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医学杂志
东洋医学杂志
电子阅览室座落在图书馆4楼,拥有188台电脑,可供本院读者上网、信息检索、信息查询等服务。我馆将电子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进行建设。不断地扩大电子文献的收藏和使用范围。我馆现有中文数据库33种,外文数据库17种,同时,还有大量的电子图书,馆藏资源、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等。外文阅览室在4楼D402的外文阅览室负责外文书刊采访、编目、验收、上架及开架阅览服务。全部收藏以医药卫生类为主,辅以少量语言工具书。重点收藏中医药相关文献,在保质、保全原则下,每年征订一定比例英、日文杂志,并坚持续订 《汉方の临床》、《日本东洋医学杂志》、《汉方研究》、 《Planta Medica》还收藏了WHO文献592种。期刊阅览室下设期刊阅览室和过刊流通室,共收藏合订本期刊21253册,其中包括:中医、西医及相关学科和社会科学类期刊。收藏年代最早的是民国时期的医学杂志。期刊阅览室有530种现刊杂志和53种报纸及110余种近8年的中医专业期刊合订本杂志,另外,还有我院历年博硕研究生论文集。为方便读者,更好的为科研、教学服务,所有期刊全部实行开架阅览并提供复印服务。并尽可能地延长开馆时间,每周开馆时间达75小时。过刊流通室21253册合订本期刊全部开架,全校师生均可查阅,教师及研究生可借阅。古籍书库中医古籍书库是图书馆特藏部门。本室位于学院北院A馆D201室。服务对象为本院研究生、教师及科技人员。中医古籍经过二十余年的搜集、整理,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书特色。在华北地区各医学院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藏书2.2万余册,近1700种。其中珍善本239部。出版年代自15~18世纪,包括元、明、清各代的木刻、铜活字、木活字、刻石拓片、手抄本及未曾刻印的稿本。装祯形式多为线装本,书套、书箱式。这些藏书不仅反映了古代雕刻、印刷、装祯艺术以及造纸工业的水平,还为学院教学、科研和临床的文献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图书馆编辑刊印了《馆藏线装本中医书目》,2002年经修订刊印了《天津中医药大学藏书图录》。为使祖国的医学珍宝得以很好的保存和使用、开发馆藏善本书,提高古籍利用率、保存中医古籍的完整性,在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中首批遴选出十部中医古籍珍善本图书,刻录成光盘,现已完成四部,使馆藏中医珍善本图书由多年封闭式管理转变为网上阅览,进一步满足读者研究和利用古医籍的需求,此项规划获天津市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九五”投资规划单项奖。2003年按照天津市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管理中心要求,申报天津市高校特色资源建设计划书。在读者服务中,开展了参考咨询服务,讲授文献利用的方法,为过渡到现代化管理进行文献整理、分析与研究工作,中医古籍的珍藏已成为支持学院教学研究的宝贵文献,在对外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样本书阅览室3楼A区301室的样本书阅览室负责医药卫生类书刊的典藏、上架及开架阅览服务。本阅览室全部收藏为中、西医的各科样本书,图书馆的每一种中、西医书籍,在本阅览室都有一本样本,非常便于读者查找、使用。对我校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社科阅览室社科阅览室(1)、(2)供本院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在学一年以上者可以在本在校学习一年以上的学生阅览。社科(1)是文史类古 籍书,排架是按经、史、子、集所分类排列的。社科(2)是文史类平装、精装本书。中医专业参考书阅览室中医专业参考书阅览室供本院教师、留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本科生在校学习一年以上的学生阅览。本室书籍是文革前出版的,大多是五、六十年代所出版的中医专业书,很多书都不再出版,比较珍贵。 流通部周一至周五8:00~18:00(周五17:30闭馆)社科1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7:30社科2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7:30中医古籍室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7:30专业参考室周一至周五8:30~11:3014:00~17:30样本书阅览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14:00~17:30外文阅览室周一至周五8:00~11:3014:00~17:30期刊阅览室周一至周日8:00~21:30自习室周一至周日8:00~21:30电子阅览室周一至周日9:30~21:30东院阅览室 周一至周日 8:00~11:30 14:00~21:30备注1:“中医古籍”和“专业参考”阅览请先到社科1(D203)登记备注2:“东院阅览室”周五至周日下午17:30闭馆 图书馆曾获“天津市百万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先进集体”、 “天津市高校实验室建设投资先进集体”,完成的《中医古籍载体转换及开发利用》项目获天津市高校实验室建设投资单项奖”,并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天津市的有关课题研究。
