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期刊孤独症
医学期刊孤独症
自闭症的基本知识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国际上没有医学的治疗方法,学术界对孤独症谱系障碍达成的共识就是:早筛查、早诊断和早干预。
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又叫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期的神经发育障得性疾病。目前每59名儿童中就有1名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世界各国报道其发病率有不明原因的递增趋势。且ASD迄今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物可供甄别,亦无特异性医学治疗方法终身致残率很高,已成为影响这类儿童健康与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学界达成的共识是应对ASD实施“三早”原则,即早筛査、早诊断和早干预。美国精神医学会(2013)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将自闭症界定为:基本特征为交互性社交交流和社交活动的持续性损害(诊断标准A)和受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诊断标准B)。这些症状发生于儿童早期,并限制和损害其日常功能(诊断标准C和D)。根据新诊断标准,将ASD主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水平(即轻度、中度和重度),水平1为“需要支持”,水平2为“需要多的支持”,水平3为“需要非常多的支持”。
自闭症的医学诊断主要依据症状来判定,其中包括询问儿童生长发育史、患儿行为观察以及各种心理行为评估分析等;通常也做一些相应的医学检验(如遗传、神经影像学、代谢等)予以辅助诊断。
目前,自闭症的治疗主要靠康复训练和教育训练。该症的治疗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涉及康复医学、教育心理学、家长指导咨询、社区干预、学校协同/融合教育、抚养机构等诸多环节,最终还需辅以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实践表明,通过上述各环节的有效协同介入,就能够极大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症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回归社会的概率,也能够提高父母应对自闭症问题的技能。
早期自闭症
美国医生里奥·肯纳通过对11位有自闭症倾向儿童进行观察,首次对自闭症的表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在1943年发表相关文章。肯纳医生将这11位儿童描述为“天生的情感接触干扰”(例如:一些儿童家长形容“孩子在不被他人干扰的情况下最开心”“好像被催眠一样”“好像周围没有别人”)“对变化的抵触”或“对千篇一律的执着”(例如:坚持穿同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食物、每天回家的路线保持一致)。里奥·肯纳还指出,自闭症患者拥有不同于一般人的语言发展(例如:仿说症、代名词的混淆)和在行为上的刻板(例如:拍手、晃动身体)。肯纳医生把这些观察到的现象称为“早期自闭症”,并把这个新名词列入医学词典。
1943年至今,人们不断地在自闭症领域取得新的研究结果,但是里奥·肯纳医生对自闭症的最初形容与归纳,依旧影响着现今人们对自闭症的了解与诊断。
自闭症的四个标志性特征为:
(1)与一般人群不同的社会交流障碍;
(2)语言与交流方面的障碍;
(3)对变化的拒绝,对规律的遵守,动作怪异,重复性行为;
(4)在儿童时期出现症状。
在中国,第一篇有关自闭症的报告出自陶国泰教授,1982年发表。报告中描述了4例自闭症,证明了自闭症在中国真实存在。这篇报告发表几年后,陶教授的另一篇题为《简短报告:中国的婴儿自闭症》的文章在美国的《自闭症与发展障得期刊》发表,讲述了我国从1982年到1987年识别的15例(包括1982年报告的4例)自闭症儿童的特征、自闭症早期判断的问题,以及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对于自闭症发病率的影响。对其他国家来说,这是第一次读到有关自闭症在中国的发病情况的报告。
精神医学理论知识之自闭症、孤独症Autism
原文虽是一个词,实际上它标示两个不同的概念:自闭症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症状,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儿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障碍。下面分别加以简短的讨论。
自闭症
这是Bleuler的四个基本症状之一。从描述的角度说,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社会性退缩。E.MinkOWSki(1927年)称之为贫乏的自闭症(autismepauvre),意思是说,如果你能敲开精神分裂症病人紧闭着的交际之门,你会发现他的内心世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病人的社会性退缩既不是由于自卑、焦虑、恐惧或抑郁(这与神经症和抑郁症病人的社会性退缩不同),通常也不是退缩到了幻想的世界(幻想性自闭症见之于分裂人格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O.Kant(194年,转引自Mayer-Gross,1955年)用注射阿密妥钠的方法研究了100名衰退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现他们谈话的内容简单空洞,连脱离实际的幻想也没有。
E.Bleuler强烈地倾向于用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如联想心理学、精神分析)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进行概括和解释。在他看来,“联想”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因此“联想松弛”成了的原发性症状。可以说,他的四个基本症状都不是单纯描述性的,对自闭症也应作如是观。诊断标准不用“基本症状”,理由就在于此。
