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发表论文
高健发表论文
高健,1951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外语系,曾在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委员会工作。1956年后一直在山西大学任教至今。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出版过译作十余种,发表过论文或其他文章十余篇。较重要者有《英美散文六十家》二卷(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1984.),《圣安妮斯之夜》(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英诗揽胜》(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伊利亚随笔》(花城出版社,1999),《培根论说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翻译与鉴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所译诗文曾先后被选入百余部各类选集或教科书中。
毛体书法哪些书法家比较有名?
1、姜林
姜林,姜林,男,号润之堂,祖籍山东日照, 60年代生于内蒙乌兰察布市,长春装甲兵学院毕业,全国著名毛体书法家。自幼钻研书法艺术,兼攻文学诗歌,并各有所长。
深造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书法从颜柳入手,后学二王,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曾师从沈鹏,李铎和杨再春等书法大师。
善书楷、隶、篆等多种字体,尤喜毛泽东的草书并广集博采、兼收并蓄、独树一帜。积极追随毛泽东文化精髓,在国内第一个把毛体书法大量应用到中国诗词歌赋之中,致力于把毛体书法发扬光大!
2、李明和
李明和原为新泰市人民政府外办主任,著名毛体书法家,其作品清新自然,秀劲流畅,如高山流水,飞流直下,势不可遏。早年临习王羲之等历代名家碑贴,而后受怀素、张旭等大草书法的影响,专攻草书。
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文联书法家、中国书画社理事、中国国际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书画院名誉院长、新书协顾问、中国书画社新泰分社副社长兼秘书长等。
3、高健
高健,男,汉族。大学文化。研究员、客座教授、作家、当代毛体书法家。爱好文学,习研书法,攻读易医,涉猎儒释道。法号:悟圣。现任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书画委员会主任。
毛体书法作品《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西江月·井冈山》、《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
4、黄东雷
黄东雷,号古画王子, 中国书画名家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外实力派书画艺术名家、毛体书法家全国三十佳、中华人文书画艺术名家。
中国书画百花艺术名家、著名馆藏书画艺术家、中国韶山网驻站毛体书法家、《艺术中华》杂志特邀编委、北京智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会员、正阿中华书画研究院会员、山东大学图书馆馆员。
继承了自五代十国到清代书画界各大名门名派之长,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创意与完善,从而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受到书画界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黄东雷的行草书法清秀典雅、大气磅礴,既有雄浑强健之气势,又有龙飞凤舞之美感。黄东雷的书画在中国国内小有名气,他的写意山水、工笔仕女、毛体行草三项主攻被称为其书画三绝。
5、李奕明
李奕明,男,安徽省含山县人,1951年3月生,1968年2月参军,曾任空降兵某师政治委员,2001年转业,任安徽省人防办公室副主任。
李奕明90年代初开始研习毛体书法,2007年参与安徽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的发起和成立,被推选为常务副会长。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参加“首届全国毛体书法家排行榜”评选,成功晋级“十佳”,排行第一名。
在毛体书法理论研究上,李奕明亦有成果。论文《点裹风雷 画挟闪电——谈毛泽东书法汉字笔画再造艺术》、《不对称之美——谈毛泽东书法结体艺术》发表后,受到毛体书法家和毛体书法理论家广泛好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体书法
王小英的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本科生:学前心理学、幼儿学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史、心理测量与诊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研究生:儿童心理学理论动态研究、儿童游戏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现指导研究生14名主要科研方向学前儿童创造潜能的开发、学前儿童游戏心理主要科研项目共出版著作40余部(其中,主编30余部),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SCI检索论文摘要1篇,重点刊物论文30余篇,外刊7篇),出版教学录像片两部,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励6项、校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 