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杨玉华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6 09:53

杨玉华医学论文

1999 年以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核心期刊 20 余篇,国家级核心期刊( CSSCI ) 12 篇。出版专著三部(或参著),先后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一项,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或主持省级厅课题 10 余项,获得过厅级一等奖 2 次,二等奖 3 次、三等奖一次。主要论文有:1 .《马克思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经济评论( CSSCI ), 2007 ( 2 ), 13000 字。2 .《马克思“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拉尼思 - 费”模式的比较及其借鉴意义》,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 2006 ( 12 ), 9000 字。3 .《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生育政策的“逆向选择”及其政策思考》, 宏观经济研究( CSSCI ), 2007 ( 7 ), 11000 字。4 .《进出口贸易增长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长期均衡与动态波动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 2007 ( 6 ), 13000 字。5 .《国际贸易的不平等性与民族利益》,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 2007 ( 6 ), 9000 字。6 .《“民工荒”与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变迁》,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 2006 ( 12 ), 11000 字。7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时代课题及其对策分析》,人口与经济( CSSCI ), 2007 ( 3 ), 11000 字。8 .《上学,还是创业》,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4 ( 12 ), 8500 字。9 .《我国新时期贸易竞争优势转型战略分析》, 生态经济( CSSCI ), 2007 ( 5 ), 8000 字。10 .《工业品贸易影响就业的路径分析与理论解释》,生产力研究( CSSCI ) , 2008 ( 3 ),11.、《工业品贸易对工业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财贸研究( CSSCI ), 2006 ( 12 ), 17000 字。12 .《国际贸易就业影响的国际比较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中文核心), 2007 ( 4 ),外贸经济、国际贸易(人大复印), 2007 ( 11 ), 9000 字。13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比较分析》,工业技术经济(中文核心), 2009 ( 1 ), 13000 字。14.《马克思发展生产力思想的现代解读》,生产力研究( CSSCI ), 2009 ( 6 ), 6000 字。15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探析》,理论探索(中文核心), 2007 ( 4 ), 8500 字。16、《马克思的“农业合理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中文核心), 2008 ( 5 ), 11000 字。17.《人类的困惑:理性追求与现实选择的冲突》,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1 ), 7000 字。18.《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对就业影响的分析》,价格月刊(中文核心), 2007 ( 5 ), 7500 字。19.《对外开放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价格月刊(中文核心), 2008 ( 4 ), 7500 字。20.《国际贸易利益的“漏损”: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解读》,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中文核心), 2008 ( 4 ), 8000 字。21.《企业之哲学透视》,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0 ( 3) , 11000 字。22.《从人类生存危机的凸现看人类中心主义》,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 ( 1) , 9000 字。

杨玉华的个人作品

近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具有连续变量的非线性差分方程的强迫振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0年No.4 独立完成;数学模型在教学效率评价中的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No.4 独立完成;带有强迫项的泛函方程解的性质,《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No.1,独立完成;具有连续变量的偏差分方程比较定理及应用,《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1年No.2,独立完成;具有连续变量的脉冲型差分方程的稳定性,《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No.6,独立完成。

