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群医学论文
qq群医学论文
医学检验资料应做到及时、准确、可靠,通过检验质量控制来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摘要】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岗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对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进行全面优化,从而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打造适应临床岗位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检验技术在现代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占居支柱性的地位,它能在分子水平迅速直观地反映出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物质代谢质与量的改变[1]。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专业实践技术紧密结合的学科。当今生物化学检验内容日益增多,技术越来越呈现自动化、模组化、系统化,这对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促使生物化学检验教学需要面向临床应用进行改革。为此,结合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该课程的体系、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
1基于临床检验需求,积极完善高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各层次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检验医学的医学高阶专业应用型人才”。目前大多数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本还遵循传统培养模式实行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实验实习课按顺序分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科为中心,与现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且重理论轻实践。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结合临床检验岗位实际需求,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提升,符合就业需求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高职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涵盖内容较多,学时有限,因而我们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与医学检验专业从业人员广泛座谈,与相关平行学科教师充分讨论,充分参考现行医学检验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以岗位技能需求为重点对该课程的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我校目前的生物化学检验课程标准中总学时是94学时,其中理论课54学时,实验课40学时。理论部分主要由以下四大模组组成:首先是生物化学检验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和仪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技术模组;其次是人体物质能量代谢紊乱的诊断酶学,实验室诊断专案的方法、技术和临床意义模组;再次是重要组织器官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化学诊断模组;最后是内分泌疾病和体液相关标志物的生物化学检验诊断模组。模组化的课程标准便于随后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把握,也符合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更加条理系统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实践部分学时比例合理增加,更能保证实践教学,同时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2注重教学实施,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
2.1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内容较多,各章内容相对独立,联络不够紧密。比如仪器检测系统的评价、校正、质控等部分基础知识内容因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不高而显得“累赘多余”,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等基础知识又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有交叉和重复,而医学检验实际工作中的免疫比浊分析、体液肿瘤标志物测定、糖尿病急性代谢综合征综合性实验因为实验条件原因教学开展不到位,部分室内质控应用、实验室相关标准等常用的工作内容缺失,教材内容和检验师考试大纲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大量参考规划教材,积极利用网路查阅中外著作和文献,关注生物化学检验学科的最新动态和技术,进而在教学中不断补充新的内容,并且从中筛选归纳适宜教学讲授的重难点,使教学内容模组化和系统化。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重难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讲述血糖、血脂、血中尿素测定等传统经典知识点时利用归纳讲授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可通过“探究法”和病例讨论法来讲授肝肾器官病变检测指标、方法和临床意义,利用PBL教学法开展免疫学临床检测知识的讲授。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应当积极建设优质、高效的学科网站,积极利用网路教学平台开展开放式教学,制作重要章节的精品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和名师讲课录影,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提供师生互动平台,教师预留作业习题,学生能及时网上提问,有效沟通师生,增强教学效果[2]。
2.2教师素质“双师化”,教材实用化
高职医学教育着重定位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任课教师中具有双师资格的比例相对较少,与教学配套的教材又主要是由高校教师编写,有的教材在检验专案中没有详细讲述操作方法,也没有配套的相关实验教材,现有的实验教材多数落后于实际工作需求,且内容多偏向于基础性实验,使学生不能系统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这就容易造成学校教学与实际临床检验应用出现脱节,因而需要加大教师的双师化培养,鼓励教师考取执业证书,定期选送教师到医院或检验检疫部门相关检验岗位轮训学习,密切联络临床,切实做到教学相长。积极邀请具有中高阶职称的检验医师参与教材的编写和研讨活动,多编写符合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实用化教材和实验指导用书。通过教材的编写使任课教师自我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升,为更好的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改革实验教学,教学实践一体化
参照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体系,合理制定教学与实验实践计划并严格执行,积极推行教学实践一体化,在理论课讲授以后安排对应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趁热打铁”,避免出现“教与学”与“教与做”的分离。实验教学的工作开展上要积极向医院靠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购置新装置,积极开展新检测专案实践教学,增加学生的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上机实验操作,同时可以借助网路技术进行远端视讯教学,进行模拟实践操作。依托我校的三所附属医院优势,定期积极安排学生到医院参观实践,学习临床先进的检验仪器,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检验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做到“见多识广”和“识多智广”。邀请医院的专家走进实验室共同讨论和制定实验专案并亲自指导学生实验。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正确规范的示教,强调规范操作的重难点,并能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积极引导学生组成互助帮教小组,相互监督和学习,在提高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4合理开展课外拓展,加强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目前社会的发展对医学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海无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经过3年的学习,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向高层次深造都需要有持续性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在教学之外需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课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题讲座,邀请相关医学课程的教授开展分子生物学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中的最新应用,邀请医院的专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实际病例讨论,分享经验和技术,讲述职业发展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面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积极组织实践技能竞赛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同时选派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综合性科研实验课题研究,教会学生利用检索技术查阅文献,并指导学生逐步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结果,在合理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促进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真正做到不仅授学生以“鱼”而且授学生以“渔”。
