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医学杂志
转录医学杂志
1980年10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elael D. Gottlieb医生遇到了一位不寻常的患者。这位31岁的年青人的口腔和食管发生了严重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血液中CD4+T 淋巴细胞下降至几近于零,随后患者出现极度疲劳、气急、干咳、高热、大汗,对他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显示,他患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广泛存在于人和某些哺乳类的肺组织内。其隐性或潜在性感染相当多见,但健康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因此,由它所致的肺炎是罕见的,几乎只发生于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放疗、晚期癌症以及患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患者中。而这位病人正当壮年,没有任何已知原因能够解释他这非同寻常的严重免疫缺陷。
同年10月的稍晚些时候, 洛杉矶Weisman医生又接连发现了两例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例,1981年初,第四个病例出现了,紧接着是第五例。
所有这些患者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他们都是年轻的同性恋者。而在此之前的1978-1979年,在同性恋社区开业的医生们就已经发现,这一人群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各种免疫缺陷问题,包括肝炎、性病、多种病毒性感染、寄生虫病等。
五位患者先后死去,现有的治疗对他们几乎毫无帮助,面对这一情况,Gottlieb医生感到了情况的紧迫,他向医学界的同行们发出了警告,在最初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全美最负盛名的医学杂志--发出的呼吁被拒绝后,他想到了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CDC)。
CDC是美国也是全世界最好的流行病控制和研究机构之一, 它的职责就是监护人群中疾病发生流行的趋势,发出警告,找到病因,控制疾病传播,扑灭疫情。为了这一目的,它拥有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全世界第一流的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家以及强有力的经费支持。每周,CDC都会发表一份公告——《发病率与死亡率周报》——报告一周以来全美121个大城市中疾病发生、流行以及死亡情况。
Gottlieb医生的报告引起了CDC同仁的关注,经过审核之后,1981年6月 5号他的发现以《卡氏肺囊虫肺炎--洛杉矶》为题发表于该刊第三十卷第一期。此后不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也在同年稍晚些时候刊发了Gottlieb等人的报告[2]。
◆警告——不可思议的肉瘤
与此同时,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病学和微生物学教授Alvin Friedman-kien医生向CDC报告了另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的突然爆发--卡波西肉瘤(kaposisarcoma)[3]。
卡波西肉瘤最早由匈牙利医生Morit Kaposi于1872年报道[4]。 这是一种分化较好的,由血管增生导致的多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以东欧、地中海地区和亚撒哈拉非洲较多。一般而言,该病几乎绝无可能在年青人身上发生,即使在上述相对高发地区的老年人中,也是一种罕见病。然而,1981年4月,Friedman--kien 医生发现的两名患者都是青年男性,也都是同性恋者。接下来,这位医生向他在纽约的同行写信以了解即往有无类似病人,在几天之内他就搜集到了30多个相同病例,而所有病人都是性欲活跃的年轻男同性恋患者。卡波西肉瘤的发生在免疫学上非常明显的是与免疫抑制或缺陷相关的,为什么这些正当壮年的人们会如此不幸呢?
在接到Friedman-kien的报告后,CDC性病研究中心主任,流行病学家 来到纽约以核实他的发现。最初,curran和他的同事们似乎并未意识到在洛杉矶Gottlieb 医生所报告的病例与纽约的病例是相关的,不久以后,他们才确定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1981年7月4号,CDC公报发表的第二篇文章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轰动,该文题为《男同性恋者中的卡波西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作者为Friedman-kien及其同事。CDC所加的编者按向全球的医学界发出了应当密切关注卡波西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与男同性恋者免疫抑制相关的疾病的警告。
同年6月,法国克劳德·贝尔纳医院的aum医生在一位法航空中服务员的身上发现了卡氏肺囊虫肺炎,在对即往病毒的回溯中,他又发现好几个类似患者。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发生在美国的疾病可能并不只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而是一个世界性的流行病。
◆CDC——抽丝剥茧
以上这些病例报告,使 CDC认识到这一疾病的严重性,为了确定病因,找到正确的对策。CDC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负责人为 Curran医生。他们首先编制了详尽的调查表,开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这是流行病学中确定某种疾病及相关因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这一方法的关键是以某一人群内(本例即同性恋人群)一组患有某种病(即卡波西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同一人群内未患该病,但在与患者有关的某些已知因素方面和病例组相似的人(称为对照)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过去对某个或某些可疑病因(研究因素)的暴露的有或无及暴露程度(剂量);通过对两组暴露史的比较,推断研究因子作为病因的可能性[5]。可见,要使病例对照研究成为可能,就必须先确定可疑的病因,因此,CDC的专家们编制了一份长达23页的调查表,以期通过详细的询问,能找出相关因素。
在编制量表的过程中,Curran及其同事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哪些方面的因素是需要加以调查的,他们对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和迈阿密的患者进行了访谈。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在这些患者中性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多数人有多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性伙伴,这再次加深了他们对这一疾病在传播途径上与性活动的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与患者的谈话还证实了存在对各种药物和毒品的广泛滥用。特别是一种俗称“激动(Rush)”和“爆破者(poppers)”的血管扩张剂,更是引人注目。 它可以扩张阴茎和肛门直肠粘膜下的血管,从而激发性欲和延长快感。
通过这些访谈,研究人员大致确定了需要对受访者的那些方面进行了解。但为了尽可能的包括一切可能的相关因素,这一调查表十分详尽。以至于在调查进行之初,调查员们对向有关受访者提出如下问题感到十分尴尬,如有关性生活和使用毒品和药品的问题。CDC不得不对调查员进行“初步脱敏”培训,以使他们能镇定自若并恰当的提问。
在完成准备工作后,调查于1981年10月1号开始,一切进展顺利,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十分配合。实地调查于同年12月1号结束。接下来就是在用计算机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很快,就有了初步结果。即较之健康对照者,患者们在性生活上要更为活跃得多,他们拥有的性伙伴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其他健康看同性恋者。而最初有关"爆破者"可能是病因的想法看来是不可靠的(虽然以后的进一步研究显示这种硝酸酯类药物可以干扰免疫功能,显示有促进卡波西肉瘤发病的作用)。因此,可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smitted disease)[6]。
◆从GRID 到 AIDS