胡承孝的主要论文

科研论文1. 施用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中硝酸盐积累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3):239~243。2. 鄂南红壤性水稻土双晚杂交稻NPK经济配比施用研究,胡一凡、胡承孝、尹名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2,11(3):244~248。3. 武汉市菜园土硝酸盐的持留和运移,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等,土壤通报,1993,24(3):118~120。4.鄂南红壤性水稻土油稻稻轮作制中肥料分配的研究,胡承孝、胡一凡、尹名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 20:122~125。5.过量硼对小白菜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胡承孝、刘同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 21:49~52。6.磷肥对看麦娘生长发育的影响,张礼福、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1):39~40。7.氮肥水平对蔬菜品质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刘同仇,土壤肥料,1996,3:34~36。8.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Ⅰ:生物学产量和钾积累,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3):243~248。9.鄂南4种土壤施用氯化钾对油菜幼苗生长及养分积累的影响,胡承孝、谭云,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4):350~353。10.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6,2(3):273~278。11.不同小麦品种施钾效应的差异Ⅱ: 氮、磷营养元素吸收与平衡,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5):442~446。12.磷肥对小麦与看麦娘相互关系的影响,张礼福、胡承孝,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6,15(5):450~453。13.氮肥对小白菜、番茄供食器官品质的影响,胡承孝、邓波儿,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3(1):85~89。14.湖北省部分茶园土壤肥力及茶树营养状况分析,胡承孝、黄芳鹤,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3):287~290。15(会议).植物钼营养研究进展,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见:中国土壤学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青年委员会编,《迈向21世纪的土壤和植物营养科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44~348。16.鄂南棕红壤旱地施用石灰和硫酸镁对油菜的效应,胡承孝、吴平,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6):571~575。17.黄棕壤有效钼水平对冬小麦产量结构及叶绿素、可溶性糖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土壤肥料,1998,1:19~22。18.利用钼值作为冬小麦缺钼土壤诊断指标的探讨,胡承孝、庞静、魏文学等,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4(4):393~398。19(会议).迅速发展的中国钼肥研究,王运华、胡承孝、魏文学等,见: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编著,第二届国际微量元素与食物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3~41。20(会议).钼肥研究进展,王运华、胡承孝、魏文学等,见:李生秀主编,土壤-植物营养研究文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3~71。钼、氮配合施用对冬小麦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18(3):225~228。植物钼营养与施用钼肥研究进展,胡承孝、魏文学、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湖北省土壤肥料研究与应用论文集),1999, 28:241~247。钼在冬小麦植株中的分布研究,胡承孝、王运华、魏文学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6):568~572。种子钼对冬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干物质重及产量的影响,喻敏、王运华、胡承孝,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2):220~226。一个冬小麦钼营养诊断方法研究,杜昌文、胡承孝、王运华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1):85~88。钼对冬小麦氮代谢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杨玉华等,世界元素医学,2000,7(1):102~105。钼营养对冬小麦无机氮组分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谭启玲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2):125~129。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对钼的吸收和积累,胡承孝、王运华、庞静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4):350~353。施用工业污泥对棉花产量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魏文学,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36~39。钼对黄棕壤上冬小麦碳代谢的影响,庞静、胡承孝、王运华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20(1):33~35。施钼对冬小麦铵态氮含量及膜透性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魏文学,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381~384。施钼对冬小麦脯氨酸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魏文学,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473~476。施用钼肥对冬小麦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谭启玲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1):40-43。