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梁宁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03:30

梁宁发表论文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7.02   导师类别 硕导     职称/院士 副教授   导师学位 博士   学院(工作单位) 制药工程学院   梁宁,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2003年在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攻读硕士,2003-2006年在日本高知工科大学物质环境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沈阳药科大学环境科学教研室担任教师。2008年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环境污染物分析与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及对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吸附的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药典委员会及省、市、校级课题9项。参加编写著作、教材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神木县职教中心的领导简介

师资力量校长:王文艺王文艺,男,出生于1960年11月,陕西省神木人,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数学专业,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1981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198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8月起任神木职教中心校长。现为全国职教学会管委会常务理事,全国职教学会职高委理事。王文艺同志担任校长以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践行“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 的办学新理念,坚持“以技能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办学机制上求突破,在专业设置上做调整,在教学质量上创品牌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特色办学之路,实现神木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绿色文明示范学校、教育部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验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近几年先后10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2003年4月被省教育厅等三厅委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2006年入选全国“百名杰出校长”,2009年被陕西省职教学会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十大杰出校长”。《质量立校服务地方》《创新体制求发展 面向市场育人才》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党总支书记:李长春主持学校党务工作,做好工、青、妇工作。党总支副书记:李斌李斌,男,1956年2月24日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74年8月—1976年7月在陕西省榆林农校学习,同年被分配到神木拖拉机站工作。1977年7月调神木县农机管理站从事农机技术管理和农机技术推广工作。1979年调神木县农机培训中心负责业务教学管理。1985年调入神木县农机监理站负责监理业务管理工作。1990年调入神木县农机学校工作,两年后任学校副校长。1996年10月起任职教中心副校长兼文综党支部书记,分管政教、保卫、农技部、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工作。 协助党总支书记做好党务工作,负责计划生育,分管继教处、驾校,联系艺术部。党总支副书记:张巨高张巨高,男,汉族,1957年8月生,神木县大保当人,1980年7月入党,1977年2月参加工作,陕西省教育学院毕业,大专学历,高级教师。现任神木职教中心副校长兼行政党支部书记。协助党总支书记做好新村校区党务和工、青、妇工作,负责新村校区计划生育,协管新村校区总务后勤工作。副校长:丁中唐协助校长负责新村校区行政工作。副校长:闫永华 协助校长负责总务后勤、财务、校企方面工作,分管总务处、校企处,联系工科部。副校长:王映泉协助校长负责教学、教研、招生、学生实习、就业方面工作,分管教务处、招生就业办,联系基础部。副校长:杜芳兴协助校长负责学校德育、卫生、安全保卫,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资助以及实验实训方面工作,分管政教处、保卫科、实训处。 工会主席:冯毅负责工会工作,做好学校大型文体活动,联系医化部。校本部中层领导:办公室主任:尚凯 副主任:高 裕 杨志强教务处主任:王应全 副主任:高彩兰曹武孝政教处主任:杜芳兴 副主任:贺 敏 杨红梅 总务处主任:屈 彦实训处主任:杜芳兴 副主任:张建荣继教处主任:尚 凯(兼)招生就业办主任:杨 勇 副主任:王 鹏校企处主任:张 春保卫科科长:梁宁驾校校长:王子平团委书记: 曹志程工科部主任:王武林 副主任:李清林基础部主任:解雄岗 副主任:王雅茹化商系主任:刘军卫 副主任:雷登辉艺术部主任:贺继平 副主任:马 强女工委主任:苏婷新村校区中层领导:分校校长:丁中唐 办公室副主任:王 煜教务处主任:高 波 副主任:郭永林政教处主任:李锡功 副主任:王争光总务处主任:高凤牛 副主任:李忠智公寓管理处主任:高福伟保卫科科长:贺勋华机械部主任:杨亚平电建部主任:王经伟 副主任:王建锋、

网络传播的社会效应的开题报告范文 急需 谢谢

一、网络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传播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介,互联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由于网络根本地改变了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把人类带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随着互联网络及信息科技的发展,无可否认,我们已进入了或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或称网络社会。网络传播已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与会代表对网络出现以后的社会从各个角度,就网络社会与数字城市、网络传播与文化发展、网络传播与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研究探讨。