3构建综合、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医学生物化学检验课程考核主要是通过闭卷的理论考核、平时实验报告和出勤率、实际操作的实验考核进行总体评价,而且多在学期期末进行集中考核,这样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没有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因为考试主要围绕课本所学内容,容易与实际职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眼高手低。因而我们要改革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理论考核内容,改革闭卷考试方式,增加平时、期中阶段性考核,增加实验考核的比重,引入医院专家指导实践技能考核,构建综合性考核评价,真正做到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3]。
3.1优化课程题库,理论考核阶段化和网路化
针对资格考试和职业需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教材不断优化生物化学检验课程专业试题库。题库中涵盖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单选题和X型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标准试题,每一题都标示有难度系数、题型、章节等资讯。教师可以进行灵活选题组卷,系统也可以进行随机组卷。教师可以分章节或是在期中阶段性选题组卷进行平时考核测试,将同样知识点试题打乱顺序利用数字化教室进行快速考核和成绩汇总,既避免了试卷考试作弊,又能及时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4]。
3.2实验考核的模拟化
生物化学检验是一门对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实践操作能力既展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又客观反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是学生职业素养的体现。该课程的实验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考核方式和手段积极改革,设定模拟化的实验考核场景,邀请医学专家同行、专职理论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组成评分小组,考核内容也以临床检验中的常规测试专案为主,学生抽取题目,进行操作和答辩,评分小组给出综合评分[5]。这样,实验考核才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也越来越先进,这就要求对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优化。高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医学卫生事业,同时医学卫生职业的发展又为高职医学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积极的方向,因此坚持“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理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庞新跃,李欣.临床生物化学与生化检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49-51.
[2]石玉荣,梅传忠,武文娟,等.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96-97.
[3]周师洁,徐良贤,殷嫦嫦.242例医学检验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操作考核结果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17-120.
[4]张琼,张朝霞,郑铁生.《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网路教学的设计思路[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7:2341-2343.
[5]欧阳惠君.《生物化学检验技术》教学考核与资格考试融通的改革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0:136-137.
范文二: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差错与防范教育
摘要:随着临床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学科已从临床诊断的辅助手段发展成为一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著越来越重要作用的独立学科。近年来社会公众法律观念和 *** 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检验医学涉及临床各科,如果检验流程或结果出现检验差错,就有可能误导临床诊治方向,导致医疗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加强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检验差错的防范教育。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差错;防范教育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从医疗角度来说,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和杜绝医疗事故是保障医疗安全、避免医患纠纷、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检验医学作为一门对专业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学科,其检验流程涉及临床各科,检验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向,技术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检验差错的发生,从而误导临床诊治方向,轻则延误患者病情,重则危及患者生命。所谓检验差错,是指任何与标准操作规程或程式相偏离的事件,差错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后果,给患者带来巨大伤害甚至可能导致其死亡[1]。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严格规范操作,密切与临床相应科室和患者的沟通,时刻注意防范,将检验差错率降到最低[2]。高职教育是培养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动手能力、适应性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我校作为一家以“立足宜春、服务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服务定位的高职院校,培养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们的办学方向。我们在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检验差错防范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主要通过防范检验差错的内容和措施来加强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检验差错的防范教育。现将其体会和同仁进行交流探讨。
1检验差错的防范教育内容
保证医疗安全是对人生命尊重和维护的需要,如因检验差错耽误患者疾病的诊治,引发临床差错甚至事故,将严重影响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感。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检验差错防范教育的核心是突出以患者为中心,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资料。我们认为防范教育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能和人文修养3个方面,现介绍如下。
1.1相关的法律法规
学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开设方面,除了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外,还将诸如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和专业技术规范等与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渗透到相应专业的教学中,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输血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和责任,知晓患者权利,学会应用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专业行为,为进入临床安全实践打下基础。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应遵守科室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专业技术操作规程,在实践中通过接触相关案例、强化法律意识,从而不断学习和增强检验差错的防范意识及提升处理能力。