性行为只是充当了传播途径的角色,那么什么才是通过这种行为传播的致病因子呢?看来,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一种由微生物所导致的传染病。根据已有的检验结果,似乎由细菌引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为细菌较大,并且依据当时已有的细菌分离培养条件,如果是细菌的话,在经过对数以千计的血液、淋巴结、体液、机体组织的详细观察和检验后,应当是可以查明的。人们自然想到了病毒。患者全都表现出严重的免疫缺陷和机会性感染,当时已知一些病毒可以对免疫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EB病毒等。然而在经过两个多月的仔细研究后,发现上述所有这些病毒都不是直接导致病人免疫缺陷的元凶。 CDC越来越相信,这是一种我们一无所知的"新"病毒所致的疾病。为了称呼这种疾病, CDC将其命名为"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Guy related immuno deficiency,GRID)。至此研究工作几乎陷于停滞,这时,Curran想到了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ititute of Health,NIH)求援。
NIH 是全美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医疗科研机构,它由13个国家级医学机构,1420个现代化实验室,一个容纳540 张床位的医院,以及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医学图书馆构成。1981年,NIH的预算费用达60 亿美元之巨,几为当时联合国预算的4倍。其中的1/4是专用于癌症研究的,国家癌症研究所也因此而成为NIH研究力量最为强大的中心。就在国家癌症研究所, 有一位世界上最杰出的病毒学家。RObert ,1980年Gallo博士所领导的小组发现第一种人类逆转录病毒--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982年2月Curran带着有关的资料前往NIH与Gallo会面,希望他能投入到这场寻找新病毒的战斗中。然而,声名卓著的病毒学家对此似乎一点也不感兴趣,出于对同性恋的成见以及对此种新病毒引发的疾病复杂性的困惑,加上对这一神秘致死病毒风险的担心, Gallo在初次见面时并未接受Curran的希望援手的请求。 Gallo的这种态度代表了当时美国医学界主流对这一可怕疾病的一般认识:这是一种不体面的低级的同性恋流行病,绅士们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工作与GRID(男同性恋相关免疫缺陷综合征)这一臭名昭著的名字联系起来。
事情在3个月后发生了变化,82年6月,CDC发现了新情况:一位59岁的血友病患者发生了GRID。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不是同性恋者也不吸毒。由于血友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功能障碍,他必须定期接受血液制品输注(凝血因子Ⅷ)。生产一份凝血因子需要1000到2000献血员的血液作为原料。在这类制品的生产中,血液要经过严格的过滤处理,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在制成品中完全除去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而唯一能通过这些滤过屏障的只有病毒,这就肯定了GRID只能是由病毒引起的。同时,也揭示了血液(经输血)传播在GRID发病种的作用这无疑使人们不得不开始正视现实。
数天后,第二例因使用血液制品而发生GRID的病例出现了,紧接着第三例……。显然,再将这种疾病称为GRID是不恰当的了。于是,CDC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这个新名词,即为人所熟知的AIDS(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同时,一位法国医生在对几位怀疑为 AIDS的已死亡病人的回顾性调查中发现,这些患者即非同性恋也非血友病,但其中三人在非洲长期生活,并可能有多个异性性伙伴,另外一人则在海地接受过输血,而研究者已经在一些非洲患者身上证实了HTLV(见前述 Gallo博士所带领的小组发现)的存在,这就为推论HTLV或其家族中的某一变异成员是AIDS的病原体留下了可能的空间。
这些新发现最终引起了Gallo对 AIDS的关注,他开始投入到对病原体的寻找当中。同样,他认为引起AIDS的病毒应该就属于他所发现的HTLV家族。因此他要求他的研究人员就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然而,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HTLV所引起的人类T细胞白血病和 AIDS在感染特点上的差别,也并没有深入思考感染的不同时期病毒复制的人特点,他仅仅是将研究工作交给合作者,要求他们去找病毒。事后证明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静悄悄的巴斯德研究院
此时在法国, Rozenbaum医生与他们的美国同行们一样也正面临着研究止步不前的烦恼。同样的,法国科学家们也对古怪的同性恋流行病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时Rozenbaum的合作者,克劳德.贝尔纳医院病毒学实验室的负责人Vezinet-Brun,建议他向巴斯德研究院的Luc Montagnier教授求援,后者是巴斯德研究院病毒学和病毒肿瘤学系主任,Vezinet-Brun的老师,也是世界病毒学界最卓越的专家……1982年11月,Montagnier领导的小组开始了AIDS的研究。
巴斯德研究院是全世界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心目中的圣地,这一享誉全球的最高学术机构由巴斯德亲手缔造,建立于1888年11月14号,为了维护学术的独立和自由,巴斯德坚持不依靠政府和国家,而完全依靠捐赠,1887年研究院章程规定"巴斯德研究院的目的:1.按照巴斯德先生的方法治疗狂犬病;2.研究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
就在这里,在巴斯德的学生鲁(Roux)第一次研制成功了白喉抗毒素,开创了计划免疫的新纪元,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儿童生命;也是在这里,走出了伟大的微生物学家,鼠疫杆菌的发现者耶尔森(Yersin);还是在这里,梅奇尼科夫(Metchnikov)发现了白细胞吞噬现象并进而创立了细胞免疫学。阿尔贝·卡尔梅特(Calmette.A)在这里成长为杰出的免疫学家,发明了蛇毒抗血清的制备方法,成为又一位拯救无数人生命的人,他创立了里尔和西贡巴斯德研究所。而在突尼斯巴斯德研究所,夏尔·尼科尔(Nicolle.C)发现了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如果愿意,这一长串名字还可以继续列下去:19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博尔德(Bordet)、塞内加尔巴斯德研究所创始人艾蒂安.马尔舒……[7]。
现在,进入了艾滋病时代,巴斯德精神的继承人应当怎样来进行战斗?著名传染病学家德布雷(Debre )所说“在艾滋病的特殊问题和巴斯德所关注的问题之间,有着陌生然而深刻的相似……声称巴斯德已经预见到艾滋病是愚蠢的,虽然他确实曾经预测来自非洲的新型病毒的入侵;但更为愚蠢和危险的是认为艾滋病的流行需要重新检讨由巴斯德奠定的概念……我们并没有脱离巴斯德时代。对当今的病人来说,巴斯德的范例是希望的源泉。”
◆山重水复疑无路
正是在这样一种巴斯德精神和传统的驱策之下,巴斯德研究院的人们开始了与疾病的斗争。由于作为逆转录病毒的代表,HTLV明显的摧毁人的免疫系统,因此他们设想,逆转录病毒应当是罪魁祸首。
不过,与想当然的美国人相比,他们以更为审慎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由HTLV所导致的T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特征是T淋巴细胞不受控制的增生并伴分化障碍以及功能缺陷,最终导致患者发生严重免疫缺陷和多系统并发症而死亡。因此,只有在疾病的早期,在病毒处于复制活跃期时才有可能分离并鉴定出病毒,而不是相反。在疾病后期,大量的细胞已经死亡,免疫系统也已崩溃,此时病毒赖以存活的基础已不复存在,要分离出活病毒是很困难的。所以Montagnier和同事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疾病初期的患者身上。这就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此后的实践证明,他们的成功是有道理的。
这年12月,Rozenbaum接到了一名按现在标准看是AIDS无症状感染期的年青同性恋者,他有多个性伙伴,在颈根部出现了肿大的淋巴结。这引起了Rozenbaum的注意,他请Vezinet-Brun将淋巴结取下,并切割成四块,将其中一块送给Montagnier教授进行培养。
1983年1月3号, 淋巴结培养在巴斯德研究院“狂犬病楼”的一间小实验室里开始。这间实验室取名为"布吕"(Bru)室,这是那为患者姓氏的第一个音节。由于逆转录病毒的特征是能产生逆转录酶,并从而用病毒RNA逆转录为病毒DNA,再进一步在DNA指导下开始从DNA→RNA→蛋白质的表达过程。因此,只要找到了逆转录酶,就可以肯定逆转录病毒的存在。 逆转录酶大量出现在细胞分裂增殖的时期,要找到它们, 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细胞大量分裂增殖,而通过细胞培养可以做到这一点。 在巴斯德研究院这一寻找病毒的四人小组中,就正有一位优秀的细胞培养专家。她就是 -sinoussi。在经过两周的努力后,果然在培养基中发现了逆转录酶的踪迹,AIDS的元凶就要现身了。
