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的医学论文
杨菁的医学论文
学术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理论进行综合归纳、推理的过程。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不孕不育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女性流产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流产对不孕不育的影响,分析两者关系。方法:从本站2002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不孕患者中选择有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的患者240例,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检测及血清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结果:本组有流产史不孕患者240例,占全部不孕患者的25.0%,有流产史不孕患者中检出病原茵感染者占58.3%(140/240),并且病原菌符合感染率明显高于单一感染率;真菌感染率最高,其次依次为支原体、衣原体、滴虫。本组患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者占35.0%(84/240),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者占43.3%(104/240)。结论:流产引起的女性不孕比例较高,其中流产后感染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加强青年健康知识教育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流产后的防护及感染的预防和及时治疗。
[关键词] 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女性;不孕不育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7(b)-158-02
因女性原因导致的不孕称不孕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称为不育症。 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调查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约有5%~8%的夫妇受到不孕症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不孕症的患病率可高达30%[1]。并且近年来不断增多,不孕不育发生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有调查显示在不孕不育女性患者中,继发性不孕不育患者多数有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本文笔者收集本站240例有流产史不孕不育患者,探讨流产与不孕不育发生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0月~2010年10月本站收治不孕不育女性患者960例,其中有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患者240例,年龄21~32岁,平均27.5岁,有药物流产史110例,有人工流产史92例,两种流产史均有者38例;流产1次140例,2次64例,2次以上36例。
1.2 方法
1.2.1 抗体检测全部患者采取静脉血留置血清,采用上海生物技公司的ELISA加酶标仪检测抗精子抗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2.2 感染菌检测取患者阴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平板、MCK平板,37℃浮箱过夜,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初步鉴定细菌种类,然后进一步确认。淋球菌(NG)感染可通过涂片中找到细胞内、外革兰阴性双球菌。沙眼衣原体(CT)感染者可用分泌物涂片后,甲醛固定,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T抗原。解脲支原体(UU)通过直接接种于支原体培养液,变紫红色者可确诊。
2 结果
2.1 本组感染情况
笔者共检出140例患者有病原菌感染,占不孕患者的58.3%,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患者较多占77.9%,见表1。
2.2 病原菌检出情况
本组共检出病原菌180株,其中真菌的感染最多,其次为支原体、衣原体。具体见表2
2.3 不孕不育患者抗体情况
见表3。
3 讨论
女性受孕过程中,正常的卵子和正常活动的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为孕卵并被输送入子宫腔,并于子宫内膜着床。以上任一条件不正常,就能阻碍受孕,导致不孕症的发生。为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来自家庭伦理方面的社会压力,据统计全世界的不孕患者人数约为0.8亿~1.1亿。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 人工流产 、性传播疾病等相关。
在导致不孕不育的各种原因中,流产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960例不孕不育患者中,有流产史患者240例,占25.0%。流产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有:①首先女性流产后,休息不够,免疫力下降,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机会,由于手术是在无法窥视的子宫内操作,从扩张子宫颈到僵硬,医疗器械重复进出宫腔清刮,对生殖系统均有伤害。可引发子宫内膜炎,炎性细胞不但可以杀害精子,也会造就血管及内膜分泌欠佳,这些因素均可引发未来不孕与流产[2]。②多次或过度刮宫引发宫腔粘连,拉扯孕卵着床。手术后进行不洁夫妻生活或护理不善引发上行化脓,造就附件卵巢四周粘连,或输卵管堵塞,四周肠管及大网膜粘连引发积液等,使精子无法进到输卵管壶腹部进行受精。③流产后易造就身体虚损,由于流产是生物、物理、化学综合作用,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胞宫损伤,脏腑经络气血失调。身体茁壮者能自行调理恢复至常态,若保护不当则易患各种疾病从而致流产后不孕的现象发生。④药物流产简单易行,社会中使用较多,但是患者流产后不重视后期护理因素,导致感染和机体免疫应答发生,从而引起不孕。
其中,流产后感染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本文240例有流产史的不孕不育患者中,140例合并感染,占58.3%。流产后感染的发生与人工流产的机械损伤造成炎症或药物流产后患者血流不尽、免疫下降导致细菌入侵有关。本组抗精子抗体阳性84例(35.0%),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104例(43.3%),两者均阳性26例(10.8%),是除感染外导致不孕的又一重要原因。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的产生是由于流产后子宫内膜碎片经输卵管流入腹腔,或通过巨噬细胞的吞噬和腹膜的直接吸收,使机体致敏,产生抗体体[3]。流产后抗精子抗体阳性可能是由于女性在生殖道的损伤或感染情况下进行性生活,会增加精子和子宫内膜抗原进入血液及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的机会,刺激女方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引起不孕[4]。
综上所述,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建议女性平时应该注意性生活健康,尽量不选择流产,一旦进行流产术后,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外阴清洁,禁止过早性生活,导致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从而继发不孕。
[参考文献]
[1]肖红梅,钟群,卢光�.不孕症相关因素及病因分析[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27(2):103-107.