1.2娴熟的专业技能
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是防止检验差错发生的有效方法。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加强学生的三基训练,在学习中融入检验差错案例教学,严格规范操作规程;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医院的集中岗前培训和检验科各实验室的严格教学管理,学习《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检验科工作制度》等,进行各科室的入科教育、学术讲座、出科理论和技能考核,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通过临床实践与临床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提升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强化防范检验差错的意识和能力。
1.3较高的人文修养
现代医疗服务强调以人和健康为中心,现代医疗模式对医技人员的人文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包括道德修养、美学修养、礼仪修养和人际关系修养等。通过大学生对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医学美学、人际沟通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情操,提高美学修养,掌握人际沟通技巧。这样学生一方面能更好地与临床各科医护人员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在为患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时,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用人文关怀精神指导专业实践,在保证检验安全的同时为患者和临床各科提供优质服务。
2检验差错的防范教育措施
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的检验差错防范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润物无声的过程。我们从学生入校的专业教育开始,将相关教育内容贯穿于学习的不同阶段,具体措施体现在全程化、全员化、规范化和资讯化4个方面。
2.1全程化
从学生进入学校接受专业教育开始,防范教育就要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且各阶段交叉融合、相互渗透,具体分为在校期和实习期两个阶段。
2.1.1在校期
在一年级的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中,进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和慎独精神,树立法律观念,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如告诉学生在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而采错患者标本、编错标本号码、发错检验报告等检验差错的后果。在二年级的专业课程中,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时,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严格规范、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注意结合检验差错进行案例教学。如临床工作中违反检验操作规程,血液标本管离心时破损、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久致细菌污染、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错误等差错导致临床医疗纠纷或事故的案例。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进入实习前准备,学校安排对重点操作专案进行一周的强化训练,使学生为即将进入的实习阶段做好思想和技能上的准备,为最大限度降低实习期检验差错的发生奠定基础。同时针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容易出现的检验差错,在训练中加以重点指导。
2.1.2实习期
学生在三年级进入实习阶段,这是他们从学校的安全理论到临床安全实践的必经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完成从学生到准检验技术人员角色的转变。实习生到实习医院后首先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纪律等充分介绍给学生。另外,通过礼仪服务、沟通技巧的讲解,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好与临床各科关系、医患关系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沟通技能。整个实习阶段,实习生在带教教师指导下,按照实习大纲完成实习计划,同时,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规范的操作技能,对于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能及时防范,将检验差错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2.2全员化
一方面,学校实习就业处、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思政部和医学院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围绕“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形式和多种途径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加强对校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检验差错的防范教育。如学校实习就业处将实习医院反馈的相关教育教学建议,通过召开院系联席会、座谈会、实习班主任辅导员和实习组长培训班等形式传递。每位任课教师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每位班主任辅导员通过班级管理、主题班会等日常工作进行常抓不懈的防范教育,每位实习组长在本组实习过程中及时了解组员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医院科教科检验科和学校实习就业处、所在院系反映,使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学校为培养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确保学生的校外实习质量和安全,与一些教学管理规范、拥有优秀带教教师队伍的医院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实习就业处作为校方职能部门,直接与医院的相应管理机构科教科或教学管理办公室对接。通过加强院校联合的实习安全教育和管理,形成“实习医院—实习就业处—医学院班主任/辅导员管理网路”,保证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最大限度地降低检验差错的发生率,杜绝医疗事故。
2.3规范化
根据检验差错防范教育的需要和现有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学校相关教育教学管理规定、基本制度及工作流程,形成统一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如学校的教学工作条例、实践指导教师岗位职责、毕业实习工作管理规定、实习就业处工作职责、校外实习带教教师和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等。学校实习就业处保持与各实习基地科教科教学管理办公室的密切联络,采用多种联络方式,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实习动态;定期召开实习基地有关管理部门领导和带教教师的教学研讨会,共同探讨实习生的管理和安全教育;不定期邀请实习医院领导和优秀带教教师来校讲学,利用面试招聘为学生做安全教育。此外,实习就业处应加强与各实习组的联络,建立每个实习组长每周汇报制度,定期以电话、资讯、电子邮件、QQ或微信等多种形式向学校汇报本组实习情况。通过学校和实习医院两方面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使学生检验差错的防范教育得到有效保证。
2.4资讯化
随着计算机、智慧手机的普及,学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通过学校的门户网、实习就业网等资讯平台接受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如在实习阶段,实习就业处与各实习医院、各实习小组分别建立QQ群、微信群,通过QQ、微信、电子邮箱等现代资讯手段,保证院校和师生间的即时沟通,充分利用资讯化方便快捷的优势为防范教育服务。此外,还可通过网路平台做好对学生个体的服务工作,如学校建有实习就业网,实习版块把实习生的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定期更新内容;设立实习组QQ群和微信群,及时释出实习生动态,对实习生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醒,接受线上实习生一对一交流,将培养学生防范差错事故的意识和能力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强调职业教育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时,把德育放在首位,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起来,特别注意检验差错的防范教育,以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胡丽华.临床输血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曾阳.浅谈检验差错防范与自我防范[J].药物与人,2014,274:252.
高中议论文作文:QQ的利与弊?