梅核气用青霉素有效吗
【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半夏厚朴汤
原创 2016-11-03 黄煌 经方医学论坛
【黄煌经方方证药证】《经方一百首》之半夏厚朴汤
作者:黄煌 编排:胡廷峰
038、半夏厚朴汤
【组成用法】
半夏10~20g、厚朴10~15g、茯苓10~30g、生姜10~15g、干苏叶6~15g。水煎,分四次温服,昼三次,夜一次。
【方证】
1. 因精神刺激所致的咽喉异物感,胸闷气塞感。
2.咳嗽气喘,痰多胸闷,或腹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
3.舌苔多厚腻、白腻、口内粘腻。
【现代应用】
1.以咽部异物感为突出表现的多种神经官能症,如胃神经官能症、心胃神经宫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等。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及更年期综合征也容易出现本方证。
2.咽喉部的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以及生理性的悬雍垂过长,表现为咽部异物感时也可使用本方。
3.咽喉附近的颈部疾病如甲状腺肿大、甲亢、颈椎骨质增生等也会出现本方证。
4.消化系统的食管狭窄、食管痉挛、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出现动力性障碍时可考虑使用本方。
5.呼吸系统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表现为喉间痰鸣声重,咳喘声音重浊,咳喘剧时则呕,痰多易于咯出或呕出,痰出则咳喘减轻等特征者也可参考使用。
6.其他还用于妊娠恶阻、梅尼埃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经验参考】
本方主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何谓“炙脔”?《千金方》进一步解释为“咽中贴贴如有炙肉,吞不下咳不出是也”。《简易方》说“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间”。这种感觉,后世医家则直谓“梅核气”,谓其病机为痰气交阻。那么,到底该如何界定它呢?编者认为,首先它是一种梗阻堵塞的感觉。如果说“炙脔”不好理解,不妨理解为鱼刺卡咽喉的感觉。咽喉是呼吸和消化共同通道,对各种刺激都比较敏感。其次,“炙脔”是烧烤的肉片。如果趁热时吃下,则咽部可被烫伤。以此推之,当有咽部发热、干燥、疼痛等感觉。再次,吃烤肉片多蘸辛香去腥的调料,因此,这种感觉还可以引申为咽部的痒、麻、辣。当然,古人是否如此吃法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编者的逻辑推测而已。总之,可以广义理解为咽喉部的异常感觉。就文献来看,咽喉部异常感觉是本方的主治目标。如《先哲医话》载本方加海浮石治疗梅核气奇效。《续名医类案》载孙文垣治一妇人,喉中梗有肉如炙脔,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鼻塞头晕,耳常啾啾不安,汗出如雨,心惊胆怯,不敢出门,稍见风则遍身疼痛,小腹时痛,小水淋漓而疼,投以本方多效。矢数道明治疗一例良性声带息肉患者,症见喉头刺痒、咳嗽、声音变嘶哑、常打喷嚏、舌有厚白苔,稍干燥,投以本方加玄参、桔梗,除嘎声外,余症全部消失(《汉方临床治验精粹》)。
咽喉对刺激敏感,势必要产生保护性反射。这种保护性反射表现为咳嗽和恶心甚至呕吐。因此,本方还可推广用于治疗咳嗽,如胡希恕用本方加桔梗、杏仁、陈皮治疗咳嗽,症见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欲饮、两胁胀、苔白厚腻、脉滑细(《经方传真》)。龚士澄用本方加鼠曲草、百部治痰湿咳嗽,症见痰多,易于咯出,咳声重浊、胸脘满闷、舌苔白腻(《临证方药运用心得》)。咽喉下连食管,因此,食管痉挛导致的胸闷”因塞、噎膈、呕吐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如龚士澄用本方加白芍、甘草、郁金,丹参治食管痉挛,症见吞咽食物时阻塞难下,胸膈痞闷,隐痛,吐出痰涎和食物方觉轻松,苔白腻(《临证方药运用心得》)。呕吐的同时多伴有眩晕,而茯苓主眩,《本经》谓半夏主“头眩”,药证暗合。《简易方》称本方为“四七汤”,所主有“或中脘痞满”;《三因方》称之为“大七气汤”,所主有“心腹胀满”。可见,本方还用于胃肠动力低下性疾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方在消化道的应用轨迹为咽 食管 胃。临床所见,这三个部位的症状常常合并出现,为了便于记忆,不妨把本方证的消化道表现归纳为咽---食管---胃三联症。