[2]单伟颖,杨坤宝,李青,等.不孕症患病相关因素的研究新进展[J].承德医学站学报,2010,27(2):206-208.
[3]窦蓉,孙晨光.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3,18(6):51.
[4]辛华,廖玎玲,余立群,等.人工流产后继发不孕患者抗精子抗体的检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17(5):297-298.
分析育龄人群不孕不育影响原因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导致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年8月~2012 年2月在我县本站及12家医院收治的523对不孕不育夫妇进行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调查其影响因素。结果 引导女方不孕的原发性因素有小子宫、幼稚子宫等;继发性因素有流产导致的输卵管被阻塞、输卵管不通畅等。男方不育因素有无精、少精及性功能障碍。结论 加强育龄人群的生殖保健教育,加强孕前优生优育的指导,及早发现影响孕育的因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可以降低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的发生率。
【关键词】不孕不育 原发 继发 影响因素
1. 前言
随着社会饮食谱和疾病谱的变迁,不孕不育症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给社会、家庭以及患者本人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根据一些离婚案例的调查显示,大约29.8%是因为不孕不育症造成的。一直以来,临床医学上都比较注重研究导致女性不孕的因素,而很少关注到夫妇双方的原因。本文主要针对我县近4年来到医院就诊的不孕不育夫妇进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从而为我县开展生殖健康优质服务、降低不育不孕症的发生率提供临床依据。
2. 一般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2 年2月到我县本站及12家医院就诊523对不孕不育夫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病例均是参考《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选入。女性年龄23~44岁,平均27.5岁;男性24.5~48岁,平均32.1岁。不孕年限最短1.5年,最长18年;疗程最短为3个月。
2.2 临床诊断方法
(1)女方:同样是询问病史和全面的身体检查。除此之外,利用碘油造影和输卵管通液、检验输卵管的基本情况;并实施阴道B超检测、基础体温测量、宫颈粘液评分、早卵泡期测血清生殖激素以及宫腔容量测定等测定方法了解女方排卵、宫腔容量情况。
(2)男方:在详细询问病史之后,然后进行全身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抽取了男患者的精液样本,对进行了2次以上精液检测的男患者采用了WHO精液分析法,结果判断以WHO的检验手册为标准。
(3)免疫检测:抽取夫妇双方的血清、女方的宫颈粘液以及男性精液中的抗精子抗体,作性交后作精子穿透宫颈粘液试验。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
在本组研究的523对不孕不育症夫妇中,属于原发性的因素有345对,占总数的65.97%,其中53. 43%是女方原因,33.76%是男方原因,18. 01%原因不明(不知是男性原因、女性原因还是男女双方的原因)。继发性的因素178对,占总数的34. 03%,其中67. 42%是女方原因,17.83%是男方原因,17. 02%原因不明。
3.2 女性不孕因素
