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的质变
医学期刊的质变
首先,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与他人的研究工作重复。在撰写论文时,研究生需要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彻底的文献综述,并确保自己的研究工作是独特的。如果论文中存在与其他学者已发表的文章重复的内容,就可能被查重系统认定为抄袭。
第二种情况是自我抄袭。自我抄袭指的是研究生在不同阶段或不同场合下重复使用自己之前已经发表或提交过的研究工作。虽然学术界对自我抄袭的看法并不一致,但一般来说,重复使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可能被认为是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种情况是引用格式错误。在论文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必须遵守严格的引用格式规范。如果引用格式错误或不完整,查重系统可能会将这部分内容识别为重复或抄袭。
第四种情况是语言表达的问题。有时研究生可能会借用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词汇,而没有进行恰当的引用。这也可能被查重系统认定为抄袭。
为了避免以上的错误,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应该加强对已有文献的阅读和理解,并在论文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此外,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应该遵守规范的引用格式,并在适当的地方进行引用。
社会办医迎来发展新机遇 如何由量变到质变成为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非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虽然不断发展壮大,但仍存在准入门槛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发展空间小、技术人才缺乏、 社会 整体信任度不高等诸多困难和问题。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国家医保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 社会 办医持续 健康 规范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指出,文件将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服务等六个方面,推出22项政策措施来支持 社会 办医,以满足百姓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为进一步推进《意见》政策的落实,切实促进 社会 办医持续 健康 规范发展,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日前在京举办了“学习宣传贯彻国家十部委《关于促进 社会 办医持续 健康 规范发展的意见》活动安排新闻发布暨研讨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表示,《意见》充分听取了行业协会意见,一批政策与改革举措比过去的更“接地气”,操作性更强。但同时,郝德明也坦言,如何推动 社会 办医由量变到质变,是这个行业所面临的新课题。“如今 社会 办医院占比达到65%,但诊疗量仅占20%,要让《意见》尽快落地,才能切实保障 社会 办医持续 健康 规范发展。”
医保仍是多数 社会 办医的最大难题
“对于大多数 社会 办医疗机构来说,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仍然是基本医保。”南京明基医院院长季大玺说,一家地处江苏的 社会 办医院,开业半年总共只收治过3个患者,因为只要知道这家医院没有医保,患者便会摇头走开。季大玺认为, 社会 办医疗机构一定要让政府放心,让老百姓满意,这样才能把医院建设为一个品牌医院。
事实上,即使已经被纳入基本医保,很多人仍然无法在 社会 办医疗机构中安心看病。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徐向英提到,其所在的医院中,超过90%都是外地患者,但很多省份在异地报销时会指定公立的就诊医院,在这方面,期待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细则,让更多患者受益。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王广发也表示,相关部门要对不同属性的医院一视同仁。公立医院和 社会 办医院所服务的对象都是患者,不能因为选择了不同的机构,所付出的花费就不一样。
据了解,《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优化医保定点前置条件,缩短申请等待时间。 社会 办医机构正式运营三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评估完成时限不得超过三个月等具体要求。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将指导地方严格执行有关政策,重点为 社会 办医机构申请医保定点提供宽松的环境。压缩定点申请、专家评估、系统改造等过程的时间,为 社会 办医申请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便利。同时,将完善医保定点管理机制,研究完善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办法及相应的经办规程、协议范本。
在大量 社会 办医纳入定点医保机构的同时,由于部分医疗机构级别低、规模小、管理不规范、获利套现的动机强,对医保基金监管带来一些挑战,是欺诈骗保的“高危领域”。熊先军表示,在为 社会 办医机构申请医保定点提供宽松环境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开展医保信用管理,完善基于大数据的医保智能监控体系,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的退出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欺诈骗保的行为。
社会 办医要与公立医院差异化发展
社会 办医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但一直面临着“出身不同,待遇不同”的现状。对此,《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 社会 办医留足发展空间;政府对 社会 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布局不做规划限制; 社会 办医可按规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面向 社会 组建的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中,要有一定比例的 社会 办医行业组织和 社会 办医人员。在遴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以及推进临床服务能力建设时,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并向 社会 办医适当倾斜。
深圳龙城医院董事长杨丽怀认为, 社会 办医不要与公立医院“抢”病人,而是要与公立医院差异化发展。王贺胜也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强调, 社会 办医要行稳致远、持续 健康 发展,首先要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他指出, 社会 办医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主要提供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 健康 服务需求。比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康复、护理、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将大幅增加,为 社会 办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一些紧缺专业领域,像儿科、精神科、妇产科、眼科、医疗美容等, 社会 办医也大有可为;还有一些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例如医学检验、血液透析、医学影像等,也是 社会 办医可以重点布局的领域。有的 社会 办医已经在这些领域建立起学科优势,形成了品牌影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王贺胜说,总的来看,随着人民群众 健康 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社会 办医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社会 办医持续 健康 规范发展离不开行业自律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可否认,由于部分不良机构过度医疗,甚至出现欺诈行为,使得公众对 社会 办医失去信任。因此, 社会 办医要想走入良性发展轨道,除了用好政策“大礼包”,还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环境净化。
