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发表论文
文旭发表论文
1.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应用认知语言学探索之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3期。2.教单科、育全人——论专业外语教育中的全人教育,《中国外语教育》2014年第3期。3.Review ofMental Corpus,Cognitive Linguistics, 2014(3).4."限制"与"描写/非限制"之争的破与立:汉语名词修饰语研究新视角(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第4期。5.“看”、“想”、“说”主观性标记功能差异的成因(合作),《外语学刊》2014年第4期。6.情绪表达与叙事理解:基于概念整合的分析(合作),《外语研究》2014年第4期。7. 语用学事业:哲学、文化与认知视野,《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6期。8. 图形-背景视角的视觉诗歌研究(合作),《外语教学》2014年第3期。9. 商代甲骨卜辞中的"今来"再论(合作),《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10. “V双+N单”构式的认知识解(合作),《外国语文》2014年第1期。11. 大学英语教材:回顾与思考(合作),《外语学刊》2013年第6期。12. 语言注意系统下的说话过程研究(合作),《外语研究》2013年第6期。13. 框架与翻译中的认知操作(合作),《广译》(台湾)2013年3月(第八期)。14. 以“思”为基础的外语教育思想,《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第1期。15. 语言“主观性”研究的多维视角(合作),《外语教学》2012年第6期。16.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的新进展(合作),《中国翻译》2012年第6期。17. 动词类型与简化关系从句加工成效(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18. 意义的心智之维(合作),《外语学刊》2012年第2期。19. 时间概念化的转喻实现方式(合作),《外国语》2012年第3期。20. 认知识解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应用认知语言学探索之一,《当代外语研究》2012 年第2期。21. 《去语法化》评介(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22. 形容词+点"祈使结构的语法转喻阐释(合作),《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3. 认知语言学事业,《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2期。24. 外语教师语言信念来源及其对有效教学的启示,《英语教师》2010年第11期。25. 《语法中的转喻和隐喻》评介(合作),《现代外语》2010年第4期。26. 英汉语的顺序象似性:对比与翻译,《东方翻译》,2010年第3期。27. 标补词that的省略--认知功能视角(合作),《现代外语》2010年第2期。28. 逻辑转喻的动态意义建构模式(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第3期。29. 空间指示的认知参照点作用,《外语学刊》2010年第1期。30. 词项的概念指向性(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31. “主观对等”在翻译中的应用(合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8期。32. 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研究--关于对比认知语言学的一些构想,《中国外语》2009年第3期。33. 从复合空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34. 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外语研究》2008年第5期。35. 汉语双主语构式的认知语法观,《外语教学》2008年第4期。36. 搭桥参照的认知语用观,《理论语言学》第2卷第1号(2008年6月,日本)。37. 外语专业的发展:问题、挑战与对策,《中国外语》2007年第6 期。38. 英汉“脸、面”词汇的隐喻认知特点,《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39. 语义、认知与识解,《外语学刊》2007年第6期。40. 当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7期。41. 运动动词“来/去”的语用意义及其指示条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 期。42. 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体现,《外语学刊》2007年第2期。43. 话题与话题构式的认知阐释,《重庆大学学报》2007年第 1期。44. 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 6期。45. 多元智能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现实化,《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9期。46.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47. 汉语关系小句的认知语用观,《现代外语》2006年第2期。48. 左移位句式的认知解释,《外国语》2005年第2期。49. 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论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50. 搭桥参照:以图景为基础的解释方法。《外语学刊》2004年第4期。51. 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2. 隐喻、语境、文化--兼谈情感隐喻“人比黄花瘦”,《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第1期。53. 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对语用学的贡献: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二,《外语教学》2004年第1期。54. 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外语学刊》2003年第3期。55. 图形-背景的现实化,《外国语》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3年11期全文转载。56. 词汇空缺的发现程序和认知理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57. 追溯语用学的思想--语用学思想史探索之一,《外语教学》2003年第3期。58.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59. 隐喻的认知语用学分析,《外语学刊》2002年第4期。60. 反讽话语运用的语境暗示与限制,《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61. 词序的拟象性探索,《外语学刊》2001年第3 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1期全文转载。62. 认知语言学:诠释与思考,《外国语》2001年第2期。63. 论言语交际中的回声话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64. 范畴化:语言中的认知,《外语教学》2001年第4期。65. 一门交叉学科--《模糊语言学》评介,《学术界》2001年第4期。66. 论语言符号的距离拟象性,《外语学刊》2000年第2期。67. 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的新进展,《外国语》2000年第1期。68. 关于英汉对比语用学的几点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11期。69. 中国语用学20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70.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外国语》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9年第4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3期摘要转载。71. 试论语境的特征与功能,《外国语》1997年第4期。72. 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外国语》199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2期全文转载。73. 语义模糊与翻译,《中国翻译》1996年第2期。74. 从语义场理论看语言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5年第1期。75. 矛盾修辞法纵横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76. 浅论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外语学刊》1994年第2期。
面子威胁行为理论调控策略
面子威胁行为理论调控策略
论文摘要:布朗与列文森提出了面子威胁行为理论模式及其相应的策略.深入研究了礼貌现象。它既不同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也不同于利奇的礼貌理论,而是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交流与人类思维灵活的交互关系。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采用社会认知的反射性评价理论和冲突管理模式理论,并结合句法特点来研究面子威胁理论的意义。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面子威胁行为理论 调控策略 社会心理学基础
1.引言
布朗与列文森认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框架本质上是正确的.而直言不讳威胁面子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遵循格赖斯所提出的准则(1987:94)。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已经“在言语交际中约定俗成”(刘润清、文旭,2006:154),以此作为达到最大效果的指导原则。然而,尽管格赖斯藉由会话含义说进一步支持他的理论.并解释了表面上违反合作原则的非合作的言语行为,但并没有阐释清楚人们生成和了解话语的根本动机。例如,x是A的学生,他想找份工作,因此A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如下: DearSir, Mr.X’ScommandofEnglishisexcellentandhisattendance totutorialshasbeenregular. Yours,ere.