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检查显示,原发性的输卵管堵塞154例(29.45%),继发性的输卵管堵塞45例(8.6%),原发性的排卵障碍87例(16.63%),继发性的排卵障碍16(3.06%),原发性的内异症45例(8.60%),继发性的内异症21(4.01%),宫腔容量偏小53例(10.13%)和子宫发育不全12例(2.29%),这两者均是原发性的。
3.3 男性不育因素
本组男性病人中,诱因排名的先后依次为弱精症、少精症、免疫因素和男性副性腺的感染。原发性的精液异常(包括少精、弱精、畸形精或无精症等)54例,所占比例为10.32%;原发性的免疫学病因18例,占3.44%;继发性的精液异常32例,占6.11%,继发性的性腺感染与免疫学病因共9例,占1.72%。
4. 讨论
临床研究中,影响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女方有关,与男方也有关,同时也可能是夫妻双方的原因。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影响等。
4.1 男方因素
本组研究中,影响男性不育的因素主要有:精液异常、男性生殖器发育不全或者异常或者男性疾病,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此外,社会环境、个性素质等也是主要的因素,例如在温度高场所工作、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以及从事一些化学毒品类职业的男人,很可能造成其不育。
4.2 女方因素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女性不孕的因素主要有:排卵异常,例如经期不规律、少经、经期很长和痛经等;此外,原发性的子宫发育不全,例如子宫畸形、小子宫、幼稚子宫等;染色体异常;继发性的病因,例如宫颈炎症、宫外孕造成的输卵管切除或堵塞、人工流产次数多等。其中双侧的输卵管切除以及清宫造成的子宫破坏其不孕概率最高,同时也最难挽救。某些临床研究中指出,引起女性不孕的因素与个人身体素质及社会环境相关。例如工作中长期接触有毒物质、工作强度过大、文化程度、过度服用避孕药及年龄偏大等都会影响到女性患者患上不孕症。
4.3 降低育龄人群不孕不育发生率的措施
4.3.1 通过宣传,让育龄人群掌握更多的生育知识
尤其是对育龄人群进行优生优育的孕前准备指导、生育知识宣传等,这能有效提升育龄夫妻的优生优育水平,同时也通过生育文化的宣传,让育龄人群能够自觉地维护生殖器的健康、每年进行全身检查、尽量避免清宫手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而且知道哪些有毒物质会影响生育、哪些食物可以帮助生育,这样可将影响不孕不育的因素降到较低的水平。
4.3.2 加强生殖器的健康教育,降低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女性和男性其不孕不育的原因都和生殖健康相关,所以,医疗服务机构要强化生殖健康教育,令广大育龄人群掌握更多的生殖健康知识,尽量规避不孕不育的关于生殖器的影响因素。
4.3.3 加强管理,为广大育龄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
经过调查,许多多年不孕不育的夫妇都不愿意去医院作详细的检查,本组523对病患中,在未完全确定为不孕不育症之前,有67对(12.81%)夫妇并不是在生育门诊部求诊,大部分为女方进行妇科检查,认为是炎症影响,最终是经过医院详细的检查服务,确诊为不孕不育症。这表明,医院等医疗机构加强对育龄人群的就诊管理,设立对应的生育咨询科,而且完善检查体系,对存在疑虑的夫妇提供心理或具体的行为支持与优质服务,最终帮助不孕不育人员了解病情,早日就医,圆求子梦。
参考文献
[1] 肖红梅,钟群,卢光琇.不孕症相关因素及病因分析[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07(02).
[2] 邹向红,徐敏娟.赣州市不孕不育症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6(02).