孤独症
L.Kannet在40年代描述的婴儿孤独症大概与精神分裂症没有什么关系。所谓孤独三联症是:
(1)孤独。不能与人沟通和建立情感关系,对别人的关怀和爱抚没有反应,对亲人、陌生人和无生物的反应一个样,回避与人目光接触。
(2)言语障碍。学习和使用语言有障碍,甚至几乎没有语言。与此相联系,非语言的交际也有缺陷,缺乏模仿能力,不会玩玩具,似乎没有想像力。
(3)刻板的同一性。倾向于吃同样的食物、穿同样的衣服、从事同一种单调的动作或游戏,如果加以改变,患儿会表现出痛苦不安。
Kanner用“强迫性”描述这一症状欠妥。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
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1:3~1:4,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扩展资料:
自闭症患者显示多种形式的守旧或限制行为,其中守旧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分类如下。
1、严格守旧性动作、自我刺激的行为、不愿意改掉,如用手拍打,头摇动,或身体摆动。
2、强迫行为,例如安排物体呈现堆叠或线条状、或逼人迁就等等。
3、雷同是对行为改变的抵制,例如坚持不愿意移动家具或拒绝行为被打断。
4、仪式行为则涉及格局不愿意改习惯,尤其是喜欢的东西,例如不愿意改口、或不愿意转学校等等。这与雷同密切相关已经建议合并这两项。
5、限制行为是包括兴趣、专注或活动的局限和狭隘,持续专注于物件某些部分如车轮等,对有兴趣物件/东西注意力的程度较正常人异常。
6、自我伤害包括伤害自己或可能伤害他人的动作,如戳眼睛,掐皮肤,咬手或撞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孤独症
孤独症怎么治疗?
1、多出门走走看看
老年人平时呆在家里孤单寂寞,通过旅游可以接触外面的世界,心胸和眼界更加开阔;走出了狭窄单调的生活,增加了情趣,对身心的健康自然有好处,也可以激发老年人旺盛的精力。老年人外出旅游往往多与家人、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结伴而行,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又可结识许多新朋友,对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性格颇有好处。
2、退休后学会转换角色
到老年,离休、退休了,不管从前官位多高,钱有多少,都应该忘记自己曾经的辉煌与荣耀,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在家里当慈祥的长者,多干事,少说话,用爱心温暖家人,尽享天伦之乐。在外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和普通人交朋友,感受温暖,传递幸福。
3、每天坚持适量运动
每天必须坚持体育锻炼一个小时左右,结伴散步,简单易行,效果不错。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4、继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继续学习新知识,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有条件者可参加老年大学,充实自己的生活,延缓大脑的衰老,预防痴呆的发生。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老人不但自我价值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学习中排解了孤独。通过学习,还可以加强老人与社会的联系,提升老人自身的社会价值感。
5、勇于接触陌生人
老年人移居到陌生的环境,要面对现实,大胆走出家门,主动与人交往,多关心帮助他人,建立新的人脉,尽快融入到新的环境之中。多结交各方面的朋友,特别是忘年交朋友。必须有几个铁哥们儿或铁姐们儿。多欣赏、赞美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会敞开心胸,多和朋友交流,有助于排解心中的苦闷。
6、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写作、书法、绘画、摄影、弹琴、唱歌、舞蹈、拳术、棋艺、养花、种菜、垂钓、手工制作、饲养宠物……每一样都有学不完的知识技能,都能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看到绚丽多彩的世界。你可以任选一两样,投身其中。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做事业来做,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旺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
7、相信专业人士
离职退休的中老年人在自我调节困难或不成功,家人面对这样的问题也觉得束手无策。并且老人出现身体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讳疾忌医,要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清源心理咨询中心有专业的针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咨询师,咨询师更是有多年咨询经验,曾接待大量类似案例,相信会给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8、结交爱侣
失偶或离异老人,如果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伴侣,重组家庭,让爱情滋润心田,也是排解孤独的好办法。但再婚一定要考虑周全,慎之又慎,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再婚对老年人来说,不仅在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扶持,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的互相沟通和慰藉,这样在心理上能达到的平衡,精神上也可以放松。它能使人愉快地度过幸福的晚年,享受人生的最后阶段。
9、学会自我欣赏