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及其对潮土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周后建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1):36-39。钼、氮肥配合施用对冬小麦子粒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的影响,胡承孝、王运华、谭启玲、魏文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2):224~228。城市污泥的特性及其农业利用现状,谭启玲、胡承孝、赵 斌等,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21(6):586-592。冬小麦缺钼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22(4):360~364。施用钼肥对酸性黄棕壤上冬小麦叶片膜脂肪酸及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柳 勇、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1):86~90。两种污泥的连续施用对潮土重金属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谭启玲、胡承孝(通讯作者)等,应用生态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4,15(3):497~500。硼镁营养对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品种苗期硼形态的影响,年夫照、石 磊、徐芳森、陈 钢、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633~637。49. 食物中的钼与人体健康,郑艺梅、胡承孝,世界元素医学,2004,11(1):6~9。50. 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品种钼的吸收和分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49~1753。51. 硼对不同效率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年夫照、石 磊、徐芳森、陈 钢、胡承孝、王运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4):63~65。52. 菜地土壤氮素淋失及其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张学军、赵桂芳、朱雯清、陈晓群、王黎明、吴礼树、胡承孝,生态环境,2004,13(1):105~108。53. 不同滴灌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硝酸盐累积的影响,张学军、李娜娜、陈晓群、吴礼树、胡承孝,灌溉排水学报,2004,23(4):23~25。54. 硼对油菜产量和品质效应的研究进展,年夫照、石 磊、徐芳森、胡承孝、王运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24(1):79~83。55. 高等植物含钼酶与钼营养,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3):395~399。56. Effects of earthworm activity on fertility and heavy metal bioavailability in sewage sludge. Xiaoli Liu, Chengxiao Hu(Corresponding author), Shuzhen Zhang.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5,31:874-879(SCI、EI收录)。57.缺钼对冬小麦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5):465~469。58. 生态混凝土在城市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陈庆锋、单保庆、胡承孝、刘毅,上海环境科学,2005,24(5):214-217。59. 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麦类作物学报,2006,26(2):113-116。60. Effects of Molybdenum on Antioxdative Defense System and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in Winter Wheat under Low Temperature Stress. SUN Xue-Cheng, HU Cheng-Xiao(Corresponding author), TAN Qi-Ling.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6, 32(2):175-182.61a. 低温条件下钼对冬小麦叶绿素合成前体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中国农业科学,2006 ,39(4):702-708。61b. Effects of molybdenum on the intermediates of chlorophyll biosynthesis in winter wheat cultivars under low temperature, Min Yu, Chengxiao Hu, Yunhua W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6,5(9):670-677。62. 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孙学成、谭启玲、胡承孝(通讯作者)、甘巧巧、易长城,中国农业科学,2006 ,39(5):952-959。63. 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甘巧巧,作物学报,2006,32(9):1418-1422。64. 从QTL到QTG的路还有多远? 曾长英、徐芳森、孟金陵、王运华、胡承孝,遗传(HEREDITAS),2006,28(9):1191-1198。65. 湖北省不同地区水稻土对几种养分的吸附能力研究,廖志文、邹 娟、胡承孝(通讯作者)、巩细民、鲁君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4):385-388。66. 钼对小白菜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郑艺梅、胡承孝、郑 晶、华 平、张 奎,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3:7-8。67. 不同水分条件下几种氮肥对水稻土中外源镉转化的动态影响,杨 锚、王火焰、周健民、胡承孝、杜昌文,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5):1202-1207。68. 利用生态混凝土控制城市坡面暴雨径流污染试验研究,陈庆锋、单保庆、尹澄清、胡承孝,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11(7):23-28。69. 钼对冬小麦不同品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喻 敏、胡承孝、王运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64-166。70. 施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甘巧巧、孙学成、胡承孝(通讯作者)、谭启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13(1):113-117。