导语:QQ是中国青少年使用最多的聊天工具,有些人认为它是放松的空间,但有些人却认为它是“网络鸦片”。下面是高中议论文作文:QQ的利与弊,欢迎参考。
说起QQ,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这可是当今一种风靡全球的网络软件。电脑上有,最方便的是手机上也有。相信同学们坐地铁,公共汽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人们低头玩手机QQ聊天吧。总之,QQ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了。
校园里也流行QQ,不少同学课下会对自己的好朋友说:“我的QQ号是……记得加上我!”好像你要是不懂QQ,就会很落伍一样。你要是搜一下网名,简直太精彩了,叫什么的都有。呵呵,透露一下,我也有QQ,我的网名叫“彩虹雨”。
QQ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在老家的姥姥姥爷想我们的时候,会让表姐打开电脑,上线视频,从电脑的视频上看到自己熟悉想念的亲人,真有说不完的话,就像是面对面地在说话。弟弟一看到姥姥姥爷,就赶紧拿好吃的,想给他们吃,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QQ上的小企鹅一跳动,不是好友发的精美图片,就是一句句问候。我的作文就是用QQ发给老师的。有一次,我有两道数学题不会,怎么算也算不出来,就上QQ,找到我们班数学尖子的网名,把那道题给她发过去,过了一会儿,她给我发过来提示,根据她的提示,我终于解出了答案。我很高兴,就给她发了两个表情:一张笑脸,表示谢谢你,还有一个表示胜利。
QQ上面有一个好友动态,不管是哪位好友的我都能看到。有写自己的心情的;有写祝福的;有的发出自己的照片和一些精美的动态图片,美不胜收;有的是生活小常识;有的是一些含有深刻道理的好文章。确实令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开阔了视野。
但是,QQ有利也有弊,不少同学为之痴迷,天天沉迷于网络,用在学习上的精力还没有在聊天上的精力多。记得去年夏天,妈妈有事回老家几天,嘱咐我好好写作业,等她回来带我去颐和园玩。没有了妈妈的管束我自由极了,天天抱着电脑玩QQ农场,QQ牧场,QQ餐厅,一直玩到半夜了才恋恋不舍地去睡觉。等妈妈回来了看到我熬红的眼睛和空空的作业,立刻大发雷霆,旅游取消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赶紧乖乖地去补作业。
更有的同学上网聊天,因为年龄小容易被社会上一些不良人士欺骗,骗钱骗物。甚至还离家出走,令家人担心痛苦。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就是上网,也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痴迷网络,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事物,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知晓天下事”,所以网络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万能博士”。而上网聊天,也成为了一件“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在平常不过的事情。
QQ是中国青少年使用最多的聊天工具,有些人认为它是放松的空间,但有些人却认为它是“网络鸦片”。而我觉得QQ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有利之处,它的不足之处。QQ的功能非常全面。我们可以使用QQ和好友交流,语音、视频面对面聊天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此外QQ还具有手机聊天、QQ群、空间、邮箱、游戏、宠物等各种有趣的功能,既方便,又实用。QQ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它可以使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便捷,还可以使学生一族释放学习带来的压力。它不但能够扩大我们的视野范围,而且能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和交际能力。
虽然QQ有很多优点,但世间的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的,它既有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好处,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去年就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QQ惹的祸,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它还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偶然间发现了QQ上有很多好玩的游戏,什么QQ炫舞、QQ农场啦,种类各式各样。我先点击了“QQ炫舞”,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可爱漂亮的人物,在我选好人物名称后,便进入了游戏。在游戏里,还有很多好看的服饰。我很快便沉迷在了其中。每天吃完饭就去玩这个游戏,连作业都顾不得做,经常拖到很晚才写完。在这段时间,我简直把这个游戏当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就连上课都在牵挂着它,结果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从第一名退步到了第十名。最后,妈妈知道了我的成绩,语重心长的教导了我一番,又把电脑没收了,这才把我从QQ游戏这个“深坑”中拉出来。
通过这件事,我清楚的认识到:QQ不仅有优点,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果你过度的使用它,它就会让我们受到游戏那朵美丽的“毒蘑菇”的诱惑,从而深陷其中,使我们的学习成绩下降,还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实QQ就像是一个具有两种性格的人,如果你好好的使用它,来达到放松的目的,并且不对它入迷,那么它就会向你展示好的一面;相反,如果你整天沉醉其中,用它来玩游戏,那么它就会对你露出坏的一面,让你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只要我们能好好的利用QQ,让它成为我们身边实用的工具,那么我们就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并得到身心的放松,使学习更上一层楼。
相信大家都玩儿过QQ,因为QQ有好多功能:可以聊天,传送文件…等等。但是,有些人说网络净是毒,不同意我们聊QQ,怕耽误学习,聊天上隐。QQ各有利与弊,下面就由我这根稚嫩的笔来表达出我的观点吧!
QQ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偷菜、抢车位、养宠物……不亦乐乎,更不用说的就是聊天了。无论天南海北,只要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一个麦克风,就能与亲朋好友如面对面般的自如聊天了。此外,QQ群也是妙不可言。一串小数字,只要你加了,只要朋友在线,即可聊天。这可比单线聊天愉悦许多,而且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发动群聊,QQ偷菜更是一个好游戏,铲地、播种、浇水、捉虫,再静候收获,无需一分钱、任何付出,便体验了一把当农民的朴实滋味儿,着实妙!
