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杂志解说词
医学杂志解说词
是医学类杂志。医学+涉及涵盖了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医学教育等多个方面以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所以该杂志是医学类杂志。
医院专题宣传片解说词写作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依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由该院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内分泌代谢科及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华阳、曹杨社区防治基地,糖尿病相关学科(营养、康复、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等共同组成。是集糖尿病诊断、治疗、预防、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为一体的医疗、科研、教学单位。是国内最早开展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单位之一,亦是我国研究成果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单位。中心主任是我国著名内分泌代谢学科、分子遗传学及临床医学专家项坤三教授。目前中心在糖尿病病因诊断、发病机制、糖尿病代谢控制,慢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治、糖尿病教育及防治指导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首先发现及报道了中国人迄今唯一已知的单基因突变糖尿病线粒体tRNAleu(UUR) nt 3243 A to G突变糖尿病,所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国内第一个应用于日常临床工作的糖尿病基因诊断技术。首先建立了糖尿病病因分型诊断及病理生理诊断的数项新技术如1型糖尿病抗体检测、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检测技术。历年来共获得国家、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0项。成为全国公认的糖尿病诊治、研究中心。
主任介绍:项坤三教授,主任医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是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内分泌代谢学科带头人。1958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教授及内科教研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理事、上海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分子糖尿病学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并为中国糖尿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遗传学杂志、上海医学等杂志编委。长期以来从事糖尿病临床及科研工作。在国外从事了世界上第一个MODY基因(MODY1)的定位连锁分析研究。在国内以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糖尿病病因、发病机制、并发征及临床诊断研究已10年,在国内首先发现了中国人的线粒体基因突变性糖尿病,并率先开展该病临床基因诊断。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第一作者90余篇),参加编著专著数篇。近十年曾获国家、卫生部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共12项,均为第一完成人。
专业特色: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压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慢性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多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糖尿病的病因,目前上海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10%。根据糖尿病的病因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四大类,每种类型的糖尿病即有高血糖的共同特征,又有其各自特点。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在国内首先开展糖尿病病因分型及功能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并接受全国各地疑难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专科特色如下:1.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诊断及治疗。
2.青年发病成人型糖尿病(MODY)诊断及治疗。
3.1型糖尿病抗体诊断及治疗。
4.糖尿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评估,制定个体法方案。
5.难治性糖尿病:设有糖尿病重症监护室和糖尿病特殊诊疗室,配备先进的重症监护仪器设备,创建重症糖尿病的良好诊治环境及对特殊类型和血糖难控制性糖尿病用目前先进的血糖持续监测和胰岛素持续输注仪进行快速、有效的调控血糖及综合治疗。
6.首先开展糖尿病家系的免费调查,提高了糖尿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水平。
7.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多学科诊治:有营养、康复、神经、肾脏、眼、心血管、心理、妇产、血管外科等多个专科在内的门诊糖尿病多学科联合诊治中心,使糖尿病人伴有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得到多科专家的良好而及时的诊治。
肥胖病肥胖病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严重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全国城市成年超重肥胖者已达20%,而上海则达30%。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已建立和开展了一系列诊断、治疗肥胖的新技术。
1.应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体脂含量这种方法近年已被公认为是测量体脂含量的“金标准”。自1999年起,本科在国内首先将DEXA用于肥胖的诊断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
2.应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测定体脂含量此法具有安全、简便、无创、价廉等优点,与“金标准”DEXA测量的体脂含量百分比的相关性较好,能反映机体体脂含量的真实情况,可用于肥胖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
3.间接测热技术用于测肥胖的能量消耗,指导科学、合理减重。
4.为肥胖者指定科学的综合减肥计划及个体方案。
5.对甲状腺、肾上腺、垂体和代谢性骨病等其他内分泌疾病有良好的诊治条件和较高的诊治水平。
“心”历程每一天,每一个岗位,每一次努力,每一次感动;4745个日日夜夜,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永不止步,13年见证成长,终于迎来凤凰涅盘般的蜕变!