然而,很快就出现了异常——培养基中的细胞开始大量死亡,这是难以解释的,因为如果这种病毒是HTLV的亲戚的话,那它应当是引起细胞大量异常增生,而不是相反。在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细胞死亡的因素--如培养基被其他微生物污染、培养环境不合适--之后, Bru小组的人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根本不同于HTLV的全新病毒,它可能正是通过导致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来引发艾滋病的。为了证实这一想法,Friancoise Barre -sinoussi将从健康献血者血液中取得的淋巴细胞放入含有病毒的培养基中。接下来发生的事证实了这一看法。培养基中逆转录酶的含量急剧上升,随后又是细胞的死亡。通过与Gallo提供的两株HTLV进行的比较,更证明了他们猜想的正确。 更进一步的证明来自对病毒更直接的认识:给它照一张"标准像"。
1983年2月3号,在巴斯德研究院显微镜室的电子显微镜下,人类第一次与HIV狭路相逢,从此我们的敌人与我们正面相对了。这是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历史将永远记住三位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他们无愧于巴斯德遗产继承者的称号,让我们再次重复一下这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吧,他们是:Luc Montagnier、Friancoise Barre -sinoussi和Jean-claude Chermann(Bru小组实际工作负责人)。
◆并不光彩的细节
此时 Gallo出现了,开始他先是竭力否认巴斯德人所发现的是一种新病毒,他认为(“他认为”!)这种病毒不过是他所发现的HTLV的一个变种,他将之称为HTLV-Ⅲ,由于法国人最初将这一病毒命名为“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cytic Virus)其词头缩写HTLV恰好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的词头缩写HTLV相同, 这就使得Gallo 可以据此混淆视听。巴斯德人很快发现了这一阴暗伎俩,他们立即将病毒重新命名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 Virus,LAV)
而且,他们进行了更多的深入研究,并令人信服的证实了该病毒的独特性,同时为了能够尽快控制流行,他们立即投入了建立一种可以对 LAV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的研究,以期在血液制品中筛除含有 LAV者,保护接受输血的患者。 很快他们就成功的发展出一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的快速检验方法。由于该技术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美国当局唯恐自己会失去这一可以带来巨额利润的市场,1984年四月他们拒绝批准巴斯德研究院在美国的专利申请,同时却窃取了巴斯德人的思路,另外自己搞了一套虽然检验程序不同,本质却毫无差别的 ELISA检测法,并立即投入国内市场。直到1986年底,巴斯德研究院的ELISA法才被美国专利局批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1984年4月23号,美国卫生部正式宣布“Gallo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的一种新病毒——HTLV-Ⅲ,是AIDS的致病因子。” 1984年5月,Science上一篇以Gallo为第一作者的文章展示了"他所发现的" HTLV-Ⅲ的显微镜照片——与法国人的照片惊人的相似。两年后,他却不得不承认,这些照片并非他的实验室所拍摄,而完全来自于法国人。不过,他将他实验室的一位摄影师拎出来作了替罪羊。
以后的调查发现, Gallo于84年声称发现的"HTLV-Ⅲ"实际上的确是来自于巴斯德研究院,不过似乎并不是他有意的抄袭。原因是1983年4月,在他仍然坚信HTLV是AIDS的病因时,他曾要求Montagnier 将一些巴斯德人所发现的病毒株寄送给他,以便证明法国人的错误。正是这些病毒污染了他在NIH的实验室中的培养皿,使得"他的"HTLV-Ⅲ是如此的相似于法国人的LAV。 而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1985年相继发表的LAV和HTLV-Ⅲ的基因测序结果如此相近。[8、9]
不过,故事的末尾还有一个戏剧性的事件。Montagnier和他的同事后来发现,起初他们认为的那株来自 Bru的病毒株,实际上来源于另一患卡波西肉瘤的AIDS患者(LAI株),该株病毒造成了培养中的污染。在混合培养中,LAI株生长速度快于Bru株。因此,NIH的那一株病毒其实也就是LAI株。[10]
◆尘埃落定
经过激烈的争论后,这场风波于1986年结束,同年5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给艾滋病病毒重新起了一个名字,这就是今天为人所熟悉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1]
1987年3月,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和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华盛顿签署协议,最终结束了巴斯德研究院与NIH的之间的争论。协议肯定了两个小组对AIDS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却并未指明究竟是谁首先发现了病毒。 这就是日后许多美国教科书在提到AIDS病原体发现者时多采"美法科学家共同发现说"的来由。不过,在世界病毒学界,更多的人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还是乐意指出,该病毒是由Montagnier等人首先发现的。
吃万能的VC(vc片的十大妙用)
吃万能的VC
维生素C是人体所需营养素,摄入不足可致坏血病。维C用于维生素C缺乏症、酸化尿、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可是90年代以来,有人报道维C还能防止感冒、促进伤口愈合、降低胆固醇含量等。去年还有人写文章说:长期服用维C,能使皮肤细嫩、延缓皱纹出现,永葆青春。
然而,有些医学家对维生素的疗效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它并不能防止或减轻感冒,不能促进伤口愈合,不能作为口服美容剂。另有人在医学杂志上撰文说,病人如果没有维C缺乏症,只是用维C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过敏症等是没有足够科学依据的。
90年代前期,有医学刊物报道: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服用维生素C有害于身体。每日口服1-4克,可引起皮疹、腹泻、胃酸增多、尿中草酸和尿酸含量增多。国外曾有报道,服用大量维生素C产生的草酸钙结晶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敏感病人会因尿酸增多而产生高尿酸血症,以致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如果每日超过5克,可引起溶血,大剂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可造成血栓形成和突然死亡。国外文献还指出,心或肾功能衰竭者,若过量服用维C可产生高钠血症。因为人体内约有12%维C以钠盐形式存在。孕妇若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其胎儿出生后会对维C产生依赖性,若不给予大剂量维C会发生坏血症。由此可见,维生素C不是万能药,决不可随意滥用。
vc片的十大妙用
维生素c的妙用
维生素c的妙用,维C是人们对维生素C的常用简称。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下面看看维生素c的妙用。
维生素c的妙用1
维C的功效
1、治疗受伤、灼伤、牙龈出血。
2、加速手术后的恢复。
3、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4、预防滤过性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具有抗癌作用;并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有助防止亚硝基胺的形成。
5、可当做天然的泻药。
6、减少静脉中血栓的发生。
7、可治疗普通的感冒,并有预防的效果;可使蛋白质细胞互相牢聚,从而能延长寿命。
8、增加对无机铁的吸收,预防坏血病。
维C的作用
1、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维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动力,提高杀菌能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此外,维C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信使核糖核酸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从多方面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在感冒流行季节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防治呼吸道感染、预防感冒。
2、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间的联系靠细胞间质来连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参与组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的支架。维生素C在合成胶原蛋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C缺乏,会导致细胞连接障碍,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