当然,QQ也有他自身的弊端,比如偷菜。虽说这可以让你体会一把农民的朴实滋味儿,但弊也不必利少。许多学生,都会为了防止菜被“偷了”,半夜起来“收菜”,这严重影响了学习,上课时一定惦记着网上的菜有没有被“偷”。还有就是容易上瘾,有一次,有同学给我推荐一个名叫《我的世界》的游戏,我将信将疑的打开了游戏,我在里面挖宝石、建房子、打怪物、养动物…玩的不亦乐乎,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玩够,妈妈叫喊着把我“扔进”房间睡了觉。此后的每一天,我都想着我的世界这个游戏,睡觉时想、吃饭时想、甚至连上课都想,学习越来越差,上课时走私的时间多了,视力也下降了。并且周六周日必须玩电脑,后来妈妈觉得我玩电脑上瘾了,就不让我玩电脑,可是每到假期我都会心痒痒,想伦着看电脑,那种处在内心当中纠结的感觉真不好受,过了几个星期才把网瘾给戒掉了,得了网瘾可真受罪!
QQ可以使人扩大视野,获得知识,但也能玩物丧志,所以,要有一个度才好。
医学常识论文
1.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体育锻炼 世界卫生组织(WH0)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伏期等,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 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特征及病理机制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征候群,以疲劳、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和抑郁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综合征,常伴有头痛、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以及多种神经精神症状。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特征 CFS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活动和健康。
更重要的是,在当代工作快节奏、高压力和多变的环境中,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益增多。例如,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中高层管理人员、高考前的中学生以及期末考试期间的大学生患CFS的比率明显上升。
其主要特征是: 1。诱因复杂,往往由病毒感染、重要生活事件或心理、社会应激等引起; 2。
新发生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虚弱性疲劳,持续时间≥6个月,卧床休息不能缓解,而各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没有明显的异常发现。症状以主诉为主,界定比较困难; 3。
病理机制不明,目前无根本性治疗方法。 由于人们在年龄、适应能力、免疫力、社会文化层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CFS的表现也错综复杂。
大量研究发现,CFS的发生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CFS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较严重的影响,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预测CFS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二、病因和病理机制 CFS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因其发病前常经历长时间的应激状态(极度紧张、精神负担过重)等情况,部分患者病初有类似流感样症状。
多数人认为,其发生可能是病毒感染、应激等多种因素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的结果,迄今对CFS进行了广泛的医学研究,但其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不同医学专家提出了“病毒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系统异常”、代谢异常”和“脑障碍”等学说。 有些CFS患者可能存在其它易感性。
(一)、感染 由于部分CFS病人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淋巴结肿痛等,且疲劳、认知功能受损、睡眠障碍和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常见于许多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其中一些患者在急性期过后前述症状可持续6个月以上。 早期的研究认为CFS系致病微生物感染所致,特别是EB病毒(EBV)感染,并将其称为“感染后疲劳综合征”。
近年来,有人从病毒感染、细胞因子及认知功能间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了病毒感染在CFS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流感的急性症状与血中细胞因子(如:IL-6)的水平相关,而大脑中存在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可以通过这些受体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出现过流感样症状的CFS患者,存在部分记忆能力的损伤,他们认为这种缺损可能由感染期间释放的细胞因子所导致,并由此推测病毒感染与认知损害有关,即病毒感染使细胞因子升高,进而通过影响机体的认知功能而导致CFS的发生。 总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CFS与病毒之间的关系,但至今尚未有一个病毒被明确认为是CFS的致病原因。
也许,给病毒感染与CF5之间的关系下结论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二)、免疫学因素 以往的研究表明,多数CFS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尤其是细胞因子与CFS症状的出现关系密切。
因此,有人也将CFS称为“慢性疲劳免疫功能障碍综合征”,这种异常在不同的研究及个体中存在差异。 1。
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变 有关CFS患者免疫球蛋白改变的报道存在矛盾。有些报道指出CFS患者的IgA、IgG、IgM普遍降低,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症状改善或未改善;有些则指出CFS患者的IgG升高。
另有研究发现一些CFS患者存在免疫球蛋白亚型的缺陷(如IgGl、IgG3),这种缺陷可能与病毒的再活化有关。 但也有人报道CFS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IgG亚型无差异。
2。 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CFS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其中较为一致的结果是NK细胞数目或活性的降低,这提示CFS病人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低下。上述结果可能与不成熟亚群的NK细胞优先增殖和激活、调节性细胞因子IFN—γ含量减少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此外,CFS还存在T效应细胞功能、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单核细胞吞噬抗原能力下降及T细胞亚群数目与比值的改变。上述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的清除能力和应答外来抗原的能力下降,从而使病毒可长期潜伏体内或外来抗原不能被清除。
T细胞亚群数目及比值变化还可引起细胞因子改变,进而导致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变。 3。
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 很多研究都表明CFS病人存在细胞因子的异常(升高或下降)。如CFS病人血清中TNF-α、IL-6的释放增。
2.怎样发表医学论文
发表医学论文和其他的职称论文一样,首先需要结合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规划安排,你得根据职称评审的最晚时间来安排发表医学论文的进度,其次需要搞清楚医学论文发表的刊物层次,省级、国家级还是核心刊物?然后还得准备一篇好的医学论文文章,可以结合自己的一线工作经验写作,之后再按照自己文章的类别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联系审稿。
发表医学论文最好找专业权威的论文发表机构,比如 论文时代等网站有多年的运作经验,权益有保障而且保证所推荐发表的刊物都是专业正刊,全文知网、万方、维普收录。当然这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你也可以自己联系期刊社投稿,但是实践证明,除非你的文章质量超高水平,否则往往没有结果,这就得看你自己的情况了。