[3] 杨菁,张燕.不孕症研究概况[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5(04).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临床医学教育工作
摘要:本文针对近几年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知识获得的快捷便利、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变化等新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初步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作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的对应措施,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医学论文)。目前,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和人们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及多样性,以及在市场经济下医疗市场竞争性的愈演愈烈,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现代学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临床教研室和教员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和提高,简单的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有可能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把医院建成一流的临床医学院。本文就新世纪新形势下如何作好临床教学工作作了初步探讨。
一、
新世纪的临床医学教育背景要求临床教员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领域也获得了突飞猛长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完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超常规发展,医学知识日新月异,人们对疾病有了全新的认识,临床诊治和预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已很难跟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医学发展的动态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以感染性疾病的教学为例,随着抗感染药物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以及疫苗的出现和完善,一些经典的传染病如天花、霍乱、乙脑、流脑、麻疹、血吸虫病、疟疾等已被消灭或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抗生素的滥用和一些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一些机会菌、耐药菌感染逐步增多并受到临床的重视;人们免疫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交通的十分便捷非常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使得一些新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和某些已被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艾滋病、大肠杆菌o157、霍乱弧菌o139的出现以及性传播感染等在国内的复燃和发展等,这就要求临床教研室和教员必须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以满足这些变化,学习内容和临床实际的脱节不能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宗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沟通途径也变得十分畅通和便利,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完善,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非常快速和直接,也为总结和分析医学发展的动态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现有的教科书甚至有关参考书籍很难全面反映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这给现代医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它要求临床医学教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及时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则要被现代医学所淘汰,也不能为称职的现代临床医学教员。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疗市场也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病人就医有了很大的选择性,对医院和医生乃至诊治方案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同时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因此医院和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和教学活动中必须尊重病人的选择权、知情权、隐私权等一些有关权利,这给临床医学教学带来很多不利。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医疗和临床教学的关系,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医疗纠纷甚至是法律纠纷,也给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产生不利因素,反之,如果处理得当,不仅有利于医学教育,也有利于提高医院和医生自身的声誉,而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目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也还不完善,滞后于目前医疗形势的改变,如何确保临床医学教学的正确和合理、合法地开展,不仅是临床医学院和临床教员所必须关心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完善。因此既往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已不符合当前医疗市场的变化,作为临床教员,应提高法律意识,正确处理好医疗和教育的关系,取得病员和/或家属的配合来积极开展临床医学教育,为培养新一代临床医生和拓展医疗市场而积极努力,医学论文《如何作好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工作(医学论文)》。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也给临床医学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包括我校都建立了临床医学院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临床课程将在临床医学院内实习时同步进行,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也在医院度过,学生将有更多时间与病人接触,这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如何利用学生在医院的几年时间,培养学生正确和基本熟练的临床思维和处理能力,也给临床教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旧的教学模式下教员按病种讲完课或带完见习后便完成任务,这种情况将一去不复返,学生在医院内与病人接触,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包括医学、心理学和社会问题,甚至语言问题,这都要求临床教员花许多时间来解释和教导。