主持的科研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幼儿创造力与社会性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已结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中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关照研究”(进行中)主要科研成果论文类(1995年至1997年在外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日两国母亲育儿心理的对比研究”,《日本国际幼儿教育学会研究论文集》,1995.8“儿童发展加速现象研究”(1),《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论文集》,1995.9“中日两国儿童发展勾配现象的研究”,《第21回OMEP世界大会发表论文集录》,1995.8“儿童发展加速现象研究”(2),《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论文集》,1996.11“中学生食生活的教材开发”,《日本弘前大学教育实践研究集录》,1996.3(获校级科研成果奖)“青森县初高中女生食生活的现状调查”,《日本弘前大学教科教育研究纪要》1997.3“关于女子高中“间食”的授课实践研究”,《日本弘前大学教科教育研究纪要》,1997.12(获校级科研成果奖)重点刊物与CSSCI论文王小英:“国外关于游戏功能研究的新近展”,《学前教育研究》1998.1王小英:“关于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效用的研究”,(1)《学前教育研究》1998.4王小英:“关于游戏经验对幼儿解决问题效用的研究”,(2),《学前教育研究》1998.5王小英:“日本保育内容的几种建构学说及其启示”,《教育导刊》1999.1 (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99.6全文转载)王小英,王丽娟:“个体概念早期发生探微”,《学前教育研究》,2001.3丰田弘思,米谷光弘,车文博,高健,王小英:“关于日中大学生记忆活动的比较研究”,《心理学探新》2001.1王小英,陈容辉:“学习障碍儿童的‘障碍’探析与鉴别”,《学前教育研究》2001.5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0.6丰田弘思,车文博,米谷光弘,高健,王小英:“关于中日大学生精制化活动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2.1王小英,郭娟:“儿童阅读障碍的生成与诊治研究综述”,《学前教育研究》,2003.1王小英:“学前儿童创造人格的构成与塑造”,《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3.2王小英:“哲学视角下儿童游戏的意义”,《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王小英,杨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散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学前教育研究》,2004.9王小英,王丽娟,郭丽华:“近十年来国外游戏研究新进展”,《心理科学》,2004.5((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2005.2全文转载))王小英,努尔沙拉:“从历史角度看游戏在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外国教育研究》,2004.10Wang,X.Y., Yang,Y.,Li,L .. “Research on features of divergent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ged 3-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39(5-6):192-192.(SSCI)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王小英:“论发展中的学校教研工作”,《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3王小英:“无为而为的游戏活动与幼儿的创造力发展”,《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4王小英,杨海燕:“4-6岁儿童未来时间认知教学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5(9月)王小英:“探寻儿童游戏意义的新视野”,《学前教育研究》,2006.10王小英:“日本幼儿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整合性与连续性”,《外国教育研究》,2007.2王小英,车文博:“精神分析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心理科学》2007.5王小英:“教育原点的偏离与回归:点化与润泽生命”,《学前教育研究》,2008.4王小英(通讯作者):“走进幼儿生命的教育—一场关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对话”,《学前教育研究》,2008.4王小英,石丽娜:“3—6岁幼儿合作学习的水平与特点”,《学前教育研究》,2008.12孙贺群,王小英:“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价值、机制与促进策略——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学前教育研究》,2009.10张宇,王小英:“20世纪以来联邦干预下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0.3王小英等:“3—6岁儿童情绪理解过程:情绪表现、归因和调节”,《心理科学》,2010.4王小英等:“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指导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6张宇,王小英:“论中小学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当代教育科学》,2010.12孙贺群,王小英:“从保守走向进步:历史视野中20世纪初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12孙贺群,王小英:“嬗变与走向:美国学前课程的历史转型及启示”,《外国教育研究》,2011.1核心期刊与省级论文王小英:“幼儿体验认知的近期效果与远期效果”,《早期教育》,1997.8王小英:“切勿扭曲儿童人格的发展”,《幼儿教育》,1997.10王小英:“父母如何满足婴儿交际的需要”,《幼儿教育》,1997.12(《教育文摘周报》1998.1全文转载)王小英:“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幼儿教育》1998.7-8王小英:“满足儿童印象的需要”,《早期教育》1998.3王小英:“坚持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学研究》1998.1王小英:“让孩子学习乐观”,《家政与家教》1999创刊号王小英:“托起孩子,让他飞!”,《家政与家教》1999.3王小英,万垒俊