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肩周炎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5 13:50

肩周炎医学论文

肩周炎是发生在50岁左右的中年人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也不排除其他人群患病的可能。其特点主要是肩部周围疼痛,所以称肩周炎。下面是由我辑收集整理的一篇“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及其症状”欢迎大家阅读!

肩周炎介绍:

肩周炎是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症状:

1、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的肩周炎早期症状,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2、肩部疼痛:起初时,肩周炎早期症状的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这是肩周炎早期症状之一。

4、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肩周炎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5、急性期:这是肩周炎早期症状。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感觉肩部不舒适及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肉胛区、上臂或前臂。

6、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正常者减少50%-20%严重时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活动。梳头、举臂、穿衣、向后结带均感困难。病程长者可出现轻度肌肉萎缩,多见于三角肌、肩胛带肌。压痛轻微或无压痛,此时持续时间较久,通常为2-3个月。

7、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个别病人可有轻微的疼痛。肩关节慢慢地松弛,关节的活动也逐渐增加,外旋活动首先恢复,继则为外展和内旋活动。恢复期的长短与急性期、慢性期的时间有关。冻结期越长,恢复期也越慢;病期短,恢复也快。整个病程短者1~2个月,可又发病可达数年。

肩周炎病因:

1.年龄因素(20%):

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

2.环境因素(15%):

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

3.物理因素(20%):

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4.其他因素(15%):

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5.疾病因素(20%):

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肩周炎按形成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故而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形成原发性肩周炎。

肩周炎的治疗:

目前,对肩周炎的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服用止痛药物只能治标,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多数会复发。而运用手术松解方法治疗,术后容易引起粘连。所以采用中医的手法治疗被认为是较佳方案,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预后相当不错。

中医治疗

1、初期中药治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中成药可选用木瓜丸、小活络丹、国公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柴胡,当归,白芍,陈皮,清半夏,羌活,桔梗,白芥子,黑附片,秦艽,茯苓。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日2次,饭后服用。

2、后期中药治疗

①中成药治疗:可选用大活络丹、舒经活络丸、五加皮酒治疗。

②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当归,丹参,桂枝,透骨草,羌活,生地黄,香附,草乌,忍冬藤,桑枝。水煎服用,每日2次。

肩周炎按摩治疗

自我按摩的步骤及方法为:

1、用健侧的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时间大约1-2分钟,在局部痛点处可以用拇指点按片刻。

2、用健侧手的第2-4指的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时间大约1-2分钟,按揉过程中发现有局部痛点亦可用手指点按片刻。

3、用健侧拇指及其余手指的联合动作揉捏患侧上肢的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时间大约1-2分钟。

4、还可在患肩外展等功能位置的情况下,用上述方法进行按摩,一边按摩一边进行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

5、最后用手掌自上而下地掌揉1-2分钟,对于肩后部按摩不到的部位,可用前面介绍的拍打法进行治疗。

自我按摩可每日进行1次,坚持1-2个月,会有较好的效果。

西医治疗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

1、阿司匹林,用法为每日服3~6克,分3~4次服用。

2、消炎痛,用法为每日服2~3次,每次服25毫克。

3、炎痛喜康,用法为每日服1次,每次服20毫克。

该类药物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主要适合肩周炎患者在该病的急性期、疼痛症状明显的情况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刺激胃肠道的作用,因此宜在饭后服用。并且哺乳期女性和儿童应禁用。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1、强的松,用法为每日服10~20毫克,分2~3次服用。

2、地塞米松,用法为每日服1.5毫克,分2次服用。

此类药物具有抗炎的作用,对抑制肩周炎病情的发展、缓解该病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但由于该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故临床上不主张肩周炎患者首选或经常使用该类药物进行治疗。

肩周炎的预防:

1.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可产生较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质聚集,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避免肩部受凉,对于预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2.加强功能锻炼

对肩周炎来说,特别要注重关节的运动,可经常打太极拳、太极剑、门球,或在家里进行双臂悬吊,使用拉力器、哑铃以及双手摆动等运动,但要注意运动量,以免造成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3.纠正不良姿势

纠正不良姿势。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4.注意相关疾病

注意容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观察是否产生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减小,并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5.对健侧肩积极预防

对已发生肩周炎的患者,除积极治疗患侧外,还应对健侧进行预防。有研究表明,有40%的肩周炎患者患病5~7年后,对侧也会发生肩周炎;约12%的患者,会发生双侧肩周炎。所以,对健侧也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肩周炎的饮食保健