清华大学崔保国副教授从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等几个视角来审视和思考网络的社会影响问题。他认为,社会信息化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从工业为中心转向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同时网络的发展还影响着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因此,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是整个社会的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

日本武藏工业大学严网林副教授在描绘了数字化生活的美好景象之后,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指出数字生活的实现必须以数字化的城市为前提,数字城市应包括城市空间的数字化和城市功能的数字化及城市居民生活数字化等三个方面。他认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最终将对人们的思考、交流、移动等行为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渡边吉熔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韩国的信息化政策:“21世纪虚拟韩国”计划,国家信息教育政策,儿童网络计划的宣传推广。该校的山本纯一副教授则探讨了墨西哥建立数字化开放社会的可能性。

上海交通大学竺培芬教授在论文中指出,互联网络促使中国的“e”文化诞生。所谓“e”文化,指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国年轻一代在虚拟空间努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并相互交流与沟通。她认为,互联网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加快了跨文化传播的速度并拓展了文化交流的时空。因此,“e”文化不仅深刻地打上了信息技术的烙印,而且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将西方文化中的精髓“竞争精神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与东方文化的核心“崇尚群体和谐”融合为一体。

上海交通大学陈先元副教授探讨了网络传播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从现实状况来看,网络传播的确也正在催生着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然而,网络传播对于文化发展又是一个挑战。网络传播需要人们采用同一标准的技术和手段,这种技术上的一致性要求一种文化行为模式的统一;其次,网络传播创造出的虚拟社会,容易使人们的自然亲密关系淡化;第三,网络文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强国通过网络传播本国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弱国则面临着保护本土文化的困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希华副教授等人认为,社会文化的迅速变动造成了年长一代的知识很快陈旧,年轻一代则因为更贴近时代、更少传统的重负,从而能够向长辈们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生活样式。因此,我们正处于“文化反哺”的“后哺文化”时代,年长的一辈若不想落伍于时代,就必须向年轻人学习。王希华等人还指出的网络传播的尴尬:当全人类的信息和知识都“一点就通”,人们还需要正襟危坐地在先生面前执弟子礼吗?媒介即信息,数字化就是知识!?然而,所有信息和知识背后的那一种人类代代延续的精神,那一缕统帅信息和知识的灵魂,也能够数字化吗?他们指出:人类的美好愿望永远无法等同于现实,科学技术从来都不是万能的,数字化也同样如此。

清华大学副教授刘惠芬认为,大学生是对网络应用最充分最成熟的群体,而BBS则是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最主要平台。她通过对BBS发展较早的清华大学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研究了BBS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和人际传播产生的正负影响。

二、网络传播的理论研究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要加强加深对互联网的理论研究,充分利用理论的理性作用和逻辑力量,使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具有更多的概括性、前瞻性和可扩展性。一些学者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传播进行了理论探讨。

北京大学赖茂生教授对网络传播的内涵、功能和效果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传播”一词的涵义中,最重要的两个语义因子是社会性和工具性。而网络传播是基于因特网的各种传播行为和传播活动的总称,因此网络传播的工具性和社会性本质特征没有变。网络大大地扩展了传播的原有功能,从而使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更为丰富多样。

清华大学孙宝寅教授认为,互联网不单单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媒介。它模糊了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的界线,改写了传统媒介传播的模式。网络媒介具有技术属性、社会属性、商品属性。探讨互联网的媒介属性,对于认识互联网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整合关系,完善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的管理,促进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均会有所裨益。

大连理工大学讲师殷莉则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网络传播中受传者的变化和心理,一方面论述了网络传播受传者传受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分析了受传者在网络传播中的防御心理和受传者对网络传播的传播需求,并明确指出传统媒体网络版满足受传者需求的途径是提供有用信息和信息分析。

三、网络传播的立法及管理

对于网络传播的立法及管理问题,部分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者就国际法律制度对互联网内容的管理发表了意见。清华大学讲师梁宁介绍了美国、欧盟及德国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内容进行管理的情况及有关立法条文,指出国际社会在针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立法规范时是非常谨慎的,同时他又提到世界各国在规范网络内容的实践中难以避免的一些问题,如规范标准、司法管辖权及技术保障等。