3.医学的论文有什么注意的么
医学论文发表选题 能否有一个好的选题,是能否写出一篇好的医学论文的基础。我认为,一个好的选题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新颖: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医学论文是否被期刊录用的前提。
好的科学研究,不应仅是对前人工作的简单重复,应有所创新。 新颖的选题并不意味高深和复杂,只要别人没有想到,只要别人没有做过,即使看似简单,也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题。
(2)有理论或实用价值:一项好的科学研究,必须是有价值的,要么是理论上的,要么是实用方面的。(3)有可行性:选题需与研究人员的自身科研条件相结合,即得有可行性。
如果可能的话,应设法争取有关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以及寻求与外单位的合作,为科研创造条件。 2.医学论文发表设计 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课题和论文的质量。
如果课题的设计出现重大失误,往往很难弥补,会使研究人员前功尽弃,也会给国家、单位和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因此,研究者要严把科研设计关,掌握好研究的基本原则,如随机的原则、对照的原则等。
这就要求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某项专业知识,还需要有关科研设计的知识。如果需要,立题时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加盟,如统计学家等。
3.医学论文发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要根据课题的设计、研究方法和观测指标的要求,规范收集和整理观测资料和实验数据,防止选择性和测量性偏倚。 并在执行过程中,加强监督核查,严格控制质量,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4.医学论文发表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 笔者发现,有不少医学论文存在统计学问题。即便是已经发表的文章,统计学方法使用错误也并不少见。
因此,掌握足够的统计学知识,分析时正确使用统计学方法对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非常重要。 医学论文发表时,请尽量选择正规刊物,所谓正规刊物是指能在新闻出版总署查询到,被知网、万方、维普等收录的。
医学论文发表的主要刊物如下: 山东医药(中文核心+统计源期刊)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文核心+统计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中国妇幼保健 现代预防医学 中国老年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 齐鲁护理 中国现代医生 临床医药实践《亚太传统医药》《环球中医药》《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河南外科学杂志》《中国护理杂志》《中国保健》《青春期健康》《中国现代医生》《中国医药导报》《中国当代医药》《中国中医药咨讯》《中外医疗》《临床医药实践》《中医临床研究》《中国医学创新》《医学信息》《祝您健康》《临床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学刊杂志》《医药与保健》《健康大视野》《健康天地》《 *** 与康复医学》《中国医药指南》《中医药管理》《中国现代医药》《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华消化外科》《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内蒙古中医药》《大家健康》《临床和实验医学》《吉林医学》《安徽医药》《全科护理》《医学新知杂志》。
4.医学职称论文发表
1.医学职称论文发表的期刊很多,首先你要确认所需要投稿的级别,是核心、国家级、还是省级期刊,不同级别的期刊对文章创新性的要求及发表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区别;2.至于医学职称论文发表的格式,不同的期刊社会有自己的要求,只要你的文章够好,格式是可以修改的;3.一般说来,现在期刊社对医学职称论文的审核时间都较长,从半年到一年不等。
如果你需要快速发表医学职称论文或者觉得自己的文章不够好,那么我建议你找一家专业的论文代理网站,如 论文时代网,他们会对你的文章做相应的修改,能保证文章的快速发表,而且先开录用函再付钱,非常安全,祝你好运。
医学硕士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医学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医学生关爱教育基本策略
一、关爱的理论研究
关爱是自然的人类感情,是所有的人彼此联络以及与他们的世界联络的方式 [1]。关爱一词来源于英语Caring,意为照顾、顾及、爱护、帮助、考虑、挂念等,也有学者将其译为“关怀”或“关心”。从心理层次来分析,关爱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学科对关爱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很难对“关爱”一词下统一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关爱”的重视和研究的历史不长,但关于关爱的思想较丰富,如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和卢梭的关爱思想、彼得?麦克菲尔的体谅德育教育模式关于“关爱”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思想。
目前,护理界普遍认为关爱在护理上有三层含义[2]。笔者认为,医学关爱可理解为:医院中,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病人的工作中,熟悉患者病情照顾患者,采取适当的医疗活动来满足患者的需要,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真心实意的、充满感情地给予病人关爱、照顾。
二、实施医学生关爱教育的意义
1.实施关爱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医学生教育的时代呼唤
医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对医学生实施关爱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医学人才。实施关爱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关爱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2.实施关爱教育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爱”在中华传统美德中占有核心地位,我国公民公德教育也是以“爱”为核心的,主要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其实质是关爱。关怀是亲社会人格建构的基础。
我国传统医德强调“医乃仁术”、“仁者爱人”,这是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核心。“仁”本质就是关爱,“术”是指医疗技术,仁是术的前提,术是实现仁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学会关爱”应当成为医学生教育和医务人员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3.对医学生进行关爱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关爱的认识不够,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学生关爱情感的缺失,人际的冷漠、责任心和感恩心的缺失,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关爱教育,这是医学宗旨的体现,也是减少或消除医疗实践中普遍情感淡化、医疗冷漠、缺乏同情心和感恩心、丧失精神关怀等“畸形” 现状及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医学生关爱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建构关爱教育课程体系
相对于其他职业,医学对人道德素质的要求较高。人文道德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在医学院课程设定中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特别是关爱教育的内容。笔者认为,开展关爱教育,要以培养关爱品质为核心,充分借鉴弗洛姆关于爱的四要素说,即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分阶段制定目标,包括情境体验、价值体验、活动实践三种基本课型的体验式学习为主。关爱教育除了可在专门开设的课程中有计划地进行外,还可以结合学科教学日积月累地进行,如人体解剖学、护理学等学科教学,在学习相关知识中产生对自然的感恩、敬畏、关怀之情,实现渗透性教育的目的。