本方临床运用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消化系统疾病。那么,临床又当如何使用本方呢?编者认为,首先要重视体质辨证。“梅核气”一证,表面看来是咽喉部疾病,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它属于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提示机体此刻正处于—种敏感状态。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这种状态,它多见于敏感型体质。这种体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第一,胖人多痰湿,就体形而言其人多肥胖。当然,形体消瘦的人也不能全部排除。若为瘦人见本体质,其人必痰多。第二,从相貌上讲,其人多头大脸阔,呈圆形脸或方形脸,眼裂较大。第三,性格上多偏于内向,心地细腻,胆子不大,在小儿则容易患小儿厌食症;人格上多偏于理想主义、追求完美;为人处事小心谨慎,优柔寡断,多疑善虑,对自己的事情很关注,爱刨根问底,易接受暗示。第四,从就诊时行为来观察可见其脸部表情生动,叙述症状的心态积极主动;主诉也非常多,好像全身没有一处正常似的;对病情的描述详细、形象、艺术性极强,眼神灵活并夹杂丰富的肢体语言,甚至表现为神神秘秘的样子。第五,通过追溯相关病史来了解。其人多有晕车或晕船史;夜间多做噩梦而易惊醒;早晨刷牙时容易恶心;闻到异味,听到噪音,或看到脏乱场景也容易出现恶心或呕吐;受风着凉多表现为痰多而咽部不适,或咽堵,或喉痒;一般不喜甜食、水果,食用蜂蜜或柑、橘等可表现为咽堵痰多。平素情绪极不稳定,对外界刺激很敏感。容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痛苦主诉甚多却无明显阳性体征,客观理化检查也未见明显异常。这些资料对于识别半夏厚朴汤证的体质大有帮助。临床只要围绕这些方面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问诊,就不会被病人唠叨不休的主诉所迷惑而无所适从。而且问诊时也不宜作暗示,否则病人的主诉会越来越多。
其次,咽喉部的检查也很重要。一般来讲,本方证的咽部检查多见有痰涎粘附,且舌苔厚腻,但红、肿等炎性表现却并不明显。当然,通过化裁本方也可以治疗咽部的感染性疾病。
再次,腹诊对使用本方也有帮助。本方的腹证多有心下痞胀或痞满。如日本奥田隆司以本方治疗脊椎棘突过敏症,发现患者多数神经质,且有心下痞胀。而无心下痞胀者,本方治疗无效(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86.4.16).大冢敬节认为半夏厚朴汤腹部软弱者不用为佳。
另外,胃内振水音也比较常见。从宏观上来看,本方可以视为神经精神系统的镇静剂而广泛用于以震颤、眩晕、腹胀、心悸、厌食、咳喘、抑郁等为主诉的神经官能症。因为含有茯苓,也可以治疗水肿病。如矢数道明用本方治疗阴囊水肿,对其适应证定为:手足与面部浮肿在先,胃内停水流注下焦而成阴囊水肿,服五苓散无效而使用本方可获效(《汉方辩证治疗学》)。
本方配伍严谨,据药理研究,半夏和茯苓有镇静作用,紫苏和厚朴对喉反射有抑制作用。厚朴还有放松肌肉、治疗肌强直的作用,如钱可久报道用单味厚朴治疗肌强直服药后1小时可使肌强直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中医杂志,1985.6.19).本方运用时一般不得删减任一味药物,包括生姜。就方剂内部结构的调整而言,痰多呕甚或惊恐、焦虑、失眠、表现突出者,重用半夏生姜,或用生旱半夏;眩、悸、小便不利或水肿,或胃内振水音者重用茯苓;胸闷、腹胀、舌苔厚腻、矢气少者重用厚朴;痰多、便结者苏叶改为苏子,胸闷脘痞等气滞明显者,苏叶换苏梗。在服法上也应该遵循仲景“日三夜一”的明示,以保证足够的药量。临证用此方1-3剂疗效不显时,只要辩证无误,应从药量服法上找原因,不可轻易改方。
在加味方面,历代医家也总结出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以咽喉症状为主者,加海浮石、旋覆花、桔梗;食道痉挛、胸部噎膈明显者,加威灵仙、枳壳、郁金;胃脘部痞胀明显者,加枳实、代赭石;咽喉伴感染而疼痛干燥者,加山栀子、山豆根、牛蒡子、麦冬、玄参;痰多者,加陈皮、南星;痰粘者,加栝楼皮、旋覆花;便秘者,加瓜蒌仁、杏仁;痰浊眩晕者,加白蒺藜、夏枯草;妇人气郁甚者,加柴胡、香附、郁金、青皮等等。在合方应用时,与四逆散合用的机会比较多。两者都属于气分剂,合用有协同作用。逍遥散也主治气郁,但彼方所主之病已涉及血分,病位要比本方证深入。麦门冬汤也治疗咽喉病,但所主之证为咽干痰少而咳嗽,舌红少苔,病程较久,形体多瘦。本方证则痰多而舌苔厚腻。
本方可以作为体质改善剂来使用。长期服用不仅使痛苦的主诉减少或消失,而且会对食欲、睡眠、大小便、情绪乃至性格等都产生良性的调节作用,患者会有非常舒服的感觉,生活质量也会明显得到改善。体质的改善也多呈双向性,可表现为胖者变瘦,瘦者趋胖;便秘者排便正常顺畅,便溏次多者大便可成形,次数减少;急躁烦闷者转为平和安静,忧郁沉闷者变为开朗活泼等等。
【原文点睛】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第五条)