这封信并没有提供介绍信所需的足够多的信息量,因此违背了量的原则。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推测出A的隐含意义,但另一方面我们却无法抓住他提供少量信息的动机。利奇(1983:80)认为合作原则(cp)解释了真值语义学中的命题意义,却无法阐释人们为什么不直接表达意图。鉴于CP的弱点他描述了礼貌原则(PP),认为“PP不是对CP的必要补充,而是将CP从困境中拯救出来”(ibid.)。就前文的例子而言.他认为PP的赞誉准则似乎可以解释。此外。利奇还打算研究语用学原则是如何在更大范围内以社会和心理学为指向来应用的,由此说明礼貌是人们不指明的主要动机。
求教:语用含糊与模糊语言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自然语言的使用中.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类模糊限制语,然后试图就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分别从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等视角进行语用分析.
据笔者的统计,从1994年到2004这十年间被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所收录的论文中,语言文字方面以“模糊”为关键词的论文总共就有1005篇[1],难怪早在2000年陈维振和吴世雄在总结我国模糊语言学发展史时就说“模糊语言学是中国语言学诸分支学科中起步较晚却发展最快、影响面最广的一门分支学科”。虽然石安石(1988)指出我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早在1959年就在《汉语的歧义问题》开篇就提出了要区别“歧义”(ambiguity)、“模糊”(vagueness)和“笼统”(generality),开创了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先河,但国内真正揭起的模糊语言学热却开始于伍铁平发表在《外国语》1979年第4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我国的模糊语言学研究诞生于这篇论文的发表。
对语言模糊性的研究自然避免不了回答模糊性的根源问题,虽然从模糊语言学诞生那一刻起,学者们就开始了对语言模糊性根源的探索,但从伍铁平(1979)指出语言模糊性是和语言中的通感(synaesthesia)现象以及语言表达的经济性相联系在一起、到当前一些学者从现象学、认知语言学和符号学等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阐释,语言学家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答案,相反这引发了更多学者从更广泛的领域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思考,从而加深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科学认识。这正如陈维振(2001)在谈到外语研究创新时说的“对于语言研究中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就会得到不同的发现”, 而语言研究的创新正是这种不同的发现的结果。关于国外在语言模糊性根源研究方面的状况,伍铁平(1999:95-132)的《模糊语言学》第四章基本上有了概括性介绍,本文拟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做一个总结,并从系统观点出发对语言模糊性及根源和前人的研究进行反思。
1.我国语言学界对模糊性根源的探索历程。
1.1.语言模糊性的界定。
在模糊学的大家庭里,模糊语言学、模糊修辞学、模糊数学、模糊系统理论和模糊推理等分支虽然对模糊性关注的角度不同,但就模糊性本质的认识则大同小异。在国内第一部对模糊学这个横向学科的各个分支作简单介绍的《模糊学引论》中,苗东升(1987:19-25)将模糊性与近似性、随机性和含混性作了区别,认为模糊性是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是“事物在性态和类属方面的亦此亦彼性,亦即中介过渡性”。
虽然我们在谈论语言模糊性时会从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考虑,如王逢鑫(2001)在其专著《英语模糊语法》中,就从语音、实词、虚词和语法四个层面举了丰富的实例对语言英语的模糊性进行了总结;但大部分学者对模糊性的界定都集中到了语义模糊性上,尤其是模糊(fuzziness)与含糊(vagueness)、概括(generality)和歧义(ambiguity)的区别和联系上。这方面的资料很多,读者可以参考石安石(1988),张乔(1998a, b) ,伍铁平(1999:143),刘佐艳(2003)等。张乔还系统地从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对这四个术语进行了辨别,基本上把这四个术语各自管辖的范围作了一个划定。张乔(1998a:174-175)认为:模糊词语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即使是模糊词语,它的内涵也是明确的,外延的模糊“也只集中在边缘成分上,中心成分一般都是不模糊的”。
另外,曹聪孙(1989)和将有经(1991)等学者还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的相区别,提出了模糊语言和模糊言语这对概念。他们认为模糊语言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指语言的模糊性,后者指模糊词语和模糊结构这样具有模糊性的语言单位。模糊言语是语言应用中人们可以觉察到的各种没有具体含义而不影响成功交际的话语,是个人在交际中的产物。陈志安、文旭(1996)将两者的关系总结为:“模糊语言是产生模糊言语的基础,但模糊言语却不一定都要表现为模糊语言,非模糊语言也能构成模糊言语[2]”。