海南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秘书长沈建伟认为, 社会 办医疗机构要严格自律。华润医疗集团副总裁吴新春建议,政府和协会要加大对 社会 办医的监管和服务力度,组织信用体系建设,落实相应责任。在北京瑶医医院院长覃迅云看来, 社会 办医院的发展需要全 社会 、多层次、全维度的共同努力,大家要勇于担当、自强自立,用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主导推出了全国首批国家级行业信用3A级与服务能力5星级 社会 办医医疗机构名单,推出了一批《诚信服务自律公约》承诺签署医院名单。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会长肖正权表示,通过发挥优秀 社会 办医机构标杆和示范作用,可引领行业 健康 规范发展。“希望媒体能够对优秀的 社会 办医标杆和示范进行宣传报道,引领这个行业大踏步发展。”
为了给老百姓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意见》还将支持行业组织完善行业标准,开展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等评价;将 社会 办医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同时,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实施行业终身禁入。
人类医学模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医学模式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等五个阶段。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医学发展的基本观念、概念框架、思维方式、发展规范的综合,主要反映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医学各个层面的问题。它是在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其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包括了医学认知模式和医学行为模式,前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自身的认识,即医学认识论;后者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医药实践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
一、医学模式的特征和作用
医学模式的演变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进程,医学模式的不同阶段,具有其共性特征,并影响着医学的思维和行动。
(一)医学模式的共性特征
医学模式的产生具有社会性、医学模式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医学模式的能影响具有广泛性、医学模式的发展具有动态性。
1.医学模式产生的社会性
医学模式是在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和演变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产物,与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相关。人类文明的进程与人类世界观、方法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过程是同步的。医学模式的演变是社会和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必然进程。
2.医学模式存在的普遍性
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哲学概念。医学模式广泛存在于医疗实践中,因而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表现为它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健康及疾病的认识观念普遍根植于人的思想中。
3.医学模式影响的广泛性
理论指导着实践,理论对实践的影响是广泛的。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到一定时期而形成的对医学科学的高度认识和对其历史性的概括与总结,即系统的医学理论,这种理论对医学实践相关的行为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医学模式影响的广泛性体现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它对医学科学与卫生事业各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得现代医学呈现“高综合”和“高分化”的双向并进发展态势。
4.医学模式发展的动态性
医学模式是动态、渐进式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医学模式的这种渐进式发展符合社会和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变革,政治文化背景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哲学思想的进步是医学模式转变与演进的动力。新的医学模式是在旧的医学模式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新的飞跃和突破,是不断扬弃和升华的过程,即在“医学实践-医学模式建立-医学再实践-新的医学模式建立”这一循环模式中不断演变。
(二)医学模式的作用
医学模式也可以认为是科学研究的模型化原则在医学中的应用。它既是人们对于医学认识的结果,又代表了一种医学研究方法。医学模式在医学实战中产生,以观念的形式高度抽象、高度概括地表现特定时期人们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同时也反映着特定时期医学总体结构的关系和本质,反映着医学研究的领域、方法和目标。
一切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医学观及认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也都是在一定的医学模式中进行的。医学模式在实践中形成,反过来又以观念的形式影响人们的医学观,进而影响人们的医学思维与医学行动。
二、医学模式演变
医学模式作为以医学为观察和研究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相适应。一定的医学模式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稳定,而社会历史背景的变迁、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哲学思想水平的整体提高,必然会带来医学模式的更替。医学模式的转变并不是单纯的替代过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不断超越、完善、升华的过程。
此外,新的医学模式产生和发生作用后,旧的医学模式并不会立刻消失或失去作用,仍然会在一些医学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
医学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反映该时期医学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医学模式。医学经历了古代医学、近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医学模式也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种渐进递次性演进,符合医学总体规律。随着人类对医学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到,势必会有更符合科学发展需求、更适应现代人类卫生保健新模式出现。因此,医学模式的演进是持续不断的、不断完善的、永不完结的。
(一)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itualism medical model)
