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发表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6:44

发表设计论文

杜曼闪卡是杜曼、七田真等国际著名右脑潜能开发专家研发的成功教育方法,用闪示的手法向宝宝快速传达信息,以刺激宝宝大脑相关神经通路,让学习孩子可以快速提高能力。但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个人认同以下观点。?理论基础被抛弃它的理论基础“recapitulation theory”已经被自然科学所抛弃。?可能伤害幼儿当幼儿的自觉自愿行动,被IAHP(根据其理论)阻止这么做,可能会伤害幼儿。?方法错误和夸大描述杜曼大师唯一发表过的科技论文中,包含了很多方法错误和夸大描述。他的研究没有对照组实验设计,所以无法做出对比。?利润丰厚的生意就是这样一种建立在过时和被抛弃的理论基础上的杜曼方法,到了中国,到了21世纪,中国商人将其发扬光大,变成一门利润极其丰厚的生意。?珍惜孩子还是那句话,孩子不是我们的作品,他们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要珍惜要善待。

发表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发表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一篇好的科技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格式标准,易于别人阅读。

1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英文内容单独放在正文之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一般不少于2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避免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表述。中文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不能采用英文缩写。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也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

正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内,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文中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1.3,…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1.1.3,…排序;引言不排序。

3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并且在文中切确引用的专着、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如下:

专着作者名。书名。版本(第1版不着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作者名。题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作者名。题名。

论文集编者名(可不着录)。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作者名。题名。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科研报告作者名。报告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报纸 作者名。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专利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名:专利号,出版日期。

电子文献 作者名。题名。出版地:出版者(网址、网站名、网页名),发表或更新日期。

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外文参考文献的出版地、出版商和出版年务必按顺序一一标出。期刊与论文集的起止页码必须标出。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标出其引用之处,标不出引用之处的文献不得列入参考文献之中。

4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

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须在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

[知识拓展]

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格式要求

1、打印设置

毕业论文一律采取A4纸张打印,页边距一般设置为:上、下各2.5cm,左3cm,右2cm,行间距固定值23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2、字体要求

全文未作特殊要求的字体都采用“宋体”.

3、标点符号

注意论文中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不能混用。

4、页眉页脚设置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奇数页页眉按“第1章 绪论”这种形式打印该页所在的章号和章题目,偶数页页眉上打印“XX大学XX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书写;从封面下一页开始到正文前一页,页码在页脚按希腊数字(Ⅰ、Ⅱ)连续编排,从正文开始,页码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采用宋体五号居中书写。

本文所讲论文格式要求部分内容可能与学校全日制本科论文格式要求有冲突,以学校为主,但关系不大。

二、本科毕业论文各部分格式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主要由封面、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注释、附录、封底组成,其中短篇幅论文的目录部分可以省掉,注释和附录可根据情况取舍。下面我们就一一讲讲各部分的格式要求。

1、封面

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的封面。包括以下内容: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居中);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专业、指导教师(不需写教师职称)(以上项目各占一行,中间位置左对齐,使用宋体三号字,填写内容左对齐并添加下划线,下划线长度一致)。

注:封面可从学校教务处网页下载。

2、中文题目

书写格式要求: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字号字体格式要求:二号,黑体,居中,下面空一行

3、英文题目

书写格式要求:英语论文题目要言简意赅,完整的概括全文主题,论文题目一般不要超过15个单词,尽量在一行展示,如果一行无法展示完,可以另起一行,也可以做成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形式,英文论文题目的`意思应与中文题目一致。

字号字体格式要求:二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

英文论文题目对大小写的要求可参考文章:英语/英文毕业论文题目格式

4、中英文摘要

书写格式要求: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300-5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Abstract”采用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体,居中书写,内容部分采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

5、中英文关键词

书写格式要求: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6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内容部分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之间用中文“;”分号隔开;“Key word”采用小四号,加粗,“Times New Roman”体,内容部分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关键词之间用英文“;”分号隔开。