:“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成因分析与鉴定”,《普教研究》2001.1王小英:“母子互动关系的建立及其心理学的意义”,《教育导刊》2001.3王小英:“孩子生活中的父亲”,《为了孩子》2001.4王小英,陈容辉:“学生厌学的机理与防治策略”,《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5王小英:“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幼儿教育》2002.3王小英:“开发幼儿创造潜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育导刊》2002.4王小英:“父所不欲,勿施于子”,《早期教育》,2003.6(下)王小英:“让孩子扎牢生命的根”,《早期教育》,2003.12(下)王小英:“论儿童游戏与动物游戏的联系与区别”,《教育导刊》2003.12王小英:“瑞吉欧方案教学与幼儿创造潜能开发”,《幼教新视野》,2004.1王小英:“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幼教新视野》,2004.2王小英,万磊俊:“学前儿童自我的成长与扶植”,《幼教新视野》,2004.3王小英:“母-婴心理治疗系统模型述评”,《中国家庭教育》,2004.3王小英:“幼儿园教科研活动应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教育》,2004.10王小英:“父亲的教育职能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幼教新视野》,2005.1王小英,杨继英:“从人才观的视角透视学前期家庭健康教育的意义”,《中国家庭教育》,2005.2王小英:“要学会敬畏生命”,《教育导刊》,2006.2王小英:“日本幼儿园教育课程研究动向”,《幼儿教育》,2006.2孙冬颖,王小英:“被忽视幼儿的行为表现及其教育对策”,《幼教新视野》,2006.2王小英,李雪艳:“论运用恰当的刺激模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教育导刊》,2006.3王小英:“心理咨询师在日本幼儿园”,《幼儿教育》,2006.5王小英,王琦:“图画书:选择有要领,阅读有诀窍”,《为了孩子》,2006.6王小英,王晓娟:“教玩具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幼儿教育》,2006.11王小英:“警惕早期教育窄化的学习倾向”,《教育导刊》,2006.12王小英:“儿童游戏乃‘无为而为’”,《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朱家雄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王小英:“幼儿园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教育活动的指导”,《幼教新视野》,2008.2王小英,员春蕊:“幼儿心理问题解答”,《学前教育》(家教版),2009.6王小英:“开发课程资源不容忽视的路径:幼儿合作学习”,《儿童与健康》,2010.1王小英,石丽娜:“幼儿合作学习的意义、内涵及特点”,《学前教育》,2010.1、2王小英:“合作学习的历史演进与当代价值”,《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1王小英:“幼儿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2王小英:“正确认识与处理幼儿合作学习中的四个关系”,《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3王小英:“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应凸显对‘人’的关照”,《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7王小英:“关于教学的几点思考”,《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8王小英:“走向为学而教”,《教育导刊》(专家论坛),2011.9著作与教材类王小英,满晶编著:《学前心理学》(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课程目标与评估》,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小、中、大班课程计划与教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廖桂春,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设计》, 1999年5月韩秀英主编,王小英,吴淑范等副主编:《幼儿创造性思维训练》(上、下),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9年11月韩秀英主编,王小英,吴淑范等副主编:《儿童创造思维训练理论与实践》,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1999年11月蔡珂馨主编,姚伟,王小英副主编:《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教师用书、家长用书),长春出版社, 2001年6月李春萍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4月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5月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年10月马云鹏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王小英,张明编著:《心理测量与心理诊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日]松田道雄著:《育儿百科》,王小英参译(王少丽主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9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长春出版社,2003年7月韩秀珍,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幼儿园方案教学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王忠民主编:《幼儿教育辞典》(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4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师用书》(上册),(小、中、大、学前班,共4