有的学者则就国内网络新闻传播的立法监管谈了自己的观点。中国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孙旭培研究员认为,我国是世界上较早以立法来管理网络传播的国家,已制订了多个涉及互联网的法规性文件,其中有许多涉及新闻和言论管理的内容。这些法规对规范和管理网络新闻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削弱了国内网站的活力。因此,他建议,应锻炼人民接受负面信息的承受力。南京大学讲师陈堂发在介绍了我国网络新闻传播行政监管的具体内容及现状后,针对立法监管中相关权利如网络新闻媒体的采访权、编辑权、著作权、人格权等发表了见解。

北京大学学报主编陈进元提议对于网络传播的作品应予以著作权的集体管理。她认为,虽然我国已于1998年成立了著作权社会管理机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但其在立法上尚无明确的法律地位,而网络传播使侵犯著作权变得轻而易举。因此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更要建立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如此才能促进我国网络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另一些学者提议建设网络传播道德规范。上海交通大学戴永明认为,网络传播已向人类提出了道德挑战,人们在享受网络传播的自由时,应当同时完成道德上从自由到自律的跳跃。人的道德因素是网络和网络传播健康发展的重要和必要条件。他提出自律、诚信、善业三原则是网络传播重要的道德规范。

四、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对于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个话题,传媒界早在两年前就已开展了广泛讨论。在本次会议上,它仍然是与会代表探讨的热点,只不过注入了更多新的内容。

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李成野认为,网络改变的仅仅是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接受方式,没有改变新闻的制作过程,换句话说,网络媒体并未改变新闻的本质。我们研究和探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来媒体发展道路。

江苏科技出版社黄元森副总编辑等通过对网络媒体的全面考察,比较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传播形态、传播方式、与受众的交互性等方面的异同,指出网络媒体是传统媒体的综合与延伸。

上海交通大学讲师丁晓萍认为,在被称为“网络时代”的21世纪,报纸仍然有生存的空间。因为纵观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的历史,每当一种新媒体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使不同媒体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各种媒体彼此调整、重新分割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另外报纸在传播功能、传播形式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是,报纸要想在媒体激烈的竞争中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必须在自我革新上下功夫。