这种情况发生在皮肤,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严重情况时,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甚至死亡,故被称为坏血病。包裹每一颗牙齿的牙龈软组织,主要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当缺乏维生素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皮肤也会由于胶原蛋白减少而粗糙并失去弹性。
3、抗氧化作用
机体氧化损伤产生的自由基可侵犯人的各种细胞,侵犯DNA导致癌症;侵犯血管就会加速动脉硬化;侵犯眼睛晶状体就会引起白内障等。因此,抗氧化是一个重要的养生防病措施。维C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保护其它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E免受氧化破坏;可抑制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生成,阻断脂质过氧化,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伤害。
4、参与胆固醇的代谢
维C可促进胆固醇的羟化和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发挥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5、促进铁、钙和叶酸的吸收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是二价铁,吸收率较高。非血红素铁是三价铁,需在体内转化成二价铁才可被人体吸收。维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促进铁的吸收。血红素铁在动物肉类中占4%,吸收率可达2%~25%;而在植物性食物中的是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约1%~3%。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多吃含维C丰富的食物对铁的吸收很重要,也是防治缺铁性贫血的一个好办法。
钙在消化道呈可溶状态是被吸收的基本条件。维C在胃中可形成一种酸性介质,防止不溶性钙络合物的生成及发生沉淀,促进钙的吸收利用。
维C可将叶酸还原成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利于叶酸的吸收利用,预防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此,服用铁剂、钙剂或叶酸补充剂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
6、解毒
维C被誉为万能解毒剂,可促进肝脏肝糖原的形成,而肝糖原在肝脏解毒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害重金属污染环境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而维生素C可直接参与重金属的解毒过程,可有效预防像铅、镉、汞等有害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7、防癌
维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此外,维C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
维生素c的妙用2
维生素C的6大作用
1、帮助治疗口腔溃疡
很多人经常会受到“口腔溃疡”的困扰,维生素C对溃疡面就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
中国药业期刊27年刊发的一篇《维生素C的临床新用途》的研究指出,维生素C对治疗口腔溃疡有很好的疗效。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物质,涂于口腔局部后能够刺激腮腺分泌大量的唾液,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很强的杀菌和抗炎作用。因此,维生素C对溃疡面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愈合。具体用法是,用棉签蘸取维生素C,在溃疡面上反复涂抹,每天3次,一般两天即可治愈。
213年基层医学论坛医学期刊发表了一篇《单纯性口腔溃疡的防治》文章也指出,单纯性口腔炎的治疗,一般给予维生素类药物如涂锡类散、珠黄散或西瓜霜喷雾剂等,其一般需1天左右才能治愈,甚至时间更长。而用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按一定比例配伍后碾成粉,然后把药粉涂于溃疡表面,效果显著。
2、预防色素沉着
很多人都听过,“喝柠檬水能美白,因为柠檬中富含维生素C”,但这是什么原理呢?
上述刊发在“中国药业”上的研究还指出,黑色素来源于酪氨酸,酪氨酸在酪氨酸羟化酶作用下变成多巴,多巴继续氧化,最后聚合成黑色素。而维生素C可抑制多巴氧化,防止黑色素的形成。维生素C也可减轻坏血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外伤后、炎症后和寻常性痤疮后的色素沉着。
3、缓解过敏
有些人出现过敏后去医院,有的医生除了给开一些抗敏的药物,还会附带开一些维生素C。
这是因为维生素C有缓解过敏性疾病的作用。上述刊发在“中国药业”上的研究指出,维生素C具有抗组胺和缓激肽的作用,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受体而使支气管扩张。因此,医学上可用维生素C治疗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4、缓解手干脱皮
到了秋冬,很多人会出现手干脱皮的问题。
其实早在1991年,《微创医学》期刊中就有一篇研究指出,医生们在工作中偶尔发现维生素C溶液对手脱皮有显著效果。
具体方法为:把手洗净,将维生素C溶液倒入手掌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一日用2次,每次2毫升,无副作用。
5、缓解感冒
感冒时,我们经常看到“补充维生素C”,补充维生素C真的对缓解感冒有帮助吗?
214年中国实用医药期刊刊登的一篇《维生素c辅助治疗早期病毒性感冒疗效观察》研究发现,维生素C是一种无毒性的营养素,水溶性,在患者体内多余的则会跟随水分而排出体外,还能够刺激患者体内产生干扰素,进而对病毒产生破坏而减少病毒与白血球的结合,使得白血球的数目保持相对稳定。经过此次的治疗之后,试验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和感冒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愈时间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研究还发现,对早期病毒性感冒患者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C,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患者在补充维生素C时要多喝水。
6、增强人体免疫力
维生素C目前最主要的作用为提高机体免疫力。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
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中有类重要的细胞,叫做淋巴细胞,由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组成,可以将他们类比成人体内部防御的利剑。
根据218年2月医学期刊《Antioxidants》上一篇有关维生素C对人体淋巴细胞的综述:维生素C能够促进T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并影响其细胞功能。
维生素c的妙用3
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还原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种:
1、促进骨胶原的生物合成,利用于组织损伤可以使伤口更快愈合,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防止牙龈出血,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这是维生素C比较常见的作用。
2、促进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延长体质寿命,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3、改善铁、钙和叶酸的吸收,改善脂肪和类脂,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预防心血管疾病。
4、促进皮肤黑色素沉着的减少,从而减少黑斑和雀斑,使皮肤变得更加白皙。
5、维生素C具有其他的养颜作用,比如摄入维生素C,对于增加胶原蛋白,提高皮肤的纹理具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经常服用维生素C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
每天吃vc片
维生素c一天一片有害吗
维生素c一天一片有害吗,人的健康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维生素,维生素c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平时获取它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饮食的方式来获取,那么,维生素c一天一片有害吗?