【注论精选】
尤在泾:此凝痰结气,阻塞咽嗌之间,《千金方》所谓咽中贴贴,如有炙肉,吞不下,吐不出者是也。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利痰气;紫苏芳香,入肺以宣其气也(《金匮要略心典》)。
胡希恕:此证不限妇人,男人亦多有,但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此证。若以咽中不利和胸闷满为目的,可活用于不定的神经症均有良效。又本方开胃进食,消胀止呕,用于胃病的机会亦多。他如伤风、咳嗽,适证加桑白皮、栝楼、橘皮、杏仁之属亦有捷效(《经方使用》)。
抗肺癌中草药
药膳疗法通过药物来增加营养,增强体质,使机体产生抗御病邪的能力,具有杀伤肿瘤的作用,尤其对于放、化疗患者,气血阴阳损伤严重,就更应注重药膳疗法。实践证实,饮食疗法在配合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蟾酥老母鸡。
方药:老母鸡一只,蟾蜍4~5只
主证:肺癌。
治法:补气养血,清热解毒。
用法:将蟾蜍用刀切碎,喂老母鸡,鸡若不吃,抓住鸡扒开嘴往里填。4~5日鸡呈嗜睡状态,有的口腔吐黑水,当即杀去,除去五脏,洗净后切碎用文水炖熟,加适量食盐及味精即可。连肉带汤每次吃大半碗,每日3次,食前加温。
2)葶苈汁鲫鱼。
方药:鲫鱼一尾,甜葶苈30~60g。
主证:肺癌胸水。
治法:降气平喘,利水抗癌。
用法:鲫鱼活杀,去鳞及内脏洗净,葶苈子用布包煎煮后取汁,鲫鱼入葶苈汁内煮熟,加酒少量,姜二片,葱花及盐、味精等调料。每日分2次食用。
3)狼毒枣、蛋。
治法:破坚散结,利水抗癌。
方药:狼毒1~3g,鸡蛋2只,红枣10枚。
主证:肺癌胸水。
用法:狼毒水煮后捞出,再于狼毒汤内打入鸡蛋加红枣煮熟,吃蛋喝汤吃枣子。每日2次分服。
4)百合大米粥。
方药:百合20g,大米30g。
主证:肺癌干咳,痰血,心中烦热者。
治则:养阴清热。
用法:百合和大米加水共煮粥食用。
(5)单验方
1)金岩丸。
天然牛黄1g,麝香2g,羚羊角粉15g,白花蛇舌草50g,全蝎30g,僵蚕30g,壁虎20g,蜈蚣5g,穿山甲15g;琥珀15g,雄黄5g,冰片2g,血竭7g、大黄100g,青黛10g,制马钱子5g,制乳香6g,制没药6g,蟾酥0.5g,朱砂5g,西红花10g。
主证:晚期肺癌。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5g,早晚分服。一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不得少于3个疗程。
2)肺瘤平膏。
黄芪、党参、北沙参、白花蛇舌草、杏仁、桔梗、草河车、鱼腥草、败酱草等。
主证:晚期原发性肺癌。
用法:上药水煎酒提,兑蜜制成瞢。每次口服3次,每次15~20g,2个月为一疗程。
3)新征煎。
生地、五味子、北沙参、留行子、麦冬、蒲公英、石见穿、百部、徐长卿、地骨皮、南沙参、望江南、野菊花、淮山药、自花蛇舌草、煅牡蛎、夏枯草、海藻、海带、玄参、天花粉、丹参、川贝、炙山甲、炙鳖甲、蜀羊泉、丹皮、鱼腥草、紫花地丁、浙贝。
主证:原发性气支管肺癌。
用法:上药制成糖浆,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
4)紫星口服液。
中药紫草提取紫草荼醌色素,人参皂甙等配伍制成的胶体型液体药剂,紫草茶醌色素为君药,每毫升含1,0mg,每瓶250ml。
主证:晚期肺癌,全身善欠佳,不能耐受化学药物治疗者。
用法:每日3次,每日用药剂量0.4~0。6mg/kg,饭前口服。1个月为一疗程。
5)鹤蟾皮。
仙鹤草、螗酥、人参等。
主证:晚期肺癌。
用法:上药制成片剂,每片含复方药物0.4g,每次6片,每日3次,可连服数月至1年。
2.中国藏医治疗
方药:打布堪扎(沙棘果膏)20g,浦多(制花)20g,许如拉(余甘子)20g。
主证:用于肺腺痞瘤症之咳嗽频作,咯痰不利,音哑不扬,食后呕吐,肌肤发青,干枯不润等。
用法:先将碱花、余甘子共研为细末,过筛,再与沙棘果膏配研为末以蜂蜜为丸,每丸重5g,每日1~2次,每次1丸,口中噙服。
3.中国朝医治疗
方药:大云160g,枳实LZ0g,蛇床子、菟丝子、远志、五味子、自术各40g,杜仲、薏苡仁、贝母各12g。
主证:肺癌早期患者。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制成蜜丸,梧子大,一日3次,食后内服。
4.中国回医治疗
方药:大叶一支箭30g,岩七15g,甲珠10g,柘桑根20g,天丁20g,败酱草30g。
主证:本方具有攻坚破积,消痈排脓,化痰散结之功。适用于肺癌包块增大,咳吐脓血。其味腥咸,胸闷胸痛,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者。
用法:水煎4次,每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分4次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
方药:紫珠叶50g,化血丹20g。
主证:本方具有消痈散结,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作用。它不仅对肺癌有抗癌作用;而且对肺癌引起的咯血有特效的止血作用。
用法:以上2味药,研为细末,每天3次,每次服5g,用鸡蛋清兑温开水调服。一般服用3天即可见效。
方药:松橄榄(隐也菌)120g,王瓜根80g,臭壳虫20个,鸡根80g,梁王茶120g。