邹本初人物介绍


邹本初
邹本初教授生于1939年4月22日,辽宁省丹东市人。中央民族乐团国家二级演员、声乐副教授,1996年退休。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名声乐教育家。196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毕业后在中央民族乐团歌队任歌唱演员。自1973年开始,从师于沈湘大师二十年,学习研究沈湘歌唱学体系,从1979年起兼职声乐教学,1985年转为专职声乐教员。由于在声乐艺术上的突出成就,现被北京古典创新音乐艺术研究院聘为副院长兼声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
中文名:邹本初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丹东市
出生日期:1939年4月22日
职业:演员
主要成就:在声乐教学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代表作品:《沈湘与声乐艺术》《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
职称:副教授
人物经历
自师从沈湘教授之后,系统学习沈湘歌唱学体系的歌唱法、教学法与科学的声乐理论,边实践、边教学、边总结、边写作,在三十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出众多优秀的歌唱艺术人才。学生中,男女五个声部多人次在国际、国内重大声乐比赛中获奖、夺魁,有的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长有短,学习时间最长的著名青年男中音歌唱家王海涛长达七年之久,使他从一个声乐“白丁”成长为多次获奖的青年歌唱家。2001年4月17日至24日,王海涛参加了奥地利德意志山市举办的第七届“费鲁乔·塔利亚维尼国际声乐比赛”荣获第一名,世界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评委会主席萨瑟兰亲自为他颁奖,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演唱打动了我的心,你唱得很好,你的演唱道路很正确。”其他几位意大利评委说他的“意大利语演唱近乎完美,完全是意大利人在演唱意大利歌曲。”他的“声音和演唱风格是典型的、地道的意大利美声歌剧演唱。”(见《音乐周报》2001年7月6日第26期刊登的文章《赛场家书》一文)王海涛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应归功于祖国对他的培养,中央音乐学院老师们的精心指导、同时和邹教授应用沈湘歌唱学体系对他进行长达七年的教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当然,他在奥地利留学期间,受到外国声乐专家的指导、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由于邹本初先生在声乐教学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十多年来,多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刊物)对他进行了宣传介绍,扩大了他的知名度。1999年12月2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代空间”栏目播出了《沈湘与声乐艺术》的专题采访节目。主持人在广播中介绍说:“沈湘教授不仅培育了梁宁、迪里拜尔、范竟马、黑海涛、刘跃、程志、殷秀梅、关牧村这些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歌唱家,而且,也全新地培育了像郭淑珍、王信纳、邹本初这样的当代声乐教育的中坚力量”。
作品
除声乐教学外,近30多年来邹本初教授不断从事声乐理论研究与著书立说工作,先后多次发表过重要的声乐论文及音乐评论文章。在恩师沈湘教授生前亲自指导下,他十年笔耕的声乐论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终于在2000年11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全国发行。发行7年来,声乐界反响很大,给予高度评价。原天津音乐学院院长、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石惟正教授在《音乐周报》(2000年11月17日)上,以《可贵的传承》为题对该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评论中说:“第四个证明人就是我这是(指沈湘歌唱学体系)一本真经”;香港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史君良先生来信赞扬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声乐巨著”;新疆昌吉市声乐教授迟若岩先生来电称该书是“声乐艺术的经典文献”;中国音协内刊《音乐信息》报刊登天津岳仁训教授的文章《声乐大师的珍贵遗产》称:“这本书是难得的声乐教科书”、“科学的声乐论著”。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教授对此书曾给予很好的评价。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说:“邹本初,你写了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声乐巨著,将沈湘大师的珍贵遗产保留了下来,这是很了不起的工作。”我国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原中央音乐学院老院长、国家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主任赵_同志生前为该书亲笔题写了封面书名《歌唱学》三个字(已于该书第三次印刷时刊于封面),表示对此书的肯定与赞赏。该书在出版不到七年的时间八次印刷,成为声乐理论畅销的名著。
人物评价
邹本初教授,虽然没有登台演唱的机会,但是,本人却有很高的演唱水平,至今仍能演唱象《你这冰冷的小手》(意大利古典歌剧《绣花女》中鲁道夫的咏叹调)这类难度很大的经典作品。辉煌嘹亮的歌声仍保持着青春美好的共鸣音色,表现出精湛的演唱技艺,完美的演唱显示出“宝刀不老”高雅的艺术风采。
近年来,邹教授经常在中国网通(BBN宽带网)、中国音乐网向国内、国际音乐网友义务进行《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系列声乐讲座,获得一致的赞扬。网友高度评价邹本初教授是“中国网络声乐教育第一人”。
荣誉
邹本初教授在二十世纪末,被《中国音乐家辞典》、《中国教育专家名典》列为音乐名家入典。

求国内顶级音乐院校资料

你要国内顶级音乐院校
给你中国音乐最高学府
中央音乐学院介绍及2007年硕士招生简章
中央音乐学院1950年6月17日在天津正式成立。
中央音乐学院,是由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南京国立音乐院和它设在常州的附属少年班、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燕京大学音乐系等合并成立的。当时,许多音乐界著名人士都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的筹建工作。
建院初期,学院的规模不大,只设置了作曲、声乐、钢琴、管弦4个系,在管弦系内有一个民乐组。另外,附设音乐工作团和研究部等机构;以后,又逐步筹建了附属中学和小学。
1958年秋,中央音乐学院迁到北京。这时该校已经发展成专业设置比较齐全、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高等音乐学院。除了原有的4个系外又增设了音乐学系、指挥系、民族器乐系和民族声乐系。1964年初,中央音乐学院的民族器乐系、民族声乐系、民族音乐研究所与原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合并,成立了中国音乐学院。
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央音乐学院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了正常的教学和招生工作。学院面临全面解体的局面。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化部于1977年底宣布恢复中央音乐学院的名称和建制,中央音乐学院获得了新生。
如今,中央音乐学院已经成为代表我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等音乐学府。是我国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高等艺术院校,形成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班到博士生班的完整的音乐教学体制。学院共设有作曲、理论、指挥、声歌、民乐、钢琴、管弦7个专业系,以及音乐研究所和小提琴制作研究所。学院的教学设施、场所、乐器、图书、音响资料等都已达到相当水平。
中央音乐学院还有一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丰富经验的教师队伍。马思聪、李焕之、杨荫浏、喻宜萱、沈湘等一批造诣高深的前辈,在这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建院以来,中央音乐学院培养了数千名音乐人才,许多毕业生成为我国音乐艺术事业的骨干,其中一部分人已经在国际乐坛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像郭淑珍、林耀基、郑小瑛、施光南、刘诗昆、刘德海、李双江等都是历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近年来又有一批新秀辞别母校,走出国门,在国际乐坛上争得了一席之地,苏聪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梁宁和迪里拜尔被誉为“中国之莺”。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央音乐学院还与许多外国著名音乐学府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院的青年交响乐团、少年交响乐团和青年合唱团也多次应邀出访,饮誉海外乐坛。