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1]。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13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7.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7%。煤炭消费量增长3.7%;原油消费量增长3.4%;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3.0%;电力消费量增长7.5%。这表明,我国己成为世界上煤炭一次性能源等消耗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因此,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己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2]。
  目前,火电厂综合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将机组中做完功的乏汽排入凝结器后,其热量被循环水带走,然后通过冷却塔排入大气或随循环水排入江河,低温余热被大量浪费,造成非常大的冷源损失[3],随低温水排放掉的乏热约占总损失的55 %一60 %[4]。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节能空间和潜力很大[5]。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意味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以消耗大量的一次性能源作为代价,使得我国本就十分严峻的石化能源形势更加雪上加霜,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且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必将造成巨大的热排放与热污染,粉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加剧,二氧化碳的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等。根据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燃煤火电机组新开工容量估计为3亿kW ,2015年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4. 36亿kW,其中火电装机容量将到达9. 33亿kW。在这些机组中,除了北方部分非常缺水的地区使用空冷,多数机组都是采用循环水冷却排汽。在燃煤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增添的进程中,碳排放总量也会随之增添,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添,如果能对循环水中热量加以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必定会节省石化能源的使用量,做到环境、经济、能源等多赢的局面[6]。
  由于正常情况下循环水的温度比较低(一般冬季20-35℃),达不到直接供热的要求,要用其供热,必须想办法适当提高其温度。中小型凝汽式汽轮机可以通过降低排汽缸真空从而提高循环水温度(60-80℃)的方法进行供热,即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该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和成功运行的实例,技术已很成熟,特别在我国一些北方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但传统的低真空运行机组类似于热电厂中的背压机组,其通过的蒸汽量决定于用户热负荷的大小,所以发电功率受用户热负荷的制约,不能分别地独立进行调节,即其运行也是‘以热定电’,因而只适用于用户热负荷比较稳定的供热系统。另外,机组低真空运行须对机组结构进行相应的改造,仅适应于小型机组和少数中型机组,对现代大型机组则是完全不允许的。在具有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组的大型热电联产系统中,凝汽压力过高会使机组的末级出口蒸汽温度过高,且蒸汽的容积流量过小,从而引起机组的强烈振动,危及运行安全。大型汽轮机组的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一般要求不超过33℃(相应的出口温度在40℃左右),如果供热温度在此范围之内,则机组结构不需作任何改动,且适应于任何容量和类型的机组。但目前适应于该温度范围的供热装置只有地板低温辐射采暖,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7]。
  提高电厂循环水温度用于供热的另一个方法是采用热泵技术,即以电厂循环冷却水
  为低位热源、利用热泵技术提取其热量后向用户供热。电厂循环水与目前常用的热泵热源相比,具有热量巨大、温度适中而稳定、水质好、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一种优质的热泵热源。以电厂循环水作为热泵低位热源进行供热,可以方便灵活的实现供热量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质”与量”的匹配,也不会对发电厂原热力系统产生较大影响[8]。利用热泵装置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返回热力系统中用于加热凝结水,可以减少相应低压加热器的抽汽消耗量,从而增加电厂的发电量,降低电厂的发电煤耗值,提高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因此电厂循环水水源热泵是回收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进行供热的一种较理想方式。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了利用电厂中产生的大量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0度左右的低温循环冷却水,从提高系统热力学完善性出发,选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分析其循环机理,在此基础上以300MW机组为例,进行热力计算,分析其经济性。
  通过采用热泵技术,部分的利用冷却系统的工艺循环冷却水,提取冷却水的余热,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实现对余热的回收利用,将余热能源转换为可有效利用的能源,节约工艺中蒸汽能源的消耗,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同时,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9]。
  二、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2.1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欧美、日木在余热回收方面的研究己经有很长的历史,自1973年的能源危以来各国对能源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1976 年,美国B.C.L.(Battele Columber Labs)就提出概念并进行市场预测,确信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技术技术有实用价值[10]。美国费城郊区,面积为407亩的Crozer-Chester医疗中心有25栋大楼,安装了一套能源转换系统。此系统的一部分利用一台工业热泵将来自该医疗中心的空调机房的废热转移到洗衣房用的热水中,单独此一设施在十年内将节省超过50万美元[11]。美国宾夕法尼亚州Bell电话公司的一座电话转换中心利用热泵吸取来自270冷吨的空调系统的冷却装置所聚集的废热,在10年的分析周期内将每年节省27000万美元[12]。日本三洋公司1981年以来就已经为日本和世界各地建立了20多套2000- 5OOOkW规模的AHT装置,大多用于回收石化企业蒸馏塔顶有机蒸汽的热量[13]。至今为止,先期建立的装置己经成功运转十多年。他们利用溟化铿/水单级热泵回收工业废热,将锅炉给水由93℃升高到117℃,且己经成功应用于工业领域,其应用装置总数占世界一半以上[14]。