1.忌吃肥腻食品。如肥肉、奶油、油炸食品等均属肥腻食品。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的“痹症”范畴。中医认为,痹队主要是由于体内气血痹阻不畅所致,而高脂厚昧的食物容易影响脾目的运化而牛湿。湿属阴邪,易加重气血痹阻。医学专家发现,患有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如果每天吃大量的高脂肪类食物,将出现关节强直、疼痛肿胀以及功能障碍,关节炎的症状明显加重。

2.忌吃用铁锅烧的饭莱。关节中过多的铁,导致铁蛋白饱和,它和游离的铁能促进关节的发作。因此,患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最好不要用铁锅煮饭。

3.忌吃海味。因为海参、海带、海菜、海鱼等含有一定的尿酸,这些尿酸被身体吸收后,能在关节中形成尿酸盐结晶,使关节炎的病情加重。因此,患了肩关节周围炎的病人不宜吃海产品。

4.忌饮酒及大量饮咖啡、浓茶。(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川乌苡米粥:生川乌末12克、薏苡米30克。将苡米和川乌一同加水煮粥,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慢慢煨成稀粥,加入姜汁5毫升,蜂蜜10克,搅匀,空腹温热服下,每日1剂。

2、莲党杞子粥:莲子50克、生党参50克、粳米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适量。莲子用温水浸泡,剥去皮,粳米、生党参、枸杞淘洗净,全部原料放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改文火煮熟,加入冰糖融化即可。

3、桑葚子水鱼汤:桑葚子50克(纱布包煎),水鱼200克或1只,适量油、盐及配料,清水1000毫升。慢火炖至200毫升,喝汤,空腹食用。

4、山楂丹参粥:山楂50克、丹参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山楂片、粳米、丹参洗干净,先煎丹参除渣取汁,再放出楂片、粳米、水适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后加冰糖适量。

5、黄花山药莲子粥:黄花100克、莲子肉100克、山药100克。将上3味共煮成粥,空腹食用。

6、五子羊肉壮骨汤:羊肉250克,枸杞子、桑葚子、金樱子、菟丝子、莲子、大枣各10克。菟丝子用纱布包,羊肉切片,用当归、砂仁、米酒、花生油、白糖等各适量,炒炙羊肉后放锅内加水适量同上药煎,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0—40分钟,将菟丝子纱布包取出,加其他配料即可。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有一种痛叫“肩袖损伤”

肩膀痛曾经一度都被归咎于肩周炎,似乎所有的肩膀痛都可以用“肩周炎”所概括。但随着医学进步,医学界对肩膀痛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大众所认为的肩周炎其实只占了肩膀痛的一小部分,而肩袖损伤才是很多肩膀痛的罪魁祸首。

肩袖损伤有哪些表现?

肩袖,顾名思义就是指肩膀上的 “袖套”。它由四个小兄弟 (肌腱)包绕着肩膀组成。这四个小兄弟分别是位于肩关节前方的肩胛下肌腱、上方的冈上肌腱、后上方的冈下肌腱,以及后方的小圆肌腱构成的。它们四兄弟包绕着肩关节的骨头,起到稳定关节的作用,在他们的帮助下,肩关节可以完成向前举、向后伸、向上及向外抬起等动作。

肩袖损伤就是上面四个小兄弟中的一个或多个损伤或断裂了。引起肩袖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随着年龄增长,肌腱本身出现退变,质量下降,就像衣服穿旧了一样。这个时候,手臂频繁的重复举过头顶的运动或活动就会引起肩袖损伤,这就好像反复撕扯旧衣服,容易扯破一样。

二是突然发生外伤,受伤时往往肩膀或肘部最先着地。

当然也有两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引起的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最开始往往晚上痛得厉害,伴随肩膀上举或上抬时用不上力气。只有发展到巨大肩袖损伤或合并肩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才会出现肩膀完全抬不起来的情况。由于肩袖损伤的时间变长,肩膀痛和乏力使得患者肩膀不怎么动,从而逐渐出现合并的肩关节粘连,继而出现肩关节既痛又活动不利、甚至僵硬,患者往往苦不堪言。

如何区分“肩袖损伤”和“肩周炎”?

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肩周炎患者自己肩膀痛并且抬不起来或旋不动,别人扶着她的上臂或前臂依旧抬不动或旋不动,即主被动活动都受限,尤以外旋最为明显;而肩袖损伤患者因为疼痛而抬不起肩膀,但在家人扶着手臂的情况下,仍能忍痛抬起来,即主动活动受限明显,被动活动受限较轻。

其次,两者的高发年龄不同。肩周炎(医学上更推荐称之为“肩粘连性关节囊炎”),又名 “五十肩”,多见于45至55岁左右,女性更为多见。部分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相比之下,肩袖损伤更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以及部分35至45岁的运动爱好者。

