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心电图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2023-11-06 14:41

心电图医学杂志

你说的都不是
给你介绍3个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有需要可以M我
若有帮助还请采纳
谢谢

心绞痛该如何识别?一文教你心绞痛的5步识别法,预防可以这样做

心内科门诊经常会有因胸痛来就诊的患者,有的患者“小题大做”;而有的患者虽然发生了严重的心绞痛,随时可能出现危险,但自己却一无所知;还有的患者则会直接告诉大夫自己得了“心绞痛”。其实心绞痛只是胸痛的病因之一,并非所有的胸痛都是心绞痛。

1.疼痛部位:多于胸背的上部或中部, 界限不是很清楚,约手掌大小范围,且每次发作时疼痛部位相对固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或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常为压迫性、紧缩性、阻塞性窒息感,而不是真正的疼痛。病人不敢继续活动,这是心绞痛病人的共同特点。

3.诱因:情绪变化、体力活动、 饱食、寒冷、吸烟等都可能诱发心绞痛,同样的劳力在早晨诱发心绞痛痛的可能比下午大。

4.疼痛持续时间:常常2—15分钟,不超过半小时。

5.缓解方式一般停止原来诱发 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服 硝酸甘油后2 3分钟可迅速缓解。 要注意,硝酸甘油每次只能含1 片,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可每隔5分钟重复含1片,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片。[1]

发生心绞痛的老年人有时不能确切描述自己的情况, 部分以腹部不适及胃疼为主要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急性心肌梗死、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及胆道与 上消化道疾病等。符合以上5个特点时要考虑到心绞痛的可能,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时更要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就诊。

预防心绞痛要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开始。

首先,必须调整饮食,少吃动物的内脏,脂肪量大的油腻食品,可以预防高血脂。在烹饪食物时,要少放盐,多吃盐会引起高血压,损坏血管内皮,因此有心绞痛病史的人群应该将每日的盐摄入量 控制在6g以内。每餐的餐量也要控制,尽量少食多餐,不能过度饱胀。

远离烟、酒、 咖啡、辣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多补充膳食纤维,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粗 粮以及一些有利于改善血管的食物,如豆芽、黑木耳、洋葱、大蒜、鲤鱼等。[2]

预防心绞痛还需要做心脏 健康 检查。

美国医学杂志根据美国心脏协会、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和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相关指南,推荐心脏 健康 查体项目如下:

颈动脉超声: 检测到颅脑血管的阻塞程度, 推荐用于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

超声心动图: 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建议作为没有心脏症状或高血压的人 健康 查体项目;

腹主动脉超声: 检测胃部主动脉的大小,建议 年龄在65 75岁老年吸烟男性 检测一次即可。

心电图: 评估心脏的电活动,主要用来筛查房颤(心律不齐)。一般不建议作为没有心脏症状患者的筛查。

踝臂指数: 使用血压计测量上臂和脚踝血压,检测外周动脉疾病(腿“血管硬化”),可用于部分人进行下肢管疾病的筛查。

黄宛的生平介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将心电图“单极导联”的原理和应用引进国内,在艰苦的条件下奠定了国内标准12-导联心电图规范检查方法,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的应用大大扩充了心电图诊断范围及准确性。他亲自讲授心电图学知识,编写讲义,举办多期全国性心电图学习班, 把心电图技术和理论很快从北京传向全国各地,早期参加的成员,如今在全国各地都已成了心血管领域特别是心电图学的老前辈。为了更好地普及和提高心电图知识,以讲义为基础拟定了第一版《临床心电图学》,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分章节地系统地介绍了12-导联心电图的基础理论, 在数十年内,心电图的应用几乎扩大至一般城乡基层单位。该书至今已连续六版,是我国广大心脏病医生公认的国内经典的心电图专业著作。1953年,黄宛教授仅用他带回国做为示范用的两根导管和自制的血氧测定仪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例右心导管检查并将经验体会在国内医学杂志发表,把右心导管技术及时推向全国,奠定了现代心脏介入诊疗技术的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在电除颤及胺碘酮转复心房纤颤方法以前国内缺乏心房纤颤转复治疗经验,心脏病学界一些医生视奎尼丁应用为畏途,但黄宛教授倡导的奎尼丁逐日增量法使奎尼丁转复心房纤颤效果好而安全,对每一例患者他都亲自监护给药,观察认真细致,他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使青年医生受到了很大的教益。他带领学生先后完成了乙胺碘呋酮、硫氮卓酮、氟卡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电生理研究。他1962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主动脉及其分支的炎症狭窄》是国际上第一篇对该疾病的报导,后获国家卫生部一等奖。1966年黄宛教授创用的加压给氧法抢救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大咯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广泛推崇。60年代在应用静脉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之前,他提出使用低分子右旋糖苷缓慢静脉滴入增加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方法成为当时的常用有效方法,为广大心脏病医生所接受。

基础心电图的作者简介

胡大一,男,1946年7月生于河南开封。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现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心脑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健康协会理事长、美国心脏病学院专科会员、心律学会会员。现任美国《ClinicalCardiology》杂志编委、《美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PACE)和《欧洲心脏病杂志》国际编委会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总编或副总编;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文版执行总编辑、《JACC》中文版副主编等职务。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85-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研修。在我国率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160多家医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擅长心电生理,起搏器植入,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及高血压冠心病防治等。积极推动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发展,获多项国家级、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并获得2001年“吴阶平杨森”奖医学一等奖,2000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1998年获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奖、2005年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2006年获“中国医师奖”。胡大一教授主编主译正式出版专业书籍39本,美国出版3本,参与编著国家教委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的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统编教材,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0余篇。自1989年以来,胡大一教授先后在三所医学院校共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2名,博士研究生34名,博士后研究生19名。目前,他的学生在北京市有12名担任心内科主任职务,16名任心内科副主任,7名任心外科主任,在全国更是桃李满天下。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推动我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推动全民健康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早搏250例分析] 室性早搏心电图

・93・

参考文献

[1] 邵颖, 王翠瑛, 王惠吉. 糖尿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

压左室重构和功能变化的研究. 医药产业资讯, 2005, 2(7) :

24225.