6、目录

书写格式要求:目录中的标题不能超过三级,由标题、点及页码组成,一般论文题目是通过Word文档工具自动生成的,详见:毕业论文目录的自动生成方法与格式要求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标题字体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如一级标题用4号黑体,二级用4号宋体,三级用小4号宋体。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之间用连续三连点连接。标题需转行的,转行后的标题文字应缩进一字处理。

7、正文

本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8000字以上,主要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即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正文部分的格式要求如下。

书写格式要求: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400-500字左右。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分析理论、问题原因与分析(讨论)及对策部分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问题进行归纳及分析,论证观点,并提出见解。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300-400字左右。

字体字号格式要求:

(1)正文标题

一级标题均采用“第1章 绪论”形式,三号黑体(不加粗),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二级标题采用“1.1 研究背景”形式,四号黑体(不加粗),顶格书写,前空一行,后不空行;

三级标题采用“1.1.1 课题来源”形式,小四宋体加粗,顶格书写,前后均不空行;

四级标题采用“(1)课题意义”形式,小四宋体,后面紧跟正文,前后均不空行。

(2)字体段落

所有正文均采用小四号宋体,靠左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均为固定值23磅。所有空行均采用小四号,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3)图、表、公式

图:a. 要精选、简明,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b.图中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c.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用五号字宋体;d.引用别人的图表一定要注明来源。

表:a.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b.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c. 表序、表名和表内内容采用五号宋体字。

公式:a.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b.公式中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可以采用默认的字体和字号。

图、表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公式与正文之间不需空行;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2-5,表3-2,公式(5-1)(“公式”两个字不要写上)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

8、致谢

应以简短的文字对题目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如指导教师、答辩及评阅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同学等)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和品德。限200字以内。

9、参考文献

另起页,“参考文献”四个字采用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内容为5号宋体。要求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且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以示对文献作者的尊重。参考文献的标注国际上有通用的习惯,中国也有国家标准规定,不可杜撰。论文中,标注参考文献所依据的标准应该统一,不能混用。此外,参考文献应列在论文结论后。

在说明文献出处时,书写格式为:

①科技书籍和专着:主要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着录)。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用内容所在页码等。

如:陈日耀。金属切削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33-36

②科技论文:主要作者。论文篇名。刊物名,年,卷(期):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等。

如:庞思勤、刘成伟。激光加工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工艺与机理研究。兵工学报,1992(4):84-91

③对于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宜引用。确需引用时应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未发表”、“档案资料”、“己投稿”等字样。对于学位论文也应注明“学位论文”及授予学位单位。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参见文章:论文正文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

10、注释

“注释”两个字采用三号,黑体,顶格书写,下空一行,内容为5号宋体。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必要补充说明,注释一律采用脚注,不用尾注;当论文正文某处需要予以注释时,采用圆圈内加阿拉伯数字并书写在相应文字的右上角,以示需要予以注释。

11、附录

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供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以及计算程序和说明等。“附录”两字采用三号,黑体,顶格书写,内容为5号宋体。

12、封底

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的封底,按先后顺序排序装订。

13、主要符号表

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术论文发表?

艺术设计是美术的一种延伸,需要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对事物进行整体和具体的创造,使得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结合。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深化,国家开始实行素质教育,并从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进行培养。全球进入经济一体化之后,国家更加重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尤其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术基础教育作为设计专业的基本课程对艺术设计专业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新的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研究来讨论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 大学生

美术基础教育 教育模式 创新发展

大学教育普遍强调对学生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随着对设计人才需求的增加,大批高校扩大了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范围。这就导致我国艺术设计方面的发展是不合理、不科学的,而出现的这些问题都表现在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中。由此可见,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对美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1 艺术设计专业中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创新的意义

随着我国对艺术设计的重视,各大院校纷纷加强了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导致艺术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美术基础教育与艺术设计是共同存在的,其目的就是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基础学习过程中培养设计思维,美术基础教育是使学生走向专业设计的一个桥梁,也是美术与设计相融合的一个阶段。