第三个区别是病程不同。肩周炎一般有自愈倾向,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好转,一般整个平均发病的时间在两年左右。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方法,能使肩周炎的病程缩短,疼痛减轻,提高生活质量。而肩袖损伤病程会很长,有些患者肩痛三至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都有。

最后两者的治疗方案也不同。一般疼痛或活动受限较轻的肩周炎首选保守治疗,包括活动度的锻炼,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关节注射等。只有疼痛及活动受限很明显,保守治疗不理想的患者,才会建议进行肩关节镜下微创松解手术。而肩袖损伤或断裂一旦明确诊断,一般建议尽早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因为肩袖上的小洞不补,会发展成大洞,最后断裂的肌腱残端还会回缩,严重的患者最后想补也补不上,不仅多花了钱,也得不到理想效果。

肩袖损伤怎么治?

对于症状明确(夜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的肩袖断裂患者,一般推荐尽早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一味地拖延肩袖肌腱断裂的治疗时间,到最后可能出现肌腱残端明显回缩,肌腱明显脂肪浸润,到时候求着医生修补,医生也无能为力了,只能更换反肩关节了。

对于无症状的肩袖损伤,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尚存争议,一般倾向于定期随访观察,保守治疗为主。

对于肩袖肌腱的部分损伤,需要结合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症状,以及肌腱损伤的面积和深度,来决定治疗方案。对于经常夜间痛醒和明显活动受限的患者,现在倾向于关节镜微创治疗配合功能锻炼。

如果患者身体没有太多合并疾病,一般的肩关节治疗作为日间手术进行。

手术前后会使用镇痛措施,术中有良好的麻醉,因此在关节外科做肩关节镜基本是无痛的,病人在门诊就可以完成术前检查,只需住院两天,手术时间一般一小时左右。术后医生会在门诊对患者进行随访和术后康复指导,助他们早日“肩”强。

肩关节镜术后多久能恢复正常?

术后康复分为三个阶段:肌腱长起来;活动度练回来;力量练回来。

第一个阶段会佩戴一个肩关节外展枕四至六周,主要是让修补的肌腱先愈合起来。这个阶段可以做些小的被动活动,如钟摆运动、被动外旋等,但基本不主动抬胳膊,以免牵拉张力影响到肌腱的愈合。

第二阶段主要通过练习四个动作把活动度练回来。练习的过程中肩膀会有点痛,完全练开之后,疼痛就会明显减轻,医生会开具一些药物来帮助患者练习。每位患者术前的肩膀活动情况各异,加之练习的频次和努力程度不同,并考虑是否有加重关节粘连的合并症(如糖尿病等),这个阶段大约需经过一至三个月不等。

第三阶段会结合举小哑铃或者矿泉水瓶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

总之,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患者一般在术后四至六个月即可完全恢复正常。通常术后四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动作手术侧肩膀都能完成。与拖延治疗可能造成的无可挽救相比,这一点点小困难,相信患者都能克服。

作者:周琦(作者为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医生 肩膝踝痛专病门诊:周四下午;肩痛专病门诊:周二上午))

引起肩周炎的原因

问题一:哪些原因会引起肩周炎?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

②物理性因素: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③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问题二:肩周炎是怎么引起的什么原因 肩周炎又称为五十肩,多是因为慢性劳损受寒导致的。以肩部上举后伸受限甚至疼痛为主要症状,一般是保守治疗。肩周炎目前来讲运用 *** 、理疗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注意家庭养护,进行功能锻炼,才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代谢,缓解肌肉挛缩,可慢慢缓解不适症状的。活血止痛的药膏肩周/古方世医贴也可以试试。