用法:以上4味药,研为细末,每日4次,每次服10g,开水送服,15天为1疗程。
主证:本方对肺癌晚期出现的咳嗽频作,咳吐脓血,其味腥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症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无论对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肺癌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方药:金荞麦30g,薏苡仁20g,桃仁12g,臭壳虫6g,通关藤15g。
用法:水煎3次,每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分3次服,每日1剂。半月一疗程。
主证: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消痈散结,化痰排脓之功。对肺癌见热毒壅盛,气血郁结引起的咯吐脓血,其味腥咸,胸闷胸痛,甚则出现胸水,呼吸困难者。
5.中国傣医治疗
方药:牙灵俄(白花蛇舌草)、枇杷叶、鱼腥草、通光散、猪苓、薏苡仁各30g。
主证: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的功能,适用于早、中期肺癌,对晚期肺癌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二)日本对传统医学治疗肺癌方剂的研究
十全大朴汤:
对4例患肺癌以顺氯氨铂(CDDP)为主全身化疗,并长期服用十全大补汤的患者作观察。其中小细胞癌2例,腺癌2例。全部分期为Ⅱ期以上。功能状态(PS):PS2、PS3各2剂。对这些病例以化疗不良反应及PS的改善程度为指标,观察十全大补汤的临床效果。并作免疫学研究。结果:①长期服用十全大补汤对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和PS的早期改善有效;②从十全大补汤对CDDP增减培养淋巴细胞的免疫学实验可见有保持CD4,CD8,CD28,CD56活性的倾向,临床及实验的结果都提示了在癌症化疗中十全大补汤的有效性〔日·岸川雄一郎,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5;45(5):138〕。
(三)俄罗斯传统医学治疗
俄罗斯从植物中提取PP(p0lysaccharide paliustran)对种植于胸腺小鼠肺癌细胞株PL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对人类的横纹肌肉瘤作用不明显,在个别病例上可抑制肝脏恶性肿瘤的转移化。
大家好!我岳父刚查出是肝癌晚期,有没有什么中草药可以治疗的?跪求!!!!
药物治疗
1)肝气郁结证。
主证:右胁胀痛、坠疼,胸闷不舒,恼怒后加重,饮食减少,肝肿大,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化滞。
方药:逍遥散加味(《和剂局方》)。柴胡12g,当归12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0g,郁金10g,香附10g,八月札30g,甘草4g,沙苑子15g,青皮10g。
肝痛甚加川楝宇、玄胡索;肝郁化火加丹皮、山栀。
分析:本方以柴胡、郁金、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止痛;当归、白芍、沙苑子柔肝养血;八月札理气活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配合而成疏肝理气,和营健脾的方剂。
2)气滞血瘀证。
主证:胁痛如锥刺,痛牵腰背,固定不移,入夜剧痛,纳差,恶心,脘腹胀闷,胁下痞硬,呃逆嗳气,舌苔淡白,质紫暗,舌边尤甚,呈紫斑状,脉弦涩。
治法:破瘀散结,行气解毒。
方药:化瘀汤(《陕西中医》1991,11。484)。丹参、白花蛇舌草、大黄、醋鳖甲各30g,川楝子、当归、莪术、穿山甲、山栀各15g,赤芍、醋香附各20g,蜈蚣5条,郁金10g。
分析:本方以穿山甲、莪术、大黄破瘀散积,川楝子、醋香附理气化滞,白花蛇舌草、山栀清热解毒,丹参、当归养血和营,鳖甲滋阴软坚,郁金理气活血,蜈蚣开达肝气,全方以化瘀理气为主,兼及挟正。
3)肝胆湿热证。
主证:肝区疼痛,发热黄疸,烦躁难眠,口苦、口干,恶心作呕,纳食减少,大便干燥,小便短赤不利,肝大不平,质硬伴腹水,肝功损害,胆红质升高,舌质红或红绛,苔黄腻,脉弦或弦滑数。
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龙胆草3g,黄芩9g,栀子10g,木通3g,车前子草9g,当归9g,柴胡9g,生地黄9g,泽泻9g,甘草3g。
胸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加大黄9g、瓜蒌30g;黄疸重加茵陈15g、白毛藤24、郁金12g;口干重加石斛12g、知母10g;腹水重加生薏米24g、绞股蓝20g、猪苓15g。
分析:本方以龙胆草泻肝火,清下焦湿热,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柴胡疏肝,当归活血,地黄凉血养阴。泻中有补,疏中有养,使泻火而不伤阴。再配以木通、车前、泽泻使湿热从小便出,甘草调和诸药,泻火解毒。全方既可泻肝胆实火,又有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