  近年来,热泵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Vander Pal[15]等人研发了一种压缩/吸收混合式热泵机组,将低于100℃的工业废热进行提升,对混合式热泵建立模拟计算模型并进行实测验证,结果显示当压缩机位于蒸发器和吸附反应器之间时,其对机组能效的影响显著大于压缩机位于吸附反应器和冷凝器之间时,后者与纯粹热驱动机组相比能效几乎相同,充分证明了研究系统内各部件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Miyazaki[16]等人提出了一种双蒸发器吸收式制冷机,这一新型制冷机由2个蒸发器、1个冷凝器和3个吸收器组成,蒸发和吸收同时在2个不同的压力下进行,可以扩大浓缩和稀释过程中吸附质的浓度变化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双蒸发器吸收式机组的性能系数是普通机组的3.4倍。Christian Keil[17] 等研究了吸收式热泵在低温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2.2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我国的余热回收发展较国外要晚一些,回收利用的余热主要是烟气的显热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燃气,低温余热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我国在余热(特别是低品位的余热)回收方面,还主要是采用压缩式热泵的方式。在吸收式热泵应用方面还很落后。近几年来,有不少人对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的肖永勤[18]提出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地热尾水余废热为油田作业区提供采暖水方案,用一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取代原3台蒸汽锅炉,投入使用2个采暖季后,节约燃气费用121万元,节能率达原系统能耗的46%。
  东北电力大学的周振起[19]对用热泵装置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再加热锅炉进风进行研究,可以减少辅助蒸汽用量,也可减少抽汽消耗量,从而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周崇波[20]等人对已经投产的125MW等级火电厂以及300MW等级火电厂采用大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得出热网水回水温度升高,驱动蒸汽压力减少等造成的劣行影响大于相应参数反方向变化带来的良性影响,且驱动蒸汽对制热量及回收余热量的影响要大于热网水与余热水的影响。
  河北省电力研究院的郭江龙[21]利用电能的换热系数来讨论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两种系统的经济性,对于指导热泵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吕太、刘玲玲[22]根据大唐第三热电厂的实际情况,对将工业抽汽、工业抽汽与采暖抽汽、采暖抽汽作为驱动热源这三种情况进行分析,进行热经济性计算。
  吴星[23]等人研究发现循环水供热由于供回水温差较小(10-15℃),同样供热负荷下较城市热网需要更大的管网投资和水泵电耗。因此,循环水供热的适用范围为电厂周边半径3-5km。
  西安交通大学的孙志新[24]建立了电厂循环水水源热泵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凝汽器温度对热泵蒸发温度和制热系数等主要参数的影响,并计算得到热泵供热优于抽汽供热的临界参数。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王宝玉[25]根据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取代低压加热器的循环方式,以3台额定负荷分别为200MW,300MW,600MW机组为例,进行节能分析,该方式能够简化电厂加热系统,是系统优化和节能的重要途径。
  清华大学基于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技术先后在内蒙古赤峰及山西大同等电厂实施,大大提高了其供热能力[26]。北京、山西等地的多家电厂采用吸收式热泵机组吸取循环水余热用于供热的实践工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率先垂范,如大同某电厂的余热利用项目年节水效益331.2万元,年节约标煤6.8万吨,年二氧化碳减排17万吨[27]。
  中油辽河公司的金树梅[28]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了锅炉供暖与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得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更优于前者。
  叶学民[29]以超临界660WM机组为例,利用等效焓降法计算分析吸收式热泵的经济性。
  西山煤电集团刘振宇[30]根据燃煤电厂热电联厂集中供热中存在利用率低的现状,分别讨论了几种不同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的技术路线。
  三、本选题拟主要研究的内容及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3.1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根据吸收式热泵的理论循环过程,找出循环过程中各典型状态点,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热泵实际循环中的影响因素;
  (2)以热泵系统各换热器为关键部件,建立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分析与计算模型;
  (3)以300MW供热机组为例,对机组的系统能效进行计算与分析;
  3.2研究方案
  吸收式热泵可以分为输出热的温度低于驱动热源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热型)和输出热的温度高于驱动热源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升温型),在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时,适合采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本选题以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为对象,通过了解工质的性质,分析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循环过程,假设整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和稳定流动流动状态,蒸发器和冷凝器出口工质为饱和状态,吸收器发生器出口的溴化锂溶液为饱和溶液,不计换热器换热损失,节流阀内为绝热节流过程,不计热网水物性参数变化,对系统建立数学模型,求出各换热器的换热量以及系统的热力系数,并且在机组供热量情况下,分别从机组供热能力充足和供热能力不足两方面讨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
  3.3技术路线
  (1)根据溴化锂溶液的焓-浓度图或溴化锂水溶液的比焓值计算方程,确定热泵系统各典型状态点的焓值;
  (2)以热泵系统各换热器为关键部件,建立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模型,根据热平衡列出各换热器的热负荷方程,由各状态点的焓值,求得各具体换热部件的换热负荷,再由整个系统的热平衡方程式求出系统的热力系数;
  (3)在供热负荷和蒸汽初终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求出供暖抽汽量和热泵驱动热源抽汽量,在供热不足的情况下直接以热泵回收的循环水余热量讨论经济性,在机组供热充足的情况下,计算出安装热泵系统所节省的抽汽量,求出机组增加的功率,算出节省煤量,得出其节能收益;