***二***加强关爱实践活动
活动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结构都是在个体的主体活动中建构的。要形成关爱品质,需要借助相应的关爱活动进行。刘秀娜等在研究护理本科生关怀行为认知的相关影响因素时发现,护生每学期参加社会活动的次数与关怀行为的认知呈现显著正相关[8]。
培养医学生关爱能力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如观看影视作品、参观展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节假日献爱心等活动。如我校爱心社组织爱心常规活动,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手语班服务特殊学校,“天使血库”无偿献血活动等。
***三***营造校园关爱文化,提升师生关爱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充满著深刻的教育意义,学校应该致力于建立和维系一种连续性和关爱的气氛。国内外研究发现,学校的关爱环境与护生的关爱能力呈正向相关关系[3]。
如我校爱心文化建设中蕴含着关爱主题教育理念。我校的爱心文化建设是面向全体师生的,在全国率先提出“三为”的育人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一切为了学生的平安,一切为了学生的幸福”;向全体师生提出“四爱”理念:“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人如己”;对医学生提出具体的“五心”培养:“忠心、孝心、诚心、耐心、热心”;在对全体学生普遍关爱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对“厄运”学生的关爱、帮扶。在 “仁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爱心文化活动,如入学及毕业典礼诵读医学生誓词、护士节等仪程,设立爱心日,建立爱心基金等,全方位、多角度夯实关爱主题的爱心文化建设。
***四***完善关爱教育网路
关爱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积极探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互动关爱教育网路,并通过以下途径落实:1、坚持全员关爱。加强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工作的育人队伍建设。建立教师联络学生寝室制度,每个教师都有育人的任务,落实“导师”制度。其次,对教师的关爱也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关爱教师;2、加大扶助大学生弱势群体力度,提升学生幸福感;3、引导社会和家庭力量共同关爱育人。邀请杰出校友、企业家、专家教授和社会知名人士到学校作专题报告,对大学生进行成才教育。及时、有效的和家长联络,一起做好学生教育引导工作。
大一医学生论文分享
大一医学生论文分享
为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下是我整理好的大一医学生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 医学后期教育是指医学生4年级进行临床课程学习和实习的阶段,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过程,是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过渡,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趋多元化,职业道德素质已成为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校医学教育的后期应始终做到医德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德教育 医学后期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预防为主,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原则是我国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提高医疗行业社会风尚的关键一环。而临床实习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医学事业的状况和发展。因而在见习、实习阶段就注重培养他们高尚、严谨的医德医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本文就临床医学生后期学习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内涵、途径和方法进行论述。
一、对医学高等学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为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又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医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就要求医学生将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提高到新的高度。此外,在医学教育上,临床医学生的后期教育主要以临床见习和实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尽快适应新的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的开放式医学教育体系,成为以人为本,基础、临床、预防医学知识贯通的全面型综合人才。因此,医学生后期学习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立足于脱离单纯的生物医学的思维模式,培养观察社会待人接物的人文素质,提高对患者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分析能力,学会从患者的社会背景及心理变化出发,对疾病进行全方位的诊断分析。
2.高等教育的需要
在医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级人才作为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广义的讲,高校(包括高职)阶段,是人一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不仅是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的文化产品大量涌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各类意识形态,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各种文化之间的混合与碰撞将加剧学生成长过程中选择与确立价值观的困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也必须不断深化和拓展。[1]另一方面,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许多家长把培养子女成才片面地理解为掌握文化知识,而对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则不闻不问,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能够缓解医患矛盾
目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部分医生的服务理念与思维方式仍停留在“以医为尊”、“重病轻人”等水平上,服务言行就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交往中对患者不够尊重,缺乏人文交流与情感交流。而现代医学要求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技术,还要有社会良知、社会责任感。对患者多一份关爱、理解、策略和技巧,是自己素质完善的展示,也是建立协调融洽的新型医患关系的基石。因此,从实习阶段就开始注重培养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对端正行业作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我国传统的医古文在医德教育方面从4个方面对医德教育内涵进行了总结:①对健康和生命的终极关爱;②去功利的人生价值观;③不拘成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品格;④审慎严谨、时时自省的行医作风。[2]现阶段,我国虽然对于医德没有具体的固定模式要求,但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总体要求;结合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和医学类职业要求以及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在总结多年医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探讨医德教育应具有的内涵。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三义”教育统领学生医德教育: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贯穿医德教育的全过程,并置于指导地位,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