很多退休老人会有一种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被社会淘汰了的消极思想,其实这是不对的。老人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我们老了,不是无能,也不是废物。我们年轻时已经为家庭和社会做了应有的贡献。老了即使不再老有所为,只要活着就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奉献。不必自卑,不必沮丧,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充满自信地愉快生活,笑对人生。不要过于节俭,该享受的要享受,要精心地打扮修饰自己,穿光鲜时尚的衣服,举止优雅地参加到各种社会活动中。
什么是孤独症?麻烦知道的能给我解释一下
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全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规定,自闭症的诊断标准,即核心症状为:
(1)在多种场所下,社交交流和社会交往方面存在持续性缺陷
社交情感互动缺陷:社交接触异常,不能正常地来回对话,不会分享兴趣、情绪或情感的减少,不能启动或对社交互动做出回应;
在社交互动中使用非语言交流行为存在缺陷: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整合困难,眼神接触异常,在理解和使用手势、面部表情方面存在缺陷,完全缺乏非语言交流技巧;
发展、维持和理解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难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社交情景,难以分享想象性游戏,交友困难,对同伴缺乏兴趣。
(2)受限制、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刻板或重复的躯体运动、使用物体或语言:简单的躯体刻板运动、摆放玩具或翻转物体、模仿语言、特殊短语。
坚持相同性,缺乏弹性地坚持常规或仪式化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对微小的改变极端痛苦、难以转变、僵化的思维模式、仪式化的问候、需要走相同的路线或每天吃同样的食物。
高度受限的、固定的兴趣,其强度和专注度异常:强烈依恋不寻常的物体,过度的局限或持续的兴趣。
对感觉输入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或在对环境的感觉方面不同寻常的兴趣:对疼痛、温度感觉麻木,对特定的声音或质地有不良反应,对物体过度地嗅或触摸,对光线或运动的凝视。
(3)症状存在于发育早期或是直到社交需求超过有限的能力时,缺陷可能才会完全表现出来,或可能被后天学会的策略所掩盖。
(4)这些症状导致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有临床意义的损害。
(5)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更好地解释。
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人,不仅要符合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以及重复刻板行为这两项自闭症核心障碍,还要看他是否表现出社会适应功能损害,即满足以上列出的后三条。
为了更好地理解孤独症并帮助孤独症儿童,普通大众有必要规避一些认识误区,比如:
(1)将孤独症理解为心理问题或精神病
孤独症是一种终身性的发育障碍,不可完全治愈,更不能简单定义为性格、情绪问题,在疾病定义和康复治疗方面与心理疾病有本质的区别。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明确规定的孤独症的两大核心症状为社交沟通障碍和受限的兴趣以及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疾病归类上属于精神疾病的研究范畴,但和普通的精神分裂或精神病相区别。
(2)孤独症是家庭养育不当、疫苗、胃肠道等问题所致
孤独症的致病原因复杂,医学界至今没有给出确切的病因,母亲孕期健康状况、生育年龄等影响因素属于自闭症病因的高危假说,尚未得到科学的充分验证。但父母养育不当、疫苗、胃肠道问题等早已被证实与孤独症的发生无关。
(3)孤独症可以治愈或轻度孤独症不需要治疗
孤独症儿童的发育异常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的缺失和表现性的偏离,在语言功能、智力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受损,无法完全治愈,自闭症症状会伴随人终身。干预训练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减少他们的不恰当行为,而不是完全消除自闭症的症状。
孤独症不同于感冒发烧,不能靠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自愈。孤独症的预后受干预开始时间、干预方法、干预强度、孩子先天障碍程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无论是哪种程度的孤独症,都需要通针对性的教育训练来帮孩子提高缺失的能力。
“轻度”孤独症和“没有”“不是”孤独症是两个概念,轻度的高功能孤独症患者在认知和语言方面存在优势,意味着他们的学习能力更强,容易发挥干预效果,但具体的康复效果仍然要从孩子的实际表现上加以验证。家长一定要对“轻度孤独症干预几个月就能摘帽”这类说法保持警觉。
(4)孤独症患者人人皆天才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并不具备特殊才能,只有极少数自闭症人士可能在某个领域具备天赋,而且这种超常技能通常也只是单一的发展,所谓的“自闭症天才”,其能力发展可能极不均衡,比如虽然擅长音乐、绘画,但个人生活自理困难,完全不具备自立能力等。
对孤独症的极端认识是造成认知误区的主要原因,甚至还有人认为孤独症孩子要么其貌不扬,要么长相突出,这类看法都有失偏颇。摒弃两极化的认识,以平常心去看待孤独症人士与众不同的特质,尽可能地去理解、包容他们,才能为他们营造一个多元、友好、无障碍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军事医学期刊号
下一篇:关于中医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