自远古以来,由于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古人认为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上天惩罚或邪魔人体;而死亡则是神灵召回灵魂;将治疗疾病寄托于祛除瘟神,祈祷以拜天或“跳大神”驱魔的方法以恢复健康。由此形成了早期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即世界上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灵在支配着人类的健康与疾病。
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人们主要依赖于求神问卜,祈祷神灵的宽恕、采用巫医巫术驱邪以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所以那时的巫医常常采用讨好病人的方式来谋生,用一些所谓的巫术取悦病人要比与疾病正面交锋更加重要。特鲁多先生的那句“总是安慰〞是此时期的真实写照,或者是一种无奈,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状态。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在科学思维尚未确立、生产力极其低下、极度崇拜超自然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是人类早期落后的生产力和低下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体现,反映了原始的宗教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这种模式应予以摒弃。
(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natural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束缚,对自然现象有了较为理性的客观认识,开始试图借鉴自然界的物质和现象来解释疾病,这个时期的人们主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有意识地把疾病和自然、社会环境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朴素、辩证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观察和思考健康和疾病,这是人类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初步转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庆提出的“四体液学说”和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对人体和疾病本原的认识已摆脱了具有神秘作用的超自然力量的束缚,人们开始用直观的自身物质性因素如“四体液”“阴阳五行”来解释生命、健康和疾病,用无神论的力量把神灵主义的幽灵驱逐出了医学,这是医学模式的历史进步。基于此医学模式,曾产生了系统的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中亚细亚兴起的阿拉伯医学。
但是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和自然哲学一样都受经验哲学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有时会依赖思想性的推测来弥补观察的不足,这样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就不可避免地会被进步的医学模式所代替。
(三)机械论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15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社会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人们逐渐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转而推崇机械决定论。于是兴起了以机械决定论为主导的实验哲学思想,机械论医学模式逐渐形成。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尔(tes,1596-1650)和法国医生拉美特里。
笛卡尔在《动物与机械》一书中提出,动物和人体是具备各种功能的精密机器,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可以解释为物质微粒运动和由心脏产生的热运动,他把心脏比作制热机。肺脏比作冷却机,神经、肌肉和肌腱运动比作引警和发条,用机械原理解释人体的功能。
拉美特里则发表了《人是机器》一书,认为“人体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是机器某部分失灵,需要修补完善”。自此,人类对医学的探究进入了实验科学和机械理论时代,形成了近代的用“力”和机械运动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论医学模式促使人们从物质的、运动的角度去观察人体、解释疾病,突破了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哲学的局限,把医学由经验医学引向了实验医学时代,把实验方法应用到医学领域,促进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外科学的迅速发展,对现代医学影响深远。但它也具有一定的高限性,人们多利用机械观来解释一切人体现象,却忽略了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及心理复杂性。
(四)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19世纪划时代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细胞学说,极大地动摇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根基。与此同时,免疫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生命学科相继问世,为解决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推动了整个医学由经验医学、实验医学走向现代医学的进程。
由此,人们对机体的变化和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于是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近代生物医学模式诞生。
生物医学模式追求因果性规律,用“观察、假设、求证、结论”的逻辑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任何疾病都是生物机制的紊乱,都可以在器官、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形态、结构和生物指标的特定空化。医学的目的就是通过精密的技术测量这些变化,来解释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特别是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突破,医学家误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最终攻克疾病的金钥匙,医学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盲目自信。
许多人认为似乎一切疾病都可以被征服,医生有足够的能力和权威向疾病发起挑战,包括战胜衰老、攻克癌症、拒绝死亡。技术膨胀的同时医学界极大地忽略了医学人文工作,在许多医生的眼中只有疾病,没有病人,只有技术,没有安慰。
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最大的贡献在于疾病控制和疾病预防,外科学应用消毒灭菌术,显著降低了术后感染率;麻醉剂的发明和应用解决了疼痛这个难题;抗菌药的问世,有效地控制了感染;人们运用灭菌杀虫、预防接种和抗菌药三大法宝,战胜了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此外,生物医学模式促进了生物医学科学的全方位、多领域发展,形成了纵向深入的一大批学科领域并横向相互联系和渗透的医学网络体系,到20世纪中叶,已形成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50多个门类、数百个分支学科的庞大学科体系。
生物医学模式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首先,过分强调人的生物属性,只注重生物医学方面的诊治,没有考虑心理及会计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其次,采用分解还原的方式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病理变化。