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幼儿操作材料》(上册)(小、中、大、学前班,共20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王小英,蔡珂馨主编:《《国内外幼儿教育改革动态与趋势》,(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王小英著:《创造力学前课堂》(上、下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1月王小英主编:《新教子1000问》(上、下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1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教师用书》(下册)(小、中、大、学前班,共4册),吉林教育出社,2005年1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吉林省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幼儿操作材料》(下册)(小、中、大、学前班,共20册),吉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活动设计与反思》(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10月王小英策划:《“促进幼儿创造人格有创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实验基地研究成果集锦之一、二、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齐放主编,王小英,蔡珂馨副主编:《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马云鹏,王小英主编:《高级教育研究法》,东北师范大学自编教材(4+2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系列教材),2005年11月王小英主编:《365 幼儿妈妈半小时》(上、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年10月马云鹏,孔凡哲主编:《教育研究方法》(参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王小英著:《儿童游戏的意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王小英主编:《智力学画》(全十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5月王小英主编:《小小巧手DIY》(全五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崔哲、王小英、蔡珂馨主编:《自主探究创造教育》(实践篇)(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全四册),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5月崔哲、王小英、蔡珂馨主编:《自主探究创造教育》(理论篇),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年5月王小英参编:《中国孩子必备自救手册》,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王小英主编:《幼儿数学基础与拓展》(三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王小英、蔡珂馨主编:《主题活动与幼儿成长》(走进儿童——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王小英主编:《幼儿安全常识操作手册》(三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车文博主编(王小英参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二卷、第三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日]高杉自子著,王小英译:《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李季湄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蔡珂馨、王小英主编:《区域活动与幼儿成长》(走进儿童——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鉴定成果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幼儿创造人格与创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五”重点课题:“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已结题)国家教委基础教育中心课题:“开发幼儿创造潜能的心理学研究”(已结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幼儿创造力与社会性和谐发展的策略研究” (已结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规划基金项目“幼儿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已结题)
浅谈食品工业中产香酵母的应用论文
浅谈食品工业中产香酵母的应用论文
1引言
产香酵母又名酯酵母,是一类能合成具有芳香气味的酯类物质,如今产香酵母早已不局限于产酯而是在生产过程中能产生让人喜欢闻的香味的各种酵母,香气多为醇类、酯类、酚类、酮类、芳香类等具有挥发性风味的物质,主要的香气类型有:花香型、清香型、果香型等,常被广泛应用于酿造、调味品、功能饮料、无醇饮料、食品等领域的增香。
2产香酵母在农产品中的应用
2.1产香酵母在果酒中的应用