4)脾虚湿困证。
主证:腹胀,有时腹泻。肝脏肿大,质硬不平,肝功能轻度损害,下肢浮肿或有腹水。舌质淡,苔薄腻,脉滑或濡。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
方药:四君子汤(《和剂局方》)。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甘草4g。
上腹胀满加枳实、厚朴,腹泻加神曲、麦芽、焦山楂,全腹胀满加乌药、槟榔、大腹皮、降香、沉香,腹水再加车前子、猪苓,湿滞加苍术、厚朴。
分析:方中党参补气,白术健脾化湿,两者配合有健脾益气之功。茯苓淡渗,与白术配合健脾利湿。甘草甘平,配合党参以益气和中。本方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胀的功效。对肝癌脾虚而致积聚,腹水等病机均为运用。
5)肝肾阴亏证。
主证:胁肋隐痛,绵绵不休,纳少消瘦,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黄疸尿赤,或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虚数。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益肾。
方药:一贯煎(《柳州医话》)。北沙参9g,麦冬9g,当归9g,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川子6g。
烦热眩晕加女贞子15g、旱莲草30g、生龟板20g、生鳖甲20g、山茱萸15g,低热盗汗加白芍15g、丹皮15g、嫩青蒿10g;乏力腹胀加生黄芪20g、茯苓皮30g、半边莲30g。
分析:本方重用地黄、枸杞子,滋阴养血以补肝肾之阴;沙参麦冬和胃养阴;当归养肝活血;川楝子疏肝止痛而性寒不燥。全方滋养肝肾,疏肝理气。
(2)单验方
1)安宫牛黄丸:牛黄、郁金、朱砂、冰片、珍珠、山栀、雄黄、黄芩、麝香等,制成丸剂。
主治:开窍镇痉,清热解毒,主治肝癌。
用法:每日一粒,吞服或温开水化服,显效后改2日或3日1粒。
2)肝癌直肠净化液:黄芪30g,大黄10g,丹参15g,红花5g,海藻20g,蒲公英25g。
主治:清热解毒,益气活血,主治晚期肝癌所致腹水、肝肾衰竭。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4次,每次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稠膏,加95%乙醇,使用乙醇消毒。以药液灌肠,每日2次,每次250ml,灌肠后尽量保留。连用5天为一疗程。
3)葫芦素:甜瓜蒂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即葫芦素,制成片剂。
主治:肝癌。
用法:口服,开始每次0.3米g,每日3次,逐渐增加至0.5~0.6mg,1日3次,成人口服的最安全有效剂量为每日1.5~1.8mg,少数患者在服药期有轻度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支持治疗,容易缓解,一般不需停药。
4)槐耳冲剂:槐耳加工成冲剂。
主治:原发性肝癌。
用法:每日服⒊次,每次1~2包。
5)刺河豚皮:刺河豚皮干为末,或装胶囊。
主治:原发性肝癌。
用法:口服药末,每日30~50g。
6)华蟾素:干蟾皮提取加工为注射液。
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胀,治肝癌。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4ml,每日2次。
7)美登木注射液:以美登木提炼加工为注射液。
主治:原发性肝癌。
用法:肌注每日2~3次,每次2ml,10~14天为一疗程。
8)鹿仙草“B”:鹿仙草经加工提炼得到提取物,定名为鹿仙草“B”。
主治:清热解毒,壮阳补肾止血生肌。治肝癌。
用法:口服,每次6g,每日4次。
9)钩吻:以钩吻研粉。
主治:肝癌。
用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50mg,3日后无反应增加至每次100~150mg。
10)冬凌草:以冬凌草加工成糖浆、片剂、注射液。
主治:肝癌。
用法:糖浆每日服3次,每次服30ml。片剂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两种剂型同用2~3个月为一疗程。注射液每次静注75~100mg,隔日1次。
(2)外治法
1)如意金黄散。
主证:肝癌疼痛。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大黄50g,天花粉100g,冰片20g,黄柏50g,生南星20g,乳香20g,没药20g,姜黄50g,皮硝50g,芙蓉叶50g,雄黄30g。
将上药共研细末,将药末加饴糖调成厚糊状,摊于油纸上,厚约3~5mm,周径略大于肿块,敷贴于肝区肿块上或疼痛处,隔日换药1次,2次为1疗程,敷药期间停用一切止痛药物。如敷药后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或疱疹则暂停,待局部皮肤恢复正常后再敷。