维生素c一天一片有害吗1
正常人每天吃一颗维生素c没有太大的害处,但是还是不建议正常人每天吃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可以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摄入,没有必要服用维生素c片。
1、因为每天维生素c如果服入过量的话,可以产生副作用,比如轻微的为恶心,呕吐,腹泻。如果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出现一旦停药,出现坏血病的症状,包括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
2、儿童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可使日后容易患骨病,影响程度细胞形成,影响生长发育。
3、每日口服过量的维生素c,容易发生尿路结石,肾结石,导致血尿和肾绞痛。
4、每天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还可对抗肝素和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易导致血栓形成,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脑梗,心梗。
5、摄入大量维生素c,可使尿中排出增加,其还原性可产生尿糖的假阳性反应,从而有碍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掌握确切的叫糖药物的剂量。
6、大剂量的维生素c还可降低妇女的生育能力且影响胚胎的发育过程,是不利于生育的。
7、每日维生素c过量会导致肠蠕动增加,引起某些病人腹痛,腹泻,还容易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维生素c一天一片有害吗2
维生素c的作用
维生素c具有促进胶原合成、促进抗体的形成、促进铁的吸收、辅助治疗贫血、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预防癌症:等功效。
每天吃一片维生素c可以吗?
服用维生素c也需要分情况:健康人,不建议每天吃一片,从食物中摄入该物质的量,基本也够人体每天所需的量,不用再特意吃一片维生素c片。
如确实有服用需要的人群,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但不能长期过量的服用它,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相关知识:每天吃一片维生素C的理论依据,是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维生素C建议摄入量是200mg,而一般人从食物中摄入为100mg左右,就有了额外服用一片100mg维生素C的.说法。
健康人长期大量维生素c食用有害
如果长期服用维生素c片,可能会有以下副作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胃酸过多以及会形成结石等疾病;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可能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结石;还有些人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差,所以长期口服维生素c片来增强免疫力,但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现象的发生。
维生素c一天一片有害吗3
功效:维生素C能够捕获自由基,在此能预防像癌症、动脉硬化、风湿病等疾病。此外,它还能增强免疫和,对皮肤、牙龈和神经也有好处。
副作用:迄今,维生素C被认为没有害处,因为肾脏能够把多余的维生素C排泄掉,美国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体内有大量维生素C循环不利伤口愈合。每天摄入的维生素C超过1000毫克会导致腹泻、肾结石的不育症,甚至还会引起基因缺损。
服用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据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维生素C的用量日趋增大,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愈来愈多。
腹泻。每日服用1~4克维生素C,即可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胃出血。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C,会发生恶心、呕吐等现象。同时,由于胃酸分泌增多,能促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还可酿成胃黏膜充血、水肿,而导致胃出血。
结石。大量维生素C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被肝脏代谢分解,最终产物为草酸,草酸从尿排泄成为草酸盐;有人研究发现,每日口服4克维生素C,在24小时内,尿中草酸盐的含量会由58毫克激增至620毫克。若继续服用,草酸盐不断增加,极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痛风。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血中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而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剧增,诱发痛风。
婴儿依赖性。怀孕妇女连续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使胎儿对该药产生依赖性。出生后,若不给婴儿服用大量维生素C,可发生坏血病,如出现精神不振、牙龈红肿出血、皮下出血;甚至有胃肠道、泌尿道出血等症状。
儿童骨科病。儿童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罹患骨科病,且发生率较高。
不孕症。育龄妇女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使生育能力降低。
免疫力降低。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能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使机体抗病能力下降。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呕吐,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故不能滥用。
吃vc片有用吗
抗疲劳,抗菌消炎、抗氧化、预防贫血等都是VC片的作用与功效,经常吃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防止色斑生成也能放慢人体衰老速度。
VC片能为人体补充丰富维生素C适量补充会满足身体对这种维生素的需要,它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缓解人体疲劳,是适合人们经常服用的一种保健品,会让人体的抗疲劳能力明显提高。VC片还是一种能加快人类组织细胞再生繁殖,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物质,它具有抗菌消炎的中药功效,能防止伤口感染,加快伤处愈合。
一、延缓衰老
VC片这种中药抗氧化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身体内的自由基,阻止人体内产生氧化反应,也能防止人体内生成过氧化脂质它能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更能放慢,身体衰老速度经常补充,能延缓多种衰老症状出现,能让人体保持相对年轻的健康状态。
二、预防缓解贫血
人们服用VC片能为身体补充丰富维生素C这种物质会加快人体对微量元素铁的吸收,能间接的起到补血作用,平时适量服用它会增加身体对微量元素铁的吸收利用率,增强身体造血功能,它能预防缓解贫血也能降低坏血病的发病率,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三、保护牙龈
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存在,如果人体缺少维生素C,免疫力会下降,而且会出现牙龈萎缩的情况,而人们服用维C片以后可以加强胶原蛋白弹性和细胞的强度,而且能让口腔的微细管保持健康,并能防止牙龈萎缩,它还能防止牙龈出血发生,对维持人的牙龈健康和牙齿健康都有很积极的作用。VC片保健养生功效出色,人们服用对身体也有诸多好处,但大家尽量不要长期过量的服用VC片,那样也会加重身体负担,会让身体出现不良反应,影响人体健康。
每天一个vc片
一天一片维生素c可以吗
一天一片维生素c可以吗?相信大家对维生素c并不陌生,很多人都会吃维生素c补充自己身体所需的营养。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一天一片维生素c可以吗的相关内容。
一天一片维生素c可以吗1
服用维生素c也需要分情况:健康人,不建议每天吃一片,从食物中摄入该物质的量,基本也够人体每天所需的量,不用再特意吃一片维生素c片。
如确实有服用需要的人群,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但不能长期过量的服用它,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相关知识:每天吃一片维生素C的理论依据,是中国营养学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维生素C建议摄入量是200mg,而一般人从食物中摄入为100mg左右,就有了额外服用一片100mg维生素C的说法。
健康人长期大量维生素c食用有害
如果长期服用维生素c片,可能会有以下副作用:可能会引起腹泻、胃酸过多以及会形成结石等疾病;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可能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尿酸结石;还有些人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差,所以长期口服维生素c片来增强免疫力,但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等现象的发生。
维生素c的作用
维生素c具有促进胶原合成、促进抗体的形成、促进铁的吸收、辅助治疗贫血、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预防癌症:等功效。
一天一片维生素c可以吗2
一般来说我们成人每天需要补充50~100mg的维生素C,如果是感冒期间,可以补充100~200mg的维生素C,补充维生素C主要还是看大家的身体状况。
如果你非常缺乏维生素C的话,那可能需要补充高剂量的维生素C了,但是记住最高不要超过1000mg,如果少量缺乏,那补充低剂量就可以了,像维生素C片剂的话,成人一天3到6片,儿童1到3片即可。
虽然维生素C片是保健品,但是也不能一天服用过量,长期过量服用会导致在体内形成草酸,这是形成肾脏草酸盐结石的潜在威胁。
另外,有些情况下维生素C咀嚼片对身体也会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维生素C有较好的能让受伤的'伤口更快愈合,会有效的延长肌体的寿命,还能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更好的防止牙龈出血等情况。维生素C要咀嚼后才可以吞服,成人每天1次,每次2片就可以了。
在不缺乏维生素的情况下请不要随意服用维生素类药物,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如猕猴桃、西红柿、苹果等,这些都有很多维生素c和其他维生素,通过食物也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不想药物长期服用会出现其他维生素吸收不好和丧失.