果酒的口感、风味以及质感在果酒发酵酿造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风味是评价果酒优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果酒增香已成为现今果酒发酵酿造中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果酒品质丰富、种类多样。张大为等从酥梨自然发酵汁中得到了一株不仅糖利用力低而且还可以增加梨酒香味的东方伊莎酵母,并将其作为梨酒生产中的产香菌使用。曹新志等从四川自贡本地梨果中筛选出了一株产香酵母FL-5,产酒精、产酸、产酯能力较好,且发酵周期短。何义从梨果园中分离出一株产香性能好的酿酒酵母Y-5,确立了梨酒酿造工艺,发酵产生的风味明显优于工业菌株ADY,能较好地保留鸭梨的原香味。赵海霞等则从苹果皮中分离出一株孢汉逊酵母属的产香酵母,适合苹果酒酿造,所得苹果酒品质优良,具有苹果酒的典型风味。古其会[5]等从多种成熟的水果皮上分离出一株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产酯酵母,可用于番木瓜酒的酿造,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梅奇酵母。王雪莹从甜橙果皮上筛选出两株性能优良的酵母S017和F076,其中S017产酯量高达86.75%,而F076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萜类物质相对含量比S017高,具有保留原料特殊香气组分的能力。艾方等从柑桔中分离出了两株能够耐受较高的盐、糖浓度的产香酵母,现已用于浓缩果汁和低醇果酒的增香。沈昌从水果、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香能力较强的酵母N-2,用于紫甘薯发酵酿造,经优化发酵工艺得到了花色苷含量保存多、还原糖浓度低、酒精度高、色泽鲜丽的紫甘薯发酵产品。此外李剑芳从自然发酵猕猴桃汁中分离出一株柠檬形克勒克氏产香酵母E-45,经鉴定为能产醇类、酯类等芳香物质的低发酵力产香酵母,可用于葡萄酒等果酒的增香。自然选育出的产香酵母菌株与工业菌株比较,具有专一性酿造的优势。曹新志等筛选出的产香酵母FL-5与安琪酵母DC-2相比,FL-5酿造的果酒风味更优。袁丽从不同水果中筛选出两株产香酿酒酵母菌GY1、GY2并与安琪酵母相比,GY1、GY2均优于安琪活性酵母。张翠英也从葡萄皮中筛选出一株产香酵母经诱导得到一株在低温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发酵能力,与优良葡萄酒酵母比更具优势。王雪莹分离的S017以果酒干酵母为对照,S017所酿造的甜橙果酒色泽、澄清度、酒香均具备优质果酒的感官品质,在酿造工业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2产香酵母在白酒中的应用
在白酒生产中为了增加酒中的独特风味通常会加入某些化学物品以增加酒的香气,可最终酒中的香气都较为单一。自然酿造的白酒通常会以酒曲窖泥为分离源,筛选耐高温、性能优异、适合白酒增香的产酯酵母,经酿造的白酒经产酯酵母自身合成的风味物质比添加化学物质更多样化,风味更丰富独特,因此越来越多的白酒生产也用产香酵母增香。通常产香酵母的筛选都从大曲发酵的酒液或糟醅中筛选。郭志从泸州老窖窖泥中分离出一株耐受高温的酵母菌,属于异常汉逊酵母属。通过产香条件的响应面优化,得到耐受高温酵母,产生的2-正戊基呋喃、苯乙醇等香气物质,产量比原来浓香型大曲高出约两倍左右。蒲春等从大曲中筛选出一株酶活性高的产香酵母菌并对其功能特性进行测定,产香浓郁,可与其它产酒量高的菌种混合发酵。张春林对大曲发酵液进行了酵母分离,筛选出产香酵母ZY-1和GY-3,通过模拟探索出发酵中产生香气成分的机理,提出了产香酵母是大曲中风味物质形成的重要原因。顾宗珠等从酒曲中筛选出一株产酯量高的酵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适培养条件,提高白酒品质生产。王晓丹等从贵州某酒厂酒醅中筛出一株产乙酸乙酯的平常假丝酵母、一株产乙酸苯乙酯的毕赤氏酵母。对两株菌进行感官评价和GC-MS检测,结果显示两株酵母即产酒又产香、可将其用于香料和酒类发酵。周世水等从酒曲富集液中筛选出一株Y2-7,发酵后酒精度可达60%、总酯量为2.1g/L,酒液醇香明显。
2.3产香酵母在低醇饮料中的应用
酵母类群中有一类酵母的产酒能力极差、但产酯、产酸、产酮类物质优良,市场对保健品的推行下,各种无醇、低醇饮料出现在生活中,为了此类饮料的广泛应用,满足广大消费人群,工业生产中常用低醇产酯酵母来提高风味。程晨从自然发酵果浆中筛选出发酵速度快且风味好的酵母C7,并将其用于低醇饮料的工艺研究,效果显著。赵晓[20]通过对五株不同来源酵母菌进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最后筛选出一株适合格瓦斯发酵的酵母菌Y3,可以用于生产具有面包香气的格瓦斯。格瓦斯是以谷物及果蔬为原料经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一种含低度乙醇的饮品,它即具有啤酒的淡爽、香醇的特征,也具有碳酸饮料的清凉爽口特性在。低醇发酵的工艺研究中,孙丙升[21]在新疆,青海,陕西,甘肃四个地采集土壤并进行筛选,最后选出优良的白地霉GS28B和SX71A做为无醇类饮料的生产菌株,根据菌种生理特性,正交试验确定两株菌的最佳工艺组合:温度为24℃,蛋白质含量为1.0g/L,摇床转速为160r/min,GS28B接种量为5.0%,SX71A接种量为2.0%,通过GC-MS测定香气成分为酯类和2-苯乙醇,发酵生产中乙醇含量只有0.02%和0.03%,基本达到了无醇要求,毒理学评定也确定了此类无醇饮料对身体无毒。
2.4产香酵母在调味品中的应用
酵母由于功能各异、长发酵产物丰富,自身理化性质有别,不同环境的酵母会有不同的特性,酵母生存环境分布十分广泛,伴随着酿酒酵母的不断发现,研究者将菌源扩展到食品、调味品等领域,筛选出具有特殊能力的产香酵母,避缺选优的应用于调味品及农产品中。闫美从辣椒酱中筛选出一株耐盐性高达24%的鲁氏产香酵母,主要产具有玫瑰花香的苯乙醇。并与球拟酵母应用于酱油酿造。王刚等从泡菜和豆浆中筛选出一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产香酵母YG28B、YG28B,与活性干酵母用于发酵面包,风味独特。韩志双等从发酵豆瓣酱中筛选出一株产特殊香味物质、耐盐、发酵力强且产香的异变球拟酵母,在豆瓣酱发酵过程中能增添风味和口感。匡钰从菠萝皮上筛选出一株发酵性能好的酿酒酵母,用于果醋的发酵酿造,所得菠萝果醋具有菠萝的特殊香气,果香爽口。冯杰在对酱油发酵研究中,以一株耐高盐增香酵母菌埃切假丝酵母为研究对象,用浓度为240g/L的氯化钠对菌株进行驯化以提高酵母在酱醪中的适应能力,并通过对发酵工艺的调控,采用两阶段添加法研究了酵母对酱香风味质量的促进,较对照组酵母对主要酱香物质均有所增加,进一步丰富了酱油成分,促进了酱油的风味,提高了酱油的品质。为了提高虾酱的香气和品质,连鑫等从虾酱中分理处一株季氏毕氏产香酵母,该菌产香能力较强,耐盐度达10%,经过驯化可作为虾酱复合发酵剂的菌株使用,用于提高香气度低盐虾酱的发酵。高健等从莴苣中得到一株产香酵母命名为G0901,主要产柠檬烯,相对含量可达20%。较现今柠檬烯生产大多从植物精油中提取,G0901的分离为利用微生物高效生产柠檬烯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材料。单艺等从传统云南糯米酒中分离出一株产酯能力较强的Y2,通过实验测试,可用于增加酯香味米酒生产中。张世秀等从天然点浆剂酸浆中分离出一株产香性能好的酵母CF610,所产香气浓郁,主要香味物质为苯乙醇。梁辉等从传统腊鱼中分离出两株产香酵母:季也蒙毕赤酵母和平滑假丝酵母,并对两株菌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平滑假丝酵母发酵适应性优于季也蒙毕赤酵母,可成为新型肉品发酵剂。
2.5产香酵母在烟叶中的应用