  四、本选题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设想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热泵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十分困难。分析节能效益时,单纯的从热量角度出发,得到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收益相差太大,能否找到一种相对准确的评判其经济性的方法。
  解决的初步设想:首先要熟悉并了解溴化锂溶液的性质及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在对热泵系统进行建模时,忽略一些影响因素,做出一些理想假设。对于其节能效益的分析时,从供热能力或供热需求方面进行探讨。在遇到具体问题要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向学长和老师请教。
  五、本选题研究的进度安排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5.1研究的进度安排
  (1)20XX.09-20XX.10 了解课题,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20XX.11-20XX.01 完成开题报告,开始着手对热泵系统建立模型;
  (3)20XX.03-20XX.05 对模型进行计算并进行经济性分析,完成小论文;
  (4)20XX.06-20XX.07 中期答辩;
  (5)20XX.09-20XX.03 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5.2预期达到的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热泵的原理和在电厂中的应用;
  (2)研究热泵系统各部件换热,对其进行热负荷计算并完成经济性分析;
  (3)发表2-3篇较高水平论文;
  (4)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论文。
  六、参考文献
  [1] 王振铭.热电联厂分布式能源与能源节约[J]. 节能,2005,(5):4-9
  [2] 顾鑫,鹿娜,邵雁鹏.浅析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及措施[J].科技天地,2008,(15):178
  [3] 李增平.31-25-1型汽轮机组循环水供热改造[J].四川电力技术,2006,(1):31-32
  [4] F Moser,H pumps in industry[M].Amsterdam Qxford:Elsevier,1985
  [5] 刘颖超.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电厂余热利用空调系统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8
  [6] 刘剑涛,马晓程,尤坤坤等.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式的研究[J].节能,2012,(9):49-52
  [7] 季杰,刘可亮,裴刚等.以电厂循环水为热源利用热泵区域供热的可行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5,35(2):104-107
  [8] 赵斌,杨玉华,钟晓晖,邬志红.循环水吸收式热泵供热联产机组性能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3,55(6):454-457
  [9] 张理论,赵金辉,张力隽.电厂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设计与应用[J].节能,2013,(3):38-41
  [10] 李荣生.浅析吸收式热泵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07,117(9):40-42
  [11] Goldstick RT.余热回收手册[M].谢帮新等译.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12-13
  [12] Y,Schaefer L,Hartkopf and exerrgy analysis of double effect(parallel andseriesflow)absorptionchillersystems[C]//10th IEA Heat Pump ,2011
  [13] Talbi. Exergy analysis: a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using lithiumbromide and wateras the working fluids[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0,619-630
  [14] 王以清.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研究及应用[J].能源技术.2000,(3):177-179
  [15] van der Pal M,de Boer R,Wemmers A,et mental results and model calculation of ahybrid adsorption-compression heat pump based on a roots compressor and silica gel-water sorption[C]//10th IEA Heat Pump ,2011
  [16] Miyazaki T,Tani Y,Ueda Y,et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ual evaporator type adsorption chiller[C]//10th IEA Heat Pump ,2011
  [17] 张学镭,陈海平.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8):1-8
  [18] 肖永勤,韩世功,刘明军.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级节能性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2,12(4):8-12
  [19] 周振起,马玉杰等.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余热预热凝结水的可行性研究[J].流体机械,2010,38(12),73-76
  [20] 周崇波,俞聪,郭栋等.大型吸收式热泵应用于火电厂回收余热供热的试验研究[J].现代电力,2013,30(2):37-40
  [21] 郭江龙,常澍平,冯爱华,李浩等.压缩式和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冷凝热经济性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2,54(5):379-380,388
  [22] 吕太,刘玲玲.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冷凝热供热方案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1(1):6-10
  [23] 吴星,付 林,胡 鹏.电厂循环水供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区域供热,2008,(4):4-7,32
  [24] 孙志新,戴义平,王江峰等.电厂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可行性分析[J].暖通空调HV&AC,2011,41(3):133-136
  [25] 王宝玉,周崇波.热泵技术回收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研究[J].现代电力,2011,28(4):73-77
  [26] 严俊杰,李勤道,刘继平等.热网加热器运行经济性的定量诊断方法[J].汽轮机技术,2000,42(6):327-330,364
  [27] 王鸿,郑文华,王江川.大同二电厂探索大型热电联产供热新模式[N].经济日报,2011-06-24
  [28] 金树梅.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0,30(1):4-6
  [29] 叶学民,童家麟,吴杰等.超临界660WM机组废热利用经济性分析[J].2013,42(4):15-16
  [30] 刘振宇.浅析燃煤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的技术路线[J].2013,(6):44-45