只注重局部而忽视整体、把人体疾病肢解成器官疾病,忽视了病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最后,用形而上学的方式研究人体,妨碍了全面认识影响人体内部变化的综合因素,不从伦理上去关怀、理解病人并解除病痛,导致医患关系的疏远和紧张。
(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20世纪50年代以来,“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重要变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已不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却占据死因的前三位。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环境污染、心理紧张、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的普遍暴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发病率急剧攀升。
因此,只关注生物因素的生物医学模式已不能解决当今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还须考虑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因素对人类身心的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于1977年由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正式提出。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取决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维持与促进人类健康,要从人们的生活环境、行为、精神和卫生服务等多方面努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既从生物学方面,又从心理和社会方面认识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医学模式。它是在生物医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医学模式。
它要求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的整体,把人和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它要求将疾病、病人、医疗保健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来分析。它从多元的角度来理解健康和疾病的原因,多方位地探索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的手段。即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多元性的特点。
现代医学模式并不否定生物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不否定生理、生化指标在诊断疾病中的意义,只是在更高的水平上强调它们的作用和意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者共同制约着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疾病不仅仅由生物因素引起,还要考虑到社会和心理因素,要将人视为统一整体,进一步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及其在疾病预防和康复过程中的影响。
虽然生物因素仍然是现代医学模式的核心,但是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应该在医疗行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引起更多的重视来适应人们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而不断提高的卫生需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把人类医学思维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促进人类以综合、系统的思维方式多层次、多方位、立体化的探索生命现象,掌握疾病的变化规律,正确处理医学难题。
此外,它扩大了现代医学的研究范畴,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促使人们从社会、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和解决医学问题;丰富了预防医学的内涵,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它不仅对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而且在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健康促进方面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目前为止比较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医学模式。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一模式仍需完善、提高,甚至更新。
医学检验学中的唯物辩证法
1、内因与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疾病的原因同样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通常指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致病因素,如生物性、理化性和心理性因素等,外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内因即机体的内在因素,一般指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防御功能等。只有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机体才可能产生疾病。如外周血涂片镜下观察见到中性粒细胞大量增加并出现中毒性形态异常,需要综合分析引起异常变化的各种内、外因素,其外因最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其内因则是机体对各种致病菌的抵抗力降低。又如在进行抗酸染色、涂片镜检时,要给学生强调结核分枝杆菌是结核病的外因,但是在机体抵抗力、免疫力增强时,仅有结核杆菌的侵入,机体并不一定都患结核病,说明外因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看待内、外因素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忽视外因的重要致病作用,也不能片面强调外因,而忽视内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认识内因与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2、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唯物辩证法要求用局部和整体相互统一的辩证观点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外周血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形态识别与分类是医学检验形态学实验的重要观察内容,常用的瑞氏-吉姆萨染色法可使细胞膜、细胞浆及胞浆中颗粒、细胞核等主要结构染上特定的颜色,以便于显微镜下观察和识别。因此欲辨别某种白细胞是外周血五种主要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中的哪一种,必须从上述细胞各主要结构的相关特点来综合判断,从整体上全面把握细胞的形态特征。但实际上许多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细胞形态的时候,往往只注意细胞中比较醒目的结构,如胞浆颜色和细胞大小等,而对诸如细胞核扭曲折叠、染色质疏密纹理等细微结构没有仔细观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其可信度必然不高。再如应用改良牛鲍氏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红、白细胞的手工计数,计数结果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技术误差和固有误差两个方面,技术误差是由于操作不正规和技术不熟练造成的误差,常见的技术误差有采血部位不当、稀释倍数不准确、血液凝固、混合不均匀、充液不当以及镜下计数不准确等。技术误差可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熟练程度加以纠正,这也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许多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实验的影响因素和误差来源,常常只对最后一个步骤“显微镜下计数”关注过多,而对影响更大的前期准备步骤(如采血、稀释、充液等)没有进行很好地强化练习,最终出现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计数”,结果却相去甚远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在逐条详细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整体思路和脉络的理解和掌握,使大家正确认识细胞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关系,牢固树立整体与局部的观念,逐步培养全面而严谨的科学思维。