通常多酚等香味前体物质产生的已酸甲酯、苯乙酸甲酯、愈创木酚、异戊醇等挥发性香味物质,对改善烟叶香味品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张知晓从烟叶中分离出一株产香白地霉13-1,白地霉具有脂肪酶活性,经过线性相关性比较证明脂肪酶是影响白地霉酯类挥发性物的关键因素之一。用白地霉发酵烟叶能显著减低烟叶中还原糖。吕品等从自然陈化的白肋烟叶中分离出产生特殊酸性物质的酵母CB-2,并将其用于香料生产,发酵出的香料具有提高卷烟烟气香气质、降低干燥感和刺激感,柔和了烟气。马海昌也表明利用生香酵母对烟梗发酵液发酵,得到的香料口感以及风味都比枯草芽孢杆菌好。
3产香酵母在酿造中的工艺技术
3.1工艺参数优化
生产中单一的菌株只能提高单方面的风味,而与其它菌株混合运用不仅能很好的利用发酵液中的原料,而且混合发酵时可以产生多种芳香类物质是单一菌种不能合成的。陆振群从优质白酒曲中筛选诱导出一株产乙酸乙酯量多的生香酵母S8,但浓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是已酸乙酯,为了获得已酸乙酯,将产酯酵母S8与已酸菌复合培养,能产生大量的已酸乙酯,为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意义。丁玉振研究了产香酵母的发酵规律和在醇香果汁生产工艺上的应用。通过实验论证证明低温能有效的控制菌株的发酵进程,低温有利于发酵香气的纯正和圆满,确定在10℃下发酵香气浓郁,将产香酵母与低温发酵工艺结合应用。
3.2共固定化技术
共固定化技术是固定化技术和混合发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几种细胞同时包埋与同一载体形成稳定的固定化细胞系统。可发挥不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贺江将产酯酵母AS2.300用于多菌种共固定化技术进行苹果醋的酿造,当酵母菌1450、产酯酵母AS2.300、乳酸菌按比例(6∶3∶1)发酵可得到品质良好的苹果醋,相比酵母菌和醋酸菌共固定化颗粒酿造,其发酵性能可以长时间稳定,比酵母菌与醋酸菌共固定化更具优势。同时也避免了液体发酵和固体化技术在品质上的`不足,发酵速率也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数据。王克明等[38]在多菌种固定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发酵的研究中,将红曲霉菌、葡萄酒酵母、产香酵母、嗜酸乳酸菌按比例(3∶2∶2∶1)发酵成苹果酒饮料;将根霉、酿酒酵母、产香酵母按比例(4∶3∶2)发酵成保健红醋,并确定此比例是最佳菌种配量。通过实验得出发酵功能稻米乳饮料的多菌种配比为根霉、酿酒酵母、产香酵母、嗜酸乳酸菌的比例(4∶2∶2∶1)[40]。探讨了苦瓜保健醋中根霉、酿酒酵母、产香酵母、醋酸菌的比例(4∶2∶2∶1)。以酿酒酵母、产香酵母按(4∶1)比例发酵海藻酒、效果显著[42]。以苦瓜为原料,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产香酵母(4∶1)酿造苦瓜酒。
4产香酵母在细胞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酿造工艺的发展,饮品的增多,微生物的利用也越来越频繁,从自然界中直接分离的菌株已不适合直接用于工业生产。为了获得更优良的菌株,构建工程菌成了现在的主要手段,在微生物中主要运用诱导育种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来获取工业菌种。
4.1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应用
林小江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生香酒曲中分离的生香酵母HTE-2和经诱导选育的低甲醇酿酒酵母LM-1进行融合得到PF1。通过生理特性测定,酿酒工艺优化(温度19.07℃、时间5d、糖度17.34%、pH值4.34、接种量2%)使甲醇含量下降,总酯含量提高。以大米、小麦为原料用PF1酒曲可酿造高品质的蒸馏酒。张大为[45]从陕西兴平市梨园里面采样分离出两株酵母,一株酿酒酵母,一株产香酵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两种菌的优良性状相结合构建基因工程菌。通过理化性质的测定,所融合的酵母具有产酒率高,产香率高的优良酵母,利用中草药代替二氧化硫的作用并与工程菌结合酿造。金磊也从陕西兴平市果园采样筛选出酿酒酵母YDJ05和产香酵母YS03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YDS05作为亲本菌株X,YS03通过EMS诱变得到一株精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Y,将XY融合,筛选出一株发酵能力强,产香能力强的双亲优良特性作为适合酿造梨酒的酵母菌株。李锐利从小曲酒的酒曲中分离筛选出高产乙酸乙酯酵母菌株Y1,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诱变育种等手段对菌株进行改造得到BY2,稳定性好。并对酵母产酯条件进行了研究,最后将选育的菌株用于清香型小曲白酒酿造,可提高清香型白酒的质量。王林松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产香优良酵母PF14为融合亲本X,发酵力好的酵母为融合亲本Y进行融合筛选得出具有两种酵母性能的菌株。通过GC-MS对其香气进行鉴定分析,对工程菌株进行了发酵动力学研究,很好的解释和预测了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4.2诱变育种
彭帮柱以酿酒酵母菌株作为诱变出发菌株,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诱变,得到一株产香的赖氨酸缺陷性突变株,将其作为亲本与发酵力强的酵母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GC-MS对融合子进行香气成分鉴定,最后筛选出三株产香、发酵能力均强的增香型适合苹果酒酿造的菌株。张翠英以葡萄味分离源,筛选出具有较好产香能力的YU2.28并通过60Coγ射线诱导果酒酵母菌YU2最后选育出耐低温的S15.3。将这两种菌混合发酵后产品比市售的干白葡萄酒品质更佳,对产香酵母发酵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在pH值5.5,添加2%乙醇,0.1%乙酸,培养温度18度,并以玉米粉为基质生长,产香能力强且成本低廉。
