现是战后资本主义新发展的又一表现,也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
本目的主要内容有:
1.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和福利国家的实质: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不是任意的施舍和恩赐,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其实质是把国家看作是全社会增加福利的工具,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积极增进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决定了福利国家的实质。
2.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制度的完备及作用: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已涉及生、老、病、死、伤、残、孤、寡、失业和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开支及其在政府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包括公共教育开支),有的已占本国政府总开支的1/2至2/3,约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
3.福利制度的弊端及其规模的缩小: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病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在教材中只是提到了开支过大一点,建议教师在讲述时稍做补充,使学生能自然理解后面福利国家规模的缩小的史实。福利国家的弊病一方面集中在政府财政支出过大政府负担过重,另一方面福利国家会带来社会道德危机,被认为不鼓励工作,破坏家庭责任,自杀率高,性行为泛滥,简单的说就是“穷人因懒惰而贫穷,富人因努力而致富”,国家不该用福利来鼓励这些穷人继续懒惰,甚至酗酒、婚前性行为、离婚、单亲、犯罪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开始放慢,甚至出现了“滞胀危机”,这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由此引发了福利国家的危机。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赤字增加,债台高筑;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再次,福利国家给纳税人带来了沉重负担,引起了中产阶层的普遍不满,造成科技人才外流;同时,高福利、高补贴的社会保障措施使劳动者滋长依赖情绪,少干,不干。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福利制度原应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变成了对经济发展的负作用,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愈益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英、美等国家的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调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建议教师在本目最后要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向学生说明,福利国家也仍然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对于整个工人阶级来说,社会福利并不是什么无偿收入或“额外”收入。社会福利的发展也同工资的增长一样,被限制在必须保证而不能损害资本积累的范围之内,并依据其需要而变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而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本目所述的两个内容,仍属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近年来所出现的新现象,其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
1.关于第三产业的兴起,教材从第三产业兴起的社会条件和第三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第三产业对社会的影响来进行论述的。教材中所讲述的第三产业兴起的条件,都是战后资本主义自身调节所带来的社会进步。从中可以看到,正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经济运行、管理体制进行了调节和改善,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生产力,而且使生产力还在持续发展。战后,在经济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社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这正也是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范畴还将扩大。
第三产业的繁荣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第一、二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部门,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提高,在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以后,又转向各种服务性的需求,使很多服务型劳动从原来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独立出来,并实现了产业化,导致很多新兴服务业的产生,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又以其新技术改造第一、第二产业,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在分析第三产业繁荣的影响时,建议教师讲清第三产业的繁荣在调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作用。第三产业在危机期间的波动比较小,因为服务行业提供的是劳务,“产”和“销”大体上是同步进行的,它不会像物质生产部门那样造成产品积压,因而有助于减轻因产品滞销造成的连锁反应。此外,第三产业的繁荣也使产业部门增多,行业多样化,这就使各部门的扩张与收缩差异增大,从而减少了集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2.“新经济”的出现。“新经济”最早起源于美国,因此教材着重了美国的情况,首先强调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及时应用,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二次大战后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美国自1991年4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经济已持续增长了120多个月。《商业周刊》1996年底的一篇文章这种经济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一词就来源于此。新经济出现的主要动力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
“新经济”的“新”是不同于传统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美国的“新经济”表现出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社会财富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巨大贡献。
“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上一篇:国际化学论文期刊
下一篇:阿迪达斯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