3、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理论的形成是科学抽象的结果,其特点是排除个别的相异点寻求一般的共同点,在特殊的基础上掌握普遍规律。形态辨别是医学检验形态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目的,为了识别各种细胞的正常和异常形态,教师
都要详细介绍其特征和变化,并辅以图片、标本和示教等形象直观的方法手段,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细胞形态的一般特征基础之上,是一种典型的一般性示范。但是在不同疾病、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态变化又各具特点,即所谓“特殊性”,如急性失血性贫血一般可见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和网织红细胞增多,但是随着贫血的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不同,中性粒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点,甚至出现许多幼稚阶段细胞,如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Ⅰ型和Ⅱ型网织红细胞。部分学生对经过筛选的典型细胞形态都能识别,但对实验过程中随机取样的标本却无法肯定地下结论,反映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够,对细胞形态一般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联系认识不足,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问题,从特殊中找一般,再用一般去指导对特殊的认识,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形态特征及其变化,准确识别和判断细胞形态。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质变是事物根本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飞跃。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外周血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须注意各种细胞的生理性和病理性变化,例如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受到年龄、生理周期、运动及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可出现暂时性或一过性的生理性增多,这种变化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若中性粒细胞数量呈现渐进性增加的趋势,并且超出一定的度(临界值),往往提示机体发生“质变”,如感染、炎症、组织损伤以及恶性肿瘤等。事实上临床检验项目中许多实验指标都要受到生理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患者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如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控制饮食和药物、采集标本时的体位和采集时间等),同时要注重疾病相关实验指标的连续性监测,仅仅一次随机检验在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或有效的信息,而动态观察则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所以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量变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来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5、形态辨识与实验方法学的辩证统一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对世界看法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会如何,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反过来,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使用的方法不同,也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形态实验学本身就是一种实验科学,许多疾病形态的表现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手段和方法,如光镜、电镜、化学染色法、实验动物以及其他先进的实验技术来进行验证。因此开设实验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掌握实验方法,学会熟练调试和使用仪器,熟悉操作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传统的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多以观察寄生虫玻片标本和瓶装标本为主,长时间的显微镜下静态观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佳。寄生虫活体实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实验课上每位学生制备1~2张活虫涂片或压片镜下观察活虫体(如阿米巴、阴道毛滴虫、弓形虫、旋毛虫等);制备厚血涂片,运用姬氏染色法制作疟原虫的玻片标本,然后镜下观察,学生不但观察并掌握了疟原虫各期的形态,而且还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了制作厚血涂片和姬氏染色的方法。活体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使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了解形态观察与实验方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认识论和方法学的结合上下功夫,如此才能不断提高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水平,逐步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
总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应用于医学检验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因势利导地把专业知识和哲学科学观念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的浓厚兴趣,也使大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改造世界,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觉运用科学严谨的唯物辩证思想,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检验医学人才。
上一篇:吉林医学期刊社
下一篇:医学期刊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