5结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对产香酵母已较为全面和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有待发展的地方。比如产香酵母菌发酵食品的种类和产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许多产香酵母的制品还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应最大程度利用产香酵母菌发展产品的优势,研究开发更多的新型品种,使之投放市场。产香酵母分离筛选应用仅仅局限于可以培养的酵母,然而在自然界中可被培养的菌株仅占酵母类群的很小一部分,限制了产香酵母的应用。酵母菌群在发酵过程中不应局限于几种酵母的应用,因多菌群相互作用,可使风味多样化,而在现在的果酒酿造中还是运用单一酵母较多,产香型酵母的研究主要局限在酿造和调味品的应用。还未广泛的应用于其他生活领域;如酵母酶类的应用、产香物质的提取等。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都没有根据特殊的菌株去生产具有特异性的产品还是沿用常用的工业菌株,限制了产香酵母的发展。在我国在酿造工艺中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酿造时有害微生物的存在不可避免,而如何避免产香酵母与有害微生物的竞争、如何保证产生的香味物质不被破坏不会挥发方面的研究存在不足。因此,在优良菌株的选育方面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产香酵母也是一种重要的单细胞微生物,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有这密切的联系。作为酵母的一种也是人类利用最早,应用最广泛,人类直接食用最多的一种微生物。具有发酵,营养强化,增味等功能。当今世界食品发展的潮流是保健食品,即不仅具有食品色香味,而且还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从产香酵母菌发酵食品特点来看,所发酵的食品则属于保健食品,符合时代要求,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利用产香酵母开发更多的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应用高新技术开发酵母在食品上得使用。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的发展,从分子水平出发研究产香酵母将会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基因工程菌的建立也会加快产香酵母的应用,在以后各种菌株的应用中,酵母菌群的生态平衡发酵有望成为热门课题。在工业生产中、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比化工工业生产相对较环保、产率高、产物副作用小等优势,产香酵母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望在日用品、农用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北京瑞草堂中医门诊的坐诊名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糖尿病实验室主任,第二届全国百名青年名医,著名中医学家暨“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的入室弟子,传承博士后。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北京市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北京市药理学会理事、北京市疑难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协科普项目与科普进步奖评委、《糖尿病天地》副主编、《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等。出身于中医世家,先后拜国内多名中医学家为师,五次拜师求艺,尽得真传。参加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型糖尿病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等国家级课题2项,部局级课题2项。其中“化痰散结法对甲状腺细胞增殖的影响”于2008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微康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于200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了《糖尿病》、《当代难治病荟萃》、《中医防治肥胖》、《甲状腺疾病证治精要》著四部,参加编写了《实用中医老年病学》等两部。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有两篇被SCI收录。擅长: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骨质疏松以及妇科内分泌(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内科疑难顽症的中医治疗具有深刻造诣,以用药精当,量小力专,疗效卓著而著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中国老年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会员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研究厚古典名医名方多年,造诣颇高,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擅长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包括:妇科(复杂难治型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中老年慢性泌尿道炎症,乳腺增生、胁肋疼痛、更年期综合症、不孕症、抑郁症以及女性美容调养等);男科(阳痿早泄、急慢性前列腺炎等);失眠症各类型;胃病(各类型急慢性胃炎、胃酸、胃痛、胃出血、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心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眩晕、心慌心悸、心胸憋闷、耳鸣耳聋);糖尿病及并发症;风湿类风湿、腰腿疼痛;慢性咽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疑难杂症。瑞草堂坐诊时间:每周三、周四、周五、周日上午 原北京中医医院(宽街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历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会委员兼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会肝病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药物与人》杂志编委,《中西结合肝病》杂志编委。