传统的美术基础教育教学中,基本上都是采用以绘画为主的训练方式,因而评判的标准都遵循传统回话的标准,例如,焦点透视法、形体的准确法、这些都是传统美术绘画中的强调因素和审美标准。但是对着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我们发现美术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意识。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和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因此,对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工作变得刻不容缓。

2 传统艺术设计专业中美术基础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教育模式只注重学生绘画的技巧和手法

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是比较单一的,很多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都是由美术学科发展出来的,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基本采用原来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学生只对画像进行细致的临摹和描绘,并没有发挥其思维能力,因此,设计的作品仍具有局限性。

2. 2 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由于原有的教育模式比较保守,无法激发学生对艺术的 *** 和兴趣。在美术基础教育教学中单纯靠写生为主的教育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艺术修养的局限性,抹杀了学生艺术设计才能的创造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内容,也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

2.3 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导致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美术基础教育缺乏沟通

我国自开始发展艺术设计专业以来,不断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学习和改进。我国引进国外涉及高校的设计教育模式后,更是使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有了全面的发展,有了参考的标准。但是对于美术基础教育的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模式,并没有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方式齐头并进,从而适应新的设计要求。还有一点就是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老师大多都是绘画专业毕业的,并没有充分对艺术进行研究和探索,缺乏艺术的敏感度,并且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理解不够准确,这就导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美术基础课程严重的脱节。

3 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与内容

3.1 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创新的理念

***1***根据教学大纲在同一时间上,系统地对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知识和技能。***2***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充分发挥才能,提倡创新改革。***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应用能力。***4***为学生设计专业的学习和毕业后入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模式创新的内容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定新的教学思想。从设计教育的整体性出发,根据不同设计要素的要求进行能力的培养。将原有的教学思维改为扩散思维训练、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步骤进行教学、这些训练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和性质进行考察,在遵循自然规律与美学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多角度获得思考,建立符合设计要求的思维方式。

***2***依照新的教学思路,调整教学安排。保留美术基础教育中二维、三维设计的概念,将教学的重点向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方向改变,重视学生个性化思维表达能力。对于美术作品的形态而言,是对作品感知的再现,是将思维融入物质的一个载体,这也是在美术基础教育中学生必须体会的内容。

***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美术基础教育中创作灵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装置培养学生美术创作的灵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设计的三个重要要素相结合,来开拓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讲设计的基础与个人兴趣想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如何对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兴起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快,从对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创新意义的分析,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而实现对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

4.1 加强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适应性

美术基础教程的创新改革是为了改变美术基础教育课程与艺术设计课程严重脱节的现象,使美术基础教育课程真正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格局,培养学生的视觉管理能力和审美资讯的传递能力,开发学生对未知艺术领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努力使学生适应美术基础教育教学。   4.2 建立全新的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想要提高学生施加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加强时间性教学的比重,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建立完善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这种做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和综合开发设计能力,保证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

4.3 调整美术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首先,重新确立课程体系,对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将美术素描改为艺术素描,二是将注重写生色彩课程改为设计色彩课程,三是将单一的基础图案练习改为以结构与装饰基础相结合的练习,四是加强对图形创意及抽象性体的练习,五是增加开设综合材料激发语言课程。

其次,确立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代替原有的纸、笔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摄像机等现代化工具应对涉及资讯量大、多等问题;二是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三是在学校开展师生作品的展示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气氛,推进美术基础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四是聘请专业的设计师来校进行讲座。

结语

随着我国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我们应该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改革对美术基础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想要完成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必须建立完整的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开展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以更好地完成对美术基础教育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朱小芬.绘画与设计之间的桥梁――艺术设计专业中的装饰色彩训练[J].艺苑,2006,***23***:132-134.

[2]李木边.“对话”清华美术教学务员[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07***:145-149.

[3]约翰内斯・伊顿,杜定于泽.色彩艺术[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20***:160-172.

[4]孙妍彦.美国艺术设计的教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7***:33-34.

[5][美]伯特・多德森.设计基础教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5***:10-11.

上一篇:近期发表论文

下一篇:发表细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