分析:本方以大黄、黄柏、芙蓉叶、天花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乳香、没药、姜黄活血理气消肿止痛,南星、皮硝、冰片、雄黄化痰软坚消肿止痛。本方消肿止痛,治疗肝癌疼痛有一定效果。
2)癌痛散。
主证:肝癌疼痛。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山奈、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g,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g,蓖麻仁20粒。
上药共研末,取鸡蛋清适量,混合,搅拌均匀成糊状,敷于期门穴,再以纱布或蜡纸覆盖,胶布固定。疼痛剧烈者,6小时换药1次,疼痛较轻者,12小时更换1次,可连续使用至疼痛缓解或消失。
分析:本方以大黄、栀子、黄芩、黄柏清热消炎止痛;山奈、白芷、小茴香、公丁香、木香芳香走窜、理气散结止痛;乳香、没药、姜黄、赤芍活血祛瘀、消肿镇痛;蓖麻仁既有拔毒消肿止痛之功,且有大量脂肪酸,是赋形剂。期门穴为肝经募穴,经气所聚,敷贴穴位,较之单纯痛处,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3)针灸治疗
1)针方1。
主穴:肝炎点(右锁骨中线直下,肋弓下缘2寸处),足三里ST36。
配穴:阳陵泉GB34、期门LR14、章门LR13、三阴交SP6。
2)针方2。
主穴:百会DU20,双侧胃区(头部皮针)、内关PC6、三阴交SP6。
配穴:肝俞BL18、肾俞BL23、命门DU4、阿是穴。
(4)气功治疗
患者在进行备种中、西医治疗的同时,持之以恒地进行气功锻炼,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带病延年。
1)练功要领。
①原定放疗、化疗方案继续进行。
②适合于中期以前的肝癌患者,有一定的体力,能完成练功活动。
③要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2)常用功法。
①双修功(此处省略)。
②排肝气(此处省略)。
③甩手(此处省略)。
(5)药膳疗法
1)斑蝥烧鸡蛋:斑蟊2只、鸡蛋1只。功能破血散结,攻毒抗癌。鸡蛋壳上打一小孔,纳入斑蝥(去头足),棉纸封之,文火烧熟,去斑蝥,食鸡蛋。
2)弥猴桃根炖肉:鲜弥猴桃根100g,瘦猪肉200g。功能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合于锅内加水,用文火炖,至肉熟,食肉并喝汤。
3)壁虎酒:活壁虎5~10条,白酒(60度)500g。功能散结、止痛。将活壁虎放入盛有酒的锡壶或棕色瓶内,置暗处,一般浸7天。每日饮酒2~3次,每次饮10ml。
4)蛤蟆散:蟾蜍1~2只,功能解毒消肿,止痛。取蟾蜍(2只)的皮、心、肝、眼置瓦上焙黄,研成细粉,分成5包。取一只蟾蜍除去五脏,加水文火煮烂,冷成胨状。每次服药粉1包,每日服2次,黄酒冲服。药胨每次服1剂,隔日服1次。
5)箬叶粥:箬竹嫩叶60g,粳米适量,功能解毒消肿,止血止痛。先将箬竹叶水煎取汁,再加入梗米煮作粥。早晚2次,服粥适量。
6)赤鱼粉:赤鱼尾大刺1根(小刺用2根)。将鱼刺焙黄,磨粉。功能清热消炎,化结除症。每日服1次,用温开水冲服。
7)田七末藕汁炖鸡蛋:田七2~3g,藕汁30ml,新鲜鸡蛋1只。功能散瘀止痛,止血。将鸡蛋去壳,打入碗中搅拌,加入藕汁(用新鲜藕洗净,削皮,榨取藕汁)及田七粉,拌匀,可加少许冰糖。肝癌患者呕血或便血时适量食服。
8)鸡骨草蜜枣瘦肉汤:鸡骨草30g蜜枣7~8枚,瘦猪肉100g。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上三样加水适量煎煮,加盐少许调味,去药渣,饮汤食肉。
2.中国朝医治疗
肝癌早期患者,根据病情,可选用发汗汤、解毒汤、蔓永管。
发汗汤:麻黄16g,桂皮12g,石膏16g,杏仁6g,甘草4g,生姜5片,葱白1个。另以猪肉在外形性癌的治疗中外敷。
解毒汤:黄连、天花粉、葛根、熟地各8g、人参、五味子、桔梗、枳壳、川芎、白术、白芍、石膏、知母、贝母、甘草、泽泻各4g,生姜3片。
蔓永膏:生地黄汁10kg,人参末lkg,白茯苓末2kg,白蜜6kg,天冬、枸杞子末各1kg,麦冬、地骨皮末各300g,党参末600g。上药拌匀,放入瓷坛,用油纸封口,放入铜锅用文火煎,煎至熟透皇糊状,一日2~3次内服。
3.中国蒙医治疗
主证:初起食欲不佳,上腹胀满,乏力,右腹上区灼痛。病情加重时,疼痛剧烈难忍,迅速消瘦,发热,乏力,时有恶心,食欲减退。肝部肿瘤不断增大,疼痛更甚,肝区可触到肿大的硬块,有时出现水膨,溲便黄赤,大便难,舌红苔黄腻,脉细数。
治法:清希拉和血热,解肝内热毒,破肝内血痞,继服泻剂,以祛病之余邪。
方药:清除血热服查干榜嘎十八味散:查干榜嘎30g、木鳖子、贝齿灰各18g,巴沙嘎、牛黄、黄柏皮、地丁、五灵脂、香青兰、黑冰片、肉豆蔻各15g,丁香、草鸟叶各9g,连翘8g,熊胆lg,共研细末。
八味绿松石散:绿松石15g,梅花片6g,白檀香12g,公丁香12g,红花12g,营实12g,熊胆3g,寸香0.5g,研细末,制成散剂。
上二方交替用开水送服。
亦可用红花十三味散:西红花10g、丁香、牛黄、麝番、犀角、银珠、紫檀香、大托叶云实、查干榜嘎、诃子、川楝子、栀子、木香各5g。
燥化肝血痞服刺果子、五灵脂各30g;白檀、红花各3g;共研细末,浸泡于120g白酒中,经3~7日成酵后,再加冰糖60g搅合制膏剂,每日2次,每次服1汤匙。