单一按病种来讲习对学习临床课程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学生的临床能力无从谈起,但对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来讲,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员在平时的讲课和见、实习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自习和接受能力,把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作为教学重点,并把它灌输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原理和病理解剖等基础内容可简单地讲解或由学生自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在以往的讲课过程中,也做了一些尝试,如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作为讲课内容,强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共同特点和诊治要点,突出讲解它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感染性疾病中各种病因所致疾病的特点及鉴别,而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流脑、乙脑等则在病因分析时讲解其特点,讲课效果明显,学生普遍欢迎,并反映在临床遇到类似病人后知道怎样去处理,我们认为这才是临床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可以以临床症状为主线多讲解,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讲解具体疾病各自的特点和处理要点。另一方面,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对学生的临床基本功重视不够或无法给予更多的教导,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整个临床阶段学习时间都将在医院度过,因此我们认为临床带教老师要用一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临床基本功如采集病史(包括内容和技巧)、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操作等,并作严格要求,因为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是一名优秀临床医生的基础。另外,要做好一名优秀医生,必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与病人之间的接触、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了解病情同样也是缺不可少的,在这方面也要求带教老师予以重视,因为一名医学生或年轻医生,在这一点上往往欠缺和难以领悟,需要在临床医疗活动中不断提高。
二、
临床教员自身综合素质要进一步提高为提高教员的授课能力和效率,我校、院已多次开设讲习或研讨班,并培养了不少a级教员,临床老师的`授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临床老师与基础教员不同的最大之处是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包括临床诊断和处理能力,而单纯地提高授课效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认为,要作好一名优秀的临床老师,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不能敷衍了事。对于一名临床医生,要带教一、二名学生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认真和带好二方面,没有一定的责任心,不认真带教是很难培养出优秀医生的。一名好医生不等于是一名好老师,要做好一名临床老师,除做好自己医疗和科研的工作外,还必须负起责任,认真培养下一代医生,才能使我国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其次,带教老师必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因为医学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人们获取医学知识途径既多又直接(包括医学知识讲座、书籍杂志、通信、互联网等形式),这要求任何一名临床医生都必须不断学习和钻研,这样才能在医学界立于不败之地,对临床教员而言尤其重要,只有自己不断进取,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一名好的临床老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好医生。第三,临床教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
三、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育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医院学习时间,由于时间的限制和病人就诊情况的不同,他们在临床医学院所学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对一些少见病种的理解和掌握很难完全满足以后工作的需要,因此,在临床教学中,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治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单纯依靠授课和临床带教很难满足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临床医生的要求。我们根据以往的临床教育经验和近几年在教学活动中的不断改革和探索,认为通过以下诸种措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有关知识和诊治规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以弥补日常教育中的不足。首先,制作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为授课和学生自学打下基础。随着电脑及其应用的普及,学生普遍掌握电脑的使用,这是学生自学和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基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完善,一方面为授课增添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授课效率,另一方面由于课时的限制,一些在授课时无法讲授或讲深讲透的内容可留给同学自学,同时也便于他们不断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对一些临床的操作规范和具体过程,也可通过此形式来不断加深同学的印象,以利于他们能很快地融入临床诊疗活动中去。这也要求临床教员在日常医疗工作中应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其次,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疾病或其诊治,可组织他们进行教学查房,或组织同学对某一疾病的相关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治进行查阅文献、撰写综述或深入研究,以培养他们的临床科研能力。第三,对一些临床遇到的少见病例和某些疾病的特殊处理或操作,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查房或示教,以免他们失去学习机会,这也需要临床教员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不必过分苛求学生的分组和分科要求。当然,这一方面内容也可用多媒体课件来弥补。总之,当前医疗形势的变化和医学迅速发展、知识信息爆炸和获得的快捷、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临床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需要临床教研室和教员不断改革和摸索,以最大程度地应对挑战,认真负责地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为培养新一代名医而打下良好基础。
武汉是不是有个妇产科超生学术论坛,在哪举行的,什么时候举行???
2016年6月4日,由湖北省人民医院、GE医疗中国携手武汉百佳妇产医院共同主办的以“超声诊断新进展在妇产科及生殖领域的临床诊治及应用”为研究方向的妇产科超声学术论坛即将在武汉百佳妇产医院六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引言:
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0万出生缺陷的婴儿降生。其中我国每年出生的缺陷儿约有80万~120万。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无创、可重复的方法,是目前筛查胎儿畸形、评估胎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超声检查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的胎儿及附属物的异常都能被超声检测出来。
因此,产前超声检查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对医学界影响巨大、意义深远。超声医学在妇产领域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必须与妇产医生紧密的配合,同时其发展过程更需要孕妇及家属的正确理解。在此背景下,一场代表妇产超声领域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即将在武汉百佳妇产医院拉开帷幕。
活动主办: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百佳妇产医院、GE医疗中国