1.2.学者们关于语言模糊性根源的不同回答:
关于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国内学者曾经就此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国内流转较广的模糊语言学方面的专著,如张乔(1998a,b)和伍铁平(1999)在总结我国模糊语言学的发展时都谈到了当事人的观点。这场辩论开始于石安石(1988)《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的发表;随后,符达维(1990)用《模糊语义辨析》对其进行了点评。石安石(1991)用《模糊语义再议---答符达维同志》进行了答复。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客体的模糊是否是造成了语义的模糊的原因。符达维区分了客体模糊、主体模糊和语义模糊;而石安石(1994:94-96)认为“在笼统或概括的条件下,对模糊语义的形成,具有决定的因素”有两个,即“语言符号的有限性和离散性与许多事物的连续性的矛盾”以及“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对“客体的模糊造成了语义的模糊”的观点,石安石持否定态度。其他一些学者也参加了这场辩论,除了陈维振(2000)在总结时提到的外,近年来吴振国(2001)、赵德远(2001)、唐锋卢(2003)和张华茹(2004)等也对前辈学者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陈维振(2001)《从现象学的角度反思范畴和语义模糊性研究》,陈维振、吴世雄(2003)《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张良林(2004)《语言模糊性的符号学解释》和赵亮(2004)《从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来看模糊语言》还从新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
除了这些专门讨论模糊性根源的论文外,不少学者还在不同的时间内就不同学者的意见进行了总结,这方面的研究有陈志安、文旭(1996)、吴世雄、陈维振(2000,2001)、姚鸿琨(2001)等,以吴世雄、陈维振的总结比较有概括性,他俩将国内外的观点概括为三类:
第一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的模糊性来源于事物的模糊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言的模糊性源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
第三种观点认为,模糊性是语言符号本身的基本属性。
下面让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比较深入的伍铁平和张乔二位在语言模糊性根源方面的探索。吴铁平(1989)在《再论语言模糊性》首次较系统地提出相关思想,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到其专著《模糊语言学》里面作为第五章。他谈到“在讨论模糊性时,必须区别本体的模糊性(ontological fuzziness)和认识上的模糊性(epistemological fuzziness,或者叫观念上的模糊性)这样两种不同的现象。(1999:141)”前者即是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如颜色词反映了客观世界中颜色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泾渭分明的连续统;后者指的是像亲属称谓这种属于“认识上或者观念中的模糊性在语言中的反映”的模糊性。
本科论文毕业致谢
本科论文毕业致谢模板
本科论文的最后致谢词大家知道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本科论文毕业致谢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终南幽幽,雁塔相伴,眨眼间,我即将毕业,在大学校园度过了四个春秋冬夏。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这四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四年,我即将站在我人中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非常感谢在校时间认识这么多优秀的同学,感谢那些不仅仅传授给我知识、学问、以及指导我的人生与价值追求的良师益友。是你们让我坚定了我以后的人生方向,是你们让我在这所大学校园留下美好的回忆。再次,我衷心的向我尊敬的老师们和母校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篇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非常感谢我的导师胡来恩教授,您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在大学学习中的榜样;您的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我的汪潮涌教授,您所看到的这篇论文中的每个实验数据与细节,都离不开您对我的细心指导。
感谢335寝食室友们,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感觉。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米国的小A平平安安,留守复旦的小B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小C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小D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度过这四年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记在心里。