一天一片维生素c可以吗3
维生素C有什么作用
1、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C之所以能增强免疫力,是因为维生素C能增强免疫细胞中白血球和抗体活性,并刺激人体产生促进免疫力的活性物质,消灭病毒,较少白细胞损失量。
2、防止感冒
维C能防止感冒是因为它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促成不易感冒体质的形成,预防流行可爱冒的病毒入侵。
3、防治骨质疏松
维生素C可以防治骨质疏松。骨骼并不是单靠钙质就可以形成的,胶原蛋白质可以制造网目状组织,让钙质密实,而胶原的形成离不开维生素C。
4、防治脑中风及动脉硬化
维生素C可防治脑中风及动脉硬化。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附着在血管壁上,同时它也可以将胆固醇变成胆汁酸,排出体外,促进血管壁的胶原生长,防止血管破裂。
5、防止贫血
维生素C可以防止贫血。贫血需要补充铁质叶酸片、维生素c等成分,维生素c可以帮助肠道充分吸收铁质,可以让铁质被人体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促进骨髓中的血红蛋白的形成。
6、抗坏血病
我们都知道维生素C又名为抗坏血酸。这是因为当人们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C时,就会出现牙龈出血等坏血病症状,而一旦开始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坏血病症状即可消失。
7、促进伤口愈合
维C不仅对结缔组织的形成非常重要,而且对伤口及骨折的愈合非常重要。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受伤部位形成新的组织。
8、预防色斑形成
维生素C可预防色斑形成。维生素c是美白佳品,其强抗氧化作用可有效抑制黑色素的活动力,具有美白作用,可有效预防色斑形成。
维生素C的饮食禁忌
1、牛奶
维生素C最好是不要和牛奶一起吃。牛奶含有氧化性物质维生素B2,此时再服用维生素C很容易被维生素B2氧化,同时维生素B2也被还原了,两者都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除了牛奶之外,其他的奶制品比如奶片、奶酪都不宜与维生素C同吃。
2、动物肝脏
维生素C最好是不要和动物肝脏一起吃。这是因为动物肝脏中含有的铜元素与维生素C易发生化学反应使维生素C失去原有的作用。
除了动物肝脏之外,其他含铜丰富的比如鸡胗、牡蛎、青豆等等。
3、酒精饮料
维生素C最好是不要和酒精饮料一起吃。酒精会影响到肠胃对于维生素C的吸收,另外少了维生素C酒精的正常代谢又会受到影响。
4、抽烟
吃维生素C的时候最好是不要抽烟。有研究表明,抽烟的时候会使唾液中的维生素C转变性能,成为对身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但是抽烟的人可以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来帮助减轻吸烟的危害。
5、贝壳类水产品
维生素C最好是不要喝贝壳类水产品一起吃,如果是长期大量这样搭配的话可能导致体内毒素堆积出现中毒的情况。偶尔同吃身体无大碍。
6、某些药物
在吃维生素C的时候,某些药物比如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降胆固醇药物等都不宜与其同吃。磺胺类药物容易产生磺胺结晶引起结石,阿司匹林则容易影响到药效还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利用。
学习预防医学的好处不正确的是
1 补充临床搜裸内容的不足
目前临床课教材,从临床上的观念只局限某些常见疾病的讲述,而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还会遇到其他涉及预防医学问题,如:食物中毒的诊断、治疗及处理,常见职业中毒的诊断治疗:患者营养调查及指导;某些疾病的膳食治疗与食谱设计,类似这些问题在临床讲授中很少提及,而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遇到。尤其在基层工作中更是如此。如肉毒毒素中毒,临床课一般不讲,而在基层工作中可碰到,该病在诊断、治疗上都比较简单,但如处理不当,则可造成患者死亡。另外农村的乡镇企业,往往带来严重的职业中毒和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临床医学生系统的学习过预防医学课程的话,则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临床医学生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扩大了知识面,减少了医学知识的盲点,对提高其业务水平很有帮助。
2 加深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到断能力
临床教学一般只谈个体,即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而预防医学则研究群体,即疾病谱、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可以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临床上的诊断治疗都有较大帮助。有些则起到决定性作用,如在一次病例讨论中,某患者临床表现很象流行性出血热,该院医生按流行性出血热治疗,但病情不见好转,并有加重趋势,当请来上级专家会诊后,立即否定了该院的诊断,指示按猩红热治疗,患者很快康复。其理由为该患者为列车员,从未到疫区,就凭这一点就可排除出血热,而这些间题恰恰是预防医学的医学的基本内容。类似这种例子还有很多,许多情况下,当临床医生变换从预防医学看问题时,可以很容易地做出正确的判断。
3 有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目前培养的临床医生,主要面向基层,尤其是农村,在我国农村,由于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疾病谱也不一样,很多疾病的解决应从预防上着手,如广大农村常见的营作者单位:肠1 仪”河北省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养缺乏症,不健康的行为导致某些疾病的高发,有些地区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导致的地方病,类似这些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作为一名实用性人才,防治应该是一体的,通过预防医学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防治的辨证关系,防为本、治为标,防治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如只治不防会使患者增加,人民群众痛苦大、损失大、危害也大。从经济效益考虑,预防投资比治疗投资更有效益。农村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其经济文化水平也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一些医学问题也在变化,如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营养不良已不是主要卫生问题,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肿瘤将成为主要卫生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预防医学将起到主要作用。另外,新农村的建设、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涉及环境污染问题、生态问题、预防医学将指导农村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环境和生态得以调整,使农村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些工作不仅对局部有较好的影响,对整个环境也会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预防医学教育不仅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对将来的社会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4 有利于医学论文的阅续与拥写
医学论文的阅读与写作,对提高医学业务水平有较大帮助,尤其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新知识要从医学杂志中获得,由于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阅读杂志更显得重要。另外,总结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也是临床医生必备的能力。预防医学教学包括医学科研的课题设计、资料的分析等统计内容。这些知识对医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另外,一些科研论文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判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统计知识。不仅如此,预防医学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了这些思维方法,使之不受一些虚假宣传广告等伪科学的影响。这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有较大的帮助。
补益类中药的抗缺氧作用
文章来自~《中外医学研究》2021年第35期
作者:刘笑琪① 牛晓骥② 胡金萍②
【摘要】 氧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缺氧可影响人体多个系统,直接或间接造成机体死亡。抗缺氧药物的研究成为预防机体死亡的重要课题。目前中医及西医均对缺氧有了一定认识。近年来, 研究发现中药在抗缺氧方面有较好作用,其中补益类中药表现突出,中医扶正固本治疗原则得到很大体现 。 临床中用于抗缺氧的补益类中药主要有黄芪、红景天、人参、西洋参、当归、枸杞6味。 本文对这6味中药的抗缺氧损伤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补益类中药 抗缺氧 综述
缺氧是指组织因氧供不足或用氧障碍而致的病理反应,严重可致死,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口唇甲发绀等。 近年来,中医药以作用效果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在抗缺氧防治中应用越来越广范,而补益类中药尤为突出。有研究发现,在缺氧的防治中,使用频率在前20的单味中药中,补气活血类中药的应用率可达70%以上;其次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应用率在40%以上,使用率较低的为滋阴类中药[1]。临床中用于抗缺氧的补益类中药主要有黄芪、红景天、人参、西洋参、当归、枸杞6味。本文就这6味补益类中药近几年的抗缺氧作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中西医对缺氧的认识
1.1 中医对缺氧的认识
在中医里并没有缺氧这一概念,但可 根据因缺氧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入中医学不同病名中,如“眩晕”“头痛”“喘证”“心悸”“血症”“耳鸣”“虚劳”等证。 中医认为缺氧成因大多与气虚、气滞、痰浊、淤血、阴虚等有关 。中医认为疾病的成因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缺氧亦如此,其外因为天地之气致病,即外在自然及 社会 环境;内因为人之气不足致病,即气之产生不足及损耗过度;血为气之母,故当机体血生不足时,同样会导致气不足;此外阴阳平衡也是缺氧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总的来说,缺氧产生的病机始终与“气”有关[2]。涉及的脏腑有肺、心、脑和肾等[3]。 中医药对缺氧的防治以补气活血、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豁痰开窍等为原则[4]。