活动时间:2016年6月4日 (周六)8:30——17:40
活动地点:武汉百佳妇产医院 6楼学术报告厅
参与对象:B超或妇产科医师、专家
行业权威引领超声医学未来
2016年6月4日,由湖北省人民医院、GE医疗中国携手武汉百佳妇产医院共同主办的以“超声诊断新进展在妇产科及生殖领域的临床诊治及应用”为研究方向的妇产科超声学术论坛即将在武汉百佳妇产医院六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届时,湖北省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主任医师石华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杨菁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周祎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诊断医生赵庆红博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胡佳琪副主任医师、武汉百佳超声科阮年香副主任医师将现场分享超声医学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
有料有趣有收获的超声学术研讨盛会
本次研讨会将通过专题讲座与学术交流的形式,对超声诊断的最新进展在妇产科及生殖领域的临床诊治进行讨论。
形式上打破学术研讨会单一枯燥的演讲模式,丰富的演讲课题结合具体生动的临床案例,让专业的医者与非专业人士都能对超声医学的应用有更直观和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
届时,石华教授、杨菁教授、周祎教授三位医生将现场分享课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进展》、《高龄女性生育常见的妇科问题和治疗策略》、《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思考和策略》,分别为大家展示国内外超声医学技术在不孕不育、妇科疾病和胎儿排畸中的临床价值及最新应用成果。
研讨会议精彩内容安排
妇产、超声医学大咖齐聚武汉百佳妇产医院
杨菁 医学博士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学教研室主任、生殖医学研究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特聘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医促会妇产科分会全国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1.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向(主要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无排卵性不孕的治疗及发病机制);
2.辅助生殖技术方向(主要研究IVF技术的改进和优化及胚胎着床调节机制);
3.母-胎耐受的免疫机制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免疫因素在复发性流产和反复IVF失败中的作用及机制)。
课题:高龄女性生育常见的妇科问题和治疗策略;
石 华 主任医师/副教授
湖北省人民医院妇产超声科主任
从事超声诊断临床工作20余年,始终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一直从事妇科及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超声诊断、腹部超声、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等工作。在应用三维超声评估女性不孕症患者宫腔病变及内膜容受性方面有着很高造诣。对高危妊娠及其并发症的超声监测有着丰富经验。
专业擅长:
妇科不孕症的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妇科介入治疗、胎儿畸形超声筛查、高危妊娠及其并发症的超声监测。
课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超声进展
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
周祎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担任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MF)评审员、培训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医生 ,广东省围产医学分会产前诊断学组副组长 ,中华围产医学分会胎儿医学学组成员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通讯编委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编委 ,中国影像技术学会妇产超声委员 。 国内第一位赴英国接受规范化胎儿医学培训的医生。
专业擅长:
优生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胎儿发育生物学、胎儿超声与胎儿宫内治疗、多胎妊娠及复杂胎儿疾患的诊治。
课题: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思考和策略;
赵庆红 医学博士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超声诊断医生
主要从事妇科疾病超声诊断、不孕症性疾病的超声检查、第一孕期NT测量及染色体异常风险评估、胎儿结构超声筛查等工作。具备英国胎儿基金会授予的NT筛查资质,已获得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授予的中孕期筛查资格证书。已在SCI杂志上及核心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期刊1篇;参编着作《宫腔镜图谱》,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曾于2015年赴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AUH)医院学习。
专业擅长:
妇科疾病三维超声诊断、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三维盆底超声、超声引导下妇科囊肿穿刺、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评估、胎儿结构筛查。
课题: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 ;
阮年香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武汉百佳妇产医院
毕业于江汉大学医学院,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进修,从事超声影像工作20余年,在产科、妇科诊断方面技术精湛,熟练掌握各个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确诊率高。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任职期间,多次参加ISUOG中国暨妇产科超声新进展学术会。于2015年4月2-5日参加产科超声资格认证理论课程,于2015年12月31日获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CFMF)颁发,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MF)认可的产科超声医师资格认证(DOU)即获发此产科超声认证文凭。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的超声技术及高度的责任心深得广大患者的高度赞誉。
专业擅长:
对女性腹部、泌尿系统、妇科方面的常见病、疑难病的彩超、B超检查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实时三维(四维)超声胎儿畸形产前筛查和诊断的临床应用颇具心得。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超声筛选以及胎儿软指标监测及高危妊娠的评估,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有丰富临床经验。
课题:胎儿NT筛查体会;
胡佳琪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主要从事妇科疾病超声诊断、胎儿畸形超声筛查、第一孕期NT测量及染色体异常风险评估等工作。具备英国胎儿基金会授予的NT筛查资质,已获得中华胎儿医学基金会授予的中孕期筛查资格证书。参与多项湖北省卫生厅课题;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并在权威杂志和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曾于2013年赴英国king’s College医院学习。
专业擅长:
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评估、胎儿畸形超声筛查、四维超声子宫输
卵管造影、超声引导下羊膜腔、脐带血及绒毛穿刺。
课题:11-13周NT超声常见异常及处理;
上一篇:侯立鹏医学论文
下一篇:医学论文中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