[3] 朱青, 朱平, 刘涛. 高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心脏结

功能的影响.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8, 8(5) :2892291.

[2] 肖小华, 梁干雄, 刘晓真. 超声心动图对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

构和功能的变化.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6, 9(1) :25227.

动态心电图中室性早搏250例分析

孙丽 宗绍婷 宋凌云 徐秀丽 郭莉莉

【关键词】 室性期外收缩;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动态心电图(DCG ) 现在已经成为临床上一种不可缺少的医用电子仪器。它的主要价值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通常短暂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及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DCG 检查中, 室性早搏(P VS ) 的出现频率最高, 现将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的250例P VS 者的DCG 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诊的P VS250例, 例, 14~岁, 平均541375、例、风心病10例8例、病毒性心肌炎12例; 例; 心悸待查20例。

112 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仪(美国康泰公司生产的T LC9803AA 动态心电图系统) 3导和12导记录盒, 记录24h 后采用人机对话方式, 识别各种心律失常, 删除伪差, 嘱咐受检者记录24h 。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出P VS 总次数, 每小时次数、发生室速阵次、频率、发生时间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等; 采用人工识别P VS 形态和与T 波关系, 进行Lown 分级[1]。113 诊断资料 ①提前发生的宽大畸形QRS 波, 其前无与QRS 波相关P 波; ②QRS 波时间>0112s; ③早搏后多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部分间位者无代偿间歇。114 分级 0级:无室早; 1级:偶发、单个出现室早, 30个/h;3级:多源、多形性室早; 4A 级:成对的室早, 4B 级:室早连续3个以上; 5级:R 2on 2T 现象室早(R 2T/QT

250例中, 1级140例, 占5610%; 2级25例, 占10%; 3级30例, 占12%; 4级52例, 占2018%; 5级3例, 占1120%。除21例是多源性P VS, 其余229例均为单源性的。3 讨论

P VS 是最常见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 主要是由于房室交界区远端即希氏束分叉以下的心肌组织提前除极造成的, 可以起源于某一侧心室或室间隔。它可发生于有器质性病变者, 也可发生于正常人, 临床意义取决于它属于功能性或器质性, 也就是来自于正常的心脏还是来自于有器质性病变的心脏, 前者一般不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不必用药物治

  作者单位:154100黑龙江省鹤岗市妇幼保健院(孙丽 宗绍婷 宋凌云 郭莉莉) ; 鹤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徐秀丽)

疗。由于工作辛苦, 精神压力太大的人群, 出现频发P VS (指

2级以下) , 经过休息、解除压力后, P VS 可减少90%以上甚至消失; 后者往往易于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甚至导致猝死, 需要临床处理。

DCG 可对。DCG 监测, 、、室颤及较长搏DCG 标有以下几点[], Lown 分级3级以上; 伴1000次/24h 的复杂室上性心律失常(指成对房早、阵发性室上速、房颤、房扑) , 传导阻滞及ST 2T 异常改变; P VS 发生率在活动时最高; 昼夜心率差小; P VS 后第1个窦性心搏的ST 段呈缺血型改变。

P VS 的发生无任何规律可循, 有的为一过性, 有的为间歇性, 有的只有在夜间发生, 而常规12导联心电图仅能记录几秒至几分钟的心电活动, 对P VS 的检出率尚低, 而只有通过24h DCG 监测才能提高P VS 的检出率。引起猝死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这在常规心电图中难以捕捉。DCG 可以检出有猝死倾向的高危病例, 大大提高严重心律失常(如持续性室速、室扑、室颤及较长时间心脏停搏等) 的检出率。随着DCG 的广泛应用, P VS 检出率大大提高, 对于它的临床诊断意义主要在于是否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而引起猝死, 所以有必要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来鉴别P VS 的性质, 并对它的预后进行预测。

室早的性质, 对于正确对待疾病和给予必要的治疗有很大帮助。如急性心肌梗死72h 内发生的室早, 特别是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早, 要在心电监护下作为室颤前兆处理。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室早也可以多发的形式存在数年, 这并不意味着随时会引发室速或室颤, 也不需要紧急处理。不同性质室早其临床意义和处理都不相同。这说明判断室早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有症状者不论其常规心电图是否正常, 均应积极提倡做24h DCG 监测, 及时明确诊断, 及早治疗, 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吴哗良, 龚仁泰. 临床心电图鉴别诊断.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892399.

[2] 卢喜烈, 卢亦伟. 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学. 北京版社医学出版

分社, 2007, 321:11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上一篇:墨西哥医学杂志

下一篇:肌电图医学杂志