1.2 西医对缺氧的认识
只要能导致血液内氧饱和度降低,造成缺氧性疾病的条件均可视为缺氧的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 缺氧的形成原因不外乎两种:氧供不足及用氧障碍。常见的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中毒、周围血管病供氧障碍等, 此外高原空气稀薄也会导致缺氧。 西医治疗缺氧的原则有:增加氧分压供氧,增强血液携氧能力,改善心、肺、脑功能等。 用于改善机体缺氧的西药有激素类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及降压类药物等。但这些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2 补益类中药的抗缺氧防治
2.1 补气固本类中药
2.1.1 黄芪 味甘,性温,被称为补气之圣药,多用于体虚之人。 陶文迪[5]研究发现,黄芪水提取物可能通过减少缺氧导致的自由基及代谢产物的过度生成及氧化应激使常压密闭小鼠存活时间延长。黄芪注射液能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与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作用有关[6]。黄芪甲苷还可通过抑制NF-кB通路保护缺氧心肌细胞,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7]。杨萍等[8]建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H/R模型,检测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浓度,同时检测到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上调, 证明黄芪甲苷可通过抗炎作用保护缺氧心肌细胞。 曹昌霞等[9]发现 黄芪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氧诱导因子(HIF)-1a的表达,维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护缺氧心肌细胞,且发现黄芪及红景天合剂的抗氧化作用强于单味药物 。
2.1.2 红景天 性平,味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10] 。钟晓勇等[11]发现红景天甙能提升缺氧PC12细胞活力及能量代谢水平,主要通过mTOR-4EBP1通路实现。皇甫志敏等[12]发现红景天甙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途径改善小鼠慢性间断性缺氧肺损伤。王渊博等[13]发现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能通过保护线粒体的形态与功能保护缺氧心肌细胞。有 研究发现红景天还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对缺氧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进行保护,发挥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 具体机制正在进一步研究中[14]。红景天能促进低氧状态下内皮细胞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及HIF-1a的表达,保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15]。 红景天还可通过抑制脑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开放,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发挥其抗缺氧作用[16] 。范能全等[17]发现红景天在剂量为0.02 mg/L时可明显延长斑马鱼低氧耐受时间。
2.1.3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大补元气的功能。 有报道通过常压耐缺氧实验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发现复方人参合剂能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18]。Lim等[19]发现人参皂苷Rb1能通过清除过量氧自由基保护海马CA1神经元。娄婷婷[20]发现人参皂苷Rg1、Re、Rf、Rb1、Rc和Rb2可能通过对SIRT1/PGC1a信号通路的干预实现其抗缺氧功能。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b1能使缺氧Wistar乳鼠心肌细胞自噬力降低,提高AMPK通路相关蛋白活性,提升细胞存活率[21]。杨佳丹等[22]发现人参皂苷Rg3在降低骨骼肌线粒体内丙二醛的含量同时增高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提高骨骼肌线粒体对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和供能效力。董学峰[23]建立C57BL/6小鼠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模型,分组后腹腔内注射高、低剂量人参皂苷Rg1,发现人参皂苷Rg1可减轻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肺小动脉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减少HIF-1a、VEGF和内皮素(ET)-1的表达有关。
2.1.4 西洋参 性凉,味甘、微苦,有补气养阴之效。 王晓坤等[24]建立三种不同条件作用下的缺氧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一定剂量的西洋参总皂苷,观察发现西洋参总皂苷均可以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提示 西洋参总皂苷能提高缺氧小鼠模型的耐缺氧能力 。王琛等[25]从内质网的角度进行研究, 发现西洋参总皂苷能减轻内质网应激造成的心肌损伤,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心肌细胞内的钙浓度及心肌正常舒缩功能,减少细胞凋亡 。研究发现西洋参能通过增加线粒体自噬,保护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26]。毕卓悦等[27]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西洋参总皂苷均可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高浓度较低浓度的效应更强。
2.2 补血固本类中药
当归,性温,味甘、辛,为补血之圣品,有养血活血之功。当归的抗缺氧功能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线粒体及细胞膜的作用有关 。 当归中的黄酮类和苯酞类两种化学成分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28]。田苏阳[29]提取到纯化当归多糖P-ASPO,同时发现当归多糖有清除体外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保护。另一提取物阿魏酸也有此作用。霍礼超等[30]研究发现当归多糖P-ASP可增高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石皓等[31]发现当归挥发油可影响Akt/mTOR通路,减少细胞自噬,减轻缺氧细胞损伤。范智文等[32]研究当归补血汤对缺氧乳鼠心室肌的作用时,发现缺氧心肌细胞的活力及存活率明显提升,中高剂量较低剂量组效果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R-34a蛋白表达相关。 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对缺氧导致的胰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保护作用[33]。
2.3 滋阴补气类中药
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之效。 安巍等[34]发现不同品种的枸杞均有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严文英等[35]在缺氧环境下分组培养HK-2细胞,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细胞Ca2+含量,得出枸杞多糖可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及抑制细胞自噬蛋白的表达以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缺糖缺氧HK-2细胞的损伤。此外枸杞多糖还能对凋亡相关蛋白及通路发挥作用,保护缺糖缺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36]。唐愈盛[37]体外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缺氧模型,发现不同缺氧时间下未经枸杞多糖干预的HUVEC细胞皱缩程度均高于干预组,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脑屏障有关。马琳等[38]发现100和50 mg/L的枸杞多糖能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过氧化反应,提高细胞存活率,发挥抗缺氧作用。李亚萍[39]选取101名试验对象,将其分为51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及50名 健康 者两组,以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COPD患者外周静脉血中HIF-1a表达水平较服用枸杞多糖前下降,其作用可能与枸杞多糖能抑制HIF-1a的表达有关,此次研究还发现,低剂量的枸杞多糖效果反而高于中、高剂量,与多数中药作用效果相反。
此外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补益类中药还有刺五加、党参、山药、白术、甘草、五味子、麦冬、沙参、冬虫夏草等。
长远以来,中医对缺氧缺乏系统认识。 研究发现中药及其提取物可通过其补气、滋阴、生血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且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多数高浓度作用高于低浓度。 中药对缺氧造成的机体多个系统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对缺氧反应最大,故研究多集中在这两个系统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建立缺氧模型,予以中药干预后,检测模型相关蛋白含量及表达情况,记录目标细胞存活量及模型的存活时间,研究方式比较单一。未来可对补益类中药持续研究,可向研究中药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庆.中药防治急性高原反应文献调查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7):66-68.