一、培养目标

中央音乐学院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爱国守法,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独立从事专业活动、科学研究和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

二、年限 三年。

三、招生名额预计招收110余名(以教育部下达名额为准)。

名额分配预定方案:作曲系、电子音乐、指挥共22名;音乐学系21名;音乐教育系10名;音乐治疗、提琴制作共4名;声歌系9名;钢琴系9名;管弦系17名;民乐系17名;教务直属1名。

四、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07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均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在非音乐专业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人员,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和专业学习要求。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我院组织的单独考试。单考生的外语、政治科目考试在2007年1月份与统考同时进行(录取人数不超过两名)。

1、符合第(一)条中的1,3,4各项要求;

2、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4年或4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者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或已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三)本科毕业、在高校工作满两年者,可以兼报“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具体要求请见《7年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简章》、《7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五、报名、考试

考试报名:分专业考试网上报名和政治、外语统考网上报名。

报考专业方向和导师详见附件一。

考试科目:专业主科、专业基础科目、政治、外国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专业科目考试要求详见附件二;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参见附件三、附件六。

报名、考试的具体事宜请见下表:

<DIV align=center>日期</DIV> <DIV align=center>内容</DIV> <DIV align=center>要求及注意事项</DIV>
<DIV>7月1日—9月3日</DIV> <DIV>专业考试网上报名。成功后须打印、留存报名表(交材料时需提交)。</DIV> <DIV>时间:7月1日8:00— 9月3日23:00</DIV><DIV align=left>网址: </DIV>
<DIV>9月4日 —9月5日</DIV> <DIV> </DIV><DIV>1、本地考生可到我院研究生部提交所有报名材料。</DIV><DIV>网址: </DIV><DIV>2、外地考生可以特快专递邮寄所有报名材料(其中证件寄复印件,领准考证时验原件;邮寄截止日期为9月4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若在规定时间内没交齐报名材料,按初审不合格处理)。</DIV> <DIV align=left>须提交的报名材料:1、《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专业考试报名表》(务必贴上免冠一寸近照并在签字处签字,否则无效);2、所报方向应提交的各项材料(详见附件二);3、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提交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两证均验原件、交复印件)及教务处开具的“应届本科学生”证明;4、其他人员(含应届成人高校毕业生)提交本人身份证和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两证均验原件); 5、每报考方向报考费260元;6、加试费100元(需加试考生)</DIV>
<DIV>9月14日—15日</DIV> <DIV>网上确认报名信息</DIV> <DIV>网址: </DIV>
<DIV>9月20日</DIV> <DIV>网上公布初审结果。</DIV> <DIV>网址: (公告栏)</DIV>
<DIV>10月10日</DIV> <DIV>1、 初审合格的考生到研究生部领取专业考试准考证</DIV><DIV>2、 网上公布考试日程(以当天考试日程为准)</DIV> <DIV>1、 领证时需验证(身份证、学生证、毕业证原件)</DIV><DIV>2、 网址: (公告栏)</DIV>
<DIV>10月11日</DIV> <DIV>加试</DIV> <DIV>加试对象:1、同等学力考生(含专科学历者、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非音乐专业毕业生);2、所有报考音乐教育方向考生</DIV><DIV>(本院音教系毕业生除外)。</DIV>
<DIV>10月12日</DIV> <DIV>1、 网上公布加试合格者考号</DIV><DIV>网址: (公告栏)</DIV><DIV>2、 报考声乐方向的考生将考试曲目报送声歌系。</DIV> <DIV>1、 加试未达及格标准者,不予参加其它专业考试</DIV><DIV>2、 声歌系联系电话:66425722</DIV><DIV> </DIV>
<DIV>10月13—18日</DIV> <DIV>专业科目考试</DIV> <DIV>考试日程(以当天考试日程为准)</DIV>
<DIV>10月24日</DIV> <DIV align=left>公榜专业入围者考号;具体成绩可上网查询。 网址: (公告栏)</DIV> <DIV>考生可根据考试成绩结合有关情况,确定是否报考我院。</DIV>
<DIV>10月1—31日以教育部通知为准</DIV> <DIV>政治、外语统考网上报名、交费、确认(建议考生可先网上报名,待专业入围后再交费、确认)</DIV><DIV> </DIV> <DIV>专业入围者方可填报我院,考生网报时考试地点必须选择我院。</DIV><DIV> 报名点代码选择:1145 </DIV><DIV>报考单位代码选择:10045 </DIV><DIV>网址:</DIV>
<DIV>11月以教育部通知为准</DIV> <DIV>发准考证</DIV> <DIV>具体事宜请上网查询</DIV>
<DIV>2007年1月</DIV> <DIV>政治、外语统考</DIV> <DIV>具体时间以网报通知为准</DIV>