作为女人,最无声的炫富是什么?

生活中,什么样的女人都有,最遭人讨厌的女人是哪一种呢?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喜欢炫富的女人。比如发个朋友圈说什么“吹海风真舒服”,她真正表达的不是海风,而是让更多人知道她在外地旅游;还见过一个女的在朋友圈发一张自拍的手掌图,配文“手粗糙了”,其实是在显摆手腕上的大镯子;还有的女人背着大logo,站在豪车旁……

这些女人以为这样做让更多的人看到引起别人的羡慕,事实呢?除了招人嫌,还让人嫉妒恨。那么作为女人,最无声的炫富是什么呢?

杨玉华是朋友的媳妇,当年考到重庆电子科技大学,毕业时本来有机会可以留在重庆发展的,但为了追寻心中的那抹爱情,毅然决然回到本地一所职业高中当了一名物理老师,一年后嫁给了心仪的恋人。

杨玉华的老公是她大学的学长,早她两年毕业,刚开始在高中当老师,第二年就被调到广播事业局做技术,不仅工作忙碌而且应酬也多,偶尔还要出差,家中大部分家务都是杨玉华在操持,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

杨玉华在协调好家务的时候,工作上也能独当一面。有一次她们学校的一位英语老师不小心摔了一跤,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英语课怎么办?杨玉华主动要求承担这个英语老师的责任!