现任北京感染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北京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参加国家肝病科研,获五项科研成果奖;被收录《中国当代医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海》、《中国当代中西医大典》及《中国大陆名医大典》。擅长:发热、咳喘、肠胃病、高血压、糖尿病、顽固性头痛、肾病、 风湿病、出血性疾病、痛经、乳腺增生、湿疹、各种急慢性肝胆病、黄疸、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与腹水、肝癌、以内科各种疑难重症。注重调整人体五脏六腑平衡,以达祛邪而不正,正盛 而邪祛,疗效确切显著。 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入室弟子,张仁济教授之女,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医院副主任医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常务委员、《首都医药》杂志编委、《癌症康复》杂志编委、全国高健委中医药肿瘤防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坤鹤百草(北京)肿瘤医学研究院院长、北京抗癌乐园医学顾问、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中医义诊所永久医学顾问、马来西亚仁济312经络康复中心医学顾问。被《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科学骄子》等名人书典所收录。并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治癌新路》、《实用癌症指南》等专著。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编著的《癌症防治手册》疗效评定,张氏父女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5%。擅长:肿瘤癌症,尤其对肺癌、肝癌、食道癌、结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急性淋巴癌等多种癌症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减低癌痛、降低癌热、提升血象、防止放射性肺炎及肺纤维化等方面疗效奇特。 中西医结合专家,著名针灸专家、北京中医药研究学会针灸专业委员会理事、美国康州针灸康复研究所所长及客座教授。从医四十余年,擅长利用中医中药与针灸相结合技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撰写论文二十余篇,发表于各级中医刊物且多篇获奖,并被列入《中国专家名人词典》。擅长:急慢性脑血管疾病、慢性老年骨性关节病、各种疼痛症、皮肤病(痤疮、湿疹等),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有独特疗效,针对中医减肥、针灸美容等疗效显著。 食疗、自然疗法、养生保健专家,从事多学科临床医疗科研工作。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崇尚圣贤,遵医圣“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运用中西医双重诊断,根据四诊合参对病人作出综合的身体状况评估。坚持“天人相应,以人为本,疗效为本”的治病理念。恪守笃行古代圣贤“治病必求于本”,“治未病”,“因人、因时、因地”个性化养生保健治疗原则,开展脏腑、经络、精神”“三位一体综合治疗”。擅长:中医内、外、妇、儿常见病,对哮喘、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肝胆胃肠病、痤疮、湿疹、牛皮癣、白癜风、色斑、妇科炎症、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失眠、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慢性疑难顽症有显著疗效。 从事中医专业三十余年擅长:肾炎、泌尿系感染等泌尿系疾病;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胃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便秘、中风后遗症、神经官能症、失眠等常见病及多发病。乳腺炎、乳腺增生、肿块等乳腺疾病。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产后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疾病;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肺部疾病。 中医世家,从事中医工作三十六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诊脉准确,祖方严谨,处方独特,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擅长疑难杂症。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酒精肝脂肪肝。慢性胃肠炎,结肠炎,前列腺炎,男科病,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肾虚,腰疼失眠。妇科杂症:月经不调,不孕症,产后缺乳回乳,乳腺增生乳腺炎,乳炎,皮肤病,急性慢性荨麻疹,湿疹,丘疹状,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暗疮痤疮,脚气病,灰指甲者有较深的造诣。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曾在《光明中医》发表论文;自幼秉承家学研习中医。医德双修,医易贯通,善长运用医易的独特理论,针药并施调整人体阴阳,(万病一气,中医治病即治气,气有余为火,气不足为寒),治疗以下诸疾病疗效显著。擅长:皮肤科、妇科、内科、五官科、各种癌症等。擅治:痤疮、扁平疣、带状疱疹、黄褐斑、银屑病、湿疹麻疹、取痣;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痛经、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妇科炎症、鼻炎、眼病、耳鸣耳聋;小儿抽动及秽语综合症、面瘫、各种瘫痪、中风后遗症、肿瘤术后调理、亚健康调理。
上一篇:唐爽发表论文
下一篇:论文从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