问题三:肩周炎是怎么回事呀? 肩周炎是常见的慢性疾病,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以前多发于40岁以上,现在由于体力劳动和运动的减少,也常见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年轻人。成为办公室综合症的一部分。
其主要原因有三:
1)不良姿势:猫背样弓背耸肩,颈部、背部肌肉的负担加重,分布不对称不均匀。长时间维持这种姿势,将使局部肌张力增加,出现慢性劳损和炎症,诱发肩周炎。
2)肌肉废用:由于职业和工作的关系,经常使用腕和手指,而肩部和颈部却几乎不运动,肌肉处于僵硬状态,同样可引起肩周炎,称作腕源性肩周炎。
3)长时间的某一姿势:即使姿势正常,长时间处于某一姿势,可使颈、肩、背的部分肌肉过度紧张,甚至劳损,诱发肩周炎。
肩关节作为上肢最大灵活的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炎症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组织病变,包括关节囊、滑液囊、韧带以及肩部内外两层肌肉,肩周炎的病因很复杂。中医学上认为诱发肩周炎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风寒侵袭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轻松治愈肩周炎 (也叫冰冻肩、五十肩 )。
教你一招
钓鱼治好了五十肩
我伏案工作了几十年。临近退休 ,却查出了肩周炎。医生说 ,肩周炎没什么好办法可治 ,也就是疼时打“封闭”。我寻思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没取药就离开了。
在同事影响下 ,我爱上了钓鱼。只要有时间 ,骑上摩托到十几公里外的地方垂钓 ,乐此不疲。不知不觉 ,我再也感觉不到肩部疼痛了 ,且活动自如 ,右臂高举、后抬丝毫不觉困难。
仔细想来 ,这期间没有做过别的运动 ,也没治疗过 ,肩周炎的消失肯定与钓鱼有关。车子颠簸造成的震颤 ,使双臂感到强烈的震动和抖弹 ;钓鱼需抽竿、收竿、甩竿、摘鱼 ,所有动作无一不是在上下左右地运动着胳膊。这几大因素共同作用 ,竟成了医治病痛的灵丹妙药。
穴位揉摩肩周炎
穴位 *** : *** 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动 1分钟 ,换左手 ,每日 3次。 *** 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该穴 ,旋转揉动 ,每次 1分钟 ,每日 3次。
捏压患处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压痛点 ,用力深压 ,并向前后左右揉动 1分钟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功能锻炼 :1、抡拳。左右肩关节划圈抡动15圈。 2、耸肩。双手叉腰 ,上下前后缩头耸肩 ,每次 15下。 3、揪耳廓。两手交叉揪住耳廓 ,连揪 15下。 4、举手。十指相挟 ,手心向上、举过头顶 ,上下前后摇动 30下。 5、展翅。双臂平抬成飞翔势 ,上下扇动 30下。 6、托头。两手插入脑后 ,手心向上十指相挟 ,向上托头 20下。 7、晃肘。两臂同时抱肘 ,上下左右晃动 30下。早晚各一次。
塑料布轻松“对抗”肩周炎
五六年前 ,我偶受风寒 ,右肩患上了肩周炎 ,昼夜疼痛难忍。后来 ,我联想到用塑膜包脚治裂口的经验 ,就开始试着用塑料袋包裹 ,经过一段时间 ,疼痛明显好转。
我不断改进方式 ,将白色无毒的塑膜或无毒食品袋 ,剪成比患处稍大面积的一块 ,再蘸点水贴于右肩。因为薄膜上有水汽和借排出汗的吸附力 ,薄膜一般不会掉下来 ,但必须长期坚持 ,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 ,也需要穿上半袖衫 ,以防薄膜掉下。发病期间 ,无论白天夜间 ,我都坚持贴敷 , 2- 3换一次。不到 1年 ,困扰我 6、7年的肩周炎 ,未花一分钱 ,就奇迹般好转。
为巩固疗效 ,我每天晨起前......>>

问题四:肩周炎病因,为什么会得肩周炎? 病因大多和肩关节的劳损、受凉有关。外伤也是主要的病因之一、不过占的比例较小。以上这些因素导致的肩关节的肌肉 韧带和关节囊出现损伤。使这些组织粘连、之后会导致这些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关节的活动一般都是肌肉和韧带的收缩导致,这些组织粘连之后,就会导致肩关节的活动受限。单纯性的药物治疗,只是消炎镇痛、暂时缓解症状,起不到治病作用,意义也不是很大。

肩周炎是怎么引起的

粘连性肩周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是我们的肩部慢性损伤以后,因为一些纤维性的渗出,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粘连到一起,而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困难的一种疾病。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长期过度活动。如果患者长期进行肩关节的活动,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出现痉挛、粘连等情况。建议患者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2.受凉。如果患者肩部长期受到冷风刺激,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进而会诱发肩周炎粘连的情况。建议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炎症刺激。如果患者存在肩周炎,且长期未得到治疗,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炎症,进而会导致肩周炎粘连的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治疗。
如果是因为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炎药物进行治疗,炎症消退之后能够逐渐帮助症状恢复。如果自身症状比较严重,服用药物之后并没有得到改善,还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对于出现剧烈疼痛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可以采取肩关节前路松解术、切开复位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安信医学表示,肩周炎粘连还可能是肩部损伤、骨折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多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做好保暖措施,不要着凉,能够有效帮助病情恢复。另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肩周炎怎么回事?

肩周炎是以前诊断肩关节疾病的一个医学术语,临床症状以肩膀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最典型的表现对应的叫冻结肩,也叫凝肩、五十肩,老百姓认为是肩周炎。这种肩周炎有一定特点:
1、没有明显的结构损伤;
2、它一般分为三期:疼痛期、冻结期、解冻期,经历这3期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平均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上一篇:医学论文含金量

下一篇:cns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