其次,通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基本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正确看待世界、看待社会和人生。并具有敬业精神,能较深刻地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确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提高其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医学行为抉择能力。
第三,进行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使医学生形成热爱人、尊重人、相信人、平等待人等品质,遵守社会公德,正直坦率、助人为乐,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医患、医护、同事间的关系。
第四,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学医的目的是对人的爱和关怀。使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病人、讲求公正、追求和谐、力行善美,具有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操守。[3]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6年全国医院管理年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医疗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注重思想、道德、作风教育和法律、纪律培训……使年轻医务人员既掌握扎实的医疗技术,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和谐社会中,实现医者尽其能、患者医其患,医患共相依、雨水一家亲,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基本目标”。
三、医学生后期教育中医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提高医学生自身素质,培养人文品质。
提高医学生自身素质,加强人文修养,引入“精神助产”法,将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医学在具有显著的自然科学属性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人文科学性质,[4]社会呼唤人文精神,提倡以人为本,珍视和关注生命。对医生来说,人文关怀是其最基本的服务态度。医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后天修养的程度决定的。少数学生沉醉于当代社会的斑斓色彩之中,疏忽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他们或者尚未完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或者社会公德的自我培养留下了缺陷。“精神助产”的要义在于: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5]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所以作为未来社会的人道主义者,在校期间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不断培养自己的“尊重生命、崇尚正义、爱岗敬业、心胸宽广”等人文品质。只有这样,患者在就诊时才不会感到治疗仪器的冰冷和自己的孤独无助。
2.提高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完善榜样示范作用。
由于当今医学生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价值取向多元化,传统的“高”、“大”、“全”式的榜样示范法效果弱化,甚至引起一些学生反感,[6]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点,教师的态度、立场观点、言行举止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临床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带教过程中率先垂范,做到为人正派,光明磊落,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临床上对每个患者都要做到认真、体贴、和蔼;对患者一视同仁,对尊者不卑,对贫者不傲,不以职业之便拉关系、办私事,严于律己,洁身自爱。作为一名临床医学教师,治好患者和教育好学生是同样艰巨而重要的,但后者对社会的影响更深远。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个良医,则可能造福一方;如果我们培养出一个庸医或贪医,则可能祸害一方。
3.加强学校、临床医院的合作
学校方面。在学生进入临床之前,学校应帮助他们树立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和医德观,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为他们的临床医德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学习中可以通过入学教育、思想品德修养课、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制与纪律教育,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法制观。通过医学伦理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医德原则、规范、范畴的教育,阐明医德与医术关系。同时通过“早期接触临床”,在参观医院、见习、卫生调查等活动中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地接触社会、医院和服务对象,接受医德熏陶和感染,逐步懂得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有高尚的医德情操。
医院方面。医院作为医学生后期教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对他们医德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进行医德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开展床边教学,结合患者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总结自身医疗服务中的经验教训;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违反医德规范、丧失医疗道德造成的事故和案例,从而促使学生在比较思考中定位,自觉提高医德修养,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和习惯,最终促使学生把外在的医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医德信念和品质,牢牢确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医德育人环境,要健全医德教育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奖惩结合,保证医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总之,临床实习生后期教学的医德培养教育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结合卫生行业的特点,采用“立体、多面教育与集体影响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进行专业技能实习的同时,狠抓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坚守医学人文信仰,成为“懿德善能”、“德艺双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朱 静.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J].职教论坛,2004(26)
2 季春元、邹 丽.医古文中的医德教育内涵[J].卫生职业教育,2007(12):28~29
3 吴海峰、张明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013~1014
4 李凤英.融医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4):106、108
5 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 董晓星、陈家麟.论榜样示范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58
上一篇:医学论文ab类
下一篇:医学论文收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