就在教务主任有点担心的时候,毕竟是物理老师突然改行教英语,不让人担心那是不可能的。欣慰的是学生反映杨老师课堂气氛活跃,教风良好,从此杨玉华成了学校的英语备用老师,因为各方面的能力出众,不久被调到教育局主管招生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两家住得不远,又是住的独门小院的平房,杨玉华的女儿张雪莹比我家女儿大10个月,周末的时候偶尔也会互相带着宝宝串个门。

我们到她家玩的时候,一般就是把两个孩子放在小卧室里自己玩,大人们在客厅聊天。她家女儿虽然只比我家女儿大10个月,俨然一个小大人,不但引导着妹妹玩,还懂得分享,把自己的图书和玩具摆到婴儿床上,无论是图书还是玩具,每次只能拿一个,放回原处后,才能换另一个。

有时候张雪莹还会用我们大人听不懂的语言和我的女儿玩过家家,她一个人承担爸爸和妈妈两个人的语言,两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两个悄悄过去观察的时候,张雪莹还谨慎地把卧室的门关上,两个孩子陶醉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嗨自乐。以至于闲暇时候,女儿直嚷嚷着到张雪莹家去玩。

杨玉华的家庭是单职工家庭,父亲过世时,哥哥在外地工作,小妹妹刚刚毕业在省城一家医院工作,大妹妹刚刚结婚半年。

父亲的突然离世,让母亲措手不及,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哥哥曾建议把母亲接到身边生活,被母亲拒绝了,理由似乎很现实——没有和儿媳妇长期生活过,担心住在一起有矛盾。

刚开始杨玉华和大妹妹周末轮换着看望母亲,买点生活用品,给点零花钱,可是他们不在的时候,母亲的生活非常节俭,这让杨玉华的姊妹们心中很不安。经商量,杨玉华把母亲接到家中和他们一起生活。

早饭和晚饭都是杨玉华做,中午饭是母亲张罗的,让母亲感觉到被需要,住在这里心里也比较踏实。周末的时候,杨玉华鼓励母亲去小区里和老头老太太们一起打扑克,任何时候母亲衣衫整齐,口袋里零花钱不断,慢慢地母亲从伤痛中走了出来,恢复到以前开朗的状态。

杨玉华的老公虽然平时比较忙碌,但是闲暇时间尽可能地在家陪伴妻女,主动和女儿互动,辅导女儿的作业,帮女儿规划学习进度。

女儿高考一路开挂考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博连读班,女儿读博的时候,老公享受到政策性退休,公婆也已经过世,母亲被小妹接到省城一起生活,夫妻两个相对轻松许多。

为了丰富老公的退休生活,杨玉华申请到外地当内高班的带班老师,经过层层选拔杨玉华被教育局委派到广州市带内高班。那边安顿好以后,她老公一路向东、向南和她汇合。

每个老师都有独立的公寓房,杨玉华上班的时候,她老公就在周边走走看看,有时间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小长假夫妇两个来个周边游,过年长假期里回到省城看望老母亲,或者和女儿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我们原来还有一个朋友程光辉,没有搬到市里的时候,三个家庭每年轮流坐庄聚一聚。那个时候我们的条件相对差一点,程光辉一家住在岳父家,有老人扶持条件要好许多,但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杨玉华夫妇从来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

后来程光辉夫妇双双下岗,随着岳父母到市里发展,毕竟老人们资源有限,程光辉夫妇再就业十分艰难。但是程光辉的媳妇优越感习惯了,放不下身段,在他们两家交往的时候,依然炫耀他们怎么怎么样,保持可怜的那点自尊。杨玉华看在眼里,不多说什么。只是每次去看望程光辉夫妇的时候,带的礼物都是很实用的米、油和牛奶之类的物品,还谎称是单位发的福利都点多,分出来一部分。

其实,我想说的是:

炫富是人的一种本能,也分为高级炫富和低级炫富。

低级的炫富无非就是背个名牌包包,戴个高级首饰、开个豪车,一身铜臭味,子女们也跟着趾高气昂,高人一等的熊孩子感觉。

而女人最无声的高级炫富则是自身的素养、子女的教养、让父母衣食无忧、夫妻和睦相处恩爱美满还有对炫富人那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上一篇:医学论文对照组

下一篇:钟秋生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