感谢远在家乡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祝你们健健康康、跨快乐乐。
在本篇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许多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论文终于勉强成型了,我心里却充满了愧疚和忐忑。因为现在呈现出来的论文,好比一个早产儿,有着许多先天不足。例如杨恩寿的《坦园日记》中,保存了大量的观剧记录,是研究晚清花部地方戏曲,尤其是南方地区的地方戏形态的宝贵材料。遗憾的是,我对地方戏知之不多,要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的话,在知识积累和研究方法上,都有待更进一步的提升。因此,在研究中我只能偏重于杨恩寿的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这也算是我重“案头”而轻“场上”了吧。因为这一环节研究的不足,导师许建中先生当初启发予我的很多精彩的学术设想,无法得到完美的论述和体现,比如杨恩寿在戏曲史上的近代转型意义等等。如此窘境,我只能废然长叹,悔恨自己的不努力不惜时。
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甘苦,是最值得回味的。我清楚的记得,在2010年的1月17日,我曾经跟导师谈过,我想到的很多观点,别人都写过了-我不甘于重复别人,我想有所超越,但偏偏在此时我进入了止步不前的瓶颈。那是我写论文的日子中最痛苦的一天,一个近乎崩溃的谷底。是导师重新为我设计出全新的思路,令我脱胎换骨,绝处逢生。
能够有今天这份论文的诞生,尽管它极不成熟,但于我个人而言,己经很有成就感了。
而这一切都得益f一皆师的指点。真的很感激我的导师、论文中很多观点,原本是愚钝的我所不理解的。导少llj一再启发,我山惜懂到开窍的过程,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所谓学术,在这个过程中,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它不是虚无的,而是那么强大的一个存在。
三年中,二仁小后教授、董国炎教授、田汉云教授、钱宗武教授、黄强教授、王永平教授、柳宏教授及文学院其他各位先生对我言传身教,使我领略到了不同的学术风范。
华东师范大学易惠莉教授不嫌素昧平生的我冒昧求教,给予我许多指点。我的硕士导师李寅生教授,始终关注我的学业和生活,并提供了许多帮助。湖南师范大学王靖之老师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对诸位师长的'教益和关爱,我始终抱有深深的敬意和谢意、整整一年来,我的母亲都在遭受抑郁症和糖尿病的折磨。我却不能为她做什么,只给她带来了史多的忧虑-她担心我无法按时毕业,担心我找不到顺心作。我的父亲在照顾她之余,还要为我操心。身为人子,我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思绪一时很iu乱,还有太多人感谢,比如我的挚友刘振,同门范秀君,以及骆儿等诸多同窗学友洋向几年来帮助我、关心我的所有人,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从选题丌题到展丌研究,进行实验,到部分成果发表,再到毕业论文成形、反复修改定稿……四年来一直憋着一股劲想卸下心中的这副重担,畅快地吐一口气。临到头了,却感到不可承受之轻……首先要感谢的是导师文旭教授。四年甜,文老师在竞争激烈的情况-F将我招致门下,使我有机会在认知语言学的殿堂里继续思考和学习。老师充分尊重我的学术兴趣,对我这样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选题始终给予坚定的支持。整个论文的撰写和修改都倾注了老师的心血。老师不嫌弃我这个不灵光的学生,他的心胸、气度和人品是我学习的楷模。只恨自己做得不好,不能满足老师的期许、衷心感谢我的硕导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寅教授。王老师治学严谨,是他将我领入汄知语言学这个有意思的领域。攻博期间,-E:老师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乱每次去看他,师母一定给我做好吃的,在此-?并致谢、此外,还要感谢J「题、预答辩、直屯和答辩坏节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老师们,感谢刘承宇教授、杜肚洪教授、张辉教授、束定芳教授、何宏华教授、廖巧云教授、王馥芳教授、梅德明教授、赵晨教授、蒋宇红教授、陈治安教授、刘家荣教授、李力教授提出的K贵意见和建议,他们的真知灼见使我能不断发现和完善自己的研究+足。感谢刘承宇教授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加油打气。
感谢文门的各位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张绍全、李康、夏FI光、王明树、成军、段芸、吴淑琼、莫启扬、肖丌容、刘杰伟、唐瑞梁、肖燕、夏云、贺梦依、刘先清、杨坤、王渝、高莉、符存、m龙菊、黄琪、王颖、杨畅、陈玮、吴庸、武俊辉、黄健平、邢晓宇、杨旭、张志秀、陶玫等,他们的关心和鼓励使我倍感温声、在美国的高莉师姐时常询问进展情况。符存在我困难的时候一直宽慰我。感谢同学兼好朋友韦静在我不在学校期间对我的帮助,答辩期间我们互相支持和鼓励。
感谢人生至友郑国萍,四年间我们一起经历了喜悦悲欢。
将最特别的感谢致以我的爱人,感谢无限的理解、宽容和悉心呵护,感谢他的智慧和品质使我成长。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年迈的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一直期盼着我顺利毕业,现在你们也可以安心了……
上一篇:论文发表E级
下一篇:点云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