六、录取

1、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

2、考试科目合格标准(100分制):①主科:表演方向主科分数85分;其他方向主科80分。②政治、外语分数线及总分要求按国家标准。③其他科目60分。

3、一个导师招收新生原则上不超过2名。

4、一个专业方向录取学生原则上不超过5名(声乐、钢琴、作曲、音乐教育除外)。

5、报考木卡姆研究方向硕士生,第一学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修读学位课程,学院同时指派相关方向的导师对其进行指导。后两年在新疆艺术学院由相关导师指导其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答辩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获通过者由中央音乐学院颁发毕业及学位证书。

6、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定向或计划外委托培养硕士生。定向、委托培养及自筹资金硕士生,须在录取前签订有关合同。

七、报考和录取类别

1.计划内非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在国家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就业;

2.计划内定向:培养费由国家负担,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工作;

3.计划外定向(委托培养):培养费由委托单位负担,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4.计划外非定向(自筹资金):培养费由本人负担,毕业后按我校有关规定择业。

八、报考费用 考生报考的报名费、复试费、体检费、往返路费和食宿费均自理。对于距北京较远、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外省、市、自治区考生,可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所在单位酌情给予适当补助。

九、学费及住宿费 国家计划外学生须交学费,其标准按当年标准执行。考生如不考虑被录取为国家计划外研究生,须于报名时书面声明。住宿费以报到时宿舍管理中心通知为准。北京生源的学生一律走读。

十、学习期间的待遇 按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毕业生就业 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回原单位工作;计划内非定向硕士生根据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计划外自筹资金硕士生由学院提出建议并予以推荐,上级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音乐学类

1、主科

(1)论文写作:写作命题论文形式,各研究方向考同一题目。

(2)口试:内容含所考专业方面的内容

2、音乐学基础理论

(1)音乐作品听辨

(2)笔试:内容包含①西方音乐史、②中国音乐史、③中国传统音乐、④音乐美学、⑤世界民族音乐(④⑤项内容二选一)。

3、和声、作品分析

4、钢琴(具体要求见★)

报名时须提交本人撰写的、所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论文一篇(大学毕业论文或相当于大学毕业论文)。同等学力报考者所交的必须是公开发表的论文。应届普通本科毕业生可以习作(学期论文)替代学位论文。

公共艺术教育

1、主科

(1)论文写作:写作命题论文形式,各研究方向考同一题目。

(2)口试:内容含所考专业方面的内容

2、和声,作品分析。3、中、西音乐史。

报名时须提交本人撰写的、所报考专业研究方向的论文一篇(大学毕业论文或相当于大学毕业论文)。

注:此方向只招收高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学员。

上一篇:光伏论文发表

下一篇:论文发表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