[2]冯博,刘震,邢雁伟,等.中医学对高原病认识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475-3479.
[3]李浩然.论缺氧之中医证治及其机理[J].吉林中医药,1984(4):16-17.
[4]唐玉琴,杨福权,淮文英,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干预缺氧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7):184-186.
[5]陶文迪.黄芪对高原运动和行为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D].兰州:兰州大学,2020.
[6]董雅洁,卢锴锋,高维娟,等.黄芪注射液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7):1608-1610.
[7]廖景光,王茜,赖碧艳,等.黄芪甲苷对缺氧培养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2015,31(2):133-135.
[8]杨萍,周玉平,常秀春,等.黄芪甲苷调控HO-1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8,46(5):34-38.
[9]曹昌霞,王宏斌,杨如意,等.益心方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大鼠相关指标及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J].环球中医药,2019,12(7):5.
[10]罗勇军,周其全,后显华,等.传统医药在急性高原反应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1,23(7):1394-1395.
[11]钟晓勇,李钻芳,林如辉.红景天苷调节缺氧所致PC12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研究[J].福建中医药,2020,51(4):36-38,42.
[12]皇甫志敏,徐倩,王晓,等.红景天甙干预可改善慢性间断性缺氧模型小鼠的肺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1):5036-5040.
[13]王渊博,朱镕湃,田心.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维持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相关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2):209-211.
[14]谭洪玲,马增春,肖成荣,等.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3):194-197.
[15]姜晓斐,罗心平,高秀芳,等.低氧状态下红景天通过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a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的表达[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45(5):620-625.
[16]胡尧.红景天对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神经元线粒体MPTP机制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17]范能全,彭兰,杨武,等.红景天对斑马鱼游泳和耐低氧能力的影响的初步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5,35(8):1342-1345.
[18]张爽,蔡璐,潘雪,等.复方人参合剂对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J].人参研究,2015,27(2):8-10.
[19]Lim J H,Wen T C,Matsuda S,et tion of ischemic hippocampal neurons by ginsenoside Rb1, a main ingredient of ginseng root[J].Neuroscience Research,1997, 28(3):191-200.
[20]娄婷婷.人参皂苷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
[21]宋丽杰,孔宏亮,蒋玉昆,等.人参皂苷Rb1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改善乳鼠缺氧心肌细胞自噬能力分析[J].中国医药,2019,14(9):1425-1429.
[22]杨佳丹,向荣凤,戴青,等.人参皂苷Rg3对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的抗疲劳效应和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2):110-115.
[23]董学峰.人参皂苷Rg1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肺小动脉损害的影响[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7.
[24]王晓坤,李梦,王誉蓉,等.西洋参总皂苷抗小鼠心肌缺氧作用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1):33-35,86.
[25]王琛,李玉珍,王晓礽,等.西洋参茎叶总皂苷通过抑制过度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1):28-34.
[26]寿先进.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HK-2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5.
[27]毕卓悦,张莹,樊军,等.红景天西洋参合剂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及其机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47-50.
[28]赵静,夏晓培.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6):172-174.
[29]田苏阳.当归多糖的提取、化学修饰、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30]霍礼超,李梦丽,乔成栋.当归多糖对缺氧-复氧损害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9,25(5):579-585.
[31]石皓,刘凯,王昕,等.当归挥发油对PC12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自噬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5):445-448.
[32]范智文,赵一俏,凌龙,等.miR-34a在缺氧复氧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当归补血汤的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17,38(22):3401-3404.
[33]陈文婷,杨叔禹,刘素嬛,等.当归四逆汤通过PI3K/Akt通路保护缺氧引发的胰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2017:92.
[34]安巍,王亚军,石志刚,等.枸杞对小白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396-397.
[35]严文英,姚靖.枸杞多糖对HK-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功能及自噬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24):4010-4012,4017.
[36]马琳,张蓓,胡秀娟,等.枸杞多糖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缺糖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4):683-687.
[37]唐愈盛.枸杞多糖减轻高糖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8.
[38]马琳,马然,王艺,等.枸杞多糖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10):1172-1175.
[39]李亚萍.枸杞多糖对COPD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a抑制作用的研究[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7.
Anti-hypoxia Effect of Tonic Chinese Medicine
LIU Xiaoqi, NIU Xiaoji, HU Jinping.
[Abstract]Oxygen provides energy for the body, hypoxia can affect many systems in the bod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ing the death of the organism. The study of antihypoxic drug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prevent body death. At present,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hypoxi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good role in anti-hypoxia, among which the 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prominent role, and the principle of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greatly embodied. In clinical use of anti-hypoxia 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includes astragalus, rhodiola, ginseng, American ginseng, angelica sinensis, Chinese wolfberry six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paper, the anti-hypoxia injury studies of these herbs in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
[Key words]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hypoxia Review
doi:.2021.35.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05(2021)35-0185-04
*基金项目:青海省中医院院内课题项目(2019YN07)
①青海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16
②青海省中医院
(收稿日期:2021-04-26)
上一篇:经典医学杂志
下一篇:医学杂志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