继服八味攻泻课题剂(资料中未列方剂内容)。
服药期间可针刺肘内外两脉。
4.中国回医治疗
方药:金鸡豇豆20g,八仙草20g,菌陈蒿30g,泽泻20g,三棱15g,莪术15g。
用法:水煎4次,每次煮15分钟合并药液,分4次服,每次1茶杯,每日1剂。
主证:本方具有清热解毒,渗湿利水、活血化瘀火行气止痛之功。适用于肝癌初、中期,热毒内蕴,湿热郁滞,气滞血瘀,巩膜黄疸,肝区胀满疼痛,心烦干呕,口苦咽干者。
方药:和死还魂草(垫状卷柏)20g,八仙草30g,香茶菜20g,槟榔20g,草血竭15g。
用法:水煎4次,每次煎20分钟,合并药液,人4次服,每次服1茶杯,1日1剂,服药时加少许童尿(20ml)为引。
主证:本方具有通经络,破瘀血,消瘕之功。适用于肝癌症见肝脏大、坚硬如石、肚腹胀大、青筋暴突,胁肋疼痛,大便不通者。服药期间忌辛辣香燥等刺激食物。
5.僳僳族医学治疗
方药:阿母辛那冼(白毛藤)30g,刺老苞30g,仙鹤草30g,刺立加15g,黄芪30g,三七粉3g,枸杞30g。
主证:本方治疗肝癌,对初中期病患者疗效较佳,晚期病人疗效稍差。
用法:三七粉除外,余药水煎后,用药汤分3次冲服三七粉。每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
二、日本对传统医学治疗肝癌方剂的研究
(1)补中益气汤合桂枝茯苓丸:对肝硬变合并肝癌,施行肝动脉导管栓塞术后,出现肺部多发性转移的病例,投于补中益气汤和桂枝茯苓丸。用药后第45天及第90天二次胸片见原阴影消失,胸部CT仅示右下叶有1个结节阴影。此间以汉方药治疗为主,停用全部抗癌剂。再过2月,AFP转为正常(19ug/ml),肝硬变,肝瘛无变化,病人非常精神,也无特殊主诉,生活如常。〔日·星野,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2;42(4):409〕。
(2)小柴胡汤:选择甲胎蛋白(AFP)200ug/l以下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30例。两组一般用药相同,投药组多加小柴胡汤7.5g/d,全体患者每2个月检查AFP一次,每3个月超声波检查一次。观察57个月的病例中投药组84例,对照组81例。投药组发现肝癌26例,对照组35例,除外研究开始后6个月以内发现肝癌者,则投药组为23例,对照组31例,第57个月时的累积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39)。AFP值,投药组呈现低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别。〔日·山本右夫,内科,1991;67(4):651〕。
医学综述投稿最快见刊的期刊
医学综述投稿最快见刊的期刊:《当代医学》、《医学检验与临床》、《预防医学》、《实验与检验医学》、《循证医学》。
1、《当代医学》
1994年4月创刊,旬刊。以各级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各科,通过形式多样的栏目,帮助读者及时掌握医学新信息、新技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同时为我国医学学术的经验交流搭建平台,以促进我国医学科学发展为办刊宗旨。
2、《医学检验与临床》
1990年创刊,现已出刊30卷171期,共100万余万册。2002年以前以内部刊物发行,至2002年取得中国新闻出版总局国家正式刊号,正式面向全国发行。主要报道本专业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专论、论著、综述、实验研究等栏目为主。
3、《预防医学》
杂志创刊于1989年9月,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报道预防医学科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栏目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疾病控制、疾病监测、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管理和实验技术等。
4、《实验与检验医学》
1983年6月创刊,是我国中部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实验及检验医学大型期刊。近年来,经过编委会与编辑部的共同努力,学术质量、业内影响逐年增强,近三年连续获得全国医学期刊协作网优秀期刊和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荣誉称号。
5、《循证医学》
杂志以广大医药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者为读者对象,立足临床医学,介绍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及相关知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循证医学实践,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
上一篇:医学杂志正文
下一篇:园外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