“心”面貌在传奇而又美丽的温岭市(新河镇新区),有这样一家医院,她有着江南园林般的优美环境,建有现代化的门诊大楼和医疗用房,并配备了完善的就医设施;她引进了一大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诊疗设备;她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艺精湛的医疗团队,无数患者从这里康复并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就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以肿瘤综合治疗为特色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台州市肿瘤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台州分院)。
在这里,管理是一种艺术,创新是一种习惯,奉献是一种责任,真诚是一种态度,我们以技服人,用心服务,为患者带来希望的曙光;“心”优势这里,每天都诞生奇迹和梦想……如果说温岭二院有什么特长的话,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她的肿瘤专科,这也赋予了她另一个享誉江东的名字——台州市肿瘤医院。
我们不惜重金引进目前最精确的调强放疗设备,台州最高级的乳腺检查仪器——数字钼靶摄影机,16排螺旋CT,DSA介入治疗设备,进口彩色B超,台州唯一一台宫颈癌检查设备——HPV检测仪,让诊断更加准确,更据科学依据,有力保障了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我们与上海肿瘤医院达成联盟合作伙伴,专家团队均由多次进修于上海肿瘤医院的专业人才组成,总院的专家团长期驻此开展查房、门诊、手术、教学等工作,每月组织副高以上十人专家团来院开展头颈外科、乳腺外科、腹部外科、妇瘤科、化疗科、放疗科、放射诊断科、病理科、麻醉科等工作,并优先安排上海转诊或预约上海专家会诊。
目前,医院有肿瘤内科、放疗科、肿瘤外科和妇瘤科等5个病区240张床位,拟开展肿瘤调强治疗、生物靶区放疗、射频治疗等项目,成为台州唯一能够开展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等规范化综合治疗的肿瘤专科医院。
字幕:大肠癌治疗水平居台州领先地位。
肿瘤根治性放疗病例居台州首位。
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病例居台州首位。
我们不懈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于平凡中见专业精神,于细微处显精湛技艺,于奉献中见无私爱心,时时处处体现着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
“心”责任大爱无疆,因爱心而永恒!
在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同时,台州市肿瘤医院始终以社会责任感为己任, 20**年配合市政府承办为期两年的“‘粉红丝带’温岭市十万妇女乳腺病普查” 公益行动,协助康复协会做心理辅导……把服务的真情传遍大江南北,把精湛的技艺奉献给每一位患者,把无私的关爱播种在人们的心目中!
卓越运营,为医院赢得众多荣耀!近年来,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医院”、“省级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全国爱婴医院”,杨幼萍院长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一系列辉煌荣誉彰显着台州市肿瘤医院卓越的发展历程!
“心”未来大行德广,因视野而高远!
远见未来,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把医院的建设和技术水平推向更高境界!
西医药刊物简介
xī yī yào kān wù
本条简要介绍近代多种西医药报刊在中国的创办、发行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渐侵入我国沿海和内地,伴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宗教活动,西医药知识相继传入我国。到十九世纪末叶,国内开始印行西医药刊物。
早期的西医药刊物,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 ( Kerr)主编的《西医新报》,是我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因种种原因所限,仅历时两年,出版八期即停。1886年尹端模在广州创办《医学报》,是国人自办最早的西医刊物(国内未见藏本)。此后,西医药定期刊物陆续创办。在早期(1880~1910年)出版的十余种刊物中,有我国留日医学生主办的《医药学报》、《卫生世界》,广州梁慎余的《医学卫生报》,叶菁华等编的《光华医事杂志》,以及上海丁福保主编的《中西医学报》等等,对传播西医药知识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教会医院、医学校的增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医药刊物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1912~1937年,这二十五年间出版近130种。其中上海几占一半,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次之。影响较大的有《中华医学杂志》、《广济医报》、《卫生月刊》、《医药评论》等多种。《中华医学杂志》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分中、英文两部,1932~1934年先后与《齐鲁医刊》、《博医会报》合并,是我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刊,至今仍继续出版,名闻中外。《广济医报》原为苏格兰教会医师出资,于1914年在杭州创办,1924年由广济医校同学会筹集自办,改名为《广济医刊》,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卫生月刊》是卫生教育的刊物,1924年3月由中华卫生教育会创办,后与上海卫生局联合主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数年,后曾复刊,历时亦近二十年。《医药评论》于1929年1月创办,以评论专著、译述为重点,提出了改良医学教育制度、社会卫生化、医学科学化等问题,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此外,在数十种医药院校校刊中,以《同济医学》历时最久,1918年9月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创办《同济》,后来同济大学医科先后改办《同济杂志》、《同济医学月刊》、《医学及文化》、《同济医学季刊》等刊物,翻译大量西医著述,介绍世界医学知识。以上刊物绝大多数为时不长,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刊者达18种之多。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医药书刊的编印出版困难重重,国民党统治区新出版的西医药刊物不足40种,以西南地区重庆、贵阳、桂林、成都稍多,其中除卫生刊物、校刊而外,历时达两年以上者仅有《现代医学》、《西南医学杂志》、《华北医药月报》、《药学季刊》、《新中华医药月刊》等几种。加上沦陷区(如上海、北平、沈阳等地)少量继续出版的刊物,实属屈指可数。
医学研究杂志的介绍
《医学研究杂志》(原名《医学研究通讯》),于1972年创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杂志,月刊,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上一篇:转化医学杂志社
下一篇:国际中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